女媧造人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女媧造人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女媧造人教案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文中的生字新詞,加以理解并積累。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女媧創(chuàng)造人類的過程。
。3)閱讀課文有所感受,并相互交流。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自學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字詞的意思。
。2)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條理,了解女媧創(chuàng)造人類的過程。
。3)個性理解,互動交流,暢談讀文的感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女媧為人類作出的貢獻。
。2)感受人的可愛與生動,感悟世界因人而精彩,因人而充滿生氣,懂得要珍惜生命。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讀懂內容,了解女媧造人的過程。
2、難點:體會女媧為人類所作的貢獻,感受人的可愛與生動,給世界帶來了精彩與生機。
3、關鍵:自學為主,自讀自悟,整體把握,品析細節(jié)。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體會女蝸為人類作出的貢獻。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摘錄文中關鍵語句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質疑
1、教師導言:據(jù)說,普羅米修斯被稱為“人類的大恩人”,除了因為他偷取火種,造福人類,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者。而在我們中國的神話傳說中,創(chuàng)造人類的天神則是女媧。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女媧造人的故事。
2、教師板書課題:女媧造人。
3、認識人物:學生根據(jù)課外閱讀經歷,談談對女媧的認識。
4、教師適當小結,引導對課題質疑:是的,傳說中,女媧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天神,她心地善良,而且神通廣大。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她被稱為人類的始母,因為傳說中,人類就是她一手創(chuàng)造的。那么,看了“女媧造人”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5、學生自由根據(jù)課題質疑,教師適當加以梳理、板書。
(1)女媧為什么造人?
(2)女媧是怎樣造人的?
(3)女媧造出來的人是什么樣的?
6、教師小結導讀:讓我們帶上問題去閱讀,到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自學解疑,把握內容
1、教師出示自學提綱,引導獨立閱讀及合作交流。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生字新詞,多讀讀認認,加以理解。
。3)思考剛才質疑的問題,小組交流,討論解疑。
。4)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2、學生認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并進行個別指導。
3、小組交流解疑。
4、自學反饋,全班互動。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2)提出文巾不理解的字詞,討論交流,正確理解。
莽莽榛榛:形容草木叢生的景象。
神通廣大:指本領特別高明,有著無所不能的力量。
生氣蓬勃:生命力旺盛,充滿勃勃生機。
靈機一動:指心思靈巧,稍動腦筋。
綿延不絕:延續(xù)不斷,文中指世代相傳。
(3)針對質疑,逐題解疑,感知故事內容。
①女媧為什么造人?
(因為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人類,不夠生氣蓬勃)
a.天地開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蟲魚,可是單單沒有人類。
b.有一天,女媧行走在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著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兒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
c.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么為什么不創(chuàng)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
。▽W生有感情地朗讀以上三個句子,了解女媧造人的原因)
、谂畫z是怎樣造人的?
(女媧先是用黃泥摻和了水,在手里揉捏成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放到地面時,泥捏的小家伙便活了起來,女媧給他取名為“人”。為了讓人布滿大地,女媧工作了很久,直到疲倦不堪。后來,女媧想出一個絕妙的創(chuàng)造人類的'方法,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伸到一個泥潭里,攪成了渾黃的泥漿,然后提起枯藤,向四處揮灑。只見泥點濺落的地方,出現(xiàn)了許多小人兒。藤條不停地揮灑,不久,大地上就布滿了人類的蹤跡。最后,為了讓人類能綿延不絕,女媧把人分為男女,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后代,至此,人類就世代延續(xù)下來了)
(結合學生的介紹,引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5、14、17自然段內容,了解女蝸造人的過程)
、叟畫z造出來的人是什么樣的?
(女媧造出來的人聰明而美麗,他們能說會走,喊女媧為“媽媽”,他們的身體雖然小,但相貌和舉止有些像神,和飛的鳥、爬的獸都不同,看起來似乎有一種管理宇宙的非凡氣概。他們分為男女,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后代)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1自然段,了解女媧所造之人的特點)
(4)動手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l~4自然段):寫的是女媧造人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5~17自然段):寫的是女媧造人的過程。
其中第二部分又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5~13自然段):寫女媧用黃泥揉捏成人。
第二層(第14~15自然段):寫女媧用枯藤攪泥漿揮灑成人。
第三層(第16~17自然段):寫女媧將人分為男女,自創(chuàng)后代。
(5)指名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天地開辟以后,大地上沒有人類,女媧為了大地生氣蓬勃起來,決定創(chuàng)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她先是用黃泥摻水揉捏成人,由于工作太久,她疲倦不堪。后來她想出好辦法,用枯藤攪泥漿向四處揮灑,泥點都變成了人,不久,大地上就布滿了人類。最后,為了讓人類綿延不絕,女媧將他們分為男女,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后代,世代延續(xù))
三、暢談感受.體會寫法
1、集體交流閱讀這篇課文的感受,引導品析文中重要細節(jié)。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有序交流)
(1)對女媧的認識——聰明仁愛、富有智慧。
。2)對寫法的體會——想象豐富,刻畫細致。
①全文充滿了豐富的想象,這些想象以現(xiàn)實為基礎,又充滿了神奇色彩,表達了人們對人類起源的探究熱情,以及對人——這一聰明美麗的生物的自我贊嘆。
②文中通過對女媧心理、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的細致刻畫,表現(xiàn)了女媧的智慧與仁愛。
、凵鷦佑腥さ那楣(jié)、通俗自然的語言、神奇豐富的想象,使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引人入勝。
2、結合交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相關段落或語句。
。ㄗ鳛楦吣昙壵Z文教學,除了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還要啟發(fā)學生深入品析語言。而作為一篇略讀課文,在教材處理上不能面面俱到,應該有所取舍,長文短教,抓住文中重、難點之處,集中力量,在學生充分自讀感悟的基礎上,讓學生交流各自的閱讀理解與感受,在思維的碰撞中,由淺入深地解讀文本,提升認識,了解作品的內容與寫法,從中受到熏陶,并可學得表達方法,為創(chuàng)作奠基)
四、課堂小結
1、教師小結:女媧心懷仁愛,用自己的智慧與努力創(chuàng)造了人類,并使人類世代相傳,綿延不絕。有了人類這種聰明而美麗的生物,大地變得生氣蓬勃起來。神話傳說中的女媧真是人類的好母親啊!
2、學生介紹課前搜集或閱讀的有關女媧的其他故事,進一步認識女媧,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外閱讀的興趣。
如:女媧曾教給人們婚姻。
如:女媧為人類造了一種交笙簧的樂器。
如:女媧冒險補天為人類消除災難。
五、布置作業(yè)
1、摘抄文中的四字詞語,加以積累。
2、向家人講述《女媧造人》的神話故事。
3、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女媧造人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認“媧、藤”兩個字。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女媧是怎樣一步一步創(chuàng)造出人類的。
3.體會這個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把握課文內容,說說女媧是怎樣一步一步創(chuàng)造人類的。
教學難點:體會女媧為人類所作的貢獻,感受人的可愛與生動,給世界帶來了精彩與生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摘錄文中關鍵語句的小黑板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質疑
1.導語:據(jù)說,普羅米修斯被稱為“人類的大恩人”,除了因為他偷取火種,造福人類,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者。而在我們中國的神活傳說中,創(chuàng)造人類的天神則是女蝸。今夫,我們就來學習女媧造人的故事。
2.教師板書課題:女媧造人。
3.認識人物:學生根據(jù)課外閱讀經歷,談談對女媧的認識。
4.教師適當小結,引導對課題質疑:是的。傳說中,女媧是一位人首蛇身的女天神,她心地善良,而且神通廣大,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她被稱為人類的始母,因為傳說中,人類就是她一手創(chuàng)造的。那么,看了“女蝸造人”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5.學生自由根據(jù)課題質疑,教師適當加以梳理、板書。
、排畫z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人類?
、婆畫z是怎樣創(chuàng)造人類的?
、桥畫z造出來的人是什么樣的?
6.教師小結導讀:讓我們帶上問題去閱讀,到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自學解疑,把握內容
1.教師出示自學提綱,引導獨立閱讀及合作交流。
、耪J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新詞,多讀讀認認,加以理解。
、撬伎紕偛刨|疑的問題,小組交流,討論解疑。
⑷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2.學生認真自學,教師巡視,了解學情,并進行個別指導。
3.小組交流解疑。
4.自學反饋,全班互動。
、胖该侄卫首x課文,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铺岢鑫闹胁焕斫獾淖衷~,討論交流,正確理解。
莽莽榛榛:草木叢生的樣子。
神通廣大:形容本領高超,無所不能。
生氣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靈機一動:指心思靈巧,稍動腦筋。
興高采烈: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綿延不絕:延續(xù)不斷,文中指世代相傳。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極深。
、轻槍|疑,逐題解疑,感知故事內容。
①女媧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人類?
。ㄒ驗槭篱g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人類,不夠生氣蓬勃。)
a.天地開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蟲魚,可是單單沒有人類。
b.有一天,女媧行走在這片莽莽棒榛的原野上,看著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兒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
c.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chuàng)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
、谂畫z是怎樣創(chuàng)造出人類的?
。ㄅ畫z先是用黃泥摻和了水,在手里揉捏成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兩,放到地面時,泥捏的小家伙便活了起來,女媧給他取名為“人”。為了讓人布滿大地,女媧工作了很久,直到疲倦不堪。后來,女媧想出一個絕妙的創(chuàng)造人類的方法,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伸到一個泥潭里,攪成了渾黃的泥漿,然后提起枯藤,向四處揮灑。只見泥點濺落的地方,出現(xiàn)了許多小人兒。藤條不停地揮灑,不久,大地上就布滿了人類的蹤跡。最后,為了讓人類能綿延不絕,女蝸把人分為男女,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后代,至此,人類就世代延續(xù)下來了。)
、叟畫z造出來的人是什么樣的?
。ㄅ畫z造出來的人聰明而美麗,他們能說會走,喊女媧為“媽媽”,他們的身體雖然小,但相貌和舉止有些像神,和飛的鳥、爬的獸都不同,看起來似乎有一種管理宇宙的非凡氣概。他們分為男女,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后代。)
⑷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寫開辟天地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單單沒有人類,世界顯得荒涼寂寞,第二部分(第2—12自然段):寫神通廣大的女神女媧用黃泥和水揉捏了“人”,從此,女媧再也不感到孤獨、寂寞了。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寫女媧用藤條揮灑泥漿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許多的小人兒,使大地布滿了人類的蹤跡。
第四部分(第16、17自然段):寫女媧把小人兒分成男女,叫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后代,使人類得以世世代代延續(xù)下來。
、芍该爬ü适碌闹饕獌热。
。ㄟ@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天地開辟之后,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單間沒有人類,世界顯得荒涼寂寞,于是出現(xiàn)了女媧。女媧同樣感到孤獨寂寞,她用捏成了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這個生物一觸地便活了起來,而且還能叫“媽媽”。女媧非常欣喜,她把自己創(chuàng)造的這人個生物取名叫人。接著又造出了許多這樣的人,又想出辦法把小人分成男女,讓他們自己去繁衍后代,這樣,人類就世世代代延續(xù)下來了。)
三、暢談感受,體會寫法
1.集體交流閱讀這篇課文的感受,引導品析文中重要細節(jié)。
、艑ε畫z的認識——聰明仁愛、富有智慧。
、倥畫z的智慧。
a.“她忽然靈機一動,世問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chuàng)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
b.“想著想著,她就順手從池邊掘起一團黃泥,摻和了水,在手里揉著,捏著,捏成了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
c.“最后,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創(chuàng)造人類的方法。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伸到一個泥潭里,攪成了渾黃的泥漿,然后提起枯藤,向四處揮灑。只見泥點濺落的地方,出現(xiàn)了許多叫著跳著的小人兒,和先前黃泥捏成的小人兒一樣聰明美麗。”
d.“后來,她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叫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后代!
②女媧的仁愛。
a.“女媧看著她親手創(chuàng)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
b.“她一心要讓這些靈敏的小生物布滿大地。但是,大地畢竟太廣闊了,她工作了很久,還是沒有實現(xiàn)她的愿望,而她已經疲倦不堪了!
、茖懛ǖ捏w會——想象豐富、刻畫細致。
、偃某錆M了豐富的想象,這些想象以現(xiàn)實為基礎,又充滿了神奇色彩,表達了人們對人類起源的探究熱情,以及對人——這一聰明美麗的生物的自我贊嘆。
、谖闹型ㄟ^對女蝸心理、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的細致刻畫,表現(xiàn)了女媧的智慧與仁愛。
③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通俗自然的語言、神奇豐富的想象,使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引人入勝。
2.結合交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相關段落或語句。
四、課堂小結
1.教師小結:女媧心懷仁愛,用自己的智慧與努力創(chuàng)造了人類,并使人類世代相傳,綿延不絕。有了人類這種聰明而美麗的生物,大地變得生氣蓬勃起來。神話傳說中的女媧真是人類的好母親!
2.學生介紹課前搜集或閱讀的有關女蝸的其他故事,進一步認識女媧,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外閱讀的興趣。
如:女蝸曾教給人們婚姻。
如:女媧為人類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
如:女娟冒險補天為人類消除災難。
五、作業(yè)設計
1.摘抄文中的四字詞語,加以積累。
2.向家人講述《女蝸造人》的神話故事。
女媧造人教案3
【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1.體會聯(lián)想和想象手法在神話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重點);
2.感受女媧樸實感人的偉大母親形象(難點)。
3.激發(fā)探知未知領域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
【課時安排】1課時
【預習導學】
1.知識儲備:
作者介紹:袁珂,我國的神話學家。
本文選自《神話故事新編》,是根據(jù)《風俗通》中有關“女媧造人”的記載改編的一篇神話,它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進行了富有人性化的演繹擴充而成。表現(xiàn)了原始初民對人類起源的好奇和追索。
神話:是表現(xiàn)遠古人民對自然及文化現(xiàn)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它并非現(xiàn)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于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對世界、自然現(xiàn)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活作出解釋,于是借助想象和幻想進行解釋的結果。
2.初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1)給加點字注音
開辟(pì)澄澈(chéng)(chè)生氣蓬勃(péng)(bó)幽光(yōu)
綿延(mián)揉(róu)莽莽榛榛(mǎng)(zhēn)摻水(chān)
(2)按照意思寫出詞語
①神通廣大:形容本領高超,無所不能。②興高采烈: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劬d延不絕:延續(xù)不斷,文中指世代相傳。④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莩纬海呵宄,水清見底。⑥莽莽榛榛:草木叢生的樣子。
、邭g呼雀躍:高興得像麻雀一樣跳躍。形容非常歡樂。
3.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是根據(jù)《風俗通》里的兩則短文改編的,請以此為基礎概述故事情節(jié)(短文見書165頁)。
【課堂探究】
1.探究課后練習一,直接將探究的結果寫在書上。
豐富的內容:①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②人造出來之后歡欣喜悅場面;③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④作者的評述。
其中女媧造出小人之后歡欣鼓舞的場面以及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最見作者的想象力。
2.速讀課文,標出描寫女媧的重要詞句,分析女媧是怎樣的一個形象。
如:①女媧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例:“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創(chuàng)造人類的方法。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伸入一個泥潭里,攪成了渾黃的泥漿,向地面這么一揮灑,泥點濺落的地方,就出現(xiàn)了許多小小的叫著跳著的人兒,和先前用黃泥捏成的小人兒,模樣一般無二!
、谂畫z是一個普通的“人”。例:“大神女媧行走在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
、叟畫z是一個活潑、充滿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孩子。例:“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chuàng)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
④女媧是一個勤勞的母親。例:“她工作著,工作著,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滿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頭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剛微明,她又趕緊起來繼續(xù)工作!
⑤女媧是一個喜愛孩子的媽媽。例:“女媧看著她親手創(chuàng)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
。鞔_:女媧是一個人性化的神。神性:神通廣大;人性:勤勞、聰明、有愛心、有創(chuàng)造力。)
【女媧造人教案】相關文章:
《女媧造人》教案11-22
《女媧造人》教案10-15
女媧造人教案06-24
女媧造人優(yōu)秀教案02-27
《女媧造人》教案15篇02-09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02-22
女媧造人的教學反思03-06
《女媧造人》教學反思11-02
關于《女媧造人》教案范文十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