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南的冬天》第二課時教案設(shè)計 推薦度:
- 濟南的冬天教案 推薦度:
- 《濟南的冬天》的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濟南的冬天教案(優(yōu)選)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濟南的冬天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濟南的冬天教案1
教學設(shè)想
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課文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出濟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寫景物時,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學習這篇課文可以讓學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受到美的熏陶,教學過程中可以學生朗讀、品味、討論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引導(dǎo),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濟南的冬天之美。
教學步驟
一、導(dǎo)入新課
教師可借前一課
。ㄔO(shè)計說明:1、借鑒學習中體會到的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2、在閱讀中,與本文進行比較,增加知識積累,提高語文素養(yǎng),并受到美的感染、熏陶。)
教學反思
在學完《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后,我讓學生口頭作文《家鄉(xiāng)的秋天》。很多同學都說到家鄉(xiāng)的秋天景色如畫,物產(chǎn)豐富。如有的同學說:到了秋天,田野里的莊稼成熟了,玉米綻出了飽滿的笑臉,谷子低下了彎彎的腰;也有的同學說:秋天的山上真是美極了,既有紅紅的蘋果,黃色的鴨梨,也有橘黃色的柿子,更有酸酸的山楂,讓人聽了就不覺口角生津。大部分的同學都說家鄉(xiāng)很美,表達了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我正想總結(jié)一下準備下課。突然有一位名叫李洋的同學站了起來說:“老師,我不同意他們的觀點。我認為鹿泉不美,而且我長大后,要考上大學,到南方去工作,不留在鹿泉”。一語驚人,滿座嘩然,同學們都把目光投向了他,我也疑惑地望著他。他說:“我聽我父母說,鹿泉市的環(huán)境污染非常嚴重,我們學校附近的太平河,據(jù)說十幾年前還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河邊常有洗衣的人,河中也常有嬉戲的孩子。但是現(xiàn)在卻變成了一條散發(fā)著惡臭氣味的令人作嘔的污水溝了。前幾天我們這里下的一場雨,落到人身上不是雨點,而是水泥灰點。就是因為鹿泉市的建材企業(yè)排污量嚴重超標,空氣質(zhì)量特別差,我可不想一輩子生活在這樣的地方。
他的想法出乎我的預(yù)料,學生們也都帶著一種異樣的神情把目光投向我,似乎要看我怎么處理這個家鄉(xiāng)的“叛徒”。我一時有點不知所措,但馬上鎮(zhèn)定下來,微笑著說:“李洋同學觀察細致,肯動腦筋,最可貴的是他敢講真話,不人云亦云。這一點值得全班同學學習。但是,我們是用逃避的辦法解決問題呢,還是現(xiàn)在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努力去改變家鄉(xiāng)的落后面貌呢?老師更希望我們班的每一名同學能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雙手,使我們的家鄉(xiāng)變得天更藍,水更綠,讓每一個鹿泉人都面含微笑,生活愉快!蔽业脑捯鹆送瑢W們熱烈的掌聲。李洋同學也表示要重新考慮自己的想法。
這使我想起了過去遇到類似問題時,往往只是粗暴地指責學生思想不健康,或是簡單地告訴學生你那樣想是錯誤的,對學生中的“異端”常常采取壓制的辦法,結(jié)果不們導(dǎo)致學生口服而心不服,同時扼殺了許多學生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獨到見解。
這節(jié)課雖然晚下了3分鐘,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F(xiàn)在,我國的教育已經(jīng)駛上了素質(zhì)教育的“高速公路”,素質(zhì)教育從根本上說,就是提高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認知情況各不相同,對問題的理解也會不同,在教學中很可能出現(xiàn)教師始料不及的情況,對此,教師應(yīng)具備處理突發(fā)性事件的能力。另外,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教會學生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和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思維,并給予恰當?shù)囊龑?dǎo),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發(fā)展,成為新世紀的有用之材。
濟南的冬天教案2
教材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本單元課文都以描寫四季景物為主,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許多共同的特點:意境優(yōu)美、構(gòu)思精巧、語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學習這些課文,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更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從而激發(fā)他們熱愛美、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濟南冬天天氣的溫晴,又進一步從山和水具體描繪,抒發(fā)了自己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3、本節(jié)核心內(nèi)容的功能和價值:作為寫景抒情的散文,本文運用了豐富的寫景方法和技巧,是同類作品中的典范,更是學生學習寫景方法的最好范例;同時,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美好的意境,都足以讓學生獲得不少的教益。
學情分析
1、學生認知發(fā)展分析:由于地域相距較遠,學生對濟南知之甚少,但結(jié)合我們當?shù)氐亩揪拔,可以很好地理解本文?nèi)容。另外,學生活潑好動,善于思考探究,有利于課堂上的合作學習與互動交流。
2、學生認知障礙點:本文內(nèi)容較易理解,對學生來說,比較困難的是: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描繪景物的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我準備利用導(dǎo)學案讓學生先進性自學,然后重點探討重難點問題,最后再通過當堂檢測題考察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字詞;積累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培養(yǎng)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揣摩、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運用各種修辭給文章增添文采的方法;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學習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學會抓住特征多角度描繪景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朗讀感悟文章的圖畫美、情感美、音樂美;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和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抓住事物特征多角度寫景的方法。
。ㄒ唬﹦(chuàng)設(shè)情景,導(dǎo)入新課
“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黃花酒,冬吟白雪詩!边@是古時候一個孩子寫的一首詠四季的詩。冬吟白雪詩,一提到冬天,你會有什么感覺?會想到什么呢?
。ǘ┱w感知
1、簡介作者
2、預(yù)習檢測
濟南鑲水藻澄清響晴貯蓄暖和髻兒曬太陽倫敦
3、思考題
1)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是什么?
2)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那些景物?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三、研讀賞析
朗讀課文后,圍繞以上問題對課文進行賞析;在賞析過程中,我把問題與課文結(jié)構(gòu)的分析結(jié)合在一起,引導(dǎo)學生先閱讀1——2節(jié),并討論解答兩個問題:1、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作者在文章的開頭是怎樣表達的?2、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于什么樣的地形特點?(明確:1、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聲
與倫敦相比——無重霧(響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無毒日(溫晴)
四、布置作業(yè)
1、文中有哪些比喻、擬人用得好,找出來,想想為什么用得好?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好在哪兒?
2、假設(shè)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著重講哪幾個精彩的片段?
五、總結(jié)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老舍是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shù)家”。那我們下節(jié)課將來一起品味老舍的語言美。
六、說出你的收獲
濟南的冬天教案3
濟南的冬天
老舍
一、濟南的天氣
異地之冬北平倫敦熱帶
。▽Ρ龋┒囡L多霧日光毒,響亮
(奇跡)(怪事)(害怕)
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霧響晴溫情
引出“寶地”(喜愛)
二、冬天的濟南
濟南冬天的山:陽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適、可
愛、充滿溫情
。ㄐu籃)
薄雪覆蓋下的山──嬌美、秀氣
(看護婦、鑲銀
邊、穿花衣、害
羞)
城外遠山────—素淡、雅致
。ㄐ∷嫞
濟南冬天的水:曖──不結(jié)冰
綠──溫暖多情,富于生機
。ú蝗虄觯
活──清亮通透
。ǹ侦`的藍水晶)
處處圍繞“溫晴”來寫
濟南的冬天教案4
【教學目標】
。、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的方法。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語言。
【教學用具】
投影儀。
【教學內(nèi)容】
一、導(dǎo)入新課
對于冬季這個季節(jié)來說同學們應(yīng)很熟悉,現(xiàn)在也即將進入初冬,請你用一句話來描繪你眼中的冬天,(凜冽的寒風、白雪飄飛……)是的,在許多人眼中冬天就是冷的、枯燥的代名詞,但是作家老舍眼中濟南的冬天卻別有一番情趣,今天我們就來體會他筆下的一幅冬天的水墨畫。
二、整體感悟把握內(nèi)容
。、教師范讀課文或聽錄音。
。病е韵聠栴}學生自由朗讀(要求把握語氣、語速、語調(diào)等)(投影,指導(dǎo)學生把問題帶入課文,四人小組討論。)
、 你認為課文中的哪一個詞最能體現(xiàn)濟南冬天的特點,為什么是個寶地?
、 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⑶ 請劃出你喜歡的句子。
明確:
、 “溫晴”是濟南冬天的特征,濟南的冬天與北京、倫敦、熱帶相比無風聲,有日光,日光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水,像在小搖籃里。
、 作者主要抓住了濟南的冬天里的山水,陽光下的'山,薄雪覆蓋的小山,城外的遠山,泛綠的水。
課堂小結(jié):文章與北平、倫敦、熱帶作比,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然后細致的描繪濟南冬天的山水,處處滲透了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三、賞析、探究(四人一組討論)
指導(dǎo)讀2~5節(jié)(投影出問題)
。、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點?(抓關(guān)鍵詞)
。、細讀第3節(jié)作者的寫景順序是怎樣的?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你認為這些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场涯銊偛艅澇龅南矚g的句子讀幾遍,說說好在哪里?
明確:
1、陽光照耀下的山—溫靜或暖和、安適;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城外的遠山—水墨畫或淡雅;水—綠。
2、自上而下、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為了突出對濟南冬天的喜愛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細致的描繪薄雪下的山之美,依山寫景從上到下的描繪,如把山坡上的斑駁色彩說成是“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使山活了起來;把夕陽照耀下的粉色薄雪比喻為害羞的少女:“像少女一樣”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我們帶入想象聯(lián)想的境界,使事物具體形象可感。
3、示例:
、 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房頂上臥著點雪。用“臥”字寫村莊寫雪寫其形態(tài)活靈活現(xiàn)。
、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水有了靈氣,更為了突出寫綠。
課堂小結(jié):濟南的冬天如此的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寫出了山水。
四、拓展延伸
請用你的筆勾勒出你對家鄉(xiāng)冬天的感受。(多角度)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讀寫一體,一篇小作文。)
五、作業(yè)
假如你是一位導(dǎo)游在冬天帶領(lǐng)游客來濟南追隨老舍的足跡,請你設(shè)計一下導(dǎo)游詞(提示:簡要介紹濟南的歷史地理位置,介紹老舍及其筆下的冬天,查閱一下資料)
【板書設(shè)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山
溫晴
水
濟南的冬天教案5
《濟南的冬天》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劇作家、小說家老舍創(chuàng)作的一篇散文,最初發(fā)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今天呢,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七年級《濟南的冬天》教案設(shè)計,希望能幫到大家哦~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三個生字,掌握五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溫晴、安適、貯蓄、澄
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4.欣賞并學習本文描寫景物的語言技巧,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和主要內(nèi)容
【教學難點】
體會并學習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一提到冬季,大家會馬上想到怎樣的畫面呢?大家也許馬上會想到一幅白雪皚皚,冰清玉潔的圖畫;也許會想到“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佳句。是的!嚴寒幾乎成為一種思維定勢影響著人們對冬天的感覺。下面,讓我們隨著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筆,到濟南城去走一遭,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樣的。
二、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現(xiàn)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國學,1930年回國,本想作職業(yè)作家,但專職寫作難以維持生活,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經(jīng)好友們的勸告,1930夏天到濟南的齊魯大學任教。這篇文章大約寫于1930—1931年間,也就是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的。
三、展示重點字詞
濟南(jǐ) 倫敦(dūn) 鑲(xiāng) 水藻(zǎo) 貯蓄(zhù)
發(fā)髻(jì) 澄清(chéng) 看護(kān)著落(zhuó)著急(zháo)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傾聽,與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及朗讀的處理相比較,作好點評的準備。
2、學生點評教師的朗讀。
3、學生聽讀朗讀錄音。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儆脺睾、親切、喜愛的語氣語調(diào)朗讀。
、诟惺軡隙斓奶攸c,注意文中抓住了濟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來描寫它冬天的特點的。
明確:主要抓住濟南冬天的山、水、陽光、雪來寫的。
5、學生選讀課文任一自然段并說出選讀這一自然段的理由。
五、問題解決
(一)學生代表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聽讀,思考問題,多媒體顯示要求:
1、在文中找出一個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嗎?
2、濟南不僅是個“寶地”,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境界”,作者筆下“理想的境界”是怎樣的?
3、作者用三個自然段寫濟南的山,每一段各側(cè)重于哪個方面?
4、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哪些特點?
。ǘ⿲W生思考后相互交流上述問題,教師做適當?shù)刈穯柌⒆鞅匾鍟?/p>
1、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是“溫晴”。
教師追問:作者是從什么角度,運用了什么方法來突出濟南冬天的“溫晴”。明確:文章開頭,作者從自己的親身感受,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把北平冬天的風多與濟南冬天“沒有風聲”對比,把倫敦冬天的多霧,不見陽光和濟南冬天的“響晴”對比,把熱帶的毒日、響亮的天氣和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美景,贊賞它是個“寶地”。
教師板書:總特點:溫晴(寶地)——對比
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作者筆下“理想的境界”!皶瘛薄八薄靶选边@一連串相關(guān)的擬人手法,創(chuàng)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教師追問:文章主要抓住濟南冬天的山、水來寫,這句話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上有何作用?明確:“有山有水”一句起著總起課文第二部分的作用。
3、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側(cè)重寫濟南冬天氣候溫暖晴朗,小山的可愛,給人溫存、體貼、慈祥之感;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著重寫小雪后濟南小山的秀美;第4自然段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著重寫小山的遠景,略寫。
老師板書:山 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美
教師追問: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從哪些方面來寫的?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按照怎樣的空間順序來寫的?
明確:第2自然段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是:①從濟南的地理環(huán)境來寫!靶∩秸褲蠂藗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交代濟南冬天溫晴的原因。②從濟南人的表情、感受、幻想和心情來寫。表情是是“面上含笑”;人們感覺“有了著落,有了依靠”;產(chǎn)生“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的幻想就是這點幻想;心情“ 并不著急”。這些描寫洋溢著人們對濟南溫晴冬天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第3自然段寫薄雪覆蓋下的山,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qū)訉愉亴懀筛鱾細部的色、態(tài)、光一一展現(xiàn)出來。山上寫矮松,山尖寫山和藍天的色彩,山坡上寫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和由此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山腰著重寫光和色。
4、第5自然段作者寫水,突出了水的綠,水的溫暖,水的清亮。
老師板書:水:溫暖、清亮
小結(jié):文章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先總寫老城全貌,有山有水(第2自然段),然后再飽覽一城山色,雪后斜陽(第3、4自然段),最后再到垂柳岸邊領(lǐng)略“水不但不結(jié)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的水上景色(第5自然段),由大到小地寫來,從山到水地寫去,層次分明。
六、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仿作練習
當你被濟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時候,也許你沉睡的關(guān)于冬天的記憶在被喚醒,也許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話般浮現(xiàn)在你的腦海里,那么就讓我們也拿起筆,抓住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景象,運用你剛剛學到的語言技巧,寫下你心中最美的一處冬天。
七、布置作業(yè)
1、從課文中找出運用虛實結(jié)合、聯(lián)想豐富、直抒胸臆、創(chuàng)設(shè)意境、流露深情、對比烘托等寫法的句子各一個。
2、修改課堂小習作,謄寫在練筆本上。
3、讀課文2遍,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推薦課外閱讀:老舍《濟南的秋天》、《駱駝祥子》、《茶館》
濟南的冬天教案6
教學目標
1、飽含深情地誦讀課文,發(fā)現(xiàn)并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體會比喻、擬人手法的妙用,學習表現(xiàn)美的方法。
3、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朗讀、品讀課文,發(fā)現(xiàn)并感悟濟南的冬之美。
教學難點
借鑒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xiàn)美的技藝。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意會導(dǎo)入
1、請教學生一個問題:你關(guān)注過路邊的狗尾巴草嗎?你對它們有怎樣的`感覺?
2、學生自由抒發(fā)感想,老師引導(dǎo)學生認識:平凡亦出神奇,美在于發(fā)現(xiàn)。引用:“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暴ぉち_丹
3、冬天萬物蕭條,風雪凜冽,沒有其他季節(jié)那種勃發(fā)的生命力,但是,在老舍眼中冬天的濟南一切都是美的,可愛的!下面,請隨著老舍一起去發(fā)現(xiàn)《濟南的冬天》洋溢著的特殊的美麗。
二、整體感知,集體賞析
1、簡介
濟南的冬天教案7
一、教學目標:
通過反復(fù)誦 讀,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思路。學習作者抓住景物 特征 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通過反復(fù)誦讀,揣摩詞語,品 味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掌握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并進行片段描寫。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反復(fù)朗讀,感知內(nèi)容,揣摩詞語,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三、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舊課,鞏固詞語。
二、質(zhì)疑問難,合作探究。
1、重點研讀:薄雪覆蓋下的山景圖和水色圖,品味語言。
a.第3小節(jié)和第5小節(jié)寫景順序有什么不同之處?
b.第3小節(jié)和第5小節(jié)在抒發(fā)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處?
c.找出你認為寫得美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想想為什么寫得好?
(過渡)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 人,是因為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文中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說說好在哪兒? a.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b.全在天底下曬著太陽,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 著點雪。
2、 體會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盡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撥、補充。
——你喜歡文中哪些優(yōu)美的語句?為什么喜歡?用簡潔的語言來分析。
——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并模仿舉例。
——你認為好的語言應(yīng)當具備哪些特點?應(yīng)當如何品位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yīng)注意些什么?
三、體驗反思。為什么濟南的冬天 的景色會 如此動人?
a.細致觀察b.抓住特征c.安排順序(角度) d.運用修辭e.情景交融
四、比較閱讀,拓展延伸。
、傧胍幌,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 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yōu)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
②假如你是一位導(dǎo)游,冬季帶領(lǐng)游客來濟南,追隨老舍的足跡,請你設(shè)計一下導(dǎo)游詞。
五、課堂總結(jié)。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yīng)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fā)現(xiàn)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guān)注生 活,關(guān)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chǔ)。
六、布置作業(yè)。
1、寫作練習:借鑒課文的寫法,用你的筆描繪一副“校園秋景圖”。
2、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限。
濟南的冬天教案8
知識目標
1、掌握生字詞,背誦第3節(jié)。
2、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3、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
能力目標
1、學會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情景交融的寫法。
2、學習并運用由里往外,由山到水的寫景順序。
情感目標
1、在品析課文中感受自然之美,豐富學生文學素養(yǎng)。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來描述景物并表達自己的感受的方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ǖ谝徽n時: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及重點朗讀感知感情基調(diào);第二課時:重點評析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以及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請你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我們這兒的冬天的特點,進而導(dǎo)入新課《濟南的冬天》。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接龍朗讀感知課文生字詞并考察熟練程度:
濟(jǐ)南發(fā)髻(jì)鑲(xiāng)
澄(chéng)清貯(zhù)蓄
2、自由朗讀感知課文感情基調(diào):
、艑W生討論發(fā)言如何朗讀課文。
⑵師生歸納:要讀出喜愛之情,語速較慢,語調(diào)要柔和,語氣要親切。
、菍W生按照提示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段落自由朗讀,然后然后進行朗讀比賽。
A、學生互評朗讀中優(yōu)缺點。
B、讓評析較好的學生來朗讀。
C、教師要做好指導(dǎo)工作,特別是重點的字詞句的朗讀。
3、感知“濟南的'冬天”的總體感受。
⑴齊讀第1段。
、颇銖牡1段捕捉到哪些有價值的信息?
⑶師要做好指導(dǎo)工作,特別是對比手法的運用。
三、學生賞析濟南冬天的山和水(第2課時)
1、感受“濟南冬天的山”
、疟容^感受“陽光下的小山”和“小雪后的小山”以及“城外遠山”的不同之處。
、普f說你喜歡哪一幅畫面的小山。
、敲傈c品析:
、倜涝~品析。
、诿谰淦肺。
2、感受“濟南冬天的水”
⑴小組討論歸納:如何寫濟南冬天的水?抓住了水的什么特征?
、平涣靼l(fā)言。
、菐熒|(zhì)疑。
3、評析最后一段:
、沤Y(jié)構(gòu)上有變化。(體現(xiàn)作者匠心)
、啤岸臁毙揎棥皾稀保瑢Α岸臁边@個特定時令里濟南的總觀感。
⑶“濟南”和開頭“寶地”照應(yīng),點題,抒發(fā)了作者喜愛,贊美之情。
4、用簡練的語言概括學習本文后的感受(可以就不同方面,任選一個角度)
四、布置作業(yè)
1、讓學生搜集有關(guān)描寫冬景和雪景的古詩句。
2、請描繪一下我們家鄉(xiāng)的冬天:
、抛プ【拔锾攸c,適當運用修辭;
⑵寫好后,用一定的語氣語調(diào)讀一讀;
、300字左右。
濟南的冬天教案9
教具
多媒體電腦、實物投影儀、錄音機。
教育教學目的
1、理解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體會作者蘊含在景物描寫中的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圈點批注的習慣。
3、通過朗讀—體會—再現(xiàn)這一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
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蘊含在景物描寫中的感情。
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shè)想
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作者在景物描寫之中,寄寓了自己對濟南的無限喜愛之情,初一年的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未必能領(lǐng)會到這個深層蘊義。本課設(shè)想從作者表達自己最鮮明的感受的詞語入手,引導(dǎo)學生領(lǐng)會作者蘊含在景物描寫中的感情,同時注意對學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
板書設(shè)計
濟南的冬天
濟南的冬天────溫晴────寶地─────┐
。▽Ρ龋┫矏
陽光下朗照下的山──可愛
冬天的濟南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ū扔鲾M人)
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贊美
水──藍水晶─────┘
教學環(huán)節(jié)及內(nèi)容安排教學方法與
學習方法指導(dǎo)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嫵媚,夏有夏的妖嬈,秋有秋的韻致,而冬呢?更是風情萬種,千姿百態(tài)。自古至今,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筆、自己的情去詮釋心中的冬。今天,我們就來步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來品味他筆下那獨有的“濟南冬韻”。
二、了解學生自讀情況,點明本節(jié)課教學目的
提問:濟南冬天的景物,可以描寫的很多,作者著重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點明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抓住特點描寫景物,體會作者蘊含在景物描寫中的感情。
三、引導(dǎo)學生理解課文
1、聽課文第一段的錄音,思考: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作者采用什么寫法表現(xiàn)這個特點?作者對濟南的總印象是什么?
明確:特點是溫晴,用三組對比寫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總印象是寶地。
引導(dǎo):從本段文字有幾句及標點入手,找出概括句,就能明確所提問題。
2、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思考:哪個詞寫出作者對小山的感受?
明確:可愛。
提問:哪些語句體現(xiàn)了小山的可愛?
明確:
、藕孟袷前褲蠂藗圈兒……準保暖和。
⑵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希望別的呢!
引導(dǎo)學生體會作者如何寫小山的可愛。
先正面寫山圍城的地理環(huán)境特點,用比喻、擬人的方法,把濟南比作嬰兒,把圍了圈兒的小山比做“小搖籃”,又擬作溫存體貼的看護者,多么富有人情味。
扣“可愛”、“小搖籃”、“它們”、“低聲”、“你們”等詞語,理解比喻、擬人手法的作用,體會作者的感情。
學生誦讀。
作者又從人愛山的`角度側(cè)面寫出山的可愛。寫人們的笑容,寫人們的心理,處處流露著對小山的喜愛之情。
3、理解第三段
如果說第二段寫的是陽光朗照下的山,那么第三段寫的則是小雪點染后的山。
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雪后小山的美景。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
、抛髡甙词裁错樞蛎鑼懙?找出幾個顯示作者觀察順序的詞語。
⑵這段文字寫得很美,美在哪里?
明確:
⑴空間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⑵美在雪光、雪色:“青黑”“白花”,松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美在雪態(tài):“這件花衣好象被風兒吹動,──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tài);“那點薄雪──
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血的情態(tài)。
美在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雪光、雪色、雪態(tài)。
學生反復(fù)誦讀,品位景中之情。
4、作業(yè):背誦課文第三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fù)習
二、導(dǎo)入新課學習
1、以上兩段寫山,是從城里看去,那么城外的景色又如何呢?
學生朗讀第四段,思考:哪個詞寫出古老濟南的全貌?
明確:小水墨畫。
小山──小雪──小水墨畫,“小”寫出濟南的小巧秀麗,表現(xiàn)作者的喜愛之情。
2、學生朗讀第五段,思考:寫濟南冬天的水,作者為什么著力渲染冬水的“綠”?這段文字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明確:襯托水的清澈、透明,表現(xiàn)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孕育著春意。
比喻、擬人。
3、提問:全文的結(jié)束語和本文的標題有怎樣的聯(lián)系,抒發(fā)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比較“濟南的冬天”和“冬天的濟南”二個短語,明確:“冬天的濟南”強調(diào)濟南,作者寫冬天的特點是為了贊美濟南是個“寶地”。作者寫本文,不是為贊美冬天而落筆,而是為贊美濟南而著文,寄托作者對濟南的深情。文章的結(jié)束語既和開頭“濟南真算得個寶地”相呼應(yīng),又點了題,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余地。
三、小結(jié)
作者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描述出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在景物描寫之中,蘊含了自己對濟南深深的喜愛、深深的贊美之情。
四、作業(yè)
閱讀老舍作品《濟南的秋天》,完成:
1、作者對濟南的秋天的總體感受是什么?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出濟南的秋天景象?景色有什么特點?
3、你能感受到作者對濟南的秋天怎樣的情感?哪些詞句向你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學生自由發(fā)言,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用著重號標出詞語。
批注。
圈點。
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學生畫的圖片,理解地理環(huán)境特點,同時引導(dǎo)學生準確理解語段內(nèi)容。
誦讀
圈點、批注
學生發(fā)言,談自己的想象。
用多媒體顯示幾幅雪后的美景畫面,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比較課本,談?wù)劯惺堋?/p>
誦讀。
教師點撥
濟南的冬天教案10
教學目標
1、了解濟南冬天的景物特點。
2、學習老舍先生的寫景方法。
3、抓住特點寫寫家鄉(xiāng)的景物。
4、培養(yǎng)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品質(zhì)。
切入角度:觀察、理解并表現(xiàn)景物之美。
教學程序
一、導(dǎo)入
老待在磨坪,讓人總有幾分厭倦。今天,雪霽天晴,我想跟同學們一道,“走出巖口河,走出南津關(guān)”,到山東省省會濟南去作一趟免費旅游,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的獨特魅力,大家可有興趣?
。ò鍟簼系亩炖仙幔
二、品讀
1、穿過漫長的`時空隧道,剎那間,我們已到達目的地。讓我們首先對濟南來個“走馬觀花”,以便撈個大致印象。
(范讀首段,提醒同學們抓主要語言信息。板書:寶地)
2、我們大老員地跑到山東濟南,僅僅這么驚鴻一瞥就回去,大家甘心嗎?既然是專為游山玩水而來,那我們就不妨先不緊不慢地來看看濟南的山。(板書:山)
請大家美美地讀,細細地品,品出二、三段中所寫的山的特點。
⑴一圈小山──溫暖、慈善(比喻、擬人)
⑵雪后小山──害羞、秀氣(比喻、擬人)
3、濟南號稱“泉城”,我們到了這兒,只看山,不看水,那恐怕要遺憾終生了。走,抓緊時間,抓住機遇,看水去!
(板書:水)
不知這兒的水,有哪些特色?
冒熱氣、綠、澄清、空靈(比喻、擬人)
請注意,這水邊有一塊石碑,碑上還刻有一首詩呢!嘿,這兩句好妙!大家愿記下來嗎?這兩句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疑讀
自讀,質(zhì)疑。
四、小結(jié)、回顧
同學們,濟南雖好,不可久留。穿過時空隧道,我們眨眼間又回到了磨坪,安安穩(wěn)穩(wěn)地坐在了本班教室。
現(xiàn)在,我作為磨坪中學廣播室的特約記者,想采訪幾位同學:
1、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看過冬天的濟南,你打算如何評價?
2、老舍先生為什么稱濟南是塊寶地?
五、寫作實踐
其實啊,我們磨坪也是個山青水秀的風水寶地,尤其是冬天,景色迷人。大家有興趣拿起自己的生花妙筆,描繪一番嗎?相信你一定能移情入景,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出家鄉(xiāng)景物的特點。
濟南的冬天教案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3、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朱自清的《春》讓我們在現(xiàn)在初冬的季節(jié)里感受了江南春天的如畫般絢麗多姿美景,英國大詩人雪萊說過:“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冬過后就是春。江南的春是溫柔又美麗、活潑的。江南的冬是怎么樣?同學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感受到了冬的寒冷,特別是在早上的時候寒風刺骨。北方的冬更是寒冷,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但如果問你愿意去北方的一個老城濟南去過冬你愿意嗎?那我們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一個我們的導(dǎo)游(老舍)走近濟南,去那里過一個特別的冬。
二、聽課文錄音
1、注意字詞。
2、有問題的或你認為好的語句作標記。
三、整體感知
1、濟南的冬天是()。
請你用一個或兩三個詞語來形容,并說出理由。
學生的回答:
濟南的冬天是(溫晴、)
2、老舍帶著我們欣賞了冬天的濟南的那些景物?
四、自由探究
1、你最喜歡濟南冬天哪幅景色?
請有感情地自由朗讀你所喜歡的寫景語段。在讀中通過老舍的描寫想象濟南冬天的.景色,在讀中細細品味文章精美的語言,在讀中思考你喜歡濟南冬天的理由。
2、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準備:
、拧斑@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⑵“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八、“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xiàn)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⑶“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薄芭P”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tài),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xiàn)。
、取澳恰秉c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薄昂α诵摺睂⒀┵x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微微”詞用得貼切,因是“溫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伞疤靸涸角,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范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濟南的冬天,老舍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把濟南冬天的景物寫得如此嬌媚動人。
3、教師小結(jié):
、诺2、3、4小結(jié)寫濟南冬天的山景,既有俯瞰的山景也有局部山景,既有遠景也有近景。第5節(jié)寫水,按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茲隙斓纳胶退蛣e處有什么不同?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清、溫和。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溫晴)
、亲髡呓Y(jié)尾說:這就是冬天的濟南。“這”是指濟南的冬天“溫晴”、“慈善”、“秀氣”、“像水墨畫”、“水色澄清”等;蘊含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怎么樣呢,能否再加幾句話,可以是議論也可以是抒情的。
老舍沒有寫,結(jié)尾很有力,既點題又照應(yīng)開頭。文章是風頭,豬肚,豹尾有力簡潔又給人留有余味。
五、質(zhì)疑反思
1、學生提問:
標題可否換成“冬天的濟南”?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于贊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2、想一想,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這么精彩的畫面?
、偶氈掠^察
、谱プ√卣
、前才彭樞颍ń嵌龋
、冗\用修辭
⑸情景交融
老舍是北京人,但是他把濟南稱為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很有感情。他曾對他的妻子說他最難忘的日子是在山東的濟南度過的。此文寫于1931年老舍在山東時。老舍不僅愛濟南的冬天也愛他的秋天,他曾寫過《濟南的秋天》,在文中他這樣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shù)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
六、作業(yè)
1、抄字詞。
2、背誦你最喜歡的一段文字。
3、假如你是一位導(dǎo)游,冬季帶領(lǐng)游客來濟南,追隨老舍的足跡,請你設(shè)計一下導(dǎo)游詞。
濟南的冬天教案12
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情
濟南冬天山的特點:溫暖可愛美麗多彩是張小水墨畫
濟南冬天水的特點:不結(jié)冰清亮空靈
練習設(shè)計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濟南()著落()澄清()鑲上()
2、填空:
《濟南的'冬天》作者,原名,字,人,現(xiàn)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說、,話劇等。
3、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
⑴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圃O(shè)若單單是有陽光……()
、且驗檫@樣慈善的冬天……()
⑷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烧麄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4、分析下列句中加粗詞的作用。(要仔細品味,細細體悟)
、艥系亩焓菦]有風聲的。
、茖,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
、悄撬,不但不結(jié)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
、扔沙吻宓暮铀峡窗。
濟南的冬天教案13
教材分析
1、文本內(nèi)容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特別是浸透在如詩如畫美景中的濃郁情致,更使作品帶有一種神韻,一種悠長的味道。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最大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能引導(dǎo)讀者去體會濟南冬天的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和語言美。
2、學情預(yù)測:
人教社七年級上第三單元反映的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景物,為我們展現(xiàn)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的神韻。《濟南的冬天》是這個單元的第二課。學生們在學習了《春》之后,初步具備了學習這一類情文并茂的文章的學習方法:通過美讀,品味文中跳躍的.靈性。因此,學習本文,同樣應(yīng)該通過美讀,讓學生通過反復(fù)的朗讀去體會文本的神妙。通過與文本的對話,與作者的對話去探究文本的情感美、意境美和語言美,并領(lǐng)悟?qū)懽鞯募记。由于是初一年級學生,在領(lǐng)悟文本的意境美上可能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學中應(yīng)大膽的采用互動式教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人與文互動,盡可能的在教學中讓學生生成問題,共同探討,從而體現(xiàn)出真正的“對話”情景。
學習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蓬I(lǐng)會濟南的冬天之美,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
、婆囵B(yǎng)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
2、知識與能力目標:
、朋w會作者是怎樣抓住濟南的冬天的特點,描繪濟南之美的。
、拼﹃P(guān)鍵詞、句的精妙,領(lǐng)會作者寫景之妙。
教學重難點
1、朗讀:通過反復(fù)閱讀,體會語言之美。
2、領(lǐng)悟文本的意境美。
3、揣摩關(guān)鍵詞、句的精妙,領(lǐng)會作者寫景之妙。
教學方法
對話教學。
教學策略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學習預(yù)測
1、情景感悟、引入課題
2、秋天即將過去,冬天正悄悄向我們走來。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冬天給你的感受如何呢?(學生談冬天)
3、概括學生所說的冬天的特點,以神秘激趣:你可知我國有一個地方的冬天,卻是另一個世界,是一塊寶地,它就是。感受情景、觸摸冬天。讓學生談對冬天的不同感受,引入濟南冬天的特別。
4、解題板書課題了解作者及濟南的環(huán)境特點。學生對濟南的地理環(huán)境的了解,可結(jié)合地理所學,也可教師補充。
5、整體感悟配樂朗誦課文聽說訓(xùn)練:
6、濟南的冬天給你的總體感受是什么?
7、文中抓住哪些最具代表性的景物來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的?學生聽后感悟各不相同,應(yīng)注意學生的差異,重點是整體的聽、說訓(xùn)練。4、突出抓特點、研讀首段寫法指導(dǎo)(對比)1、濟南的冬天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8、本段是如何突出這一特點的。區(qū)別:“沒有風聲”和“沒有風”
特點:溫情5、與文本對話、探究活動(學習重點)
1、引導(dǎo)抓住濟南的地理環(huán)境特點與山、水的聯(lián)系去探究。
2、概括能力的訓(xùn)練。
3、你覺得文中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
4、學生質(zhì)疑答難:由學生提出疑問,學生回答,必要時教師引導(dǎo)理解。
5、根據(jù)課文的精彩描繪,選取你最拿手的方式,再現(xiàn)濟南冬天中你認為最美妙的畫面。(陽光朗照的山、雪后小山、城外遠山、水)
6、濟南的山水給了你如此美的感受,你認為分別用哪一個字(詞)最能概括濟南山水的每一副畫面?1、充分調(diào)動學生賞析優(yōu)美詞句的能力,特別應(yīng)鼓勵個性化的表達。
7、特別注意學生對問題的生成。
8、再現(xiàn)方式:感情朗讀、語言描述、簡筆畫勾勒等因人而異。特別突出美讀。
9、抓特點。
10、回應(yīng)開頭、突出感情。濟南的山,美、妙、是一副畫;濟南的水也多情。所以說濟南在作者眼里“真算得個寶地”。領(lǐng)會“寶地”的內(nèi)涵。7、與作者對話、揭示主旨。引導(dǎo)學生挖掘作者潛在的感情: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用比喻、擬人表達真情實感。作者把濟南的冬天寫得如此美麗的原因是什么?結(jié)合老舍在濟南的生活經(jīng)歷,引導(dǎo)挖掘作者對濟南的贊美之情,流露的自豪之感。8、分享美景、創(chuàng)造美。教師巡視,指點。你曾欣賞過最讓你感動的景物嗎?家鄉(xiāng)的、媒體中、還是旅游地,請把你認為最美的景物描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板書設(shè)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陽光下的山美
山雪后小山妙
溫晴城外遠山畫寶地
綠暖
水情
清亮
教學反思
曾經(jīng)有人提出,我們的學生自己讀美文很有韻味,但一經(jīng)老師講解后就索然無味了。不知是老師的講解太程序化,還是太煩瑣,總讓學生感到味同嚼蠟!稘系亩臁窡o疑是一篇經(jīng)典美文,因為他融注了作者對濟南的深情!如果我們的教學仍然按部就班去抓實物,還不如采用“模糊教學”,讓學生去想象起探究去創(chuàng)造,做到即與文本對話,又與作者對話。通過對話,挖掘出文本的潛質(zhì),這正是我們的教學應(yīng)該追求的。因此,我認為,本文的教學不宜采用多媒體(我對多媒體也比較感興趣),如果采用多媒體,濟南冬天的實物一出現(xiàn),學生的思維就定格在畫面中了,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濟南的冬天教案14
一、課題導(dǎo)入。
二、說你對老舍和其作品了解多少?
1、老舍曾創(chuàng)作優(yōu)秀話劇《龍須溝》,被授予“”稱號。
2、下列作品是老舍創(chuàng)作的是()
A《家》B《子夜》C《四世同堂》D《雷雨》
3、“虎妞”是老舍作品《》中的一個主要人物。
三、比
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學中的收獲,好嗎?
要求:
1、小組交流
2、選出代表
3、綜合意見
4、發(fā)表看法
四、聽
傾聽課文錄音,在聽的過程中用你喜歡的符號、線條劃出值得你關(guān)注的.詞或句子,確定自己喜歡的段落。
~~~~-------****……
五、試
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練習,自己邀請同學進行點評。
點評角度:
語速語氣
普通話停頓
重音
六、問
就你喜歡的段落質(zhì)疑或設(shè)計問題考考別人,趕快行動!
七、談
談?wù)劚竟?jié)課你的收獲,好嗎?
八、做
你愿意圍繞所學內(nèi)容給同學布置一些家庭作業(yè)嗎?注意:作業(yè)可不能太多呀!
濟南的冬天教案15
指導(dǎo)思想及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fù)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思路。
2、分析語言特色,體會作品優(yōu)美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掌握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并進行片段描寫。
4、精彩語段要求背誦。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導(dǎo)入:可由朱自清的《春》自然導(dǎo)入,也可請學生談?wù)勛约簩Χ斓母惺軐?dǎo)入,也可由古代名家詩句導(dǎo)入。
2、默讀。
3、詞語教學:讀背“讀一讀、寫一寫”結(jié)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4、朗讀課文: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初步誦讀課文。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濟南冬天的總體特點是什么?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guān)聯(lián)?
6、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且依照課文的脈絡(luò)文理,用自己的語言復(fù)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nèi)容。
7、朗讀全文。
8、背誦其中精彩語段。
9、作業(yè)。
第二課時
1、復(fù)習舊課,3分鐘完成《課課練》一、二、三大題,鞏固詞語。
2、體會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盡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播、補充,可以用《春》當中學到的知識來啟發(fā)學生。
──你喜歡文中哪些優(yōu)美的語句?為什么喜歡?用簡潔的語言來分析。
──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并模仿舉例。
──你認為好的語言應(yīng)當具備哪些特點?應(yīng)當如何品位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yīng)注意些什么?
3、比較閱讀:通過和《春》的比較,小結(jié)歸納出景物描寫的一般方法。由學生自己合作、探究完成,教師以實例點播,盡量不要告訴學生現(xiàn)成答案。
4、自由朗讀《春》和《濟南的冬天》兩篇課文,體會大師筆法。
5、語段訓(xùn)練:完成課后練習三,進一步把握景物描寫的一般方法。交流改進。
6、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精彩語段,感悟體會,加深印象。
7、課后練習:
──完成《課課練》。
──進一步補充完善。
【濟南的冬天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濟南的冬天教案02-21
《濟南的冬天》教案06-22
《濟南的冬天》的教案03-07
《濟南的冬天》教案12-26
濟南的冬天的教案11-27
濟南冬天的教案01-21
《濟南的冬天》優(yōu)秀教案03-24
[實用]《濟南的冬天》教案12-26
《濟南的冬天》教案14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