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合理展開想象,為小動物尋找合適的小船和禮物。
2、感受小動物之間相互關愛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看看講講,激發(fā)幼兒情感,說說去看海龜爺爺?shù)脑?
觀察畫面一(交代故事引子部分,為小動物看海龜爺爺?shù)脑蜃鲣亯|)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船悠悠”,是一個關于什么的故事?
2、“悠悠”就是一搖一晃,小船一搖一晃,就叫做“小船悠悠”
3、在一片蔚藍色的大海上,住著一只海龜爺爺,它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游到海的另一邊,因為那兒有許多好朋友,好朋友是誰?
4、讓海龜爺爺仔細看一看
5、這四個朋友住在什么樣的地方?
6、每當天氣晴朗的時候,海龜爺爺就像
一艘小船,帶著他的好朋友去海上旅行,心情怎么樣?
觀察畫面二(觀察畫面,調動幼兒情感)
1、今天,小動物們又來到了海邊,他們在等誰呀?其實,海龜爺爺已經好幾天都沒有來看小動物們了,發(fā)生了什么事呀?
2、海龜爺爺?shù)拇_是生病了,是哪里不舒服呢?
3、小動物們會怎么去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理解故事,展開合理想象,討論如何去看海龜爺爺
觀察畫面(刺猬)(引發(fā)幼兒討論送蘋果的原因)
1、聰明的小刺猬為自己找到了一艘怎樣的船?
2、小刺猬帶了什么禮物?海龜爺爺會喜歡嗎?
小結:小刺猬乘著樹枝小船,晃晃悠悠地向大海那邊駛去?
觀察畫面(老鼠)(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選擇大小合適的船)
重點提問:
1、看著小刺猬晃晃悠悠地走了,小老鼠犯愁了,什么樣的東西能當小船呢?
2、有那么多小朋友幫助小老鼠,它自己也要動動腦筋了,他發(fā)現(xiàn)什么?
3、它在想,西瓜能當小船嗎?
4、小老鼠乘上了什么船?
5、好像他手里還拿著什么東西嘛?
6、小老鼠為什么要送鮮花給海龜爺爺呢?
小結:小老鼠乘著西瓜小船,晃晃悠悠地在海面上行駛。
觀察畫面(小黃狗、小豬)(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為兩個動物選擇各自合適的船)
重點提問:
1、正在岸邊尋找小船的小黃狗和小豬發(fā)現(xiàn)了兩艘什么船?
2、聽!小黃狗和小豬爭論起來了,誰坐易拉罐小船,誰坐木板小船呢?
3、小豬,小朋友告訴你啦!你太胖,要選擇一艘結實的木板小船,輕巧的易拉罐小船就留給小黃狗吧!
觀察畫面(小黃狗的禮物)(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展開想象)
重點提問:
1、小黃狗的船選好了,還需要帶上什么出發(fā)呢?
2、會裝著什么神秘的禮物呀?
3、小黃狗已經把這些東西裝進大袋子了啦!
小結:小黃狗乘著易拉罐小船,晃晃悠悠地向海的`那邊駛去。
觀察畫面(小豬)(引發(fā)幼兒討論怎樣幫助小船提高速度)
重點提問:
1、落在最后的小豬著急了,有什么好辦法讓它開的快一點呢?
2、謝謝小朋友噢!小船的確是開的快了些,能不能再快一點呢?瞧!小豬又想到了什么
3、真是只聰明的小豬!有了帆,小船就能開得更快了!瞧!小豬是怎么做的呢?
小結:小豬乘著木板小船,用掃把當桅桿,襯衫當風帆,多神氣!
三、收獲情感,拓展已有經驗
觀察畫面(體驗情感,并嘗試進行遷移運用)重點提問:
1、海龜爺爺站在海邊向遠方望去,望著望著,望到了什么?
2、恩。還有誰乘著什么船來了呀?
3、海龜爺爺這時候的心情如何?從哪兒看出來的?
4、讓我們把海龜爺爺請出來吧!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fā)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享受角色扮演的樂趣。
2、初步樹立“買”和“賣”的概念。
3、學習制作簡單的玩具,感受制作玩具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準備衛(wèi)生紙筒、紙盒、玻璃紙、吸管、罐子、瓶子、彩筆、膠水、剪刀、雙面膠、彩色卡紙、繩子、紐扣等。
2.準備制作好的玩具娃娃一個、塑料花片若干,以及參觀玩具店的照片。
3.準備學習包《主題活動·玩具店》。
活動過程
一、回憶引題
1.教師出示參觀玩具店的活動照片,引導幼兒回憶參觀玩具店的經驗。
2.教師建議幼兒一起來開一間“玩具店”。
二、制作玩具
1.與幼兒一起商量開“玩具店”需要準備什么玩具。
2.請幼兒自選伙伴和事先準備的各種材料,合作設計、制作玩具娃娃。
3.教師觀察指導,幫助幼兒實現(xiàn)自己的.設計。
4.制作完成后,請每組幼兒輪流介紹自己的作品。
三、“玩具店”開張咯
1.請幼兒將自制的玩具帶到游戲區(qū),一起合作布置“玩具店”。
2.指導幼兒分別扮演顧客或店員,進行買賣游戲。
3.啟發(fā)幼兒利用塑料花片、紙盒等廢舊材料充當游戲錢幣、收錢機。
四、引導幼兒操作學習包《玩具店》
活動延伸
《玩具店名、標志大征集》活動。教師鼓勵幼兒給“玩具店”取個好聽的名字,并設計出標志或選出吉祥物。
請幼兒從家中帶些玩具來園,繼續(xù)豐富“玩具店”的“商品”。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本活動來源于幼兒熟知的電視游戲節(jié)目,從孩子的興趣出發(fā),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1.由生活經驗直接導入,引導幼兒運用回憶引出電視中“逛三園”的游戲,并集體學習開場白;2.在游戲中,幫助幼兒從“蔬菜園”“水果園”“動物園”入手,由“大家一起逛三園。什么園?蔬菜園。蔬菜園里有什么?蔬菜園里有××”這個對答的形式,過渡到后半程的“水果園里有×色的××”“動物園里××在××地方干××”的句式,讓孩子的語言逐步從簡單的詞過渡到簡單的短句,從而豐富孩子的發(fā)現(xiàn),豐富孩子的語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情境中,掌握講述固定的句式。
2.幫助幼兒鞏固對蔬菜、水果、動物名稱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
3.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大膽表現(xiàn),積極表述。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已看過江蘇衛(wèi)視少兒頻道中“逛三園”的節(jié)目,有一定的認識。
物質準備:ppt課件、魔法棒、貼紙圍裙;動物活動的圖片、水果園的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由生活經驗引出活動主題
1.師:小朋友,江蘇電視臺少兒頻道林子姐姐主持的節(jié)目“我愛飯米!敝杏袀“逛三園”的游戲,還記得嗎?
2.幼兒個別講述,引出游戲的玩法:大家一起逛三園,什么園?……(問答形式)
3.師:今天我們也來玩玩這個游戲,不過我們玩的'時候可有點不一樣哦,我們在逛三園的時候,要說一句好聽的話?,老師帶來了兩樣東西:魔法棒和獎勵貼紙。當魔法棒點到誰,誰就來參加游戲,而且我們在游戲中不懲罰,只要講得正確,就有獎勵貼紙哦。
(評析:從幼兒喜歡、熟悉的生活游戲中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易于幼兒接受,而且也能激發(fā)起幼兒的活動興趣,魔法棒和獎勵貼紙的運用則能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組織幼兒參與游戲,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句式“蔬菜園里有××”¨水果園里有×色的××”
1.師:好,逛三園的游戲開始了,看看我們逛的第一個園是什么。
2.展示ppt課件,引出“蔬菜園”,糾正發(fā)音。
3.教師與孩子一起講述游戲開始時的句式“大家一起逛三園,什么園?蔬菜園,蔬菜園里有什么?”
4.根據教師指到的蔬菜(放大ppt照片),孩子們集體學說“蔬菜園里有××”。
(評析:從簡單、常見的蔬菜入手,讓孩子在基本掌握問答形式的語言結構的基礎上,簡單講述短句,鍛煉語言能力。)
5.組織幼兒游戲“逛三園”。
、俳處燑c動魔法棒“講講講”,鼓勵指到的孩子來講述“蔬菜園里有××”的句式,講述正確獎勵貼貼紙。
②教師過渡:蔬菜園逛完了,看看我們第二個園來到了什么地方。
、劢M織幼兒起立來到水果園,鼓勵幼兒每人采摘一個水果。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增添了魔法棒,活躍了游戲氣氛,采用自由采摘的形式,達到了動靜結合的活動目的。)
、芙處熂校骸肮淙龍@的游戲又開始了,這一回,你來講的時候,除了講出水果園里的水果,還要講出水果的顏色哦!
、萁處燑c動魔法棒“講講講”,鼓勵指到的孩子講述“水果園里有×色的××”的句式。講述正確獎勵貼貼紙,并請孩子將水果送上來。
、薷鶕處熤傅降乃(放大ppt照片),幼兒集體講述“水果園里有×色的××”的句式,鞏固認識。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游戲中,將“水果園里有×色的××”句式加以運用學習,增加了語言講述的難度,也使活動層層遞進。)
鼓勵幼兒完整講述“動物園里××在××地方干××”的句式
1.教師過渡:水果園也逛過了,請小朋友們猜猜第三個園是什么,引出“動物園”。
2.組織幼兒分散觀察動物園的圖片,教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詞語來講述。
3.組織幼兒第三次游戲“逛三園”,玩法同上,鞏固“動物園里××在干××”的句式。教師根據小朋友個別講述的內容,利用ppt展示大圖。
4.教師鼓勵幼兒講出“動物園里××在××地方干××”的句式,并加上感嘆詞。
5.幼兒集體講述,鞏固句式的學習,學習個別感嘆詞。(采用分組比賽的形式,通過ppt的展示,讓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根據展示的圖片,進行接龍比賽講述)
(評析:這一“逛動物園”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一方面直接展示ppt圖片,而且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加大了游戲的難度;另一方面則將短句的學習進行了擴充,語言的內容更為豐富了。采用競賽的形式則更能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放松活動
師:我們一連逛了三個園,也有點累了,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吧。
帶領幼兒做放松動作退場。
中班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熟練地背誦。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讀書、學習要專心致志。
教學重點:
理解“獨一無二、專心致志”等詞語;朗讀、背誦課文;理解課文,使學生懂得讀書學習必須要專心致志,才能有長進。
教學難點:
理解“獨一無二、專心致志” ;懂得讀書學習必須要專心致志,并落實在行動中。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書寫生字:棋 藝 盤 鵝 弓 箭。
二、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圍棋
小朋友,這就是什么棋?
板書:圍棋 學習生字“棋”
2介紹圍棋:
圍棋就是我國傳統(tǒng)的棋種。隋朝、唐朝時,傳入日本、韓國。至今中日韓三國每年都要舉行圍棋大賽。
3我們來學習的課文,就就是講兩個學生學圍棋。
完成板書 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大聲讀課文
2檢查:
棋藝 天鵝 出色 走神兒 獨一無二
動作 聽講 長進 專心致志 拉弓射箭
指讀、指名領讀、齊讀。
3指名分段讀
難讀的句子:
一個學生專心致志,一邊聽/一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要問上幾句。
他想,要就是用弓箭把他射下來/該有多好哇!
后來,那個專心聽講的學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那個老就是走神兒的 學生,棋藝一直沒有多大的長進。
4小組讀課文,讀后評議
5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書寫:棋 藝 盤 鵝 弓 箭
1學生齊讀生字
2記憶生字、書空默寫
3教師范寫:
箭、盤、鵝
4學生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細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理解課文;書寫生字:獨、致
二、教具準備:
掛圖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3課。上一節(jié)課上,我們知道了兩個學生開始學圍棋。
他們向誰學?學得怎樣?
2討論思考題
3師生交流
二相機學習第一自然段
那秋就是一個怎樣的人?請同學們自己找一找,并讀一讀。
1指讀
2哪些詞語可以說明秋很會下圍棋?
圈出:能手、獨一無二
學習生字:獨
3指導朗讀、齊讀。
這兩個學生分別怎樣學的?
三相機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組討論:
用橫線、曲線分別畫出他們學棋的句子。
2交流:這兩個學生分別怎樣學的?
(1) 指名讀
。2) 他們兩個人的學習態(tài)度怎樣?
板書:專心致志 三心二意
學習生字:致
(3)再讀指導:
3齊讀
學棋的結果怎樣?
四相機學習第三自然段
教學過程
1引讀
2為什么他們倆學棋的結果會不一樣?
用上因為所以說上一句話。
3齊讀。
五總結
1齊讀全文
2讀了課文,你想向大家說些什么?
第三課時
一、課時目標:
練習背誦課文;練習用“一邊……一邊……”造句;完成習字冊
二、教具準備:
習字冊
三、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指導背誦課文
1齊讀全文
2列出課文提綱:
第一段:秋的棋藝。
第二段:兩個學生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
第三段:他們的學棋的結果。
3試背全文
4同桌對背
5指名背
二造句練習:一邊……一邊……
1指讀書上的句子
2填空:誰一邊干什么,一邊干什么。
3口頭造句
三抄寫詞語(習字冊上)
中班教案 篇5
科學活動:
認識中秋節(jié)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體驗民族節(jié)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jié)日,了解簡單的節(jié)日風俗和有關的。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教案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并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常娥奔月》
教案過程: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jié)日。
2、介紹中秋節(jié)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jié)有叫團圓節(jié)。
3、了解人們在中秋節(jié)的活動。
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jié)的.? 你喜歡過中秋節(jié)嗎?為什么?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A、 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 ——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5、聽《常娥奔月》。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并想象對話。
2、感受角色間真摯的友情,懂得朋友間應相互關心和幫助。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傾聽、觀察圖片、猜測故事的發(fā)展;
難點:想象對話并學習用較為連貫的語言講述。
三、活動準備:圖片、布絨玩具蛤蟆
四、活動過程:
。ㄒ唬┮稣n題,激發(fā)興趣
師:(出示布絨玩具蛤蟆,模仿蛤蟆口氣,與孩子打招呼):“呱,呱,小朋友們好!”
幼兒:青蛙好。
師:“哎,我不是青蛙,我是青蛙的好朋友——蛤蟆”
教學反思:孩子對于蛤蟆和青蛙是比較難分辨的,但是很喜歡布絨玩具,而且已經養(yǎng)成了主動和故事里的角色打招呼的好習慣。布偶或是手偶的引入能較好的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
。ǘ├斫夤适,體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1、在看看說說中——了解蛤蟆不見朋友及時到來而為朋友擔心的所想所為。
師:今天是蛤蟆的生日,他邀請好朋友——青蛙,來家里一起過生日。
“看(出示圖一)桌子上擺滿了菜和蛋糕,可是,青蛙來了嗎?
師:青蛙為什么還沒來呢,發(fā)生了什么事了嗎?
2、教師講述故事第1—4段,并出示圖二:蛤蟆為朋友著急,他想到了什么?
3、教師提問,幼兒自由想象回答。蛤蟆決定去救青蛙,他要準備哪些東西去救青蛙?
1)“假如是,青蛙跌進很深的溝里,要準備什么?
2)“假如是,天黑了,青蛙看不清路,要準備什么?”
3)“假如是青蛙遇到了野獸,要怎么辦?”
4、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并提問
1)青蛙終于來了,蛤蟆看到青蛙后,會和青蛙說些什么呢?
2)你從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蛤蟆是一對好朋友?
教學反思:在理解故事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中,我結合圖片進行了分段理解,意圖通過看看、說說中,激發(fā)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猜測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小朋友們思維非;钴S,當問道:青蛙為什么還沒來,發(fā)生了什么事嗎?孩子們從老師的提問口吻中紛紛猜測:可能是病了;是不是迷路了;忘記蛤蟆的生日了……甚至還有的猜測:出車禍了;被大灰狼抓住了;掉進了獵人的陷阱了……,基本和故事中蛤蟆猜測的種種情節(jié)相吻合。所以,當問到怎么辦時,孩子們的方法千奇百怪,對于蛤蟆所拿的.道具很理解,尤其是平底鍋的用處馬上就說出來了,因為看了《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動畫片,孩子們對于平底鍋非常熟悉。但是有一點在最后一個問題時,是考驗孩子的總結能力,只有個別孩子能細心的察覺到一些細節(jié),比如:生日時只請了青蛙;當青蛙沒來時為他擔心;青蛙細心的為蛤蟆挑選禮物以致于來晚來 ……
。ㄈ┩暾蕾p故事——體驗好朋友間惦記、關心的心情
師:那我們再來完整聽聽故事,故事的題目叫“有朋友真好”。
師:蛤蟆為什么那么擔心青蛙會遭遇危險?(因為他們是好朋友)
教學反思: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完整的講述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并感受有朋友真好的情誼。
。ㄋ模⿲W說角色對話——加深體驗
1、師生互換角色學習角色對話
2、分男女學習對話。
教學反思:角色對話練習是我班長期堅持鍛煉孩子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對于師生之間的分工以及男女生之間的分工合作比較熟悉,在個別語言能力較強的孩子帶動下,能很好開展這一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能較好掌握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ㄎ澹┥钸w移:結合班級實際理解“有朋友真好”
1、有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嗎?請說說你的好朋友是誰?
2、你和好朋友有互相關心的事情嗎?
3、今天有哪個好朋友生病了沒來幼兒園,晚上能打電話去問候嗎?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13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4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