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研究課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研究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研究課教案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繩的長度有關,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經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果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識到感覺是會出錯的,深刻理解重復精確實驗的價值;感受探究單擺的快樂。
【教學重點】
經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果的過程。
【教學難點】
經歷推測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并依次展開實驗研究,得到實驗結果的過程。
【教學準備】
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臺、長中短棉線各一、重中輕鏍帽各一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我們知道擺具有等時性,那不同的擺自由擺動的快慢都一樣嗎?
2、師出示自制單擺問:擺的快慢你覺得與什么有關呢?
3、揭題:擺的研究。(板書課題)
二、用擺做實驗:
1、推測:擺的快慢你覺得與什么有關呢?(擺繩長度、擺錘大小等,如出現擺的.幅度這個因素,可引導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的實驗。)
2、對擺繩長度、擺錘大小兩個因素,分別展開討論:
改變擺錘重量的實驗:要改變什么條件?哪些條件需要保持不變?
改變擺繩長度的實驗:要改變什么條件?哪些條件需要保持不變?
3、學生小組實驗研究搜集數據。
4、集體匯報。問:擺的快慢與擺錘輕重有關嗎?擺的快慢與繩長有關嗎?
5、小結。
三、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
1、師:擺的快慢與什么有關?什么樣的擺擺動的慢,什么樣的擺擺動的快,我們是怎樣知道的?
2、閱讀課本P61下面的插圖和文字。讓學生進行推測。
3、師出示如圖的兩個擺,擺繩長度一樣,擺錘長度不一樣,演示實驗。
4、討論:你發(fā)現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師引導:擺的長度并不等同于擺繩的長度,真正的擺長是指支架到擺錘重心的距離。
小學研究課教案2
教學重難點:
1、歌曲第一部分的兩個結尾句不同,易混淆。
2、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節(jié)奏不好掌握。
3、理解和表現歌曲的情緒。
教學準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用音樂問好!
二、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好!今天黃老師又和你們見面了,讓我們一起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來享受音樂,好嗎?現在我?guī)銈兊揭粋美麗的國家去旅行,這個國家是仙人掌之國,猜猜是哪個國家?不過旅行之前我們必須要拿通行卡,(出示通行卡)如果你完成了卡上的任務,你就可以優(yōu)先通行了,組長來選一張通行卡。各組齊心協力,比比哪組完成得又快又好。
( 1 )請你們用輕柔的聲音“wu”演唱 55 11 33 / 5 3 - /
( 2 )請你們用熱情的聲音“gu”演唱 55 65 43 / 4 2 - /
( 3 )請你們用跳躍的聲音“du”演唱 55 77 22 / 4 2 - /
( 4 )請你們用跳躍的聲音“l(fā)u”演唱 56 54 32 / 3 1 - /
教師小結
三、學唱歌曲(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和處理歌曲)
1、感受歌曲,熟悉旋律
師:墨西哥之旅正式開始了,由于旅途漫長,非?菰铮覀円黄饋砺牰我魳,放松一下(放樂曲《拉庫卡拉查》,領拍手)
師:你聽到這段音樂后心情怎樣?
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師:除了拍手,你能用其他聲音表現你的心情嗎?(放樂曲《拉庫卡拉查》)
生:自由參與節(jié)奏
2、觀看碟片,了解墨西哥的風情
師:墨西哥這個國家究竟有什么特色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ǚ诺,和生坐下一起看。)
3、幫助學生學唱《拉庫卡拉查》
。1)引入歌曲
出示課件:廣播效果:各位游客,大家好!你們非常幸運,今天是我們墨西哥一年一度的狂歡節(jié),盛情邀請所有的游客都來參加!每年的狂歡節(jié)都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目是《賽歌會》,由游客和當地人一起賽歌!今年比賽的'歌曲是《拉庫卡拉查》,請欣賞。ǚ鸥枨独瓗炜ɡ椤罚
師:你們聽出來沒有?歌曲中的人們在干什么?對!他們是在跳舞,跳的是墨西哥的一種民間舞蹈,叫拉庫卡拉查。(領讀歌詞慢、快、重音、兩句、唱歌詞、歌聲加動作)據說這首歌曲起源于軍隊,起初沒有固定的歌詞,歌曲傳到哪個部隊,哪個部隊就填上各自的歌詞。后來這首歌曲傳到民間,并廣為流傳。為了能在賽歌會上贏過他們,專門到他們辦事處找到了這首歌曲和歌單,我們趕快來學學。(出示課題、歌單)
。2)生聽教師范唱,做口型模唱,自學難點
師:這首歌曲用了反復記號,請大家仔細聽一聽,做口型模唱,唱出歌曲的演唱順序。
生:聽;做口型模唱。
。3)生跟范唱學,找出不太會的地方,師生共同參與學習
師:請你們跟著學唱歌詞,看看哪些地方還不太會唱?(放歌曲《拉庫卡拉查》)
。4)生跟琴輕聲唱
師:學會了嗎?我們一起來輕聲唱一唱。(師彈奏單旋律《拉庫卡拉查》)
4、學生自主處理歌曲
。1)師布置任務,小組討論怎樣唱好這首歌曲
師:剛才我們從歌曲中領略到:墨西哥是個怎樣的民族?現在,請你們自己來想想辦法!用什么樣的聲音、感情、表情才能把墨西哥人的性格和舞曲的風格展現出來!想好后馬上試一試,唱一唱,等會兒我們要比比哪組的聲音唱得最好聽,最有特色!
( 2)小組排練
。3)小組展示
師:我發(fā)現每個小組都齊心協力,排練得非常認真!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聽哪組最有辦法,唱得好聽、有感情!還準備了獎品要送給表現最突出的同學!(師彈奏《拉庫卡拉查》)
生:各小組展示,師生共評,說一說他們唱的哪個地方最打動你?最吸引你?最感染你?最與眾不同?(獎勵沙錘、鈴鼓)
師:請一個小組演唱;請兩個小組打擂臺,對唱;再請一個小組唱,其他組用聲音贊助,用眼神鼓勵。全班學一學唱得好的地方,講講唱的時候想到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唱的?隨時注意氣息、口腔、情緒。
(4)有感情地演唱
師:我覺得我們已經有實力參加賽歌會了,出于禮貌,我們請當地人先唱,我們邊聽邊學他們演唱的聲音和感情,爭取超過他們。ǚ鸥枨独瓗炜ɡ椤罚
生:有感情的演唱
四、學習墨西哥民間舞蹈動作。
1、觀看碟片。
師:我們從歌曲中知道了,墨西哥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國家,走!我們再去看看他們的民間舞蹈吧!(放碟片),試著記記里面的一兩個動作,等會兒我們要一起來學一學。
2、學學墨西哥的典型動作
師:我剛才在誰的記憶力最好,記住了里面的動作。來!試著跳一跳?教教大家!我們用掌聲給他的拍節(jié)奏!鼓勵他!
3、學學簡單的集體舞
師:你們還學會了哪些動作?一起跳一跳!跳的時候注意:昂首挺胸,伸長脖子。用我們的動作告訴別人:我就是最漂亮的姑娘!我就是最帥的小伙子!(音樂《拉庫卡拉查》)
五、拓展(提供開放式課堂,促進學生協作創(chuàng)新,拓展歌曲)
1、師引導生即興表演,為歌曲加入各種聲音場面
師:為了戰(zhàn)勝他們,我忽然有個妙計,想不想聽聽?我覺得他們光有好聽的歌聲太單調了,我們來加入樂器的伴奏聲、舞蹈的腳步聲、喝彩的掌聲,肯定能贏過他們,你們覺得呢?請女孩子唱第一部分,男孩子加入打擊樂器的聲音;請男孩子唱反復部分,女孩子加入拍手的聲音;全班齊唱第二部分,一起加入跺腳的聲音。清楚了嗎?我們一起來試試。ǚ乓魳贰独瓗炜ɡ椤
2、自由組合即興編排舞蹈動作
師:走,我們去參加狂歡舞會咯!對了,呆會肯定要邀請我們跳舞,我們熱炒熱賣,回想我們剛才學到的舞蹈動作和隊型,配合音樂的節(jié)奏編排舞蹈,請大家自由組合,看誰跳得最好看!(放歌曲《拉庫卡拉查》)
3、全班協作即興表演歌舞場面
師:看!廣場那邊的舞會開始了,走!我們一起加入吧!姑娘們!把我們的裙子甩起來!小伙子們!把激情的舞步跳起來!讓我們一起在歌聲中盡情地唱吧!跳吧! (放歌曲《拉庫卡拉查》)
4、全面了解墨西哥
六、教師總結:
師:今天的旅行到此結束,感謝大家的合作,為了讓你們更加了解墨西哥,旅游公司贈送給你們一個小禮物,希望墨西哥之旅能給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希望你們能夠成為和平的使者,把友好帶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òl(fā)放墨西哥簡介資料)
七、下課
讓學生一邊聽音樂一邊離開教室
小學研究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說出顯微鏡的基本結構與作用;(2)認識幾種常用的探究器具,并了解其用途。
2.能力目標:
能獨立、規(guī)范地使用顯微鏡,能觀察到清晰的物像;通過小組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交流討論培養(yǎng)大家的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
能夠獨立操作使用顯微鏡,是每位學生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生物操作技能,因此,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實踐”的方式進行。
在認識顯微鏡的結構這部分采用觀察法,然后讓學生相互交流強化記憶,在這個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認識各部分結構的功能,并通過多個問題的設計幫助學生理解。
顯微鏡的使用這部分主要采用先讓學生對照課本15-16頁文字與圖片自主學習,對學生操作上存在的問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最后采用歸納法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重點進行總結。這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熱情,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顯微投影儀,顯微鏡,寫有“b”字的玻片,印有“b”的透明紙,印有“b”的不透明紙,載玻片,蓋玻片,刀片,葉片,鑷子,放大鏡,酒精燈,三角架,石棉網,燒杯,試管,滴管,試劑瓶,培養(yǎng)皿,干凈的紗布,擦鏡紙。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時間安排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景
導入新課
。3分鐘)
教師用顯微投影儀將準備好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展現給學生(激發(fā)學生探究生命奧秘的熱情)。
師:這是構成我們人體的一種細胞。在16世紀以前沒有人能觀察到那么微觀的世界,細菌、病毒更是看不見摸不著,直到有一天一項發(fā)明改變了這一切。(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顯微鏡)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使用這神奇的光學顯微鏡。學生觀看顯微投影以及多媒體課件
讓學生對微觀世界有一個感官的認識;
使學生初步認識顯微鏡的作用;
激發(fā)學生探究生命奧秘的熱情;
引導探究
層層推進
。32分鐘)
要求學生閱讀課本16頁自學顯微鏡的拿取與安放。1分鐘
找學生代表上臺演示,之后組織學生討論其拿法有無不妥之處,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與補充。
師生共同總結顯微鏡的拿取方法:
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輕輕將其置于桌面,并調整顯微鏡與個人的最適觀察距離。
要求其他學生正確地將顯微鏡從箱中取出安放在試驗臺上。
(一)顯微鏡的構造與功能
要求學生對照課本圖1.1-10認識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與作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顯微鏡的結構和功能),然后兩人一組相互提問檢查。3分鐘
教師檢查自學效果,教師說名稱,找學生代表到講臺給大家指出。
教師總結顯微鏡的構造并舉例講解(1)區(qū)別目鏡和物鏡,學會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把鏡箱中的鏡盒取出,打開觀察其中的目鏡與物鏡并對其進行區(qū)分。
多媒體出示:光學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
練習:
要求學生做課本18頁鞏固提高第2題。
10x12.5x4x16x40x5x
。1)如果想使物像放大50倍,應該選擇哪組鏡頭?讓學生直接回答。
。2)那一組物鏡和目鏡搭配使用可使視野最亮?教師講解:低倍物鏡視野范圍大,通過的光線多;高倍物鏡視野范圍小,通過的光線少。
拓展1:
師:在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由低倍物鏡換成高倍物鏡時,視野內亮度如何變化?觀察到的細胞體積如何變化?細胞數目如何變化?(要求學生小組討論積極思考)
拓展2: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思考該題中目鏡的放大倍數與它的長度是什么關系?物鏡的放大倍數與它的長度又是什么關系?
。2)識別反光鏡的凹面和平面
講解凹面比平面反射光線能力強。(多媒體出示光線進入眼睛的動畫)
師:光線由光源進入人的.眼睛經過了顯微鏡的那些結構?請按順序說出。
。3)識別粗細焦螺旋。
讓學生動手操作體會,強調緩緩轉動。
。4)不同光圈的使用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討論。
拓展:
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太弱,應選用()
A大光圈、凹面鏡B小光圈、凹面鏡
C大光圈、平面鏡D小光圈、平面鏡
。ǘ┦褂蔑@微鏡
過渡:掌握了顯微鏡各部分的結構與功能,我們接下來學習如何使用它。為了能觀察到物象,必須有充足的光線經過物鏡和目鏡進入人眼才行,所以第一步一定要對光。
1.對光
。ㄗ寣W生對照課本15頁倒數第二自然段文字與圖片1.1-11自己動手探索)
教師將已經對好光的顯微鏡給學生做示范,并對不同的組進行檢查與指導。
在學生操作完之后對個別同學存在的問題讓全班同學一起討論解決:
。1)在使用顯微鏡時,沒有出現明亮的視野,可能存在的原因有哪些?
。2)觀察到明亮視野后,一位同學興奮的將顯微鏡推給另一位同學卻觀察不到,為什么?
師生共同總結對光要領:
。1)升調粗焦鏡筒升
(2)低低倍物鏡對光孔
。3)大較大光圈對光孔
。4)反反光鏡轉動把明找
左眼右眼一起睜,視野明亮鏡莫動。
教師強調注意事項:轉動轉換器的時候不能用手扳物鏡,而是應該用手指握住轉換器的邊緣進行轉動。
2.安放裝片
。ㄗ寣W生對照課本16頁第一、二自然段文字與圖片1.1-12自己動手操作)
教師強調:將寫在玻片上的字母“b”對準通光孔的中心。
3.觀察
。1)讓學生結合課本圖1.1-13閱讀課本16頁三、四、五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偈褂蔑@微鏡觀察時,鏡筒先如何變化,眼睛要注視哪里?為什么?
②鏡筒之后如何變化,眼睛注視哪里?
③當發(fā)現物像時,轉動什么可以使物像更清晰?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之后讓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寫有“b”字的玻片。
(3)教師檢查學生的觀察結果,向學生提出問題:玻片上的“b”在視野中是什么?
師生共同總結: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實物的倒像。
。4)要求學生將玻片向左移動,之后向學生提出問題:視野中的字母向哪移動?為什么?
(5)教師讓學生把玻片取下,分別換上印有“上”的透明紙,印有“上”的不透明紙以小組為單位練習顯微鏡的使用。
師:大家發(fā)現什么問題?
教師總結:光學顯微鏡只能觀察能被光穿透的物體,所以在觀察葉片的細胞時,必須要做切片,切取薄薄的一片做成臨時切片來觀察,下節(jié)課我們再具體學習。
4.整理和存放
教師要對學生做示范:先將鏡筒上升取下裝片,然后轉動轉換器將兩上物鏡置于兩則,再將鏡筒下降,目鏡、物鏡放入鏡頭里的規(guī)定位置,反光鏡鏡面要直立。之后教師對每組進行檢查,合格后要求學生把顯微鏡放回箱中。學生自學課本
學生代表上臺演示,其他同學仔細觀察并對其存在的問題給予指正。
學生把顯微鏡從箱中正確取出。
學生看書對照實物觀察,之后相互提問。
學生代表回答,其他同學仔細聽并查找有無錯誤。
學生得出:(眼睛觀察的是目鏡,上邊無螺紋;對準所觀察物體的是物鏡,上邊有螺紋。)
第1題學生很容易得出物鏡10x目鏡5x和物鏡4x目鏡12.5x這兩組。
第2題在教師講解下學生會得出答案:物鏡4x目鏡5x這組
學生通過討論得出:低倍鏡下視野亮,觀察的細胞數量多但;高倍鏡下視野暗,觀察的細胞數量少但大。
學生通過觀察會發(fā)現:物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大;目鏡越長放大倍數越小。
學生觀察動畫
一步步說出光線通過的結構:
反光鏡-光圈
-通光孔-物鏡-鏡筒-目鏡-眼睛
教師引導,學生回答:環(huán)境光線
太暗,選擇了過小光圈或平面鏡或反光鏡沒有朝向光源都會找不到明亮視野,找到之后不能再動顯微鏡,否則反光鏡又會對不準光源,也不能幾位同學圍著顯微鏡,擋住光線。
學生動手操作觀察。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玻片上是“b”但在視野中觀察是“q”
生:玻片向右移動。因為顯微鏡視野中成的是倒像,所以方向相反。
學生分組練習使用顯微鏡。
生:透明的紙能看到物象,不透明的看不到了。
學生按教師要求整理顯微鏡,并將其放入箱中。
使學生通過觀察去發(fā)現知識,逐漸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實際動手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意識。
收緊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
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區(qū)分不同事物的能力。
講練結合,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通過拓展發(fā)現題中題,進一步充實學生的知識,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通過觀察、討論去發(fā)現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通過實踐體會粗細焦螺旋的功能。
講練結合,并將所學反光鏡與光圈知識進行整和,考察學生系統(tǒng)的思維力。
鍛煉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以及動手能力。
通過問題的設計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
對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東西放手讓學生去做,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行。
帶著問題去學習,能讓學生更快更好的抓住重點,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通過親自觀察得到答案,有一定的成就感,體會到實驗探究的樂趣。
通過練習強化所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七年級學生剛接觸到實驗,必須教育其養(yǎng)成規(guī)范實驗的習慣,為以后更好的學習做鋪墊。整理和存放是必不可少的。
。ㄈ┢渌S醚芯抗ぞ
過渡:除了顯微鏡外,你們還知道哪些工具在探究中同樣具有一定作用呢?
教師展示其它使用工具,要求學生將自己認識的指出,并上臺該大家介紹。
教師根據學生的表述能判斷出學生已學會了什么,哪些不會使用,因此教師可以演示并組織學生訓練。
教師對學生存在的錯誤進行指正,并講解一些注意事項:
1.滴管要豎直,不要接觸試管壁。
2.不要用手接觸加熱器具,酒精燈用完要及時蓋上燈帽將火熄滅,并再次拿起進行檢查。學生代表介紹,其他同學補充。
小學已使用過一些工具,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當一回小老師,上臺介紹一部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堂達標檢測(6分鐘)
課堂達標檢測題:
A類:《新課程助學叢書生物助學》11頁第6、10題。(選擇題)
B類:《新課程助學叢書生物助學》11頁當堂達標11題。(填空題)
C類:教材18頁第1題。(簡答題)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學以致用。
通過練習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答題速度和規(guī)范性,將學習延伸到課下。
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完成目標。
課堂小結
。3分鐘)
做實驗小結,啟發(fā)學生自我評價
。ǘ嗝襟w課件展示顯微鏡操作歌訣)
一取二放,三安裝;四轉低倍,五對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鏡筒,細觀賞;九調細準,清晰見;十退整理,鏡入箱。
教師引導學生自我評價,說說自己的收獲。學生自主回顧本節(jié)所學所得
由學生自我總結所學,強化知識的識記。
實驗整理
。1分鐘)要求學生整理實驗臺,把儀器放回原位,清潔實驗桌凳。檢查顯微鏡是否放好。
最后安排小組長做好整個實驗室的安全檢查。學生進行整理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體現新課程理念,具體表現為:
體現了學生是教學活動核心的理念。課堂的功能變了,課堂不再只停留在教師對知識點的傳授上,更要創(chuàng)設氛圍情景,注重學習的方法訓練,思維的過程展示,給學生體驗和領悟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本節(jié)課通過體驗性目標,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體現了新課程的評價理念。評價要滿足學生的內心需要,評價的作用在于促進學生發(fā)展而不是區(qū)分學生的優(yōu)劣和簡單地判斷答案的對錯。本節(jié)課中教師的評價關注的不是學生學習的結果,而是更多的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自我認識的角度出發(fā)給予了積極而又客觀的評價。老師對這些同學的評價除了對生物知識本身理解的肯定外,更多在注重開發(fā)與喚醒每個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自我的認識,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體現了活用課程資源的理念。教學的依據是課程標準,不是教材。教師才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材的信息與素材靠教師去整合,教材的缺憾與空白靠教師去圓滿,教材的拓展與開發(fā)靠教師去創(chuàng)造。所以教師不能把教材的內容硬塞給學生,要對教材進行改編、活用,要融入自己的智慧。
擴展閱讀
生物學的基本研究方法
1.2生物學的基本研究方法
【小學研究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拼音課教案11-21
小學衛(wèi)生課教案09-21
小學籃球課教案03-10
小學體育武術課教案07-29
小學勞技課教案12-02
小學心理情緒課教案12-02
小學體育課教案08-23
小學體育籃球課教案11-22
小學籃球課運球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