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6篇(實用)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道樹木的橫截面上有年輪,觀察年輪可以知道樹木的年齡。
2、知道樹木的年輪可以告訴我們樹木生長情況,年輪的變化可以反應樹木生長的環(huán)境、氣候等多方面的信息。
3、 能對觀察對象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并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4、 能通過閱讀教材提供的資料進行學習。
5、具有參與科學探究的積極性,愿意與人合作。
教學準備
一塊有明顯紋路的木版,每組三種不同的樹的橫截面,觀察記錄表,有關年輪的圖文或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帶紋路的木版,提問:你們從木板上看到了什么?這些紋路從哪兒來?你還在哪兒看到過樹木中的紋路?我們把樹木中的這種紋路叫什么?(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交流學生已知經(jīng)驗的過程,通過交流導入新的探究過程。)
二、觀察樹干橫截面,激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1)教師給每個小組提供一塊用樹干鋸成的橫截面,學生分組觀察。要求小組在觀察中記錄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疑問。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記錄表發(fā)給小組,也可以讓學生直接記錄在科學筆記本上。
。2)交流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
三、觀察其他樹的橫截面。
(1)給每個小組再提供兩塊樹的橫截面,小組觀察: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你還有什么疑問?
。2)交流與質(zhì)疑。教師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隨堂板書,引導學生整理問題:看一看,這些問題中,哪些我們可以在剛才的觀察中找到答案?哪些可以同學們互相解答?把已經(jīng)解決的問題做上標記。然后給剩下的問題進行分類。
四、了解年輪的形成。
。1)閱讀教材上的小資料,思考:年輪是怎樣形成的?年輪跟樹木的生長情況有什么關系?你從這段資料中又解決了哪些疑問?
。2)交流。
(3)為學生補充一些相關資料,豐富學生的認識。
五、了解更多的來自年輪的信息。
(1)觀察年輪圖,估算樹的年齡。(五年級的學生一般都知道通過數(shù)年輪的圈數(shù)可以知道樹的年齡,如果只是簡單地去數(shù)數(shù)意義就不大了,因此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思考:怎么數(shù)、為什么數(shù)出圈數(shù)就是樹的年齡。)
。2)觀察:同一個年輪的'寬窄都是一致的嗎?不同年輪的寬窄、顏色一樣嗎?
。3)討論:同一個年輪的寬窄不同,不同年輪的寬窄、顏色不一致可能與什么有關?
。4)記錄討論結(jié)果并交流。
。5)你還知道年輪可以告訴我們什么信息?
六、課外拓展。
(1)繼續(xù)觀察伐木留下的樹樁或者鋸下的樹干截面上的年輪。
。2)收集有關樹木年輪的資料,讀一讀,把學到的知識與同學交流。
科學教案 篇2
一、教材:小學科學三年級上第2單元----動物之二《蝸!
二、教學要求
。、培養(yǎng)同學觀察小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同學對小動物的親近感。
2、組織和指導學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經(jīng)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
3、組織和指導同學在有結(jié)構(gòu)的觀察活動中,獲得蝸牛的身體結(jié)構(gòu)、外形特征,食物等方面的直接認識。鼓勵同學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發(fā)展自身的認識。
。、學會表達交流自身觀察的情況,學習如何整理事實。
三、勝利之處:
。、注意同學年齡特點,營造既適合同學年齡特點,又直觀、簡潔的探究學習的情景。充沛調(diào)動同學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課堂一開始,在每組同學小組桌上,放一只活的蝸牛,使同學一進教室,馬上被這活生生的蝸牛吸引了,馬上投入到觀察探究中去了。教師只是在小組間巡回指導,鼓勵肯定。
。病呀(jīng)歷活動的過程充沛地還給同學,讓同學在個體和集體的觀察、探究、交流等過程中,體驗一系列的直接經(jīng)驗,體驗觀察過程的基本方法。使同學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有充沛的時間和空間。
在一節(jié)課的課堂中,如何使同學得到完整的觀察和體驗過程呢?在本堂課的活動設計中,我設計了三個活動環(huán)節(jié)。
第一步:讓同學一進課堂,馬上投入到自由的'觀察活動中,這一步,主要是激發(fā)興趣,使同學得到一些零碎的直觀認識,觀察還處于自由,零碎和沒有目的、沒有條理狀態(tài)下。為下一步的活動作鋪墊和準備。
第二步:觀察蝸牛的外形。在同學對探究目標的自由提出和合理選擇后,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蝸牛的餓外形;顒拥男问绞亲屚瑢W用自身的方法,自由觀察,在觀察現(xiàn)象的交流中,整理信息,體驗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得到相互補充和提高。
第三步:對蝸牛食物的探究。先由同學學習小組討論制定研究方案。后用小組的方案進行觀察和探究,在交流中,比較方法的優(yōu)劣,使同學發(fā)生更深的體驗。
。、教師真正成為同學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
在本課活動中,教師沒有大量的提問和敘述,沒有“精彩”的扮演和講解。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同學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引導同學提出研究的目標,和同學一起根據(jù)課堂的實際條件選擇合理的餓研究目標,和同學一起進行探究活動,在活動中個別指導,引導同學進行觀察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促進同學直接經(jīng)驗的獲得和方法的體驗,并引導同學在探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新的問題。
四、值得商榷的地方。
。薄⒔處煹恼f課稿和同學原有的接受習慣、思維方式、合作形式之間的有效磨合。
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前所未有,教師的課堂中的行為,必需從同學學習活動的目標動身,以同學的發(fā)展為本。設計的活動與同學原來長期接受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出入,同學一下子很難接受,或者活動不能到位,探究活動的有效性、深入性、廣泛性不夠,直接制約著同學學習活動的效果和長期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
。、教師在同學活動過程中的指導如何高效、合理、有節(jié)又生動活潑地開展。
我們長期以來養(yǎng)成了一種思維定勢,認為教師的指導,一定是手把手的指點,既要指點活動的目標,又要指點活動的具體方法;既要指點活動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又要指點資料的處置方法,事無巨細,面面俱到。如何處置教師的指導和同學自我探究過程中生成的對活動的過程、方法的體驗之間的關系,還值得我們深入事件和研究。
3、教學目標的認識還有待于進一步研討,知識目標和過程與方法、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在活動中如何落實,落實的途徑和達成度如何掌握,還有待于探索。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很多動物都要產(chǎn)卵,卵有相似的構(gòu)造,卵可以發(fā)育成動物。
2、卵孵化成動物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
3、像青蛙、雞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
過程與方法:
1、用圖片與實物相結(jié)合的方法觀察研究動物卵的結(jié)構(gòu)特點。
2、觀察青蛙卵孵化的過程;用查閱資料的辦法了解小雞孵化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樂于探究動物繁殖奧秘的興趣,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樣性和延續(xù)性。
【教學重點】觀察動物卵的構(gòu)造。
【教學難點】經(jīng)歷一個飼養(yǎng)動物、觀察孵化的過程。
【教學準備】
演示:各種動物的卵,不同孵化階段的雞蛋。放在透明水槽內(nèi)的青蛙卵和水草。
分組:一個新鮮雞蛋和縱切開的半個熟雞蛋,鯽魚卵,蠶卵,放大鏡。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春天是一個繁殖的季節(jié),許多動物是靠卵繁殖的。
出示各種動物的卵。板書課題:動物的卵
二、探究過程
1、觀察動物的卵
。1)出示各種各樣的卵: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小組觀察雞蛋、鯽魚卵、蠶卵:有什么發(fā)現(xiàn)?它們有相同的地方嗎?
。3)觀察雞蛋外形:
畫一個雞蛋;
用放大鏡觀察雞蛋外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表面很粗糙;外殼有很多小孔;殼很脆容易破。
這些小孔有什么用?透氣。
(4)觀察雞蛋的內(nèi)部
觀察:
打在盤中的雞蛋:蛋清﹙蛋白﹚、蛋黃、胚﹙蛋黃上的小白點﹚、殼。
縱切開的半個熟雞蛋。
匯報:雞蛋里面有一頭是空的;蛋殼上有膜。指出蛋白、蛋黃、氣室。
推測:它們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起什么作用呢?
蛋白供給養(yǎng)料和水分;蛋黃提供營養(yǎng);胚能發(fā)育成小雞;氣室提供氧氣;蛋殼有保護作用。
2、青蛙卵的孵化觀察指導
。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嗎?
。2)討論觀察方法,設計觀察記錄表。
(3)學習飼養(yǎng)方法及注意事項。透明水槽。水草。
3、小雞的孵化
。1)觀察不同發(fā)育階段的雞蛋,認識雞蛋各部分的作用。
(2)小雞孵化的條件:種蛋、溫度、濕度、通風等。
。3)小雞孵化的時間:大約3個星期。
三、小結(jié)
像青蛙、雞、蠶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
四、布置課外活動作業(yè):
發(fā)放青蛙卵
五、板書設計
動物的卵
蛋白、蛋黃、氣室、胚、殼、膜
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
小雞孵化的條件:種蛋、溫度、濕度、通風
時間:大約3個星期。
教學后記:
7、動物的繁殖活動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有的動物通過產(chǎn)卵來繁殖后代,有的直接產(chǎn)下小動物;卵生和胎生是動物產(chǎn)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動物的繁殖與綠色開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點,都要受精。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圖片,情景再現(xiàn),了解更多動物的繁殖活動并進行分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懂得新生命的可貴,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規(guī)律。
【教學重點】胎生動物的繁殖方式。
【教學難點】卵生和胎生的比較總結(jié)。
【教學準備】
演示:動物的繁殖活動視頻資料,
分組:記錄紙,純牛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復習回顧:卵的構(gòu)造。卵生動物。
板書課題:動物的繁殖活動
二、探究過程
1、卵生動物的繁殖活動
。1)自讀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與動物繁殖有什么共同點?
。2)交流。
植物的花蕊分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傳到雌蕊的柱頭,并與子房里的胚珠結(jié)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實和種子。
動物和植物一樣,動物也分為雄性和雌性,當雄性動物的精子與雌性動物的卵相結(jié)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開始孕育了。
。3)動物的哪些活動是在為繁殖做準備呢?
筑巢,發(fā)情,洄游,交尾,產(chǎn)卵,孵化等。
(4)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靠產(chǎn)卵繁殖的?
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節(jié)肢類、軟體類各舉一種。
2、胎生動物的繁殖活動
(1) 胎生與胎生動物。
自讀教材P38,思考:什么叫胎生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胎生動物?
像貓、狗、兔等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動物叫胎生動物。
(2)哺乳。
胎生動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養(yǎng)小動物。
回憶動物哺乳的情景。觀看動物哺乳的視頻。
觀察純牛奶。說說哺乳對新生命成長的優(yōu)勢。
(3)交流。
(4)小結(jié):人也是胎生的。
3、總結(jié)動物產(chǎn)生新生命的幾種方式。
(1) 列表(小組活動)。動物名稱,繁殖方式。
(2) 匯報交流。
(3) 介紹其它繁殖方式:動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術。閱讀P39—40資料庫。
三、小結(jié)
動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兩種。
卵生動物通過產(chǎn)卵來繁殖后代,胎生動物直接產(chǎn)下小動物。
四、質(zhì)疑與討論
。1)教師質(zhì)疑: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哪一種后代的成活率高?為什么?
。2)學生質(zhì)疑。
。3)討論。
五、板書設計
7、動物的繁殖活動
﹙產(chǎn)卵孵化﹚卵生動物 胎生動物﹙直接產(chǎn)下小動物﹚
哺乳
植物繁殖--﹙受精﹚--動物繁殖
克隆技術
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已有的知識和“看”、“摸”、“聞”等方式,判斷某一物品是由何種材料構(gòu)成的。
2、能根據(jù)材料的特點,提出對物品分類的標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愿意把本組找到的材料告訴其他組。能舉例說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材料。
科學知識目標:
能舉例說出一種物品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制成的。能區(qū)分常見的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
能舉例說明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的關系。
教學準備
鋁制飯盒、銅鑰匙、塑料袋、報紙、手電筒等等
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身邊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二、活動一:下面的物品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階段引導學生認真看書,木頭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頭制成的。
2、按金屬、塑料、紙、布
3、還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課本第二頁圖中的`物品分別是由幾種材料制成的?
三、活動二:認識人造材料與天然材料。
1、觀察畫面
告訴學生:直接從大自然獲取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引導學生明白像玻璃這種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還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嗎?
小組合作,討論,全班交流
四、活動三: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學生找,并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到的最多,把小組找到的材料寫在書上
五、拓展:調(diào)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體會材料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板書設計:
1、身邊的材料
認識材料
材料的分類: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科學教案 篇5
備課設想:
本課的主題是修改上一課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的宇宙模型,這是針對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已有的知識基礎而編排的,利用他們對大自然的萬物充滿了好奇,并有強烈的動手欲望,因此,本節(jié)課的主旨是在教師引導下,啟發(fā)學生去認真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圍繞問題進行再觀察再思考,并實驗,去尋找各種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激發(fā)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
一、教學目標:
修改“宇宙模型”,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增加學生對宇宙的認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修改完善模型;模型與解釋
難點:根據(jù)資料查找模型的不足
三、教法學法:
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四、教具:
各組制作的宇宙模型;搜集的有關宇宙的資料;材料超市中的東西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動手制作了宇宙模型,其他同學也已經(jīng)對模型提出了看法和意見,今天我們就這些看法和意見對自己的模型進行修改和完善
。ò鍟n題)
修改和完善模型必須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下面我們按照分好的小組制定各小組的模型修改計劃。
二、制定各小組的模型修改計劃,展示,并全班討論。
三、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模型修改計劃將自己小組內(nèi)收集的有關資料進行篩選。
四、把篩選出的.有效資料填入“小科學家記錄本”上,小組內(nèi)討論本小
組內(nèi)的資料,找出資料所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根據(jù)現(xiàn)象與規(guī)律總結(jié)本小組所討論的結(jié)果,并在作業(yè)本上呈現(xiàn)出來。
。ǹ梢允俏淖,也可以是圖表或其他……)
五、根據(jù)本小組內(nèi)的分工和搜集到的資料及得出的結(jié)論進行討論,討論本小組模型的不足之處。分工進行修改和完善,使模型更科學、更完善。
第二課時
一、達與交流,舉辦宇宙模型展示會:
1.展示完善后的宇宙模型,交流經(jīng)篩選后的有效資料,說說自己的模型先前的不足與自己的修改之處,并說出修改后的好處。
2.回答別人根據(jù)自己的模型所提出的問題。
二、拓展活動:
1.做宇宙的膨脹實驗
2.閱讀科學自助餐。
閱讀9頁到10頁的內(nèi)容。
科學教案 篇6
“科學怪人”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8/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還有一個多音字“當”要掌握,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結(jié)合讀句子體會“也”字的用法。
3.體會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寫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寫一個科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
4.了解英國化學家開文迪許專心從事科學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科學的事跡,懂得“科學怪人”其實并不怪。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能說出課文按什么順序?qū)懙摹?/p>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齊讀。
3.看到課題,使你有哪些問題想問?
4.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二、讀通課文,學習生字詞
1.讀通課文,討論“科學怪人”是誰?
2.自讀課文,提出要求。
、沤柚匆糇x準生字字音,圈出生字,劃出有關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⑵標出自然段序號,逐段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懦鍪旧~黑板,重點指出“紐、當”的讀音。
、茖W生描紅。
、窃僦缸x課文,正音。
三、理清課文段落結(jié)構(gòu)
1.課文那幾段寫了科學怪人怪在哪里?
2.頭尾兩段分別寫了什么?
3.課文的結(jié)構(gòu)是什么?
四、課堂練習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科學怪人怪在什么地方?
2.能說出科學怪人為什么怪?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又認識了一位科學家,他的名字叫——,我們這次學習的課文就是向我們介紹他很有趣的的一面。
二、精讀課文
1.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開文迪許的“怪”?默讀1-6節(jié)。
2.討論,讓學生概括地說一說,依次板書,講解3、4、5節(jié),每一節(jié)開始都用最簡潔的句子把這節(jié)的意思概括出來了,這叫做總起句。齊讀這個總起句。
3.具體分析2-5段
、诺诙(jié)略講,指導朗讀。
、浦缸x第三節(jié),“怪”在那里?
、侵缸x2、3節(jié),初始“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特別”比較“也”字去掉是否可以?從而讓學生明白,用上“也”字使得段與段之間的銜接更自然。
、戎缸x第4節(jié)開文迪許珍愛圖書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訓練朗讀、說話。
出示“他自己——也要辦理以下手續(xù)”同樣講清“也”字作用。
、傻5節(jié)寫得很生動,讓學生讀中體會開文迪許的怪。
4.綜合分析1-6節(jié)。
⑴第1節(jié)與2-5節(jié)是什么關系?第6節(jié)由于它們是什么關系?
、谱プ 鞍炎约旱囊磺卸极I給了科學!边@句話的理解,體會開文迪許與其說是“科學怪人”,不如說是“科學巨匠”。
三、課堂練習
你還知道那些科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說給同學們聽一聽。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6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7-28
科學教案(精選)09-0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3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