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繁星課文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繁星課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繁星課文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按時間順序的寫法。
2、欣賞文中描寫的觀看繁星的情景,領(lǐng)悟作者表達的感受。
3、根據(jù)學生自身生活體驗,進行寫作、口述實踐活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由景物引發(fā)的聯(lián)想、感受。
2、運用比喻、擬人生動、形象、恰當?shù)乇磉_感情。
三、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及學習方式:
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自主、合作探求課文的內(nèi)容及其表達感情的方法。
二、課前準備:
1、教師: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2)向?qū)W生提供有關(guān)資料,以便學生正確把握課文內(nèi)容。
a.作者簡介。
巴金,現(xiàn)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妒斋@》主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中篇小說《憩園》,《寒夜》;散文集《保衛(wèi)和平的人們》、《友誼集》、《隨想錄》,散文、小說、特寫集《新聲集》、《贊歌集》,還有不少短篇小說、童話、雜文等。
b.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巴金的《海上雜記》。1923年,19歲的巴金和三哥毅然沖破封建家庭的樊籠到了上海,南京,考入東南大學附中補習班。在學習期間,參加了一些社會活動,著名的“五卅”運動對他影響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進一步發(fā)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國輪船“昂熱號”離滬赴法,衛(wèi)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國學生計9人。他去法國是為了學習經(jīng)濟學,“向西方找真理”,進一步研究無政府主義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活動。法國既是無政府主義的發(fā)
源地,也是當時歐洲的政治流芳者的庇護所。2月18日,“昂熱號”郵船抵達馬塞。19日巴金抵達巴黎。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了《海行雜記》38則。《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記,寫于1927年1月。
。3)制投影片。
2、學生:
(1)閱讀課文及教師提供的材料。
。2)熟讀課文第三段。
。3)普通話誦讀課文,查工具書讀準字音。
三、教學過程:
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簡述課文內(nèi)容;
(2)要求學生以普通話流利地朗讀課文,從而檢查學生課前是否閱讀了課文。
2、導入新課:
巴金熱愛大自然,對夜空繁星的情景進行了觀察感受,文中是如何寫觀察到的情景及感受的,讓我們來仔細研讀課文。
3、研讀課文:
(1)根據(jù)文后“探究練習一”第一句,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學生先個人思考,然后討論發(fā)言)
參考意見:
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xiāng)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第二部分(第二段):回憶“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四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學生將第3,4段內(nèi)容分開為“在海上的每一天觀看的情景與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與感受”,也應(yīng)加以肯定、認可)。
。2)作者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對繁星進行了觀察,產(chǎn)生了不同的感受,文中哪些地方表達了這些感受?(學生先用鉛筆在文中劃出有關(guān)語句,然后與前后左右同學探討交流,準備在全班發(fā)言)
參考意見:
“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
“好象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說話一樣。”
“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話!
“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著,我沉睡著。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xiàn)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
“那四顆明亮的星星是頭,下面幾顆??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3)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們說話,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參考意見:
運用了比喻、擬人、使文章生動、形象的表達情。
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是為了突出他看繁星時溫馨甜美的感受;把星天比作朋友,是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時親密和諧的感受,它們表達了作者對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減。
(4)細讀課文文第三段:
a.學生多種形式朗讀。
b.理解本段中心:寫“我”每晚在美的環(huán)境中看繁星所產(chǎn)生的種種美的感受。
c.理清思路:
仰望——>欲睡——>沉睡
(1—4句)(5—8句)(9—10句)
d.按以上思路逐層分別背誦,然后合成背誦全段。
(5)閱讀第五段,思考并回答問題:
a.“那個天上的巨人”指什么?
——指英國人指給“我”看的天上那個像巨人般的星座。
b.怎樣理解“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一、是那個星座有著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狀
二、是因為“船在動,星也在動”。
。ù祟}如學生提出其他理由,只要合理亦可)
四、作業(yè)
1、誦讀全文并背誦第三段
2、你觀察過夜晚的星空嗎?請寫出你的感受。
3、搜集有關(guān)星空的故事,并以文字記錄下來。
。ǹ蓞⒖凑n本第21,22課的寫法)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及方式:
圍繞星空這一話題進行寫作與口述實踐活動。
二、課前準備:
1、教師督促學生切實完成前一課時作業(yè),了解掌握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情況。
2、為本課時活動取名——“爭當星空知識之星”。
3、制作“星空知識之星”皇冠帽作為獎品。
三、教學過程:
1、學生朗讀課文,背誦第三段(5分鐘)
2、學生修改并熟悉自己準備的材料,也可互相修改提意見。(5分鐘)
3、分四人組交流發(fā)言。
4、全班交流(自薦,小組推薦均可)(20分鐘)
5、學生評選出參加班級做交流的最佳人選并說說理由。(人選可控制在2~3人,酌情而定)
6、當選人授予“星空知識之星”皇冠帽。
。5、6兩項5分鐘)
7、教師搜集學生中的優(yōu)秀作品,并推薦大家閱讀。
四、作業(yè):
1、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心中悟后始知深”,強調(diào)的是“心中悟”,寫一段話談?wù)勛约簩Α拔颉钡恼J識。
2、讀巴金的《星》,思考問題:作者由眼前的星空景色聯(lián)想到了哪些人生的感悟。
繁星課文教案2
教材簡析
課文按照“從前”——“三年前”——“如今”的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描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觀察細致,情感豐富細膩,借對繁星的描寫,抒發(fā)他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和美的享受。在寫作手法上作者描寫繁星采用了由實到虛,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并運用了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將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命筆含情,意境優(yōu)美,使人如臨其境,受到強烈的感染。
教學目標
①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梳理出文章寫作的順序、思路;
、谀苡^察景物,并運用聯(lián)想和想像來描寫一段文字,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鄹惺茏髡邿釔圩匀唬蛲篮蒙畹那楦校Y(jié)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談出自己的體會;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在不同時間地點觀星的感受,領(lǐng)悟作者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讀準字音,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收集有關(guān)星星的天文知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設(shè)計
導入新課
導入語:同學們,你們了解星星嗎?當你在由星星的夜晚看天上的繁星時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感受呢?(學生交流查閱的知識及感受)。
學生:聽人說人死了以后會變成天上的星星。
學生:星星都是橫行。
學生:星星在夜空中一閃一閃的很美。
教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巴金在觀看繁星時又是怎樣一番感受。
(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檢查預習
1、組織學生介紹作者、寫作背景。
明確:巴金,現(xiàn)代著名作家,杰出得語言大師。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巴金是筆名。主要作品有《家》,《春》,《秋》等,本文選自《海行雜記》,作者在23歲時乘郵船赴法留學“向西方找真理”,在郵船航行期間撰寫了此書!斗毙恰肥瞧渲械囊黄斡,寫于1927年1月。
2、讀準加點字的字音,并會解釋詞義。
昧搖搖欲墜霎眼
明確:(先請學生讀并解釋,老師引導學生評價、判斷、補充。)
整體感知
教師指導語:文章語言優(yōu)美,情感豐富,只有在讀中才能品味本文的真諦,下面我們?nèi)噙M行一次朗讀比賽。
明確要求:
1、要求讀得通順,讀音正確,注意句子、段落之間的停頓;
2、朗讀時聲音響亮,讀出感情。
(學生分成四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及評委,老師組織各組代表進行比賽)
比賽小結(jié):由各組的評委對選手的朗讀進行評比,說出其存在的優(yōu)點與不足。
梳理思路:學生四人一組合作討論,梳理文章的結(jié)構(gòu)思路,小組選派代表發(fā)言(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明確:課文圍繞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個片斷。[]
從前,在家鄉(xiāng),七八月的夜晚
三年前,在南京,靜寂的夜
如今,在海上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
有一夜,在船上,看天上
課后學習
1、畫出文中你最欣賞的語句,并用簡要的語言作一點評。
2、觀察并描寫你身邊的某一景物,適當融入自己的感受,不少于100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明確作者在不同時間、地點、情景下觀看繁星的感受,體味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學習作者通過觀察,借助聯(lián)想、想像寫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從而采用由實到虛、運用想象與聯(lián)想的寫作手法寫一段文字。
教學設(shè)計
精讀品析
導入語:我們明確了課文內(nèi)容緊扣“繁星”展開,下面請大家思考并回答問題:
1、作者是如何描寫每次觀星的情景的?請把描寫星星的句子找出來,并進行點評(從修辭手法、用詞的生動貼切等方面)。
明確:第一次:“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第二次:“寂靜的夜,一片菜園,星群密布的藍天”。
第三次:“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shù)半明半昧的星!瓑艋玫摹薄
第四次:“那四顆明亮的星是頭,下面的幾顆是身子,……巨人”。
2、作者每次觀星都有不同的感受,請你分別找出相應(yīng)的語句,并思考每次的感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并進行點評(從修辭手法、用詞的精妙等方面)。
明確:第一次:“望著星空……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边@里表達了作者望星空產(chǎn)生的甜蜜、溫馨之感和依戀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里雖然微小……它們……談話一樣!边@幾句既?锪俗髡叨怨餉韉淖非螅?直澩锪俗髡哂胄切喬酌、投?幕鋨櫓??/P>
第三次:“我望著……現(xiàn)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這里寫出了海上望星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星的知心之情。
第四次:“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表露了作者涌動的`激情。
四次觀星作者均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和聯(lián)想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夜空中繁星的美景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3、比較幾次看星的情景的不同與相同,思考為什么會有不同?
明確:共同點:作者幾次寫繁星均采用了由虛到實,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都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同點:隨著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和細微了作者的思想也在逐步變化著。
。ㄒ陨蠁栴}先組織學生自讀思考,邊讀邊在書上作批注,再小組交流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全班交流,學生互評。)
拓展探究
教師指導語:在作者筆下,“繁星”是多么的美麗,令人無限地遐想,讓我們一起再次朗讀3、4小節(jié),體味作者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由實倒虛、虛實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寫景寫感想。
1、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可以反復練)
2、組織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仿寫一段文字。
要求:①選你最感興趣的一處景物;
、谝蟛捎糜蓪嵉教、運用想象與聯(lián)想的寫作手法;
、圩謹(shù)300字左右。
3、學生仿寫,交流,師生互評。
4、小結(jié),組織學生背誦課文第三段。
課后學習
1、收集有關(guān)描寫星星的詩歌或散文,進行摘抄點評。
2、約幾個好朋友在晴朗的夜晚觀察星星,并用簡要的語言寫出一點感悟。
3、背誦課文第三段。
板書設(shè)計
繁星
巴金
時間地點情況及感受
從前在家鄉(xiāng)甜蜜溫馨的依戀之情
三年前在南京親密投機的伙伴之感
如今在海上船艙上知心之情
有一夜在船上涌動激情
。ㄔO(shè)計/蔡玲雅)
評點
其一:教學時注重將文本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jié)合,設(shè)計了學生談觀星的感受;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借助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抓住最感興趣的一處景物,以課文3、4小節(jié)為例通過模仿作者由實到虛、運用想像與聯(lián)想的寫作手法將之內(nèi)化為自身的寫作經(jīng)驗。
其二:注重朗讀教學,通過設(shè)計朗讀比賽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情感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寫作手法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其三:學生學習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圈點勾畫作點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繁星課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繁星》教案06-22
課文《觀潮》教案10-24
課文《刷子李》教案12-08
優(yōu)質(zhì)課文的教案05-27
課文《母雞》的優(yōu)秀教案02-15
小學課文教案08-07
課文《夏夜多美》教案11-02
《荷花》課文教案11-02
掌聲課文教案01-12
爺爺?shù)奶J笛課文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