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精華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目標:
欣賞面具與臉譜,比較它們與一般人的臉的不同點;感知臉譜藝術的美。
初步畫出想象中的臉譜。
準備:
油畫棒、記號筆、課件、一張面具、一幅平面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1.看看這些像什么?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
2.(老師帶上面具)老師戴的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嗎?
剛才欣賞的與老師戴的都是好朋友,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叫什么名字?(面具)
3.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面具。
4.(出示臉譜)這兩張與我們剛才看的面具有什么不同?
5.這些又像臉又與面具不同的也有一個名字,叫臉譜。(出示平面圖與面具比較)
6.其實每一張臉譜都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比如這張臉譜(國王),老師能想象出一個優(yōu)美的故事,請小朋友聽我講。
7.小朋友也試著想象一下這張臉譜(公主)畫的是誰?她最喜歡什么?
小結過渡:欣賞了這么多臉譜,小朋友知道了臉譜與我們的臉有很多不同,它們很夸張,但這些夸張的臉譜能讓我們想像出很多故事,所以它是一種很美麗的藝術。如果請你來畫一張臉譜,你會在臉譜上畫些什么、編一個怎樣好聽的`故事呢?現(xiàn)在讓我們想一想然后畫一張臉譜試試。
二.想象創(chuàng)作
1.老師加強觀察,及時介紹不同于別人的圖案,同時也用提示性的問題幫助較低層次的幼兒,如在臉上畫一個嘴巴,表示媽媽的吻,可以嗎?
2.對于先畫好的幼兒建議他們涂色。
三.交流分享
1.幼兒介紹自己畫的臉譜。
2.提出下次涂色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散文詩,理解、感受散文詩所表達秋天的絢麗多彩。
2、嘗試根據(jù)散文詩的句式結構仿編單句散文詩。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秋天的樹木、花朵、水果等景色和物品。
2、多媒體課件、各種水果、蔬菜、植物的圖片、油畫棒。
活動過程
。ㄒ唬┮杂螒虻男问綄耄ぐl(fā)幼兒的興趣
1、玩游戲:秋風和樹葉,提問幼兒:樹葉飄來飄去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美嗎?美在哪里?
2、你覺得秋天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
3、教師為幼兒播放秋天的圖片,讓幼兒欣賞秋天的美麗,看看都有什么。
。ǘ┙處熗ㄟ^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散文詩的內(nèi)容
1、教師出示小草的圖片,同時播放小草說的話,提問幼兒:小草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散文詩的原話(小草說:“秋天是黃色的”)。
2、提問:為什么小草說秋天是黃色的?
小結:小草到了秋天會變黃,秋天的小草就是黃色的。
3、出示楓葉、菊花、松樹的圖片,讓幼兒猜測一下它們都時怎么說的?,引導幼兒說出散文詩的原話。?
4、老師把這些好聽的句子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散文詩,請小朋友來欣賞一下把,聽配樂詩朗誦。
5、誰告訴我們秋天的顏色?引導幼兒討論:小草為什么輕輕地說?楓葉要沙沙地說?松樹要大聲地說?大地要驕傲地說?
。ㄈ┙探o幼兒創(chuàng)編的方法,讓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
1、教師出示句式(我問__,__地告訴我:“秋天是__!保┳層變鹤x出這句話。
2、讓幼兒回憶在散文詩中這個句式是怎樣運用的,幼兒說,教師在線的下面貼上相應的圖片。
3、、教師讓每一位幼兒選一張畫有水果、蔬菜、植物的`圖片,討論一下,如何運用上面的句式進行創(chuàng)編?
4、師請幾名小朋友將你的圖片貼到句式下面的相應位置,并在最后那條橫線的下面涂上相應的顏色,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編散文詩。
5、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子就編出了這么多好聽的散文詩,讓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吧。
(四)讓幼兒畫出秋天的顏色,感受秋天的絢麗多彩
1、給幼兒準備一張大紙,讓幼兒在上面畫出自己認為的秋天的顏色。
2、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涂的是什么顏色?秋天的什么是這個顏色的?
3、秋天有這么多的顏色,秋天美嗎?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詞來說一下?(絢麗多彩)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身邊別的事物進行分類整理
2.初步體驗對生活中簡單事物進行分類的好處,初步養(yǎng)成有條理的整理身邊事物的習慣。
3.結合生活情境,進一步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4.結合本課教學對學生滲透愛勞動教育、愛家庭教育以及環(huán)保教育。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讓學生經(jīng)歷分類的過程,在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分類的方法,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
運用多種形式的數(shù)學活動,如幫售貨員擺放貨物等,充分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活動中初步體驗分類的必要性。“分一分”這一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做數(shù)學”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親手操作進一步體驗分類。
滲透愛家庭、愛勞動的教育。
通過多媒體演示學生整理房間的過程,當學生愉悅地看到整理后的房間時,適時地進行思想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經(jīng)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難點:經(jīng)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設計:
(一)活動一:看錄像帶學生逛超市
(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分類。)
1.秋天到啦,香山的紅葉紅啦,老師和你們一塊兒去秋游。我們帶些食品去吧!
2.咱們一塊兒去買吧,出示華普超市外景照片:這是哪兒?
3.咱們一起進去逛逛,好嗎?
出示百貨區(qū)錄像,這能買到嗎,為什么?
出示玩具區(qū)錄像,這行嗎,為什么?到哪兒能買到呢?
出示食品區(qū)錄像,你們說快到了嗎,為什么?
出示卡迪那貨架錄像,終于找到啦!咱們拿兩袋,還缺什么嗎?
出示面包貨架錄像,選多納圈吧。
出示牛奶貨架錄像,這么多牛奶選一盒吧。
4.這么多東西都買好了,為什么這么快就買好啦?
5.看看超市在擺放東西時是怎么擺放的呢?板書:分類
6.有什么好處嗎?
(二)活動二:把水果和蔬菜分類
(在情境活動中理解按一定標準分類。)
1.顧客不斷地采購,貨架上的東西需要不斷地補充,出示各種水果和蔬菜的圖片。
2.超市里進了這么多的貨物,如果你是售貨員,你打算怎么擺放。[
3.學生動手分。
4.匯報反饋。
(三)活動三:分一分
(在具體情境中主動探索分類的方法。)
1.剛逛完超市,看得出大家對買東西已經(jīng)有經(jīng)驗了,想親自買嗎?
出示:
2.這么多東西,讓你們每組四人共同去買,怎么能最快買回來?
3.小組內(nèi)商量一下,哪組商量好了,你們打算怎么買?
4.請把你要買的東西買好后裝到應放的袋子里,按照你們的想法,比一比哪組買得最快,開始吧。
5.反饋交流。
(四)活動四:整理房間
(在情境活動中體驗到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
出示分類的第一幅圖
1.這是小明的房間,看到他的房間,你想說什么呢?
2.假如你是小明,你準備怎么整理房間,請你在小組內(nèi)說說你的想法。
3.說一說你是怎么整理的,為什么這樣整理呢?
4.課件模擬演示整理的過程。
5.觀察整理好以后的小明房間,你想說什么呢?
(五)活動五:我是小畫家,把會飛的動物涂上顏色
(在干凈整潔的房間里,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作畫。)
1.出示:小兔子圖。
師:這是什么動物?生:小兔子。
2.對,動物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他們在等著我們?拿出小圖片。
3.都有哪些動物朋友呢?
4.你能把會飛的涂上顏色嗎?
5.請涂好的同學把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6.反饋交流。
作業(yè):任選一個。
●整理圖書角。
●整理自己的書架。
●整理教室的衛(wèi)生用具。
●整理自己的房間。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練習持物走曲線,發(fā)展幼兒走與平衡能力。
【活動準備】
盤子4—6個,乒乓球若干,畫好長10米的場地。
【活動過程】
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4—6隊,按縱隊站在起點線后,每隊第一人手端盤子,盤內(nèi)放“雞蛋”2個。
游戲開始,教師發(fā)令后每隊第一人手端盤子向前走,按畫好的曲線走至10米處,繞地上的.標記返回,將盤子交給第二人,游戲繼續(xù)進行,先做完的隊為勝。
【活動規(guī)則】
1、必須按曲線走,回來時可走直線。
2、“雞蛋”若掉在地上必須拾起來放好再走。
【注意事項】
1、可用塑料盤或鐵盤。
2、幼兒做熟練后,盤內(nèi)“雞蛋”可增加。
3、中間可設積木或小椅子,曲線前進。
教學反思:
整節(jié)課注重了每個孩子的參與、嘗試。整個過程中,孩子的興趣很高,積極主動,表現(xiàn)出很好的合作和團隊精神。老師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寬松自主探索范圍,幼兒充分的體驗了自主樂趣。在擺放教具(紙箱)布局要恰當,預防幼兒在活動受傷。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中動物尾巴的區(qū)別,理解童謠的內(nèi)容
2、根據(jù)問題與圖片提供的線索,學習童謠。
3、積極地參與和教師、同伴的合作問答。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在理解童謠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童謠。
活動準備:
動物的圖片 動物的尾巴和“?”
活動過程:
一、觀察動物尾巴的特點
今天,我們這里來了很多的動物,我們一起來看看。
1、 出示動物的圖片(鴨子、公雞、松鼠)
2、 提問:這3只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特點
。 引導幼兒結合平時積累的經(jīng)驗區(qū)別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也為學習童謠做好鋪墊,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童謠
1、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些動物尾巴的特點,那現(xiàn)在有些問題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能不能回答。提問:
①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彎?什么尾巴像把傘?
②根據(jù)老師的提問完整的回答
2、完整朗誦第一段
3、結合第一段,試編第二段
、俳處煶鍪荆ê镒、兔子、孔雀),了解尾巴的特點,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的興趣。
什么尾巴長?什么尾巴短?什么尾巴像把扇?
、谟變鹤杂蓜(chuàng)編童謠。
3、今天我們學了兩段童謠,現(xiàn)在,我把它們編在了一起編成了一首童謠,我們一起來聽聽。教師完整的念童謠《尾巴歌》
什么尾巴扁?什么尾巴彎?什么尾巴像把傘?
鴨子尾巴扁。公雞尾巴彎。松鼠尾巴像把傘。
什么尾巴長?什么尾巴短?什么尾巴像把扇?
猴子尾巴長。兔子尾巴短?兹肝舶拖癜焉取
3、 引導幼兒完整的`念童謠 在學習第一段的童謠的基礎,結合動物為尾巴的特點試編第二段,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的興趣。
三、你問我答
1、用多種形式完整的朗誦問答式童謠
、佻F(xiàn)在我要請你們用問答的方式來念這個童謠。教師和幼兒的問答;幼兒和幼兒的問答
2、除了我們今天學習的童謠《尾巴歌》,你們還可以問動物的什么嗎? 運用問答的形式,擺脫以往的反復念童謠的形式,讓幼兒更有興致的學習童謠。
反思:
1、 我覺得這個活動我在材料的選擇還比較好。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幼兒的興趣也還行。
2、 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只是一直要求幼兒按照我的思路下去,沒有給幼兒充分講的空間。而且,在學童謠的過程中,對圖片的呈現(xiàn)方式也有點單一。整個活動只是一味的要求幼兒學童謠。
3、 其實還可以根據(jù)童謠的形式進行仿編。這樣可以讓幼兒了解動物的其他特征,同時也能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
小百科:尾巴基本的意義是指動物的身體器官,因其在身體的后部,后來延伸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隨部位。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8
【精選】中班教案07-29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7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1
中班教案[精選]08-11
(精選)中班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