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克的初步認識》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克的初步認識》數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克的初步認識》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知道稱較輕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單位,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知道比較物品的輕重,可以眼睛觀察,用手掂、用秤稱,了解使用天平的方法。
。、能大致估測輕物品的重量,會進行重量的簡單計算。
。、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軟件、天平、(大豆、圖釘、2分幣、橡皮等實物每組一份)
教學過程:
課前學生表演唱《小熊請客》。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小朋友唱得真好,瞧,把小熊吸引來了,(屏幕顯示小熊)。今天是小熊的生日,你看,它的好朋友小貓、小狗帶著禮物來了(屏幕顯示小貓、小狗)。咦,它們怎么吵起來了!蹭浺簦骸拔业奈r條比你的奇多重!薄拔业钠娑啾饶愕奈r條重!薄乘鼈冋l也不讓誰。這時,電腦博士來了,(屏幕顯示電腦博士)〔錄音:別吵別吵,我們邀請小朋友一起去游覽數學宮,小朋友,你們愿意去嗎?〕
電腦博士在數學宮中設了三個關,要小朋友闖關,比比哪組最先闖過去?
二、逐層探究,學習新知
第一層次,比較物品的輕重,讓學生初步了解比較物品輕重的方法。
。、看看說說
。ǎ保┯醚劬τ^察:兩塊大小不同的橡皮,說說哪塊重?
紅藍兩盒橡皮泥,說說哪盒重?
學生討論,小組交流。
(2)教師指出:我們不知道盒里裝多少橡皮泥,因此光用眼睛觀察,比不出它們的輕重,那么,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呢?
。ǎ常┰趯W生充分發(fā)表意見后,聽聽電腦博士的建議〔錄音:比較物品的輕重,不能光*眼睛觀察,應用手掂一掂。〕
。病⒌嗟嗾f說
(1)用手掂一掂:紅藍兩盒橡皮泥,說說哪盒重?
一粒阿爾卑斯糖和2個2分幣,說說哪個重?
學生討論,小組交流。
。ǎ玻┙處熖釂枺旱降渍l重?誰再能想出一個好辦法呢?
。ǎ常⿲W生討論回答后,再聽聽電腦博士的話〔錄音:比較物品的輕重,不能光用手掂,應用秤稱一稱。〕
。、稱稱說說
(1)認識天平。屏幕顯示天平,并依次閃爍各部分及其名稱。
。ǎ玻┝私馓炱降氖褂梅椒ā
左盤一般放要稱的,右盤一般放砝碼。當指針在標尺中間,天平兩端平衡,兩邊重量相等;指針偏向左端,說明左邊重;指針偏向右端,說明右邊重。
(3)比較物品的輕重。
學生跟著屏幕操作,左盤放一粒糖,右盤放2個2分幣。觀察指針說說誰重?
。ǎ矗┰O疑:右盤放幾個2分幣,能使天平平衡?
學生嘗試操作,根據回答屏幕顯示:1粒糖=3個2分幣重
。ǎ担┬〗Y過渡:利用天平,不但可以比較物品的輕重,還可以稱物品的重量,稱較輕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單位。
板書:“克”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兩遍。
第二層次:認識克,初步建立克的重量觀念。
。ǎ保笨擞卸嘀啬?(出示2分幣)1個2分幣約重1克,老師放在手上掂一掂,大家也拿一個放在手上掂一掂。
(2)剛才我們稱出一粒糖大約等于3個2分幣重,那么大約重幾克?(3克)
學生輪流掂一掂糖。
(3)下面我們就把1個2分幣當作一克的砝碼,來稱稱物品的重量。(學生分組操作)
。痢⒎Q1克大豆操作要求;右盤放1個2分幣,左盤放幾粒大豆使天平平衡?2粒大豆大約重幾克?讀一讀,小組輪流掂一掂。
。、稱15個圖釘學生操作:15個圖釘大約重幾克?
小組匯報后,教師指出:圖釘有大有小,因此,15個圖釘有的大約重7克,有的約重8克,書上告訴我們15個圖釘大約重10克,這些都對。
小組輪流掂一掂。
。、稱1支粉筆、1把小刀
學生操作后交流,讀一讀,再輪流掂一掂。
。、讀一讀,下面物品大約重幾克。(屏幕顯示:1本數學教科書大約重174克,1瓶墨水大約重156克)
學生讀后,師指出:如果還用2分幣代替砝碼稱,要放174個或156個2分幣,多麻煩,現在應用砝碼來稱(出示砝碼)
學生輪流掂一掂數學書、墨水瓶
(4)完成40頁的試一試
游戲:猜一猜。采用拍讀形式,讓學生掂一掂乒乓球、果凍、旺旺煎豆,估測大約重幾克,哪組最接近實際重量,獎品就歸哪組。
三、鞏固練習,促進提高
。、完成41頁想想做做1、2、3兩題.(第二關)
。、思考題(第三關):屏幕重現動畫,比比是小貓的蝦條重,還是小狗的“奇多”重?你能想出幾種方法?
學生交流后,引導學生讀包裝袋上標的重量,板書:“g”,并說明它也表示克。
。、指導實際應用:學生讀牙膏、肥皂等物品包裝上標的重量,并掂一掂。
。、課外作業(yè):放學后,跟爸爸媽媽到超市去了解各物品的重量。
四、全文總結,再揭情思
。ㄆ聊辉佻F電腦博士〔錄音:小朋友,你們好,今天你們學行可認真了。你們在數學宮闖過了一道道難關,認識了克,學會了比較物品的輕重,但這只是一些初步的知識,還有許多的知識等著你們去探索。小朋友,再見!〕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克的初步認識》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人教版)《數學》第四冊《千克的初步認識》。
【教材分析】
這節(jié)課是在低年級己經認識了克的纂礎上進一步認識和學習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學要從學生己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估測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
學生對“千克”這個重量單位并不陌生,對這方面的知識也容易掌握。只是由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接觸的重錄單位一般用斤”表示。因此課上如果出現這個問題。應首先向學生說明。
在活動過程中,要讓學生分組活動。小組內的成員要分工合作。
密切配合。最終達到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學會知識。掌握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中為幫助學生建立“千克”的概念,可采用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等多種方式來理解掌握。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經歷由實際問題變?yōu)閿祵W問題的過程。在認識質錄單位千克的基礎上。建立起1千克的質錄概念。
2.在實際運用中掌握稱物體的各種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1.經歷探究物體重量的過程。掌握稱物體的方法。并能估計物體的重量。
2.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提高應用意識。
3.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
發(fā)展合情的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能力。
(三)情感與態(tài)度1.在數學活動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并激發(fā)起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活動過程中能獲得成功的體驗。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3.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養(yǎng)成善于質疑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4.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分享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電腦課件。
2.學生準備:
。1)課前布置同學們到商店里看一看有哪些重錄單位。到菜市場親自體驗一下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2)小組準備各種秤、物品若干(蘋果、梨、熟雞蛋等等)。
。3)小組準備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豆四袋。
。4)每人都稱一下自己的體重。并把結果記錄下來。
【教學過程】
一、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引入新知識
讓學生回顧曾經學過的知識,知道比較輕的物品重錄用“克”作單位來計量,然后檢查老師布置的任務。并讓幾個學生說說自己的體重。
有的同學在報體重時可能會說自己多少斤。這時。教師就告訴學生,“斤”是我們國家常用的重量單位!扒Э恕辈攀菄H上通用的重量單位,為了便于和國際交流。我們國家也把千克作為法定的計最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研究‘。千克”這個重錄單位。
【設計意圖】: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己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在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識
。ㄒ唬└兄1千克有多重1.“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食鹽的質量。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同學先掂一掂1千克的食鹽。彼此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稱一稱”,通過稱錄具體感知1千克表示的質錄。
如何知道某種物品是1千克。需要用秤稱一稱。秤有很多種。教師首先在電腦上出示各種秤。讓學生說出名稱。其次。讓學生觀察。認識臺秤的使用方法。教師用課件演示稱出1千克蘋果,2千克蘋果的方法。第三步是分組實驗操作。讓學生把自己帶來的物品隨便稱出 1千克,然后每個同學都掂一掂?纯从卸嗌伲ㄌO果、梨、雞蛋、大豆……)。
3.“看一肴,比一比”,同樣1千克的物品個數有什么不同。
4.“試一試,拿一拿”,讓學生試著拿出接近1千克的物品。
要求:每個小組試著拿出1千克物品,最后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拿的物品最接近1千克。并評選出感覺最好的小組。
5.自由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任意稱錄不同質錄的.物品。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充分感知一親歷親為~自主發(fā)展~探索發(fā)現~交流合作的過程。體驗建立重量單位“千克”的觀念!
。ǘ┨剿骺撕颓Э酥g的進率每個桌上放有4袋不同的大豆。分別重1克、10克、100克、1000克。讓同學分別掂一掂。感覺有什么不同。小組討論。
然后。讓每個小組報告1千克重的人豆是由多少個1克重的大豆合起來的;蛘哒f多少個I克大豆合在一起就是1千克大豆。
板書:1千克二1000克【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想、推斷等數學活動,得出克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三、鞏固練習。拓寬視野
(一)基本練習教科書第44頁第5題、第6題。
。ǘ┯螒1.比一比。誰是我班的‘。鐵桿秤”?
教師準備不同的水果放在一個箱子里。推選4個學生代表到前邊來。讓他們每人搭配一個2千克的兜。誰最接近2千克誰就獲勝。
2.猜體重(看誰估計的最準)。
在班里找一個同學上來。再選幾個人上來分別背一背這個同學。感覺一下他的重錄。然后讓學生把估計的重錄記錄下來。最后驗證。看誰估計的最準。
(三)動腦筋1.電腦出示:想一想。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鐵比較。哪個重?
2.電腦出示:
1只鵝=2只鴨2只鴨=3只雞1只鵝=6千克1只鴨=?千克一只雞=?千克(四)實踐活動1.學校里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安裝了飲水機。并每人發(fā)了一個折疊杯子,讓學生思考如何稱出一杯水的重錄(方法越多越好)。
教師告訴大家。水是我們身體不可缺少的東西?茖W證明,我們每人每天大約需要喝8杯水。才能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行。因此。建議大家每天多喝水(一杯水大約210克)。
2.學生知道了1千克蘋果大約有幾個,又知道1千克雞蛋大約有幾個。讓他們估計一下。1千克黃豆大約有多少粒。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練習題的設計。滿足學生不同學習要求。讓不同的學生都獲得不同的體驗和發(fā)展。充分表現了他們各自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教學反思】
通過本堂課的教學。使我體會到對于低年級比較抽象的內容的教學。必須依靠豐富的課堂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快樂中掌握知識。在親身經歷的實踐中感受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最終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二年級下冊《克的初步認識》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7-22
《克和千克的認識》教案09-08
認識克與千克教學反思03-07
小數初步認識教案04-02
加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6-15
《小數初步認識》說課稿06-29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06-30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案07-04
《分數的初步認識》課件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