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6篇[優(yōu)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童謠《小小雞蛋把門開》
2、樂器合奏:練習穩(wěn)定節(jié)奏3、音樂律動《小雞之舞》:幫助幼兒熟悉歌曲,鼓勵其模仿小雞破殼過程,增強活動的趣味性。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二、活動準備:
布一塊,單響筒,響板磁帶童謠音樂三、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起跳小雞的舞蹈進活動室小雞們跟雞媽媽一起去草地上玩跳舞啦!
2、樂器合奏(1)學習童謠《小小雞蛋把門開》,教師設計童謠動作,讓幼兒邊念童謠邊做動作。
小雞今天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呢,你們聽。ń處熇收b兒歌)(2)教師朗誦第二次兒歌,讓孩子跟學。
。3)幼兒使用單響筒和響板跟隨童謠邊念邊敲。
這是什么樂器?(單響筒、響板)我們的兒歌配上樂器那就更好聽了,我們一起來試試!
3、音樂律動(1)教師以故事的形式來介紹小雞的生長過程及如何破殼而出。
(2)那我們一起來當小雞試試看好嗎?(好)聽音樂做律動。
。3)教師示范如何在大布下(蛋殼)下做破殼的動作。
今天母雞媽媽給我們帶來一個大蛋殼,我們一起來做小雞躲在里面,好嗎?
。4)幼兒在大布下當小雞,模仿小雞出殼的動作,音樂結束時,將布拋向空中,小雞跳出殼。
反思:
本節(jié)課以小雞為主要人物,幼兒與教師一起扮演小雞,以小雞跳舞進入活動,通過游戲形式進行教學,讓幼兒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樂于參加集體活動,教師設計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小雞、母雞、雞蛋的口吻出示讓幼兒做英文單元的復習,幼兒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表現(xiàn)的很積極,掌握的非常好,第二部分讓幼兒學習小雞之舞的兒歌,并加上樂器單響筒、響板,學習邊念兒歌邊敲打樂器,從中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教師也充分尊重幼兒對節(jié)奏的認識,讓幼兒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演奏兒歌,對于幼兒想法教師也及時予以肯定,在最后部分,也就是這節(jié)課的`高潮部分,讓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來感受小雞出殼肢體動作并配上背景音樂,最后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結束。
這次活動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幼兒積極性很高,活動時幼兒很活躍,能在游戲中學習樂器的敲打和合奏并能熟練的掌握技巧,在掌握樂曲的同時對小雞出殼的律動做的很到位,在這節(jié)課中,主要是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為目的,使幼兒在活動中能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樂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扇子有多樣性。
2、讓幼兒大膽發(fā)揮想像,設計不同的扇子。
3、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及創(chuàng)作能力。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美工區(qū):各種扇子圖片、硬紙板、卡紙、一次性筷子,漿糊等
表演區(qū):各種各樣的扇子、一些扇子舞的音樂
角色區(qū):扇子大賣場
活動過程:
一、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夏天來了我們要怎樣使自己更涼快嗎?(風扇,扇子)
師;對了,我們感覺熱了就可以用扇子扇風。
師;那你們知道扇子是什么樣的嗎?(知道)今天老師帶來了幾把用廢舊材料制作扇子!那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師帶來的扇子吧。ń處熡變阂黄鹩^察用廢舊材料做的各種扇子,討論幼兒各種扇子的特點)
二、介紹活動內容。
1、今天,老師就請你們來制作扇子吧!來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區(qū)角吧!
2、介紹區(qū)角。
美工區(qū):各種扇子圖片、硬紙板、卡紙、一次性筷子,漿糊等
表演區(qū):各種各樣的扇子、一些扇子舞的音樂
角色區(qū):扇子大賣場
三、提出區(qū)域要求。
1、活動前,先想好自己想要進入的區(qū)域。
2、活動時,不隨意走動,材料不亂丟亂放。
3、活動結束時,把材料收好放回原處,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師:我們在區(qū)域活動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做什么事不要太急,細心一點,可以和身邊的好朋友一起討論,但是不要大聲喧嘩。
四、幼兒操作,教師適時指導。
師: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請好朋友幫忙或者跟老師說,但是我們要先學會自己思考,不要一遇到問題就請求幫助,不動腦筋。
五、評價本次活動,規(guī)整物品。
活動反思:
在生活中幼兒對扇子熟悉,但對扇子的了解并不是很完整。于是,在設計了活動中,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收集各種扇子,讓幼兒觀察扇 子的不同形狀、圖案,激發(fā)幼兒制作扇子、裝飾扇面的興趣。為了進一步滿足幼兒的欲望,教師提供了多種材料,讓他們嘗試有規(guī)律地裝飾扇面,并能考慮到不同幼兒的特點與個體差異,在材料的提供上有現(xiàn)成的和半成品的圖案。鼓勵幼兒大膽地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同時幼兒親手設計制作扇子的過程,潛移默化地向幼兒傳 輸中國扇文化,并讓幼兒通過活動感受扇文化的魅力,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情趣。
中班教案 篇3
教材簡解:
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各種各樣的紙對于幼兒來說既熟悉又陌生,他們隨時隨地能看到、用到紙,但這些紙的真正用途和特性,他們卻是不了解的!毒V要》中指出:幼兒的科學活動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身邊的食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是幼兒對各種常見的紙的用途及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紙,了解其用途。
2.初步了解其特性。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常見的紙,了解其用途。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難點:初步了解其特性。
活動準備:
物質:1.各種類型的紙。
2.一盆清水。
3.各種紙的ppt。
經驗:提前了解各種紙的用途。
設計理念:
中班的孩子見過的紙已經是不少了,但是對于紙的認識僅僅只是知道這是紙,對于值得特性以及用途知道的是不多的,所以我設計了這次活動,主要為了讓孩子們對于紙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對于紙的用途和簡單的特性有一定的`認識。另外中班孩子的自主探索能力有待加強,所以在活動中我讓孩子通過實驗,自己探索并說說紙的特性。
設計思路: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我用談話法,讓幼兒說說對于紙的認識,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各種各樣的紙。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我出示ppt,運用觀察法,讓幼兒自己觀察,并且?guī)椭變阂黄鹫f一說圖中紙的用途,這樣就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我用實驗法,讓幼兒在自主的實驗中習得紙的一些特性。最后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說一說他們手中的紙入水后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從而解決了難點。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展示各種紙,提問:1.看看老師是手上拿的是什么呀?
2.你們都見過這些紙嗎?
3.有誰知道這些紙叫什么名字嗎?
4.他們分別有什么用途?誰來說說看?
我們來看看老師圖片上。
二、展示圖片,了解用途。
出示ppt,幫助幼兒一起說說每張圖片上的紙是什么用途。
師:看看老師這里,誰來說說看這些紙有什么用途?可以干什么?
三、進行試驗,了解特性。
讓幼兒每人拿一張紙,然后放入水中蘸一下,觀察手中的紙有什么變化。
師:下面請小朋友們將自己手中的紙放到水中,看看會有什么現(xiàn)象,等一會告訴老師哦!
四、說說結果,結束活動。
師:剛才小朋友拿的是哪一種紙?它放入水中后有什么現(xiàn)象?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在觀察和探索中,了解刷子的異同點、不同用途和使用方法。
2、激發(fā)幼兒對生活中的小工具產生興趣,體驗刷子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準備】
1、發(fā)動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刷子,如牙刷、杯刷、鞋刷、長柄刷、眉刷、衣刷、浴缸刷、廁所刷等擺放于活動室的周圍。
2、杯子、瓶、娃娃、衣服、褲子、抹布、皮鞋、盆等標記。
3、錄象:各種新的電動刷子。(如機器設備上的電動刷、馬路清潔車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各種刷子,了解刷子的名稱、特點、用途。
1、幼兒觀察刷子。
A:師:小朋友!我們的周圍是什么呀?(刷子)你們去看一看、摸一摸,這些刷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什么時候看見過?人們用它干什么?
B:幼兒下位觀察并自由交流。
2、集體交流:
A:你認識哪些刷子?它有什么用?
B:這些刷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的毛長、有的毛短,有的毛軟、有的.毛硬,毛的顏色不一樣,有的是鐵絲做的……)
3、教師介紹幾種特殊的刷子:眉刷、床刷等。
4、交流:你還見過哪些刷子?人們用它干什么?
師作小結:生活中有這么多的刷子,它們可以幫我們做許多事。真是我們的小幫手。
二、拓展經驗,了解先進技術帶來的刷子變化。
A、師: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我們生活中又出現(xiàn)了許多電動刷子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B、幼兒觀看錄象,感受刷子的新變化。
三、送刷子回家。
A、游戲:送刷子回家。
引導幼兒根據(jù)刷子的不同用途進行分類。(幼兒將牙刷貼上牙寶寶,將鞋刷貼上鞋子……)
B、幼兒操作。
幼兒自由選擇、相互合作模仿成人的活動。(用牙刷給寶寶刷牙,用鞋刷相互刷皮鞋,用衣刷模仿媽媽刷衣服,刷褲子,用杯刷刷杯子,用長柄刷刷地,用眉刷相互化妝等等)。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老師看我穿的鞋對嗎?”“不對,這只應該穿在左腳上。”每天午睡后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這么簡單的事情,對于一個6歲的中班幼兒來說應該是很容易做到的。為什么時常會有幼兒分不清呢?真對這個問題我想通過本次活動使“左”和“右”抽象的方位概念變得形象直觀,讓幼兒學會區(qū)分“左”和“右”,并能以自身為中心分清左右。
活動目標
1 正確使用方位詞“左”和“右”。
2 能以自身為中心分清左 右;并能以客觀物體為中心區(qū)分左 右。
教學重點、難點
能以自身為中心分清左 右;并能以客觀物體為中心區(qū)分左 右。
活動準備
1 音樂碟《健康歌》
2 水果圖片
3 指定圖片
4 實物
活動過程
1 律動:隨音樂《健康歌》做動作。
教師:小朋友,剛才這首歌里我們用手做了什么動作呢?
幼兒:(左三圈右三圈)
教師:那小朋友告訴我左邊在哪。坑疫呍谀陌?
2 自身認識左和右。
。1)分清左右手。
教師引導幼兒把寫字的一只手舉起來,告訴幼兒舉起的這只手是右手,那另一只就是左手。
想一想,我們都用右手做什么呢?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們的左手在干什么?左手和右手都很有用,兩只手合起來的力量可大了!小朋友看看自己的身體還有什么像小手一樣有一對的呢?
。2)游戲:聽口令(區(qū)分左右)
教師先做示范,如:摸摸你的左耳朵,馬上伸出小手摸一摸。教師改變指令,幼兒做出相應的反應。
。3)游戲:穿一穿,戴一戴。
教師準備手套和鞋子,請幼兒到前面來演示,看一下應戴在哪只手上,或應穿在哪只腳上,進一步感知左和右。
3 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
。1)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左邊的墻壁與右邊的墻壁上都有什么?讓幼兒知道左手的一邊是左邊,右手的一邊是右邊。再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請小朋友把一些零亂的物品先分類,再把分好的某一類物品放到指定的位置。如把水果類放在自己的左邊;文具類放到自己的右邊。加深左邊和右邊的認識。
4 以客觀物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和右。
觀察圖片
(1)小朋友左手拿的是什么?右手拿的是什么?
。2)小汽車的左邊是什么?右邊是什么?.........
游戲:水果寶寶找家
教師:水果寶寶們高高興興的在一邊玩。玩累了,該回家了,可有的寶寶卻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請小朋友幫助它們回家吧!
。1)蘋果寶寶住在桃子的左邊。
。2)西瓜住在鴨梨寶寶的右邊。........
5 隨音樂《健康歌》結束本次活動。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教育幼兒要懂得自制,自己的行為不能影響他人。
知道同伴間要友好的玩耍,上課要守紀律,不干擾別人,培養(yǎng)幼兒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一則小紅花膠棒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故事引入活動主題,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熊貓的客人》
提問:你最喜歡故事里面的誰?不喜歡誰?為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過程2.看圖畫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不要在意搗蛋鬼》一課,提問:
1.畫上有誰?
2.他們在做什么?
3.為什么有個小男孩哭了?
4.他們這樣做對嗎?
觀察第二幅圖畫:
1.圖上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2.你喜歡那個搗蛋的孩子嗎?為什么?
觀察第三,四幅圖
圖上有什么?你喜歡他嗎?為什么?
讓幼兒和鄰座的小朋友相互討論
教師小結:愛心教育
小朋友們,行為習慣對我們非常的重要,好的行為習慣體現(xiàn)了個人的.素質,小朋友要和同伴間友好的玩耍,自己的行為不能影響他人,上課也是一樣,要守紀律,不能影響他人!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精選)08-04
(經典)中班教案08-07
中班教案[精選]08-11
(精選)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典]08-17
中班教案【經典】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