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實用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膠水在紙上粘貼細沙或大米、小米、芝麻等點狀材料,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體驗粘貼活動的樂趣。
2、鼓勵幼兒遇到困難敢于求助,在討論過程中相互學習。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膠水、毛筆、盤子、洗凈的細沙或大米、小米、芝麻、濕抹布。材料可以由教師和幼兒共同準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提問,引起幼兒興趣:每天早上,小朋友都高高興興地來到學前班,請你告訴大家,你來到學前班的路是怎樣的?你還走過什么樣的路?
2、了解活動內容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粘貼材料,提出活動內容: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用細沙(或大米、小米、芝麻等材料)來修一條上學前班的路。
3、學習制作方法 引導幼兒探索怎樣用膠水、細沙等材料粘貼出上幼兒園的路。
(1)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1頁,說出上學前班的路在哪里。
(2)激發(fā)幼兒已有經驗,互相討論粘貼步驟。(先在"路"上涂膠水,撒上細沙。)
(3)交代粘貼要求:粘貼前先用毛筆將膠水均勻地涂在"路"上,但不能涂到"路"的外面。再把細沙或其它粘貼材料均勻地撒在涂有膠水的'"路"上,用手掌輕輕壓幾下,稍等一會,把幼兒用書豎起來,輕輕地把多余的細沙抖落在準備好的盤子里,再修補一下沒有細沙的地方,上學前班的路就修好了。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正確地涂膠水,遇到困難主動找老師或者旁邊的小朋友商量解決。做好后,壓和抖落多余的細沙時,動作要輕,便于收拾。
5、欣賞評價作品
請小朋友將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以小組為單位,輪流欣賞評價同伴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2
課題:撕窗花
教學形式:工藝
年級:二年
授課人:孟丹
教學目的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腦動手操作的能力,
2、初步掌握撕紙窗花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教學重點
通過撕紙團花,使學生掌握折、撕、粘的正確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彩紙、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集中精力,準備上課。
二、導言:
利用投影儀展示制作精美的窗花,請同學們欣賞,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學們對窗花都很熟悉,誰能說一說窗花有什么作用?對了,它有裝飾環(huán)境,美化生活,增添喜慶的氣氛的作用。(出示兩個窗花)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撕與剪的不同。這堂課我們就來學習撕紙窗花。
〈板書課題〉
三、新授:
1、分析撕紙窗花的特點,想一想怎樣才能撕出這樣的團花?說說步驟。
2、講解示范撕紙的方法
(1) 折:將正方形的彩紙連續(xù)對折三次,折成三角形(注意彩色的`一面放在里面)
(2) 畫:把折好的彩紙找到中心,做花心畫圖案(注意各個連接點)
。3) 撕:按畫好的圖案撕出團花,用左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緊紙,慢慢移動,先撕團花的細小部分,后撕團花的外形,保持線條連續(xù)不斷。
。4) 選擇好的作品粘在練習冊上(漿糊點在四角上即可)
四、學生實踐:
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配樂)
五、總結:
1、展示自己的作品,講一講自己的設計構思。
2、教師總結,提出希望。
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秋天,是稻谷豐收的季節(jié),根據(jù)季節(jié)特點及生活在農村這個環(huán)境中,小朋友對稻草比較熟悉見得比較多而且又容易收集,于是我設計了版畫《稻草捏貼》這個活動。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在稻草上較均勻地涂色并印畫的技能。
2、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初步表現(xiàn)美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準備:
稻草畫一幅、稻草若干、顏料、筆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稻草畫,激發(fā)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看這幅畫怎么樣?美嗎?為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來的?”
。ㄒ龑в變鹤屑氂^察畫是用稻草捏貼拓印出來的。)
(二)引導幼兒探索稻草拓印的方法:
1、師:“那這么漂亮的稻草畫是怎么制作的'呢?
。ㄓ變鹤杂山涣靼l(fā)表自己的觀點。)
2、師:“小朋友說的很好,首先我們先要思考用稻草貼一幅什么樣的畫,然后選擇稻草開始捏貼,貼好后選擇你喜歡的顏料涂上去把它拓印下來。在印的時候我們的小手是不能移動的,要按住,而且顏料取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否則就影響畫面效果!
。ㄈ┯變簞邮植僮,教師指導
1、注意構圖,思考再進行稻草捏貼。
2、顏料的取舍適量。
3、注意衛(wèi)生。
(四)作品評價。
1、師:“請小朋友來說說哪幅作品最好?為什么?”
2、作品展覽。
教學反思:
稻草在農村雖隨處可見,但是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孩子們由于缺少生活經驗,對稻草的了解并不是很透徹;顒又荚趲椭⒆恿私獾静莸亩喾N用處的基礎上,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美術教案 篇4
第一課 崇敬的人(感人的形象)
日常家用電器的造型設計作為教材的主體內容,旨在培養(yǎng)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設計產品,《繽紛家用電器》形成面對生活實際需要的設計意識,通過探究性的學習過程,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
本課提及的家用電器基本上包括了一切需要耗用生活用電或電池進行工作的家用物品。
教材試圖以展示造型各異的常用家電圖片作為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設計與生活的聯(lián)系,并讓其了解設計對社會進步所產生的作用。教材提供了一張學生課外進行家電市場調查活動的情景圖片,使學生產生共鳴,幫助進入第一個學習活動及參與社會調查,培養(yǎng)學生有目的地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習合作交流的水平。教材為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相關圖文資料,給調查方法必要指導。整理資料的學習活動能有益地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改良方案,相對降低了學習難度,為后面活動的順利開展做準備。
“活動一”是與“活動二”直接相關的.一個課前準備活動。主要引導學生嘗試有目的地進行市場調查,為“活動二”的設計改造提供信息與依據(jù)。
“活動二”的設置根本意圖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面對生活需要的設計意識。因此,如果能夠更加積極明確地提示借鑒“活動一”市場產品調查的學習成果,或許比對自己家里一件電器進行設計改造,更能促進此種意識的提高與強化。
“評價建議”中對前兩個學習活動的評價重在學生學習態(tài)度,對后一學習活動在知識的理解運用方面提出了一定指標。
二、教學目標
1、能夠參與有意識的市場調查、信息收集和處理活動,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習慣。
2、能夠根據(jù)整理的調查信息,提出改良產品設計的方案,并畫出大膽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意稿。
3、能夠掌握家用電器設計效果表現(xiàn)的基本技巧,繪制具有一定美感的創(chuàng)意效果圖。
4、能夠培養(yǎng)學生面對生活需要的設計意識,體驗設計對人們生活品質提高及社會進步所產生的積極作用。
三、教學思路
整個基本教學過程由“信息調查——設計創(chuàng)意——效果表現(xiàn)”三部分組成,先是學生分組自行進行市場產品調查,收集相關信息,然后整理資料,提出設計方案,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構思,再繪制設計創(chuàng)意稿,嘗試獨立創(chuàng)意設計,最后繪制產品設計效果圖。
針對本課社會實踐性較強的特點,突出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動與交流,是本課教學組織的關鍵所在。教師在課堂教學前積極布置學生認真完成好相關準備活動,是保證課堂教學互動深入展開的前提。
首先發(fā)動學生以學習小組的方式,分工協(xié)作調查了解與一件家用電器相關的產品信息,并整理成文字資料。這件家用電器可以選擇學生自己家中認為設計不夠滿意的產品,也可以直接調查學生自己喜愛的家電產品,比如MP3播放器、隨身聽等電子產品,目的是為“活動二”的設計改良活動順利展開做準備。教師在活動前對調查過程中的有關注意事宜應作必要指導,幫助學生根據(jù)“活動二”的需要,有目的、有方法地完成產品市場調查任務,達成教學目標。
對家用電器的市場信息調查包括產品使用者的情況調查,市場銷售的情況調查,國內外同行業(yè)的產品情況調查等。例如學生針對產品使用群體分類調查時,可分別記載長輩與同學對此產品的意見反饋。在調查過程中可以用表格形式記錄,可根據(jù)產品特點設計表格,例如可以視其功能、形狀、顏色、材料、質感等予以記錄,再給予等級印象評定。
6、小結:畫人物頭部,先整體把握人物的臉型,再去刻劃人物的五官。
7、同學們,你們“哭過”、“笑過”、“怒過”、“樂過”、“驚喜過”嗎?(有過)
8、請幾名學生上臺來表演“哭、笑、怒、樂、驚”的表情
9、 其他同學仔細觀察,相互討論:人物表情主要是通過五官中的哪些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怎么變?
10、 每組同學選取一種表情用簡筆畫的形式將它畫下來,并派一名同學到黑板上畫。
請學生逐個分析剛才所畫的表情,畫得如何?有沒有將表情特征畫下來?沒有的,如何改?
11、教師總結:人物表情主要是通過人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變化 來實現(xiàn)的。
。ǔ鍪靖鞣N表情圖片,說清每種表情的變化規(guī)律)
感知人體比例、結構
6、揭示課題:
二、發(fā)揮主體
1、指導觀察、激發(fā)直覺:你喜歡走馬燈還是民間瓜燈?為什么?你能說出走燈由哪幾部分組合而成?各部分有哪些形狀嗎?
2、感知和體驗:宮燈給你什么感覺?哪些地方使你產生這種感覺?
3、探究彩燈的審美情趣:吉祥圖案、鮮艷色彩、實用性。
三、發(fā)展主體:
1、選什么材料?怎樣折剪才能設計出獨特的外形?
2、添加:添加些什么形狀可使彩燈外形產生變化?
3、鏤空:怎樣進行圖案設計與鏤空,能產生節(jié)奏感或對稱美?
4、裝飾:色彩怎樣搭配,點線、面如體表現(xiàn)才好看?
四、評價建議:1、先小組評選,再集體交流2、展示作品,學生互評。
9、老礦燈
6、肌理的重復:在肌理相同的條件下、大小、色彩可有所變動。
7、方向的重復:形狀在構成中有著明顯一致的方向性。
三、評講作業(yè):
組織“手提袋”展銷會,以自我介紹來推銷自己的設計意圖,運用了重復的什么構成原理,效果怎樣。
6、骨格的漸變:是指骨格有規(guī)律的變化,使基本形在形狀、大小、方向上進行變化。劃分骨格的線可以做水平、垂直、斜線、折線、曲線等個總骨格的漸變。漸變的骨格精心排列,會產生特殊的視覺效果,有時還會產生錯視和運動感。
14、感悟彩陶
。ㄒ唬┚C合分析
通過對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的欣賞以及展示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奇異造型和紋飾引導學生了解遠古先民的生活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 古代青銅藝術
本課古代青銅藝術在整個教材中相對于其它課程來說較為冷辟,其原因在于青銅器繁榮的時代離現(xiàn)代非常遙遠,在現(xiàn)實生活中較為罕見,造成學生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困難。本課的優(yōu)勢在于這些青銅藝術藝術品因其年代遙遠而使它們都具有的神秘感,奇異的造型更能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像中國古代青銅藝術力。
。ǘ┙虒W目標
古代青銅藝術
通過對中國古代青銅雕塑的展示,使學生對青銅藝術繁榮發(fā)展時期的藝術特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本課以欣賞為主。可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著重了解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內容。第二部分著力于欣賞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力和精神力量,作品的中國古代青銅藝術藝術特色。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教具:課作、電教設備、黏土等。
學具:課本、各種黏土制作工具。
課時:1課時。 古代青銅藝術
。ǘ┰O計方案
●教學導入
感受《編鐘》音樂,導入課題。
●教學新授
。1)師生欣賞部分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作品;
。2)各組學生談感受、聯(lián)想、編故事;
。3)欣賞后每組合作模仿古代青銅器制作一件作品;
。4)展示作品,派代表介紹創(chuàng)作意圖;
。5)各組通過學習進行小結。
三、學習評價建議:
●能否主動地、專注地欣賞?
●鑒賞、評述能力有了初步的提高?
●能否通過查閱資料、個人體驗、集體討論、觀摩和評述中國古代青銅藝術等方式,感覺美術與生活的關系,探究美術與生活的關系?
●能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作品的意義和審美特征。
16、小小編輯部
眾所周知,報紙版面是版面元素有規(guī)則的組合。各種不同的版面元素都有各自內含的意義和特定作用,F(xiàn)代報紙版面構成如圖12、2所示:
報紙版面主要由正文、標題、線條、照片和圖畫等五種元素構成。此外,大多數(shù)對開報紙以橫排為主,垂直分欄,豎排報紙水平分欄。一個版面先分為八個基本欄,再根據(jù)內容對基本欄進行變欄。變欄方法有兩種,其一是長欄,長欄寬度為整數(shù)倍的基本欄,如二合一,三合一;其二是變欄,變欄寬度為非整數(shù)倍基本欄,如五化三,三化二。根據(jù)上述原則進行合理版面分割后,就能按分割區(qū)域對版面的正文、標題、圖片、線條、色彩等進行排版處理,構建一個中心突出、版面優(yōu)美的報紙版面。
4、欣賞主題報頭資料庫
5、學生設計報紙
6、教師巡視指導
7、小結
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這節(jié)課是一個延伸課程,我們園在進行玩教具制作時進行了皮影的制作,我有幸參與了制作活動,在制作時幼兒也對我做的“雞媽媽”產生了很大興趣,并問東問西讓我把做的過程講給他們聽,在制作完成后我為孩子們表演了這個皮影戲《蛇偷吃了我的蛋》,幼兒看過皮影后,對布上反射出的圖像很感興趣,并嘗試著和老師一起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幼兒對光和影子的變化深深的吸引了。借此機會我們生成了光影添畫——《貝殼藝術》。
我們地處海南,貝殼便是隨處可見,形形色色的貝殼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這正是我們海南的獨有特色,所以我選擇貝殼為我這節(jié)課的主角。光影繪畫表現(xiàn)事物的基礎是光,如果沒有光,我們就無法看到五彩斑斕的世界,更別提作畫了。光使物體呈現(xiàn)在幕布上的輪廓,讓幼兒有自我想象的空間,敞開藝術的翅膀在想象的空間里任意翱翔。在教學實施前我們給幼兒欣賞了大量的圖片,讓幼兒有實際操作延著物體的輪廓繪畫的基礎,并了解在物體輪廓的基礎上添加一些線條變成精美的畫面,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創(chuàng)作作品的意圖。
幼兒有了以上的欣賞和鋪墊,然后通過學習的方法,讓幼兒探討用不同種類的貝殼產生多種光影反射出的影子,幼兒通過影子描繪在紙上并加以造型能力和情感表現(xiàn)能力。加強了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又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對他們進行藝術熏陶。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并描出貝殼在燈光照射下的影子輪廓,讓幼兒根據(jù)輪廓大膽嘗試創(chuàng)意添畫。
2、體驗光影添畫的樂趣。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海星、螃蟹、海馬、章魚、投影儀、燈、白幕布、手電筒、紙、各種貝殼、油畫棒、貼了透明膠的白紙。
經驗準備:幼兒在畫畫之前有描實物輪廓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游戲活動《猜猜它是誰》
教師:今天我們班來的一位小客人,我們來看看它是誰呢?(在白幕布后面投射出螃蟹的影子)
幼兒:螃蟹
教師:你怎么知道的呢?(引導幼兒嘗試說出螃蟹的影子)
教師:真聰明,我們來看看是不是螃蟹(師幼兒一起驗證)。
教師: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小動物是誰呢?(在白幕布后面投射出貝殼的影子)
教師:我們一起請小客人自己出來我們看看它是誰好嗎?——出示貝殼。
2、探索交流,引導幼兒用描線的方法描出貝殼的影子輪廓,并進行創(chuàng)意添畫。
教師:那么誰有什么好方法讓貝殼的影子留下呢? (幼兒交流討論)
教師:我有一個好方法!
老師示范把紙放到白幕布上投射出影子并一邊畫一邊出說:我們要把輪廓描下來喲。(描出貝殼的影子)看這就是貝殼的影子了,你覺得添上幾筆會變成什么呢?幼兒發(fā)揮自己奇特的想象力嘗試訴說,老師現(xiàn)場添畫。如:扇形的貝殼可以變成芭蕾小姑娘的裙子、一把小扇子或是孔雀的尾巴。
教師:你們想不想也試試這個留下貝殼影子的好方法呢? 老師操作投影儀并講解具體的做法。
幼兒兩人合作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指導幼兒,可適時引導幼兒如何進行創(chuàng)意。
3、欣賞評析
教師:剛才你都描得很好,很多小朋友添上幾筆后變成了另外有趣的造型,F(xiàn)在請小朋友們來說說,你是怎么進行創(chuàng)意的。
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海底的世界非常豐富,除了貝殼可以用來玩光影添畫的游戲外,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用來添畫,請你們回家找一找并帶到幼兒園,下次上課的時候,我們再一起玩噢。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是我們幼兒在接省級幼兒教育專項課題“本土資源在幼兒園美術活動中的開發(fā)與利用”中我上的一節(jié)美術課。我們班的孩子喜歡畫畫,喜歡用五彩的畫筆來表達對周圍世界自己的認識,在此同時也充分發(fā)揮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培養(yǎng)、想象力、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吨改稀分赋觯骸肮膭钣變涸谏钪屑毿挠^察,體驗,為藝術活動積累經驗與素材,讓幼兒自主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模仿或創(chuàng)作”。
貝殼在海南到處可見,如果讓幼兒純粹地利用貝殼畫畫,整節(jié)課對大班孩子來說就顯得單調了些。因此,在開始我用我們演皮影的白色幕布投射出不同的海洋生物,讓幼兒猜出是誰?幼兒可以根據(jù)海洋生物的輪廓猜出物體本身,充分的激發(fā)幼兒對本節(jié)課的興趣點。《指南》中“關注孩子在美術活動中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知識是有限的,而孩子的想象力變化萬千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直奔主題通過貝殼的影子,讓孩子們展開想象,充分發(fā)揮自己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隨之老師將幼兒的想象出來的物體,隨手畫在拓好貝殼的影子上,讓幼兒一下子明白老師的意圖。激起幼兒自我創(chuàng)作的`興趣。在請幼兒們操作投影儀繪畫時幼兒很激動,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創(chuàng)意光影貝殼添畫,更加讓幼兒體驗到了創(chuàng)作的樂趣。
在此同時,麻煩也出現(xiàn)了,幼兒聽了老師講述投影儀的操作。當幼兒自行操作時,對手電筒上下移動和光影在紙上大小變化的體現(xiàn),使幼兒在調整物體大小時手忙腳亂。這是第一節(jié)課幼兒對材料和貝殼都很好奇地,左摸摸右看看,顯得這時候很亂。所以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也是下一節(jié)課調整和改進之處。幼兒藝術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讓幼兒萌發(fā)對美的感受和體驗的同時豐富其幼兒的創(chuàng)意,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美和發(fā)現(xiàn)美,展現(xiàn)幼兒對藝術的向往。
評價環(huán)節(jié),我請創(chuàng)意獨特的孩子,來述說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作意圖,了解并傾聽幼兒藝術表現(xiàn)的想法,領會并尊重幼兒的創(chuàng)作,鼓勵孩子們大膽述說,尊重每位孩子的想法,在美術活動中讓孩子嘗試制作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欣賞孩子在美術活動中的創(chuàng)意和閃過點,我們對幼兒的藝術表現(xiàn)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審美標準去評判幼兒作品。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個性,并更好地促進幼兒思維、想象、動手操作等綜合能力的提高。
美術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一)顯性內容與目標:
用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研究折紙飛機的方法,鼓勵學生在自己折的紙飛機上創(chuàng)新。(所繪圖案、色彩、標志及折法上的變化與不同。)
。ǘ╇[性內容與目標:
提高學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畫畫、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筆、剪子和紙張的性能。
二、教學重點:
學習折紙飛機的方法和簡單的裝飾。
三、教學難點:
作品的新穎,折法上的變化。
四、課前準備
。ㄒ唬⿲W生準備:課本、彩色水筆、油畫棒、剪刀、不同質地的紙張。
(二)教學準備:計算機課件、課本、彩色水筆、油畫棒、剪刀、不同質地的紙張、紙飛機及步驟圖。
五、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自然界中,有許多會飛的鳥類,聰明的人類不斷地向大自然學習,在一百多年前,飛機誕生了。
我們來欣賞各式各樣的`飛機好嗎?(老師播放自制的飛機課件)
2、新授---折紙飛機
。1)老師把自己的理想折成了大飛機,它漂亮嗎?(飛機飛向學生)
。2)調查學生基本能力
、傩∨笥阎杏姓l會這樣的飛機?
會折的同學就請你折一架這樣的飛機!不會折沒關系,老師送給你一架飛機,試著拆開后再折好。
②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折紙飛機掌握情況。
(3)再次展示紙飛機(飛機飛向學生)
快看,老師這里有一架大飛機和剛才的完全不一樣。你們想知道它是怎么折的嗎?
合作的要求:
小組同學一起商量一起討論,對照圖折一架這樣的飛機。比一比,哪個小組最快。
。4)出示課件----兩種飛機折法步驟圖。
同學們真聰明,通過大家一起努力探究,學會了折這樣的飛機。展示紙飛機②現(xiàn)在請每個小朋友,選擇你最喜歡的飛機試著看圖把它折出來。
。5)飛機的裝飾。
、亠w機除了各種樣子,還有各種色彩和圖案?匆豢,自己說一說,飛機上的色彩和圖案。(放課件)
、陲w機上的圖案,色彩可真漂亮!我們小朋友設計的飛機,就更漂亮了,不信,你們打開書P22-23,欣賞小朋友的飛機。邊看邊想,他們用了什么方法使飛機更漂亮了?
③現(xiàn)在閉上眼睛想一想,還可以怎么設計裝飾你的飛機,使它更漂亮?
3、學生完成作品。
。1)提示作業(yè)要求。
用心設計一架你自己的飛機,讓他將你的理想帶上藍天。
。2)展示交流。
4、課下延伸。()
同學們都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看。ǚ耪n件)這是11月剛剛在珠海航展會上展出的,人自己設計的超-7隱形戰(zhàn)斗機。空軍叔叔用它可以更好的保衛(wèi)我們的祖國了。
同學們設計的飛機也有很多新的功能,希望你們長大之后把你的這些理想和愿望一一實現(xiàn)。
現(xiàn)在把你的理想大聲說出來,讓飛機把它帶上藍天吧!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小雞的外形特征,嘗試進行圓的借形想象。
2、愿意參加繪畫活動,學習在畫面中心安排主要形象。
活動準備:記號筆、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
師:骨碌碌,草地上滾來了三個蛋寶寶,這些蛋寶寶是怎樣的?
師:你們可別小看這些蛋寶寶, 他們可厲害了,會變魔術,看變出了什么?(小雞)
二、感知小雞的頭部特征并學習畫小雞
1、感知小雞的外形特征。
師:小雞長的什么樣子的?(圓圓的身體,尖尖的嘴巴,圓圓眼睛,兩只小腳)
2、觀察不同形態(tài)的小雞。
師:這些小雞在草地上做什么呢?誰來說一說。
。1) 師:小雞的頭抬的高高的,小嘴巴張的大大的,在做什么呢?(在叫媽媽)
。2) 師:小雞的頭低了下去,小眼睛也盯著地上。(吃米)
。3) 師:小雞把頭轉了過去,小眼睛和小嘴巴也都轉過去了,它在做什么?(找朋友)
3、蛋寶寶變魔術。
師:蛋寶寶真厲害,能夠變出這么多的'小雞。還有一些蛋寶寶也要變小雞,想看嗎?
師:看它是怎么變出來的?示范:圓圓圓圓畫個圓,找到一邊畫眼睛,眼睛邊上是嘴巴,身體下面是小腳。
師小結:原來蛋寶寶加上頭、畫上眼睛、嘴巴、小腳,就會變出一只小雞了。
2、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變一變。
師:有沒有小朋友也想來試試?你想畫一只什么樣的小雞呢?
三、幼兒創(chuàng)作
請每個幼兒在操作紙上作畫,要讓蛋寶寶變出各種動態(tài)的小雞來。
四、作品展示交流
師:你畫的小雞它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