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虞美人公開課教案
在教學(xué)工作者實(shí)際的教學(xué)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xué)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yīng)當(dāng)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虞美人公開課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虞美人公開課教案1
【教學(xué)目標(biāo)】
1、吟詠詩韻,通過誦讀體會詩人感情。
2、感受詞中復(fù)雜的愁緒,體會詩人愁之深遠(yuǎn)。
【教學(xué)重點(diǎn)】通過誦讀體會詩人愁情。
【教學(xué)難點(diǎn)】品析詩人愁緒,感受愁之深遠(yuǎn)。
【教學(xué)過程】
一、導(dǎo)入
有這么一位昏庸無能的君王,年輕時沉迷酒色,面對形勢緊迫的國家卻只會每天與臣下設(shè)宴酣飲,整日憂愁悲歌。他又是一位多愁善感、滿腹愁情的詞人,曾寫下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后人稱他為薄命君王、絕代詞人。他就是南唐李后主李煜。我們曾于《相見歡》中感受到這位帝王充滿哀怨的淺唱低吟,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jìn)這位南唐末代帝王的內(nèi)心世界,去感受這位亡國之君聲聲血淚寫成的作品《虞美人》。
二、走近作者
1、李煜(937—978),原名從嘉,字重光,五代時南唐的最后一個君主,世稱李后主,著名詞人。工書善畫,洞曉音律,詩、詞、文皆通,以詞的成就最為突出。
2、作品風(fēng)格:
(1)前期,作為南唐的國君,他生活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描寫宮廷享樂及男歡女愛,詞風(fēng)綺麗。
(2)后期,亡國后的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zhuǎn)向了寫思鄉(xiāng)之情、亡國之恨,格調(diào)衰婉凄楚。
3、寫作背景: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違命侯”,實(shí)際上如囚徒一般,過著“北中日夕,只以淚水洗面”的日子。三年后,李煜四十二歲生日時,作《虞美人 》詞,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觸怒宋太宗,不久便賜酒將他毒死。這首《虞美人 》也便成了李煜的絕筆之作。
三、詠詩韻
1、全班齊讀。
2、聽錄音范讀。
3、作誦讀指導(dǎo),學(xué)生自由朗讀。
。1)劃分節(jié)拍。
(2)找出詩眼:愁
。3)把握基調(diào):無限愁情。(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的整體情感基調(diào)是無限悲哀傷感,詞中有不堪回首的回憶,有痛苦難耐的現(xiàn)實(shí),誦讀時語調(diào)要低沉,語速應(yīng)緩慢,要以一種長嘆的語氣表現(xiàn)出來!皢柧苡袔锥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整首詞情緒的高潮!跋驏|流”是指愁緒的綿長無盡,聲音要延長,要把這無盡的哀愁表現(xiàn)出來。
4、指名學(xué)生試讀并點(diǎn)評。(配樂)
5、全班再次齊讀,感受愁情。
四、品愁情
詞人的愁是無窮無盡的,那他在愁什么呢?請同學(xué)們結(jié)合寫作背景和詩歌內(nèi)容思考詞人究竟在愁什么?從詞中哪里可以看出來? 明確:往事之嘆、亡國之痛、離家之苦。(對往事逝去不復(fù)返的哀嘆、對于亡國的悲痛、對于離家千里之外的憂愁。)
1、“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1)從這句詞中我們可看出詞人在愁什么?
明確:對于往事的哀愁。
從背景中我們可知道,詞人本是一國君王,過去的時光是多么美好,有笙歌歡笑、錦衣玉食、美酒美人、尊嚴(yán)和自由,而這一切美好的時光都已經(jīng)逝去了,如今自己卻被囚禁于異國他鄉(xiāng),一切都回不到過去了,因此詞人想到這里發(fā)出了哀愁。
。2)“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事物,作者為何希望它早點(diǎn)結(jié)束呢? 明確:
“春花”象征著“生命與希望”。可是此時此刻的李煜卻被囚禁在異鄉(xiāng),失去了自由,那么,對于一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嚴(yán)的亡國之君來說,哪里還能看到希望呢?因此看到這美好的景色,詞人不是愜意反而更憂愁了。 “秋月”,月,總是那么敏感而多情,自古以來,多少離家的人,只能借千里明月遙寄相思。此時此刻的李煜也一定在望月興嘆,想起了遠(yuǎn)方的故鄉(xiāng)吧。 “何時了”,正所謂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春花秋月年年如期而至,可作為一個被囚禁在異國的亡國之君,這只意味著屈辱的日子也會如春花秋月一年又一年地延續(xù)下去,因而這位被囚禁的亡國之君仰頭問蒼天:“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呢?”
。3)“往事知多少”,詞人想起了哪些往事呢?
明確:錦衣玉食、后宮佳麗、笙歌歡笑、尊嚴(yán)、自由等。
2、“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
。1)從這句詞中我們可看出詞人在愁什么? 明確:亡國之痛。
(2)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明確:小樓 東風(fēng) 故國 月
小樓:被困之所
東風(fēng):東風(fēng)即春風(fēng),預(yù)示著又一個春天來了,一年又一年過去了,而“我”卻依然被困于此,失去了自由。
故國:故國已不在,皇帝的身份也不在了。往事不堪回首,因此詞人因亡國之痛而引發(fā)了愁情。
月:痛苦的往事不忍心想起,只有傷痛與悲哀?吹矫髟卤阆肫鹆诉h(yuǎn)在千里之外的家鄉(xiāng),可是自己已經(jīng)回不去了,想到這里,詞人的愁情便更加濃重了。
3、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
。1) 從這句詞中我們可看出詞人在愁什么?
明確:青春、美好時光的逝去;物是人非的境況;身份的改變。
。2)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明確:雕欄玉砌、朱顏。
(3)雕欄玉砌指什么?(見注釋,指南唐宮殿)朱顏又是指什么?(紅顏。) 宮殿尚在,當(dāng)年侍奉自己的宮女卻紅顏已老,青春不在。正如李清照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但改的僅僅是朱顏嗎?過去是君王,現(xiàn)在是囚犯,過去住的是宮殿,現(xiàn)在是小樓,身份一變,一切都變了,改的`太多太多。這一切都如“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因此詞人對逝去不復(fù)返的往事發(fā)出了感慨哀嘆。
小結(jié)(板書): 春花 秋月 往事 → 往事之嘆
小樓 東風(fēng) 故國 → 亡國之痛 → 愁 雕欄玉砌 朱顏 → 離家之苦
4、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正因?yàn)橄肫鹆嗣篮玫耐、已?jīng)滅亡的故國和遠(yuǎn)在千里之外的家鄉(xiāng),詞人在詞的最后發(fā)出了對于愁的感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愁,本是抽象的,沒有體積和重量的,在這里作者運(yùn)用比喻,把滿腔的愁緒比作一江春水,將抽象的情感用具體形象的春水表現(xiàn)出來。自古以來,許多文人也都愛把愁比作江水,如我們曾學(xué)過的
詩人為何把愁比作江水?江水有什么特點(diǎn)?
明確:江水的特點(diǎn)有:浩蕩奔涌,奔流不息,連綿不盡,不舍晝夜,無盡無窮。 因此,把愁比作春水,顯示出詩人內(nèi)心積蓄已久的愁思如浩蕩奔涌的江水一般 釋放出來,這愁又如江水不舍晝夜,奔流不息,無窮無盡?梢娫娙顺钋橹钸h(yuǎn)與深切。
五、延伸拓展
我們于這血淚之作中感受到了李后主的亡國思家之愁,在以往學(xué)過的作品中也曾感受過許多詩人的愁情,請同學(xué)們回憶我們曾學(xué)過哪些關(guān)于“愁”的詩句,或課外搜集的有關(guān)詩句也可,并說明它們的出處。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铎稀断嘁姎g》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唐.白居易《琵琶行》 薄霧濃云愁永晝——李清照《醉花陰》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钋逭铡兑患裘贰 明月高樓休獨(dú)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吨傺汀短K幕遮》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R鑄《青玉案》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畎住肚锲指琛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秦觀《浣溪沙》
六、小結(jié):
因?yàn)楸吹娜松?jīng)歷,詩人們把自己的滿腹愁情均化作文字揮灑而出。同樣,沒有慘痛的人生經(jīng)歷,李煜便不會有如此深切的愁恨,也不可能寫出這飽含血淚的作品,讓我們再次朗誦這首絕筆之作,感受李后主深沉無盡的亡國愁恨。
七、欣賞歌曲《虞美人》,感情升華。
八、背誦全詩。
虞美人公開課教案2
教學(xué)目的
1. 誦讀詩歌,把握詩歌基本內(nèi)容。
2. 通過品讀、鑒賞,體會作者訴說內(nèi)心的極度痛苦,并學(xué)習(xí)詞人化抽象為形象的表達(dá)技巧。
3. 背誦詩歌。
教學(xué)重點(diǎn)、難點(diǎn)
1. 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2. 通過分析內(nèi)容體會情感,并學(xué)習(xí)詞人化抽象為形象的表達(dá)技巧。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導(dǎo)入新課
古代的詞是為演唱而作的歌詞,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古代,欣賞一首優(yōu)美的古詞。播放李煜《獨(dú)上西樓》——鄧麗君演唱。我們已知道詞分為婉約和豪放兩個流派。這首詞屬于哪個詞派?(婉約)知道誰寫的嗎?(李煜)下面,讓我們走近李煜,去聆聽這位詞中帝王充滿哀怨的淺唱低吟,去感受這位亡國之君聲聲血淚所寫成的作品《虞美人》。(板書)
二、介紹作者
請同學(xué)們發(fā)言介紹李煜的生平,然后教師補(bǔ)充。
明確:李煜,南唐最后一個國君,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他有雙重身份,既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君王,又是一個多愁善感的詞人。后人評價他“作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為君王”。他治國無方,卻多才多藝,工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較高造詣,詞的成就最突出。
三、寫作背景
975年,宋軍破金陵,李煜肉袒出降,雖被封作違命侯,實(shí)則淪為階下囚。978年的7月7日,是李煜的生日,他作了一首詞命樂伎寓所演唱,宋太宗得知后極為震怒,賜酒將他毒死。這首詞就成了李煜的絕命詞,就是《虞美人》。
四、整體感知,了解內(nèi)容
1.請一位男生和女生分別朗誦,讓學(xué)生比較評價。
2.教師范讀詩歌。
3.找出韻腳和重讀詞。
。ㄗ⒁獍盐赵~人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調(diào))
明確:韻腳——了,少;風(fēng),中;在,改;愁,流
重讀——何時,多少,又,不堪,應(yīng),只是,幾多
4.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用一個字來概括詞人的內(nèi)心世界。
明確:愁。
5.提問:哪些詞體現(xiàn)了詞人的故國情感?
明確:春花,秋月,往事,東風(fēng),故國,雕欄玉砌,春水。
五、品析鑒賞,感受藝術(shù)
學(xué)生齊讀上片
1. 思考:“春花秋月”是美景,如此賞心悅目的景致,作者為什么要追問它“何時了”?
明確:春花最美,秋月最亮,然而,如此美景在李煜那里卻絲毫也喚不起欣賞的興趣。一個被囚禁的亡國之君要忍受無盡的屈辱,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只是意味著這種屈辱的生活無盡的延續(xù),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盡頭呢?
2. 思考:“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隱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思?
明確:昨夜的東風(fēng)預(yù)示著又一個春天來了,舉頭仰望明月,不由思戀起故國。一樣的東風(fēng),一樣的明月,不一樣的境遇,故國已不在,皇帝的身份已不在了,正所謂“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回首故國,只有傷痛和悲哀。
3.小試身手:將“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這句話改寫成現(xiàn)代情景散文。
學(xué)生齊讀下片
4.思考:“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反映了作者什么樣的心理活動?
明確:“雕欄玉砌”是作者過去生活的象征,詞人用猜測的語氣,含有國破家亡,江山變色之意。反映作者悔恨、追思、悲憤的心理活動?梢哉f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5.思考:“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千古名句,你是否同意
這種觀點(diǎn)?這句話好在哪里?
明確:同意。運(yùn)用比喻,以水喻愁,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這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舍晝夜,長流不斷。
6.拓展: 化抽象為形象的詩句有哪些?
明確: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六、課堂小結(jié)
這首詞充滿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fā)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以致他為此付出了生命。李煜,如果沒有慘痛的人生經(jīng)歷,就寫不出如此飽含血淚的作品,也就不能打動人們的心靈。正如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七、課堂活動
請多才多藝的同學(xué)演唱《虞美人》。
八、布置作業(yè)
1. 背誦全詞;
2. 李煜,我想對你說。
【虞美人公開課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虞美人》教案09-06
《虞美人》教案(15篇)03-22
《虞美人》教案15篇03-13
虞美人教案范文匯編5篇04-04
公開課教案03-09
小班的公開課教案03-06
小班公開課教案03-09
中班公開課的教案03-26
公開課教案:夾竹桃03-03
大班公開課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