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玩沙包游戲,練習投擲,訓練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發(fā)展幼兒綜合運動的能力。
2、提高獨立思維能力,培養(yǎng)遵守紀律的好品德。
3、激發(fā)幼兒勇敢、大膽、勇于接受挑戰(zhàn)及保護小動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設計活動場地:布置好的活動場地。
2、人手一只沙包。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列練習。
幼兒聽口令練習。
2、游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ǘ┗静糠
1、自由幼兒自由玩沙包,引導幼兒把沙包放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如頭頂上、肩膀上、手心上……等),使沙包不掉到地上。
2、情境導入:
“剛才小兔說森林里面狐貍又做壞事了,他想讓我們小朋友一起給他幫忙,那我們小朋友開著自己的車準備出發(fā)!睅ьI幼兒來到布置好的活動場地。
3、游戲:《打狐貍》。
①教師交代游戲規(guī)則和玩法。
規(guī)則和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每個小朋友拿兩個沙包,自由模仿喜歡的小動物,用鉆、爬、跳、跑等等方法到達目的.地,對準“狐貍”打過去,看誰的能打中,誰就是小英雄,可以去和黑貓警長一起去抓壞蛋。
、诮處熓痉,講解動作要領,幼兒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塾螒驎r教師要觀察幼兒的投擲動作是否準確并及時糾正錯誤。
、軐τ變旱谋憩F給予講評,并獲得獎勵。
。ㄈ┙Y束部分:
玩丟沙包游戲(即丟手帕游戲),邊玩邊唱。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fā)現風車的制作方法,學會制作風車
2.培養(yǎng)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彩紙
2.風車制作方法示意圖
3.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出示一張圖片讓幼兒猜是什么季節(jié)教師說上面都畫了什么上面有小女孩白云太陽花朵小草還有什么?然后讓給幼兒補充幼兒回答還有風車你們喜歡風車嗎這么好玩的大風車,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呢?這些啊是風車的步驟今天老師叫你們折風車。
二、老師教幼兒操作 1、風車制作方法示意圖
。1)把正方形的紙對折變成長方形
。2)把兩條邊對著中間的線折折成長方形問:小朋友像什么回答:門風扇
。3)上下兩條邊對折變成正方形現在我們的大正方形變成了小正方形
。4)把正方形打開上下兩條邊向中間的線對折打開
。5)長方形的一條邊向上折折到第一條線再打開向反方向折打開
。6)上邊一條線向中間折折成小房子的.形狀下邊同上
。7)1、把兩邊分開折2、教師再教一遍3、然后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與他們一起制作,給他們講使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4.學習小風車折法。
師:小朋友都學會了折風車,折得又整齊又漂亮!
三、活動評價 總結評價,結束活動,請大家一起來評一評你認為哪個風車最漂亮。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講述運動會場景,理解起點與終點的含義,能正確判斷不同比賽項目的起點與終點
2、根據運動員距離終點的遠近,嘗試將小動物圖片擺放在合適的領獎臺,并運用7以內的序數詞正確表述小動物的名次。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平臺、運動會PPT、領獎臺圖片、賽車比賽及爬桿比賽小動物圖片各一套。
學具: 領獎臺圖片、賽車比賽小動物圖片、爬桿比賽小動物圖片每位幼兒各一套。
活動過程:
一、認識參加運動會的運動員
1、談話活動進入情境。
師:小朋友們好!我是包包大人,自從青青草原上開展了羊族運動會之后,草原上的其他小動物都忍不住也要開運動會,想請你們做小裁判呢,你們愿意嗎?瞧,運動員們坐著小火車來啦。
2、觀看ppt,認識運動員,說一說小動物坐在第幾節(jié)車廂。
提問:都有誰來參加運動會了?(小猴、小豬、小狗等)小猴坐在第幾節(jié)車廂里?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們一起用小手數一數。點數后ppt顯示車廂號驗證。
二、賽車比賽
1、認識起點與終點
師:包包大人宣布“運動會”開始了,第一個進行的比賽項目是:汽車比賽。
提問:它們從哪里出發(fā)的?這個地方叫什么?
小結:小動物從最右邊準備出發(fā),這個地方叫起點。
提問:它們要去哪里?有小紅旗的地方叫什么?
小結:比賽結束的地方叫終點。
2、比一比誰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1)觀看課件:賽車比賽
師:我們一起給它們加油吧……時間到,請小裁判給運動員排名次,
(2)提問:誰是第一名?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小猴離終點最近,排第一名
。3)誰是第二名?你怎么發(fā)現的.?
小結:小老鼠比小猴落后一點點,除了小猴,小老鼠離終點最近,所以小老鼠是第二名。
誰是第三名?你怎么發(fā)現的?(方法同上)
3、將前三名運動員送到領獎臺上。
(1)師:小猴、小老鼠、小牛分別獲得了第一、第二、第三名,都想到領獎臺上領獎呢。
。2)觀察領獎臺,發(fā)現標有數字1的是第一名的領獎臺,標有數字2的是第二名的領獎臺,依次類推。
。3)提問:誰愿意幫助小動物把照片貼到領獎臺上?引導一名幼兒上前操作,如有誤,請其他小朋友幫忙。
4、把所有的運動員都送上領獎臺。
。1)老師介紹操作材料:我給每位小裁判準備了一個領獎臺和小動物照片,請各位小裁判比較賽車比賽的名次,將七位運動員的照片都貼到相應的領獎臺上。
。2)要求:小裁判要認真細心,做到公平公正。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請操作完成的幼兒再次檢查,并與同伴相互講述。
。5)實物平臺展示2名幼兒操作結果,幼兒集體驗證、糾錯,用最好聽的聲音集體宣布運動員的名次。
5、小結:本次比賽,各位小裁判能公平公正的將小動物擺放至正確的領獎臺,小動物們特別開心,謝謝各位小裁判。
三、爬桿比賽
1、觀看ppt,認識參加爬桿比賽的小動物。
2、區(qū)分爬桿比賽的起點與終點。
提問:爬桿比賽的起點在哪里?為什么?
小結:小猴從下往上爬,所以最下面的紅線是起點,最上面紅旗處是終點。
3、幼兒操作,將每位爬桿比賽運動員的照片貼在領獎臺。
師:比一比,爬桿比賽誰是第一名、第二名……給它們排出名次,將照片貼至領獎臺相應位置上。
4、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完成后相互講述、討論操作結果。
5、實物平臺展示2名幼兒操作結果,幼兒集體驗證、糾錯,用最好聽的聲音集體宣布運動員的名次。
6、小結:我們在做裁判員的時候,一定要根據不同的比賽項目,先確定起點和終點,再比一比誰離終點近,就能正確給運動員排名次。
四、結束部分:
師:在兩項比賽中,小裁判都能公平公正的做出判斷,我宣布你們都被評為最佳小裁判!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們呢,大班的哥哥姐姐聽說你們被評為最佳小裁判,也要請你們參加他們的運動會呢,我們一起出發(fā)啦。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各種電動玩具及其共同的特征。
2、使幼兒知道電池在電動玩具中的作用以及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3、發(fā)展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玩具的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個電動玩具。
活動進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興趣。
1、教師扮演師貓頭鷹博士,邀請幼兒去電動城玩。
2、幼兒在電動城里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玩過以后,告訴大家,自己玩的是什么?它會怎么樣?
3、幼兒分散按意愿玩,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進行觀察。
4、幼兒交流觀察結果。
二、尋找電池。
1、教師提問。電動玩具為什么有的能動、有的能響呢?(幼兒互相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幼兒自由探索和操作,尋找電池:請你們在玩具身上找找看,是誰供給它們電,使它們動的?
3、幼兒交流探索結果,是電池讓電動玩具動起來的。
4、請一名幼兒上來將電池拿掉,其他幼兒仔細觀察。
5、教師簡單小結:看來,真是電池起了作用,電池可以供電給玩具讓它們能動、能亮,電池的本領可真大。
三、學習正確安裝電池。
1、幼兒觀察電池,了解電池的基本結構。
2、幼兒初步嘗試給玩具裝上電池,讓它們能再動、再跑。(幼兒嘗試裝電池,教師巡回觀察,不作指導)
3、請一名幼兒上來邊操作邊講述,教師引導其他幼兒觀察。
4、請沒有完成的幼兒再次嘗試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電池是各種各樣的',可以用在很多地方,還學會了正確地裝電池,可你們要記得電池用完了以后一定要拿出來,不然會把電動玩具給弄壞的,記住了嗎?
四、結束活動。
——教師扮演貓頭鷹博士,歡迎幼兒下次再到電動城來玩。
活動反思:
為了激發(fā)他們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培養(yǎng)他們樂于嘗試、勤于動手的習慣。設計了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較強的嘗試學習活動——好玩的電動玩具;顒又饕ㄟ^讓幼兒各種各樣的玩具和不斷地探索,一步步地揭開電池的各種秘密,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認識電池并學會安裝電池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對作品教學價值的分析:
葉子隨處可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于幼兒來說,這樣的活動是他們熟悉的,也是感興趣的,并能激發(fā)幼兒對科學課的興趣,挖掘想象力,活躍思維,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這節(jié)課主要以感知不同樹葉的特點為主,并進行分類,借以多種手段培養(yǎng)幼兒細心觀察、積極想象、大膽表現的能力。
對幼兒經驗能力的分析:
幼兒對樹葉并不陌生,中班的孩子已經開始關注自己身邊的周圍事物,能夠善于觀察,還能產生一些與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因此,注重他們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是很重要的;顒又幸詷淙~的特征為主線,激發(fā)孩子的興趣,符合了中班孩子喜歡表現自己,能說出自己想法的特點。
對幼兒學習方式的分析:
讓孩子主動參與觀察,積極探索,通過體驗過程,交流經驗,嘗試用多種辦法來解決問題,鼓勵他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在探索過程中,孩子們能充分展示自己,充分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樹葉的基本特征,并用準確的語言表述。
2、學習按物體特征給樹葉分類。
3、喜歡在大自然中觀察樹葉。
重點
難點
1、感知事物的基本特征。
2、學習按特征進行分類。
設計理念:秋天到了,一片片樹葉從樹上落下來。孩子們看到了各種不同形狀、顏色的樹葉。眼里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欲望。聽到他們饒有興致的在討論著與樹葉的相關的各個問題。看著他們熱烈的討論著,突然想起了一位教育家說過:為了兒童的健康,我們必須讓幼兒接觸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為了兒童的精神生命,也必須讓兒童的心靈與自然界的包羅萬象接觸。是的,大自然讓孩子陶醉,讓孩子充滿好奇,這是個多好的素材!讓孩子自由探索,尋求所要的答案。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讓孩子領略自然的過程發(fā)現大自然中的植物美。為此,我們圍繞著對樹葉的探究活動,設計了“樹葉的秘密”這一活動。
設計思路:從生活中提煉素材——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初步學習自由探索——在自由探索中尋求答案——通過就留,拓展思維。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幼兒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活動,擴展幼兒已有經驗的積累。
師:你們看在老師的簍子里有些什么?
預設:
幼兒:樹葉。
師:大家都認識它,那你知道樹葉有哪些秘密嗎?
預設:
幼兒甲:秋天來了樹葉就從樹上落下來了。
幼兒乙:有的'樹葉是紅顏色的,有的是黃顏色的。
幼兒丙:有的樹葉大,有的樹葉小
二、幼兒探索、發(fā)現葉子的特征。
設計意圖:引導幼兒運用視覺、觸覺、嗅覺探索樹葉的基本特征。學習用“我發(fā)現了xxxx”與同伴進行交流。
師:除了小朋友剛才說的那些秘密之外,小樹葉還有一些其他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小小科學家,找一找樹葉的秘密好嗎?
1、幼兒自由結伴去觀察、探索、發(fā)現。
2、交流發(fā)現。(引導幼兒用:我發(fā)現了xxxxxx進行交流。)
師:你在葉子身上發(fā)現了什么秘密?用什么方法發(fā)現的?
預設:
幼兒甲:我發(fā)現了樹葉的邊有刺。
幼兒乙:我發(fā)現了樹葉的是軟軟的。
幼兒丙:我發(fā)現了樹葉的樣子像把傘。
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感知葉子的特征。
三、給葉子分分類。
設計意圖:教師鼓勵幼兒通過觀察找到樹葉與樹葉之間的相同點,根據他們的相同點進行分類。
1、按特征進行分類。
每個葉子都有自己的秘密,它們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的地方,F在葉子想請小朋友幫它們分分類,你們覺得怎么分它們才不會打架呢?
。ǚ诸悩藴室獜娬{,要以葉子的個特征、相同點為標準進行分類。)
預設:
幼兒甲:我的樹葉是大的,那就把大的分在一起。
幼兒乙:我的樹葉邊是刺刺的,有刺刺邊的樹葉分在一起。
2、幼兒進行分類,幼兒分類時,教師指導。
3、檢查分類情況。先請幼兒互相介紹自己是怎么分的,再請個別幼兒講講自己的分法。
四、結束活動。
小結:今天我們用自己的方法了解了樹葉的許多秘密,這些秘密也是你們學來的本領哦,要把它們記在腦子里,告訴你的朋友,爸爸媽媽。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多東西它們也有秘密,只要用你的好辦法認真觀察,你一定能發(fā)現很多秘密,學到很多本領。
中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作品美的意境;
2、結構文字的認識:躺、坐、藏、說,并理解其意義;
3、嘗試根據散文詩的結構進行仿編
教學重點:結構文字的認識:躺、坐、藏、說
教學難點:根據散文詩的結構進行仿編
教學準備:
知識準備:
知道落葉是秋天典型的季節(jié)特征;認識結構文字秋天、樹葉、小蟲、螞蟻、小魚、小燕子;手指游戲《樹葉蝴蝶》。
物質準備:
圖片6幅、大樹葉一個、字卡、教材、連線題、每個幼兒手里一支筆、背景音樂、散文詩朗誦、獎勵:樹葉
鼓勵語:你真的很不錯,你真的很不錯,你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錯。
教學過程:
一、討論引出課題。
1、手指游戲《樹葉蝴蝶》
2、(出示第一幅圖片)提問:秋天到了,這些美麗的樹葉都飄到哪里去了呢?幼兒猜想各種小樹葉可能飄落的地方。
二、欣賞散文詩,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1、下面我們聽一首散文詩,小朋友們要仔細聽,看看樹葉都落到哪里去了?
。ㄓ變焊鶕⑽脑娀卮饦淙~都落到了哪里)
2、第二次播放散文詩,重點理解“誰看見了,把樹葉當作了什么?”
3、教師邊出示圖片邊朗誦詩歌并出示字卡。
4、提問:樹葉落在地上,小蟲爬過來,怎么樣在樹葉上面呀?把它當做小床;
樹葉落在溝里,螞蟻爬起來,怎么樣在樹葉里面?把它當做小船;
樹葉落在河里,小魚游過來,怎么樣在樹葉下面?把它當做小傘;
樹葉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見了說什么呀?“來信了,催我們上南方去!”
5、請幼兒邊看圖邊完整欣賞配樂散文詩一遍。(發(fā)教材,讓幼兒用手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讀)
三、鞏固散文詩內容
游戲:找朋友
我們知道了這些小動物的動作,現在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其他的`小動物跟他們做著同樣的動作,讓我們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吧!(每個幼兒一張連線圖,把相應的內容連起來)
四、幼兒仿編
1、提問:樹葉還會落到哪里?會被誰看見,把它當作什么呢?
2、幼兒討論,仿編。(播放背景音樂)
3、請個每個組的幼兒分別將仿編的散文詩朗誦給大家聽。
五、游戲:撿樹葉
規(guī)則:出示圖片,游戲開始,每個幼兒摘一片樹葉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教師把拿著“小蟲”字卡的幼兒叫到前面,提問幼兒小蟲是怎么樣在樹葉里的,幼兒說:“是躺在樹葉里!痹谧屇弥靶∠x”字卡的幼兒去找拿著“躺”字卡的幼兒,找到后帶到前面,出示大樹葉,讓拿著“躺”字卡的幼兒給其他小朋友做“躺”的動作示范。其他幾組也是如此。
六、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學會了一首關于秋天的散文詩,回家后我們畫一幅落葉的圖畫送給我們的爸爸媽媽好嗎?
獎勵: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都非常棒,不僅學會了散文詩《落葉》,還自己創(chuàng)編了一首詩歌,老師非常高興,所以給大家?guī)砹艘恍┬《Y物!
附:
手指游戲:
《樹葉蝴蝶》
秋風秋風吹吹,樹葉樹葉飛飛,就像一群蝴蝶,張開翅膀追追。
散文詩:
落葉
秋天到了,天氣涼了;
一片片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
樹葉落在地上,小蟲爬過來,躺在上面,把它當做小床;
樹葉落在溝里,螞蟻爬過來,坐在里面,把它當做小船;
樹葉落在河里,小魚游過來,藏在下面,把它當做小傘;
樹葉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見了說:“來信了,催我們上南方去!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細致觀察,發(fā)現小白兔之間的異同。
2、學習和使用細致、有序的觀察方法為小白兔找朋友,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3、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通過細致觀察,發(fā)現小白兔之間的細微差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活動準備
教師操作材料:小白兔卡片、找朋友的游戲大圖1張、小白兔卡片12張。
幼兒操作材料:找朋友的游戲圖1張,小白兔卡片12張。
活動過程
導入。
出示卡片小白兔,可可:今天我要出去玩“找朋友的游戲,小朋友們要加入嗎?
教師出示游戲大圖,引導幼兒觀察小白兔身邊的“影子”?煽桑哼@里有很多小白兔,每個小白兔都有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好朋友,我們來幫這些小白兔找到它們的好朋友吧!教師出示12張小白兔卡片。
給小白兔找朋友
請小朋友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教師在歌聲中為一個小白兔找朋友。教師貼一個錯誤的小白兔,請幼兒說說它們是不是好朋友,為什么?哪里是不一樣?
第一次,貼錯一個圍巾不一樣,其他都一樣的小白兔:帽子、手套、紐扣都一樣,圍巾的顏色排列順序不一樣。
第二次,貼錯一個紐扣不一樣,其他都一樣的小白兔:帽子、圍巾、手套都一樣,紐扣的顏色排列順序不一樣。
第三次時,給小白兔找到一個一模一樣的`好朋友。
每次游戲中,教師都引導幼兒在對比兩個小白兔時,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先看帽子,再看圍巾、手套和紐扣。在觀察圍巾時,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念出顏色。讓幼兒在對錯的判斷中明確什么是一模一樣的好朋友。
發(fā)放幼兒操作材料,請幼兒給小白兔找朋友。
活動延伸
1、在教室里找相同,到戶外找相同。
2、在家里玩電腦操作“找相同”。
教學反思
能引起孩子的喜愛、認同的教學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愛鮮艷、夸張的小白兔作為教學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新穎有趣的環(huán)節(jié)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讓孩子們積極的去看、說、做。本活動以小白兔找朋友的游戲作為目標,讓幼兒快樂的玩,從玩中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小百科:朋友(友情),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朋友之間可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為深度時,可稱之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