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科學教案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橡皮泥沉浮起來的奧秘。
2、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
3、培養(yǎng)多動腦,勤動手的探究精神。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水,幾盒橡皮泥。
【活動過程】
1、玩橡皮泥,引導幼兒探究橡皮泥沉下去也可以浮起來的奧秘。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準備了什么好玩的東西(出示橡皮泥和水),老師請小朋友把捏成各種形狀的橡皮泥放到水里,去看看橡皮泥是會浮起來還是沉下去。
2、分享玩橡皮泥的經(jīng)驗。
請幼兒個別講述并示范橡皮泥沉下去和浮起來的操作。
教師小結:橡皮泥既能沉下去也能浮起來。
3、幼兒自主探究橡皮泥浮起來的方法。
師:橡皮泥改變形狀后能夠浮起來,F(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想想,橡皮泥變成什么形狀后可以浮起來呢?我們看看誰想到的辦法最多。
教師觀察和指導,協(xié)助個別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分享幼兒成功的快樂。
4、總結、分享經(jīng)驗。
幼兒談談自己想到的辦法和操作的經(jīng)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教師表揚幼兒肯動腦和大膽動手嘗試的好習慣,與幼兒一起分享他們努力嘗試后獲得的成功快樂。
活動延伸:
1、繼續(xù)讓幼兒探究讓橡皮泥浮起來的辦法,讓他們理解橡皮泥浮起來所要具備的條件,并初步學會歸納和記錄。
2、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并動手嘗試橡皮泥更多的新玩法。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了解故事內(nèi)容及情節(jié)的基礎上,選擇合適樂器及節(jié)奏進行表現(xiàn)。
2、嘗試運用疊加式的復合節(jié)奏進行演奏,并能較專注的合作演奏。
活動準備:
1、譜架、節(jié)奏卡、樂器(串鈴、雙響筒、蛙鳴筒、三角鐵)
2、熟悉三拍子樂曲,能看著節(jié)奏譜和著音樂拍節(jié)奏。
活動過程:
一、感受故事的意境,了解故事具體情節(jié)及內(nèi)容。
1、引入故事。
師:孩子們,你們見過月光長廊嗎?
師:月光長廊會是一個怎么樣的長廊?
師小結:原來月光長廊是條長長的.走道,在月光下它會顯得特別的漂亮。(出示圖片、音樂響起)
2、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及情節(jié)(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師:一共出場幾個動物,按什么順序出場?
師:小青蛙在故事里做了什么事?
3、回憶感受音樂,帶領幼兒走進故事的意境。
師:這段音樂是個幾拍子的音樂,聽了這段音樂你的感覺怎么樣?”
師小結:“這是個非常動聽的友誼之聲圓舞曲,想不想帶著樂器朋友去參加這個美麗的舞會?
二、選擇適合的樂器及節(jié)奏。
1、幼兒選擇適合的樂器。
師:今天,老師要挑戰(zhàn)你們了,我?guī)砹艘恍菲,請你們用樂器朋友來講述這個故事,行不行。
師:看,我?guī)砹耸裁礃菲鳎?/p>
師:哪個樂器更像什么小動物出場?說說理由。
2、嘗試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
三、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討論演奏形式。
師:還記得在今天的故事中四個小動物是一起出來的嗎?
師:故事中動物朋友們越來越多,它們有沒有停下過舞步?
師小結:所以,難就難在這里哦,每個人都要想好自己的節(jié)奏,一句一句的跟上去,而且還不能停下自己的節(jié)奏,有問題嗎?
2、幼兒進行合作演奏
師小結:有了你們的伴奏,使我們的月光長廊變得更美了;氐桨嗉壚锬銈兛梢匝b扮一下,開一個月光舞會,好不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摩擦產(chǎn)生靜電的現(xiàn)象。
2.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筆、塑料袋、碎紙片、鉛筆、水彩筆、百潔布、記錄單、筆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想一想。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紙片,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如果不直接用手拿,有什么辦法可以將紅色盤子里的紙片移到黃色盤子里?
二、玩一玩,試一試。
1.出示百潔布和水彩筆,提問:如果給你一塊布和一支水彩筆,你能完成剛才的任務嗎?
2.請個別幼兒上來嘗試。
3.教師演示摩擦起電的小實驗:用水彩筆在百潔布上摩擦后吸起碎紙片。
實驗后提問:這是怎么回事呢?
教師:原來水彩筆在百潔布上摩擦后產(chǎn)生了靜電,可以吸起小紙片,這種現(xiàn)象叫做“摩擦起電”。
三、嘗試用不同材料進行摩擦起電的實驗。
1.出示實驗材料,幼兒逐一認識。
2.介紹記錄表,引導幼兒猜想并記錄。
3.幼兒實驗并記錄。
4.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摩擦起電”是在“做中學”的思想指導下設計的一個大班科學活動,通過觀察、探究、猜想、驗證、發(fā)現(xiàn)、記錄、分享與表述,發(fā)揮了孩子們的主動性,通過該活動,孩子們對摩擦能產(chǎn)生靜電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并能體驗大膽猜想和認真驗證的科學探究過程,基本完成了預設的目標。不過,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沒有重視與孩子的交流,沒有對孩子的回答給予肯定。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注意貫徹“做中學”思想,引導孩子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并重視與幼兒間的交流。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嘗試使用多種輔助材料讓硬幣浮起來,激發(fā)幼兒對身邊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2、學習記錄實驗結果,探索哪些物體更容易使硬幣浮在水面上。
3、體驗交流、分享經(jīng)驗與合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一元硬幣、泡沫盤子、積木、薄紙板、塑料瓶蓋、大樹葉、記號筆(以上物品人手一份);裝有清水的大盆4個,干抹布8塊;記錄表(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操作興趣
師:(出示一元硬幣)這是什么?
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這枚硬幣放進水盆里,它會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幼兒討論。)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會浮起來,有的說會沉下去。到底會怎樣呢?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
2、討論
我們大家都看到了,硬幣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樣了?(沉下去了。)那么現(xiàn)在請你們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讓硬幣浮在水面上呢?
幼兒自由討論,大膽回答。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
3、動手操作,大膽嘗試
(1)剛才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幾種材料,讓我們來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讓幼兒了解其名稱。)
(2)猜一猜,在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在你覺得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出示記錄表,講解記錄方法。)
(3)動手操作。下面就讓我們用這些材料來試試吧,看誰能使硬幣浮起來。
提醒幼兒注意幾點要求:a.每組一個大臉盆,玩的時候,不能擠,更不能搶,要互相謙讓,遵守紀律,因為我們馬上要成為小學生了。 b.注意別把水灑到桌上或地上。 c.每一種材料都要試一試,將用過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開擺放,同時看看成功了沒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試過后,在記錄表“結果”一欄后面記錄,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兒進行嘗試,動手操作。
4、交流,分享
請1—2名猜想與實際操作結果都一致的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表(同時展示記錄表),讓他們說說,是用什么材料,想了什么辦法讓硬幣浮在水面上的?
B、合作探索
(1)只使用一種材料(泡沫盤子)。把你們這一組的硬幣一個一個依次疊起來放在盤子中間,看這次硬幣會怎樣?學習記錄:幾枚硬幣放上去會使盤子跟硬幣都沉下去,就在記錄表上泡沫盤子下面的空格里寫上數(shù)字幾。大家商量好,誰來操作,誰來記錄。
(2)幼兒探索。
(3)交流、分享各組的新發(fā)現(xiàn)。
6、教學延伸
硬幣放進水中會沉下去,但我們借助一些會浮的材料來幫助它,就讓它又浮起來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例如不會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面上。你們還知道哪些呢?(如鐵塊放入水中會沉下去,但造成了船以后,船會浮在水面上……)(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
觀察記錄表:
記錄 材料
紙板
積木
樹葉
泡沫
塑料
猜一猜
結果
四、活動結束: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25
大班科學教案12-18
大班科學教案12-29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2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7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8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04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9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