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優(yōu)選(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玩“照鏡子”游戲的過程中,關(guān)注自己的五官特征。
2、體驗照鏡子的快樂,并能準確運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3、通過操作貼五官,鞏固五官臉部位置的認識。
活動重難點:能在游戲的過程中探究五官的`特征,體驗照鏡子的快樂。
活動準備:平面鏡、自制鏡子的形狀人手一份,手繪五官許多個,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通過“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請幼兒猜謎語:
1、“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眼睛)
2、“左一片,右一片,隔著山頭不見面。”耳朵)
3、“上一片,下一片,中間一道白圍墻!保ㄗ彀停
4、“可以呼吸,可以聞氣味,它的本領(lǐng)可真大。”(鼻子)
5、“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只要對著它,喜怒全知道。”(鏡子)
二、玩小鏡子的游戲
教師用鏡子和幼兒一起玩游戲。教師一邊說“照鏡子,照鏡子,照到你的小鼻子……”,一邊用請幼兒用鏡子照到幼兒相應的五官部位。
三、幼兒自主發(fā)現(xiàn)、表達
1、用“照鏡子,照鏡子,照到我的……”的句式,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請幼兒來說一說:你用鏡子照到了自己臉上的什么地方?五官的數(shù)量?它們的本領(lǐng)是什么?如何愛護五官?(請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jié):五官的本領(lǐng)可真大,我們應該愛護自己的五官。
四、操作活動:貼五官
1、老師為每個小朋友做了一面鏡子,我們來玩貼五官的游戲吧。
2、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糾正一下五官貼得不真確的地方。
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聲音辨別樂器,并能找到相應的擺放位置。
2、能仔細聆聽聲音,按規(guī)則操作。
二、活動準備:
1、鈴鼓、三角鐵等樂器
2、活動材料第6頁
三、活動過程:
。ㄒ唬┦裁礃菲髟诔?
1、教師一次介紹樂器的名稱并演奏,幼兒根據(jù)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指認“XX(樂器名)在哪里”。
2、請幼兒閉上眼睛聽樂器發(fā)出的聲音,辨別是什么樂器在唱歌。
3、請個別幼兒蒙上眼睛,聽聽什么樂器在哪個位置唱歌。
。ǘ菲髟谀睦铮
1、出示格子底板,將鈴鼓、三角鐵、圓舞板、雙向筒、鼓的圖片貼在相應的格子里。
2、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或幼兒)一次演奏五種樂器。幼兒睜開眼睛,根據(jù)聽覺辯論“十字格”中相應的樂器。
。ㄈ菲魑恢迷谀睦?
1、翻到幼兒操作材料第6頁
2、請幼兒先用手指做連線動作,確定之后再把樂器和十字格中相應位置的“▲“連上線。
3、巡回觀察,給需要幫助的幼兒提供指導。
。ㄋ模┗顒友由欤
可以將樂器投放到區(qū)域角進一步加以鞏固,使幼兒知道樂器的名字。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分析、判斷那些物品屬于機械。
2、能夠通過對比,知道機械可以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復雜機械是由簡單機械組成的,復雜機械又叫做機器。
2、知道人類很早就開始制造和使用機械,科學在不斷發(fā)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機械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關(guān)系。
2、愿意合作與交流。
二、教學準備:教學準備各種簡單的工具。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如果院子里有一塊幾個人都搬不動、很大、很重的石頭,想把它移動一下,怎么辦?通過學生說出的方法引出本課課題:什么是機械。
。ǘ⿲W習新課
1、認識機械
。1)當你第一次看到“機械”這個詞時,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2)請同學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說一說,你認為的機械有那些?
。3)學生匯報,其他同學可以給予補充。
。4)教師出示簡單工具的`實物圖片,請學生判斷這些工具是否屬于機械。
2、指導學生認識機械的含義
。1)學生回答后,教師給予肯定。明確以上出示簡單的工具都是機械。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感興趣的簡單工作討論:這些工具主要是用那些部分在工作,給人們帶來了什么方便,并記錄匯報。
。3)揭示機械的概念,說明簡單機械與復雜機械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3、指導學生認識機械的作用。
。1)用手搬不動的大石頭,用木輥能撬動,這說明機械的什么作用?
(2)以小組為單位,選擇教師提供的工具,做使用與不使用機械能對比實驗,集合機械給人類帶來的益處。(教師要提醒學生操作時注意安全,防止發(fā)生意外)
討論:要是沒有下面這些機械幫助人們工作,將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三、介紹古代機械
。1)們看書中幾組古代簡單機械圖片,講解人類制造、使用機械的悠久歷史。
。2)生分析古代工具如何降低工作難度或省力的,感受先人的智慧。
四、布置作業(yè)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猜想、實驗、記錄等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
2.嘗試用獲得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對活動產(chǎn)生探究興趣并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感知、猜想、實驗、記錄等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 難點:嘗試用獲得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海綿、紙巾、積木、膠頭滴管(若干)杯子 1 個、水盆 4 個、記錄表 1 張。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shù)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看過魔術(shù)嗎?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一個魔術(shù)。
。ㄒ唬、出示材料:一個不銹鋼杯子(里面藏海綿)
你們看!我現(xiàn)在要把水倒入這個杯子里,你們可要看仔細哦! 二、科學發(fā)現(xiàn),找出水不見了的原因。
(一)教師實驗,幼兒找出水不見的原因所在。
1、提問:奇怪,這個杯子里的水為什么會不見呢?水去哪里了呢?
2、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現(xiàn)在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學一學。
3、請該幼兒將杯子里的海綿取出,用手擰,會發(fā)現(xiàn)有出水現(xiàn)象。
4、小結(jié): 當我們把水倒入杯子里時,水都被能吸水的海綿全吸住了,所以杯子里的水會倒不出來。
三、進行實驗,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記錄下來。
(一)幼兒猜想: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
1、介紹材料。
師: 老師今天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看一看。有海綿,來摸一摸它是什么樣的,還有紙巾,最后的一樣是小朋友玩的'積木。
2、你們覺得這些東西容易吸水嗎?為什么?
3、出示記錄表,請幼兒猜想哪些吸水哪些不吸水。
師:吸水的我們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不吸水的又用什么來表示呢?(和幼兒一起來討 論并記錄)。
(二)幼兒操作、記錄操作結(jié)果并驗證。
1、師:“到底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2、交代要求:8 個小朋友為一組;保持桌面整潔;聽到老師手搖鈴響,馬上回座位坐好。
每個小朋友選擇一種材料用膠頭滴管滴一滴水上去觀察,這滴水會不會被材料吸走?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交流討論,一起來驗證幼兒猜想:你是用的什么材料,它容易吸水嗎?那一起來看 看你們的猜想對不對。
5、小結(jié):海綿、紙巾可以吸水,刷了油漆的積木不能吸水。
四、經(jīng)驗遷移:
1、請幼兒說說這些容易吸水物品有什么作用。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紙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毛巾吸水可以洗臉等等。
2、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可以吸水,它有什么作用?回家以后請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
活動總結(jié)
在組織教育教學中 主要以一個魔術(shù)貫穿整個活動,從導入部分以此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增加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以魔術(shù)來結(jié)尾,幼兒找出水不見的奧秘的同時也知道了哪些物品吸水與不吸水。在親手操作中來探索水不見的奧秘,先猜想再驗證,鼓勵幼兒對于科學能想、敢想、暢想,同時學會做記錄,能將看到的事物按照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在實際教學中整個活動目標達成較好,但在幼兒材料的投放過程中有所欠缺, 可以讓每個幼兒都去完成每個物品的操作,親自感受,積累經(jīng)驗。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3
科學教案(精選)07-28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2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精選)科學教案08-07
【精選】科學教案08-12
科學教案(精選)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