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數(shù)學教案(優(yōu)選3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shù)、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yǎng)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你知道它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鐘表。(板書:認識時鐘)
二、認識鐘面
。ㄒ唬┯^察鐘面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wù)。
。1)你們想不想玩一玩小鐘?邊玩邊看邊說,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說給同桌聽,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鐘,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
3.小組匯報玩鐘時的觀察結(jié)果。
。1)剛才小朋友觀察了鐘,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數(shù)字;格子;針;(學生可能回答:有針、有數(shù)字格子等)
這兩根針有什么特點?(一短一長,一粗一細)
又短又粗的叫時針,又長又細的叫分針。請你指出鐘面上的時針、分針。
。2)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上臺介紹時針、分針。)
。3)請你試試撥動鐘后面的齒輪看看,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時針走的慢,分針走的快)
4.小結(jié):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時針又短又粗,分針又長又細,撥動鐘面上的齒輪,還發(fā)現(xiàn)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都從1到12的順序轉(zhuǎn)的。
三、認識整時
1、出示3時的鐘面讓學生認識,請看鐘面,你知道現(xiàn)在是幾時嗎?(3時)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時,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師將3時的鐘面貼在黑板上)
師出示5時、6時、9時、12時的鐘面圖,請學生說一說——分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是幾時?然后將圖貼在黑板上。
2、整時的特點和認整時、方法
這幾個鐘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時,看看他們有什么相同點?(分針都指到12)
師: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看整時的方法嗎?
生:分針指到12,時針指到幾就是幾時。(表揚)
3、認整時
師快速拔出幾個不同的整時,學生回答。
4、拔整時
在鐘面上拔出老師或?qū)W生所說的整時。
四、整時的表示方法
。ㄒ唬┱J識電子表
叮叮叮,鬧鐘響了,有個叫豆豆的小朋友該起床了,我們?nèi)ソ行阉。打開書91頁,看看豆豆的鬧鐘幾時了。(7時)
在她的床頭有什么?(電子表)是幾時?(7時)
鐘表上的'時刻除了用文字來表示,還可以用電子表的方法來表示。
。ǘ╇娮颖淼膶懛
1、電子表中間有兩個點,小點左邊的數(shù)字表示時,右邊的數(shù)字表示分,當小點的右邊是兩個0時,就表示整時。
2、書寫的時候,寫7,表示7時,再在右邊豎著寫兩個小點,后邊寫兩個0,就表示7時。舉起右手跟老師一起寫一寫。
3、你會用這種方法表示出黑板上鐘面的時間嗎?
(抽生板書,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書寫。)訂正
五、兩種表示方法的練習
聰聰是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打開書92頁,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安排一天的時間的?邊看邊說,然后照著書上的樣子,用文字和電子表的表示方法將鐘面上的時間寫在橫線上。
評講,請一人上臺介紹,聰聰幾點鐘做什么。(注意加上早上、下午或晚上)
六、過或是差幾時的情況
出示六時的鐘面,聰聰接到小明的電話:今天是我的生日,請你過一時到我家來玩,請問聰聰幾時去小明家?你是怎樣想的?(6+1=7)
吃過晚飯后聰聰回家了,回到家時還差一時到九時,請問是幾時?(9-1=8)
七、總結(jié)
小朋友今天很能干,通過玩一玩、看一看、想一想,你都知道了什么?
師總結(jié):認識了鐘面,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shù)字,認識了時針、分針和它們的特點,學會了認整時,并能用文字和電子表的方法表示時間。希望你們能合理安排時間,做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
八、游戲鞏固
。ㄒ唬┛寸姳碚f時間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小禮品(拿出可愛的鐘表圖)喜歡嗎?如果你正確說出上鐘面
上的時間,老師就把它送給你。(師出示鐘表圖,生根據(jù)上面表示的時間說一說。)
。ǘ┱遗笥
1、接著第一個游戲,當學生說對后,教師再請學生為這些可愛的鐘表找到與它時間相同的好朋友。
2、這時,拿鐘表圖的孩子說:誰是我的好朋友?另外,事先拿著兩種寫法卡片的孩子上臺,說:我是你的好朋友,找對全班鼓掌,好朋友握手回位。
九、綜合應(yīng)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鐘表,還要學會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去。
現(xiàn)在請你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shè)計家,設(shè)計你星期天的安排。
上午()時做()
(:)做()
()時做()
下午(:)做()
()時做()
十、作業(yè)
請你回家將今天學到的東西說給家長聽,邊說邊拔鐘面,出題考考家長。
活動反思:
《認識鐘表》這節(jié)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了解鐘面上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初步了解時針、分針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jié)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表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并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shù)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shù)字的位置。了解12個數(shù)字的排列規(guī)律,知道這些數(shù)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后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么不同,根據(jù)指針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并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zhuǎn)關(guān)系,兩根指針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整點時時針在哪里,分針在哪里。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后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鐘”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松掌握難點呢?我采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最后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jié):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shù)字的中間。對于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借助實物大鐘邊撥鐘邊解釋:看現(xiàn)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么時針已經(jīng)走過的數(shù)字4,有沒有走到數(shù)字5上,所以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shù)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于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游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fā)現(xiàn)法、游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利用橡皮筋在釘板上拉出各種有趣的圖案這一做法,既可以加深幼兒對形狀的認識,又可以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增強對數(shù)學的興趣。
當然,如果該活動僅僅讓幼兒學會用橡皮筋來表現(xiàn)物體的主要特征,便成了單純的智力游戲。因此,該活動還有一個要求,即讓幼兒用語言來描述自己的造型作品中蘊含的.形狀及其數(shù)量,幫助幼兒掌握有關(guān)數(shù)學概念。
目的:
1.能用橡皮筋在釘板上拉出各種幾何圖形或表現(xiàn)某些物體的主要特征。
2.學會用比較確切的語言描述物體的形狀及其數(shù)量。
準備:
1.每個幼兒一塊釘板,顏色不同的橡皮筋若干。
2.在數(shù)學角里放置釘板、彩色橡皮筋,讓幼兒利用這些材料進行直線、斜線和各種形狀的造型練習,并讓幼兒相互觀摩、討論。
3.掌握各種幾何圖形的主要特征。
過程:
一、復習鞏固幾何圖形的主要特征
教師出示各種幾何圖形,讓幼兒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及主要特征。
二、用橡皮筋造型
1.鼓勵每個幼兒自由造型,或幾個幼兒合作,共同拉出想象中的物體的圖形。
2.教師重點指導那些有豐富的想象力但在造型上有困難的幼兒,幫助他們回憶、分析物體的主要特征,指導他們運用點、線、面互相重疊的表現(xiàn)方法來進行造型。
3.提醒幼兒在制作過程中注意造型物體中蘊含的形狀及其數(shù)量,各種顏色橡皮筋的使用數(shù)量,從而為描述自己的作品作好準備。
三、描述作品
1.啟發(fā)幼兒說說自己作品中使用了幾種顏色的橡皮筋,數(shù)數(shù)共用了多少根橡皮筋,有多少種圖形,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2.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清晰的語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如:“我用紅色、黃色和綠色的橡皮筋在釘板上拉出了熱帶魚和水草,共用了20根橡皮筋!睂γ枋龅煤玫挠變,教師予以表揚,以增強幼兒講述的信心和興趣。
3.讓每組幼兒互相交流,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1.將幼兒作品擺放在數(shù)學角展覽,激發(fā)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造的欲望。 2.在數(shù)學角活動中,教師可用命題方式鼓勵幼兒進行造型活動,例如要求幼兒用10~20根橡皮筋拉出某一物體,或用1~2種顏色的橡皮筋拉出某一物體,看誰拉得好,并用競賽形式讓幼兒講述作品中包含的形狀及其數(shù)量,看誰說得又快又準確。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正確理解圖形對稱的含義。
初步運用對折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圖形。
通過認識圖形的對稱性,正確的畫出圖形對稱的另一半。
活動準備
操作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個圖形的操作紙、剪刀、課件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名字叫《對稱王國》。
在一個王國的宮殿里,住著一位美麗又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國里來了一位可惡的巫師,巫師嫉妒公主的美麗,她把公主關(guān)了起來,并設(shè)下了難關(guān)。國王想派人去救公主,但都沒能闖過這些難關(guān)。小朋友,你們愿意闖難關(guān)來救出善良的公主嗎?
二、在探索感知中理解對稱的'含義。
第一關(guān):找一找,找出對稱的圖形。
第二關(guān):折一折,折出對稱的圖形。
第三關(guān):分一分,把對稱圖形分類。
第四關(guān):拼一拼,把對稱圖形拼到一起。
三、制作對稱圖形。
這些禮物都只有另一半,我們來把它們變完整吧!幼兒親自動手操作。
四、延伸。
對稱王國里還有許多有趣的對稱圖形,我們下次再一起去對稱王國里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