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常用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理出作者觀點。
2、結(jié)合練習,品味佳句,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3、通過品味佳句,培養(yǎng)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yǎng)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學難點:借鑒本文的分析方法,培養(yǎng)求異創(chuàng)新的思維方式,并運用到寫作中去。
教學設(shè)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第一課時:
A、導入
下面兩個句子中,哪個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說明理由。
兩彎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兩彎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確:學生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只要自圓其說即可,教師應該給以相應的鼓勵。
總結(jié):師提出自己的觀點——比較認同第二種描寫。
理由:1、含露者,是說黛玉的兩眼常似濕潤,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淚光點點,嬌喘微微”用意相同。
2、從林黛玉一生的悲劇來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絳株草,來到人世間就是為了償還眼淚的,可以說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對她悲劇人生的準確表述。
3、“蹙”是皺眉的意思,皺眉應該是身體不適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時候的一種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寫。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從何呢?
對于《紅樓夢》這部巨著來說,這20個字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只要我們仔細斟酌就會發(fā)現(xiàn),這短短的幾個字卻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內(nèi)了。如果說魯迅作品的每一頁都擠滿了研究者的腦袋,那么《紅樓夢》中的每個字每個標點符號都浸透著紅學家的心血,可見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們就看看朱光潛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呢?
B、介紹作者
1、找同學介紹作者。
2、補充總結(jié):朱光潛先生是我國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語,法語,德語,在晚年80歲的時候還自學了俄語,并且一生翻譯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學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譯的路子,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解釋三此,給學生以啟發(fā)。)
研習課文
一、讓學生查閱工具書,解釋咬文嚼字的意思。
總結(jié):
《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有三個解釋:
A.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摳字眼而不領(lǐng)會精神實質(zhì)) 。
B.形容賣弄才學
C.形容強詞奪理或狡辯。
二、原來的意義是貶義的,朱先生在文中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膽的提出了新的觀點,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答案。
總結(jié):(1)在文學,無論閱讀或?qū)懽,必須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p>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diào)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舉了哪些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 (1)、郭沫若改字——文字與感情有關(guān)
若虛改“李廣射虎” (2)、王若虛改《史記》——文字與情感有關(guān)
韓愈“推敲” (3)、韓愈改詩——文字與意境有關(guān)
四、找朗讀好的同學讀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臺詞的例子: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 “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風度” “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1、“你是個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你這個沒有骨氣的文人”好在何處?(讓同學們在下面大聲的讀這兩句,體會不同)
總結(jié):
“你是什么”只是單純的敘述語,沒有任何感情色彩,“你這什么”便是堅決的判斷,增強了語氣。所以是什么發(fā)生了改變?情感才隨之而變。 引導:句式。
2、對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作者是怎樣評價?
總結(jié):
(1)“你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絕,在贊美時并不適宜。
(2)“是”在邏輯上是聯(lián)接詞,相當于等號;“有”的性質(zhì)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訴我怎樣的道理?
明確:語言表達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guān)系,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無論閱讀或?qū)懽,必須要咬文嚼字,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p>
五、找同學讀第3段。
1、翻譯《史記》李廣射虎一段,和改動以后的兩段。
明確:原文——見到草中有大石,誤以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頭,箭頭進入石中,走近一看,原來是石頭。就又再射大石,最終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動前后有什么變化?
明確:原文屬于細節(jié)描寫,比較生動;改動以后,優(yōu)點是變得簡潔,缺點是沒有了細節(jié)描寫,只是簡單的敘述,缺乏生動的感覺!妒酚洝肥俏覈谝徊考o傳體通史,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的歷史,其中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更是開“史家之絕唱”,比如學過的《鴻門宴》對樊噲的描寫,怒發(fā)沖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們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潑”和“惜墨如金”兩種用筆方法,所以什么時候惜,什么時候潑,大家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學讀第5段。(重點分析)
1、朱先生是怎樣“推敲”的?
僧推月下門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獨閑
僧敲月下門
隨緣剝啄驚宿鳥,月下來僧擾夢清
如果這首詩的作者不是賈島而是你,你覺得哪個字更好?
明確:學生可以說推,敲,也可以說其他的字,只要自圓其說即可。
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寫作過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達的情感就可,這種選擇沒有最好只有更適合。
小結(jié):以上作者從句式、字數(shù)、字眼三個角度闡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總的來說他是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總結(jié):語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達結(jié)合起來,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題:下面兩種意境,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輕風拂細柳,淡月失梅花。
----蘇小妹
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
-----蘇軾
第二課時:
導語:上次課我們已經(jīng)詳細的分析了這篇課文,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往下學。
我們知道文學是感性的,它需要我們有一顆敏感的心,更需要有非常豐富的想象力,敏感可以讓我們發(fā)掘文學的契機,而想象卻可以讓我們飛翔。下面我就給大家一個字,看看通過 “水”這個字你都想到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交流。
總結(jié):在寫作中,聯(lián)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聯(lián)想的事物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落入俗套,如果和大家想的一樣了,那就沒有意思了,(聯(lián)系高考)。聯(lián)想走入習慣的渠道以后就會產(chǎn)生“套板反應”,就如第七段所寫的,找同學讀課文(從第七段開頭到“就是套板反應”)。
七、那么大家在平時有沒有被套板反應套住的經(jīng)歷呢?大家不妨交流交流。
學以致用:
女飛人喬伊娜那令人___的速度在人類追求極根的理想中書寫了輝煌的一筆 .
這句話中包含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總結(jié):驕傲 , 自豪 , 令人嘆服 。
大家填寫詞是什么?
明確:“眩暈”
總結(jié):眩暈,簡單的兩個字,你們想到了么?想到的東西要向有創(chuàng)意,前提是要腦子里要有東西,有東西可想,如果腦子里空空如也,連陳詞濫調(diào)都想不起來,還提什么創(chuàng)新呢?所以大家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多讀書,多積累,讀書的時候遇到好的句子,又價值的東西,都記在本子里,有空的時候就翻出來看看,背下來,要用的時候也可以信手拈來啊。
回顧課文內(nèi)容。
郭老改字
↓引
李廣射虎 咬 聯(lián) 想
要 文 要
嚼
韓愈推敲 字 套板反應
-------------------------------------------------
↓結(jié)
達到藝術(shù)的完美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語文教案-打賭。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要下決心,說話算數(shù),就一定能改掉懷習慣的道理。
教學步驟:
。ㄒ唬⿲胄抡n
1.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良習慣,說一說,你的'不良習慣是什么?
2.針對這些不良習慣,你想過要改掉它們了嗎?改掉了嗎?
3.學習《打賭》一文,要求同學們獨立理解主要內(nèi)容,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下來。
(二)整體感知
1.自讀全文,逐段理解。
2.同組交流,整理主要內(nèi)容。
。ㄈ┯懻摻涣
1.全班交流,由繁至簡地整理主要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luò)。
明確:不良習慣→打賭→忍→改掉
2.抓重點句,體會說話算話是美德,堅持下去就會勝利,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打賭》。
(四)總結(jié)、擴展
說說你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結(jié)果怎樣。
。ㄎ澹┎贾米鳂I(yè)
把你類似的經(jīng)歷寫成一篇小短文。
。┌鍟O(shè)計
30* 打賭
不良習慣→打賭→忍→改掉
說話算話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讓學生通過運用精讀課文中學習的閱讀方法,自主學習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抓住重點句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養(yǎng)成說話算話,誠實守信的美德。在總結(jié)擴展中用自主表達的方法,把自己類似的經(jīng)歷寫成小短文,培養(yǎng)學生的說寫能力。
探究活動
召開一個討論會,題目:真正的男子漢。
要求:把自己如何克服缺點,改掉不良習慣的體會說出來,要有真情實感。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恩難忘。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娓娓動聽”和“身臨其境”兩個詞語造句。
3.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朗讀品味,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教學時間】
第一課 時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的成長滲透了多少師長的心血,不少同學熱情謳歌過辛勤培育自己的園丁。著名作家劉紹棠在《師恩難忘》這篇文章里表達對老師的感激和懷念之情。這是一篇深情而樸實的文章。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師情。
二、初讀課文 1·播放課文錄音。 2·帶著"是一件什么事便作者難以忘記老師的恩情的"這一問題自讀課文。讀文時字字入目,讀準字音。 3.通過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姥姥 念叨 戛然而止 引人入勝 身臨其境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 (2)卡片正音。 念叨 炊煙 茂盛 鄰近 娓娓動聽 歇腳 往事 心田 滋潤 身臨其境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學生通讀課文。
2·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學一年級時的一位老師在講課文時編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
3.課文中哪句話概括了插圖的意思。(他先把這首詩念一 遍,又連起來講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四、理清課文脈絡(luò)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層。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講田老師怎樣上課的?
2·學生討論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到鄰近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讀書。
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教語文的田老師在講課文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一9自然段):"我"不忘老師的教誨之恩。
五.分段讀課文
六、作業(yè)
1.給下列生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姥 lao( ) 炊 chui ( ) 歇xie ( )nao( ) cui ( ) xi ( )
2·填字成詞。 身( )其境 ( )人入勝 ( )生難忘 ( )( )動聽 教( )之恩 戛然而( )
3.認真誦讀課文。
第二課 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這一段簡潔明了,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回憶往事的?("那年")
(3)概括這一段的意思。
(4)用陳述語氣讀這一段。
2·細讀第二段(第2一7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閱讀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 第2自然段的描寫雖然簡單,但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流露了作者對田老師的敬佩之情:"17歲就開始教書",足見出道 早,經(jīng)驗足;"口才、文筆都很好",說明他能說會寫,才學出眾)
②開學第一天,田老師是怎樣上課的?(田老師先給二年級 和四年級同學上課,叫三年級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手描紅。他 再紿一年級上課)
、鬯麨閷W生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 (他把《一去二三里》這苜詩編成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講給學生聽。他先把這首詩念一遍,然后,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娓娓動聽"是什玄意思?(形容田老師說得生動,使人愛聽)
、芄适屡c小詩有什么關(guān)系?對于剛?cè)藢W的孩子來說,這故事有意思嗎(故事巧妙地把小詩的詩句意思串連講解出來。對于剛?cè)雽W的孩子來說,這個故事有教育意義,教育他們要愛護花草)
、輳哪膬嚎闯"我"聽得
語文教案 篇4
【課前透視】
這篇兒童故事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很長,和本單元的其他課文相比,修飾語少,抒情也少,但語言質(zhì)樸,可讀性強,情節(jié)跌宕起伏,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文章的重點是讓學生通過默讀明白故事梗概,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默讀的方法,抓住關(guān)鍵長文短教,使他們在充分的自讀自悟中學會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閱讀的樂趣。
卡羅爾和小貓的故事很貼近二年級學生生活,相似的生活經(jīng)歷會讓他們在讀悟、體驗、積累中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目標】
1、會認15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體會卡羅爾對小貓的喜愛之情及小貓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羅爾善良的童心,并從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重點】
學會默讀課文,從中體會小貓的得與失在卡羅爾內(nèi)心引起的情感變化,感受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課前搜集廣告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導入。你最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喜歡它?(學生暢談自己喜歡的動物)
卡羅爾和你們一樣也非常喜歡小動物,她最喜歡的是小貓。那么他們之間會發(fā)生怎樣有趣的故事呢?(板書課題)
(從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物談起,易于激發(fā)學生學文的興趣,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
2、插圖導入。出示課文掛圖: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說)這個小女孩就是卡羅爾,她非常喜歡小貓。(板書課題)
〖對話平臺
一、自學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詞,教師要抓住學生認讀的難點予以指導:
、 組長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
本課要求會認的字中羅、洛是邊音;適、廚、絨是翹舌音;蹭是平舌音;卡是多音字,在音譯詞中讀 kǎ;涂在糊涂一詞中讀輕聲。
、 學習伙伴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猜謎識字:不上不下──卡、兔子差點不見了──免。
形近字比較認識:熱──墊、兔──免。
用熟字加偏旁、減偏旁的方法識記:苗──喵、曾──蹭;蘿──羅、櫥──廚。
用動作演示記蹭字。
3、班級開展識字大王擂臺賽,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二、默讀
1、學生默讀課文,說說有什么感受?(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默讀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
初步默讀課文后學生可能有很多種感受,如,廣告的作用真大!卡羅爾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孩子!那一群小貓?zhí)腥ち?伯洛是一只很可愛的小貓!此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對他們的不同見解給予適當?shù)目隙ê唾潛P,巧妙地將話題引到課后的問題:課文哪些地方寫得有趣?
2、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
、 卡羅爾和爸爸在報上登的廣告很有趣。
、 卡羅爾為小貓準備的家很有趣。
、 第三自然段、第七自然段很有趣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他們感受自主閱讀的樂趣。
三、交流
1、再次默讀課文,感悟自己認為有趣的句段,想想為什么認為這部分有趣?
2、組內(nèi)互相交流自己的閱讀收獲,然后全班進行交流。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課標》語)而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正是通過自我的閱讀實踐來體現(xiàn)的。全課通過反復默讀感悟,既全面實現(xiàn)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又在學生讀悟、體驗、積累的過程中提高了語感。
四、練習
1、擴詞:
涂 適 余
卡 免 墊
2、仿詞:
丁冬 滴答 馬虎
冷清 親熱 高興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朗讀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自己認為有趣的部分,同學之間互相評議:他哪里讀得好?為什么?哪里還需要改進?
練習讀──展示讀──評議讀──競賽讀。
二、默讀
默讀后三個自然段,思考:你看到卡羅爾和小貓親熱時,有什么感受?
再次默讀啟發(fā)思考,體會卡羅爾和小貓之間,卡羅爾和人們之間的關(guān)愛和友善。同時引導學生深刻領(lǐng)悟文意:如果我們關(guān)愛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會給我們創(chuàng)造綠色的生命;如果我們關(guān)愛地球上的動物,動物就會與我們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真誠地關(guān)愛他人,他人就會真情地關(guān)愛我們!
三、練習
1、把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和大家進行交流。
2、多音字組詞:
待( )
間( )
3、仿照課文的寫法,試著寫一則廣告詞。(寫廣告詞可能比較難,教師先讓學生交流一下搜集的廣告詞,學習一下廣告的文化和藝術(shù)。另外,寫的時候?qū)W生的要求不要太高。)
(教師讓學生在感悟了文本內(nèi)容,領(lǐng)略了作者語言的精妙后進行練筆,真正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這是內(nèi)化語文綜合素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的過程體現(xiàn)。)
四、作業(yè)
建議課外閱讀童話《內(nèi)爾羅和愛犬》或老舍的《我們家的貓》。
【教學建議】
本課是學習默讀的起始課文,教師在教給學生默讀方法的同時還要加強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提高讀書的效率。 同時在課外閱讀中還要運用默讀,使學生逐步掌握默讀的方法。
【伴教錦囊】
〖相關(guān)鏈接
養(yǎng)貓雜感
曉 芳
喜歡貓由來已久。記得小時侯家里陸陸續(xù)續(xù)養(yǎng)過幾只貓,那時的貓咪都是實實在在的土貓,也不象現(xiàn)在這么嬌貴。養(yǎng)貓是用來捉老鼠的,再加上那時全國人民都吃不飽飯,所以家里有什么就喂它什么,常常饑一頓飽一頓。偶爾有一些魚腥肉渣,貓咪便吃的呵嗚呵嗚,高興的不行。那時侯我們兄妹幾個只是高興時和貓咪玩玩,真正養(yǎng)貓的任務(wù)是由父母來完成的。由于家里是平房,平時貓咪自由出入,所以一到青春期貓咪就離家出走了,沒有一個養(yǎng)到壽終正寢。
后來,我嫁到婆婆家,婆婆也是一個愛貓之人,也陸陸續(xù)續(xù)養(yǎng)過幾只貓。這時的貓咪就比較嬌貴了,是毛茸茸的波斯貓。養(yǎng)貓的任務(wù)也是由婆婆來完成的,我們?nèi)匀皇秦堖涞耐姘。婆婆每天都給貓咪做飯,魚肉是不可少的,但貓咪似乎并不太感興趣。這時的貓咪根本不屑于捉老鼠,偶爾捉到只老鼠也只是玩玩罷了。婆婆家也是平房,因而貓咪養(yǎng)到一兩年后于某一天就突然不見了,婆婆說是讓人給偷走了,這時已經(jīng)有了貓販子。
再后來,我們到了深圳,自己獨立過日子了。仍然喜歡貓咪,但老公不許養(yǎng),于是整天在各個貓咪網(wǎng)站上東游西逛,實在按耐不住,充分利用女兒盼貓心切,終于讓老公在女兒淚水面前點頭答應。為防老公反悔,母女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寵物商店抱回兩只貓咪,一向清凈家里頓時熱鬧起來,從此開始了我真正養(yǎng)貓的生活,F(xiàn)在的貓咪是被用來寵的,吃的是各種口味的貓糧、貓罐頭;喝的是煮開涼好的白開水;玩有精致的貓趴架;睡有漂亮的貓窩,就連大小便都有專門的廁所,里面鋪上買來的人造貓沙。當然,主人是斷然不會讓它們?nèi)プ嚼鲜蟮,所以買來老鼠玩具供它們練習撲咬捉拿。 有了貓,懶覺就不能睡了,每天貓咪早早就叫我們起床,它們要吃早飯,因此,忙碌的一天開始了。除了每天給貓喂食、陪它們玩耍、打掃家里衛(wèi)生、清理貓廁所外,還有:定時環(huán)境消毒、給貓咪洗澡、免疫接種、治病驅(qū)蟲、絕育手術(shù)等等。此時頓悟養(yǎng)貓之不易。但每每看到兩只貓咪追逐打鬧的可愛模樣,聽到它們嗲嗲的叫聲,一切勞累煩惱都煙飛云散了。
由于迫不得已的原因,貓咪最后還是送給了別人,雖有不舍和心痛,但想到貓咪找到了愛它們的人,有了幸福的家,還是由衷的高興。我想在以后日子里,我還是要養(yǎng)貓的,但愿那時貓咪能和我們一起安定、健康的度過一生。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江上漁者》這首詩,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根據(jù)詩句,展開想象,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lǐng)會情感,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解詩題。
1、同學們,相信大家都知道《鋤禾》這首古詩,誰能背誦。(學生背誦)教師出示古詩:《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讀好?(指名朗讀評價引導:你可讀得真好。但老師想知道你為什么要這樣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江上漁者》(板書課題)。
2、解詩題:同學們,你覺得題目是什么意思?
學生:江上打魚的人。(教師引導: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理解:漁者——以打魚為生的人。這首題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魚為生的人。
3、讀詩題:
二、讀詩解意。
1、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詩句。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誰會讀這首詩。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
“出沒”的“沒”讀作“m”,不要讀作“méi”。
“風波”的“波”讀作“bō”,不要讀作“pō”。
(教師引導性的評價: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詩句讀正確。你也很了不起,讀得很有感情,但老師這里還要提醒一下“出沒”這個詞語的讀音。請你再讀一遍好嗎?……)
2、自由朗讀: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詩句中字的讀音讀正確?梢宰约憾嘧x幾遍,也可以讀給同學聽。
誰愿意再來讀這首古詩,并能將詩讀正確。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幫助聽聽,如果同學有讀錯的地方,請幫助指出來,如果沒有讀錯的地方,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他,好嗎。
學生朗讀,評價。
學生齊讀。
3、解詞連句知大意。
。1)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會讀,而且要知道詩句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再次仔細地讀讀詩句,根據(jù)下面的注釋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把不明的字詞畫下來,然后可以和同學商量,當然也可以找身邊的老師請教。
注釋:往來:來來往往。
但:只。
美:鮮美。
出沒: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風浪。
。2)學生自由讀,了解詩句意思。
(3)學生集體交流詩句的主要內(nèi)容。
在這一帶來來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漁船,在風浪中飄著,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么驚險!
4、齊讀古詩。
三、展開想象,悟詩情。
1、小朋友,你們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會讀古詩,而且已經(jīng)知道了《江上漁者》這首詩的內(nèi)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樣寫下這首古詩的嗎?你們能猜測一下嗎?學生猜測。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測一樣呢?請大家自由讀讀上面這段話。(多媒體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進江邊的一家酒樓吃飯,看見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于是就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涌,一只魚船像一片樹葉,隨著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魚人的辛苦,就寫下了《江上漁者》這首古詩。)
2、現(xiàn)在誰來說說作者在酒樓里聽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看見酒樓里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贊鱸魚肉嫩味鮮。
這其實就是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多媒體出示)
從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交流:客人很多,鱸魚味道鮮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鱸魚味道的鮮美通過朗讀告訴大家嗎?學生讀
如果你是酒樓里的客人,當你吃了肉嫩味鮮的鱸魚時,你會怎么說?學生交流:
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詩,感受當時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學生齊讀)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樣“吃魚不忘打魚人”。你們讀了這首古詩以后,腦海中又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4、學生交流:打魚人那只像片樹葉的小船在風浪里飄蕩,時隱時現(xiàn),場面驚險。
A、教師出示畫面: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又仿佛聽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出示詩句)
看到了小船。教師:這是一艘怎樣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樹葉一樣的小船。)
看到了洶涌的.波濤。教師:“波濤洶涌”和“一片樹葉”,一個是多么的可怕,力大無比,一個是多么的柔弱,輕飄飄。這是多么的——
看到了漁民的船,一會兒被卷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教師:“卷”和“打”這兩個詞用得真好,我從“卷”和“打”兩個動詞體會到小船隨時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險。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學生:捕魚人隨時都可能船毀人亡,漁民為了捕魚隨時都可能丟掉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來通過朗讀告訴我們自己看到的。學生朗讀三、四兩句。
B、看著這畫面,看著這滾滾波濤,你又想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吃、住的艱難;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每次打魚到回歸,要經(jīng)歷很長的時間;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隨時會遭強風雷暴的襲擊;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有可能翻沉……
農(nóng)民勞動很辛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逼鋵嵔蠞O者也很辛苦,真是“誰知盤中魚,條條皆辛苦!毖!讓我們齊讀三、四兩句。
4、寫話:
教師:此時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嘗美味鱸魚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對那些在洶涌的波濤中捕魚的人說。請同學們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學生寫,交流。
5、朗讀升華情感。
教師:面對著這洶涌的波濤,面對著在波濤中捕魚的人,我們有很多話要說,……那就讓我們把這些話化成背誦吧!一起來背誦古詩《江上漁者》。
學生:讀
《江上漁者》說課
《江上漁者》這首古詩的作者是宋朝詩人范仲淹。全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話(20個字),卻描寫了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江上往來的客人歡快地品嘗鱸魚的畫面和江里漁者冒著風浪捕魚的場景),反映了勞動者的艱辛,體現(xiàn)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同情。整首詩語言精練,意境深遠。在這首古詩的閱讀教學中,為了能引導學生去感受古詩中所蘊涵的美,我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結(jié)合自己的研究課題,以誦讀古詩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欣賞古詩的美。具體來說采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朗讀中理解詩意
在出示古詩以后,我通過三步的朗讀,第一步,將古詩讀正確,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書寫練習;第二步,試著讀出古詩的味道;第三步,整體感知,讓學生說說讀了古詩以后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古詩的內(nèi)容,感知古詩的意思。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忽略了古詩教學中的解釋,不采用字字疏通,句句領(lǐng)會的教學方法,只要讓學生在讀正確的基礎(chǔ)上通過說畫面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讀”。因為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決定了古詩文閱讀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內(nèi)容的深度,而在于積累語言,增強語感,提高文學修養(yǎng)。詩詞中更深層次的意思,自會隨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而逐步領(lǐng)會。正如楊振寧博士談到的:在他上一年級時,父親教他背誦了幾十首唐詩宋詞,有的易懂,的不全懂。70多年來,在人生旅途中經(jīng)歷了多種陰晴圓缺、悲歡離合后,才逐漸領(lǐng)悟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等名句的真義,也才認識到“猶恐相逢是夢中”等只有過來人才可能真懂的詩句。
二、啟發(fā)想象悟詩情
“就詩的表現(xiàn)方式來說。詩顯示出整體藝術(shù),所以在詩的領(lǐng)域里,其他各門藝術(shù)的表現(xiàn)方式也用得上。”(黑格爾)因此,我充分利用這一點,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引導學生用繪畫表達理解,用音樂配合誦吟,用想象再現(xiàn)情境。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在學生理解往來的客人愛吃鱸魚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想象說說客人們會怎么說,讓學生感受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為體會捕魚的艱辛奠定基礎(chǔ)。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這兩句詩的教學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第一步,讓學生說說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然后讓學生通過給畫面上添畫小舟,讓學生直面詩句,與詩文“真心接觸”,自己讀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第二步,讓學生想象江上漁者在風浪中捕魚可能遇到哪些情況?引導學生感受漁者捕魚的艱辛。
三、組合、寫話,提升
在學生感受漁者捕魚艱辛的基礎(chǔ)上,通過與《憫農(nóng)》的組合閱讀,引導學生感受任何勞動成果都來之不易,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寫話,寫寫自己的感受。學生寫的話其實就是自己內(nèi)心想法的展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