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紙的折疊方式與承受力之間的關(guān)系;
2、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豐富幼兒對力的感性經(jīng)驗。
教學準備
相同大小的紙、塑料小兔若干、兩塊高矮相同的積木,記錄表
教學重點與難點
引導幼兒通過實驗操作發(fā)現(xiàn)紙折疊越多越能承受壓力
教學方法與手段
講解演示法、探索操作法;實物
活動過程:
一、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
師:“我請小朋友看徐老師做一個有趣實驗。”
教師把一張紙架在兩塊積木上,先讓孩子猜想往上面放塑料小兔,紙會不會掉下來,然后往紙上放塑料小兔,請幼兒觀察,鼓勵幼兒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幼兒觀察教師實驗,并猜測紙上放小兔會不會掉下來。
二、得出讓紙結(jié)實的辦法
1、請幼兒想想怎樣能使這張紙橋變得更結(jié)實,能承受小兔的重量,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你們覺得怎樣才能使這張紙橋變得更結(jié)實?我請小朋友說一說!
2、嘗試按照自己思考的方式實驗,驗證哪種折法承受的重量最大。
幼兒說一說自己想到的方法,并說說為什么自己會這樣想。
以幼兒實際操作的方式讓幼兒探索怎樣折紙橋可以使紙具有較大的承受能力,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自主性。
三、驗證猜測結(jié)果。
師:“現(xiàn)在,我們想了好多辦法,我要請你們來試一試,用紙來折一折結(jié)實的小橋。我要求,每個小朋友折的要和你的小伙伴折的不一樣,我們要動動腦筋,看看有什么好辦法”
幼兒兩兩討論一下自己想怎樣折,然后操作
幼兒一邊操作,教師引導“試試看把紙折成拱形的會不會增加橋的承受力”、“有沒有小朋友折成瓦楞的形狀”。
教師有目的的要求小組幼兒折的方式不要全部一樣,也有利于幼兒比教。通過自己動手,觀察比較的方式自己來得出結(jié)論,有利于幼兒自信心的養(yǎng)成。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和同伴一起嘗試使用簡單的方法進行測量,引發(fā)測量的興趣。
2、欣賞、理解故事內(nèi)容,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教學準備:
一寸蟲若干條,PPT繪本,繪本《一寸蟲》,操作材料幼兒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小的朋友師:它的名字叫一寸蟲,我們一起和它打個招呼,你們比比看它有多大?它只有這么一點點,對我們?nèi)祟悂碚f是一寸。
師:一寸蟲要說話了:“別看我一點點大,我可是有故事的。”哦?那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它的故事好嗎?
二、基本部分:
師:森林里有一只一寸蟲,還有吃一寸蟲的小鳥,這是知更鳥,它想要吃一寸蟲,一寸蟲說:“別吃我,我有本領(lǐng)的,我會量東西的。”
幼兒操作,教師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結(jié)果,讓做錯的幼兒進行修改。
師:知更鳥說:好吧,那我不吃你了,但我有很多好朋友也要你去量量,第一個朋友是火烈鳥,它要你幫它測量它的脖子,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寸蟲是怎么測量的?(測量好了請幼兒說說)接下來是要測量大嘴鳥的喙,誰來試試看?(同樣方法請幼兒測量蒼鷺的腳。)請你們把測量出來的結(jié)果寫在紙上,有幾寸就寫數(shù)字幾。
師:你們想想一寸蟲還能測量什么呢?我們的'桌子上有一些需要一寸蟲幫忙測量的東西,你們看看有哪些?那接下來你們就請一寸蟲幫忙量量,然后把測量到的結(jié)果寫在紙上,好嗎?
展示幼兒測量出來的結(jié)果,并進行評價。
師:你們都學會用一寸蟲來測量東西了,真不錯,看!夜鶯來了,它也想吃一寸蟲,一寸蟲說:“別吃我,我有本領(lǐng)的,我會測量的!蹦銈儾虏乱国L會請一寸蟲量什么?
師:夜鶯說:“那你就量量我的歌聲吧!币国L要量歌聲,那怎么量?誰有辦法?
師:那就逃跑走吧,一寸蟲說:“好吧,那我就量量你的歌聲吧,你唱歌吧!币国L就唱歌了,一寸蟲一邊量一邊向前面走,它說:“你的歌聲可真長,你繼續(xù)唱吧!币淮缦x量啊量的就不見了,一寸蟲去哪里了?
三、結(jié)束部分:
師:你們覺得一寸蟲聰明嗎?那我們也向一寸蟲學習,學習它的本領(lǐng),做個聰明的小朋友,好嗎?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機器人為人類服務的本領(lǐng)。
2、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意識及對科學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想像力。
教學準備:
1、用機器人玩具、圖片、圖書等布置的機器人展覽。
2、幼兒制作用的廢舊材料,膠水,剪刀。
3、教學掛圖《機器人》。
4、《科學》下P.10~11。
教學過程:
一、參觀"機器人"展覽
1、教師帶幼兒參觀"機器人"展覽。
2、鼓勵幼兒邊看邊講各種機器人不同的外形特征。
二、觀看教學掛圖《機器人》,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1、共同觀看畫冊《機器人》,引導喲額發(fā)現(xiàn)它們的本領(lǐng)。
2、請幼兒說一說機器人與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機器人有什么本領(lǐng)。
3、幼兒可以將自己帶來的機器人進行改裝,或重新設(shè)計制作。
三、操作活動
1、你的機器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樣的?
2、你的機器人有什么本領(lǐng)?啟發(fā)幼兒邊操作自己帶來的機器人邊講述。
3、你想讓你的.機器人有什么特殊的本領(lǐng)?
4、引導幼兒選擇材料制作機器人。
5、了解幼兒的想法,幫助他們先想出機器人制作的方法,再進行具體的制作活動,完成自己的設(shè)計。
四、展示與交流
1、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制作的機器人。
2、機器人能幫助我們做哪些事情?引導幼兒進一步發(fā)現(xiàn)機器人為人類服務的本領(lǐng)。
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護骨骼、促進骨骼生長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圖文字卡:支撐、保護;好習慣、有營養(yǎng);
三、活動過程:
。ㄒ唬┪业闹Ъ
1、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小學生是怎樣坐的?是什么讓我們的身體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頭,捏上去什么感覺?(硬硬的)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頭?
4、:骨頭長在皮膚和肉的里面,我們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種機器能夠讓我們清楚地看到骨頭。
。ㄈ┛碭光片,認身體部位(腿部、胸部、腳部)
1、這里有幾張X光片,你能認出這是什么地方的骨頭嗎?說說它們的樣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訴幼兒骨骼的名稱。
2、你還知道身上有哪些骨頭?
(三)人體骨骼。
1、看了這張圖,你能知道些什么關(guān)于骨頭的知識?(老師可先示范:看了這張圖,我知道人的手臂由兩部分骨頭組成,上面一根、下面兩根)引導幼兒關(guān)注:腿部、頭部、胸部、腹部、手、腳
2、對你不知道的地方提問,相互解答或老師解答。
3、人體有這么多的骨頭,骨頭有什么用呢?(支撐身體、保護內(nèi)臟)出示文字卡:支撐、保護:有的骨頭能支撐我們的身體,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頭;有的骨頭能夠保護內(nèi)臟。比如:肋骨做幾個動作,感受骨頭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覺骨骼的保護作用:頭蓋骨、肋骨。
4、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骨頭,到底有多少塊骨頭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數(shù)一數(shù)圖,估計一下。
大人有206塊,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圖,知道人體的有些部位是有許多小骨頭組成。
小朋友的骨頭在不斷地長4、骨頭在長,會有什么變化呢?(長長、合并、變硬)
(三)讓骨頭長得
1、怎樣讓骨頭長得好?
2、如果骨頭受傷了,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受傷?
3、師幼共同,提升:喝牛奶、曬太陽、運動、坐得直、站得穩(wěn)在幼兒帶來的眾多有數(shù)字的物品中,幼兒對溫度計的興趣很大,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就聚集在數(shù)學區(qū)"玩"溫度計,小聲議論。他們發(fā)現(xiàn)用捂住水銀柱,紅色的"水"會慢慢升高,手拿開"水"就會下降。
科學教案 篇5
設(shè)計意圖:
大自然是神奇的,長滿了各種各樣的小草,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長出了各種不同的蔬果,每當孩子在草地里玩耍時,他們總會發(fā)現(xiàn)衣服上染上了小草的綠顏色,每當孩子吃完草莓、楊梅這些水果時,就會發(fā)現(xiàn)手上被“染”紅了……這些想象告訴我們孩子在更早的時候已經(jīng)接觸到色素了,只是他們還不了解與認識這些隱藏在植物體內(nèi)的色素!爸参锷亍边@個詞對孩子來說很陌生也很書面,但是“植物色素”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是隨處可見的!毒V要》中提出教學內(nèi)容要貼近幼兒生活,從生活中選擇材料。因為孩子在生活中對植物體內(nèi)出現(xiàn)“顏色”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了疑惑與好奇,于是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我設(shè)計了這節(jié)教學活動。因為中班幼兒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是通過感知覺和操作活動來認識世界,所以我選擇了一些幼兒熟悉的材料來引發(fā)幼兒對活動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能主動探索色素的秘密,從而了解到植物中含有色素這一科學現(xiàn)象,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活動目標: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種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一、幼兒操作材料
1.每人座位底下放一塊白布和葉子
2.四各種植物的葉子、果實、花瓣等(如:草葉小番茄、各種顏色的花瓣等);
2.小積木,白色棉布每人兩份;
3.各種食物:糖果、有顏色的饅頭、面粉等
4. 黑板一塊、PPT、做彩色面的視頻
二、教師示范材料
1、白布,綠葉。
活動過程:
一、觀看魔術(shù),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 觀看魔術(shù)表演
(1)你們有沒有看過魔術(shù)?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粋很棒的魔術(shù)表演,請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教師表演魔術(shù):現(xiàn)在我的魔術(shù)開始了,這是什么?(出示白布)那這是什么?(出示葉子)看一看,我把這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事?引起幼兒的興趣與探索欲望)
。ǎ玻┠g(shù)結(jié)束,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白布變成綠色的了)
2.幼兒嘗試操作
。ǎ保┠銈冇X得這個魔術(shù)有趣么?那現(xiàn)在我們自己來嘗試變一次?纯蠢蠋熃o你們準備了什么材料?(幼兒觀察操作材料)
。ǎ玻┯變簢L試自己動手操作變“魔術(shù)”。
。ǎ常┯^察自己“魔術(shù)”后白布的變化。
老師提問:為什么布會變成綠色的呢?(因為葉子上的綠色跑到布上面去了)
小結(jié):原來植物的葉子里有綠顏色,它有一個名字叫植物色素。
二、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1、幼兒預測猜想
我們已經(jīng)在植物的身體里找到了綠色,那你們猜一猜植物的身體里還會不會藏著其他的顏色?(幼兒猜想)
2、幼兒探索驗證
。1)熟悉材料
師:我們現(xiàn)在自己來找一找,到底植物的身體里有沒有其他的顏色。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各種材料,有植物的花、果實也有植物的葉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教師逐一介紹材料:胡蘿卜、小番茄、檸檬皮青瓜皮楊梅 各種花瓣等 )
(2)第二次操作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學會魔術(shù)這個本領(lǐng)了,這一次請你們自己來變魔術(shù)。道具呢還是有一塊白布,然后請你們在籮筐里選一樣你喜歡的東西放在白布上來變魔術(shù),看看最后會發(fā)生什么神奇的事情。變好以后請你在白布上寫上你的學號,把它送到這里來。(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
請幼兒把變好顏色的布按顏色分類擺放好。
黃色的色卡
紫色的色卡
紅色的色卡
綠色的色卡
其它
提問:你變出了什么顏色?你是怎么變的呢?(引導幼兒用“我用什么變出了什么顏色的句式回答)
(4)教師小結(jié):
原來植物的身體里藏著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紅色、黃色、紫色還有綠色。這些藏在植物身體里的顏色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植物色素。
三、聯(lián)系生活,提升經(jīng)驗
1、生活應用
。1)出示PPT
這些植物色素還有很多作用噢,可以添加在我們吃的食物里,不信讓我們一起來瞧一瞧。
播放PPT1(彩色面條):這是什么?它和我們平時吃的面條有什么不一樣的?
你知道它是怎么變出來的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
。2)觀看視頻
廚師在干什么?你在畫面上找到了植物色素在哪里了么?
小結(jié):對了,這些植物色素就蘊含在這些蔬菜的汁液里,把它們加在面粉里,就做出了彩色的面條。
。3)觀看PPT
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食物也添加過植物色素呢?我們一起看一看
(4)教師小結(jié):
這種加在食物里的植物色素是安全自然的,我們可以吃的。它可以使我們的食物變得更加美觀,更加的營養(yǎng)。
四、延伸活動
剛才我們已經(jīng)在白布上找到了一種顏色,想不想把這塊布變得五顏六色,更加美麗?請你們一起回到教師繼續(xù)來完成好不好?
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自主探索了解傘的名稱、特征與作用。
2、能仔細觀察并用完整的語言大膽描述傘的明顯特征。
3、在師幼互動游戲中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并能迅速作出反映。
二、活動準備:
1、事先布置好“傘店”的場景。
2、常見的傘:長柄傘、折疊傘等;特殊的傘:露天大傘、工藝傘、牙簽傘等。
3、幾種傘的圖片、“售貨員”掛牌。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傘店”售貨員的身分,組織幼兒參觀“傘店”,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自由觀察常見的傘,了解傘的構(gòu)造、特征與作用。
1、教師引導幼兒選取“傘店”里的一頂傘,開始重點觀察。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材料等方面觀察。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結(jié)果。
3、根據(jù)幼兒的觀察反饋師幼共同提煉:傘可以分為傘面、傘架和傘骨。傘有自動傘、手動傘、有直桿傘、有折疊傘……這些傘可以擋雨和遮陽。
(三)觀察幾種特殊的傘,拓展對傘的認識。
1、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講述。
教師:除了剛才我們觀察的傘以外,你還見過其他的傘嗎?“傘店”里還有許多特殊的傘,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2、幼兒自由觀察特殊的傘,教師鼓勵幼兒與同伴輕聲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請幼兒講述觀察到的結(jié)果。
4、師幼共同小結(jié):這些傘有的很大如露天大傘、有的很小如牙簽傘、有的很漂亮如工藝傘。它們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遮陽用的、有舞蹈時用的、有作為裝飾用的。
(四)在游戲中鞏固幼兒對傘的不同作用的認識。
1、出示傘的圖片,交代游戲要求。
教師:有幾位客人也想買傘,我們來聽一聽他們的要求,然后一起挑選最合適的傘。
2、根據(jù)客人的描述選擇相應的傘。
客人1:“我要出去旅游,生怕下雨所以要帶頂傘出門。請小朋友幫我挑選一頂適合旅游用的傘!
客人2:“我要開一個茶樓,需要一些傘撐在門口給客人遮陽用。請幫我選一頂合適的傘!
客人3:“我要參加一個舞蹈節(jié)目,請幫我選一頂適合舞蹈時用的傘。”
(五)玩“買傘”游戲,鼓勵幼兒完整清楚地描述傘的`明顯特征。
1、教師以“售貨員”的身份提出游戲的要求:“傘店開張了,歡迎各位顧客前來購買。我們店的規(guī)定很特別,買傘不要錢,只要把話說清楚就能買到。說清楚什么呢?要說清楚你買的傘的特點,如顏色、柄是怎樣的、傘面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讓售貨員根據(jù)你的描述找出你要的傘。
2、幼兒自由選擇售貨員和顧客角色,共同討論游戲語言,玩買傘游戲。
四:活動延伸:
1、美術(shù)活動:美麗的傘面。
2、設(shè)置“多彩的傘”游戲區(qū),供幼兒自主游戲。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發(fā)展比較性觀察力,了解幾種熟悉的植物的過冬方式。
2、能關(guān)注周圍花草樹木的季節(jié)變化,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
3、能說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樣的安全隱患
4、增強安全意識,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活動重難點:
知道植物在冬季發(fā)生的變化。
活動準備:
關(guān)于秋天景色與冬天景色的圖各一幅;幼兒園院內(nèi)環(huán)境圖片1幅;幼兒常見的冬天落葉植物圖片4幅;松樹、小麥圖片各1幅;靠種子過冬的植物圖片2~3幅;西紅柿、黃瓜、西瓜、草莓圖片各1幅;蔬菜大棚圖片1幅。
活動過程:
1、導入。
小朋友,你們?nèi)ヂ糜芜^嗎?旅游時都看到了什么了?今天,老師想給大家講一個關(guān)于旅行的故事。(師講故事)2、基本部分:
A、邊講故事,邊出示秋天與冬天的'圖片,引導孩子感受季節(jié)的變化。
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住著蝸牛媽媽和它的孩子小蝸牛,有一天,蝸牛媽媽對小蝸牛說:"孩子,到小樹林去玩吧,地上開滿了鮮花,你去采幾朵鮮花給我吧。"小蝸牛很愿意幫媽媽做事,非常高興地答應了。它爬呀爬呀,不知過了多少天,終于來到小樹林,它看到了這樣一幅景色(出示秋天畫面)地上根本沒有鮮花,而是長著蘑菇,樹葉全黃了。于是,小蝸牛只好回家,它爬了好久才爬回家,它說:"媽媽,鮮花沒有了,地上長著蘑菇,樹葉全變黃了。"蝸牛媽媽聽了,說:"哦,已經(jīng)是秋天了,那你快去采幾朵蘑菇回來吧。"小蝸牛再次爬出去,過了好久才來到小樹林,可它找不到上次看到的蘑菇,而是看到了這樣一幅景色(出示冬天畫面),咦?這是怎么回事呢?
小朋友,你能告訴小蝸牛這是為什么嗎?
B、引導幼兒觀察秋天與冬天的景色圖片,發(fā)展孩子的比較觀察能力小朋友,請你們仔細觀察小蝸牛兩次看到的景色哪些地方不同。(同時出示兩幅圖片)C、(出示幼兒園院內(nèi)環(huán)境圖片)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哪兒?漂亮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再與現(xiàn)在室外環(huán)境相比較,一樣嗎?哪里不一樣。通過對比,引導幼兒學習身邊常見植物落葉,變枯的原因,知道這是某些植物過冬的一種本能,通過落葉、變枯來減少體內(nèi)水分的蒸發(fā),此現(xiàn)像也叫休眠。采取這種過冬方式的植物都有哪些(出示楊樹、柳樹、月季花、梔子花的圖片);學習了解植物過冬的另外幾種方式。如常青休眠的:小麥、松樹、冬青;靠根過冬:韭菜、菊花等;靠種子過冬的:蒲公英、花生、玉米等。
3、結(jié)束部分(出示西紅柿、黃瓜、草莓、西瓜的圖片)小朋友,在寒冷的冬天,我們能不能吃到這些水果和蔬菜呢?共同探討人類可以幫助植物過冬的方法。如,為小樹穿稻草棉衣,給蔬菜建大棚等。
活動延伸:
到戶外尋找需要人類幫助過冬的植物,為穿上暖和的"棉衣"。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jié)活動的學習,讓孩子們感受到周圍花草樹木的季節(jié)變化,了解了身邊幾種常見植物過冬的不同方式,從而激發(fā)了孩子們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08-21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16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3
【精選】科學教案08-12
(精選)科學教案08-14
科學教案(精選)09-0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