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優(yōu)]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直入課題,質(zhì)疑問難。
1.同學們說一說以前學過哪些神話故事?
2.今天咱們再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師板書課題::女媧補天)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提出問題)
3.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讀課文吧!
二、自讀課文,解決問題。
1.學生自己讀課文,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或同位之間討論)
2.匯報自學情況。老師相機引導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四、感悟課文,升華情感
通過學習課文,你從中學到了什么?(學生先是小組討論,再匯報)
五、學習書寫漢字,鞏固漢字。
1.大屏幕出示要求書寫的`字,先是學生自己書空,然后再共同解決難寫的字。
2.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指導。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玻斫庹n文內(nèi)容,使學生認識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靈有著相互平等、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應該相互尊重、和諧共處。
。常私獗容^男人和男孩的不同做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人和自然界的關(guān)系。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小魚有生命嗎?在困境中小魚能怎么樣呢?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課文,這條小魚在乎。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保畬W生自讀課文,要求:
。ǎ保┙柚匆糇x準生字詞。
。ǎ玻┰谡n文中標出不理解的地方。
。ǎ常┰僮x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檢查自學效果。
。ǎ保┓肿匀欢沃该x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小魚被困,男孩去救魚,和一個男人的^對`話。
。ǎ玻⿲W生質(zhì)疑。
通過討論,朗讀課文來解決,個別的放在學文時解決。
三、指導學生學習課文。
1.那個男人在海邊散步,他看到了什么?
小魚被困,處境極危險,“雖然大海近在咫尺,但他們回不去了!薄坝貌涣硕嗑,淺水洼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盡,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死去!
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小魚被困的無助。
。玻腥诉是向前走著,忽然他停下了,他看到了什么?
“(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洼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洼里的小魚,并且用力把他們?nèi)踊卮蠛。?/p>
“走得很慢”、“彎下腰”、“撿起”、“扔回”這四個動詞寫出了他全神貫注和不遺余力的情狀。
練習朗讀。
。常腥巳滩蛔×耍瑔柲莻小男孩“為什么還在扔?誰在乎呢?”
他的話是什么意思?
既然知道這種努力是無濟于事的,那繼續(xù)干下去還有什么意義呢?有誰會感激呢?
小男孩怎么回答?
“這條小魚在乎!”
他認為怎么樣?
。ㄔ谒男哪恐,每一條小魚都是獨立、完整的生命個體,都和人一樣有生存的權(quán)利,有獲得同情、關(guān)愛和幫助、呵護的需要。救活一條小魚就是救活一條生命。盡管這么多小魚他救不過來,可是對于被救的小魚來說,他的'^新學生不就意味著重新獲得了整個世界嗎?有什么理由不傾情相救呢?別人在乎不在乎有什么重要呢?)
指導朗讀
四、總結(jié)課文
齊讀課文,簡單了解故事發(fā)展的順序:
課文以“男人”的散步為線索,緊扣小魚的處境和命運,自然展開場景敘寫,最終使我們看到了他那迥異于成人的童心世界,喚起我們對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重新審視,小中見大,意蘊深廣。
板書設計:
這條小魚在乎
。ㄉ娴臋(quán)利)
小魚被困:近在咫尺回不去
男孩救魚:走彎撿扔
作業(yè)設計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3、把這篇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后記
教完這篇課文,不禁感慨:課文中的男人不是沒有經(jīng)歷過童年時代,那么他是怎樣丟失了一顆童心而變得如此世俗和功利的呢?反過來說,若干年后,男孩也會長大成人,走向成熟,那時他還能保持這一顆純潔無暇的童心嗎?在人類不斷走向現(xiàn)代文明的進程中,怎樣消除這種隔膜和異化現(xiàn)象呢?令人深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識字是閱讀的基礎(chǔ),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低年級的識字量明顯增多,如何幫助學生正確、有效地記憶字形,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一個重要探究課題,在我的平時語文教學中,我盡量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根據(jù)兒童年齡特點,有意識地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yǎng)識字能力。我總結(jié)出來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一、利用基本字記憶字形
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量的獨體字,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筆、減一筆或合起來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例如:“日”加一筆是“目”、“目”減一筆是“日”、“大”加一畫是“天”,“天”減一畫是“大”,這樣既能幫助學生記憶新字,同時又讓學生區(qū)別開了這些形近字。
二、利用部首的變化在比較聯(lián)系識字。
在生字中有許多相近的字,在學習時,不讓學生單獨去認字,而是把相近的字一并出現(xiàn),在比較中識字,在聯(lián)系中區(qū)別。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日”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里只有一橫,“目”眼睛有兩只,所以,“目”里有兩橫。如;學習“她”字,可與“他”“地”相聯(lián)系比較,在學生觀察比較后,讓他們總結(jié)出:這三個字的右邊都是“也”,但又有不同,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地是土。這樣,學生通過比較它們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義,便不會混淆了。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教案11-07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
小學語文《柳樹》教案11-19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8-1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0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8-13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8-12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