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shù)學教案10篇(薦)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對幼兒來說,感知是智慧的門戶,操作是智慧的源泉,游戲是智慧的領航員。游戲式教學是幼兒喜愛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是塑造幼兒數(shù)學認知結構最有力的杠桿。用邊念兒歌邊畫數(shù)字、數(shù)字圖形相結合的游戲形式,將枯燥的數(shù)字通過變形、組合成各種有趣的人物或動物的象形圖案,引導幼兒找、記變形數(shù)字,以訓練幼兒的觀察、記憶能力。再以游戲的.口吻,激發(fā)幼兒利用圖案上的數(shù)字,進行排序練習、加減運算、等值轉換以及思維訓練等系列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正確運用"+""-""="運算符號進行比較和運算。
2、通過邏輯推理,使幼兒了解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關系及等值轉換的規(guī)律。
3、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概括及聯(lián)想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放大的座位票(畫有 = 3, = 4 );畫有魔術師、小老鼠和袋鼠的格子圖形紙;三種冷飲的等值轉換圖;一組數(shù)圖娃娃。寫有數(shù)字6、7、8的6種顏色色卡紙。
學具:人手一張畫有圓形和(或)三角形相加的座位票(并畫有 =3, = 4);畫有魔術師、小老鼠和袋鼠的格子圖形紙;鉛筆和橡皮。
活動過程: 1、對號入座
情景:帶幼兒去數(shù)學游戲宮玩。
認識座位票,請幼兒把形狀(圓形和(或)三角形)相加算出座位號并根據票的顏色找到相應的座位。( =3, = 4)
2、數(shù)字組畫
教師邊畫小老鼠、袋鼠和魔術師邊念兒歌。
3、變數(shù)入宮
1)、創(chuàng)設情景:三位朋友身上都藏著數(shù)字。游戲宮門衛(wèi)說進數(shù)學游戲宮玩,
身上必須帶有1~10的數(shù),并要從小到大排列。
教師舉例啟發(fā)幼兒幫助小老鼠、袋鼠和魔術師找出身上1~10的數(shù),并從小到大排列。
提示:沒有的數(shù)可利用自身所帶數(shù)字通過加減運算算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3)、集體,展示。
4、等值轉換
情景:門衛(wèi)給他們每人8元。三位朋友每人買了一種冷飲(一個冰
淇淋、兩支雪人、四支雪糕)。請說出這三種冷飲之間的轉換關系。
問:如果一個冰淇淋是8元錢,那兩支雪人是多少錢?四支雪糕多少錢?
如果兩支雪人是8元錢,那一支雪人是多少錢?
如果四支雪糕是8元錢,那一支雪糕是多少錢?
5、數(shù)圖娃娃
情景:這時計算機屏幕上出現(xiàn)了一組數(shù)圖娃娃。機器人裁判說只有回答對了問題,才能玩下一個游戲。他們雖然覺得好玩,但不會回答,小朋友愿意幫助他們嗎?
問:請在相應形狀的空格中填上相應的數(shù)字。
請找出這組數(shù)圖娃娃相同的地方。
請找出這組數(shù)圖娃娃不同的地方。
6、記憶訓練,結束活動
游戲"說形狀"
"老師說圖形娃娃的某個部位,請大家說出部位的形狀。"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10以內數(shù)的連加的含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2、能有條理地表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重點與難點:
1、幼兒聯(lián)系實際情境,體會連加的意義和理解運算順序。
2、幼兒理解圖意列出算式。
活動準備:
PPT課件、操作學具、筆和橡皮擦。
配套課件:大班數(shù)學優(yōu)質課件《10以內數(shù)的連加》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10以內數(shù)的加法,PPT展示算式。
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加法是怎么算的嗎?教師與幼兒一起作答算式答案,可以以個別提問的方式進行。
二、情景導入。
PPT展示:小朋友們,大家看看這是誰?他們在做什么?
教師導入:新學期開學已經很長一段時間了,羊村的這些小羊們正在積極準備去春游呢!你們看,喜羊羊不是在指定春游計劃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著喜羊羊的隊伍,看看他們都做了些什么?
三、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播放PPT:我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喜羊羊首先去摘了南瓜,看看他們摘了幾個南瓜?這里的工作人員又運來了幾個南瓜?
2、幼兒探索計算,教師展示計算方法4+2+1=?
3、教師講述計算方法,計算答案。
像這樣在一個算式中不止一個加號的算式,我們叫做連加。連加首先計算前面兩個數(shù)字加起來是多少,然后用這個加起來的數(shù)繼續(xù)和后面的數(shù)字相加。
教師要求幼兒算出答案,并展示答案,表揚計算正確的幼兒。
4、繼續(xù)PPT展示。他們摘了南瓜以后,正當準備繼續(xù)去玩的.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一個小朋友正在喂小雞呢!
教師:草叢中有5只小雞,跑來了1只,后面又來了2只,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雞?
教師繼續(xù)PPT展示5+1+2=8的計算方法。
5、大家玩得很累了,他們去過很多的地方,準備回家的時候,美羊羊大聲的叫道,"你們看,小鳥!"
教師:大家看到樹上有幾只小鳥?飛來了3只,后面又飛來了3只,那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小鳥呢?我們怎么列式計算?讓我們一起來看PPT。
4+3+3=10播放PPT計算過程。
三、幼兒操作(學具2張)
教師:羊村長說,羊村里面最聰明的就是喜羊羊了,那下面我們就請小朋友們自己操作練習,看看你們會不會也像喜羊羊一樣,也能計算連加了呢?
分組練習看圖寫算式并正確計算。
1、看圖列式計算
2、幫小雞找媽媽—連線題
四、小結
羊村的村長告訴老師,我們的小朋友們也像喜羊羊一樣聰明可愛。小朋友們,今天你們學到了10以內數(shù)的連加了,記得回家去多問問爸爸媽媽,看看他們是喜羊羊呢?還是懶羊羊呢?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在表格的相應位置勾畫記錄圖形的三項特征。
2、能根據表格勾畫出的三項特征,選取圖形并貼在表格的相應位置。
3、積極參與討論活動,大膽講述自己的意見。
教學準備:
教具放大的表格,水彩筆,幾何圖形若干,固體膠、學具幼兒操作卡片。
教學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認識圖形特征表格。
出示圖一。“這是一張表格,表格的第一排上都有些什么?我們一起讀一遍!薄罢l來說說第一排上有哪幾種特征標記(大小、顏色、形狀)!薄氨砀竦牡谝恍杏行┦裁?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圖形?”“這些圖形的特征,我們在表格上能找到嗎?”
2、學習在表格中勾畫圖形特征。
“今天我們就要在表格中勾畫出每個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的特征,打勾的時候一定要對照第一排的特征標記,勾在這個圖形同一排的'位置上!薄艾F(xiàn)在我們先來勾畫第一個圖形的特征,誰能告訴我們在哪一排勾畫?”(請幼兒指出)“大家說出它的特征,老師來勾畫,我們一起來檢查勾畫的位置對不對?是不是這個圖形的特征!庇變杭w講述圖形特征,教師隨之勾畫。“誰來勾畫第二個圖形特征?我們一起檢查勾畫的位置對不對?表示的特征對不對?”
3、學習根據勾畫的特征選貼圖形。
“仔細看看這張表格與第一張有什么不同?它是請小朋友干什么?”“我們一起把第一排的三個勾讀一讀!薄罢l來根據這一排勾畫的三個特征選圖形,并給它貼在應該貼的位置?其他的小朋友幫助檢查。”“大家看他做得對嗎?為什么?”
二、小組活動。
1、為圖形勾畫特征。
“請你為圖形勾畫出大小、顏色、形狀的特征。一定要在與這個圖形同一排的位置上打勾,勾畫后把三個勾連起來讀一讀,看看與前面的特征是否一樣!
2、5以內的分解與組成。
三、活動講評。
挑選做的有問題的操作紙講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并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減法算式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
2、理解互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shù)學活活動,樂于講述探索過程。
活動準備:
1、教具:四座城堡圖,四幅畫、數(shù)字1-7、符號+、-、=。
2、人手四幅圖片,筆、鞭炮四串、自制金牌、銀牌若干。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開火車
以前我們玩過數(shù)字5、6的開火車游戲。今天,老師帶大家要玩數(shù)字7的開火車游戲。
嘿嘿!我的'火車一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
嘿嘿!我的火車6點開。(集體、個別)
2、情境感知---看圖學習7的第一組加減法.
你們看,火車已經把我們開到城堡王國,一共有四座城堡,有綠顏色、紅顏色、黃顏色、藍顏色四座城堡,這么漂亮的城堡你們想不想進去參觀參觀啊(電話響)是城堡國的國王打來的,說這四個城堡里分別有三副圖片,請我們小朋友分別用三句話來講述圖上的事情,要是誰能正確的說出這事情的話就能順利的進入城堡。你們愿不愿意來說一說(愿意),那好,就請我們小朋友開始去說一說吧。
1)幼兒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圖講述
(1)問:請你來說一說,你選擇到了什么顏色的城堡?里面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樹上有一只鳥,又飛來了6只鳥,樹上一共有7只鳥)集體驗證,并集體把這件事講述。
(2)分別請到其他顏色城堡的小朋友來講述(得到大家驗證后,再集體講述)。
小結:呀,我們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個城堡里的事情講的很清楚了,國王還夸我們都是最聰明的小客人呢。趕快表揚表揚自己。
2)幼兒第二次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電話再次響起),又是城堡國的國王打電話給徐老師,說,它還想考考我們小朋友,剛才是讓小朋友分別講了四個城堡里的事情,現(xiàn)在讓小朋友根據剛才講的事情分別用一道算式題把它記錄下來。
1)交代幼兒操作要求
集中提問: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記錄下來?為什么用加法算式?請一位小朋友上來邊講邊記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讀兩遍。依次類推,分別得出其他三個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認讀兩遍。
3、體驗理解---互換規(guī)律
1)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他們有個小秘密?看誰先能找出秘密來。
小結:1+6=7、6+1=7數(shù)字相同,位置不同。但總數(shù)不變,所以看到1+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它稱做為朋友題。同樣看到7—1=6,馬上就想到7—6=1。我們也把他們稱做為朋友題。
2)練習互換,老師拿出題卡,請我們小朋友馬上說出他的朋友題是誰?1+6=7(6+1=7)、7-1=6(7-6=1)
4、內化遷移---幼兒游戲
游戲規(guī)則:
(1)每個鞭炮里面也藏著一個算式題,要是誰能把算式答對,鞭炮就能放的很響,而且還能得個小紅花,同樣,要是沒能把算式答對,鞭炮就放不響。
(2)每次請每隊選一個小朋友參加進行比賽,看看到最后那隊得到的小紅花最多,那么就能得到金牌。
小結:頒發(fā)游戲中金牌得主、銀牌得主。
活動結束:帶小朋友進入城堡跳舞。
活動延伸:
1、繼續(xù)探索7的第二、第三組加減。
2、利用區(qū)域活動,進一步鞏固看圖列算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根據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三次分類。
2、嘗試獨立探索新游戲的玩法。
3、繼續(xù)鞏固良好的游戲常規(guī)。
活動準備:
1、三次分類游戲的學具:小動物圖片8張、題板、小筐1份),示范學具一套。
2、循環(huán)游戲材料:二次分類,找影子,數(shù)立方體,10以內組成作業(yè)單,填算式,藏寶,看鐘面填數(shù)字。
活動過程:
1、復習游戲。
(1)拍手數(shù)數(shù):一個一個數(shù)到50、兩個兩個數(shù)到50、五個數(shù)到100。
(2)打電話(順數(shù)倒數(shù)):教師:“叮鈴鈴,12345”,幼兒:“叮鈴鈴321”……(可請幼兒出題)
(3)碰球游戲(10以內):集體一小組一個別。
2、新授游戲三次分類:
(1)提問引起幼兒興趣:我們班來了很多小動物,你們知道是(出示范例,小猴子。)
(2)介紹游戲情景,幼兒動腦筋初步解決問題。教師:有些小是得很傷心,因為找不著家了,我們來幫幫它們,好嗎?幼兒反復討論如何送小猴子回到自己家。(學會看標記)
(3)講解游戲的步驟:每只小猴子都有自己的家,但它應該各自回家呢?就要仔細看標記,進行三次分類,最后才能送它們回自己的家。
(4)幼兒嘗試一次分類:先看哭臉、笑臉猴子標記,請幼兒上前分類。
(5)二次分類:看長尾巴、短尾巴標記,請幼兒針對哭臉猴子進行分類。
(6)三次分類:看大、小標記,請幼兒只為哭臉長尾巴猴子分,有兩只猴子順利到家)
(7)介紹新游戲。教師:還有猴子沒回到家呢,別著急,這就是今天的新游戲《三次分類》。循環(huán)游戲時,每個小朋友都要玩,把每只猴子都送回家。
(8)介紹其他組游戲。教師:另外還有6組游戲,都是我們玩。放在第八組的游戲是從末玩過的,如果你七組游戲都玩好可以去第八組,動腦筋想想怎么玩,然后試一試。
(鐘面有1數(shù)字,把缺少的數(shù)字填上。)
3、循環(huán)游戲,教師重點指導新游戲。
第一組:二次分類;第二組:找影子;第三組:數(shù)立方體;
第四組:數(shù)的組成;第五組:填算式;第六組:三次分類;
第七組:藏寶;第八組:看鐘面填數(shù)字。
4、小結評價。
(1)針對游戲中幼兒的.表現(xiàn),及時糾正和鼓勵幼兒。
(2)小結第八組情況。舉手表決有多少人玩過,請個別幼兒{說玩法。(如有對的,表揚幼兒;如沒有,則下次公布正確玩法。)
效果分析:
把這個新授活動設計游戲的形式,請幼兒選擇正確的路送葫子回家,形象生動、情節(jié)有趣,深得幼兒的喜愛。示范講解時,并且把所有猴子都送回家,那樣幼兒對后面的活動就沒多大興趣了恰恰相反,只送了兩只猴子回家,但所有的標記都會看了,后面之間活動,幼兒會認為自己的使命未完成,依然興致很高。實踐證明幼兒快速接受了新游戲,玩的正確率很高,達到教學目標。
專家點評:
本活動設計是讓幼兒進行分類活動,但巧妙的是教師把分類的要求呈現(xiàn)為動物的某些特點,每次分類以不同的特點為標記,上把標記和分類活動寓于游戲中,幼兒很感興趣。在幼兒熟悉了以上分類活動的基礎上,可以嘗試讓幼兒自己提出分類的標記并進行分類活動,相信幼兒會有興趣。
反思與討論:
什么可以作為分類的標記?可由誰來提出分類的標記?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習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編應用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2、理解互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操作的樂趣。
教學準備:
1、自制PPT課件
2、大數(shù)字卡3、4、5、6、7,每人一張7以內的算式卡,操作紙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編應用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難點:理解互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教學方法與手段:
視聽講結合法、游戲法、操作法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幼兒游戲:開火車
。ㄊ孪仍谟變荷砩腺N上7以內的加減法算式卡)
師:今天毛老師帶你們坐火車去旅行,怎么樣?我們知道火車是有很多車廂組成的,每一節(jié)車廂都有一個車廂號,毛老師已經為你們安排好了車廂,那你到底坐在幾號車廂呢?就要請你們動動小腦筋,算出胸前的算式,你算出來是幾,就坐在幾號車廂。車廂里的位子看到空的就坐下來,不要管你們的名字了。聽清楚了嗎?行動起來吧,算一算,去找你的車廂。
待幼兒找好后,教師檢查幼兒坐的座位是否正確。
認真聽教師引導,聽清游戲要求,積極參加開火車的游戲。
算一算自己胸前的算式卡,根據算出的得數(shù)去找對應的車廂號,找一個空位子坐下來。
找到車廂后和教師一起檢查自己坐的是否正確。
以游戲調動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
通過算式卡請幼兒計算,找到對應的車廂號,以此來復習鞏固7以內的加減法。
通過檢查,再次復習鞏固。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看圖學習8的
第一組加減法
1、創(chuàng)設情境
師:現(xiàn)在所有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車廂,我們出發(fā)去旅行吧!看,前面有一座城堡,你們想不想進去參觀一下?可是城堡的國王是一個喜歡給別人出難題的人,他跟毛老師說,小朋友參觀城堡時,他會提出許多問題,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2、引導幼兒看圖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
。1)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
師:國王把我們帶到了海底世界,看看海里有什么?誰會看圖編應用題?怎么用算式表示呢?(1+7=8)
(2)出示“草地”的圖片
師:國王又把我們帶到了哪里?你看到了什么?怎么編應用題呢?誰會用算式表示?(7+1=8)
。3)出示蘋果的圖片
師:你們可真聰明!國王決定請你們吃一頓大餐,餐后還有好吃的蘋果呢!一共有幾個蘋果?咦,怎么了?還剩幾個?你能用完整的話把這道應用題編出來嗎?用算式怎么表示呢?(8-1=7)
。4)出示氣球的圖片
師:吃飽喝足,我們去散散步吧!看,前面有人在賣什么?突然,一陣刮來一陣大風,把氣球都吹走了,可憐的氣球怎么樣了?誰會編應用題?算式怎么寫?(8-7=1)
進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有參觀城堡的欲望,愿意挑戰(zhàn)國王出的難題。
觀察“海底世界”圖片,說說海里有什么,并根據魚的動態(tài)圖編應用題,嘗試用算式1+7=8表示。
觀察“草地”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怎么編應用題,并用算式7+1=8表示。
觀察蘋果圖片,數(shù)數(shù)有幾個蘋果、爆炸了幾個、還剩幾個,用完整的話把應用題編出來,并用算式8-1=7表示。
觀察氣球圖片,根據氣球的動態(tài)圖編應用題,并用算式8-7=1表示。
通過參觀城堡的情境來吸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通過在“海底世界”中觀察,并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1+7=8”
通過在“草地”上觀察,并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7+1=8”
通過對吃蘋果現(xiàn)象的觀察,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8-1=7”
通過對氣球的觀察,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8-7=1”
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來幫助幼兒復習鞏固8的第一組加減法。
三、幫助幼兒理解算式的互換規(guī)律
1、師:剛剛我們寫了四個算式:1+7=8、7+1=8、8-1=7、8-7=1,國王想讓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誰和誰長得比較像?誰看出來了?哪里像?
2、教師小結:1+7=8、7+1=8數(shù)字相同,符號也相同,只不過加號兩邊的數(shù)字換了一下。所以看到1+7=8,馬上就想到7+1=8,我們把它們稱作朋友題。同樣,看到8-1=7,馬上就想到它的`朋友題是誰?(8-7=1)
3、鞏固練習
師:你們再來猜一猜2+6=8的朋友題是誰?(6+2=8)誰會根據這個算式編應用題?8-2=6的朋友題是誰?(8-6=2)誰會編應用題?
觀看教師寫的算式,找出長得比較像的算式,并說出哪里像。
認真聽教師小結,自然想像到算式的朋友題。
進行鞏固練習,猜測朋友題,并根據算式編應用題。
教師寫算式,讓幼兒聯(lián)想算式之間的關系,引發(fā)幼兒的思考。
教師小結朋友題的特點,幫助幼兒理解算式的互換規(guī)律。
通過鞏固練習,進一步加深幼兒對算式互換規(guī)律的理解,學會編應用題。
四、組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師:國王對我們小朋友的表現(xiàn)很滿意,時間也不早了,該是我們回去的時候了,臨走前,國王給我們小朋友頒了一張獎狀——愛動腦筋獎。咦,獎狀的背面好像有字,原來,這個愛給人出難題的國王有想考考我們,你們愿意接受這最后的挑戰(zhàn)嗎?他要讓我們做什么呢?
2、教師交代要求
3、組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與評價
小朋友的努力表現(xiàn)得到了教師的肯定,回去的時候接受國王頒發(fā)的獎狀——愛動腦筋獎。接受國王最后的挑戰(zhàn)。
在教師的指導下挑戰(zhàn)難題。
繼續(xù)以情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愛動腦筋,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通過讓幼兒自己操作,幫助幼兒復習鞏固8的分成。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內容
數(shù)學:大熊儲藏室授課日期活動
目標
1.在看看、做做、說說中體驗分類的作用,引發(fā)對生活中分類運用的關注。
2.探索將食物進行分類的方法,嘗試按食物的兩種特征進行二次分類,發(fā)展分析、歸納能力;顒又
難點重點
學習按食物的兩種特征進行二次分類
難點
能找出食物某一共同的特征進行分類活動
準備教具
故事畫面PPT
學具
各種食物圖片、操作紙人手一份。
方法與手段
啟發(fā)探索法、操作法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活動。
1、播放畫面: “勤快的大熊肯尼為了過冬,就在秋天里準備了大量的食物!
2、幼兒根據經驗猜測:大熊可能會準備些什么食物?
3、播放畫面:這么多的食物,有什么不同?(顏色、大小、種類)
1、全體幼兒觀看畫面,個別幼兒猜測準備的食物。
2、全體幼兒觀看食物,個別幼兒說說食物的異同活動開始的猜測主要是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比較食物的異同主要是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分類作準備。二、探索整理儲藏室的方法。
1、可是這么多食物,儲藏室怎么也放不下,可怎么辦呢?播放ppt。
2、討論:如果你是大熊,你想怎樣整理這些食物?小結:恩,我們可以把食物按照大小、顏色、種類進行整理。
3、操作:好,現(xiàn)在我們可以按剛才想到的方法整理一下食物。
4、交流:你們是按什么特征來整理事物的?
5、看看這樣整理有沒有完成整理任務呀?播放ppt1、個別幼兒根據經驗回答問題。
2、幼兒兩兩討論,個別幼兒交流討論結果。
3、幼兒動手按食物的特征進行整理。
4、個別幼兒交流整理的結果。
5、幼兒觀看課件,個別幼兒回答問題。在交流討論中,幫助孩子按食物的某一特征進行分類,學習初步的事物歸類的方法,為幼兒進行二次分類做好知識鋪墊。
活動過程:教師活動幼兒活動設計意圖三、引發(fā)幼兒進行二次分類,將物品整理清楚并有序擺放。
1、師:呀!雖然進行了一次整理食物進行了歸類,可是有些食物還是混雜在一起,不好找。那該怎么辦呢?有沒有什么辦法既可以把食物分得更清楚呢?
2、引導幼兒進行兩次分類,將食物整理清楚。
出示二次分類板,看我們只要將食物按照某一特征進行兩次分類,就可以把食物分得更細、更清楚?
3、展示幼兒操作板,交流:你們第二次是怎么分的?請幼兒進行交流。(如:先按種類再按大。
4、師:“我們一起看看大熊是怎么分的?”(先按種類再按大。┌创笮》趾煤,大熊又是怎樣堆放食物的?引導幼兒說說最大的放在下面,小的疊放在上面,零食一層一層放在架子上。
師:這樣按大小排列擺放更能節(jié)約空間更衛(wèi)生?,大熊的食物全都放進的儲藏室。播放畫面,了解故事的結尾。幼兒繼續(xù)討論
解決辦法,個別幼兒交流。
2、幼兒動手將食物進行二次分類,說說自己兩次分類是按什么特征來分的
3、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交流。
4、全體幼兒看ppt課件,個別回答問題通過觀察比較,讓孩子知道只有將事物按類歸放好,才能便于尋找,由此自然
引出二次分類。在交流中引導孩子觀看繪本,幫助孩子積累整理物品的.經驗。讓數(shù)學活動真正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去。四、連接生活,遷移經驗。
1、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分類的方法,請你說一說。(如超市物品的分類擺放、書店圖書的分類擺放、鞋店、衣柜等等)
幼兒交流經驗。
2、小結:是呀,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分類的方法來整理物品,將物品分類擺放,不僅可以使環(huán)境變得整潔美觀,還可以節(jié)約空間,便于我們取放。老師希望小朋友在活動中整理物品時,也能用分類的方法把物品整理得更整齊。1、全體幼兒回憶已有生活經驗,個別幼兒回答問題。
2、全體幼兒傾聽老師小結,了解整理物品的訣竅。
遷移生活經驗主要是孩子回憶已有的分類經驗,幫助孩子歸納經驗,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整理意識,使之形成整理物品的習慣。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按照物體的特征進行分類,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2、學會發(fā)現(xiàn)物體的共同特征,并能表述。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
4、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5、了解多與少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蘿卜實物圖片若干張(顏色,大小,形狀和葉子數(shù)量不同的蘿卜圖片),各種標記(黃綠兩種顏色標記,三片葉子和五片葉子的標記,大小的圖片標記,圓蘿卜與長蘿卜的標記)。
幼兒操作材料:顏色,大小,形狀和葉子數(shù)量不同的蘿卜圖片若干;框框圖片一人一份。貼有不同特點蘿卜標記的實物框框。
【活動過程】
一、蘿卜豐收了
出示蘿卜,將蘿卜圖片隨意貼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你們看看這些蘿卜長得是什么樣的?”
“這些是兔奶奶家的蘿卜。天氣變得越來越冷,兔奶奶想把蘿卜藏起來,你們愿意幫助兔奶奶嗎?”
二、收蘿卜
操作1:觀察實物框的標記,把蘿卜圖片放入相應框內。
提問:“你的蘿卜放在那個框?為什么?”
總結:把有共同特征的蘿卜放在一起,這種方法就叫做分類。
操作2:教師引導幼兒按蘿卜特征,分類放在圖片的兩個小框內!霸谀銈兊奈蛔由线有兔奶奶采來的蘿卜,它想請我們把這些蘿卜分類放在兩個框框內,你們看看可以用什么辦法把這些蘿卜分放在這兩個小框里呢?”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幼兒表述自己分類的方法。
教師根據幼兒的表述貼上相應標記。如:按顏色分。教師根據幼兒的敘述出示黃,綠兩種顏色標記貼在磁性筐子圖片旁邊。
教師總結幼兒不同的分類方法。(顏色,大小,形狀和葉子數(shù)量分類)
【活動延伸】
用分類的方法,給兔奶奶的生活帶來了方便。其實在我們生活中為了方便,也會把許多的東西進行分類。接下去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看看,還有什么東西需要給它分分類。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氣氛是較活躍的,大部分孩子也掌握了按物體的.兩個特征分類,操作也基本是正確的。但在第一過程中,按第一特征(顏色)分類是較明顯的,按第二特征(葉子的多少)分類時,由于葉子多少畫得不夠明顯,是在老師的提醒下分出來的。在第三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標志并表達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已在第二過程講解的很清楚了,這樣就覺得太煩了,而且時間也不多了。另外,在黑板上操作收蘿卜時,地里的蘿卜比應收的蘿卜多出兩個,并引導幼兒別收錯了。由于受到書上操怍材料的局限性(應采的蘑菇是剛好的),這樣就出現(xiàn)了第三過程比第二過程簡單的現(xiàn)象。
通過這個活動,讓我認識到了教師制作教具時,應注意可操作性。在集體操作時,教師不要偷懶,自己設計操作材料,效果可能會更好些。
小百科:蘿卜十字花科蘿卜屬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高20-100厘米,直根肉質,長圓形、球形或圓錐形,外皮綠色、白色或紅色,莖有分枝,無毛,稍具粉霜。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細致觀察、勤于動腦并發(fā)現(xiàn)排序的規(guī)律。
2、能夠小組合作并按照規(guī)律進行排序,體驗思維訓練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音樂《火車開了》、幻燈片、白乳膠、卡片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播放音樂《火車開了》
根據男女、男女的順序進行排列播放音樂進行導入課堂,今天我們站隊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
(二)、基本部分
1、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音樂會,這次活動由遲老師來負責,有一件事情讓我特別頭痛,會場太亂,工作太多,老師實在忙不過來,所以想請小朋友來幫忙。(播放幻燈片1)小朋友愿意開動腦筋來幫助我嗎?現(xiàn)在請小朋友開動小腦筋我們要開始工作了。
2、先看第一份工作小彩旗(幻燈片2),小彩旗是按照什么順序排列的?接下來該怎樣做?小朋友是根據小彩旗的什么特點進行排序的?總結是由顏色進行排序
3、第二份工作(幻燈片3)總結是由大小進行排序的
4、第三份工作(幻燈片4)總結是由形狀進行排序的
5、第四份工作(幻燈片5)總結是由男女進行排序的
6、小朋友太棒了,我們一起看看我們的'工作成果并總結是按照顏色、大小、形狀、男女進行排序的。
7、下面還有一份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小朋友去合作完成,小朋友們有信心嗎?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各種材料需要小朋友按照規(guī)律來完成任務,在工作過程中小朋友要互相幫助,積極聽取其他小朋友的意見。(幼兒操作,并貼黑板展示)
。ㄈ┙Y束部分一起討論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是按照規(guī)律排序的四、活動延伸下課時把你所觀察的畫下來。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由于剛剛學習了2和3的組成,不過前兩次主要是由老師拿實物進行分合,幫助幼兒理解分合的含義,然后讓孩子們能用語言進行表達分和合的過程,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那么,在已具備這樣的條件下,我就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讓幼兒們通過自己的嘗試、探索來學習4的分成,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孩子,讓他們在自己的摸索中去獲得知識,找尋答案。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4的分成。
2、發(fā)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觀察,邏輯思維,推理能力。
3、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shù)的多種分法,激發(fā)幼兒的求知欲。
二、活動準備:
教師:4條大魚,3個魚缸,12條小魚。
幼兒:每位幼兒4條小魚圖片、一張記錄表、操作題。
三、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在探索操作中學習4的多種分法。
四、活動過程:
1、游戲:"我們都是好朋友"。復習3的分成。
今天,我們一起做"我們都是好朋友"的游戲,請3個小朋友手拉手,念兒歌:123,321,我們都是好朋友,3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3可以分成幾和幾?3可以分成1和2……
2、幼兒操作:"分小魚",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4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教師:徐老師接到了貓媽媽的電話,她請全班的小朋友幫小貓分小魚,把4條小魚分成2部分分到兩個小魚缸里,可以怎樣分?(請個別幼兒操作)教師:4條小魚分成了幾條小魚和幾條小魚?(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幼兒:4條小魚分成了1條小魚和3條小魚。
教師:那么4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4可以分成1和3.(請全班幼兒復述,教師幫助記錄在黑板上)教師:貓媽媽請大家想一想,4條小魚分成2部分還有幾種分法,請小朋友從桌上的簍子里每人拿4條小魚分一分,有幾種分法并把它記錄下來,寫在記錄表上,看誰分得又快又準。
3、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單獨請一個小朋友上臺做練習)
教師:請你介紹下你是怎么分的,4條小魚分成了幾條和幾條?4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4條小魚分成了1條和3條,4分成了1和3;4條小魚分成了2條和2條,4可以分成2和2;4條小魚分成了3條和1條,4可以分成3和1.
教師:很好真棒,其他小朋友有不同的分法嗎?
幼兒: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幼兒敘述教師記錄)教師:小朋友你們覺得這兩種方法好記嗎?
幼兒:好記。
教師:它們都有好聽的名字第一種叫按序法,第二種叫倒序法。貓媽媽很高興我們班小朋友幫她把小魚分好了,她覺得我們班小朋友都很聰明。
4、鞏固游戲:分組練習。
貓媽媽說:秋天來了,水果成熟了請小朋友幫她分一分水果。請小朋友聽清楚要求:1,2,3組小朋友填一填根據圖片,用數(shù)字表示分式;4,5,6組小朋友分一分將水果分到2個盤子里并用圓圈表示;7,8,9組小朋友數(shù)一數(shù),根據圖片內容數(shù)一數(shù)并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
請小朋友一人拿一張操作題做題目。注意鉛筆不要對著其他小朋友,不要戳到自己或者小伙伴,做完請仔細檢查一遍。
做完后請個別幼兒展示練習成果。
5、今天我們學了4的組成,貓媽媽很開心覺得我們班小朋友幫了她大忙謝謝我們班小朋友。她請我們班小朋友到戶外做游戲,讓我們一起去吧。
活動反思:
四等分的概念對大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并不是很難,但要讓幼兒真正理解具體的方法也不容易。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們設計了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折一折,分一分,剪一剪,再拼一拼,一步步操作探索,從而得出各種圖形的不同的分法;顒舆^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和操作特點。從幼兒的`操作情況來看,大部分幼兒都能很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操作活動中,大膽想出各種圖形的不同分法,也能很快地掌握基本的分法。對于個別難的分法,也能在老師或同伴的提示講解下得到啟發(fā)和提升。
整個活動讓幼兒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識,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體現(xiàn)了新綱要的教學理念,所以效果還是不錯的。但也發(fā)現(xiàn)在操作材料上準備得還不夠充分,可能是計算錯誤,另外在擺放操作材料時還要考慮得更周到,這樣活動效果可能會更加完美。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典]07-2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05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典】08-03
(經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1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3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典)07-28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1
(經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2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