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集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shè)計意圖
進入大班后,我們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幼小銜接活動。例如:參觀小學、請小學一年級的老師來園講解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幼兒畫出“我心目中的小學”等。幼兒在活動中逐漸了解了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對上小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經(jīng)常問一些有關(guān)小學生的問題,如上小學后還能帶玩具嗎?上課時我想小便怎么辦?為了幫助孩子們更多了解有關(guān)小學的知識,我設(shè)計了“我快要上小學了”活動。目的是想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習慣,以便進入小學后能很快地適應(yīng)小學生活。
活動目標
1、利用多媒體課件了解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萌發(fā)幼兒對小學的向往。
2、更多地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參觀過小學。
2、多媒體課件: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3、幼兒把畫好的 “我心目中的小學”圖畫粘貼在展板上。
4、《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磁帶。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提問:歌曲里唱的什么?它是誰的歌曲?
2、 提問前段時間參觀小學的事情,調(diào)動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
3、出示展板,請小朋友到展板前,講解自己畫的'“我心目中的小學”是個什么樣子。
4、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及時給予指導(dǎo)、總結(jié)并找出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
5、利用多媒體課件,講解小學生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
6、幼兒分組討論并說一說小學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
7、教師小結(jié):
、僮飨r間有了較大的變化。(課間只有10分鐘,小學生要準備好下節(jié)課所用的東西、小便等)
、谏闲W后不能帶玩具,但可以帶體育玩具。
、凵闲W后,上課時不能隨意喝水、小便。(應(yīng)在課間十分鐘做好這些工作,否則,會影響其他同學上課)
④上小學后,放學回家后先做什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匍匐前進,增強四肢肌肉力量,發(fā)展協(xié)調(diào)能力。
2、能遵守紀律,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4、培養(yǎng)幼兒團結(jié)合作的觀念。
5、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現(xiàn)狀分析:我班幼兒年齡偏小,活潑好動,紀律意識較差,許多幼兒遇到困難還會哭鼻子。對解放軍叔叔十分崇拜,喜歡模仿解放軍。
2、重點、難點:重點是練習匍匐前進;難點是培養(yǎng)幼兒紀律意識,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3、材料準備:墊子、沙包、皮筋、平衡木、筐。
活動過程:
1、請解放軍叔叔表演,激發(fā)幼兒爭做小兵。
2、學做解放軍:請解放軍帶幼兒進行隊列、隊形及軍體拳的練習。作輔助活動:投擲、跨跳、下蹲等活動。
3、請幼兒用各種方法爬過墊子,并請個別幼兒示范。
4、請幼兒用自己沒用過的方法在爬一次墊子。
5、請解放軍做匍匐前進的動作,教師講解動作要領(lǐng)。
6、請幼兒練習,教師進行個別指導(dǎo)。
7、游戲:炸碉堡。培養(yǎng)幼兒遵守紀律,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8、教師小結(jié)。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能完全的進入情境,很好的.配合進行游戲。內(nèi)容由易到難,逐層深入,讓幼兒在“玩中學會了新的本領(lǐng)”,在“學習的過程中快樂的玩”。不斷挑戰(zhàn)自我,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在游戲結(jié)束時,幼兒表現(xiàn)出意猶未盡的表情?紤]增加難度,開展下次活動,使幼兒在更高程度上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自由探索、發(fā)現(xiàn)輪胎的各種玩法。
2、通過好玩的輪胎練習雙腳跳到輪胎的邊沿走和平衡走、跳、雙腳跨跳、爬、滾等多種方法,發(fā)展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diào)性。
3、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與靈敏性。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重難點:
雙腳連續(xù)跨跳輪胎練習單腳跳和爬行動作
活動準備:
輪胎若干,音樂、制作手榴彈若干、大積木若干課前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幼兒隨音樂活動
(1)、幼兒邊走或跑、滾輪胎依次進入操場,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活動一下吧!
(2)、幼兒在輪胎上走或者繞輪胎曲線跑。
2、幼兒自由探索輪胎的各種玩法
(1)、師:我們要參加"輪胎玩法大比拼"活動,現(xiàn)在小朋友先自由嘗試輪胎有哪些玩法?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和朋友合作
(2)、幼兒和老師一起探索輪胎的不同玩法。在探索的過程中,鼓勵幼兒互相交流與別人不同的有創(chuàng)意的玩法,不斷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興趣和熱情。
(3)、大家一起分享伙伴探討輪胎的不同玩法。如:嘗試單腳跳、跨跳等等
3、通過故事《龜兔賽跑》練習模仿烏龜肩胯輪胎手腳著地爬并探索手腳協(xié)調(diào)快速爬的方法。
(1)幼兒嘗試、討論,總結(jié)出背龜殼的方法。
(2)請做的好的幼兒示范動作,幼兒互相學一學。
4、幼兒再次分散玩輪胎,共同體驗輪胎的各種新玩法,并引導(dǎo)幼兒之間相互合作,嘗試多種玩法,挑戰(zhàn)自我。
5、游戲:勇敢的小戰(zhàn)士:
1、情景設(shè)置:剛才我們完了輪胎,學會了滾、跳、跨跳、爬、鉆、各種玩法,現(xiàn)在我們要用這些本來去執(zhí)行一項很重要的任務(wù),你們想去嗎?但在執(zhí)行任務(wù)的時候要學會另一個本領(lǐng),學會了才能去執(zhí)行任務(wù)。一定要用上剛才學到的本領(lǐng),2、教師和幼兒一起學習投擲的動作。
3、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執(zhí)行任務(wù)路線圖。
小戰(zhàn)士兵先跳過路上障礙物(平放輪胎),鉆過小山洞(輪胎),走過小橋,爬上山頂,走過小橋,跳過路上障礙物(平放輪胎)投擲手榴彈炸掉碉堡(用積木擺高或者用輪胎壘高的),跑回到起點。
注意:幼兒在橋上即不能碰別人,又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不掉下橋,又穩(wěn)又快地投擲手榴彈。
6、放松活動:教師帶幼兒一起聽音樂做放松活動九、小結(jié)。幼兒滾輪胎歸位。
活動反思:
從活動的設(shè)計方案來看,目標較清晰,且有圍繞目標而相應(yīng)展開的教學活動過程和結(jié)構(gòu),在活動的設(shè)計上也較好地體現(xiàn)了發(fā)展孩子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與鼓勵兒童自主探究材料玩法的雙重價值。值得提醒的是,兒童在健康與運動領(lǐng)域中的個體差異是比較突出的,教師如何在方案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體現(xiàn)對不同能力水平幼兒的分類指導(dǎo)。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理解周圍的人對自己的關(guān)心、愛護。
2.能聯(lián)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參與交流與表達。
3.愿意用用心的情感和行動表達自己對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動準備】
1.視頻:《賣燒烤的小女孩》。
2.社會各行各業(yè)人工作的圖片。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
一、情感體驗。
1.播放視頻:《賣燒烤的小女孩》,引起情感共鳴。
師:“這天,李老師帶來了一段錄像,請你仔細的看一看,錄像里說了什么事情。
2.幫忙幼兒理解故事,融入賣燒烤的小女孩的精神世界。
師:剛才的錄像里說了什么事情呀?
師:除了賣燒烤小雨欣還做一些什么事?
師小結(jié):小雨欣每一天放學后都要幫媽媽賣燒烤,回家后還要做很多的家務(wù)。
師:小雨欣為什么要幫媽媽做那么多事呢?
師:媽媽生病了找不到工作又不能干重活,為了照顧家人她每一天都要去賣燒烤。
師:那你覺得小雨欣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師小結(jié):是的,小雨欣是一個十分懂事的好孩子,她有一顆感恩的心,她每一天幫忙媽媽做那么多事,就是她在用自己小小的雙手來感恩回報媽媽。
師:雖然每一天都很辛苦,但是她還是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來感恩回報媽媽。她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她還被評為了最美孝心少年。
二、感恩父母、家人。了解家人對自己的養(yǎng)育之苦。
師:小雨欣的媽媽一個人那么辛苦的照顧著家人,那你覺得你自己的媽媽辛苦嗎?
師:那你的媽媽每一天都忙些什么?
師:媽媽平時是怎樣來關(guān)心我們小朋友的?
師小結(jié):我們的媽媽把可愛的小朋友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又含辛茹苦把你們養(yǎng)育大,很辛苦很累的。媽媽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許多的愛,那你們愛媽媽嗎?
師:那我們就應(yīng)怎樣來謝謝媽媽呢你想對媽媽說句什么話?你想為媽媽做點什么事?
師小結(jié):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我們就應(yīng)感恩我們的媽媽為我們所做的一切。我們能夠給媽媽送一句祝福,還能夠?qū)W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媽媽減輕一點負擔,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不讓媽媽操心。就是對媽媽最好的感恩。
師:在家里除了媽媽愛我們還有誰也愛著我們?他們是怎樣愛我們的呢?
師小結(jié):我們的家人很愛我們,每一天都為我們做那么多事,我們就應(yīng)如何感恩家人呢?
師小結(jié):此刻小朋友們都長大了,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時候還會幫忙家人做一些事,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
三、感受來自生活中的關(guān)愛,了解我們要感恩的人。
1.師:在生活中除了自己的家人在關(guān)愛關(guān)我們,還有誰也一向在關(guān)愛著我們,幫忙著我們呢?
2.感恩教師,了解教師每一天的`辛苦工作,以及如何感恩教師。(圖片:老師教孩子們學本領(lǐng))
師:咱們每一天來園到離園,都做些什么啊,老師都教些我們什么?
教師小結(jié):咱們在幼兒園的一天時時處處都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咱們就應(yīng)怎樣來感謝教師呢?
教師小結(jié):其實呀,你們每一天都表現(xiàn)好了,在一日活動中健康的成長,就是對老師最好的感謝。
。常卸骰锇椋w驗友情之樂(圖片資料:兩個小伙伴在一齊,其中一個把自己心愛的玩具給另一個玩)
師:“你和你的小伙伴在一齊開心嗎有哪些開心的事”
。矗卸魃鐣饕層變毫私飧餍懈鳂I(yè)的人都是十分有用的,我們就應(yīng)感恩身邊的人。
師: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也值得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尊重他們。
(1)出示農(nóng)民鋤地的圖片,
師:我們平時的食物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要尊重農(nóng)民伯伯,并要愛惜糧食。
。2)請幼兒觀看建筑工人蓋房子的過程,懂得感恩建筑師
。3)出示醫(yī)生給病人看病的圖片,讓幼兒明白我們能擁有健康的身體是離不開醫(yī)生的,我們就應(yīng)感恩醫(yī)生。
。怠_M一步理解如何感恩,明白我們要從小講禮貌、懂禮儀。
師:“在我們身邊有太多要感謝的人,感謝父母把我養(yǎng)大;感謝老師教給我本領(lǐng);感謝小朋友帶來的歡樂、幫忙;感謝農(nóng)民伯伯種出的糧食……那你最想感謝的人是誰?你想感謝他呢”
師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想出了許多感恩的方法,能夠向幫忙過自己的人說一聲謝謝、回報媽媽一個吻、讓爸爸省心、聽老師的話、尊重別人的勞動。
四、制作感恩卡片。
師:我們就應(yīng)常常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感恩身邊一切愛我們的人。這樣生活會變得更快樂!更幸福!那我們一齊來制作一張感恩卡片送給你最想感恩的人吧!
師:你在感恩卡上畫了什么?你想把感恩卡片送給誰?
師:我們一齊去把感恩卡片送給你最想感恩的人吧!
活動延伸:
請幼兒能夠以唱歌的形式形式來表達自己感恩的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作品賞析
(一)內(nèi)容簡介
住在樹林里的老奶奶為小朋友們找到了許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場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說話了,這可怎么辦呢?聰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個個全包進了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會講故事了……
(二)主題分析
通過講述老奶奶把故事包進粽子里,然后再尋找吃了會講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經(jīng)歷,引發(fā)孩子們對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時激發(fā)起他們學講故事的愿望。
(三)情節(jié)分析
密密的樹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著誰呢?一位躺在床上、頭上敷著毛巾的老奶奶進入了小讀者的視線: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讀者是否很擔心呢?
拄著拐杖的老奶奶出現(xiàn)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著白米和葉子做什么呢?
小動物們都來吃包著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不同小動物的叫聲一定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也引發(fā)了焦慮:松鼠、狐貍、百靈鳥……它們不會說話!
于是小動物們找到了會說話的小姑娘,并動腦筋把她帶到了老奶奶家,小讀者的焦慮此時可以放下一半了?,小姑娘吃了香噴噴的粽子,給大家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小讀者一定也很想聽聽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體、自自的頭發(fā)、圍著圍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畫面,都是笑瞇瞇的、慈祥的表情,讓人一看就覺得很親切。
故事中每個小動物的出現(xiàn)大都是笑瞇瞇、可愛的'樣子,溫順的性格一覽無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個小動物的眉毛糾結(jié)、嘴角下垂,顯露出它們的苦惱。
小姑娘慌張、驚訝、開心的表情變化,正是她對“粽子里的故事”從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轉(zhuǎn)變過程,刻畫得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
(五)圖畫分析
1.畫面構(gòu)圖、色彩
畫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黃黃的、橘色的暖色基調(diào)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傳遞的溫暖、祥和的氣息,凸顯了故事的主題。
在構(gòu)圖上,作者運用了大片的、簡單的背景來烘托人物和主題,使得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現(xiàn)的主要情節(jié)。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jié)
圖畫書中老奶奶的發(fā)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辮、花棉襖配小綠褲的服飾打扮,還有小背簍、小陶盆以及溪邊淘米、洗粽葉的畫面……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與故事的主線“粽子”串連起來,展現(xiàn)出
濃濃的民俗韻味。
(六)語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優(yōu)美,娓娓道來,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節(jié),增強了故事的可讀性。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這句話反反復(fù)復(fù),貫穿整個故事,使小讀者讀上去既瑯瑯上口,又充分表達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
“粽葉”和“粽米”對于幼兒來說是新出現(xiàn)的詞匯,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圓又白”這兩對形容詞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采、洗、包、吃、講”這五個動詞將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串連起來:采粽葉——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講故事。
象聲詞“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的出現(xiàn)既表現(xiàn)了不同動物的叫聲,同時也使得整個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動設(shè)計
(一)活動設(shè)計
1、設(shè)計思路
老奶奶有許多好聽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場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說話了。為了把故事講下去,聰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進了粽子里,并在小動物們的幫助下開始尋找吃了粽子會講故事的小朋友……
優(yōu)美的故事娓娓道來,不禁引發(fā)了孩子們對粽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時激發(fā)了他們學語言、講故事的愿望。
2、活動目標
(1)聽故事,理解老奶奶讓大家“吃了粽子講故事”的美好愿望。
(2)樂于參與傳話、詞語接龍等語言游戲,體驗聽說的樂趣。
3、活動準備
圖畫書、PPT課件
自制大粽子兩只:一只用來“傳話”,一只用來“接龍”
粽子糖若干
4、活動過程
(1)經(jīng)驗回顧,引發(fā)興趣
出示封面:
一吃過粽子嗎?粽子里有什么?
一聽說過包著故事的粽子嗎?今天就來聽一聽《粽子里的故事》。
(2)傾聽、理解故事情節(jié)
①包粽子(出示第1~5頁):
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么本領(lǐng)?
一老奶奶為什么要包粽子?她有什么愿望?
小結(jié):原來,老奶奶的愿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诔贼兆(出示第6~1 2頁):
一誰吃了老奶奶的粽子?它會講故事嗎?
一學學小動物吃了粽子后的樣子。
小結(jié):小動物們雖然吃了粽子,但是它們不會說話,所以不會講故事。
、壑v故事(出示第1 3~22頁):
一小動物用什么辦法找來小姑娘吃粽子?
一小姑娘吃了粽子后怎么樣?
小結(jié):小動物們?yōu)槔夏棠桃齺聿赡⒐降男」媚,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粽子,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
、芡暾蕾p故事:
一小姑娘帶著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后會做什么呢?
(3)遷移運用,開展游戲
一老師這里有幾只大粽子,我們一起來吃粽子講故事吧!
①(拆開第一只粽子。)傳話游戲: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將詞組傳給每組的第一個,幼兒依次傳話至最后一個,公布答案,比比哪組傳的準確率高,哪組便獲得品嘗粽子糖的機會。
規(guī)則:傳話者要附在聽者耳邊傳話,聲音不能響但應(yīng)清晰;聽話者要仔細傾聽傳話內(nèi)容,盡可能正確模仿并傳遞。
②(拆開第二只粽子。)詞語接龍: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說出詞組后,由兩組幼兒輪流依次接龍,直到接不上為止,接上的一組可獲得品嘗粽子糖的機會。
規(guī)則:詞頭接詞尾,可同音相接。
(4)延伸活動
一你們吃了粽子也練了講故事的本領(lǐng),這里還有最后一只粽子,里面有許多好聽的故事。老師把它放在區(qū)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試試一邊吃粽子,一邊故事接龍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guān)系。
2.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靈活性。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塑料棒。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
看,(教師出示塑料棒),這是什么?(塑料棒)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變個魔術(shù),仔細看哦!
。ǘ┙處熤v解“公用邊”
1、那請小朋友來看看,黑板上有幾個三角形呀?(兩個)
2、兩個三角形由幾根塑料棒拼搭而成的?(6根)6根塑料棒拼搭成兩個三角形,一共六條邊。
3、那我準備要變魔術(shù)了,我拿掉一根塑料棒還剩幾根?(5根)那你們相不相信我用5根塑料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我要變了,你們可要看仔細了。ń處煵僮饕苿樱
4、成功了嗎?我用5根塑料棒也拼出了兩個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樣是兩個三角形,為什么前面我用了六根塑料棒而現(xiàn)在我就用了5根塑料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呢?為什么?誰已經(jīng)看出來了?(兩個三角形共用一條邊)個別幼兒上來指認。
5、原來這根棒塑料既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是不是這樣呀!原來上面的三角形用到了這條邊,下面的三角形也用到了這條邊,兩個三角形都用到了這條邊,我們把這條邊叫“公用邊”,小朋友一起來念一念!
6、小結(jié):這根棒塑料既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是這兩個三角形的一條公用邊,小朋友聽清楚了嗎?
。ㄈ┯變旱谝淮尾僮鳎航處焼l(fā)幼兒用塑料棍拼搭圖形,感知圖形邊的共用特征。
1.那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用公用邊這個魔法來變魔術(shù),聽清楚我的要求:請你用六根塑料棒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老師在桌子上給你們準備了許多塑料棒,請小朋友拿出六根塑料棒在桌子上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一個正方形和一個三角形。聽清楚了嗎?開始
2.剛才老師看見許多小朋友都搭成功了,那請小朋友上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搭的?你的三角形在哪里?正方形在哪里?他搭的對嗎?
3、請你告訴小朋友哪條邊是兩個圖形的公用邊?他找對了嗎?
4、誰和他搭的不一樣?請你也來介紹一下!你來找找哪條邊是它們的公用邊?
5、小結(jié):原來六根塑料棒能搭出方向不同的圖形,而且每個圖形都有一條公用邊。
。ㄋ模┯變旱诙尾僮
1、你們想不想再變一個?(想)瞧,現(xiàn)在有幾根塑料棒了?(7根)老師請小朋友用7根塑料棒來搭一搭,搭出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聽清楚了嗎?那先請小朋友把桌子上的塑料棒收一收,再拿出一根塑料棒搭出一個長方形,兩個正方形,那現(xiàn)在請小朋友去試試吧!
2、好了嗎?有沒有搭成功?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搭的?幼兒操作后,提問:兩個正方形在哪里?一個長方形在哪里?對嗎?
3、那你知道兩個正方形的公用邊在哪里?(幼兒畫出)那誰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在哪里?
原來它們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它們共同組成了長方形和正方形。
4、有沒有和他不一樣的?(豎著或橫著)正方形在哪里?長方形在哪里?那誰知道(豎著或橫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在哪里?你有沒有找到?
(五)幼兒第三次操作:
1、你們真能干,那你們想不想再來挑戰(zhàn)一次?
2、要求:請你用剛才老師教你的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塑料棒搭出五個正方形。
3、請你來介紹一下,你的五個正方形在哪里?你用了幾根塑料棒?請一位幼兒演示。有沒有人和他不一樣?是不是五個正方形?他搭的對嗎?
。┯變旱谒拇尾僮鳎
小朋友真厲害,現(xiàn)在我們在挑戰(zhàn)最后一個,請你用最少的塑料棒搭出五個三角形,你們能行嗎?那小朋友回家試試吧!
活動反思:
《有趣的拼搭》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上的數(shù)學的實踐活動課。這堂課學生學得很開心。在我的指導(dǎo)、組織下,學生們分組活動。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征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在拼、搭的`活動中加深對立體圖形特征的認識與理解。教材先安排學生用相同的立體圖形拼出各種各樣的組合圖形,再讓學生用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拼搭出又高又穩(wěn)的組合圖形,其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在拼搭的活動中進一步認識立體圖形的特征;二是在“看誰搭得又高又穩(wěn)”的活動中,讓學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完整過程,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獲得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首先引導(dǎo)學生讀題和看圖意,并提出“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的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審題和仔細觀察的學習習慣。接著,讓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你想怎樣搭呢?”讓學生先思考搭一搭的策略,再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搭的游戲。
在搭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難以把球放穩(wěn),于是問:“小朋友,你們在搭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當學生提出很難把球放穩(wěn)時,我抓住時機,讓成功了的小組介紹經(jīng)驗,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使其他學生在傾聽、交流中獲得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然后讓學生再次嘗試,以驗證方法。最后向?qū)W生提出:“有什么辦法能知道誰搭得高?”引導(dǎo)學生觀察教科書中兩種搭法的差異,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分析的能力。在“搭一搭”的環(huán)節(jié)中,由于之前我沒有向?qū)W生明確要求,且學生一看到了那些積木,就控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都爭著、搶著來玩,根本不受控制。在每一次操作活動前,要向?qū)W生明確每一個操作活動的要求,且在交代要求時,必須讓學生注意聆聽,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并想盡一切辦法調(diào)控好課堂紀律,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目標: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識,學習火災(zāi)中簡單的自救方法。
2、樹立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3、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準備:
圖片、投影儀、電視、紅布、濕毛巾與幼兒相同,玩具****一個。安全出口一個。
活動流程:
一、出示容易發(fā)生危險的圖片引出問題。。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藥追鶊D片,請大家觀察圖片上小朋友在干什么?這樣做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1、教師出示投影儀展示圖片,讓幼兒自己說。
2、教師挑選幾幅介紹。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不能玩火、玩蠟燭、這些行為都是容易發(fā)生火災(zāi),F(xiàn)在馬上要到清明節(jié)了,請小朋友提醒家長,在清明節(jié)上墳點蠟燭、燃燒紙錢,在離開之前一定要撲滅火苗,防止發(fā)生森林大火。
二、小實驗“蠟燭滅了”。教師提問:“當點燃的蠟燭用杯子蓋住,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教師實驗幼兒觀察后回答。
教師小結(jié):當火剛剛燒起來,可以用破衣服去撲滅,也可以用沙、浸水的棉被蓋住,隔絕空氣滅火。
三、如果發(fā)生火災(zāi),沒有辦法撲滅,你該怎么保護自己?
幼兒根據(jù)經(jīng)驗講述,火災(zāi)發(fā)生后的幾種處理辦法。根據(jù)幼兒講述出示相關(guān)圖片。
1、報警:火災(zāi)發(fā)生后不要慌張,火警電話119;報告失火的詳細地址,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后,才可以掛電話。
教師和幼兒學習撥打119的電話,教師做接話員。要求幼兒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
2、逃生方法。
除了報警,還需要做什么?(不要乘坐電梯、升降機、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火場。)
3、怎么離開火場?
。1)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墻撤離。
。2)樓層著火,當人在二樓,應(yīng)該一個個跟著走,不可擁擠下樓。
(3)關(guān)掉煤氣或切斷電源。防止發(fā)生更大的爆炸。
。4)打開窗戶,可以用鮮艷的顏色布條呼叫,尋求幫助。
(5)如果火已經(jīng)燒到身上,應(yīng)該就地打滾,跳到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不能奔跑。
。6)教師小結(jié):當火災(zāi)發(fā)生之后,小朋友千萬不要慌張,要保護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離開,在報警的時候要說清楚自己的所處位置,在得到消防隊的`明確回答后,才可以掛下電話。
四、防火演習。
情景:突然警報拉響。教師表現(xiàn)慌張,說:“小朋友不好了,幼兒園的失火,火災(zāi)發(fā)生了,我們趕快撤離現(xiàn)場!碧嵝延變翰槐鼗艔,就地找到可以幫助我們離開的用品。教師和幼兒用濕毛巾、濕布掩住口鼻,彎腰摸墻撤離。
活動反思:
從本次活動中,我們應(yīng)多站在孩子們的角度,為他們設(shè)計一些更有價值的活動,以游戲的方式,讓他們在玩樂中獲得知識的體驗,如防雷、防電、防地震、防煤氣中毒等,讓孩子們受益終身。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8-11
[經(jīng)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8-04
【經(jīng)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8-23
幼兒園大班教案01-03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7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6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5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