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語文教案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體會課文諷刺、夸張的語言;
2.理解分析范進和胡屠戶的形象(前后對比);
3.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重點、難點
1.范進、胡屠戶的形象對比(重點)
2.認識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嚴重毒害。
教學目標:
1.掌握字詞:注音、解釋;
2.介紹文學常識及有關明清科舉制度的文化知識;
3.整體感知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
4.分析1—5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介紹作者吳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說家。
2.《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長篇諷刺小說,計五十五回,課文節(jié)選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題是“周學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戶行兇鬧捷報”。
3.明清科舉制度簡介
童試—秀才(生員、相公、進學)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即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他們的第一名分別叫解元、會元、狀元。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注音
2.解釋下列詞語
體統(tǒng)同案火候 局不過 兀自 桑梓 萬貫家私 謹具賀儀 相與
四、范讀課文
要求學生思考預習題及情節(jié)結構
五、整體感知課文情節(jié)
課文圍繞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對比描寫范進中舉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為兩部分:
(一)(1—2)寫范進中舉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會地位以及他不顧一切參加鄉(xiāng)試的情況。
(二)(3—12)寫范進中舉后高興得發(fā)了瘋及其社會地位的顯著變化。
、(3—5)寫范進上集賣雞和喜極而瘋。
、(6—10)治瘋;
、(11—12)張鄉(xiāng)紳拜會范進。
六、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第一部分。
1.結合注釋自瀆課文,并理解文義。
2.討論下列問題。
①分別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诜哆M中了相公,胡屠戶來賀喜,帶了哪些禮品?寫明禮物的作用是什么?
、酆缿簟敖虒А狈哆M的話主要有兩層意思,請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堋绑w統(tǒng)”的實質是什么?
、薹哆M不知丈人小氣嗎?為什么硬著頭皮商議盤纏?
、咄缿魹槭裁磾喽ǚ哆M中不了舉人?
⑧找出第二段中表現范進對功名的追求如癡如迷的心理描寫的語句。
3.小結
這部分側重寫胡屠戶的倨傲,精彩的語言描寫和簡練的動作描寫,把胡屠戶粗俗勢利的嘴臉勾畫得活靈活現。寫范進幾處都只用簡筆,反而顯出他在胡屠戶面前卑怯畏縮、忍氣吞聲的可憐相,胡屠戶斷言范進考舉人“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來,第二部分再寫范進中舉就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七、師生共同討論課文第二部分第一層
1 .學生默讀結合注釋弄懂文意
2.討論下列問題:
、僭O計范進上集賣雞有什么好處?
、凇叭絻刹阶哌M屋里來”,報喜人擁著他也擁不住,顯出范進什么樣的心情?
、鄣谖宥螌懛哆M歡喜瘋了,作者運用了多層次的細節(jié)描寫,可分為哪幾個層次?試找出描寫范進發(fā)瘋時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詞語和句子。
、転槭裁葱沦F人歡喜得竟至于瘋了?瘋態(tài)的描寫哪些地方最有諷刺意味?
八、作業(yè):
抄寫有關字詞的音形\義;.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說出詩的大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兩首古詩。
重難點
1.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2.通過朗讀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樂學善思辦法
組內賽讀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鞏固對詩詞的理解。
教學流程
一、借助情境,聽讀賞詩
1.播放課件。
2.師聲借助情情并茂地誦讀詩文。
3.學生自由讀詩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古詩讀準確。
1.同桌互讀,看讀音是否準確,詩句是否通順。
2.指名讀,全班評議。
二、誦讀詩文,把握詩意
(一)學習古詩《雪》
1.指導讀詩,感知詩意
。1)簡介作者尤袤
。2)自由讀古詩,結合詩文的插圖,從字面上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
。3)圖文結合,多種方式反復誦讀。
。4)同桌、小組、全班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全詩內容。
。5)匯報學習情況。
2.由畫入境,想象感悟。
。1)指名讀.全班齊讀.練習背誦
。2)結合背誦,啟發(fā)學生展開,引導學生說說作者描寫的是什么樣的景象?
。ǘ⿲W習古詩《江雪》
1.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2.誦讀詩文,把握詩意
(1)讀一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自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2)自由讀古詩,結合插圖,從字面上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嘗試練說、同桌互說、指名說)
。3)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3.細讀古詩,感悟詩情
(1)自由讀詩,體會詩人——的情感。
(2)指名帶動作、表情讀,從中感悟是人的情感。
。3)想一想、說一說
通讀兩首古詩,邊讀邊結合插圖想象每首詩所描寫的畫面是什么樣子的?(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
三、延伸拓展,升華情感
1.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完成書后的“自選佳句”。
2.課下搜集關于雪的名句、名言,體會詩人的感情。
3.搜集有關寫景的故事讀一讀。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認識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象
2、 理解、學習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3、探究文學作品風格與作家個人遭遇之間的關系。
4、感悟作者所蘊含的情感
教學重點:認識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象, 理解、學習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所蘊含的情感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詞、短語或語句來描繪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生點評后轉到杜甫的《望岳》)
二、學習《望岳》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二)朗讀詩歌
1、老師范讀《望岳》。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jié)奏。
2、全體學生齊讀。
3、學生推薦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三)了解詩的內容
1、學生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2、全班交流問題及解答。
3、學生說說詩句的含義。
(四)再次朗誦,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和意境,想象詩人當時望岳的情景。
小組研討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點?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詩題叫《望岳》,可見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別,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研討后,師生共同賞析:
“岱宗”兩句:“遠望”(補充背景常識:此句說的是泰山山脈,它在山東中部,從東平湖東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長約200公里。)
問(1):“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則驚奇、贊嘆之情更明朗,也更強烈。)
問(2):此句寫出了泰山的什么特點?詩人是如何寫的?對你有何啟發(fā)?(沒有抽象地說,而是別出心裁的寫出自己的體會,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兩句:“近望” 問:能否通過對這兩句品度,各用一個字分別概括詩人眼中泰山的特點?(“神”或“秀”,“高”。這兩句詩突出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蕩胸”兩句:“細望” 問:展開合理的聯系和想象,用你的語言再現當時的'畫面。
“會當”兩句:由“望岳”想到了將來的“登岳”。
(五)進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問:年輕的詩人科舉不第后游歷齊趙,見到了泰山,寫下了這首詩,在詩中你能看出任何科舉敗后消極頹廢情緒嗎?那整首詩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詩人熱情贊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尤其是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你還能聯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詩句?(王之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矣谶M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2、再次齊讀詩歌,讀出感情來。
(六)感受詩人高超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問:這首詩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絕唱,談談這首詩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來并說明理由。
(示例:1、煉字。鐘——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的有情有義。割——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像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割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虛實相生 ......)
三、齊背古詩。
四、課堂練習
1、《望岳》的頸聯是:
2、總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偉高大的山勢的句子是:
3、描寫近望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現詩人欣賞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現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成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為的人都應具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哲理的詩句是:
7、明全詩主旨并表達作者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人生哲理)的詩句是:
8、詩人細望泰山而時間之久,表現對祖國河山的熱愛的詩句是: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生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詞語“不屑一顧”、“破天荒”、“黯淡”、 “溫順”、“悲喜交集”的意思。
2、品味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走進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有感情朗讀相關內容。
3、學會歸納三次家長會的不同情形,理解兒子成功的關鍵是母親善意謊言的鼓勵,感受母愛的無窮力量,學會體諒父母,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
教學重點:
品味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詞句,理解母親說謊的真實動機,感受母親說謊時內心的感受,并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感受母親說謊時強顏歡笑的悲痛 ,理解兒子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
教學設計:
一、導入揭題
1、談話導入:師生從自身出發(fā),交流父母在自己學習過程中對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的真切感受。
2、總結:不管父母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其目的都處于對孩子的愛。但你們可知道父母為這深深的期望往往會付出了很多很多。
3、有這樣一位母親的故事,聽來催人淚下。師板書課題,生讀題。
說明: 在導入部分請學生談談父母各個階段對自己的期望,以及自己對此的感受,讓學生初步感知父母為自己的成長所付出的良苦用心;同時,為研讀重點部分體驗文中母親聽到老師的批評、指責時心理的無比痛苦,以及面對兒子時的耐心和鼓勵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上,老師小結引出課題,為學生奠下情感基調。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出示:聽了這話,兩鬢已經斑白的母親悲喜交集,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來凝聚在心中的淚水,任它流下,滴落在手中的信封上……
引讀,理解“悲喜交集”。
自讀第4小節(jié),了解母親“喜”的原因。 板書:高中 考上清華大學
2、那母親為什么又“悲”呢?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思考:母親悲的是什么? 并用簡要的語言例舉相關的事情。
3、自讀課文后,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板書
4、小結:由于兒子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差,屢受教師的批評、指責。板書:批評 指責本文篇幅比較長,按“我”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這一時間發(fā)展順序講述了母親開家長會后對兒子說的三次謊言,最后一小節(jié)既是課文的**,又集中表達了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且一個“悲喜交集”概括了母親十幾年的內心感受,這個詞是全文的行文線索。教學時,先通過老師的引讀,讓學生初步感知母親淺層次的“喜”——兒子考上了清華大學,然后帶著問題“母親為什么悲?”讀課文,了解并概括使母親感到“悲”的相關事例,為展開對課文的研讀作準備。
三、研讀重點,感受母親豐富的內心世界
品讀家長會老師對母親說的話,感受老師對母親的態(tài)度。
1、出示老師的前兩次對“我”評價: “你的兒子可能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住,最好你帶他去醫(yī)院看一看。” “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兒子排在第40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最好你帶他去醫(yī)院查一查!
、抛宰x,嘗試著讀出語氣。
、浦该x,引導學生想象面對一個這樣的孩子,老師的態(tài)度。在基礎上理解“不屑一顧”。⑶再指名讀,要求讀出“不屑一顧”的語氣。
2、引讀第三次家長會時,母親因沒有聽到老師點兒子的名字而感到出乎預料,不習慣,引導學生用詞語想象母親面對老師時的心情,感受母親內心的惶恐,不安。
說明:前兩次家長會上老師的話內容相似,都是老師批評、指責兒子,因此同時出示兩次家長會上老師說的話,讓學生先自讀體會,在讀中初步感受老師對待兒子的態(tài)度,進而理解“不屑一顧”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再次有感情朗讀。而第三次家長會則通過老師的引讀,通過想象體會母親心情,從中感受母親因屢遭指責后誠惶誠恐的心理。
品讀家長會后母親對兒子說的“謊言”,感受母親對兒子的期待和內心的悲痛。
1、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父母家長會上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后的態(tài)度。
2、出示母親對兒子說的話: “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別的孩子的媽媽都非常羨慕你的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
“老師對你充滿了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一定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⑴對比朗讀,老師讀在家長會上說的話,學生讀母親對兒子說的話。
、谱宰x母親對兒子說的話,從母親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墙M織交流,隨機板書:表揚 充滿信心 非常滿意 小結:一位母親對兒子的期待和鼓勵 板書:鼓勵 期待 3結合母親聽了老師的話后的感受,談談母親說話時的心情,學生交流。
4、在朗讀中體會母親內心悲痛,但為了兒子卻強顏歡笑,用謊言來激勵兒子。
指導朗讀帶這份感情再讀課題。
說明: 很多學生都有在家長會后被父母批評的經歷,因此讓他們結合生活經歷談父母的態(tài)度,他們有話可說,體會更深,而文中母親的做法卻決然不同。學生在朗讀母親的話時,從話語表面的意思來看,母親是高興的、喜悅的,可一旦結合上文,就可深深感受到母親內心深處的那種痛苦,為了鼓勵兒子,她在強顏歡笑。因此,教學時,教師先采用對比朗讀,讓學生初步感受母親內心和表面的不一,再引導學生從母親的謊言中了解她對兒子的鼓勵和期待,在此基礎上讀好母親說的話,體會母親說話時的心情,通過層層推進,使學生真正理解“謊言”背后的深刻含義。 ㈢從兒子的'變化中,感受母親的“謊言”給兒子帶來的力量和勇氣。
1、假設母親前兩次家長會后都把老師的批評、指責如實地告訴兒子,兒子會怎樣。
2、找出文中描寫兒子行為發(fā)生變化的句子。
3、交流兒子的變化,理解“破天荒”、“黯淡”、“溫順”, 想象兒子變溫順后的表現。板書:破天荒 溫順 等 小結:在母親的鼓勵下,兒子在不斷的進步。板書:進步
4、出示兒子考入清華大學后說的話: “媽媽,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賞我……盡管你說的都是騙我的話。我知道這些話只是一層紙,一捅就破,但我還是喜歡聽,因為它成了我學習的動力。”
⑴讀了這句話,你想對兒子或母親說些什么?
⑵組織交流,體會兒子的懂事和母親的良苦用心。板書:懂事
、侵笇Ю首x。
5、帶這份感情再讀課題。
6、聯系學生實際,明確不管父母采用什么樣的教育方式,其用意都是善意的。
說明: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兩種完全不同結果的對比,感受母親說謊的真實動機,感受母親教育的高明,再帶著這種理解讀題。兒子的哭聲里既有對母親深深的感謝,也是為自己這些年艱難的求學經歷而哭,正確理解了兒子哭聲里包含的豐富情感,就不難體會兒子的懂事。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根據板書回顧全文:讀幼兒園的時候,老師說兒子有多動癥,而母親 ,小學的時候,老師說兒子 ,而母親 ;初中時老師說兒子 ,而母親 ;高中畢業(yè)后,兒子 。母親悲的是——,喜的是——。
2、音樂渲染,讀文章的最后兩句話。
3、總結:兒子能考入清華大學,是因為 ,因為 。
說明:回顧三次家長會,既是讓學生再次整體感受課文內容和母親的良苦用心,進一步理解母親此時為什么悲喜交集,在背景音樂的渲染下,學生的情緒也很容易被調動起來。最后再通過一個填空,突破難點,讓學生明白兒子的成功離不開母親的鼓勵,也離不開自身的努力。
板書設計:
母親的謊言 (鼓勵 期待)
語文教案 篇5
導入
師:昨天我們上了第一單元的第一課,這一單元主題是龍,關于龍的成語我們積累了幾個,誰來說一說?
生:金龍現瑞、龍鳳呈祥。
生:龍飛鳳舞、龍騰虎躍。
生:畫龍點睛
師:昨天在寫的時候,有同學把畫龍點睛的睛寫成了晴,這兩個字是不同的。注意這一點。來,繼續(xù)。
生:降龍伏虎,臥虎藏龍。
師:臥虎藏龍,又一部電影就叫臥虎藏龍。
生:龍?zhí)痘⒀ā⒁积堃簧摺?/p>
師:我們積累的關于龍的成語真不少,同學們見過龍嗎?
生:沒見過。
師:沒見過不要緊,下面我畫一條龍。
教師在黑板上草書“龍”。
師:像嗎?
生:這是一個字。
師:對,這是一個字。是我國瑰寶書法中草書中“龍”的一種寫法。同學們仔細看看想不想一條龍?同學們看,這便是什么呀,(龍頭)這邊呢?(龍尾)實際上呢這個字就是模仿著想象中龍的形象寫出來的。龍到底是什么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我們來看看一群大人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來學第二課。(板書課題:大人們這樣說)
初讀
師:這里的大人們,有哪些人啊?
生:奶奶、爺爺、爸爸、媽媽、老師。
師:他們都說了什么呢?下面我們先請同學把課文讀一下,在讀的時候你要力爭讓每一個同學都能聽清楚每一個字的發(fā)音。能做到嗎?
生:能。
學生分小節(jié)讀詩歌,師生正音。
生字
師:,同學們基本能讀通順,文中的生字能不能寫一寫。在預習當中這一點應該能做到。那么我們找個同學寫一寫看看,寫三個。誰敢來?(一名同學上黑板)咱們的要求:第一個是要正確,第二個要做到美觀。(聽寫“縮、嘉、噴”)
師:都寫對了嗎?這三個字里面,哪一個最好看?你能不能給他一點兒意見,哪個地方寫的還不是很好看?
生:嘉,上面應該小一點兒,下面應該大一點兒。
師板書“嘉”。
生:“縮”比其它的字寬。
再讀
師:下面同學們自己再讀一讀詩歌,看看在這里面提到了哪些人,他們對龍,各是什么態(tài)度?
學生自由讀詩歌。
師:讀完之后思考我們提出的問題,詩歌中提到了哪些人,他們對龍各是什么態(tài)度?可以在書上直接畫一畫,寫一寫。
師:誰來說?這里面提到了哪些人?
生:奶奶、爺爺、爸爸、媽媽、老師。(師板書。)
師:這些人在詩歌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大人們。還有沒有提到其他人?
生:“我”。(師板書。)
師: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我對龍是什么態(tài)度?在哪一小節(jié)出現了?
生:第一小節(jié)。
師:我對龍是什么態(tài)度?
生:不了解。
生:疑惑。
師:從哪個句子能看出來?
生:可是龍是什么,誰又見過真真切切的龍?
師:誰來把這一小節(jié)讀一讀?
生讀。
師:能讀出疑惑來嗎?(學生搖頭,再指名讀)
師:很好,請坐。我覺得它里面有一個句子讀的最好,哪一個?聽出來了嗎?
生:可是龍是什么?
師:這個句子很好地體現出了“我”內心的疑惑,他讀得也非常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句子。
師:我內心當中是非常疑惑的,到底龍是什么呢?于是我就尋求答案,問了很多大人,他們分別怎么說的,我們先看奶奶,在奶奶的眼中龍是什么?
生:水里生出的神。
師:哦,龍是神!在奶奶的眼里,龍是神哪!神怎么樣?
生:威力無邊,變化萬千,騰云駕霧。
師:那誰來讀一讀。(學生有短暫的靜默)很好,同學們學會了思考,那該怎么讀呢?
生讀。
師:在這個小節(jié)里有幾個句子希望同學們讀的時候注意:“縮小如蠶蟻,伸展能遮天”。同學們看一下,龍小的時候怎么樣?伸展開呢?那么這兩個句子是什么呀?(對比)怎樣讀才能讀出這種對比的感覺來呢?
生讀。
師:你想想在奶奶的心里,對龍是什么樣的態(tài)度?
生:害怕、敬畏。
師:那就是神啊,應該燒香磕頭對吧?那么在爺爺的心里,龍是什么?
生:龍的故鄉(xiāng)在。
師:哦,他覺得是龍的故鄉(xiāng)。你看龍那么厲害,他的
故鄉(xiāng)就是我們。誰來讀一讀?
生讀。(較平淡)
師: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在讀到這一句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生:很驕傲。很自豪。(再指名讀這一小節(jié))
師:那么在爸爸的眼中,龍又是什么?
生:長城是巨龍留下的身影。(讀這一小節(jié))
師:當爸爸帶著我登上長城之后,看到了想一條巨龍一樣的長城的時候感慨萬千,他說——內心當中是怎樣的?
生:激動的,很自豪。
(指名讀課文)
師:很好,那么媽媽呢?媽媽又是怎么說的?
生:媽媽說龍并沒有消失。
師:爺爺說,龍騰空而去了;爸爸說龍只留下了身影。而在媽媽看來,龍并沒有消失,那在哪兒呢?
。ㄉ梦闹械木渥踊卮穑
師:三峽水利工程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京九鐵路從南邊香港直通到北京,遠不遠?但是我們也修建成功了。還有很多的衛(wèi)星上天,還直到最近發(fā)射的衛(wèi)星叫什么?(嫦娥一號)這些都是龍在轟鳴、在飛騰。誰再讀一讀?
生讀。
師:讀得很好,龍到底是什么?老師是怎么說的?
生:他覺得世界東方有一條巨龍。(讀這一小節(jié))
師:這條巨龍是什么?
生:。
師:是,我們經常說,我們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詩中說,我們怎么樣?
生:再騰飛,躍出東海,搏擊萬里長空,……
師:那么這些到底想說什么呢?
生:發(fā)展很快,越來越強大。
師:報紙上有人評論,8年是引領世界元年,什么意思呢?原來的時候世界看美國,以后慢慢的世界就要看了,將是世界的龍頭。厲害吧?
生:厲害
師:厲害我們得讀出來。誰來讀?
學生練讀。
練讀
師:你看在不同的人看來龍是不同的。同學們再看一看他們都是帶著怎樣的語氣來說的?比如說奶奶?
找出五名學生分別代表五個大人。引導他們體會自己所代表的人物。
師:注意看清你讀哪一部分,讀誰的你就是誰了。下面呢我就是“我”,我當小作者。好好想一想該讀哪些地方。我有一些提示的語言問你,你要考慮好了再讀。
師讀第一小節(jié),稍有變化:
我見過賽龍舟,建過舞龍燈。我知道北海有九龍壁,我知道東北有黑龍江省。(我還知道,電影明星有成龍、李小龍。我們班有李文龍、閆云龍。)可是龍是什么,誰有見過真真切切的龍?連屬龍的人也說不清。(有疑就要問,奶奶年齡大,而且知道很多故事。她一定知道龍是什么。奶奶,龍是什么?)
生:奶奶告訴我……
師:你是誰?
生:龍是水里生出的神……
師:這奶奶聽能抒情,那么厲害!是不是真的?咱們還得問問,問問爺爺。你說一說龍是什么呀?有沒有真的龍?
生:……
師:你可以用文中的話,稍變一下。
生:有,龍的`故鄉(xiāng)在……
師:真的有龍!我心里來是有點兒疑惑。我們再問問爸爸。爸爸沒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帶我登上了開往長城的汽車,于是我們就上了長城了。
生:爸爸帶我登上……(眾笑)我?guī)е业暮⒆拥巧习诉_嶺,給他講述龍和長城!
師:這位爸爸知道得很多,我們還得問問:老龍頭是什么?還有嘉峪關?(學生說不上來)看來要做好爸爸也不容易,得努力才行。這些應該在預習的時候查一查。(教師介紹老龍頭和嘉峪關)還有媽媽,爸爸說了半天這個問題沒有回答出來,還是得問問媽媽,你認為龍到底有沒有?
生:有龍,龍并沒有消失……
師:媽媽這樣一說,我就明白很多了。最后呢還是問問老師,在老師看來龍是什么呢?
生:我們的就仿佛東方的一條巨龍。在世界的東方……
師:讀得很好,不愧是老師!
師:讀了一遍,我們對這首詩歌有更深的理解。在這兩年的春節(jié)文藝晚會上,有一類節(jié)目非常感人。去年的打工子弟學校學生的詩朗誦和今年群星朗誦的關于南方救災搶險的詩。我覺得這詩關鍵還得去朗誦,下面我們也試一試,按照座次來分小組朗誦詩歌。
。ǚ纸M接誦詩歌,教師簡要。)
拓展
師:我在讀的過程中,我覺得這首詩的的確確寫得很好,但是也有不足。如果按照我們上節(jié)課所學的前后照應來看,這首詩后面好像還少一節(jié)。文中“我”問了半天,最后自己是怎么想的呢?前面有疑問,當了解了以后應該有新的想法。下課之后,請同學們也仿照這首詩寫幾句,給它加一個結尾。
語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描繪春天大自然中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通過描寫春天有許多美妙的聲音,來吟唱大自然美妙的聲音。這些聲音是悠揚的、是激越的、是振奮的。我們用雙耳傾聽,春天的聲音是微妙的、是含蓄的。所以我們要用心感受。
教材設計理念:
課前先讓學生尋找春天的足跡,或拍照片、或收集圖片、或尋找描寫春天的古詩、散文、兒歌,讓學生對春天有初步感知,體現資源共享。課上放有關春天聲音的錄音,引發(fā)學生學習欲望,在課中用自主合作方法練習讀文,在讀中感受春天的美麗。本節(jié)課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造想象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將課文讀流利,讀熟。
2、激發(fā)學生想象,春天里還有哪些美妙的聲音?拓展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
3、感受春天的美好,升華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錄音(流水聲、鳥叫聲……)詞語卡片、課文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鋼琴曲。
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先談話后聽錄音引入課題。
“同學們:老師讓你們回家收集有關春天的'圖片、古詩、散文、兒歌,你們找到了嗎?”“好!一會我們就一快欣賞。今天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了新朋友!蹦贸鲣浺魴C放錄音“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流水聲、鳥叫聲、蟲子叫聲)“聽到這些聲音,你們想到了什么?”是!春姑娘已悄悄來到了我們身邊,她給大地帶來了生機。這些奇妙的聲音奏響了美麗春天的交響樂,這些聲音就是“春天的聲音”。(板書課題)
二、看看讀讀
1、播放課文插圖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2、小朋友,圖中都畫了什么呢?(生說圖意)“這是一副多么漂亮的春景圖呀!你們知道嗎,圖上小動物發(fā)出的聲音更好聽,不信你聽!”
3、打開書讀課文
三、讀中識字
1、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書,圈出不認識的生字。
2、自己解決不認識的字,可以自己看音節(jié)拼、問同桌、小組合作研究、還可以問老師。
3、出示詞語卡片,學生試讀。(會讀的站起來讀)
四、指導朗讀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一讀,可以自己讀、默讀、大聲讀、同桌互讀。
2、畫己喜歡的詞或句,說說喜歡那一句話,為什么喜歡,然后再讀一讀,要求讀出喜愛之情。其他同學認真聽、大膽評議。
如果有學生覺得自己會讀的更好,就再讀一遍,讓大家評議,進行一次擂臺賽。
3、最后全班同學采用配樂朗誦方法齊讀課文。
五、延伸拓展
春天多么美好呀!把你們畫片、兒歌、古詩拿出來和我們大家一同分享吧!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到前面展示。(滲透環(huán)保教育)
六、實踐活動
說一說,你還聽到過哪些春天的聲音。
畫一畫,將你眼中的春天畫下來,并給她取個好聽的名字。
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結語: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春天給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難怪古人說:“一年之計在于春”希望小朋友珍惜春天美好的時光,好好學習將來為我們的祖國增光添彩。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0個字,繼續(xù)學習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語氣。
3、體會幽默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體會導游怎樣恰如其分地利用幽默來化解矛盾、調節(jié)氣氛的。
教學難點感受幽默是一種智慧,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準備事先準備幾個幽默小故事
教學過程自主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聰明機智而且幽默的小男孩甘羅,誰來說一說你對這個小男孩的看法。引導學生感受幽默的作用。
不同角度看問題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驗。語言也如此,輕輕的.一席話有時可以驅散烏云,點亮心情,讓人神清氣爽。有一個很棒的導游就總是能在任何時候都能帶給游客好心情,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吧!
二、隨文識字,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理解詞義,解決部分問題。
2、請同學們自己閱讀這個故事,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注意讀出人物的語氣。
3、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自學生字情況。
4、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及問題。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理解課文
1、找四名同學讀課文,指導朗讀,談一談你對這名導游的印象。
2、課文中哪兩句話最能體現導游的機智、幽默?
3、這樣轉怒為喜的事你能舉出一個例子來嗎?
二、解決問題
1、導游是個怎樣的人?(善解人意、風趣幽默)
2、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導游的話?
3、假如你是導游,當游客遇到下面的情況時,你會怎么說?
。1)游客的帽子被風吹落山谷。
。2)集合的時間已經過了,大家都很著急,一位游客卻姍姍來遲。
三、作業(yè)
聯系課文及自己的經驗,以個人為單位“出謀劃策”。
四、板書設計:風趣的導游
善解人意
導游風趣幽默
和顏悅色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思考,深入體會老牛表現出的偉大的母愛。
2.有感情朗讀課文,明確讀法,能抓住重點詞句,揣摩語言,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重點難點:
感悟老牛偉大的母愛;根據課文特點,揣摩作者是怎樣通過具體描寫,來表達深深的母愛的寫法。
教學準備:
幻燈片課件、伴奏音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母愛》。(板書課題,齊讀。)
回憶一下這篇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生答)
故事發(fā)生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打開書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讀一讀。(自己讀)
你有什么感受?(匯報)從哪看出來的?(生答)
師:幾斤水對我們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中,卻是非常珍貴的,水真是太重要了。
二、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我們認識了一位母親,他是誰?(老牛)它是位什么樣的母親?讀二、三、四自然段,思考這個問題。(生讀書)
師根據學生回答匯報并板書:慈愛、倔強
(一)第二自然段
師:現在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拿出筆圈一圈,劃一劃哪些詞句體現了老牛的這種倔強呢?(先讀書再匯報)隨機出示:
(1)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雙方僵持著。
(2)人和牛就這樣對峙著。性急的司機反復按響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動不動。
師:僵持和對峙什么意思?這兩個詞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對峙與僵持都能體現當時的緊張氣氛。但對峙的程度更深一些。)
誰能夠把這種僵持、倔強的緊張場面讀出來呢?(讀句子)
生讀(評價:你覺得他讀的怎么樣?)(師:邊讀邊感受老牛此時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zhí)著)---同桌讀----再指生讀。
(二)第三自然段
師:這么倔強的`一頭老牛接下來會做什么呢?大聲讀第三自然段,哪些詞句進一步體現了老牛的倔強呢?(先交流再匯報)
適時出示:(大家看這句話)誰來讀一讀?
后來牛的主人來了,(惱怒地)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老牛被打得(哀哀)叫喚,但是還是不肯讓開。它(凄厲)的叫聲,和著沙漠中(陰冷)的風,顯得分外悲壯。
出示:去掉括號里的這幾個詞,再看一下。
后來牛的主人來了,()揚起長鞭,()抽打()老牛。老牛被打得()叫喚,但是還是不肯讓開。它()的叫聲,和著沙漠中()的風,顯得分外悲壯。
師:讀一讀?(生讀)與剛才的句子相比,它有什么不同?為什么?(生答)(引導學生認識到:句子這樣寫更加具體生動,在我們以后寫作文的時候也要學會這樣用詞。使自己的文章有聲有色。)
師:這幾個詞把這個老牛拼死索水的場面渲染得分外悲壯,異常凄婉。想象這樣一幅畫面,練習朗讀這段話。(生練讀,指生讀)出示原文片斷:
后來牛的主人來了,(惱怒地)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老牛被打得(哀哀)叫喚,但是還是不肯讓開。它(凄厲)的叫聲,和著沙漠中(陰冷)的風,顯得分外悲壯。
師:看到這悲壯的場面,司機和小戰(zhàn)士為什么都哭了?(生答)
小結:在場的人們被深深地感動了,他們多么希望這寶貴的半盆水能夠緩解老牛的極度干渴,然而,這時卻發(fā)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三)默讀第四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讀過之后,你要說說,你烈最真實的感受是什么?(生讀書,匯報)
師適時指導,(書上是怎么說的?)并解決如下問題:老牛為什么流淚,小牛又為什么流淚?
師:看到這一幕,我相信那位曾經呵斥驅趕過老牛的司機,那位忍不住潸然淚下的小戰(zhàn)士,還有那位忍痛鞭打老牛的牛主人,一定心潮澎湃,思緒起伏,下面就請你們,從中選一個角色,聯系課文,說一說:此時此刻他們會想些什么?
現在,這你怎么看待老牛的“倔強”呢?(生匯報)
師:老牛與車對峙的倔強,老牛以死抗爭的壯舉,都緣于對小牛的慈愛啊!讓我們帶著這份暖暖的溫情輕聲齊讀這個自然段。(配樂齊讀)
三、回讀全文
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吧!(朗讀全文)
四、總結、作業(yè)
師: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板書)希望我們都能感動于母愛,對所有的母親都能懷著深深的敬意。讓我們共同獻給母親一首詩。
出示:
師:母愛如山,它沉浸于萬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間。關于母愛的故事很多,課后大家要多讀多看。(布置作業(yè):可以全部完成或任選其一完成。)
出示:
1.收集有關母愛的故事、格言、詩歌,辦一期小報。
2.小戰(zhàn)士把水給了老牛,他回到部隊怎么向首長交代呢?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寫一段話。
最后,希望大家都成為懂得愛,會愛的好孩子!
《母愛》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著力體現的是:使課堂教學更有實效。
這篇課文的重點難點是:感悟老牛偉大的母愛;根據課文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具體描寫,來表達深深的母愛的寫法。
為此,我認真閱讀原文,自己先體會文章主旨,揣摩課文特點。在教學設計中我引導學生逐步學會通過對字詞的理解,進而感悟句子的含義,從而整理出整段的主旨,體會作者的寫法。我希望學生學會的是方法,不只是課文內容。
但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自己處理預設預生成的教學機智不足,仍有些牽制的痕跡。
“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從根本上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達到實效。這將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幫助我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散步》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文章選取了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新的時代得到了發(fā)揚光大。
學生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擁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不善于從生活實事中去感悟人生哲理。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不善于借助語文學習的經驗去觀照實際生活。
七年級的學生又處于發(fā)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他們的自尊心、主動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了因此,在教學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做問題的發(fā)現者、思考者、探索者。
設計思想
我們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引導他們積極投身于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本課的教學以學生自讀自悟、自主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本課的教學教師大放手,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交流,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調動學生的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以小見大,以事寓理的記敘方法。
2 、體會文章平易樸實而又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味濃濃的親情,理解中國傳統(tǒng)的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
1、體味濃濃的親情,品味語言的準確性。
2、學會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親情之美,生活之美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所蘊含的生活哲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r間大約1 分鐘)
母慈子孝一直是中國人追求的理想的家庭模式,它像一首動人心弦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這一節(jié)課,我們的心靈將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作一次愉快而高尚的旅行。
旅行中,我們將領略到那景物描寫的詩意之美,對稱樸實的語言之美,尊老愛幼的人性之美。
二、揭題
。〞r間大約3分鐘)
師點擊電腦顯示:一家人到郊外散步的圖片,一位父親背著她母親,他妻子背著兒子走在一條風景優(yōu)美的田園小路上。(電腦播放背景音樂:《江南》)(營造了一個音樂的.氛圍,調動了學生的興趣。)
師:從圖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父親背著她母親,妻子背著兒子。
生:一家四口子在散步。感受到他們很溫馨。
生:我覺得圖上景色如畫,田園小路風光美麗……他們在這個地方走,真的太妙了。
三、感知課文
。〞r間大約5分鐘)
師:是啊,生活處處見真情,生活處處有親情。下面我一起來學習莫懷戚的《散步》,領略課文中那濃濃的親情。
(點擊電腦顯示)
1、自主朗讀課文,將不懂的字詞句,劃一劃。
2、你在閱讀中發(fā)現什么不懂的問題,請?zhí)岢鰜怼?/p>
。▽W生自由朗讀,有的學生邊讀邊在書上圈點勾畫。)
。úシ疟尘耙魳贰痘丶摇,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意境中讀,這有助于學生感知文章語言的情感,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
(讀完后讓學生質疑)
師:讀了后,你發(fā)現了什么問題?請?zhí)岢鰜怼?/p>
生:“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边@一句話不知怎么理解。
生:奶奶開始想走大路,為什么又同意走小路呢?
生:結尾的地方為什么說,我和妻子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讓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其他同學幫助回答問題,這樣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地位,又培養(yǎng)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探究課文
。〞r間大約19分鐘)
1、人性美
師:同學們真會發(fā)現問題,那我們就來一起探討這人間的頌歌——
師點擊電腦顯示: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他們各有什么性格特點?你從哪些句子理解出他的性格特點?
。ㄉe極舉手回答)
生:課文寫了我、我的母親、 我的妻子、 我的兒子
生:我從“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這句話看出我很孝敬父母親。
生:我從“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边@里知道我雖然很愛兒子,但更加尊敬母親。
生:我從“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敝牢壹茸鹄嫌謵塾。
生:我由“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看出母親聽兒子的話。
生:我從“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绷私獾侥赣H很愛孫子。
生:我從“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边@里知道妻子很賢良。
生:我從“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边@里知道獨生子很聰明。
師:同學們回答非常準確,可以看出同學們非常認真讀、思考。
師點擊電腦顯示:
散步:我:孝順善良,關愛母親
我的母親:慈愛親切,善解人意,愛護小輩我的妻子:溫柔賢惠我的兒子:天真活潑,聰明伶俐
師點擊電腦顯示:
2、散步中出現什么“分歧”?我是怎樣作決定的?最后“分歧”是怎樣解決?
生:兒子要走小路,母親要走大路。
生:我決定聽母親的話走大路。
生:最后母親聽兒子的話走小路,因為小路有美麗的景色。
師: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與你的長輩發(fā)生過“分歧”的事?你是怎樣解決?
生:有一次我和父母爬西樵山,我想爬一條崎嶇的山路,而父母堅持走大路,怕危險。我看到父母那么緊張我,為我著想,就順從了他們的意見。
師:好,你知道了要尊重父母。
師點擊電腦顯示:假如我委屈了我的母親,聽從我的兒子走小路,那將會是什么場面,以小組為單位,發(fā)揮你的想象力,說說“我們”四口子的對話?看哪一組說的最精彩。(可用比賽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生:第一組:
生(我):我們走小路吧!
生(兒子):好啊,好!
生(妻子):奶奶身體不好,走小路容易摔倒。兒子乖,我們走大路。
生(兒子):不行,不行,我要走小路。
生(母親):哎,我年紀都這么大了,走什么都無所謂。小路就小路吧。
第二組:
生(我):既然小路有意思,那就走小路吧!
生(兒子):好啊,好!
生(母親):好吧,走小路可以欣賞田園風光,另有一番情趣。
生(妻子):那走的時候注意點,畢竟小路崎嶇。
第三組
生(父親):那就委屈母親,走小路吧。
生(兒子)(興奮拍手):好啊,好啊,我喜歡走小路,yeah。
生(妻子):母親年紀大了,走小路會不方便,兒子你就遷就一下奶奶吧。
生(母親):算了,孫子喜歡小路就小路吧,讓他開心一下,走小路也挺有意思的,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我,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開心散步就行了。
生(父親):好,走吧。
第四組
生(母親)(駝著背,一手揮向大路):走大路,大路平順。
生(兒子)(跺腳,蹶著嘴):不行,不行,我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生(父親):母親,讓孫子吧,小路風光很美,綠樹紅花,鳥語花香。
生(妻子):母親年紀大了,走小路會不方便,兒子你就遷就一下奶奶吧。
生(母親):孫子喜歡,讓他開心一下,走小路也挺有意思的,我走不過去的地方,你就背我。
生(兒子):好吧!
師:你們覺得哪一組最精彩呢?你為什么覺得他好,其他的哪兒不好呢?
生:我覺得他們每一組都很好。不過我喜歡第四組,因為他們說的時候加上表演很生動,逼真。
生:我覺得第三組精彩,特別是奶奶說得好。第一組簡單些。(師相機作簡要點評)
……
設計意圖
:學生自讀自悟,自編自演。小組合作研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發(fā)揮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2 、詩意美
師點擊電腦顯示:文中出現了很多優(yōu)美的景物描寫的句子和飽含哲理的句子,以小組為單位,選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W生小組研究,師巡視)
生:我喜歡這一句“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著,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著水泡!彼鑼懥顺醮旱奶镆埃靶戮G”,“嫩芽”,“冬水”寫出春的氣息。
生:我喜歡“那里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寫母親所望到的景物,雖然寫得不多,但寫出一幅田園風光……
生:我也喜歡這一句,從這里我知道兒子說有意思的原因,而且我覺得小路確實有意思,比大路好多了。
生:小家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對稱美,寫出一家人多么和睦溫馨。對稱美,互相映襯,很有情趣。
……
師:讀得多仔細啊,理解多透徹啊。能不能將你的理解,通過讀讀出來呢?
。ㄉx)(師點擊電腦顯示優(yōu)美句子及圖片,讓學生感受課文描寫的美好。)
師:飽含哲理的句子,誰能找出來?
生:我從“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北成侠系,就像是背負著老一代,背上小的,就像是背負著下一代?梢娭心耆素熑味嘀卮。
生:對,我同間這一說法,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師:老師也非常贊同說一說法。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讀理解這篇課文描繪的圖畫美,對稱、樸實的語言美。再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入研討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品味文章中優(yōu)美的語句,進而對文章中字里行間折射出的真情有較深的理解體會。這里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參與者、服務者的新思路。
五、拓展問題
。〞r間大約12分鐘)
師點擊電腦顯示:你學習了這篇課文得到什么啟示?
生: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以散步的平凡生活小事,反映探討家庭和美的大原則。
生:一家人應和和美美、相親相愛、互敬互助。
生:如果每個家都像這家人一樣,社會多和諧啊。
。c擊電腦顯示)
啟示:和和美美、互敬互愛、和睦相處、尊老愛幼
設計意圖:這處的設計,不僅使學生在回味中對本課鞏固了認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師點擊電腦顯示:親愛的同學們,如果說轟轟烈烈的人生是一種美麗,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見人間真情。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感人的小事,下面我們來重溫身邊的親情故事。
請同學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小組為單位,談談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相信你們會說得很好。
生:有一個星期天返校時我忘了帶笛子,可沒想到爸爸在晚修時竟親自拿來給我。
生:有幾次晚上爸爸來看我,有時拿被,有時拿衣服。開始我覺得很丑,很沒面子。但現在,我覺得很幸福,那是因為我知道爸爸很疼愛我。
生:我奶奶老了,身體又不好行動不便,但我媽媽每天都給她喂飯,搓搓背。
師:你們的父母、長輩對你們真是太好了。確定生活中有太多這樣感人的事。
設計意圖:啟發(fā)學生將課文內容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激活學生的獨特感受,加深理解,教育了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互相啟發(fā),讓學生懂得要尊老愛幼,熱愛尊敬父母。
六、一曲人間頌歌
(時間大約3分鐘)
父愛、母愛實在是太偉大了,讓我們一起高歌一曲《懂你》來祝福我們的父母,祝福他們身體健康。
點擊電腦播放歌曲《懂你》
設計意圖:
通過唱歌,讓學生產生心靈共鳴。
七、活動體驗
回家后為父母做一件事,如倒杯水,裝碗飯,夾夾菜,洗洗腳……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從讀書走向實踐。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跳水》教案12-10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教案【精選】07-27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