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集錦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拼音對學習普通話的意義,自覺學習和使用普通話。
2、通過拼音鞏固學過的字,滲透識字:鼓、哭、狐、果。
3、認識3個聲母,能用這3個聲母拼讀,學習三拼音。
【教學準備】
背面寫有音節(jié)的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獎品激勵,復習導入
。薄⒂螒蛑袕土、導入。
、趴础稘h語拼音字母表》,帶讀學過的拼音。
、撇伦帜赣螒颍瑥土晫W過的拼音。圓圓臉蛋梳小辮(a);小魚吹泡(o);小傘把兒(t);一個門洞(n);兩個門洞(m)。
、遣伦钟螒,復習拼讀及學過的漢字。bǐtǔdàbàmāmùéyī(注意比較dàbà)。
二、學習認讀聲母gkh
1、老師又給大家?guī)砹巳恍屡笥。(在四線三格中板書g、k、h)它們也有好朋友。(出示三張圖片:鴿子圖、蝌蚪圖、椅子圖)請同學分別說說圖上畫著什么,該貼在哪個字母旁邊。(由同學上臺完成)
。病⒂姓l會讀?(試讀,老師不作評判)
。、老師正音、帶讀。
。础⒄l能給這些字母編編順口溜?
一只白鴿ggg(9字加彎ggg)
兩只蝌蚪kkk。
一把椅子hhh。(小朋友喝水hhh)
請學生上臺找找圖中藏著的字母。
5、帶讀順口溜。順口溜接龍。小組順口溜接龍比賽。(一組比時,其他組休息)
6、出示卡片:hónggěikuài,請學生認讀聲母。(齊讀,指名讀,讓每個學生都有一次單獨發(fā)言的機會。)
。、發(fā)放學過的聲母是gkh的`卡片,同桌兩人一組,認讀聲母,能拼的拼出來。(練習一段時間后,讓學生按聲母分類排隊,讀一讀。)
三、課間休息
唱《上學歌》,愿表演的起立表演,不愿意的拍拍手,唱一唱。
四、學習拼讀
。薄⒊鍪景鍟篻―ǔ→gǔ鼓;k―ū→kū哭;h―ú→hú狐;分別認讀聲、韻母,學生試讀。(拼出來認認字。上臺大聲地拼一次,便可選擇相應的圖片貼上去。)
。病⒊鍪緂ē、kè、hé、gè。誰會拼?能猜著卡片后的字嗎?
。、會拼兩拼音的同學了不起。會拼三拼音的同學就更了不起了。今天,我們就學習三拼音。
出示板書:g―u―ǒ→guǒ果;h―u―ǒ→huǒ火;g―u―ā→guā瓜;h―u―ā→huā花。
。ɡ蠋熓痉镀吹谝粋,學生模仿,老師帶讀。學生試拼后面幾個,老師注意糾正。能上臺來拼的,可以選擇圖片貼上去。)
。、游戲鞏固。(學生閉上眼睛聽音樂休息,老師趁機將板書中的字和圖片移動位置。然后請學生上臺拼讀音節(jié),拼對了可以將音節(jié)、漢字、圖片用線連起來。)
五、激發(fā)探究的興趣
。薄⒍《〉脑挘
小朋友,你們學得太棒了,我真為你們高興。拼音是我們的好朋友,學好了拼音,我們就能認識許多字,就能說好普通話。所以我們要每天念一念。你們能做到嗎?
2、回去找找“查字表”中你認識的字,哪些有我們剛學過的聲母gkh。多認幾個字。
【案例點評】
謝老師的拼音教學,把學生帶進了學習拼音的樂園。
這節(jié)課的復習導入很有特色,不是簡單的出示字母,而是設計猜字母的游戲,誰猜中誰有獎品,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
接著,學習新的聲母gkh,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貼圖片,還是讀字母,無論是編順口溜,還是讀卡片,都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學生憑借已有經驗,通過嘗試、參與,體會到了成功的歡樂,樹立了學好拼音的信心。這一環(huán)節(jié),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不是傳授,而是教會學生認識自己,發(fā)現自己,進而發(fā)展自己,成為會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個體。
在學習拼讀音節(jié)時,先拼兩拼音,后拼三拼音,內容由易到難,層次分明,學生易于接受。在學習中,設置挑戰(zhàn),學生樂于學習。同時,貫穿兩個鞏固的小游戲:一個是“出示gē、kè、hé、gè。誰會拼?能猜著卡片后的字嗎?”這個游戲,既復習了拼讀,又和漢字緊密相連,真是一舉兩得。另一個是“學生閉上眼睛聽音樂休息,老師趁機將板書中的字和圖片移動位置。然后請學生上臺拼讀音節(jié),拼對了可以將音節(jié)、漢字、圖片用線連起來!边@個游戲,一則讓學生放松休息,二則復習鞏固拼音,三則使學生動手動腦訓練思維,可謂一箭三雕。
最后,請出學生的朋友丁丁,鼓勵學生讀拼音,學認字。
一節(jié)課,訓練到位,高潮不斷,學生學得投入,學得快樂!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從多角度去體會破水罐的自卑心理,找出其心理變化的過程。
2、感悟挑水工與破瓦罐的兩次對話,明白其中的道理。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導入語:走在這開滿鮮花的小路上,鳥語花香,多愜意啊。大自然不但把這百花盛開的美景送給我們,還把這醉人的花香灑在了各個角落,為我們送來了這“一路花香”。這一路花香是誰送來的呢?
二、精讀課文
(一)整體感知。
這只有裂縫的水罐能澆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讀了課文,我們知道它自己卻不這么認為,它的情感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變化的詞語嗎?(快速瀏覽全文)
。ㄏ鄼C板書:十分慚愧、一絲快樂、仍然傷心)
(二)體會“十分慚愧”
1、導入:那只完好的水罐總能把水滿滿地送到主人的家,每天如此,因而它不禁——(為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而那只有裂縫的水罐卻感到——(十分慚愧)
2、體會:我們來體會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慚愧)
“慚愧”是什么意思?“十分慚愧”可見程度更深。
3、出示填空:破水罐因為___而慚愧。
。1)破水罐因為什么而慚愧?回顧第一小節(jié),讀讀相關內容。(抓住“遠遠”“總能”“只剩下”朗讀體會)
。2)完成填空,練習說話:破水罐因為__而慚愧。
(因為自己的裂縫,使自己比不上好水罐的價值而慚愧;)
。3)進一步體會: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來,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呢?兩年后的一天,破水罐終于忍不住內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能不能把破水罐的慚愧心情讀出來呢?(“只能”“卻”“應有的”體會破水罐的慚愧、自責。指名讀,齊讀。)
(4)再次出現填空,進一步理解“十分慚愧”。
破水罐因為___而十分慚愧。
。ㄒ驗樽约旱牧芽p使挑水工白費力氣而慚愧;因為自己的裂縫使挑水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而慚愧。)
4、指導朗讀:
5、對于他的道歉,挑水工說了什么呢?我們分角色來朗讀。(語氣和藹)
(三)體會“一絲快樂”
1、導入:聽了挑水工的話,破水罐看到了什么景象?(指名讀,男生讀)
2、破水罐的心情有什么變化?(指名讀,女生讀)
3、如果你就是路人,看到了這樣的景色你會有什么感受,會說什么呢?
4、為什么破水罐心中只有“一絲”快樂呢?聯系上下文說說看。
。ㄒ驗槠扑拗笆謶M愧、自責,一直沉浸于之前的情緒中。)
(四)體會“仍然傷心”
1、過渡:可是到了小路的盡頭,它仍然感到傷心。它為什么仍然傷心呢?(指名讀,出示:到了小路的盡頭……道歉。
總結:它的快樂是那么少,是那么短暫,因為它還在為自己的裂縫而自卑,為自己不能盡到責任而自責難過。誰來讀好這段話?(指導讀好“仍然”“又”“再一次”,說明破水罐依舊沒有從一開始內疚慚愧的情緒中擺脫出來。)
2.當破水罐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時,這次他的內疚程度更深了,歉意更重了。再指名讀,齊讀。這時它又會說些什么呢?
(五)體會“欣慰”
1、面對破水罐的道歉,挑水工是怎么說的?(出示挑水工的話)
2、出示小路兩年前后的變化。請你再次讀讀課文中挑水工的話,從哪兒體現出了他的智慧?(出示“早”“利用”“撒下了花種”“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指名讀)
3、真聰明,如果主人看到這美麗的鮮花他會與挑水工之間有段怎樣的對話呢?(同桌討論反饋)
4、如果這時我們的破水罐聽到了他們的對話,心情如何?(引出欣慰)
5、挑水工的話說的`多好啊,使破水罐明白了自身的價值。破罐也能活出精彩,它這時一定“欣慰”。你想對課文中的破水罐或者挑水工說些什么?(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挑水工的話。)
這時,破水罐的表情一定變?yōu)椋撸撸撸ǔ鍪緢D片感知)。
6、小結:是啊,獨具慧眼的挑水工明知道這只罐子有缺陷,但并沒有嫌棄它,而是妙用了它的缺陷,這才造就了這一路花香。
三、揭示寓意
小結:世界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他們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是獨立的自我。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不必總是欣賞別人。
四、拓展延伸: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可能是個不太出色的人,想想小學時讀的這篇課文你會想……
五、總結
讓我們再次凝視“一路花香”。老師愿這“一路花香”帶給我們的啟示永遠留在你、我的心中……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大語文教育觀認為:“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迸囵B(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不能把全部希望僅僅寄托在課堂上,而要把課內與課外、校內校外、學科內外緊緊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學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和機會,強化語文活動,優(yōu)化語文學習環(huán)境。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幾十年前就提出,要使學生得到“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談;解放孩子的空間,使他能接觸大社會、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時間,使他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因此,轉變觀念,樹立“大語文觀”,具有強烈的資源意識,結合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整合、利用我們周圍的語文課程資源,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語文學習和實踐的形式,就能充分激發(fā)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濃厚興趣和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和初步的研究問題的能力。
本次的學習內容是關于“我們與周圍環(huán)境”社區(qū)調查綜合性學習活動,充分體現綜合性學習的“綜合性”、“實踐性”和“生成性”特點。題目來源于學生的質疑——“我們也要為運河舉行葬禮嗎?”幾十年前,運河是東莞市人民改造自然的光榮成果。孩子們生于斯、長于斯,對運河充滿了熱愛之情,她的變化是孩子們關注的聚焦點。當孩子們觸及到“我們與周圍環(huán)境”話題時,就自然想到如今被破壞得令人心痛的運河,污黑如墨的河水,令人窒息的臭味……運河如病入膏肓的老人,奄奄一息。孩子們發(fā)出沉痛的感慨:我們的運河還有生機嗎?當他們聯系到第九冊《大瀑布的葬禮》這課文時,不禁質疑:“難道,我們也要為運河舉行葬禮嗎?”要,還是不要?孩子們爭論不休,痛惜之情溢于言表!看到孩子們無比沉重的表情,聽到孩子們激烈的爭論,我靈感泉涌,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我們與周圍環(huán)境”的活動主題嗎?情感的激發(fā),問題意識的`空前高漲,是促使學生自主探究的最好時機!我決心利用這最佳時機,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調查研究活動,親身體驗,主動發(fā)現,通過觀察、走訪、調查、借助互聯查閱有關資料,研究水污染的問題,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整合各種語文課程資源,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合作、探究,進行綜合性的學習活動,學會分析問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合作、參與和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等綜合實踐能力。
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人們生活和生產活動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提高對環(huán)保的認識,強化環(huán)保意識。
2、學會對日常生活事物進行觀察與探究,發(fā)現、研究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初步形成探究問題的能力。嘗試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親身參與體驗中獲得豐富經驗,提高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新。
3、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人文情懷和主人翁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合作、積極參與的以及協調交往的能力。
4、體會語文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初步掌握課程資源整合利用的本領,養(yǎng)成好問善思的良好學習習慣。
活動重點
以生為本,讓學生親身體驗,自主發(fā)現,為自己的觀點(看法)尋找有力的依據。
活動難點
學生未能很好地區(qū)分研究性與資料性問題;很難找到運河以前的舊照片;難以準確分析污水處理方面的數據資料;保護水資源的社會復雜性等。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
活動過程
第一階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確立主題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大家都十分關注的問題——“我們與周圍環(huán)境”。我們生活的社區(qū)范圍很廣,大家對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都滿意嗎?哪些滿意?哪些不滿意?請同學們自由交換意見。
2、課前,老師帶領部分學生代表實地考察了我們的社區(qū)環(huán)境,對有代表性的地方還拍攝了錄像,請大家認真觀賞,交流觀后感受。(錄像內容:嶄新而寬敞的農民公寓、寬闊而平坦的社區(qū)馬路、五彩繽紛的社區(qū)公園、自娛自樂的老人,污水橫流的衛(wèi)生死角、污黑如墨的運河、掩鼻匆匆而行的人們……這一切形成了鮮明對比)
3、看到同學們時而自豪欣喜,時而凝重嘆息,老師知道大家一定有很多話要說。敞開你的心扉,跟同學說說你最深刻的感受吧!
4、學生交流(熱烈)。(老師發(fā)現不少學生在爭論不休,還舉起手要求發(fā)言)
5、學生說出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現在社會發(fā)展了,我們都過上了日子,周圍的環(huán)境變化很大,越來越美麗了?墒,我們的運河卻變得越來越糟糕了,河水越來越黑,越來越臭,這是為什么呢?運河還有生機嗎?難道我們也要像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特為塞特凱達斯大瀑布舉行葬禮那樣,為我們的運河舉行葬禮嗎?
6、“舉行與否”——尖銳的問題引發(fā)激烈爭論。
7、討論,確立調查研究的主題——我們到底要不要為運河舉行葬禮?
8、老師提出調查要求:
⑴根據相同觀點,組成調查小組,制定調查計劃,自主設計調查登記表;⑵通過實地考察、走訪群眾、到有關部門采訪、上查閱資料等方式,充分搜集資料,為自己的觀點尋找有力證據和理由;⑶小組分工合作,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可選擇調查報告、電子演示文稿、小報、話劇表演、建議書、習作等多種形式之一反映調查成果。
9、學生分組,制定調查計劃,設計調查登記表。
第二階段實地調查,聯系走訪,研究問題
1、請家長協助,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實地考察運河水質情況、污染源,到有關部門了解運河的目前治理情況。
2、走訪群眾,了解運河的歷史、發(fā)展和變遷情況,了解百姓心聲;
3、共同研究問題,積累調查體會,充實理由。
(老師參與學生的調查行動,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提出建議。)
4、調查時間為期兩周,成果展示準備工作一周。
第三階段反饋信息,積極辯論,展示成果
1、以辯論的形式反饋信息,展示調查成果。就“要”與“不要”為運河舉行葬禮分成正方、反方兩大組,以多種形式展開辯論。
2、正方——“要為運河舉行葬禮”:
、沤M長(或主辯手)明確提出觀點,匯報調查情況,扼要說明理由。
、菩〗M①展示調查報告,詳細闡述要為運河舉行葬禮的理由:運河受污染的時間長大十幾年;運河目前的水質很差,河水烏黑發(fā)臭,河底淤泥沉積厚,已基本沒有魚蝦生存的跡象;運河兩岸的排污設施仍在使用,排污量仍然很大;由于運河支流污染嚴重,歷年來,整治難度一直很大。經過采訪,得知群眾對此意見紛紛。部分群眾的環(huán)保意識有待提高。目前狀況說明,運河確實已經奄奄一息。
、切〗M②表演:《我與運河的對話》,以童話的形式,展開豐富多彩的想象,設想運河的心聲,將心比心,感受運河的痛楚,以對話的形式談自己深刻的調查體會。
、刃〗M③誦讀哀悼辭,以深情的語調,回憶運河曾經給東莞人民帶來的驕傲與歡樂,呼吁人們立刻行動起來,加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愛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讓運河的悲劇不再重演。
3、反方——“不要為運河舉行葬禮”:
、沤M長(或主辯手)明確提出觀點,匯報調查情況,扼要說明理由。
⑵小組①展示調查報告,詳細闡述不要為運河舉行葬禮的理由:運河受污染的時間雖長,但通過長時間的努力,堅持不懈地整治,仍有希望回復昔日清流;目前,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加快了運河的清淤進程;政府部門出臺了一整套完善的整治措施,如工廠排污設備更新,搬遷污染嚴重的工廠,加強衛(wèi)生督查力度等,最關鍵的是沿河的污水處理廠正加緊建設,運河恢復美貌并非夢想;給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得到積極的回應,讓我們信心百倍。
、切〗M②展示電子演示文稿:《希望的曙光》,以強有力的證據展示運河的希望以及經過綜合治理后美好的前景。《運河的過去與未來》,回顧運河的過去,設想運河未來,表達自己對運河的祝福。(圖文并茂)
、刃〗M③表演快板:《我們?yōu)槟銈兗佑汀,為夜以繼日奮戰(zhàn)在環(huán)保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鼓勁加油,以叔叔阿姨為榜樣,決心做一名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4、交流,達成共識:我們不要為運河舉行葬禮。
第四階段編辦展示墻報,鞏固成果,宣傳環(huán)保,推廣經驗
1、學習情況,關注調查研究過程,積累調查經驗,反思調查方法的得失。
2、根據材料,圍繞一個意思,完成習作一。
3、與學校少先隊部合作,辦一期專題調查成果展示墻報,宣傳環(huán)保知識,推廣實踐經驗。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細膩的描寫所包含的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受比喻的妙用。
3、學習生字詞,朗誦課文。
學習重點和難點:
學習作者對夕照景色的精彩描寫。
學習比喻的妙用。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了解全文內容,初知夕照的美好。了解作者所運用的修辭手法,學會其中的句子。
學習過程:
一、檢查課前預習,生字詞的學習。
1、出示生字詞。抽查生字詞的情況。
2、組詞訓練。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指導并引導加深理解。
3、讓學生談談自己讀懂了什么?
4、夕照的迷人在什么地方呢?分別在課文中的什么段落?
5、教師引導大家理解。
大家再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上面的景色的?
仔細看看作者是怎樣描繪這些美景的?
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課文是怎樣描寫它們的,找出課文中的相關語句。
6、可不可以用自己的話把你想象到的景象描繪一下。
四、總結本課時:
夕照的景色是美麗的`,用自己的話來描繪這美麗的景色,讓每個人都來愛我們的大自然,讓大自然永遠美麗下去。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進一步學習課文,學習方法的總結,體會比喻的妙用。學習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來寫句子。
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語,檢查學習情況。
2、說說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進行品析。
二、繼續(xù)學習本課。
1、有感情地朗讀本課。說說自己學習本課總的感受。
2、生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獲。你從本課的學習中了解了哪些學習方法。
3、體會比喻的妙用。
找找文中出現的比喻句,說說把什么比做什么,體會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用自己的話并且用上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寫自己生活中見到的美景。
4、這一段描寫的景色美嗎?喜歡哪一句就讀哪一句。學生進行感情朗讀的訓練。
三、小結本課時。
夕照是美麗的,充滿詩意的,充滿生機的。夕陽還會變成怎么樣呢?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寫寫生字詞語。
2、找出2、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進行仔細體會。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陬。教育學生學習曹沖,平時要多觀察,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场⒛苡米约旱脑捴v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第四段。
【教學過程】
一、利用生活現象,巧妙引出課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 人們用秤稱一些東西,想知道那件東西的什么?(對,那東西有多重。)可是,你見過別人稱大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稱大象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故事梗概
。、請同學們聽一遍課文錄音,邊聽邊想,為什么要稱大象?都有誰在想辦法稱大象?
。、討論為什么要稱大象。(略)
。、討論都有誰在想辦法稱象?(官員們和曹沖)
官員們和曹沖的辦法誰的更好,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
三、詳讀第三段,為學習下一段打好基礎
。、官員們想出了什么辦法來稱大象?是在哪一段找到的?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第三段。
2、先分組討論,再指名回答:
官員們想出了兩種辦法,第一種是造一個特大的秤,第二種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一塊的來稱。
這兩種辦法行的通嗎?在同學們討論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備課系統(tǒng)”中的動畫設計來演示,生動地展示這兩種方法的弊端。
曹操對這兩種辦法滿意嗎?從哪可看出來?
比較: 曹操聽了搖頭。
曹操聽了直搖頭。
指名讀這兩句話。提問:這兩句話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直:一個勁兒地,連續(xù)不斷。句中加上“直”以后,表示的程度就不一樣了,語氣和語意更重了。表示曹操非常不滿意。
3、分角色讀第三段,再次體會。
四、精讀第四段,突破全文的重難點
。、可見這辦法不行,那曹沖的辦法又是什么呢?在哪一段找到的?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
。、曹沖的辦法是用幾句話說清楚的'? 我請四名同學來分別來讀這四句。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在這個辦法中有什么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大膽地提出來。
。、同學們剛才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問題,下面,我們就按照這四句話的順序,一個一個來分析。
在第一句中,有同學們提出“把大象趕上岸后,為什么要‘沿著水面’畫一條線呢?”什么是“沿著水面”呀?“沿著”就是靠著水面、挨著水面、貼著水面,既不高也不低,畫一條線,這就叫“沿著水面”畫一條線。
那為什么要畫這條線呢?很明顯是為第二步船上裝石頭做準備的。這條線就像秤上的刻度、秤星,表示大象就有這么重。
在看第二句,為什么往船上裝石頭要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為止呢?“止”是什么意思?止是指“!钡囊馑。為什么船沉到線就停了,不能再裝石頭了呢?再裝會怎么樣?同學們四人一組討論討論。
出示字片比較:
船上裝石頭,船身超過那條線。這時,石頭重量和大象相比,怎么樣了?(說明石頭比大象重了)
船上裝石頭,船身沒有下沉到那條線,這時,石頭重量和大象相比,又怎么樣?(說明石頭比大象輕了)
因此,只有當船上裝石頭,船身下沉到正好到那條線,這時石頭的重量才會與大象相等。
第三句,稱石頭的重量。
第四句,把石頭的重量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
4、曹沖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很有條理地說出了稱象的過程,同學們再把這段讀一遍,試著總結一下每一句的重點內容:
趕象上船 沿水畫線
趕象下船 裝石到線
稱出石重
加出石重 就是象重
五、學習第五段
六、總結全文
1、曹沖才7歲,為什么能想出這種辦法?
因為他很聰明,善于動腦筋,善于注意觀察事物,注重生活的積累。但最重要的是他能從錯誤意見中吸取合理的因素。第一位大臣出的主意很不切實際,因為沒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但是這不切實際中卻包含著一個“切實際”的因素,就是需要有一個能承受的住大象重量的“秤”才能解決問題;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誕無幾,誰能把活生生的一頭大象拉去宰了?但是它也有不荒謬的地方,就是怎么能把一個完整的大象分開呢,怎么能把它“化整為零”?曹沖正是吸取了這兩位大臣錯誤意見中的合理因素,先設法找到了一個既能承受大象重量,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船”(船相當于秤盤,水相當于“大力士”,船舷上的線相當于秤星、刻度);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塊代替大象,這樣就可以實現“化整為零”,從而準確地計算出大象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