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9篇(薦)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摸、看、嘗等方式認知包谷,并可以用語言表現(xiàn)其基本特點。
2、通過嘗試,領會撥包谷的技能,明白要層層剝。
3、懂得觀測和察看、比較,對包谷加熱膨脹后的改變有興致。
二、教學預備:
1、生包谷每個人1根、特意用來肥仔米(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的干包谷一包。
2、微波爐一只、吃飯的用具數(shù)個。
三、教學過程:
(一)、認知包谷。
1、展示“包谷”伙伴。
今日啊!我們班里來了個伙伴另外還有它的朋友們。我們一塊兒來瞅瞅它是哪個?你們認知它嗎?
2、讓孩子認知包谷的皮與須。
(1)啟發(fā)孩子觀測和察看包谷。
原本是包谷伙伴,它今日要和我們大伙兒一塊兒來做有意思的游戲,可是它先要來考一考我們孩子,瞅瞅誰能發(fā)覺它身上有一些啥奧秘。
(2)孩子每個人取1根包谷觀測和察看、自由述說、溝通。
(3)集體溝通。
你都發(fā)現(xiàn)了些啥奧秘?
皮:包谷身上行李著皮,像它的啥呢?(衣衫)
童謠:包谷包谷真有意思,身上穿戴X衣衫。
須:這一個須像啥呀?變一變。
摸一摸看,有何感覺?
童謠:包谷包谷真有意思,身上長著長須兒,像XX來像XX。
3、去掉皮與須,讓孩子進而認知包谷。
(1)例如果脫去包谷的衣衫,拿掉它的胡須,猜一猜,里頭會有何?
(2)孩子嘗試自個兒剝包谷,自個兒去探究。
那我們一塊兒來剝剝看,找找衣衫里頭的奧秘。剝下來的皮與須應當放于哪兒?
(3)孩子剝包谷,幼兒教師指導。
(4)孩子溝通,你們剝時發(fā)現(xiàn)了啥奧秘?
(衣衫)
好,此刻請你們瞅瞅脫去衣衫,拿掉胡須后的包谷像啥呀?
再請你們摸摸,摸起來是何感受的?(軟的還是硬的?)(有粒一粒的包谷孩子)?(排隊)剝一粒下來試一試看,像啥?
童謠:脫下衣衫看一看,呀!藏著很多小孩子。親親熱熱在一塊兒,一個挨著一個睡。
(二)、把干包谷房進微波爐,做成肥仔米(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
1、啟發(fā)孩子思索小小的.干包谷是否會變。
教師這兒有許多已然剝下來的包谷孩子(搖一搖手上的干包谷),它們呀看我們小二班的孩子如此乖,想要給我們大伙兒變個魔術!我們來瞅瞅,他們會變個啥魔術。
把生的、硬邦邦的包谷孩子放入微波爐中。
我們耐心地等上一小會兒。聽一聽看,包谷孩子在里頭發(fā)出了啥聲音。
2、把爆好的肥仔米(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拿出來,供孩子品嘗、探討有何改變,把變戲法后的包谷孩子與以前的做一下比較。
3、那包谷除變?yōu)榉首忻?就是我們常講的:爆米花)吃,還可以怎樣吃?我們回去再一塊兒探討探討試一試看,好不好?好,帶著你們的包谷,我們走吧!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動手操作,嘗試使用多種輔助材料讓硬幣浮起來,激發(fā)幼兒對身邊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2、學習記錄實驗結果,探索哪些物體更容易使硬幣浮在水面上。
3、體驗交流、分享經(jīng)驗與合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一元硬幣、泡沫盤子、積木、薄紙板、塑料瓶蓋、大樹葉、記號筆(以上物品人手一份);裝有清水的大盆4個,干抹布8塊;記錄表(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操作興趣
師:(出示一元硬幣)這是什么?
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這枚硬幣放進水盆里,它會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幼兒討論。)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會浮起來,有的說會沉下去。到底會怎樣呢?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吧。
2、討論
我們大家都看到了,硬幣一放入水中就怎么樣了?(沉下去了。)那么現(xiàn)在請你們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讓硬幣浮在水面上呢?
幼兒自由討論,大膽回答。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
3、動手操作,大膽嘗試
(1)剛才小朋友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幾種材料,讓我們來看看是些什么?(一一出示材料并讓幼兒了解其名稱。)
(2)猜一猜,在這些材料中,哪些材料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在你覺得會使硬幣浮在水面上的材料下面打“√”。(出示記錄表,講解記錄方法。)
(3)動手操作。下面就讓我們用這些材料來試試吧,看誰能使硬幣浮起來。
提醒幼兒注意幾點要求:a.每組一個大臉盆,玩的時候,不能擠,更不能搶,要互相謙讓,遵守紀律,因為我們馬上要成為小學生了。 b.注意別把水灑到桌上或地上。 c.每一種材料都要試一試,將用過的材料和未用的材料分開擺放,同時看看成功了沒有?等所有的材料都試過后,在記錄表“結果”一欄后面記錄,在成功了的材料下面打“√”。
(4)幼兒進行嘗試,動手操作。
4、交流,分享
請1—2名猜想與實際操作結果都一致的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表(同時展示記錄表),讓他們說說,是用什么材料,想了什么辦法讓硬幣浮在水面上的?
B、合作探索
(1)只使用一種材料(泡沫盤子)。把你們這一組的硬幣一個一個依次疊起來放在盤子中間,看這次硬幣會怎樣?學習記錄:幾枚硬幣放上去會使盤子跟硬幣都沉下去,就在記錄表上泡沫盤子下面的'空格里寫上數(shù)字幾。大家商量好,誰來操作,誰來記錄。
(2)幼兒探索。
(3)交流、分享各組的新發(fā)現(xiàn)。
6、教學延伸
硬幣放進水中會沉下去,但我們借助一些會浮的材料來幫助它,就讓它又浮起來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例如不會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能浮在水面上。你們還知道哪些呢?(如鐵塊放入水中會沉下去,但造成了船以后,船會浮在水面上……)(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
觀察記錄表:
記錄 材料
紙板
積木
樹葉
泡沫
塑料
猜一猜
結果
四、活動結束: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種植活動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觀察,尋找、發(fā)現(xiàn)魔術表演的秘密,喜歡探究魔術表演的奧秘。
2、通過嘗試魔術表演,感受魔術的神奇,體會表演魔術的快樂。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魔術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未來的魔術師》。
2、每兩人一塊手帕、一枚硬幣。
3、玻璃杯、盛有涼水的大水杯、明信片、水盆。
4、紙袋、寬大的外套、細長形狀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談話導入活動
(一)幼兒隨音樂入場。音樂漸低,幼兒圍坐在一起。
教師:
1、剛才進教室時聽到音樂了嗎?是很動感有些神秘的音樂,它的名字叫《未來的魔術師》。魔術師!
2、有沒有看過魔術表演?在哪里看到過?
。ǘ┙處煟耗g表演看上去感覺像有魔法喲!魔術師表演魔術時真的有魔法嗎?
二、觀察發(fā)現(xiàn)魔術的秘密。
。ㄒ唬┙處煴硌荨堵犜挼腵小磁鐵》。
提問:猜一猜小磁鐵為什么這么聽話?(幼兒回答--請不善于表達的幼兒來回答)教師:原來小秘密在這兒呢!
。ǘ┙處煴硌荨栋賹毚贰
提問:猜一猜這個魔術的秘密在哪里?
總結:其實魔術的秘密有時候就藏在特別制作的小道具里。
(三)教師表演《流不出來的水》魔術,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埰兴喝∫恢凰芰闲”,裝滿水。將硬紙片蓋在杯口(紙片比杯口略大)。用手按住了硬紙片,迅速將水杯倒置。將按住紙片的手輕輕移開,可見紙片托住了杯中的水,使水不會流出)。
提問:猜一猜魔術的秘密可能是什么?幼兒回答。
教師總結:有的魔術是運用科學的小道理來表演的。
教師總結:當然魔術師的手法應該很熟練,這樣才不會露出破綻。
三、合作分享
寶貝們今天愛動腦筋、勤思考,也積極回答問題了,表現(xiàn)很棒。那我們一起來變個魔術表演給聽課的老師,你們愿意嗎?
四、結束語。
在科學區(qū)準備了幾種魔術道具,小朋友可以試試。幼兒退場,出現(xiàn)音樂。
活動反思:
活動中感到孩子們很感興趣,但是對于孩子們來說魔術還是太陌生,脫離生活太多了,所以表現(xiàn)得有點茫然,需要老師不斷的引導,有的甚至是直接給出答案。另外就是學習魔術時孩子們表現(xiàn)的不自信,這個和經(jīng)驗不多有很大關系。
改進措施:
1、讓孩子們在活動前一段時間就有意識的看一些"小小智慧樹"的小魔術表演。
2、讓孩子們練習一個或兩個簡單的小魔術表演的經(jīng)驗。
3、在活動結束前可以有觀看魔術大師的魔術,讓孩子們有一個視覺上的提升。
小百科:魔術是以不斷變化讓人捉摸不透并帶給觀眾驚奇體驗為核心的一種表演藝術,是制造奇妙的藝術。更簡單的說,他是一種違反客觀規(guī)律的表演。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
2、使幼兒初步了解云會變成雨、雪等落下來。
3、培養(yǎng)幼兒關注和探索天氣現(xiàn)象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平時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各種各樣的云;幼兒用書每人一本。
三、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到室外觀察天上的云※ 教師:請你們看看現(xiàn)在外面的云?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像什么?(讓幼兒自由討論)
※ 教師:云會不會移動?怎樣移動?(引導幼兒注意觀察云的位置移動等變化)想一想,云為什么會移動?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云。
※ 教師:云會不會變成其它的樣子?你有沒有見過別的云?是什么樣的?是什么時候見到的?(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小結:如下雨前的`烏云,陰天的云,傍晚時的云彩等等。
※ 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的云呢?(讓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后,向幼兒介紹不同的云是和天氣有關系的)
3、借助幼兒用書畫面幫助幼兒認識云的多變性。
※ 教師:這幅圖上的云像什么?你們見過嗎?分別說說這些云像什么?
4、討論云會變成什么!罢l知道云會變成什么?”(讓幼兒充分討論、猜測后向幼兒介紹天上下雨就是云變成的,冬天下雪也是云變成的)
5、活動延伸:
讓幼兒去戶外觀察天上的云,分別說說天上的云塊像什么?并把它畫下來。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人體哪些部位特別怕癢。
2.在相互撓癢的過程中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
活動準備:
海面、羽毛、毛筆、積木、記錄表、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哪里最怕癢
1.師:小朋友們,你們和爸爸媽媽玩過撓癢癢的游戲嗎?是怎么玩的?
2.那你們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相互逗一逗、撓一撓,找找他身上哪些地方特別怕癢,幫他貼上即時貼。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page_break] 5.交流:請你說說你身上哪些地方最怕癢?還有其他怕癢的地方嗎?(教師在人體結構圖上貼上即時貼)
6.師:覺得脖子特別怕癢的請舉手,看看有多少……(單數(shù)、雙數(shù))
7.小結:小朋友們都找出了身體上的脖子、胳肢窩和腰這幾個地方特別怕癢。
二、癢一癢
1.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東西,看看有什么?
2.海綿摸上去怎么樣?毛筆摸上去怎么樣?……
3.待會兒就請你們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膚上特別的癢,把它們記錄下來。
4.(出示記錄表)誰看懂了?可以怎么記錄?
5.小結:請你和好朋友用這些材料在皮膚上相互撓一撓,在使你感覺特別癢的材料下面畫上一個簡單的.標記。
6.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7.交流:(展示各組記錄表,出示大記錄表)
我們一起把找出來的材料統(tǒng)計一下,覺得海面癢的有幾個?一起數(shù)一數(shù);還有幾種材料誰愿意來統(tǒng)計一下?
8.師:仔細觀察這張大統(tǒng)計表,你們發(fā)現(xiàn)哪幾種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為什么?
9.小結:在我們的生活中,一些軟綿綿的、毛茸茸的東西碰到皮膚上就覺得特別癢,而一些硬硬的東西就不太覺得癢。
三、經(jīng)驗遷移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東西碰到皮膚上是很癢的,我們回去找找看,再和好朋友一起撓一撓好嗎?
修改意見及建議:
1第一環(huán)節(jié)中的舉手數(shù)數(shù)去掉,只要目測一下,小結一下讓幼兒了解就可以了。
2.教師表述的時候要更明確、規(guī)范,體現(xiàn)出“怕”癢。
3.材料的質地感覺這個環(huán)節(jié)省略,教師出示材料之后直接引導幼兒探索,在探索完成之后再說說材料的質地是怎樣的。
4.教師引導幼兒相互撓癢癢的時候可以配上一些象聲詞和肢體語言,讓整個活動氛圍更加的輕松、自由。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當今世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已成為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它關系到整個人類的生存,因此,把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保護列入幼兒科學教育內(nèi)容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幼兒從小就具有環(huán)保意識,知道大自然是個有機整體,人類既要改造自然又要保護自然環(huán)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在設計活動時著重對煙塵、污水兩個方面讓幼兒進行觀察比較組織幼兒進行討論,進一步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目標:
1、在實驗操作的基礎上,讓幼兒了解煙塵會污染空氣,能影響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的生長。
2.引導幼兒能夠關注周圍的環(huán)境,增強幼兒的保護意識。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重點和難點:
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了解污染的環(huán)境對自然界的危害,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清水、污水各一盆,香煙、房屋(幼兒用積木拼搭)
2、錄像:香煙彌漫的一間屋子、動物遠離喧鬧的城市、汽車的'尾氣和廢氣等。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實驗活動——看錄像——幼兒討論——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森林里,小動物們都在快樂地游戲著,它們在草地上捉迷藏,在樹林里開演唱會,玩得真高興。忽然,附近的工廠里排出大量的黑煙,它們一個個都顯得無精打采,有的甚至昏倒在地,小動物們紛紛逃離了森林,躲到別的地方去了。
二、實驗活動
教師:“咦,小動物們?yōu)槭裁匆幼,躲到別的地方去呢?”
1、現(xiàn)在我們做兩個實驗。
(1)出示一盆清水和污水,讓幼兒從顏色、氣味和透明度等方面進行比較,把兩條小魚分別放入清水和污水中,觀察小魚在清水和污水中的不同活動情況。
。2)出示幼兒拼搭的房屋,用一個大的薄膜罩罩住它(封閉),然后在里面放入一根點燃的香煙,過一會兒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變化,會發(fā)現(xiàn)房屋周圍都是煙霧。
三、錄像:讓幼兒進一步了解煙塵所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知道它的危害。
1、觀看錄像:引導幼兒注意大街上汽車駛過飛起的灰塵;車尾排出的煙塵、廢氣,以及香煙彌漫的房子;動物們遠離城市等。
2、提問:這些廢氣、煙塵給人們帶來了哪些危害
3、小結:動物和人需要清潔的空氣。
四、討論活動:煙塵、廢氣會污染環(huán)境,怎樣來預防這些危害。
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小結:我們都需要清潔的空氣,保持空氣的清潔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五、延伸活動:《誰是環(huán)保好娃娃》
小朋友請講講下列圖中誰是保護環(huán)境的好娃娃,為什么?并給環(huán)境好娃娃畫上一個五角星。
活動反思:
《環(huán)境保護》這節(jié)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作為老師的我也真正體會到和學生們一起交流,一起學習的快樂,整個課堂氣氛嚴肅而不失活潑,和諧而平等。我也從學生們的精彩想象、回答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如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有哪一些,應該如何治理等。一點很深的體會就是教師是否真正融入到課堂中去,融入到學生中去,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本堂課中,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大膽發(fā)言,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我感到整個課堂不會像教師唱獨角戲那樣沉重。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一節(jié)課上留下些許遺憾在所難免。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在最后讓學生們一起探究大氣污染的治理時,由于時間過于倉促,沒能讓學生充分結合一些具體的實例,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讓學生充分體會一個環(huán)保工作者的樂與趣,學生的環(huán)保觀念落實可能會不好。另外,在組織學生討論大氣污染的危害時,沒能引導學生到實際中去,只是通過為學生提供一些大氣污染的圖片,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受到了影響。還有在最后總結的時間稍顯緊張。
總之,化學教學中要求我們反思的層面是很多的,我們應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強對教學情節(jié)的回顧、反思和分析,總結教學得失,改進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教學實踐更趨合理。當然,也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教學工作才能不斷創(chuàng)新。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科學活動:
《雞蛋浮起來了》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激發(fā)幼兒對探索的興趣,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驗、記錄,獲得有關雞蛋在鹽水中變化的具體經(jīng)驗。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驗、記錄,獲得有關雞蛋在鹽水中變化的具體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塑料瓶、雞蛋、筷子、記錄紙、鹽、白糖。
活動過程:
一、質疑,引起興趣
雞媽媽買菜回家,發(fā)現(xiàn)自己剛下的蛋不見了。雞媽媽著急的到處找,找呀找,發(fā)現(xiàn)雞蛋掉進一個深深的坑里,雞媽媽怎么也拿不出來,請小朋友幫雞媽媽想辦法。 (孩子自由發(fā)言),小朋友真聰明,想出這么多辦法,可是雞蛋容易破碎,我們能不能讓雞蛋自己浮起來呢?今天我們就來做讓雞蛋浮起來的實驗。
二、導入課題
1、出示材料:進行介紹。
2、猜測記錄:(邊出示記錄紙)你們猜一下,糖水能使雞蛋浮起來還是鹽水能使雞蛋浮起來,(幼兒猜測)請小朋友先把自己剛才的猜測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先記錄在紙上。
三、幼兒實驗,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攪拌時要輕,攪拌要有耐心,攪拌完把筷子放入盤里。
2、提醒幼兒實驗時要專注,不斷觀察其中的變化。
3、實驗完及時把結果記錄在紙上。
四、幼兒交流實驗結果
老師把幼兒的實驗結果統(tǒng)計在黑板上。請實驗成功的'幼兒介紹自己實驗的過程。師鼓勵幼兒再次實驗。
五、幼兒再次實驗,體驗成功的喜悅
1、拋出問題:現(xiàn)在我們實驗都成功了,心情怎么樣?讓我們一起告訴雞媽媽這個個好辦法,“把鹽放進坑里攪拌,雞蛋就會浮起來了”。可是雞媽媽還有個問題:為什么鹽水能使雞蛋浮起來呢?請你們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書上或者網(wǎng)上查閱這個資料,明天我們一起來分享好嗎?
2、整理結束:現(xiàn)在我們桌上都是東西,小朋友會把它整理干凈嗎?怎么來整理呢?
延伸活動:請小朋友回家與爸爸媽媽分享實驗的結果,再用其它材料(例如:糖、醋、味精等)做實驗并觀察結果。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常見的植物過冬方法。
2、學習與同伴一起交流,感受相互交流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觀察過臘梅花、松樹、自然角種植水仙花等植物在冬天的狀況。
2、班級幼兒養(yǎng)植過水仙花3、幼兒美術用書《立體樹》
活動過程:
一、結伴討論
1、談話:冬天里,你見到過有哪些植物不怕泠?
2、幼兒自由結伴討論。
二、交流分享
1、認識冬天盛開的花(1)認識水仙。觀察自然角里養(yǎng)植的水仙,討論養(yǎng)水仙化的方法,并小組認養(yǎng)水仙花,做好生長記錄。
。2)認識臘梅花。認識梅花的種類、顏色、形態(tài)等,用怎樣的'材料來表現(xiàn)梅花等。
2、不怕冷的松樹:將收集到的有關松樹的材料進行交流。
三、動手制作
1、教師講解制作立體樹的方法,幼兒學做立體樹。
2、教師觀察幼兒制作情況,適時地予以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闭J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
⒉能正確使用人民幣進行購買六一禮物的游戲,掌握簡單的付錢方式。
、诚矚g同伴玩購物禮物的游戲,感受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樂趣。
活動準備
、蔽镔|準備:布置一個“六一禮物超市”,分別擺放各種禮物及價格牌,價格均為1元、5元、10元;幼兒每人自備小錢包,內(nèi)裝有1元、5元、10元的硬幣和紙幣;教師自制課件《認識人民幣》
、步(jīng)驗準備:掌握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參觀六一禮物超市,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引導語:小朋友六一兒童節(jié)馬上要到了,你想給好朋友送什么禮物?我們用什么去買禮物?
二、引導幼兒觀察自己錢包里的人民幣,初步了解人民幣的外形特征及名稱。
、币龑в變鹤杂捎^察,與同伴交流,發(fā)現(xiàn)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共同點和不同的。小結:這是我們買東西用的錢,我們穿的衣服、用的家電,吃的.菜等都要用錢
來買。我國的錢叫人民幣,上面都有國徽、“中國人民銀行”的漢字以及表示錢數(shù)的數(shù)字、漢字等。他們也有許多不同點,如有硬幣和紙幣之分;上面的圖案、數(shù)字和文字也不同等。
、灿螒:看誰找得快。
玩法:教師說出人民幣的面值,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相應的人民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如教
師說:“請找出1元的硬幣。”幼兒取相應的人民幣。
三、出示教師課件,了解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教師課件,初步理解5元=5個1元的換算關系,鼓勵幼兒自主探索10元與1元和5元的換算關系。
四、第一次“禮物超市”購物,初步了解購物付錢的幾種方法,鞏固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1.玩法:幼兒帶著錢包,到“禮物超市”選購禮物,每人一件,并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教師擔任,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提問:5元(10元)的商品有幾種付錢方式?如5元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元或5個1元來付錢。10元有三種付錢方式。
五、第二次購物,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初步探究最簡便的付款方式。
1.玩法:幼兒到“禮物超市”選購禮物,每人兩件,收銀員可由能力較強的幼兒或老師擔任,教師重點觀察提示幼兒付錢方法。
2.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問題:“你買的是什么?一共多少錢?你是怎樣付錢的?”如6元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元的來付錢,或用1個5元和1個1元合起來付錢。第二種付錢方法簡便多了。
六、引導將買到的禮物送給自己的好朋友,感受與朋友一起是快樂幸福的事。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12-18
大班科學教案12-29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04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8-01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31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2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9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9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