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錦集【4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繪畫方式表現各種人物的細節(jié)特征,學習有目的地選配顏色。
2、關注周圍的人物外貌、服裝等不同的特征。
活動準備:
1、馬路場景。
2、供添畫用的背景畫面——畫有許多人的輪廓,簽字筆,油畫棒。
3、大班幼兒作品《在人群中》。
活動過程:
一、再現情景
1、談論師幼共同布置的場景——“熱鬧的大馬路”。一條熱鬧的馬路,路邊種著許多高高低低的樹,還蓋起了漂亮的高樓,越來越多的人搬進了新造的高樓里,大馬路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我們每天走在馬路上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
2、每天走在馬路上看見過誰呢?(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人物圖片)幼:我遇見過老爺爺。師:老爺爺和叔叔伯伯有什么不一樣?(老爺爺拄著拐杖,頭發(fā)稀少等)師:我們看見老爺爺怎么打招呼?幼:老爺爺好!幼:我看見馬路上有警察。師:你是怎么一眼就認出他是警察呢?(警察戴著警帽,穿著警服,很神氣)幼:馬上上還有外國人。師:外國人和中國人長得一樣嗎?外國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大多有卷卷的.頭發(fā)、高高的鼻子等)師:有的外國朋友在上海工作,有的是到上海來游玩的?吹酵鈬笥,我們該怎么打招呼?幼:Hello!嗨!你好……
二、討論表現方法
1、出示馬路場景:“今天天氣真不錯,我們一起去馬上上散步吧。”
2、添畫人物特征。馬上上走來一群人,我們來找一找人群中的男孩和女孩在哪里,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在比較中找出男孩和女孩諸多不同特征,找得越多越好)3、欣賞大班幼兒作品。(出示大班幼兒作品《在人群中》)馬路上的人越來越多了,哥哥姐姐也到馬路上散步了?匆豢锤绺缃憬阍隈R路上遇見了誰。
三、創(chuàng)作表現
1、想不想和哥哥姐姐一起散步去?第一個會遇到誰?
2、他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會去干什么?(引導幼兒添加人物各部分特征)引導幼兒互相學習。3、今天馬路上的人真多呀!我們還看見了誰?
四、分享交流
1、我們來到馬路上。(幼兒將作品布置在大馬路的背景畫面中)
2、我們在馬路上遇到了誰?(說說同伴畫面上的人物)3、馬路上有許多我們不認識的人,有的不太看得清臉部。讓我們像哥哥姐姐那樣送給他們一個好看的顏色表示友好吧。延伸挑選顏色,分別和背景顏色進行比較,然后用一種合適的顏色在沒有添畫特征的人物輪廓內涂上顏色。
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在兒童的世界里,動物朋友無處不在。從童話故事中的動物主人公,到游戲中扮演的動物角色;從生活中最親近的小動物,到生活用品上動物的圖案造型,動物是兒童最喜歡表現的對象。學生通過前幾課對動物朋友的認識,在本課中進一步了解動物的面部具體特征,利用夸張、變形等藝術手段對動物的面部進行造型設計、裝飾制作。生動有趣的動物面具更是兒童的寵物,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和表現。
《動物面具》是一節(jié)以觀察、表現、造型為主的`美術課,教師利用兒童喜歡做游戲的特性,讓學生戴上動物面具做游戲。結合語文、音樂、戲劇表演等綜合手段,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表演、賞析和展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合理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動物面具,表現出動物的面部特征,融入童心稚趣。
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認識動物的頭部特征,利用繪制面具的方式進行造型表現。
2、操作領域:學會運用剪、挖、貼、畫、拼接等手段在各種材料上制作有趣的動物面具。
3、情感領域:增進對動物的了解,進一步培養(yǎng)人與動物的親近感。在綜合活動中挖掘潛能,給學生大膽展示的機會。
重難點
不同動物的面部特征的表現及表現手法。
利用不同材料制作有趣的面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準備:
搜集各種動物的面部特寫圖片和動物面具的實物或圖片。
教師準備:彩色畫報紙、動物面具、音樂資料、課件等。
學生準備:剪刀、膠棒、包裝紙、盒、各種材料(毛線、樹葉、布、麻繩、彩帶、瓜果蔬菜等)。
教學過程
1、聽聽看看
欣賞音樂《動物狂歡節(jié)》,聽聽有哪些動物?讓學生自由暢談。
再欣賞音樂,看課件,動物們隨著音樂一一出現。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各種動物面部特征和表情。
2、說說畫畫
啟發(fā)學生概括各種動物的面部特征:圓形、方形、橢圓形、三角形。表情特征:哭、笑、愁、兇、怒等。
師:為這群快樂的動物畫個像,分別畫出一兩個自己喜歡的動物頭像。
3、裝裝扮扮
師:獅王感謝大家為動物們畫像,邀請同學們參加動物狂歡節(jié)。拿帶的動物面具裝扮起來去狂歡吧。師生戴上面具隨著音樂盡情舞蹈。
師:可惜面具太少了,有點遺憾。我們去面具博物館尋找—些有趣的動物面具吧。
觀看動物面具的課件,教師介紹面具的由來:遠古時代,人們認為患病、自然災害是妖魔鬼怪帶來的,于是就用樹葉、獸皮、羽毛等做成模樣奇怪的面具戴在瞼上跳舞驅妖,祈求平安。
引導學生觀察各種動物面具是用哪些方法來表現的?分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讓學生:用夸張、變形的方法突出動物面部特征。
制作材料可以利用廢舊包裝紙盒、瓜果蔬菜進行巧妙的設
4、做做玩玩
教師出示幾種自制的動物面具讓學生分析是由哪些材料制作的,運用什么手法表現的。
教師示范制作動物面具,讓學生出主意,邊做邊講解制作方法。
學生制作要點,教師板書:1.巧妙利用材料。2.用夸張、變形的手法突出動物面部特征。3.留出眼睛的位置可以看見外面。4.運用剪、挖、拼接、貼、畫、卷折等手段進行裝飾制作。5.做好后裝上松緊帶。
學生可以獨立或合作制作一件動物面具。教師巡回指導。出示動物簡筆畫圖例。
作品完成后開展自評、互評。
5、編編演演
分小組依據課前準備的童話故事創(chuàng)編動物故事、兒歌,準備節(jié)目去參加動物狂歡節(jié)。
教師戴上獅王面具宣布:動物狂歡節(jié)正式開始。
學生們戴上面具表演自編的節(jié)目,盡情表現自己的才能。
6、活動拓展。
結合班隊活動或語文課等組織學生開一個化裝晚會,制作更多種面具,可以是童話人物、卡通人物、怪獸等。
美術教案 篇3
一、師生對話、引入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學習讓色彩動起來(出示課題)。
二、作品欣賞
讓我們先來欣賞一幅美術作品(出示圖片:查靈克羅斯大橋)
1、這幅作品表現了查靈克羅斯大橋的清晨,它是一幅油畫作品,畫家安德烈.德蘭,法國人。
2、師:他是一位野獸派畫家(幻燈演示)。這學期我們學習過的一位畫家也是野獸派的,你知道他是誰嗎?(馬蒂斯)學了藝術大師馬蒂斯后,你覺的野獸派畫家的風格是怎樣的?(生答)
3、今天我們學習的這位野獸派畫家他的畫又有什么特點呢?
、傥覀兿葋砜匆幌庐嬅娴纳剩寒嫾以诋嬛杏昧诵┦裁搭伾珌肀憩F景物的?(生答:綠色的路,藍色的房子,紅色的樹,黃色的天空)用色非常大膽。這幾種顏色產生的是什么對比?(強烈對比)是什么顏色和什么顏色產生了強烈對比?(紅色和綠色是強烈對比 藍色和黃色是強烈對比)
、冢何覀冊賮砜纯串嫾业挠霉P方法,你覺得他的用筆有什么特點?(生答)師小結:用筆隨意、粗獷。(齊讀:這幅畫用色大膽,色彩對比強烈,用筆隨意,粗獷)
4、同學們,這幅色彩對比強烈,用筆隨意,粗獷的畫使你產生了什么樣的感覺?(生答:畫面產生了動感,可以引用書里的話)我想,如果你在畫畫中也能坐到用色大膽,對比強烈,用筆隨意、粗獷。你也能讓色彩動起來。
5、這幅畫表現的是城市的清晨,畫家把色彩表現的這樣五彩斑斕(紅色的樹,綠色的馬路,藍色的房子,黃色天空)。你覺得這表現了畫家怎樣的心情?(生答:激動,歡快,興奮)
原來是畫家內心激動、歡快的心情把樹染成了紅色,把馬路染成了綠色,把房子染成了藍色,把天空染成了黃色。我們也可以通過強烈的色彩對比來表現內心的情緒。
三、聯(lián)系生活,尋找表現動感的題材
1、畫家在這幅作品中運用了強烈對比的色彩。讓我們也來回憶一下,生活中,我們在哪里見過色彩強烈對比的景物?(小組討論)
反饋討論結果,(生舉例學生回答時教師可以引導如:紅色的書包和綠色的衣服我覺得很耀眼)師:老師也收集了很多運用了強烈對比色彩的圖片我們來看一下(教師邊出示邊講解)在球和桌面的作品中提問:畫面中用了紅色和綠色產生了強烈的對比,你覺得球的顏色顯得更紅呢還是桌面顯得更綠呢?(球)說明在使用顏色時要掌握好兩塊對比色的大小關系,使主要的更突出。
2、那么,我們怎樣運用強烈對比的色彩讓色彩動起來呢?
、、我們可以用抽象的圖形來表現動感的畫面。(出示書上的.六幅作品,:①畫面上都是運用了什么顏色產生了強烈對比。②用大小不一又很隨意的點,動感又粗獷的線條,動感的面來表現畫面的動感。注意點、線、面結合。③注意適當的運用黑色來協(xié)調畫面,使畫面和諧(注意黑色要最后畫,否則畫面色彩要臟)。
、、表現有動感的主題,如課本中的打籃球、歡樂的樹林。還有哪些主題適合用強烈對比的色彩來表現:跳繩,踢毽子……
四、布置作業(yè),提作業(yè)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運用對比強烈的色彩,畫一幅讓色彩動起來的畫
作業(yè)要求:
1、畫面要飽滿。
2、運用強烈對比的色彩,用筆大膽,粗獷。
3、選擇合適的主題,表現好畫面的動感。
4、注意調整畫面,使畫面和諧(黑色要最后使用)。
悄悄話:可要好好享受這頓色彩大餐喲!
五、學生作業(yè),教師巡視指導
盡量坐到不要蜻蜓點水,也不要面面俱到。
六、作業(yè)展評
對照四點的作業(yè)要求進行評價(以學生評價為主)
七、拓展
表現《讓色彩動起來》的方法除了畫畫外還有很多,比如電腦美術。欣賞電腦美術作品。鼓勵大家課外試一試。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知道元宵節(jié)要吃元宵,對制作元宵感興趣。
2、 初步學習用油泥搓圓的方法。
3、 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油泥和一塊塑料墊板。
活動過程:
1、出示生元宵,問:這是什么?今天為什么要吃元宵?老師請大家吃元宵,高興嗎?
2、欣賞教師做元宵。教師把一小塊油泥放在手心,手指伸直,手心對著手心用力繞圈。
3、幼兒學搓元宵。教師輪流對幼兒進行觀察和指導。
4、讓幼兒把自己搓的元宵送給小動物嘗一嘗。
活動反思:
有句老話“上燈圓子,落燈面 ” ,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親自做圓子,吃圓子,在正月十八的.時候呢將會吃面,意味著新的一年真正的開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將“搓元宵”這節(jié)活動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們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節(jié)”同時學會“搓元宵”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經典】08-06
美術教案07-20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精選)美術教案07-22
[精選]美術教案07-27
【經典】美術教案08-07
《蘋果》美術教案01-24
美術教案模板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