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美術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手指點畫活動的興趣。
2、注意用食指在指定的顏料盤中蘸顏料,保持手指和畫面的'干凈。
3、引導幼兒初步學習用食指在指定的范圍內點畫圓點,表現(xiàn)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黑色顏料、抹布若干。小狗實物一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出示小狗玩具,激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狗玩具教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個小客人,它是誰呢?(出示玩具狗,引導幼兒和小狗打招呼。)
2、引出幫小狗印衣服教師:小狗和我們小朋友打招呼的時候為什么不高興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幼兒猜測)教師:我們一起來幫它做一件衣服吧!
二、教師示范
用食指點畫圓點,表現(xiàn)斑點狗身上的花紋。
1、教師伸出食指,啟發(fā)幼兒用食指蘸上黑色的顏料在小狗的身上點黑色的斑點。激發(fā)幼兒操作的欲望。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在小狗身上點畫圓點時要注意點畫均勻。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提醒幼兒在輪廓線內畫黑斑點,注意畫面整潔。點畫完畢后將食指在抹布上擦干凈。
四、展示幼兒作品,表揚畫面整潔的幼兒
活動延伸:利用其他形式練習手指點畫。
美術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根據(jù)小班幼兒認知的特點,這階段的幼兒認知活動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由于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幼兒觀察的目的性較差,缺乏順序性和細致性,不會有意識地識記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鮮明、具體生動、喜聞樂見能引起強烈情緒的事物才易記住。所以,我想到了棒棒糖。我深信幼兒只要聽到"棒棒糖"這三個字,幾乎都會把眼睛瞪得大大的。這份模擬棒棒糖的操作材料,不僅在認識顏色、發(fā)展小手精細動作、鍛煉肢體協(xié)調能力方面都對幼兒有幫助,而且深得小班幼兒的喜愛!
目標
1、能兩手較協(xié)調地揉搓橡皮泥。
2、學會在球體上安裝小棒。
3、欣賞自己與同伴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材料:
棒棒糖、橡皮泥、吸管。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激起幼兒學習興趣。
"看,老師的口袋鼓鼓的,里面會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聽,還有聲音呢?到底是什么呢?"揭秘:糖。"是什么糖?"(棒棒糖)
二、觀察棒棒糖的外形,了解棒棒糖的基本特點。
"老師手里的棒棒糖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連貫描述:上面一顆糖果是圓圓的,下面的棒棒是長長的,老師還給它編了一個順口溜:方的糖圓的糖,安根小尾巴變成棒棒糖。這種是小朋友經常吃的,噢,那老師要問小朋友有沒有吃過其它樣式的棒棒糖呢?
三、制作棒棒糖。
1、小朋友都吃過這種棒棒糖,那小朋友有沒有做過呢?今天老師也想動手做一個,小朋友先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然后你們自己動手做一個屬于自己的棒棒糖,好嗎?
先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橡皮泥放在手里,兩手對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小球,咦!老師把它按一個漂亮的小尾巴,這樣是不是就變成了一個漂亮的棒棒糖,老師很開心,F(xiàn)在請小朋友也動手做一做,在動手這前老師要說下游戲規(guī)則:
A、做手工時小嘴巴不能發(fā)出聲音,要安安靜靜的。
B、不能搶別人手里的東西,要小心地搓不能掉在地上了。
2、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提醒幼兒橡皮泥要放在手心里,兩手在一起揉一揉,搓一搓、要輕輕的搓成一個圓形的球)
3、咦!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舉起來,看看和老師的是不是一樣的,你們的沒有小尾巴,現(xiàn)在請劉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fā)一根小尾巴,小朋友自己把小尾巴安在上面。
四、小小棒棒糖展覽會。
老師請幾個小朋友的作品拿上來欣賞一下,小朋友看看他們做得是不是很漂亮呀,哦,老師覺得小朋友的小手今天真能干,做的棒棒糖呀都很棒。
教師:小朋友今天開心嗎?
幼兒:"開心"。
教師:小朋友有了開心的'事情呀,要學會與別人分享。下面讓我們拿起棒棒糖送給。3)班小朋友,讓他們一起分享一下我們的快樂心情吧。請小朋友到劉老師那去排隊!
五、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可以看出棒棒糖是孩子喜歡的并品嘗過的一樣糖果,深受孩子的喜愛。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xiàn)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從目標上看完成的很好,每個目標幼兒表現(xiàn)的都很棒。就活動過程來說,整節(jié)課幼兒都能很好的配合老師完成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教師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時問:"幼兒有沒有做過棒棒糖?幼兒說有的時候,老師認為孩子撒謊或者孩子吃過誤認為自己做過。"這時老師反復地強調幼兒沒有做過,把幼兒的思想往老師的思想上拉。其實這時應該順著孩子的思路隨機應變說:"今天老師也做下,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樣,好嗎?"這樣會更好些,也能讓孩子明白到底什么是做、什么是吃。教師能通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那些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讓幼兒獲得愉悅的心情。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通過立體組合的設計,理解和掌握立體構成的各種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靈感,增強敢于創(chuàng)造的信心,體會創(chuàng)造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
設計的美感。通過調研、研討、設計、制作,去感受生活用品設計的美感。本課重點就是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了解設計的美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
三、教學難點:
立體設計。既要考慮生活用品的使用功能,又要使設計既美觀又有新意,這些對學生來說確有一定的難度。設計中需要立體構成的知識、紙工制作的技法及色彩搭配的能力。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
五、教學材料:
色卡紙、剪子、膠水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生活中的一些日常用品有的我們會認為很精美,有的我們也非常熟悉如(臺燈、茶壺、桌子、椅子、家具等)有沒有同學想嘗試著將這些物品自己設計制作出來呢?(出示作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2)新授:
應當首先選擇一件自己感興趣的`生活中日用品如(臺燈、餐桌、茶具等)對所選定的對象進行一下分析首先確定它是由幾部分組成,想象一下每部分的展開圖是什么構成例如臺燈是由燈罩、燈架、燈座以及電線組成將每部分的展開圖畫在相應的卡紙上。然后,根據(jù)圖紙進行剪裁和粘貼。
(3)注意事項:
所做物象為立體的畫圖紙時應考慮全面。
(4)教師幫助指導學生
七、小結:
本課制作比較困難復雜,學生應有很強的立體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如何解決這個難點,需要我們探討?梢赃M行嘗試抓重點、縮小范圍、降低難度、開闊學生得眼界等教學方法。
八、作業(yè):
將所做物品各部分的平面展開圖畫在色卡紙上。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中外著名建筑,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藝術的特色及其高超的建筑設計水平,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類的思想感情。
2.通過欣賞,讓學生了解建筑是一種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藝術,在服從功能需要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從而使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3.通過了解建筑與環(huán)境的關系,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建筑是美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它不僅是單純的技術科學,而且是帶有一定(有時則是極高度)的藝術性的綜合體。建筑是一種在三度空間中存在的具有體積、平面、線條、色彩等因素的立體作品,與雕塑有某些相似之處,再加上它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始終與雕塑、繪畫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一般都習慣把建筑歸入“造型藝術”的范圍。
正因為建筑具有技術與藝術的雙重性,所以,它作為上層建筑,和其他藝術一樣,總是反映一定時代的社會精神面貌、情趣和理想,也是人類文明的象征。許多優(yōu)秀的建筑,不僅是建筑藝術的典范,而且是民族的驕傲和城市的象征,如中國北京的天安門、故宮,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等。
二、欣賞圖片
1.人民大會堂 [中國]
人民大會堂建成于1959年。它反映了新中國建立十周年期間建筑藝術的新水平,吸收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一些手法與中國古典建筑的形式,但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經過改造,體現(xiàn)了自己的面貌。
人民大會堂正面有12根高25米的淺灰色大理石門柱,在聯(lián)體上也以柱廊相連,頂部為琉璃檐,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2.悉尼歌劇院[澳大利亞]
悉尼歌劇院的設計師伍重,運用象征性手法,把整個建筑設計成像一艘乘風破浪的大帆船,具有十分鮮明的藝術個性,也使這一建筑成為澳大利亞悉尼市的重要標志。該建筑建成于1973年,外形像巨大的貝殼。從四面八方看,它都是一個漂亮的立面造型,甚至從飛機上看也很美觀。建筑師將歌劇院的音樂廳、歌劇廳、餐廳的上方,覆蓋了三個像貝殼又像白帆的大屋頂。該建筑由兩個既分離又相互聯(lián)系的部分組成,其一是掛貼石片的平臺和基座,其功能包含了汽車人口、工作場、排演室、更衣室以及各種服務設施;其二則是一系列龐大的拱頂或“薄殼”覆蓋于兩個廳堂及前面的餐廳上。
3.巴黎蓬皮杜藝術文化中心[法國]
此建筑建于1977年,位于距巴黎圣母院、盧浮宮不到一公里的老巴黎市中心區(qū)。它是一個設備完善的棚屋,系由層層的均勻空間,從外部以一個自由的結構框架支撐而成。整個建筑物不論平面、剖面及立面均能予以改變,以應付一切不可預知的變化。這樣一個可以不斷改變的構造,就像是一個鋼鐵組合的工具箱和一個可以攀爬的構架。建筑物有一半埋在地下,其余部分依照南北軸方向安置于雷納大道旁,使廣場能隔絕噪音與煙塵,同時也保持了雷納大道的特點。柱梁、樓板、管道全部暴露在建筑物外面。臨街的立面掛滿了各種設備管。朝向廣場的立面還有一條粗大的透明圓管,從地面蜿蜒而上。因此,建筑物的外觀管道交叉重疊,復雜多變,而內部結構簡單大方。數(shù)十年來,它已成為工業(yè)化色彩十足的人類新文明的標志性建筑。
第二課時
三、敘述感受
要注重視覺效果的感受,啟發(fā)對生活的聯(lián)想,達到升華情感的'目的;從造型、結構、色彩、環(huán)境等方面對建筑作品進行分析。學生學習建筑藝術的基本知識,了解建筑藝術的形式美法則,并運用到對建筑作品的評述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嘗試,培養(yǎng)他們敏銳的視覺意識,能夠對建筑作品做出積極的反應,并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創(chuàng)建他們認可的教學情境。
四、分析建筑物的特點
五、教師解惑
六、總結
現(xiàn)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家們廣泛運用高科技成果和不斷更新的建筑材料,以現(xiàn)代觀念和嶄新的思路來營造功能齊全、造型簡約、寓意深刻和風格多樣的現(xiàn)代建筑。本教材從欣賞導人,以不同類型、風格的經典建筑為對象,分別從造型結構、光影變化、色彩及環(huán)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啟發(fā)學生進行聯(lián)想,引導學生用體積、空間的認識方式感受優(yōu)秀的建筑作品的魅力。本課所選用的中外建筑作品就是精彩紛呈的眾多現(xiàn)代建筑中的一部分。這些現(xiàn)代建筑以它們嶄新的形象、獨特的魅力展示在人們面前,昭示著歷史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
七、評價
1.通過欣賞中外現(xiàn)代建筑圖片,學生對建筑中技術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這一特點是否有了初步的認識。
2.學生能否用自己的語言把欣賞中的體會與感受表達出來。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海綿筆點畫雪花,嘗試點畫出大小不一的雪花。
2.在點點畫畫中體驗和同伴一起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海綿點畫雪花。
難點:能用不同方法點畫大小不一的雪花。
活動準備:
1.已經觀看過雪花飄落的美景。
2.藍色卡紙(六張,粘在桌子上),白色的顏料,海綿筆每人一支,雪人六個。
活動過程:
一、激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支筆,你看是什么筆?
2.師:其實它是支海綿筆,你能用海綿筆讓天空中變出雪花嗎?(請個別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畫雪花。)
二、討論畫雪花的方法
1.師:剛才他是怎么把雪花變出來的?(請其他幼兒講述。)
2.教師小結:他先拿著海綿筆在白色的顏料里面蘸一蘸,然后和天空親一親,一朵一朵,雪花飄起來了,可別讓它們擠在一起了。(教師一邊小結一邊示范。)
3.師:唉,怎么樣讓雪花變的更大一些呢?(請幼兒嘗試畫更大塊的雪花。)你是用什么方法讓雪花變大的?(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畫法。)
4.教師示范:他的辦法真好,我也來試試。要讓雪花變得更大,可以用力的點。還可以把它們一點一點的圍在一起,一點、兩點變成了一朵大雪花。(示范時可以畫更多的.方法,如用三點、五點等。)
5.師:你們看,那里還有好多地方還沒下雪呢,我們讓那里也飄滿有大有小的雪花。
三、幼兒繪畫
1.指導幼兒點畫雪花的方法,雪花不要都擠在一起,提醒幼兒作畫時應用力點。
2.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點畫大小不一的雪花,點與點之間靠的緊點。
四、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雪花飄飄的美景。
1.將幼兒的作品布置成雪景。師:雪下的真大啊,雪娃娃也來了。
2.師:你覺得哪里的雪下的最漂亮?為什么呢?
3.師:雪下的真漂亮,我們拍照吧。
反思:
本次活動,我還是將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示范講解法”放到了幼兒嘗試后,采用了“幼兒嘗試在前、教師示范在后”的方法,主要是為了體現(xiàn)“幼兒才是活動的主體。在教具的準備上運用了新的材料——海綿筆,讓孩子們掌握一個握筆的方式,也增加了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整個活動的環(huán)節(jié),層次比較清晰,環(huán)節(jié)緊扣;顒釉u價時,讓孩子們嘗試自己講評,指出不足之處,并講解下次作畫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但我發(fā)現(xiàn)自己組織本次活動的積極性不怎么高,導致孩子們在活動中參與的時候也不怎么投入。講評時沒有合理利用“雪娃娃”這一道具,講評環(huán)節(jié)比較散亂,如何讓孩子們積極參與講評有待深思。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小學的美術教案06-15
中班美術教案06-13
《蘋果》美術教案01-24
美術繪畫教案02-20
春的美術教案02-22
美術藝術教案02-23
幼兒美術教案02-28
美術大班教案12-13
美術汽車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