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對電話非常感興趣,經(jīng)常看到小朋友在玩打電話的游戲,而且在生活中家家都有電話,但是幼兒對電話的種類還不十分了解,因此設計此課。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電話展覽會,使幼兒認識更多種類的電話以及電話的用途。
2、通過制作自己喜歡的未來電話,培養(yǎng)幼兒動手實踐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主動善于與人合作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更多種類的電話及電話用途。
難點:能夠制作出自己喜歡的未來電話。
活動準備
各種實物電話、電話圖片、橡皮泥、卡紙、膠棒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把收集到的電話圖片和實物電話擺放出來,布置一個電話展覽會。
2、引導幼兒參觀電話展覽會,教師詳細介紹每鐘電話的用法、功能以及使用范圍等,同時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熟悉的電話的情況。
3、談話:(1)說一說在這些電話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2)想象一下未來的手機是什么樣的`?
4、指導幼兒制作自己喜歡的未來的電話,教者巡視指導。
5、把幼兒制作的電話展示出來,教師一一給予評價。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常見的鏡子。
2、尋找生活中可以反射影像的物品或場地。
教學重點:
尋找生活中的鏡子,讓幼兒留意生活周圍的景物,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
教學難點:
尋找生活中可以反射影像的物品或場地。
活動準備:
鏡子、窗戶、黑色書面紙、鐵制餅干盒、光亮的鍋子、臉盆、水龍頭、門把、汽車后視鏡
活動過程:
一、照鏡子
1、教師先以“照鏡子”為題引起幼兒的注意。
2、與幼兒討論:我們什么時候會照鏡子?
3、請幼兒想一想,除了鏡子外哪些東西也可以當做鏡子使用?
二、教師帶領幼兒,在教室中尋找像鏡子一般的物品,并一一驗證幼兒們剛才的想法,看看這些東西是否真能照出自己的影像?
三、帶幼兒回歸幼兒用書第26、27頁面,讓幼兒觀察頁面中的畫面,并說出觀察到的.情形。
1、餅干盒可以清楚地照出自己的樣子。
2、商店街中的櫥窗像面鏡子。
3、亮晶晶的水龍頭也可以當做鏡子。
4、汽車的車窗玻璃,也是很棒的鏡子。
5、廚房的大湯勺也可以當做鏡子。
6、地上的小水洼有時也可以照出模樣。
7、家中的電視機熒幕也可以當成鏡子。
四、教師讓幼兒利用手邊發(fā)現(xiàn)的、準備的東西照照看,然后把可以當成小鏡子的東西畫在頁面上。
五、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玻璃,并了解用玻璃可以當鏡子的條件。
1、先請幼兒觀察窗戶玻璃,看看是否能看出自己的影像?
2、接著在窗戶玻璃的另一面鋪上黑色書面紙,讓幼兒再次觀察,看看有什么不一樣,并比較影像的清晰度。
讓幼兒實地操作后在進行討論與分享。
活動延伸:
在陽光晴好的日子里帶領幼兒到戶外玩“陽光接力賽”的游戲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能夠分辨黃豆和米粒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愿意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黃豆、米粒、木糖醇罐子人手兩份。
音樂《大鼓和小鼓》
三、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發(fā)興趣。
1、森林里要開音樂會了,看小動物們都帶來了好多樂器,他們還缺少沙錘,讓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幫忙吧。
2、出示瓶子,教師交代要求。
-------瓶子會發(fā)出聲音嗎?
二、第一次探索:裝黃豆
1、分享交流:黃豆發(fā)出了怎么樣的聲音?搖的重了,輕了聲音有什么變化?
2、教師小結。
三、第二次探索:裝米粒
1、分享交流:米粒發(fā)出了怎么樣的聲音?搖的重了,輕了聲音有什么變化?
2、教師小結。
四、比較黃豆和米粒發(fā)出的不同的`聲音。
1、自由探索黃豆和米粒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教師小結:聲音響的是黃豆,聲音輕的是米粒。
五、森林音樂會。
1、出示大小鼓,教師示范。
2、幼兒一起參加森林音樂會。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了解黃瓜、辣椒成長過程的基礎上,知道植物一般是按播種、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的過程生長的。
2.樂于參與種植活動,學習觀察和比較,并會用簡單的話描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xiàn)象。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黃瓜、辣椒生長過程照片若干,“植物是怎樣長大的”動畫。
2.幼兒人手一份生長排序圖,一張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喚起記憶
前一段時間,我們和蔣老師一起在。1)班的實驗地里種下了一些種子和苗苗。為了照顧好它們,小朋友還分成了種子組和苗苗組。誰是種子組的寶寶?苗苗組的寶寶呢?
二、觀察、比較:植物是怎樣長大的
在種子和苗苗慢慢長大時,老師還給它們拍了一些照片。出示照片,按順序觀察、比較:
1、我們種下的種子是什么樣的呢?種子組的寶寶在干什么?
2、哇,種子變得怎么樣了?
3、看一看,現(xiàn)在的苗苗和剛才的小芽芽比,又有什么不同?
4、看,這是苗苗組的`苗苗剛種下去的樣子,多像種子組的苗苗呀,F(xiàn)在,你看到了什么?
5、這是什么植物的種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提煉總結
1、你看,小小的種子會長成一顆苗苗,苗苗又會不斷長大,結出果實。其實,種子組的苗苗也會像辣椒的苗苗一樣開花、結果。很多植物都是這樣長大的。(看動畫)
2、再次欣賞動畫,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示植物生長的變化。
四、操作很活動
按植物的生長過程用圖片排序。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們天生愛玩水,根據(jù)這一特點,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讓幼兒用各種感官去感知,并用語言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從而了解水具有無色、無味、透明、流動等基本特性;
讓幼兒了解水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掌握水的基本特性。難點 ;對水的流動性的掌握。
活動準備
字卡、透明塑料杯每人兩個,分別裝有水和酸奶,彩虹糖每人兩粒,水盆三個,玩水的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交代本次活動的主題。教師(出示字卡:水的秘密):小朋友們,水有很多秘密,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水的秘密。
。ǘ┗静糠郑河變簢L試找出水的特性。
1、 比一比(每個幼兒準備兩個透明的塑料杯,分別裝有水和酸奶)
讓幼兒觀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說出牛奶是什么顏色的,再端起水杯,說一說水是什么顏色的?—從中知道水是無色的。
2、 嘗一嘗
讓幼兒分別品嘗牛奶和水,說一說分別是什么味道。從中知道水是無味的`。
3、 看一看
教師給每個小朋友發(fā)兩粒彩虹糖,(小朋友們,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好吃的禮物)分別放到裝有水和牛奶的杯子里,觀察有什么不一樣的現(xiàn)象?為什么會這樣?—水是透明的。
4、 做一做
。1) 幼兒與教師一同將裝有牛奶的杯子高高舉起干杯,祝福大家今天開心,品嘗一下牛奶加糖的味道。
。2) 拿起裝有水的杯子, 提問:不能喝杯子里的水,怎樣吃到水杯里的糖?不用任何工具幫忙。教師只提供一個空塑料盆,引導幼兒將水杯高舉慢慢傾斜,觀察水是如何“流”到盆子里的。感知水的“流動”的同時,也將杯底的糖吃掉
。ㄈ┙Y束部分 : 玩一玩
在玩水中感知水的特性,發(fā)現(xiàn)新的秘密,告訴客人。
。ㄋ模┗顒友由欤河^看視頻—《水的故事》
幼兒了解水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教育幼兒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注:在總結水的秘密時,教師可將相應的字卡貼在黑板上。即:無色、無味、透明、流動等。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人的哪些部位特別怕癢。
2.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
活動準備:
羽毛、海綿、毛筆、積木、記錄單、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怕癢的地方
1.師:你們知道自己身體的每個地方嗎?
2.師:那聽好我的口令做動作:跺跺你的小腳,拍拍你的大腿,對對你的小腰,捏捏你的胳肢窩,聳聳你的肩膀,摸摸你的脖子,拍拍你的頭頂。
3.師:剛才我們用雙手接觸了身體的一些地方,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感覺,那在你們的身上有哪些地方特別怕癢呢?
4.師:請你們兩個小朋友一組,相互撓一撓,在自己覺得癢的地方貼上即時貼。
5.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交流:你身上哪些地方特別怕癢?你怎么讓他感覺癢的?
7.師:人身上怕癢的地方原來有這么多。
(二)癢一癢
1.師:老師身上也有怕癢的地方,昨天晚上覺得脖子上特別癢,但不知道是碰到了什么東西才癢的,今天,我就把昨天碰過的'東西都帶來了,看看有些什么?(羽毛、海綿、毛筆、積木)
2.(出示記錄單)師:這是它們的標記和記錄單,請和好朋友用這些材料相互試一試,看看哪些材料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在材料下面畫上自己喜歡的標記。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交流:你認為老師是碰到了什么東西才會覺得癢的?為什么?
5.小結:原來老師昨天晚上碰到了羽毛、海綿、毛筆這些東西,才感覺癢的。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些毛茸茸、軟綿綿的東西特別能引起癢的感覺,一些硬硬的東西不太能引起癢的感覺。
(三)結束部分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材料能夠引起癢的感覺呢?那我們?nèi)フ艺铱窗伞?/p>
修改意見及建議:
1.教師可從生活經(jīng)驗導入,讓幼兒回憶一下在家和大人一起玩撓癢癢的時候,有什么感覺?
2.活動開始部分的動作做的過長,可以直接以生活經(jīng)驗導入。
3.目標二調(diào)整為“在相互撓癢癢的過程中得到情緒的宣泄和釋放”。
4.準備一張大統(tǒng)計表,在小組統(tǒng)計表展示出來后,引導全體幼兒一起統(tǒng)計。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蠶豆和豌豆的外顯特征。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對大小物體進行排序。
3、具有初步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盤蠶豆、一盤豌豆、二根鉛絲、一張卡紙。
2、錄音機、音樂帶。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小手小手變魔術》。
二、兒童節(jié)要到了,小熊給我們送來了禮物(蠶豆、豌豆)。
1、比一比,
、、看一看、摸一摸,觀察蠶豆、豌豆的外顯特征。
、凇⒔處熜〗Y。
2、排一排,
、、讓幼兒對蠶豆、豌豆進行簡單排序。
②、請個別幼兒來說說你的.豆是怎么排隊的。
3、做一做,幼兒動手操作把豆穿在鉛絲上。
三、“豆豆秀”
①、幼兒和教師用自己做的項鏈、手鐲等打扮自己。
、、幼兒隨音樂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活動結束。
四、延伸活動:
用豆做出不同的作品。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常用的中草藥,知道它們可以治病強身健體。
2、感受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文化的神奇。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認識了一些常見的植物
材料準備:中草藥圖片
活動重點:
在植物中對中草藥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1、情境表演“醫(yī)院”
——教師飾“病人”因咳嗽去看病,“病人”不能吃西藥所以幼兒飾“醫(yī)生”開了一貼中草藥“川貝止咳露”,“病人”吃后好多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醫(yī)生給我開的是什么?
2、感知了解
——多虧醫(yī)生給我開了中草藥治好了我的病。今天還來了許多中草藥朋友,大家用自己的好辦法也去認識認識它們嗎?
3、討論講述
——誰能告訴大家你認識哪些中草藥朋友?(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片或?qū)嵨铮?/p>
——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幼兒討論,講述)
——還有一些中草藥我還不認識,它們又是誰?(教師出示幼兒沒有講到的,如金銀花、天麻等)。
——原來,靈芝、人參、川貝、金銀花等等這些神奇的中草藥有的可以治病,有的可以滋補身體,用處真不。
4、活動延伸
——這么有趣的中草藥,大家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幼兒提問,討論解決)
——那我也要考考大家,你們知道什么人最早發(fā)現(xiàn)中草藥?中草藥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下面讓我們來聽聽醫(yī)生的介紹吧!
活動反思:
科學研究應從幼兒身邊事物開始,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生活和常見事物,發(fā)現(xiàn)其中的趣味和奧妙,這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本次活動從幼兒熟悉的幾種常見中草藥入手,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并通過參觀實物、觀看課件等多種形式,層層遞進,讓幼兒了解中草藥的有關知識,從而達到活動目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科學教育強調(diào)讓幼兒“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愛護動植物……。要求教師盡力做到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yǎng)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樹”在我們周圍生活中隨處可見,秋天樹葉飄落的現(xiàn)象激起了幼兒的好奇心,他們拾來美麗的樹葉,提出了許多問題。為滿足幼兒的探究欲望,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我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觀察樹葉,知道常綠樹和落葉樹的特征。
2、通過游戲,強化幼兒對樹葉的認識,體驗游戲的樂趣,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觀察樹葉的變化,讓幼兒認識落葉樹、長青樹的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正確區(qū)分、記錄常綠樹、落葉樹的樹葉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課前幼兒觀察過周圍各種樹葉
2、材料準備:錄音機、磁帶、電視機、VCD、碟子、環(huán)衛(wèi)工人服裝、掃帚、撮箕、課前幼兒自制樹葉掛飾、記錄卡、樹葉
活動過程
開始環(huán)節(jié):幼兒安靜入坐,與幼兒一起做指五官的游戲。
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以秋風姐姐送禮物的形式引出主題,引導幼兒認識長青樹和落葉樹的主要特征。
1、播放錄音—風聲。
師:(神密地)聽,什么聲音,(風聲)怎么這么大的`風啊?(秋風姐姐上)
師:秋風姐姐來啦!秋風姐姐送來禮物后,從另一側(cè)門出。
師:秋風姐姐,你怎么走啦?
2、引導幼兒認識落葉樹和長青樹的主要特征。
(1)認識落葉樹的特征。
師:(發(fā)現(xiàn)禮物),這是什么?打開來看看(出示樹葉)
師幼談話。
師:你們在哪里見過樹葉?
幼兒:街道邊、山上……
師:那你發(fā)現(xiàn)樹葉這段時間有什么變化?
幼兒:變黃了、變紅了、落下來了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呢?
幼兒:秋季
小結:對了,秋天的時候樹的葉子要變黃、變紅,慢慢落下,第二年春天再發(fā)芽、長葉,這類樹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落葉樹
(2)認識常綠樹的特征。
(出示另一包樹葉)教師打開,讓幼兒觀察,說出名字,它叫萬年青。
小結:像萬年青樹一樣一年四季樹葉都是綠綠的這類樹叫常青樹。
二、播放課件,幫助幼兒區(qū)分長綠樹和落葉樹。
師:老師做了一張VCD,我們來看看教師與幼兒一起看碟片,說出樹的種類,邊看教師邊用紅外線批示畫面,幼兒說出常綠樹的樹葉一年四季樹葉都是綠綠的;落葉樹到了秋天,就會變黃、變紅,而且還會從樹上掉下來。(暫停碟片)
三、談話后帶上課前自己做的樹葉掛飾,引導幼兒再次區(qū)分并記錄
1、與幼兒談話,放VCD。引導幼兒做吊飾,并記錄落葉樹和常綠樹
2、幼兒操作:小朋友自己選擇吊飾,作好記錄,教師分別指導。
小結:大家都做得很好,我們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我們把吊飾送給老師客人,讓他們也美一美,然后到肖老師這兒來,我們玩游戲,好嗎?
四、播放VCD,觀察落葉樹樹葉飄落的姿態(tài),師幼談話
師:有風的時候,樹葉怎么樣?(有風時擺動、在空中飛舞、在地上轉(zhuǎn)圈、打滾……)
師:風停了呢?(睡在地上),對,有的葉子黃了,也要從樹上落下來。
五、游戲:掃落葉
師:我們來做游戲《掃落葉》,你們扮樹葉,好嗎?播放風的錄音,幼兒扮樹葉,在有風和無風時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秋葉的樣子。
結束環(huán)節(jié):教師扮環(huán)衛(wèi)工人,清掃樹葉(幼兒)出教室。
活動延伸
觀察幼兒園里的樹,分出它們的種類,繼續(xù)開展拾樹葉及樹葉的手工活動。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通過幼兒看VCD,讓幼兒聯(lián)想到自己觀察到的風吹葉落,外出秋游等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睡在地上的情景,幼兒就能模仿、想象樹葉飄動的姿態(tài)。掃樹葉游戲,讓幼兒用各種肢體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幼兒在游戲中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美,自我欣賞,從而獲得參與活動的滿足感。整個活動幼兒是通過看、聽、唱來完成的,發(fā)展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同時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為此,我將以《綱要》為指導,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如果在這個課前組織幼兒參加一次秋游,效果會更好,更能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幼兒的活動將更加豐富和深化。
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碳酸飲料的制作方法,培養(yǎng)幼兒試驗操作及觀察的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及分工合作的精神,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課前認識小蘇打,知道其名稱及作用。
2、材料準備:①一次性透明膠杯和小湯匙、吸管、有飲料名稱的包裝標貼。②小蘇打、檸檬酸。③糖、各種顏色和味道不同的果汁粉、涼開水、碳酸飲料兩瓶。
3、環(huán)境準備:把活動室創(chuàng)設成一個分為“展銷廳”、“培訓室”和“生產(chǎn)車間”的“米奇飲料廠”。
活動過程:
1、教師扮演“米奇飲料廠的指導員”的角色,邀請幼兒參觀該廠的展銷廳。
。1)這是我廠的飲料產(chǎn)品,用了特別的配料配制而成,色、香、味俱全。
請幼兒品嘗一下我們的飲料新產(chǎn)品吧。
。2)味道怎么樣?好不好喝?你們知不知道這飲料是怎樣配制的.?
。3)這是飲料工程師在車間分工合作配制而成的。你們想不想也來當一回飲料工程師呀?
。4)那么,就請小朋友先到培訓室集體培訓,表現(xiàn)好的幼兒就可以到“生產(chǎn)車間”當飲料工程師。
2、幼兒通過操作實驗,觀察小蘇打和檸檬酸混合在水中時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的現(xiàn)象。
。1)出示小蘇打,讓幼兒說出其名稱及作用。
。2)出示檸檬酸,幼兒通過看、摸、嘗,認識檸檬酸。
。3)幼兒操作實驗:小蘇打、檸檬酸各舀一湯匙放在茶杯里,加涼開水,觀察水中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4)組織幼兒討論:當小蘇打、檸檬酸混合在一起時,水中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呢?待幼兒充分討論后,教師可告訴幼兒:水中冒出的一串串氣泡叫二氧化碳氣體。
3、認識碳酸飲料。
。1)出示各種碳酸飲料,讓幼兒說出其名稱、味道,并搖動飲料瓶,觀察瓶中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2)提問:還喝過什么味道的碳酸飲料?喝后有什么樣的感覺?讓幼兒了解二氧化碳氣體的作用。
4、嘗試自己配制飲料。
。1)自由討論:配制碳酸飲料需要哪些材料呢?
。2)出示糖、各種顏色和味道不同的果汁粉,激發(fā)幼兒制作的欲望。
。3)幼兒自己嘗試制作可口的飲料,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互相談談自己配制的是什么味道的飲料,怎樣配制?
5、幼兒分工合作配制飲料。
。1)工廠車間共有三條生產(chǎn)線:桃子飲料生產(chǎn)線、蘋果飲料生產(chǎn)線、芒果飲料生產(chǎn)線。
。2)五個小朋友一條生產(chǎn)線,以流水線生產(chǎn):涼開水(1人)→小蘇打、檸檬酸(1人)→糖、果汁粉(1人)→包裝(2人)
。3)請小朋友把自制的飲料有的送給客人老師喝,有的放到展銷廳展銷,體會成功的快樂。
6、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家長指導下,嘗試用可可粉、水果汁、蔬菜汁等配料制作不同口味的飲料。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3-22
科學活動教案07-19
【精】科學活動教案03-12
科學活動教案【熱】03-12
科學活動教案【精】03-13
科學活動教案【熱門】03-13
科學活動教案【推薦】03-13
【薦】科學活動教案03-13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03-13
【熱】科學活動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