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常見恐龍的名稱以及生活習性。
2、有主動探究恐龍秘密的積極性,能大膽表達對恐龍的認識。
3、激發(fā)幼兒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動準備:
1、《恐龍》圖片 大記錄紙一張;幼兒用書2、在家和父母一起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嘗試提出問題。
活動過程:
1、 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恐龍嗎?現在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知道有哪些恐龍?它們是什么樣的?它們有什么本領?
——幼兒交流講述。
2、 設疑:我還想知道什么。
——教師:小朋友真能干,已經知道了這么多恐龍的知識。那除了這些我們已經知道的,你們還想知道哪些恐龍的知識呢?你可以把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大膽地提出來,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答。
——鼓勵幼兒大膽提問,教師對幼兒的'提問用文字的形式及時地記錄在大記錄紙上。
3、 觀看《恐龍》flash,解答幼兒疑問。
——小朋友提了這么多恐龍的問題,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象,找一找有沒有我們要的答案。
——幼兒觀看錄象后,教師針對記錄紙上的問題讓幼兒自己解答。
4、閱讀幼兒用書教師:我們知道了那么多恐龍的知識,現在請每個小朋友看一看畫冊,對你邊上的小朋友說出三種恐龍的名字,一起進入時光隧道回到恐龍時代吧!(雷龍、梁龍、劍龍、三角龍、魚龍、翼龍、霸王龍、鴨嘴龍)
5、 恐龍是怎么滅絕的?
——可是,這樣的龐然大物在地球上稱霸了一億七千萬年以后卻一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請你想一想、猜一猜、說一說。
——幼兒自由討論、猜測并交流。
——教師小結:就象你們的猜測一樣,我們的科學家也作了各種猜測,但卻都沒有找到恐龍消失的原因,所以恐龍的滅絕,至今為止,仍然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小朋友,這就是我們神秘的恐龍。希望我們小朋友努力學習,不斷地去探索、研究恐龍,早日找到答案。
6、 結束活動:欣賞各種恐龍圖片,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索恐龍的秘密。
——小朋友,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很多的恐龍圖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火鍋里的食物,知道冬天吃火鍋可以暖和身體。
2.體驗大家一起“吃火鍋”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前墻面和語言角張貼“火鍋”的圖片;幼兒有品嘗“火鍋”的經驗;故事錄音;操作材料包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冬天里我們有什么辦法讓自己身體暖和起來?
2.欣賞故事
(1)聽聽故事里的小動物們是怎么讓身體暖和起來的?(吃火鍋)
(2)火鍋里都放了些什么呀?為什么?(重點:各動物喜歡的食物對應起來)
3.說說議議
(1)你們吃過火鍋嗎?
(2)在吃火鍋時你最喜歡吃什么?
(3)大家一起吃火鍋感覺怎樣?
小結:冬天吃火鍋,大家圍一桌,又暖和,又開心。
4.操作體驗
(1)今天我們也來“吃火鍋”。請你選擇能放進火鍋的'東西把它撕下來黏貼到火鍋里。
(2)幼兒操作。
(3)交流分享
你的火鍋里放了些什么?
4.延伸活動
(1)為什么這些東西不能放火鍋里面燒?
(2)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也不能放火鍋里燒?
活動生成及建議
1.幼兒進行操作時在桌上墊上報紙,避免漿糊粘到桌面。
2.活動結束后,可以在娃娃家放置相關的火鍋材料,對活動進行延伸。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豆子的生長過程,學習用圖畫的方式進行記錄。
2、仔細、耐心地進行觀察,養(yǎng)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3、通過種植觀察活動,激發(fā)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觀察豆子成長的記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里的時候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豆子呀?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陳列幼兒種植的豆子,引出觀察興趣。
教師:小朋友,這就是你們種的豆子,它怎么樣了?它現在是什么樣子的?還記得以前的樣子嗎?
(幼兒回答)
2、幼兒拿出自己的記錄,互相說一說觀察結果。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表,相互介紹豆子的成長過程。
教師:請你和同伴說說自己種的豆子是怎樣慢慢長大的。
3、集體交流,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請幼兒按照自己的記錄介紹豆子的生長過程。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豆子——長出兩瓣小芽——長出葉子——長高——開花。
4、引導幼兒找出豆子生長情況不一樣的原因,激發(fā)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引導幼兒發(fā)現豆子葉子長得不一樣。
教師:仔細看看,你們的豆子長得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幼兒回答)
5.討論原因。
(1)教師:為什么有的豆子長得高而且葉子又多,還開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卻長得不高,有的甚至爛了呢?
(2)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種的,為什么他們的豆子長得不一樣?
6.激發(fā)幼兒愛護植物的情感。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照料它呢?
(幼兒回答)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豆子就像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每天都要來看它。發(fā)現它干了應該給它澆點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則會淹死。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感官感知水果的外部特征和內部構造,并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發(fā)現。
2.喜歡探究各種水果并產生品嘗的欲望。
活動準備:
白心火龍果、紅心火龍果、獼猴桃、荔枝、油桃、香蕉、蘋果等。
活動過程:
1.游戲“摸一摸”,激發(fā)幼兒對水果的興趣。
出示布袋,師:請你摸一摸,猜猜布袋里有什么?
2.自主觀察,感知四種水果的外部特征。
。1)幼兒自主觀察火龍果、獼猴桃、油桃、荔枝。
師:你們看一看桌子上有什么水果?這些水果寶寶長得怎么樣?
。2)從顏色、形狀、光滑度幾方面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
師:你看到了什么水果?它長得什么樣子的?
。3)師總結:水果的顏色不一樣,形狀不一樣,摸上去的感覺也不一樣。
3.集體觀察并說出獼猴桃的內部構造。
。1)幼兒大膽猜測水果里面有什么。
師:猜一猜,水果的里面藏著什么呢?
。2)教師現場切開獼猴桃,幼兒觀察獼猴桃的內部構造。
師:獼猴桃的里面到底藏著什么呢?我們來看一看。
4.幼兒品嘗水果,相互交流不同水果的味道和內部構造。
。1)出示一盤切好的水果,師:看,我這里有一盤水果,你認識它們嗎?
(2)師:每人端一盤水果嘗一嘗,和旁邊的好朋友說說水果是什么味道的?你最喜歡吃哪種水果?
活動延伸:
幼兒跟家長去水果店認識更多的水果,在家長的幫助下洗切水果,品嘗各種水果。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風是因為空氣的流動形成的。
2、能根據已有經驗,嘗試用各種方法來造風。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風扇一臺、扇子、不同材質的紙(如掛歷、報紙等)、塑料袋等等。
2、自制風車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探索風的形成。
——聽風聲,問幼兒這是什么聲音?
——可是,為什么會有風呢?
——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2、教師介紹風形成的原因。
——介紹原因。
——請幼兒用手在臉邊扇動。你覺得有風嗎?為什么? 我們周圍充滿著空氣,用手扇一扇,空氣就流動起來了,這樣就感覺有風了。
3、想辦法造風。
——出示電風扇,通過電風扇的轉動帶來風,啟發(fā)幼兒:自己可以制造風。
——一起討論:用哪些辦法可以造出風?
——幼兒利用提供的各種物品進行實驗。
——幼兒介紹自己是用哪些方法造風的,具體是怎樣操作的,并說說為什么有時風大、有時風小。
4、活動延伸:風車轉起來。
——出示風車,請幼兒用自己想出來的方法讓風車轉起來。
——到戶外,嘗試怎樣才能讓風車轉得快。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神奇有趣的科學現象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風雨雷電這些自然現象,既普遍存在而又有無窮奧秘。孩子們是渴望認識這些自然現象的。整個活動,給予幼兒 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和簡單的粘貼。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桌布、籃子、三種顏色的彩色紙(紅、黃、綠)漿糊、抹布若干。
2、每個幼兒一個水果娃娃圖片。
3、老師教具:桌子、水果娃娃圖片一份
活動過程:
1、課題導入,引起興趣。
(1)秋天到了,水果寶寶豐收了,它們都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在果園里唱歌、跳舞呢!可是還有一些水果寶寶一點也不開心。
(2)老師出示一個哭臉蘋果寶寶圖片,提問:你們看,這是什么水果寶寶?它怎么了?(不開心)為什么不開心?(因為它們身上沒穿漂亮的衣服,所以不開心)
。3)提問:那么,我們應該給蘋果寶寶穿上什么顏色的衣服呢?(紅的`)
2、老師示范,講解。
。1)蘋果寶寶你別哭,我來幫你穿上漂亮的衣服,你就開心了,F在老師要給蘋果寶寶穿衣服了,先多撕好點紙,紙要撕的大小差不多,然后用手指蘸一點漿糊,在紙的一面輕輕的抹勻了,然后貼到水果娃娃身上。要給整個水果娃娃都穿上漂亮的衣服。這樣它才開心。(當老師示范到一半時,就把哭臉蘋果寶寶變成笑臉蘋果寶寶)現在這個蘋果寶寶笑了。
(2)老師這兒還有一些水果寶寶,你們看看,該給它們穿上什么顏色的衣服。(老師一一出示水果圖片:梨、橘子)
(3)出示梨寶寶,提問:這是什么水果寶寶?該給它穿什么顏色的衣服?(黃顏色的)(當幼兒回答出來時,教師就出示實物梨)
(4)出示橘子寶寶,提問:這是什么水果寶寶?該給它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橘黃顏色的)(當幼兒回答出來時,教師就出示實物橘子)
3、教師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回進行指導。
。1)我們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有一些還沒穿衣服的水果寶寶,小朋友就用老師剛才教的本領,給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2)小朋友要給水果寶寶貼滿衣服,貼滿了它才開心。
。3)小朋友在貼的時候,要多撕好點,紙要撕的差不多大小。
(4)如果你的小手有點粘,你可以在小手帕上擦一擦,要保持桌面整潔。
。5)教師對個別能力差的幼兒進行指導。
4、老師講評,展示幼兒作品。
(1)現在老師要看看哪個水果寶寶最開心,開心了就說明你給水果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了,并請幼兒說說你給哪個水果寶寶穿衣服,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最后把幼兒的作品貼在三棵樹上。
。2)現在水果寶寶開心了,它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請配班老師彈音樂。(老師與幼兒一起唱歌做動作)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7-19
科學活動教案03-22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03-13
【熱】科學活動教案03-13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03-14
科學活動教案【薦】03-14
科學活動教案【熱】03-12
科學活動教案【精】03-13
科學活動教案【熱門】03-13
科學活動教案【推薦】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