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米的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米的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米的教案1
[教材解讀]
《普羅米修斯盜火》一文(蘇教版第七冊)是根據(jù)古希臘神話故事改編的,它濃縮了《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的主要情節(jié),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記敘了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痛苦,不惜觸犯天規(guī),勇敢地盜取天火,從而給人類帶來光明與智慧,并且與宙斯進行不屈不撓斗爭的動人傳說,頌揚了普羅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機智、甘愿為人類受苦的偉大精神。
本文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教學重點主要讓學生讀通課文,感知課文。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是借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了解普羅米修斯盜火的英雄壯舉,感悟其感人的品質;難點是抓住教材的空白這一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
[目標預設]
1、借助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了解普羅米修斯盜火的英雄壯舉。
2、品讀課文中重點語句,體會普羅米修斯富有同情心、勇敢機智、甘愿為人類受苦的高大形象。
3、抓住教材空白,學生能想象人們得到火種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寫下來。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以“(什么樣的)普羅米修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關鍵問題組織教學,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反復感受文本語言,潛心研讀、品詞析句,感悟普羅米修斯的高大形象,從而巧妙地突破課文重點。
“用教材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痹诮虒W中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的教師可抓住文本留有空白的有用資源,適時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在訓練中加深學生的體驗,從而促進學生對普羅米修斯品質的進一步感悟。
[過程展示]
一、復習檢查 適時訓練
1、(媒體)讀難讀的詞語。
普羅米修斯 太陽神阿波羅 主神宙斯
赫剌克勒斯 奧林匹司斯圣山 高加索山
2、(媒體)讀重要的詞語。
驅趕 邁進 折磨 烈焰 后悔 困苦 不遠萬里
觸犯 懲罰 盜取 壯舉 自由 小心翼翼 張弓搭箭
3、(媒體)用上加點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品讀課文 感悟“英雄”
1、同學們速讀課文,完成這樣的練習:
(什么樣的)普羅米修斯 括號里的`內容可以是書上的有關詞語,也可以是自己讀書中體會到的。
2、交流、板書(富有同情心 勇敢且機智 不屈愿受苦)
3、(媒體)自學要求:
、倌男┑胤綄懗隽似樟_米修斯富有同情心?
②哪些地方寫出了普羅米修斯的勇敢而且機智?
③哪些地方寫出了普羅米修斯的不屈愿受苦?
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小組討論,重要的句子劃劃、重要的詞語圈圈,并加以體會,最后有感情地讀一讀。
4、學生小組合作討論。
5、交流
A感悟“富有同情心”。
[媒體]他看到人類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決心為人們盜取天火。
、(過渡)課文哪里具體寫了人類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
②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a自由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b們生活困苦僅僅這兩方面嗎?
c練習:沒有▁▁▁只好▁▁▁
d練習:人們生活非常困苦, 沒有▁▁▁只好▁▁▁;沒有▁▁▁只好▁▁▁;沒有▁▁▁只好▁▁▁……
③(過渡)人們生活非常困苦,普羅米修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下定決心盜火。(板:下定決心)
、芤龑W生品讀“決心”。
⑤學生有感情地讀好“他看到人類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決心為人們盜取天火!
B感悟“勇敢而機智”。
、賉媒體出示]課文第三自然段。
、谶@是普羅米修斯盜火的經過,從哪些詞語看出勇敢而機智?
③交流,板書(盜火:躲、悄悄插)
、芨星槔首x課文第三自然段。
、輀媒體出示]普羅米修斯盜得火種的圖。
a普羅米修斯高舉著火把把火種送到人間,你們擔心風會把火把吹滅嗎?
b 引導學生品讀“小心翼翼”。
c普羅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種帶到人間。從此……(教師引讀)
d 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文理解“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藁鸱N來到人間后,人們心情怎樣?又會有什么表現(xiàn)?
⑦小練筆:火種來到人間后,人們欣喜若狂。男人們▁▁▁▁▁▁;女人們▁▁▁▁▁▁;小孩們▁▁▁▁▁▁。
⑧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C感悟“不屈愿受苦”。
、偈裁礃拥那闆r下,普羅米修斯不后悔、不屈服?
②[媒體出示]普羅米修斯受罰圖
師:這就是一心為人類著想的普羅米修斯,而此時的他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絕壁上,腳下是萬丈深淵,讓人心驚膽顫。他會經受怎樣的痛苦呢?夏日炎炎,太陽像火球似的炙烤著他;(媒體播放狂風聲)狂風來了;(媒體播放雷電聲)雷電來了;(媒體播放鷲鷹聲),同學們,普羅米修斯受罰的情形看到了嗎?
、蹖W生交流,教師板書(鐵鏈緊鎖、烈日暴雨、惡鷹啄食)
、芰胰盏闹丝、暴雨的抽打、惡鷹的啄食,普羅米修斯的身軀已經血肉模糊,就這樣一天、一年、十幾年……
、輀媒體出示]第6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讀。
、廾鎸@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他屈服了嗎?動搖了嗎?后悔了嗎?這是為什么?
⑦[媒體出示]普羅米修斯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甘愿為人類而受苦。
a “甘愿”什么意思?
b此時的他會想些什么?
c有感情地讀好這句話。
、嗥樟_米修斯的表現(xiàn)不僅感動了人類,也感動了大英雄赫剌克勒斯。不知過了多少年,(引讀至文章結束)。
三、拓展閱讀 贊美“英雄”
1、普羅米修斯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火種,更是精神上的火種。所以此神話傳說傳遍了世界每一個角落。為此,有好多作家寫了贊美他的詩。
2、[媒體出示]普羅米修斯
是誰?讓漫漫黑夜跳躍希望的火苗?
是誰?讓蠻荒時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誰?甘愿觸犯天條也要救人類于水火?
是誰?身受酷刑卻無怨無悔?
啊!巨人,是你給人類帶來火種,
送來光和熱,
送來人類新的紀元!
盡管上天和你蓄意為敵---
高山險峻、鐵鏈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鐵鏈只能鎖住你的軀體,
卻怎能鎖住那顆坦蕩無私的心!
難道是僅僅物質的火種嗎?
不,你給予我們的,
是聲聲不息的精神火種!
勇敢、堅強、博愛、無私,
這就是你---普羅米修斯!
四、深情小結、升華主題。
普羅米修斯是古代勞動人民傳說的一位英雄,通過普羅米修斯盜火的傳說,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富有同情心、勇敢而且機智、為人類不屈甘愿受苦的精神,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關于米的教案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米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每小組一張,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離,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離,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
沿學校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要幾分鐘
步行的同學了解一下自己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3,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二)教學策略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首先,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感受,環(huán)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fā)現(xiàn),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交流導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問:課前老師帶你們去操場了解相關的信息,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交流信息后教師板書:
1,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
2,沿學校200米的操場走一圈大約需要3分鐘.
(二)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匯報的時候用到了一個長度單位——米,如果我們想要測量溫州到杭州的距離,該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 (引出千米)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
二,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千米有什么用 1千米到底有多長 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
2,探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里,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二)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lián)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 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 可以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根據(jù)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能說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xx步.
方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
(三)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東經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過建設銀行,又經過鎮(zhèn)政府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y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關于米的教案3
教學目的:
通過練習及應用,鞏固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及其簡單的換算,加深學生對千米和噸的認識。
一、整理和復習
1、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請分別用手勢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想象一下1千米大約有多長?說出相鄰長度單位的進率。
2、我們學過哪些質量單位?說出相鄰單位的進率。
3、1噸=( )千克 1千米=( )米
7000米=( )千米 3000千克=( )噸
9噸=( )千克 5千米=( )米
4、寫在黑板上指名寫出,其余學生獨立完成。
(1)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下面各數(shù)
6厘米 6分米 6千米 6米 6毫米
。2)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下面各數(shù)。
2千克 2500克 1噸 1500千克 1500克
二、鞏固應用
出示情境圖“生活中的數(shù)”。“我們學過的這些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誰能說一說測量在生活中的運用?”鼓勵學生不僅說書上的例子,還可舉出生活中一些其它的例子。
三、練習
1、練習三第3題: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找到不同的裝車方案。
2、作業(yè):練習三第4題,課后同學互相交流。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老師總結。
關于米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米的種植生產過程,對米產生探究的興趣。
2、認識幾種常見的米,感受科技日新月異下的米的多樣性。
3、懂得農民種糧食的辛苦,知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1、米的生長過程圖片
2、布置好的米店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引導幼兒對米的了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米)
你們知道米是從哪里來的嗎?(幼兒自由討論、猜想)
。ǘ┯^看影像資料,了解米的種植生產過程
師: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米到底從哪里來的。(幼兒觀看錄象)
師:通過剛才的錄象,你們知道米是怎么來的嗎?
。ǜ鶕(jù)幼兒的回答,教師逐一出示小圖標)
稻子——秧苗——成熟的稻穗——收割——脫粒——去殼(起米)
師:從稻子到我們手中的米,這中間要經過很多復雜的工序,是由農民伯伯半年的辛苦勞動換來的,因此小朋友每天吃飯的時候都要想到農民伯伯的勞動,我們要愛惜糧食,決不能浪費!
(三)參觀“米店”,初步了解米的多樣性
師:小朋友除了了今天看到的白米,你還見過或者吃過那些米呢?
。ㄓ變鹤杂捎懻摗l(fā)言)
教師出示幼兒講出的米的圖片如:黑米、小米、糯米等
師:除了小朋友說的這些米我們生活中還有青米、泰國香米、糙米等,現(xiàn)在商店里
賣的'一些米還有一些保健功能,因為科學家在種植過程中添加了一些營養(yǎng)成分。
(四)游戲:逛米店
幼兒角色游戲:請個別幼兒擔任米店營業(yè)員,其他幼兒買米,買米的幼兒要把自己買的
米的名字和特征講述清楚。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們主題活動開始,通過這個活動,引起了幼兒的注意!懊住笔俏覀內粘I钪胁豢扇鄙俚臇|西,但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對米的種植生產過程還不是很了解,因此通過這個活動,讓孩子們對米的整個種植生產過程有個初步了解。同時通過這個活動,讓幼兒知道了一些跟平常吃的不一樣的米,先從在幼兒園吃的黑米粥、小米粥到后來教師的青米、香米等,幼兒了解到米的多樣性同時又有繼續(xù)想參與以后的活動興趣。
關于米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加強對千米和噸的認識,能利用它們之間的進率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2.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掌握單位間的換算
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千米和噸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和光盤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xiàn)
1.提問: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長度和質量單位?(板書:千米 噸)
2.舉例說明,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千米?什么情況下使用噸?
3.小馬虎寫了一篇數(shù)學日記,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件出示)
周末,我和小精明約好上動物園參觀。我一起床就沖到衛(wèi)生間,在牙刷上擠上2千克的牙膏開始刷牙,并洗了臉。媽媽給我準備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個400 千克的面包。我吃完早餐,來到動物園。動物園里的動物可真多呀!有重45噸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貓,真可愛!我們還看見一輛滿載約4克糧食的大貨車正在動物園門口卸貨呢!
引導:說一說,你覺得這篇日記可笑的地方在哪里?應該怎么改?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三第1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填完后讓學生讀一讀,最后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三第2題。
。1)說一說:米和千米、千克與噸之間的進率。
師歸納:米和千米、千克與噸之間的進率都是1000。
板書:1000米=1千米
1000千克=1噸
。2)填一填:讓學生將結果填入括號內。
3.完成教材第24頁練習三第3題。
。1)讓學生看圖,讀題。提問: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決什么問題?
。2)讓學生依次解決教材上的問題。
4.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4題。
先出示圖,讓學生讀題,并了解題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讓學生列式,并說明列式的理由。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5題。
先讓學生讀題,然后指名口答,并讓學生說說解題依據(jù)。
2.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看懂題意,了解題中所提供的信息,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然后讓學生列式解答,再組織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7題。
先讓學生讀題,重點理解動車從上海出發(fā)經過南京開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再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最后組織交流,并讓學生說出解決問題的過程。
4.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第8題。
先讓學生同桌之間交流課前了解到的黑龍江、黃河、長江和珠江的長度,并填寫表格,再指名匯報。
5.完成教材第25頁練習三思考題。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后指名匯報結果。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還有哪些疑問?
關于米的教案6
教材分析
教材的主要內容為25米x4往返跑,選自小學《體育與健康》教材內容。往返跑是由短跑和傳接棒技術組成集體配合的徑賽項目,它既能發(fā)展學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又有良好的綜合健身作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積極進取和拼搏精神。在學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田徑正式比賽的接力跑項目有男女25米x4接力,50米x4接力,它是由多人配合,各跑一段距離完成往返跑。所以這一運動,特別受學生歡迎。
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年齡為11歲左右,正處于青春初期,朝氣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戰(zhàn),好勝心強,愛表現(xiàn)自己,對接力跑運運比較喜愛,因此對本次課內容將會表現(xiàn)出較強的求知欲。但由于他們的神經系統(tǒng)興奮占優(yōu)勢,并極易擴散,且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時間不長。
本班共52人,男生25人、女生27人,該班學生各方面素質比較好,同學間團結互助,班集體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識,但與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難,學生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上進心強,平時活潑、好動,心理素質較好。但存在體質普遍較弱、運動技術較差的現(xiàn)象。所以在教學中采用有趣性的組織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掌握往返跑動作要領。
2、能力目標:在初步掌握往返跑的`基礎上,能夠比較協(xié)調的進行傳接棒配合,發(fā)展學生的位移速度,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機智、互幫互學的協(xié)作精神、競爭意識和互相配合,密切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榮譽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傳、接棒技術
難點:掌握傳、接棒時機。
【米的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厘米和米》教案07-22
《千米的認識》教案06-27
《米洛斯的維納》教案09-19
《公頃平方千米》教案09-11
小班語言小雞吃米教案06-24
小班語言活動小雞吃米教案06-08
普羅米修斯教案09-20
《米洛斯的維納斯》教案01-08
《千米的認識》教案1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