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雨后春筍》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雨后》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雨后》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后》教案1
教材分析:
《雨后》是一篇反映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詩歌。詩中運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對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戲的有趣情景,準確而又傳神地刻畫了兄妹倆不同的個性特點及喜雨愛水的心理特征。
教學目標:
1.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詞,綠線內(nèi)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情感目標: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童年生活的幸?鞓。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能夠按照老師的要求自主學習,朗讀認字,讀出愉悅的心情。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1.堂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姿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書寫“射”和“短”兩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剛剛與春姑娘告別,夏姐姐就悄悄地向我們走來。你瞧,剛才還是晴空萬里,一轉(zhuǎn)眼,天空下起了一場暴雨。雨過天晴,空氣中洋溢著陣陣清新,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我們迫不及待地沖出了家門,此時此刻你會做些什么呢?談談自己的趣事,和自己喜歡做的事,由此引入課文。
2.大家都曾有過玩水的快樂,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歡快情景寫成了一首詩,說不定,詩中還有我們的影子呢!大家想不想讀一讀呀?(板書:5 雨后)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不帶拼音):
樹梢 赤腳 使勁 妹妹
糟糕 發(fā)射 興奮 短粗
辮子 咬著 嘴唇
(2)自由讀,遇到不會讀的到課文里去找。
(3)指名分行帶讀,相機板書易錯字的讀音,如:
使(shǐ)勁(jìn) 興(xīng)奮 (fèn)
(4)讀給同桌聽
(5)同桌互相交流,你已經(jīng)知道了哪個詞語的意思。教師相機點撥。
(6)開火車讀、齊讀詞語。
大家一起商討,解決一些生詞。
3.把詞語帶入課文中去讀,把句子讀通、讀順。
再讀課文,回答問題:詩歌中有哪些人物,什么時候,他們做什么,心情怎么樣?
4.檢查讀書:
(1)指名分段朗讀
(2)相機指導難讀的句子,以點帶面,扎實訓練。
回答問題
5.反饋置疑:通過讀書,你知道了這篇詩歌寫的是雨后的哪呢?雨后的場面是什么樣的?
(這是第幾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引讀第一自然段)
三、學寫生字
1.按結(jié)構(gòu)出示本課生字齊讀:
梢 勁妹射短粗咬(左右結(jié)構(gòu))
奮(上下結(jié)構(gòu))/赤(獨體字)
2. 重點指導并范寫:
赤:第二“橫”要拉長,像頂帽子遮住身體。
射:新偏旁“身字旁”和“身”字的區(qū)別。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練寫,教師巡視。
4.反饋、點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韻律。
2.進一步復習掌握課后第三項的生詞,隨文理解詞義,當堂默寫。
3.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樂。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朗讀背誦,在朗讀過程中加深對重點詞句的理解。
2.理解小哥哥“嘴里說糟糕糟糕,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的心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反饋,回顧課文
1.聽寫詞語:
赤腳 使勁 發(fā)射 咬著
2.批改并點撥:
赤腳:注意赤的`第三筆橫要寫長一點,就像一頂帽子。
發(fā)射:射的身字旁要和身字區(qū)分開來,撇不能出頭。
3.齊讀詞語。由這四個詞你想到了課文里的哪些內(nèi)容?
4.引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視頻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雨后的情形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讀課文知道了雨后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廣場上成了——生接: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腳的孩子——生接: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
提問:為什么會閃著金光?為什么說孩子們象神仙?用什么語氣讀第一自然段?
二、精讀賞析,理解詞句
A.精讀第二、三、四自然段:
1.在這群赤腳的孩子中,有一對兄妹,他們呀可有意思啦!咱們先來看看小哥哥是怎么玩水的,好嗎?
(1)相機出示小哥哥的貼圖,貼在黑板上。
(2)找快樂:
自讀2、3小節(jié),想想你從哪里讀出了小哥哥的快樂?
生自由讀,可圈圈畫畫,師巡視。
(3)反饋:“我的發(fā)現(xiàn)”
①小哥哥使勁地踩著水,把水花濺起多高。
指導讀出“使勁”、“濺”。板書:踩
、谒埃骸懊茫⌒,滑!”說著自己就滑了一跤!
指導朗讀小哥哥的話:
指名讀,指導聲音要喊出來。齊讀。(生拖長音大聲喊小哥哥的話)
“妹——,小心——,滑——!”
聽老師讀的和你們有什么不同?
“妹——,小心——,滑!”做了個差點滑倒的動作。
比較體會“滑”的讀法,為什么這樣讀?引出下句意思。
板書:喊、滑。
一起學著老師的樣子讀讀看!齊讀。
③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
聯(lián)系上文,體會小哥哥興奮什么,驕傲什么?(因為前面說他摔跤了)指名讀第三節(jié):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褲子,嘴里說“糟糕——,糟糕——!” 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
讀到這里,你產(chǎn)生什么疑問了嗎?(為什么明明摔跤了,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
體會小哥哥的心情,雖嘴上說糟糕,心里卻因為覺得摔跤好玩而快樂。自讀第三小節(jié),練習體會、讀出快樂。
(4)整和、感受快樂。如果你就是那位小哥哥,你讀的一定更好!請你帶著小哥哥的感受來讀讀2、3小節(jié),練讀。
2.小哥哥玩的這么高興,其實小妹妹玩的同樣快樂!相機貼小妹妹貼圖。自由讀第4小節(jié)。
(1)小妹妹是怎么玩水的?請一女生回答。你能演一演嗎?一男生在前踩,女生在后表演踮腳尖、小碎步跑。為什么咬著唇?為什么提著裙?為什么要跑不走?跑為什么是輕輕的小心的?
(2)觀看后的同學回答小妹妹怎么玩的。相機板書:跟、咬、提。
指導:“輕輕地小心地跑”讀起來聲音要輕。練讀、齊讀。
(3)小妹妹這么小心翼翼地跑,其實心里怎么想的?(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你對最后一句話有什么疑問嗎?指名回答或討論。
(4)那該怎么讀呢?自己練練。
讓我們聽聽咱們班的小妹妹讀,怎么樣?全體女生讀第四小節(jié)。
男生也來試試吧!“果然,還是女孩子更能體會小妹妹的心!”
5.同學們可真會讀書!喜歡這篇課文嗎?讓我們從頭開始快樂的自由讀讀吧!
B.背背課文,畫畫雨后。
以下兩種可讓學生自由選擇。
1.背一背這首詩歌中你最喜歡的那一節(jié)?梢哉彝瑢W背或找老師背。
2.這雨后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你可以畫畫冰心老人這首詩歌中所講的哥哥和妹妹的故事,也可以畫畫在校園里,你和同學們雨后玩水的故事。
三、寫字教學
1.出示左右結(jié)構(gòu)的生字:短 粗
2.重點指導并范寫:
粗:和“組”對比區(qū)別并范寫。
3.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練寫,教師巡視。
4.反饋、點評。
板書設計: 雨后
踩
喊 滑
跟 咬 提
課后作業(yè):
1.完成補充習題
2.補充閱讀
3.搜集有關(guān)雨的成語
教后記:冰心老人總是能把兒童的心理描寫得入木三分,不僅孩子們讀了會感受到身心的愉悅和滿足,就是大人讀了也會親切地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特別是本文中哥哥和妹妹的矛盾心理。在授課中,我感覺到哥哥滑倒反而興奮和驕傲的心理孩子們很快就理解了,只是妹妹“提著裙兒、咬著唇兒、輕輕地、小心地”與“跑著、希望自己也摔一跤”的心理,孩子們不是那么容易就理解了。
《雨后》教案2
教材簡析
《雨后的森林》是小學語文s版第一冊的一篇課文。是一首充滿想象、充滿童趣的兒歌。本課是識字課,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難集中,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多種游戲形式,寓教于樂來鞏固生字。
教學目標
1、看懂課文的插圖,練習看圖說話,感受森林的美麗。
2、認識“傘、紅”等九個生字,會讀“紅果、小傘”等九個詞語,培養(yǎng)自主識字的習慣。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4、指導寫好“木”字。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教學重點
1、認識生字,會讀詞語。寫好“木”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雨后森林的樣子。
教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1(森林圖片),這是在哪兒?這里的景色怎么樣?
2、那么雨后的森林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色呢?(出示課件
2),練習看圖說話,注意觀察的順序。
3、板書課題。齊讀,指導讀好“的.”。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小朋友課本翻到60頁,自由地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①.借助拼音;②.請同桌或老師幫忙)
2、課文中有幾個生字寶寶想認識你們,請同學們用手指著60頁下面的生字條。同桌相互讀讀。一個讀,一個聽。讀的同學聲音要洪亮,聽的同學要注意聽聽是否讀得正確,要及時糾錯。
3、要讀準這些生字寶寶,得注意些什么?
4、你認識了哪些字?是怎樣認識的?
5、這些生字寶寶可調(diào)皮啦!它想來考考你們(出示課件3)。指名讀,小組輪讀,開火車讀。
6、生字寶寶不服氣,帶著朋友考考你(出示課件4)。指名讀,男女賽讀,拍手讀。
三、朗讀感悟
1、小朋友們,你們學會了生字,讀讀課文就容易多了,不信你就試試吧,注意不能加字,不能少字喲。
2、指名讀課文,糾錯(①字音,特別是輕聲;②標點符號的停頓)。
3、齊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4、這首詩一共寫了幾種事物?(出示課件6)指名反饋。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課件7。認讀“木”組詞、造句(與“目”區(qū)別)。 ①.仔細觀察這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師板書,生書空后,描紅一個,仿寫一個(提示書
寫姿勢)。
③.展示一個同學寫的字,師生共同評價:那一筆寫得漂亮?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
、.再仿寫一個。
五、課堂總結(jié)
《雨后》教案3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會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學習重點:能有感情地講述課文中的故事,領悟其中的道理。
一、導入
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知道盛老師給她的`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就是(學生讀題)《雨后》,你們能來講講這個故事嗎?
二、學習講述《》
(一)課件出示:自由讀課文(25)自然段,練講故事,要求:講清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1學生,根據(jù)要求講述故事,教師計時。再練習,再指名講故事,集體評議。
2指名講故事,集體評議。相機板書有關(guān)詞語:不以為然爭論不休 煙熏火燎 兩全其美 無影無蹤
3導:既然是,就應該讓故事中的兄弟倆爭論起來,對嗎?現(xiàn)在增加點難度。
。ǘ┱n件出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5)自然段,同桌練講故事,要求:講出爭論的語氣,并說清兄弟倆各自的意見和理由。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同桌共同合作。
3指名上臺講故事,集體評議。
(三)同學們的本事可真大!都能按照每一次的具體要求把故事講的請清楚楚。
1黑板上這幾個詞語你理解嗎:不以為然 爭論不休 煙熏火燎 兩全其美 無影無蹤指名說說詞義。
2導:如果能把這個故事想象的更具體、生動些,并配上動作、表情表演出來,那就更好了。
。ㄋ模┱n件出示:四人一小組練習表演故事。要求:配上動作、表情。出示課件。指名上臺表演,集體評議。
三、感悟故事道理
1師:同學們講的真不錯!故事聽到這,你有什么想法?指名把有價值的發(fā)言簡短地寫到黑板上。
2盛老師把這個故事講給了同學們聽,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呢?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611)小節(jié)。
。2) 討論:你覺得這些話有道理嗎?談談你的體會。相機理解:兄弟倆笨在哪里?他們沒有抓住什么時機?
(3) 指導學生讀好文中同學們的話。
。4) 引讀:第11小節(jié)。你讀懂了什么?理解贊許,盛老師為什么不時向同學們投去贊許的目光?
四、總結(jié)課文。
1《》學完了,這堂課你都有哪些收獲?
2拓展: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
五、作業(yè)
小練筆:把自己生活中接觸的有關(guān)寫下來。
《雨后》教案4
1.引言
“教與學”的關(guān)系非常復雜。每一堂課上,每一個教師所追求的都應是“教大于學”,但往往在實際的教學中,因為沒有很好地地把握到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出現(xiàn)了“教等于學”、“教大于學”的情況。師生、生生的交往互動受限,師生的共同發(fā)展受到阻礙。
2.問題的提出
上完一堂課后,心中存了不少尷尬。匆匆忙忙的一堂課,暴露了本人在教學實際中,對學生的學況掌握情況等多方面缺乏及時應對預案的問題。對于教學流程的設計,教學情境及導語的設置,課件、教具的準備,教者頗費了一番心思,卻由于疏忽沒有給任教班級的老師學生一個較好的心理準備,加之多媒體設置問題。致使學生在懵懵懂懂而又松懈等待的狀態(tài)下進入學習,課堂效果不大理想。
而后,在生成的實際中,教者又發(fā)現(xiàn),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到閱讀課文,這是他們從漢語拼音到閱讀課轉(zhuǎn)換的第一篇,由于缺乏必要的預習、字詞方面掌握不大熟練。閱讀、朗讀的一些最起碼的要求沒有達到,很大程度地影響了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在點撥朗讀方面中頗費了一番口舌,也就有了“多講”之嫌。在課堂中的度把握得也不夠,想放開讓學生在同桌中、小組中去讀,或讓他們自讀自悟,但上課初始時他們同桌互讀的狀態(tài)就不容樂觀,沒有掌握好一定的讀書方法,教者在擔心閱讀效果的前提下,于是便出現(xiàn)了“收得太緊”的現(xiàn)象。只受限于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生生之間的交往互動不夠。換言之,“預設”的彈性不夠,生成的把握不到位。
3.反思與討論。
教學前的設計是生成的.一般指導,生成的情境,生成的結(jié)果要靠教師進行調(diào)控。它由諸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特別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情感等因素的積極配合才能得以實現(xiàn)。它需要教師冷靜地分析、靈活地運用。首先,要把握好生成的起點。它是最為基本的、前提性的條件,也就是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這是生成的基點,也是生長點。備課,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對象,了解學生的方方面面,整體發(fā)展情況。如果在課前就能對學生的閱讀狀況、閱讀水平有一個較為清晰的了解,對教學的實際生成就有了一個充分的估計。針對學生讀的狀況就會有一個應對的措施。如自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同桌互讀等閱讀方法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在接觸閱讀課文的初始就能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在生成中就可以把這作為教學的一個目標來實現(xiàn)。
無論是學生的學,還是教師的教,讀文本是基礎。學生因讀而發(fā)現(xiàn)領悟;教師因讀而認識把握。如果不讓他們充分讀書,他們在課堂上的語文學習只能是盲目和無的放矢的。如果沒有學生的讀書,或者沒有充分地讀書,那么,無論教師如何引導點撥對于學生來說都沒有太大的效果,更談不上師生互動。但對學生充分讀書的度的把握,我們又不能不正視。這個度應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首先,在閱讀時間上要充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閱讀只能是浮光掠影。其次是讀通讀懂,能夠挖掘出學生的生活積累和生活體驗,從書中讀進去又讀出來。沒有學生自己的感悟,過多的講,即使是再精彩的演說也不能使學生進入狀態(tài)。因此,教師應該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悟,不應把自己的一些體會、感受強加于學生對課文的體驗中。
在預設缺乏彈性的課堂中,生成的動力不足。師生間、生生間的交往面不夠大。一般情況下,它只限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往,并且是以教師和全班同學交往為主的單向交往,學生接受來自他人的信息和同時向他人發(fā)出信息量較少。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生來說,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和知識面較窄、在交往中容易出現(xiàn)無法進八狀態(tài)的情況。也就是只有師生之間的互動,而缺乏生生之間的互動。在預設中對這些生成性情況都應有一個充分的估計、及時進行調(diào)控,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互相交流,互相促進。
《雨后》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下雨前和下雨后不一樣的自然現(xiàn)象,激發(fā)探索自然地興趣,
2、學習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觀察圖片。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觀察圖片,了解下雨前的一些特殊自然現(xiàn)象。)
老師:小朋友們好,這節(jié)課我們要上科學課,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圖片吧!你們在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引導引導幼兒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看圖)
老師:云朵怎么樣的?為什么會這樣呢?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老師:水面上的蜻蜓怎樣了?為什么它會飛得低低的呢?
老師:青蛙在做什么呢?我們來學一學。
老師:這是誰?它們在做什么?
老師:為什么小螞蟻要趕緊搬家呢?
(請幼兒結(jié)合自身觀察過的情況再進行講述)
老師:原來呀,下大雨之前呀,云朵會變的黑黑的,水面上的蜻蜓會飛的很低,青蛙也會蹲在荷葉上“呱呱呱”的叫著,小螞蟻也會把家搬到安全一點的地方,
二、通過觀察圖片,了解下雨后的一些特殊自然現(xiàn)象。
老師:剛剛我們知道了一些下雨之前會發(fā)生的情況,那下完了雨之后又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
(幼兒回答)
老師:那我們繼續(xù)來看圖吧!
1、引導幼兒獨立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看圖,然后再相互說說。
2、集體交流。
老師:請小朋友們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說說下雨后有什么樣的景象。
(幼兒回答)
三、比較雨前和雨后不一樣的自然現(xiàn)象。
老師:剛剛我們看了下雨之前下雨之后的`圖片,那么下雨前和下雨后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幼兒回答)
3、請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下雨后的一些特殊的自然現(xiàn)象。
老師:那小朋友們,你們會用動作來表現(xiàn)下雨之前和下雨之后的現(xiàn)象嗎?誰來示范一下呢?
(老師彈奏《大雨小雨》,幼兒跟著音樂表現(xiàn)。)
四、活動結(jié)束。
老師:好啦,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回到家里有機會的話也要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下雨前和下雨后的變化哦。
《雨后》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傘、紅果、綠葉、圖畫、寶庫幾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通過聽聲音、看圖片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3、感受雨后森林的美麗。
教學重點::理解并朗讀課文,感受雨后森林的美麗。
教學難點: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可愛。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揭示課題
。ㄍ瑢W們歡迎來到語文樂園,上課之前呢,我們先來猜個謎語,看誰的小腦子轉(zhuǎn)的最快。)
1、遠看像層沙,近看珍珠一串串。只要它一來,遍地開滿會走路的小傘花。
2、你們喜歡雨嗎?為什么?P1
3、教師導入: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們到一個美麗的地方去,那個地方的美麗,還有小雨的功勞呢!
4、P2 這個地方是哪里呢?齊讀課題。(教師板書課題)
二、圖文結(jié)合,感知雨后森林的美麗
。ɡ蠋熯@里有兩幅森林的圖畫,一幅雨前一幅雨后,同學們認真觀察它們有什么區(qū)別)
1、P3 教師出示森林雨前和雨后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他們的區(qū)別。
2、指名反饋
3、說一說自己喜歡哪幅圖,為什么?(學生真實地說出自己的感受并說明理由就可以了)
4、教師總結(jié):雨前的森林和雨后的森林其實都一樣的美麗,只是雨后森林的景物因為有雨水的滋潤,顯得更加美麗。
三、讀通課文,認讀生字
1、教師導讀,那么課文中,作者給我們介紹了哪些雨后森林的景色呢?我們一起去讀課文。
2、教師讓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生字。P4(學生讀書圈生字時教師板書生字,生字不帶拼音)
3、自己把生字拼一拼,讀一讀。P4
4、開火車讀P4
5、教師指著黑板上不帶拼音的生字,學生一起認讀。
1、學生再把課文讀一遍。
2、教師檢查學生自讀課文的情況。(指名讀)
3、聽錄音范讀2遍。P5
4、大家一起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感知理解。
1、教師:同學們們再讀一次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雨后森林的哪些景物?P6
2、(蘑菇、木耳、紅果、葡萄)
3、那書上描寫的是怎樣的情景呢?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 。P7 p8、p9、p10
4、為什么說森林是彩色的圖畫?P11
4、學生看圖感受森林的色彩:五彩繽紛的蘑菇開了,黑色的木耳爬滿老樹,紅果枕在綠葉上,紫色的葡萄掛滿了水珠,多美麗呀!森林就是彩色的圖畫。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最后一句:“森林是彩色的`圖畫,森林是祖國的寶庫!眕12
3、為什么說森林是祖國的寶庫?P13
4、雨后森林里還有許多小動物p14(因為森林里有蘑菇、木耳、紅果、葡萄等很多動物植物,所以森林是祖國的寶庫。)
五、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雨后的森林這么美麗可愛,我們一起把課文再讀一遍)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集體讀課文。
小結(jié):延伸作業(yè):
“森林是彩色的圖畫,森林是祖國的寶庫!蓖瑢W們腦海里肯定有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拿出畫筆試著畫出來給老師和同學們看一看吧。P15
《雨后》教案7
一、一代漫畫宗師,成就“三毛”一生!
“三毛”——一個上!靶“T三”的形象成為中國幾代人成長的伴隨者。那么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一經(jīng)久不衰的漫畫人物呢?
“三毛之父”——張樂平。中國最杰出的漫畫家之一,中國兒童連環(huán)漫畫的開創(chuàng)者。1910年11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鹽縣,父母是張樂平最早的美術(shù)啟蒙者。他的許多作品是以上海大都市生活為背景的。1935年,張樂平筆下的三毛在上海誕生,很快就躋身當時最著名的漫畫明星之列。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為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張樂平與一些漫畫同仁組成了救亡漫畫宣傳隊,離滬赴外地宣傳抗日。1946年,《三毛從軍記》在上!渡陥蟆钒l(fā)表,引起轟動。同年創(chuàng)作了《三毛外傳》。1947年,《三毛流浪記》在《大公報》開始連載,無情地鞭撻了舊社會人間的冷酷、殘忍、欺詐和不平。頌揚了在極度凄苦無依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堅強、樂觀、善良、機敏、幽默的“三毛精神”,一時間激起社會強烈反響,引起了一切善良人的共鳴。建國后,又創(chuàng)作了許多“三毛”作品,多次榮獲“全國先進兒童工作者”稱號。這位中國漫畫事業(yè)和兒童事業(yè)做出了卓越貢獻的藝術(shù)大師,他的整個創(chuàng)作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近代社會的歷史變遷,作品風格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烈的平民意識,因此人們稱他為“平民畫家”。他筆下的三毛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讀者,他被譽為“三毛之父”,小讀者們親切地稱他為“三毛爺爺”。1992年9月27日,一代宗師張樂平先生病逝于上海,享年82歲。
二、幽默不失童真,詼諧蘊藏內(nèi)含!
(一)長春版語文教材在編排上突出“教材具有充分的開放性”。
力求在開放性上有更大的突破。這樣可以擴展語文學習的外延,注意教材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其他學科、社會文化環(huán)境及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聯(lián)系,軟化學科邊緣,把幽默、讀圖、歌詞、戲劇、舞蹈、繪畫等藝術(shù)作品納入語文學習的視野,力求實現(xiàn)藝術(shù)與語文的通感教育。每一冊教材中都有一個板塊是以“幽默”為主題的內(nèi)容,期間學習了德國著名漫畫家“卜勞恩”的《父與子》系列,在本冊中引入了中國的漫畫大師張樂平的經(jīng)典之作《三毛》從而來激發(fā)學生對幽默的感受與學習。在張樂平老先生近四十多年的創(chuàng)作歷程中,那些舊社會、戰(zhàn)爭年代的作品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來講有些太過遙遠,如果將那一時段的作品引入課文,學生無法體會其中帶來的諷刺與幽默,因此課文選入的《雨后春筍》是一篇六格漫畫,它是在張樂平老先生為表現(xiàn)1950年代后已經(jīng)“脫離苦!钡娜鴦(chuàng)作的作品。漫畫中,三毛穿著整齊與戰(zhàn)亂中衣不裹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三毛還背著小書包,表現(xiàn)出解放后,孤兒的“三毛”也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樣接受教育的巨大變化。
。ǘ╅L春版教材突出體現(xiàn)追求精品文質(zhì),注重語文積累。
本套教材的選文與創(chuàng)寫文,注意把握以下三個方面,并努力實現(xiàn)三者的有機結(jié)合。一是貼近兒童現(xiàn)實生活和兒童喜聞樂讀的,二是用現(xiàn)代視角審視有現(xiàn)代觀念的,三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精華。漫畫與幽默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突出的代表。在兒童學習過程中,不但重視感悟積累,朗讀背誦,更能夠獲得美的熏陶感染,把漢語言文字教育與文學教育有機地整合,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學生在欣賞漫畫的同時,不公要弄懂畫面的內(nèi)容,感受到幽默畫面帶給我們的愉悅,又要自然地結(jié)合畫面認識這些成語,理解它們的含義。在理解了成語含義的基礎上,還要嘗試著用一些成語練習說話,學會運用這些成語。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在觀察時還要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三毛看到帽子長高后的一系列心理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不只看表現(xiàn)現(xiàn)象,學習深入思考問題,養(yǎng)成勤于動腦思考的好習慣,詼諧中蘊藏內(nèi)含。
三、確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
。ㄒ唬┙虒W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積累成語,在會讀會寫的基礎上,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并學習用這些成語說話。
2、借助工具書了解每個詞語的含義,思考各個畫面同這些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欣賞漫畫的興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3、通過觀圖讀成語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4、觀察每幅圖畫中人物的神態(tài)變化和人物周圍事物的細微的變化,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積累成語,在會讀會寫的基礎上,理解這些成語的含義,并學習用這些成語說話。
。ㄈ┙虒W難點:
借助工具書了解每個詞語的含義,思考各個畫面同這些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欣賞漫畫的興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ㄋ模┙虒W策略:
1、識字與寫字。
。1)在教學本課生字時,可采用拼音識字和聽讀識字的方法進行。
拼音識字。就是直接出示注音生字,在學生練習拼讀以至達到熟練拼讀的基礎上,再練習朗讀成語,從而進一步鞏固識字。
。2)本課會認的字只有6個,會寫的字只有5個,但都是在成語中出現(xiàn)的,沒有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做依托,對字本身的意義理解上有難度,對成語的認識與理解也有難度。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書來查找成語的意思,并且借助圖畫來弄懂這些字的意思。這樣為學習成語,了解成語的意思打下了基礎。本課生字“酣”是一人會義字,由“酉”和“甘”會意,表示酒味甘醇,飲者暢快盡興。
(3)書寫上要注意的!肮S”和“解”書寫易錯,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注意每一筆的位置,強調(diào)“筍”字下面的“尹”字撇不出頭;“解”字中,右半部分下文是“!,不是“午”,因此豎要出頭。
(4)字音的強調(diào)。“津”字的讀音容易混淆,讀“jīn”而不能讀成“jīng”。
2、觀察圖畫,學習成語。
。1)問題與對策。
在教學時,學生通常只會注意漫畫好笑而忽視了細致地觀察,老師要注意加以引導,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圖畫,能說清楚畫面上的主要人物是誰,他在哪里,正在做什么,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一個比較完整清楚的故事。弄清每幅圖畫下面的成語和圖畫內(nèi)容之間的聯(lián)系,并理解每個成語的意思。也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
(2)大膽想象,練習表達。
在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后,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人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有這些詞語中所描繪的這種表現(xiàn)呢?練習口語表達能力,用這些成語說話,達到真正會讀、會寫、會用的目的。
四、體味幽默快樂,感受學習樂趣。
。ㄒ唬┯^察思考,找到漫畫中最令人發(fā)笑的地方。
觀察:三毛的帽子和那要么竹筍一起長高了,三毛摘不到自己的帽子了。
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
再觀察:前三幅圖沒有下雨,后三幅圖中下了一場雨,竹筍就是因為這場雨長高了。
再思考:課題以“雨后春筍”的意思原來就是下雨后,竹筍生長得速度非常快。三毛僅小睡了一會兒的功夫,竹筍長得就使帽子摘不下來那么高了。
從而進一步理解“雨后春筍”的意思: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多快,現(xiàn)在比喻新鮮事物大量出現(xiàn)。
。ǘ┡囵B(yǎng)幽默細胞,激發(fā)幽默潛能。
通過學習完本課甚至于本單元的兩幅漫畫,使學生們懂得了漫畫能帶給我們快樂,能讓我們在歡笑中減輕壓力并且學到知識,能夠讓學生們更喜歡學習。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幽默細胞,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幽默潛能,從而樹立樂觀、自信、向上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是十分必要的。
一、一代漫畫宗師,成就“三毛”一生!——強大的歷史背景做后盾;
二、幽默不失童真,詼諧蘊藏內(nèi)含!——具備充分的入選理由;
三、確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策略!S富而新穎的教學價值;
四、體味幽默快樂,感受學習樂趣!钸h而悠長的延伸學習。
《雨后》教案8
教學要求:
1、認識6個生字,會寫5個字,積累成語,理解詞語含義,并學會用這些成語說話。
2、培養(yǎng)學生欣賞漫畫的興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3、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理解成語的含義。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漫畫嗎?你能說一說你看過的漫畫嗎?(學生介紹)
那么你們知道三毛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中國著名漫畫家張樂平筆下的三毛形象幽默《雨后春筍》
二、欣賞漫畫,理解圖意。
1、請同學們默默地把這幾幅漫畫看一看。
2、老師看見有的同學發(fā)出了會心的笑,那說明你看懂了這幾幅漫畫的意思,體會到了其中的幽默。
三、逐幅講解,相機識字。
1、齊讀課題,出示生字“筍”是下舌音,你們知道什么是“筍”,老師分析:筍sǔn形聲字,是竹子的嫩芽,可以食用,筍生長迅速,故從旬聲,注意第八筆要出頭。
2、下面請同學們仔細看第一幅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組內(nèi)交流,這幅漫畫的目的是“悠然自得”師領讀,指名讀、齊讀,出示“悠”字認讀組詞,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那么“悠然自得”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說一句話嗎?
3、出示生字“欲”。
、倌阌惺裁春棉k法記住它嗎?
②“谷”+“欠”就念欲
、劢M詞;
④這個字在第二幅圖,同學們看一看,讀“隨心所欲”,你能說出意思嗎?能否說一句話。
4、再觀察第三幅圖,學習生字“津”組詞,看看三毛在干什么?那么“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能否說一句話。
5、三毛正津津有味的看著書卻睡著了,他睡的很香,很暢快地進入了夢鄉(xiāng),這就叫“醋然入夢”領讀詞語指名讀。
6、同學們觀察五、六幅圖,一場大雨把三毛澆醒了,看到了自己的.帽子長高了,三毛怎樣了,同學們齊讀“大吃一驚”也就是非常吃驚,誰能用“大吃一驚”說句話。
6、三毛看著帽子心里在想什么?
(心里不明白,找不到答案)這叫“疑惑不解”指名讀、齊讀,說一句話。
學習生字“解”;
① 字理識字:用刀把角分割下來就念“解”。
、 組詞。
四、理解幽默;
1、觀察:三毛的帽子和那根竹筍一起長高了,三毛摘不到自己的帽子了。
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
2、再觀察:前三幅圖中沒有下雨,后三幅圖中下了一場雨,竹筍就是因為這場雨長高的。
3、思考:課題:“雨后春筍”的意思,原來就是下雨后,竹筍生長的非常快,三毛僅睡了一覺,帽子就摘不到了,誰能具體地說說“雨后春筍”的意思。
雨后春筍: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快,很快,現(xiàn)在比喻新鮮事物的大量出現(xiàn)。、
4、看了這組漫畫,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五、總結(jié);
同學們漫畫能帶給我們快樂,能讓我們在歡笑中學到知識,能讓我們更喜歡學習。張樂平關(guān)于三毛的作品還有《三毛的誕生》《三毛從軍記》《三毛流浪記》等,希望同學們收集一下,好好品味。
《雨后》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梢、赤、濺、糟、糕、撅 辮、卻”,辨析“辨 辮 辯 瓣 ”4個形近字,能用“興奮”和“驕傲”兩個詞語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3、繼續(xù)鞏固邊讀邊思的閱讀習慣。能聯(lián)系詩歌內(nèi)容,想像眼前出現(xiàn)的情景。
4、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步感受詩歌所反映的童真與童趣。
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4個生字,辨析“辨 辮 辯 瓣 ”4個形近字,能用“興奮”和“驕傲”兩個詞語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受雨后小兄妹戲水時的.快樂。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揭示課題。
1、小朋友,在夏天,常常會出現(xiàn)雷雨,雷雨過后,會有怎樣的場景呢?請你想象一下,再用一兩句話簡單地說一說。
2、出示課題:雨后
今天,我們要學的是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寫的一首小詩。這首詩寫的也是雷雨過后的一幕場景。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范讀詩歌,整體感知。
談談你聽了課文后的感受是什么?
2、學習字詞。
(1)學習生字:梢、赤、濺、糟、糕、撅 辮、卻
、匍_火車讀
、诮處熣簦骸霸恪逼缴嘁,“撅”注意字音, 讀準確。
、鄢鍪荆壕锏墓P順
書空,重點指導右邊“厥”的筆順。
。2)比一比,再組詞。
3、深入讀詩,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了孩子們的快樂?
、僮约狠p聲讀詩歌,找到關(guān)鍵字句子想想意思。
②集體交流,教師隨即出示句子:
場景一
①齊讀句子
、谡业疥P(guān)鍵詞語,談談你從哪些地方感受了孩子們的快樂?
預設答案(“快樂得象神仙“,神仙沒有煩惱,說明這些孩子也沒有煩惱,很快樂。)
、郯鍟荷裣 快樂
、芾首x指導:讀出快樂的語氣。
課后小結(jié)
三、復習鞏固
1、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全文,掃清字詞障礙。并從關(guān)鍵句中的關(guān)鍵詞領悟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讀準生字新詞。
3、指名讀課文,教師正音。
《雨后》教案10
【內(nèi)容簡析】
這是一首十分貼近學生生活的詩歌,活潑又清新,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兒童的天真之態(tài)、嬉戲之樂。語言兒童化,插圖富有情趣,讀來頓覺童趣滿紙,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設計理念】
以讀為本,熟讀成誦,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輔以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演示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童年生活的幸?鞓。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感受童年生活的幸?鞓。
【重點難點】
重點: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在詩歌優(yōu)美的旋律中體會小主人公的心理活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課件演示雨后小朋友玩水的歡快情景。
2他們在干什么玩得怎樣
3談話: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歡快情景寫成了一首小詩,想不想讀一讀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用“△”把生字標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遇到不會拼讀的,可以請教老師或同學。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出示課件。(先出示本課14個生字,鼠標點到哪個字,哪個字就可以閃爍、變色,再去掉生字的拼音,最后出示打亂順序的不帶拼音的生字。)
(2)這首詩中有不少的生字,你認為哪些字的讀音要注意,或者哪些字的音最難讀,請指出來。
(3)指名拼讀生字,去掉拼音認讀,齊讀。
(4)分組開火車讀生字;做游戲讀生字詞。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并用序號標出這首詩共有幾節(jié)。
2范讀課文,想想詩歌寫了哪些內(nèi)容。
3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說說詩歌寫了哪些內(nèi)容。(雨后的景色,以及一個小哥哥和小妹妹玩水。)
四、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小組討論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匯報歸納,教師相機點撥,指導朗讀。
(1)學習第一節(jié)。
著重理解以下幾點:為什么樹梢會閃著金光孩子們快樂得像神仙一樣,他們會怎樣玩水呢
重點指導讀出自己的感受,讀出快樂。
(2)學習第二、三節(jié)。
a抓住描寫哥哥神態(tài)和動作的句子,體會哥哥復雜的心理,感受哥哥玩水的.樂趣。
b哥哥為什么嘴里說著糟糕, 而臉上卻表現(xiàn)出“興奮”和“驕傲”的面部表情你覺得小哥哥是一個怎樣的人
c指導朗讀。
學生按自己的理解用不同音量、速度和語氣來嘗試,尋找滿意的朗讀效果。
(3)學習第四節(jié)。
a抓住描寫妹妹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詞句,體會雨后玩水的樂趣。
b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妹妹的特點來。
五、誦讀全文,加深理解
1再讀課文,并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讀出感情,再讀給自己的學習小伙伴聽一聽。
2有感情地賽讀。
3教師配樂有感情地范讀全文,學生閉上眼睛欣賞,想象意境。
4請全體同學在配樂聲中讀全文,可以盡情地表演。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出示卡片,認讀生字詞。
2提出本課學習要求。
二、朗讀背誦,討論交流
1自讀課文,注意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再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詞語完成課后第3題。
3背誦課文。
三、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會寫的8個字。自由讀,檢查讀,把這些字讀準確。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指名在班上說說記憶這些字的方法。
4口頭組詞。
5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書寫。
(1)觀察田字格里的字,把結(jié)構(gòu)相同的歸為一類。
(2)重點指導“腳、哥”。
(3)學生觀察田字格的字,仿寫,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4)選擇學生寫的有代表性的字展示,師生評議。
四、積累詞語
1朗讀課文,把生字在課文中的組詞圈出來,出示詞語卡片齊讀。
2從課文中選出自己喜歡的詞語抄下來。
五、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雨后》教案11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實踐談話導入。
二、初讀詩歌,隨文識字。
1.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要求:標出小節(jié);畫出生字詞,想方法認會它。
2.同位之間互相檢查。
3.教師檢查。大屏幕出示本課的生字詞采用齊讀、開火車讀、小組讀、指名讀等方式。
三、精讀課文,感悟意境
1.指名讀,其它同學閉目聽:在你的腦海里會形成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2.生舉手發(fā)言(在此盡量讓學生多說)
3.放映課件,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試著讓同學們背下來。
6.分角色表演課文。
四、指導難字練習書寫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先讓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討論字的書寫。
2.匯報難寫的字,教師指導重點字。
3.學生練習書寫,同學之間互評。
五、實踐活動
把這首詩有感情地背給家長聽。
《雨后》教案12
一、猜謎導入
1、小朋友們,老師先給大家猜個謎語,聽好謎面: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猜一猜,是什么?(雨,相機板書雨)
2、你能說出帶雨的成語嗎?(毛毛細雨,雨過天晴,風雨無阻。。。。。。)
是呀,下雨過后,天放晴了,所以說陽光總在風雨后。
3、大雨過后,地上有很多小水坑,這個時候你最想干什么?
4、出示圖,看,這些小朋友們不等雨停就急著跑出來玩水了。夏天的雨不僅小朋友們喜歡,冰心奶奶也很喜歡,所以她寫了一首有趣的詩歌,名字就叫雨后。(完善課題)
5、誰來讀一讀課題?(指名讀)讓我們一起記住詩歌的名字吧!(齊讀)
6、你了解冰心嗎?誰能來介紹介紹?
二、初讀詩歌
(一)初讀想象
1、《雨后》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詩歌,你們想聽嗎?那就讓老師帶你們一起去欣賞,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盡情地想。(師范讀)
2、睜開眼睛,誰能來說說,剛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二)自讀
1、這么有趣的詩歌,想不想自己讀一讀?
那就請小朋友認真地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練習幾遍。相信你們一定能把課文讀通順。
2、誰愿意來讀讀第一小節(jié)?(指名讀。讀的真不錯,不僅聲音響亮,而且把句子讀通順了)
在這個小節(jié)中,有幾個陌生的詞語朋友,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把!
A.出示“嫩綠”誰來讀讀這個詞?你見過嫩綠的什么?
課文中是嫩綠的什么?
B.出示“樹梢”。誰能讀準這個詞語?(你把翹舌音讀準了)
你能指出這棵樹的樹梢嗎?
C.接著往下看 出示赤腳,這個詞準會讀了?你記住赤了嗎?
什么是赤腳?(赤腳就是光著腳)所以赤就是光著
有一個成語叫“面紅耳赤”,這里的赤還是光著的意思嗎?
把這些詞語放進句子里,相信你會讀的更好。誰再來試試?(指名讀)
3、課文越讀越好了,誰還想接著讀?
⑴ 指名讀2,3小結(jié)。
、 這兩個小節(jié)寫的是誰在玩水?他是怎么踩水的?
使勁是什么意思?(用力)所以“勁”右邊半部分是“力”?
你們什么時候會使勁呢?
、 小哥哥盡情地玩耍著,但還不忘跟身后的——妹妹。一起讀好這個詞。
、 下面這個詞誰來讀?(發(fā)射)誰記住了“射”?(認識身字旁)
你能給射找找朋友嗎?(發(fā)射)
你以前有沒有聽過發(fā)射這個詞語?發(fā)射什么?(衛(wèi)星,火箭)
課文中是發(fā)射了什么?(興奮和驕傲)
、 誰能讀好這個詞?(興奮)【注意:興是后鼻音,奮是前鼻音】
這里還有一個多音字呢!興
“奮”誰記住他了?你能給他找找朋友嗎?(勤奮)我們要勤奮學習。
現(xiàn)在誰愿意來當小哥哥讀讀這兩小節(jié)?男小朋友齊讀。
4、小哥哥通紅歡喜的臉上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小妹妹又是怎么玩水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第四節(jié))
、耪l愿意讀讀這一節(jié)?
、 這里有個字特別難,誰會讀?(撅著)
我們平時會撅著什么?你能給大家示范一下嗎?
那“撅著”就是什么意思?(翹著)
課文中是撅著什么?誰撅著怎樣的小辮?(短粗的小辮)
⑶ 這個詞還是我們要認識的生字呢!誰記住了?(識記“短粗”)
短:認識新偏旁。短的反義詞是長。
粗反義詞是細。
、冗@里還有個難讀的詞語呢!誰來試試?(咬著唇兒)
你能做一個“咬”的動作嗎?因為要用嘴,所以咬是口字旁。
你能再說一說像“咬”一樣帶口字旁的字嗎?(吸,叫,喝)
誰再來讀讀這個詞?注意讀準兒化音。
課文中還有一個像這樣的詞兒呢?誰能讀好?(提著裙兒)
齊讀詞語。
難讀的詞語都能讀好,相信這一節(jié)你能讀得更好,誰來試試?
女小朋友齊讀。
(三)小朋友們讀得可真認真,拿起書,讓我們一起讀好課文。
三、識寫生字。
課文讀通順了可不能忘了生字呀!
出示生字:射、短,仔細觀察,寫好這兩個字要注意些什么?找準關(guān)鍵筆畫。
《雨后》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12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領略雨后的美景,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方法:
采用朗讀感悟法。
教具準備:
課文課件、圖片、生字卡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喚起生活經(jīng)驗
1.上課一開始,多媒體展示下雨后的場面。
2.教師問:“夏天,一場雷雨過后,你最喜歡干什么?”指名學生回答。
3.教師繪聲繪色地描述:“夏天,一場雷雨過后,空氣特別清新,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池塘里水滿了,明晃晃的,像一面大鏡子,碧綠的荷葉上晶瑩的水珠滾來滾去。青蛙在大聲地唱歌,蜘蛛在樹杈上忙著織網(wǎng)。家家戶戶打開門窗,大人們盡情地呼吸著新鮮空氣,孩子們一溜煙地跑出家門,盡情地玩耍起來。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見了,覺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們玩耍的情景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叫《雨后》。”教師板示課題。
4.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我們學習詩歌時首先要做哪些預習準備?”
生說,師總結(jié):要先讀通課文,再查字典了解字義,勾出不理解的詞語。
5.誰有興趣來讀讀課題?(指名讀,齊讀)
6.想知道詩里寫了些什么嗎?那就趕快去讀一讀吧!
二、營造樂讀氛圍,激發(fā)自主閱讀
1.樂讀的第一步: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幾分鐘時間,請你們借助漢語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一遍可以,兩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來多讀幾遍,還要把句子讀通順。不會的可以請教同學、老師。哪個小朋友讀得特別好,等一會兒請他當小老師領大家讀。
(2)檢查自讀情況。
出示詞語指名讀、小老師領讀、男女生比讀、打亂次序開火車讀。
2.樂讀的第二步:
(1)小朋友,生字新詞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分節(jié)讀課文,你喜歡讀哪一節(jié)就讀哪一節(jié),坐著讀可以,站著讀也行。
(2)小朋友,敢和別人比賽讀課文嗎?趕快去找對手比一比吧!看誰最厲害?”
3.談談總體感受:小朋友,讀了這么多遍,你有什么話想和大家說說?
三、學習生字詞
1.出示四張胖乎乎的小手卡片,問學生:“你認識了幾個?又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2.書寫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本子上練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認讀生字
三、運用想象,感受童心童趣
過渡:小朋友都說得這么帶勁,一定很向往,那就讓我們一起到雨后的廣場去看一看,玩一玩吧!
1.學生自由讀第一小節(jié)。
2.說說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3.如果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怎么玩呢?
4.剛才,你們玩得那么開心,說得那么起勁,現(xiàn)在,能用有感情的朗讀來表達出你們的快樂嗎?請你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想讀幾遍就幾遍,看誰讀得最快樂。
學生可以輕聲讀,也可大聲讀,可一個人單獨讀,也可以同桌合讀,還可跑下座位找好朋友一起讀,反正方式不拘。最后指名讀,并讓其他同學評議一番,說說理由。
四、通過表演,體驗生成快樂。
1.學生自由讀第二節(jié)。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這節(jié)內(nèi)容我想讓小朋友來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一定得把這節(jié)內(nèi)容讀熟,而且還要想一想可以怎么演?下面我們再好好讀幾遍課文,好嗎?
4.誰愿意來演一演?
。1)一男一女兩個學生表演。
(2)學生評議:你覺得他們哪兒演得最有趣?
。3)學生在小組內(nèi)再演一演。
5.你們能把這種有趣讀出來嗎?可以自由讀,也可以找好朋友比賽讀。教師相機出示插圖,評價:“讀得真不錯,把這圖上的有趣情景都讀出來了。”
6.教師采訪表演的孩子:“你滑了一跤,覺得怎樣?心里怎么想?”
7.我們再來看看書上的男孩是怎么做的?
8.學生采取多種方式讀第三節(jié)。
9.誰愿意來演一演?
10.老師覺得很奇怪,滑了一跤的男孩子,一邊嘴里說著糟糕,糟糕,一邊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這是為什么呢?
11.學生自由說說。
12.下面我們再來讀這一段,你能在讀時,把語氣讀得更像,表情更逼真嗎?
13.回歸整體,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一至第三節(jié)內(nèi)容。
六、總結(jié)課文:
學完這一課大家有什么收獲呢?請學生課后收集童年趣事,并在班上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交流。
七、作業(yè):
1.讓學生收集童年趣事,并在班上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交流。
2.讓學生收集反映童年生活的兒歌,在班上舉行兒歌朗誦會。
板書設計:
22.雨后
孩子們像神仙
雨后小哥摔一跤快樂
小妹想滑跤
教學反思:
《雨后》一文,是一篇反映孩童生活,富有童趣的詩歌。詩中運用極其細膩筆觸,描繪了一對兄妹雨后踩水嬉戲的有趣情景,準確而又傳神地刻畫了兄妹倆不同的個性特點及喜雨愛水的心理特征。全詩語言歡快流暢,富有節(jié)奏韻律,讀來瑯瑯上口,是一篇優(yōu)美的兒童詩,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
要培養(yǎng)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重視學生閱讀感受和體驗。歸根到底就是要突出學生閱讀行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體驗、整體把握,讓學生對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對詩歌的朗讀更要讓學生采用不同形式反復朗讀,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
《雨后》教案14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喚起生活經(jīng)驗
1、上課開始,聽兒歌《大雨和小雨》。
2、大雨嘩嘩下,大家聽到了什么?夏天一場雷雨過后,你最喜歡干什么?(引導學生暢所欲言)
3、教師繪聲繪色地描述:“夏天,一場雷雨過后,空氣特別清新,一條彩虹掛在天空。池塘里水滿了,明晃晃的,像一面大鏡子,碧綠的荷葉上晶瑩的水珠滾來滾去。青蛙在大聲地唱歌,蜘蛛在樹杈上忙著織網(wǎng)。家家戶戶打開門窗,大人們盡情地呼吸著新鮮空氣,孩子們一溜煙地跑出家門,盡情地玩耍起來。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見了,覺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們玩耍的情景寫成了一首詩,題目叫《雨后》!
教師板示課題。
4、誰有興趣來讀一讀課題?
指名讀,齊讀。(介紹作者)
5、想知道詩里寫了些什么嗎?那就趕快去讀一讀吧!
二、營造樂讀氛圍,激發(fā)自主閱讀
1、樂讀的第一步:
(1)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幾分鐘時間,請你們借助漢語拼音自由朗讀課文,一遍可以,兩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來多讀幾遍,還要把句子讀通順。哪個小朋友讀得特別好,等一會兒請他當小老師領大家讀。
(教師在學生自讀的過程中,在教室里巡視,發(fā)現(xiàn)讀得好的可以摸一下他的頭,以示鼓勵。發(fā)現(xiàn)錯的隨時糾正,對求助的熱情幫助。)
(2)檢查自讀情況。
出示:樹梢、赤腳、使勁、濺、糟糕、興奮、發(fā)射、短粗
指名讀、小老師領讀、男女生比讀、打亂次序開火車讀。
(讀中隨時給予積極評價,讓學生始終保持朗讀的興趣和熱情。)
2、樂讀的第二步:
(1)小朋友,生字新詞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分節(jié)讀課文,你喜歡讀哪一節(jié)就讀哪一節(jié),多讀幾遍。
(等學生讀完后,老師可相機評價:“你讀得真棒”“讀得真有興趣,你們能讀得這么有趣嗎?”“讀得不錯,再練一練,肯定能讀得更好”等鼓勵的話語,不斷激勵他們朝著新的目標努力,使他們相信自己“我能讀得更好”,“我一定能學得更好”。)
(2)小朋友,敢和別人比賽讀課文嗎?趕快去找對手比一比吧!看誰最厲害?”
(讓小朋友自己找對手比賽讀,樂讀的情緒會更大。)
3、談談總體感受:小朋友,讀了這么多遍,你有什么話想和大家說說?
三、運用想象,感受童心童趣
過渡:小朋友都說得這么帶勁,一定很向往,那就讓我們一起到雨后的廣場去看一看,玩一玩吧!
1、學生自由讀第一小節(jié)。
2、說說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3、如果你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會怎么玩呢?
4、剛才,你們玩得那么開心,說得那么起勁,現(xiàn)在,能用有感情的朗讀來表達出你們的快樂嗎?請你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想讀幾遍就幾遍,看誰讀得最快樂。
學生可以輕聲讀,也可大聲讀,可一個人單獨讀,也可以同桌合讀,還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讀,反正方式不拘。最后指名讀,并讓其他同學評議一番,說說理由。
四、通過表演,體驗生成快樂。
1、學生自由讀第二節(jié)。
2、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這節(jié)內(nèi)容我想讓小朋友來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一定得把這節(jié)內(nèi)容讀熟,而且還要想一想可以怎么演?下面我們再好好讀幾遍課文,好嗎?
4、誰愿意來演一演?
(1)一男一女兩個學生表演。
(2)學生評議:你覺得他們哪兒演得最有趣?
(3)學生在小組內(nèi)再演一演。
5、你們能把這種有趣讀出來嗎?可以自由讀,也可以找好朋友比賽讀。教師相機出示插圖,評價:“讀得真不錯,把這圖上的`有趣情景都讀出來了!
6、教師采訪表演的孩子:“你滑了一跤,覺得怎樣?心里怎么想?”
7、我們再來看看書上的男孩是怎么做的?
8、學生采取多種方式讀第三節(jié)。
9、誰愿意來演一演?
10、老師覺得很奇怪,滑了一跤的男孩子,一邊嘴里說著糟糕,糟糕,一邊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這是為什么呢?
11、學生自由說說。
12、下面我們再來讀這一段,你能在讀時,把語氣讀得更像,表情更逼真嗎?
(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再相機評議:“讀得不錯,我已經(jīng)看見你臉上有點興奮與驕傲了!薄白x得真棒,越來越像那個男孩了!崩蠋煹牟粩喙膭睿瑫箤W生越讀越有勁,越讀越精彩。)
13、回歸整體,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一至第三節(jié)內(nèi)容。
五、學習生字詞
1、出示四個生字:梢、赤、勁、妹,問學生:“你認識了幾個?又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2、書寫時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書上描紅。
4、在本子上練寫。
《雨后》教案15
一、攻克第一關(guān):正確朗讀。
1、聽讀,初步感知。
2、領讀。
3、自己讀(學習方法:不認識的字圈起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4、讀給大家聽,喜歡哪節(jié)讀哪節(jié)(師生互動評價,標準就是就是否準確,有無掉加字)。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特別強,特別就是已經(jīng)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非常高,遇到不認識的字他們會獨立解決,因此,完全不必老師扶持,該放手時就放手。
二、攻克第二關(guān):流利朗讀。
師:喜歡這首兒歌嗎?說說為什么喜歡。(自由說,注意強調(diào)說完整)
把詩歌讀熟了,讀流利了,就會更喜歡了。
1、合作讀,互相讀讀比比(標準就是就是否熟練,聲音就是否大)。
2、比賽讀,請人代替老師和大家比賽讀。
3、師生接龍讀。
[設計意圖]讀的特別好的同學往往會爭著獨立朗讀,不太自信的同學可能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朗讀,合作朗讀的形式可調(diào)動每個學生的朗讀興趣,既培養(yǎng)了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又達到了人人參與的目的。
三、攻克第三關(guān):有感情朗讀。
師:咱們一起讀了,老師真快樂,大家快樂嗎?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聽歌里的小朋友快樂嗎?(播放兒歌《水花花、泥花花》)
就是啊,雨中的小朋友真快樂!請大家認真讀一讀詩歌的.第一小節(jié),看看大雨過后,廣場上玩水的小朋友快樂嗎?
1、哪一句看出來了?(發(fā)散思維,積累語言,指導說話快樂得還像一樣。)
2、大家說得真好,他們的確很快樂,自己試試看誰能把他們快樂的心情讀出來。
3、自己試讀。
4、組內(nèi)讀,讀得好的別的小朋友可以給他加上動作演一演。
5、請小組表演讀,好的給配上音樂。(樂曲未完,大家閉眼聽,腦子里過電影別的小朋友會怎樣玩水,說一說)
[設計意圖]聽兒歌就是為了讓同學們體會小朋友盡情玩耍的快樂心情,為下面的有感情朗讀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又趁機讓學生放松身心,起到了休息的作用。而學生的表演則把課文的情景生動地再現(xiàn)出來,更重要的就是把雨后哥哥妹妹痛快的心情調(diào)動起來,再來朗讀,更加有感染力。給讀得好的同學配音樂,既提高學生興趣又渲染氣氛,最后達到曲終意未盡的效果,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使學生思維得到進一步開發(fā)。
第三階段:課外拓展階段。
布置個性化作業(yè)(任選一題):
1、背一背:把你喜歡的小節(jié)背給同學或父母聽。
2、畫一畫:把小朋友雨后玩水的情景畫成一幅畫和同學們交流。
[設計意圖]以學生為主體,在這里布置了兩個個性化作業(yè)任學生選擇,也就是尊重學生個性的具體體現(xiàn)。
【《雨后》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雨后春筍》教案11-18
《雨后》說課稿01-02
《雨后》教學反思【推薦】08-20
雨后教學反思(15篇)05-08
《雨后》教學反思(精選15篇)09-23
《雨后》教學反思精選15篇06-06
《雨后》教學反思集錦15篇08-21
《雨后》教學反思(通用15篇)10-10
《雨后》教學反思(匯編15篇)07-20
《雨后》教學反思合集15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