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研工作總結(合集)
總結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要做好歸納,寫好總結。那么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研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轉瞬間一個學期又將結束,回顧一個學期以來語文教研組所做的各項工作,有欣慰,有感動,也有些許缺憾。現(xiàn)將本學期我們語文教研組所開展的工作做一個要點回顧:
一、共同制定教研安排,明確工作要點和方向
學期初,我們在仔細學習區(qū)研訓中心的語文教科研工作安排的基礎上,結合我校教務處的工作支配,仔細制定了適合我校語文老師的教研組安排。然后利用周三的校本教研時間民主探討,加以完善,共同制定出本學期的教研組工作安排。有了安排,本學期的工作才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奮斗的目標。
二、仔細組織、落實各項教科研活動
1、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落實“一課三議”;
課堂教學始終是我們一線老師的主陣地,為了提高每一位老師的專業(yè)水平,打造精品課堂,本學期,我們語文組仔細落實開展了“一課三議”的研討活動。每位老師的研討課都要經驗以下幾個步驟:(1)個體深化鉆研教材,擬出初步的教學方案,與同年級老師商討確定最終的教學方案;(2)由參與“一課三議”研討課活動的老師進行一教,全體語文老師參加聽課,然后在校本教研時間集體議課,由執(zhí)教老師先自己說課,提出備課中及執(zhí)教時遇到的困難、懷疑,然后,全組老師針對課堂開展集體評課,解決該老師備課中及執(zhí)教時遇到的困難、懷疑,進行進一步的改進、打磨;(3)由執(zhí)教老師依據(jù)自己一教的狀況及老師們的評課進行再備課,進行二教;然后全組老師再參加觀摩;(4)借助點軍教化信息網(wǎng)這塊教研平臺,全組老師依據(jù)聽課狀況再次開展網(wǎng)上研討。扎實做到熬煉一人,成長一群。
一學期下來,共有王蓉、朱秀萍、汪敏、覃煥梅、楊鳳玲五位老師參加此次活動,“一課三議”的研討課共計10節(jié)。通過活動的有效開展,在肯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家鉆研教材的主動性和課堂教學實力,促進了老師的專題探討和我校的校本教研特色化發(fā)展。
2、接著開展“學習名師”的活動,加強學習;
本學期,我們語文組接著開展了“學習名師”的活動。依據(jù)老師們所反映的共性問題,都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比較難教的體裁是古詩詞的教學,因此本學期“學習名師”的活動中特意組織老師們觀摩竇桂梅老師的《村居》,王崧舟老師的《長相思》兩節(jié)精彩的古詩詞課例。竇老師執(zhí)教的《村居》,將教學的“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不僅僅是站在《村居》這篇課文上來教,而是站在《村居》背后的文化上來教,充分體現(xiàn)了她的主題教學觀。在教學中,竇老師緊扣“村居”,根據(jù)文字,文學,文化的臺階,通過扣文中字詞把課堂推向深化。每一個字的品析都那么鮮活,那么深刻,那么富有情味。在《長相思》教學中,王老師展示了他深厚的語文功底,無窮的語言魅力。在教學中,王老師還擅長營造詩的意境,在與詩人情感的真摯溝通中讓我們想象詩詞背后的意境,品嘗無窮的情感韻律。竇老師和王老師在課堂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真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聽課的每一個老師,老師們都感覺到聽名師的課真是一種享受,也對今后如何開展古詩詞的教學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
三、在探討中提升理論素養(yǎng)
本學期,我們語文組接著以《小學生習作評價》課題探討為突破口,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大膽探究、創(chuàng)新,對當前小學生習作現(xiàn)狀進行一個全面的思索、分析,確定習作評價應當怎么改革,明確今后探討的方向。通過對這一課題的探討,每一位老師都是探討者,對自己的習作評價進行仔細的反思、創(chuàng)新,并對自己的實踐狀況進行剛好的總結,相互溝通學習,在探討中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yǎng)。
今后努力的方向
針對本學期的活動狀況,我們教研組在以下幾個方面還要加強:
1、對于優(yōu)等和有潛力的學生,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照舊有待提高,聽說讀寫的實力還要進一步挖掘培育,整體的語文成果還需再上臺階。
2、加強以“研”促“教”的力度,加強新課程的學習,樹立現(xiàn)代教化的觀念。激勵老師主動撰寫教學案例和論文,相互學習溝通,取長補短,爭取多出成果。
【小學語文教研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研工作總結10-18
小學語文組教研工作總結05-23
小學語文教研工作總結07-06
小學語文教研工作總結(經典)07-21
小學語文教研工作總結06-29
小學語文教研組教研工作總結05-29
小學語文三組教研工作總結04-03
小學語文教學教研工作總結01-09
關于小學語文組教研工作總結05-07
關于小學語文教研工作總結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