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模板匯總六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zhàn),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fā)展:
1.知識目標: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特征。
2)知道動物的行為大多是通過運動來完成的,了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它們的 行為有密切的聯(lián)系
3)獲得關于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的知識。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jù)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2.能力目標:
1)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如進行“飼養(yǎng)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實踐性較強的活動。
3)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更好地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
認識科學通過技術轉化為人們改進生產(chǎn)和生活方式的手段,發(fā)展生產(chǎn)力,促進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又具有實踐價值。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因此,其實踐價值就相當于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具有兩面性。此外,盡管社會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會化,但是,科學始終不是萬能的,人類社會面臨的所有問題,并非都能依*科學來解決。
二、學情分析
通過初一的學習,多數(shù)學生對生物這門課比較有興趣,其中也存在著問題:班中成績差別懸殊,存在兩極分化現(xiàn)象,有的班級后進生比較多。針對以上問題,我要對學生加以鼓勵和引導,爭取再上一個新臺階,以期待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做好學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fā)展進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中學習的第五單元,是整個初中二年級生物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單元。其中涉及的內容廣,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多。
第一章至第三章內容,主要涉及動物的分類,讓學生區(qū)別那些是水中生活的動物·陸地上生活的動物·空中飛行的動物,以及這些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其中重點在第三章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這一章節(jié)強調了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重點闡述了動物與人類生活得關系。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講解了在生物圈中扮演了分解者的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通過這兩個章節(jié)的學習,使學生對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更加熟悉,同時也更加了解在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中很多渺小的東西往往在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六單元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中學生必備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其行為的基礎之一,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其認識和行動的必然結果。作為一個現(xiàn)代公民,應當理解每種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并且應當身體力行。因此,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在本冊教材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總結、回顧和發(fā)展,是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行為,同時,為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由自然人轉變?yōu)樯鐣舜蛳铝艘欢ǖ幕A。
四、教材重點、難點
重點:1、各種動物的適應性特征
2、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3、生物多樣性的內涵
難點:1、運動的結構基礎和形成機制
2、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
3、根據(jù)生物特征進行分類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村和新課程標準。
2、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
3、優(yōu)化教學方法,運用好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
4、認真組織好各次探究活動,注重學法指導。
5、認真做好培優(yōu)輔差工作,面向全體學生。
6、加強訓練,達到及時鞏固的目的。
7、成立好合作學習小組,并加強合作學習指導。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基礎,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面向全體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逐步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溝通和表達的能力。
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發(fā)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生物學》(八年級上冊)的學習,逐步實現(xiàn)以下發(fā)展目標
知識和技能
1.了解動物的主要群體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
2.了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們與人類的關系。
3.了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4.通過活動經(jīng)驗對生物進行分類是基于不同生物形態(tài)結構特征的相似性。
5.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飼養(yǎng)觀察蚯蚓”、“考察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6.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比如查詢和收集生物相關信息。
流程和方法
1.期初“三個一”:定目標,找互助伙伴,提出教學建議。采用“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互勉”的教學策略,可以增強主動性和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2.每節(jié)課“三個一”:問一個主題問題,記住一個知識結構,出一道試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歸納能力和自我檢測能力,盡可能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轉移給學生。
3.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教會學生學習。諸如
(1)面向問題的方法。根據(jù)“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是什么?如何適應環(huán)境?跟人類是什么關系?”自學、自答、自測、自我反饋,輔以同伴協(xié)助和老師點評,使學生掌握自學方法,形成自學能力。
(2)實驗探究法。讓學生更加熟悉“提問——做假設——做計劃——實施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的科學探究過程。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利用所學的生物知識,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中遇到的生物現(xiàn)象,增強學習興趣,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4)地圖識別的學習方法。新教材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看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理解和記憶。
(5)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理順知識的脈絡,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和記憶。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術條件分析
我在八年級教兩個班。根據(jù)上學期的學習和考試結果,學生整體水平較好,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生物感興趣,有一定的學習生物的基礎。八年級學生求知欲強,動手操作興趣濃厚。經(jīng)過一年多的學習,他們已經(jīng)獲得了一定的學習生物的能力。這學期生物遺傳變異的'知識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學生理解和靈活運用會有困難。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新學期要做好學習總動員,讓每個人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學習,爭取優(yōu)異的成績。
二、質量目標
1.基本知識目標:
(1)通過研究生物的繁殖和發(fā)展,學生可以更加自覺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fā)展。
(2)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生物和環(huán)境,讓學生更自覺地保護環(huán)境,促進社會發(fā)展。
2.基本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過程,具備初步觀察和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會擬定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可以利用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具備初步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1)能保持強烈的科學求知欲,愿意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會到克服困難和解決生物問題的喜悅。
4.具體的教學成就目標
通過率達到75%,優(yōu)秀率達到30%,平均分:65分,高分率:
三、具體教學措施:
1.根據(jù)具體的學習情況,精心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2.進一步發(fā)展自主學習課堂,探索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3.設置不同層次的課堂反饋練習,讓優(yōu)秀的學生得到發(fā)展,讓差生得到提高;
4.適當設計生物技術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5.定期舉行單元考試,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便檢查和填補空白;
6.帶領學生交流復習方法等。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情分析
本人所任教八年級的兩個班級,通過上學期學習情況和考試成績來看,學生整體水平不錯,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大部分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有興趣濃厚,有一定的學習生物學的基礎。八年級學生有較強的求知欲,對動手操作有較強的興趣,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學習生物學的能力,本學期生物中遺傳和變異這部分知識比較抽象看,較難理解,學生在理解與靈活運用方面會有難度。上課時用借助于多媒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新的一學期要做好學習總動員,讓大家潛心投入到學習中來,爭取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二、 質量目標
1、基本知識目標:
。1)通過學習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促進社會發(fā)展。
。2)通過學習使學生生物與環(huán)境,使學生更有意識地保護環(huán)境,促進社會發(fā)展。
2、基本能力目標:
。1)通過經(jīng)歷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過程,有初步的觀察能力、有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
。1)能保持對科學的'旺盛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zhàn)勝困難,解決生物問題的喜悅。
4、具體教學成績目標
及格率達到75%,優(yōu)秀率達到30%,平均分:65分。
三、 教學具體措施:
1、精心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針對具體學情因材施教;
2、進一步開展自主學習課堂,探索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3、分層次設置課堂反饋練習,使優(yōu)生得到發(fā)展,差生得到提高;
4、適當設計生物科技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5、定期舉行單元考試,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到查遺補漏;
6、引領學生開展復習方法交流等活動,讓優(yōu)生帶動差生共同進步。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jù),在繼承我國現(xiàn)行生物教學優(yōu)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huán)節(jié),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后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fā)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xù)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教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七年級上冊)。
三、具體措施:
1.繼續(xù)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tǒng)教育優(yōu)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chuàng)新和提高。
2.繼續(xù)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
堂教學模式,并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并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于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和技術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為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信息資料、數(shù)據(jù);或呈現(xiàn)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huán)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經(jīng)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shù)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并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9.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四、教學要求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xù)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xiàn)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fā)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于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fā)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yǎng)。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5.按學校要求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總課時為54課時,每周3課時。
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1單元 探索生命的奧秘
第一章 周圍的生物世界
第一節(jié) 我們周圍的生物: 1課時
第二節(jié) 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2課時
第三節(jié) 我們身邊的生物學:1課時
第二章 探索生命的
第一節(jié) 探索生命的器具:2課時
第二節(jié) 探索生命的方法: 1課時
第2單元 生物的結構層次
第三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第一節(jié) 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2課時
第二節(jié) 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2課時
第三節(jié) 細胞分裂與分化:2課時
第四章 生物體的組成
第一節(jié) 單細胞生物: 1課時
第二節(jié) 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 2課時
第3單元綠色植物的一生
第五章 綠色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jié) 植物種子的萌發(fā):2課時
第二節(jié) 植物根的生長: 2課時
第三節(jié) 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 2課時
第四節(jié) 植物莖的輸導功能: 3課時
第五節(jié) 植物的開花和結果: 2課時
第六章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第一節(jié) 植物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 1課時
第二節(jié) 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 2課時
第三節(jié) 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 3課時
第四節(jié) 植物的呼吸作用:2課時
第五節(jié)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應用 :1課時
第七章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jié) 綠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課時
第二節(jié)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物質循環(huán): 2課時
第三節(jié) 綠化,我們共同的行動:
復習:10課時
1課時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6
興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如果要讓學生感興趣,教師就要飽含情感。編輯了最新一年--20xx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歡迎閱讀!
一、 指導思想
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精神,以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為依據(jù),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和教育規(guī)律,面向全體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逐漸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合作和探究過程中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逐步養(yǎng)成學生熱愛自然、關注生命、關注社會發(fā)展的責任感。在此基礎上,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二、教學目標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逐步實現(xiàn)以下發(fā)展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特征。
2、了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系。
3、了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jù)不同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特征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5、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如:進行“飼養(yǎng)和觀察蚯蚓”、“調查動物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檢測不同環(huán)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活動。
6、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如:進行生物學相關信息資料的查詢和收集。
過程與方法:
1、期初“三個一”:訂一個奮斗目標、找一個互助伙伴、提一條教學建議。采取“目標激勵、同伴互助、師生共勉”的教學策略,增強主動性,密切合作性,促進師生共同成長、可持續(xù)發(fā)展。
2、每堂“三個一”:提一個學科問題、記一個知識結構、出一份測試試題。著意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能力、歸納能力和自我檢測能力,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盡可能讓渡給學生。
3、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如:
(1)問題導向法。指導學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態(tài)結構特征?如何適應環(huán)境?與人類的關系如何?”等基本問題自主學習、自主解答、自主測試、自主反饋,輔以同伴互助和教師點評,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實驗探究法。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實驗操作)——得出結論——表達交流”的科學探究的方法流程。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法。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xiàn)象,提升學習興趣,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4)識圖學習法。新教材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可讀性強。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讀圖,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直觀把握和理解記憶。
(5)比較法和歸納法。引導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比較和歸納,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lián)系,理順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結構,加深理解記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觀點。
2、了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chǎn)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熱情以及促進社會進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為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確立全面的技術觀和價值觀。
三、學情分析
一方面,經(jīng)過七年級一個學年的學習,學生對生物學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對生物學習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識、生物實驗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不少同學還對生物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為八年級的生物教學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不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存在目標不明確、自制力不強、主動性不足等問題,具體表現(xiàn)是學習習慣懶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業(yè)馬虎,好奇心有余而自覺性不足,學習成績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
因此,從本學期開始,在進一步激發(fā)學習興趣、加強課堂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學習思想引導、學習方法指導,特別是學習過 程和效果的監(jiān)控,不僅要讓學生態(tài)度端正、學習得法,還要促使學生養(yǎng)成及時鞏固、持之以恒的良好習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明顯的進步,學習成績有大面積的提高。
四、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fā),內容編排圖文并茂,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置豐富多樣,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本冊書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與七年級的《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為《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樣性及其保護》離不開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人、動物、細菌和真菌等有機組成部分的和諧共存,前后內容之間有很強的關聯(lián)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要注意類別知識的橫向對比,又要注意結構知識的縱向梳理,還要注意基本知識的多向遷移,搭建過渡橋梁、構建知識網(wǎng)絡,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會貫通。
五、基本措施:
1、備課標、備教材。認真鉆研新課標和教材,明確教學要求,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本單元本節(jié)課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同時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學過程.
2、備學生。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3、備教法、備學法。根據(jù)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瞄準教學目標,靈活采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等手段,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jù)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采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問題發(fā)現(xiàn)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4、備作業(yè)。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除了少數(shù)課后實踐性的作業(yè)之外,其他知識性書面作業(yè)盡可能當堂完成、當堂批改、及時反饋,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作業(yè)的效果。
5、 備教學流程。精細設計教學流程,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自主學習做好引領,為探究性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提問,注意知識教學、分組實驗和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對學生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
周別
教學內容
1
第五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水中生活的動物
2
第二節(jié) 陸地生活的動物
3
第三節(jié) 空中飛行的動物
4
第二章
第一節(jié) 動物的運動
5
第二節(jié)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6
第三節(jié) 社會行為
7
第三章
第一節(jié) 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8
第二節(jié) 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9
第四章
第一節(jié) 細菌和真菌的分布
10
第二節(jié) 細菌
11
期中考試
12
第三節(jié) 真菌
13
第五章
第一節(jié)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4
第二節(jié) 人類對細菌和真菌的利用
15
第六單元 第一章
第一節(jié)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16
第二節(jié) 從種到界
17
第二章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18
第三章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19--22
復習和期末考試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反思09-11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反思06-07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總結06-06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7-06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6-28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6-02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08-26
生物八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05-15
八年級生物上冊教學計劃05-24
八年級生物上冊的教學計劃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