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
一、教材簡析:
我校的校本課程是以校長為課題組長,由課程教科研專家、校長、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學生組成的《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溢滿校園》校本課程開發(fā)小組開發(fā)編寫的,以適合學生閱讀為本,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開發(fā)本地區(qū)資源,而編寫了《書香童年》系列讀本,以此作為校本課程教材。一冊教材使用一學年。
五年級以《書香幽徑》為主題,六年級以《夢尋書香》為主題。內容分為四個單元,包括經典古詩文、美文選讀、兒童名著選讀、洞頭文學。
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以及隨著學校圖書室藏書的豐富,發(fā)現(xiàn)本書中的許多內容已經不適合五六年級學生的學習了,如古詩詞,學生都已經學習過了,就不必要再教學了。因而,本學期另外推薦學習三首詩詞和一些新進的童書,對五六兩冊校本教材進行整合教學。
二、學期教學目標;
1、通過課堂引領,引導學生多進圖書室、多讀課外書,激發(fā)學生讀書興趣。
2、讓學生學會自主與探究學習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3、提高對文學、藝術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4、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5、通過綜合研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提高語文綜合學習能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地處海島農村,與溫州深水港相鄰,學生來源素質較差,家長一般為普通海島漁民的子女,一部分是外來民工子女。雖然家長主觀上也有要求子女有出席的愿望,但缺少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學生大都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興趣、習慣,更沒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另外,由于家庭經濟原因,學生很少有課外書,個別有藏書的`也只有少量。
四、教學措施:
1、利用校本課程時間,有組織的上好《書香童年》校本教材。
2、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堅持謝觀察日記、讀書筆記,引導學生用心觀察生活,用筆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
3、結合學!熬C合研究性學習”的校本教研主題,指導學生進行綜合研究性學習,挖掘、展示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課時安排
詩詞教學
3課時
美文欣賞
5課時
童書閱讀
4課時
研究性學習
3課時
洞頭文學
1課時
機動
1課時總計
六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加強優(yōu)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熏陶和修養(yǎng)。
2、具體目標:①培養(yǎng)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③培養(yǎng)小學生讀書興趣,增加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yǎng)。④通過天天誦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三、誦讀內容:
《溪居》等7篇古詩文
《論語》《大學》《老子》中精選片段
《山海經》中神話故事
四、教學原則
模糊性原則:不求甚解,只求熟讀成誦。
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guī)定階段完成規(guī)定內容外,誦讀更多的經典,并給予相應的評價。
鼓勵性原則: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熱愛經典為根本。
五、教學措施
1、每天利用午間活動時間、集會、路隊誦讀形成常規(guī),選自覺誦讀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教師要提倡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誦讀方法,充分利用每天語文課前一兩分鐘時間,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
2、每周兩節(jié)閱讀課時間,進行經典吟誦、演講,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等詩經學習游戲活動。
3、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媒體?稍诮淌抑袕堎N一些學生的古詩文書法作品;在黑板的一角開辟“每周一詩”且定期更換;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古詩文誦讀活動……凡此種種,旨在創(chuàng)建一個充滿古韻的班級環(huán)境,使學生置身其中,隨時受到傳統(tǒng)詩文的熏陶和感染……
4、不進行嚴格的考核。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激勵爭優(yōu)。
5、設立經典誦讀評價卡。評價卡分別由“教師、家長、小組、自評”四部分組成,形成評價體系,使經典誦讀持久、有效地進行。
6、每月舉行一次誦讀擂臺賽,評選班級“誦讀大王”、“誦讀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發(fā)學生們的誦讀熱情。
五、教學評價
采用 “彈性評價”方式。
每周評價:評價的時間是星期一早上。老師只要用一分鐘,親自考一個學生,會背了即算通過,即給他一顆星。該生即指定為一周的誦讀班長。每天由值周班長領誦。讓他利用下課時間去檢測組長,組長再去檢測組內同學。不能通過檢測的人,記下名字,讓他利用下課時間,拿著書,補念約二十或三十遍即可,補念二三十遍后,不管是否會背,也給他一顆星。
【六年級校本課程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01-22
英語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1-15
國畫校本課程教學計劃09-29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5篇)06-28
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5篇08-21
小學校本課程教學計劃12-09
小學校本課程教學計劃04-27
校本課程教學總結11-18
校本課程教學設計07-31
校本課程德育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