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長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船長教學反思(精選17篇)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wù)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教學反思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船長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船長教學反思 篇1
《哈爾威船長》是一篇小說。課文敘述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巨輪猛烈撞擊時,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60名船員安然脫險,自己卻堅守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一、抓住主線、透徹分析
這篇課文篇幅比較長,在有限的四十分鐘課堂內(nèi),如何引導學生把這么長的課文學透呢?在教學中我引領(lǐng)學生抓住“三道命令”、“三個場景”、“一個中心”去學習這篇課文,感覺效果不錯,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wù)。
“三道命令”。
1、“大家安靜!注意聽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六十人全都救出去!”(其實船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他把自己給忘了。)通過反復(fù)誦讀、品味。學生感受到哈爾威船長在危難之際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同時,從他的命令中還能感受到哈爾威船長以身作則、臨危不亂的可貴品質(zhì)和幫助弱者的人道主義精神。主人公的特點躍然紙上。
2、“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的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這是一道威嚴的命令,一方面體現(xiàn)了哈爾威船長同情、保護弱者的人道主義精神,是我們所陌生的紳士風度的體現(xiàn),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哈爾威船長行事果斷,雷厲風行的作風。在當時那種混亂不堪的情況之下,發(fā)出這樣的一道命令,既震懾了一些自私自利之徒,更感動了絕大多數(shù)的人,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充分體現(xiàn)了哈爾威船長是一位指揮有方的優(yōu)秀船長。
3、“快救克萊芒!”(克萊芒是個見習水手,他還不過是個孩子。)這道命令不僅折射出哈爾威船長的人性之美,反映了他在如此危急時刻,仍一心想著他人,也照應(yīng)了上文的“他把每件事和每個人都考慮到了”這句話。真不愧是大家之作。
“三個場景”
1、課文第九自然段所描寫的船上混亂不堪的場景。這一場景的描寫,一方面反映了當時船上形勢之危急,災(zāi)難之嚴重。另一方面,船上人們爭相逃命的情景也與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救援工作的形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彰顯了哈爾威船長的高大形象。
2、課文第三十三自然段對哈爾威船長指揮救援工作場景的描寫。他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著全船人展開自救工作。以身作則,領(lǐng)導者全體船員幫助乘客脫險。還有力地控制著整個船上的局面。危難之際,忙而不亂。這真是一位指揮若定、叱咤風云的船長!
3、課文第三十九自然段對哈爾威船長以身殉職場景的描寫。這一場景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哈爾威船長視死如歸的高大形象。同時,我們也仿佛看到了哈爾威船長那種視“諾曼底”號為自己的生命,誓與輪船共存亡的英雄氣概。這真是一位頂天立地、有情有義的船長!
“一個中心”
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高度贊揚了哈爾威船長偉大的一生,給文章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肮柾L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quán)利!薄坝忠淮巍闭f明有許多次,可見,每當危險來臨之時,哈爾威船長都是這么做的!坝⑿鄣臋(quán)利”不是為自己名垂千古的權(quán)利,更不是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權(quán)利,而是每當危險、災(zāi)難來臨之時,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亡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權(quán)利。哈爾威船長無愧于英雄的'稱號。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老師敢于真正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適當引導、點撥,學生也能把文章學透、學好。
二、品析對話,抓住細節(jié)
在教學中,我抓住船長面對人們的慌亂,兩次下命令的段落指導學生朗讀,體會感悟到船長尊重婦女、愛護兒童的崇高品質(zhì),在危及時刻更能體現(xiàn)船長考慮周到、沉著鎮(zhèn)定、保護弱者,為救援工作的順利展開進行了一系列的指揮,可見這就是船長的職責,這就是船長崇高的品質(zhì)。在整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在讀中所悟,感受船長的“忠于職守”。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情品味。
在教學最后兩個自然段時,我為孩子們設(shè)計了情境對話。當孩子們已經(jīng)體會到那“偉大的靈魂”是哈爾威船長卓越的精神時,我順勢動情地說道:“當哈爾威船長隨著輪船一起沉入深淵時,他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時,孩子們,“瑪麗”號巨輪上得救的人們可能都會焦急地呼喚著什么?船長哈爾威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他的內(nèi)心又可能在想些什么?”我分別請幾名同學對課文的內(nèi)容進行補白。伴隨著動人的旋律,通過學生的思考,一對一的交流,既訓練了學生寫話、說話的能力,同時進一步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孩子們深深地體會到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船在人在,船亡人亡的大無畏精神。
四、音樂渲染、感悟升華
本課的亮點在于我精心地設(shè)計了配樂朗讀,在相應(yīng)的音樂伴奏下,學生的情感得到再次升華,在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如能進行恰當?shù)姆蹲x,學生的朗讀效果會更好。最后,我把船長的精神圈畫成了一座豐碑,并且請學生為之寫上墓志銘,把學生的落實在語言上,使情感得到再次升華。
當然在本課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遺憾:一是學生由于課文的內(nèi)容比較長,讀得不夠熟練流暢。二是對學生的關(guān)注面不夠廣,沒能給更多的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
船長教學反思 篇2
“哈爾威船長的一生都要求自己要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一次運用成為一名英雄的權(quán)利!闭n文學到這里,教室里靜悄悄的,船長的英雄行為震撼了同學們的`心靈。
在學生想象寫話時,周炳說道:“船在人在,船亡人亡,作為一名船長,哈爾威不能離開自己的船,這是船長的職守……” 同學們紛紛表示贊同。
哈爾威完全有機會逃生,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作為船長,他必須選擇死亡。“人在船在,船亡人亡”,哈爾威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捍衛(wèi)船長的尊嚴,教材之所以用《船長》為題,而不用《“諾曼底號”遇難記》為題,我想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所以,當每一次海難,我們就會目睹一個船長的尊嚴,目睹船長這個職業(yè)的尊嚴。在海難面前,幾乎每一個船長都會選擇與船同存亡!疤┨鼓峥恕钡氖访芩惯@樣做了,“諾曼底”號的哈爾威又一次這樣做了。 哈爾威成為了英雄,他成為英雄其實很簡單,只是“運用了他船長的權(quán)利”。作為船長,哈爾威必須選擇死亡。那么,到底是他的什么精神值得我們肅然起敬呢?我想,應(yīng)該在那么幾個字眼上: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
忠于職守,做人之道,看起來平常,真正做到又是何等的困難。在利益面前,特別在死亡面前,更是能夠考驗一個人的敬業(yè)精神和為人之道。我們的社會,最需要弘揚的應(yīng)該是這樣的精神。我想,這才是我們所需要在這篇課文挖掘與學習的東西。
船長教學反思 篇3
教學感悟:
一、深入鉆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
課文是英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說《船長》,講述的是一個動人的故事: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由于“瑪麗”號巨輪的突然撞擊,“諾曼底”號輪船的船身被撞開了一個大口子,船上的乘客無不驚惶失措,爭相逃命,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哈爾威挺身而出,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全體人員有條不紊地撤離,而自己卻以身殉職,與輪船一起沉入大海。反復(fù)讀了幾遍課文,我有三點想法:其一,既是小說,就應(yīng)該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感知哈爾威船長這一形象上,通過品讀課文感受人物的高貴品質(zhì)。其二,文章最后說: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quán)利。這是作者對船長的評價,也是對后人的期盼。如何讓學生認識英雄的本質(zhì),在心中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這是教學的難點。其三,怎樣在強調(diào)人文性的同時不偏廢工具性,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是我在教學前重點思考的三個方面。
二、將朗讀感悟和品味賞析相結(jié)合。
整堂課我把船長形象的剖析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引導學生讀書探究:第一,感悟內(nèi)容,探究內(nèi)涵,發(fā)覺文本的深層含義。諸如船長下達命令的順序,與船員們對話的用意,把自己置身于度外。第二,品味語言,賞析寫法,領(lǐng)悟語言的奧妙,如對“吼”字的品悟,對船長和船員們對話的賞析等。特別是對“對話”的描寫,訓練的著力點不是在內(nèi)容上,而是在寫法的賞析上,通過比較,不僅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當時情況的緊急,船長的鎮(zhèn)定,還領(lǐng)悟到“對話”描寫的奧妙和技巧,有助于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第三、重視讀書訓練,以讀促悟,讀中見悟。通過“默讀”,讀進文字里去,想象當時的情景,通過朗讀,讀出了“文字背后的力量與威嚴!”
三、將人文性和工具性相整合。
關(guān)于寫作特色的教學,近30年來,慢慢地被淡化了下來,然而,《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領(lǐng)悟”和“了解”“表達方法”。所以在教學的第三環(huán)節(jié)上我從全新的角度進行了新的探索:一是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比較,領(lǐng)悟課文結(jié)尾安排的藝術(shù)效果,從中感受到“悲劇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二是引導學生領(lǐng)悟選材的高妙,“一件事寫盡一生”“最后的20分鐘把他(船長)一生的品質(zhì)都寫出來了;三是通過“現(xiàn)身說法”,三讀船長的三次不同收獲,使學生明白“不同時期讀同一篇文章可能就會有不同的收獲與發(fā)現(xiàn)”。老師的這個嘗試,與傳統(tǒng)的“寫作特色教學”相比,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教學的目的不同,即由傳統(tǒng)的寫作知識教學轉(zhuǎn)向了訓練綜合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提高閱讀“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他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課標”所倡導的.表達方法教學,絕不是單傳的“工具性”訓練,而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合訓練的最佳途徑,是對教材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學資源最充分的挖掘。
教學遺憾:
1、小說中雨果的高明之處就是借助船毀將傾,人們極度慌亂的境況,來凸現(xiàn)船長的崇高形象?紤]到整堂課的時間關(guān)系,我在處理第二小節(jié)時過快了點,未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那場災(zāi)難的嚴重性和人們的極度恐慌。
2、今天課堂上發(fā)言的人算是比平時多了些,但發(fā)言的面還不是很廣,如何調(diào)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投入教與學的過程中,還需進一步努力。
3、盡管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方面作了嘗試和努力,但真正的落實還要在課后去花功夫。如何引導學生大量進行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閱讀,豐富學生文化知識,豐厚學生文化底蘊,作為語文老師,我們還須多想辦法。
船長教學反思 篇4
語文教學上的難點直接影響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教學中應(yīng)選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突破難點,優(yōu)化課堂教學,這是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而難點如磐石,我在教學過程中認真鉆研教材之余,將難點進行分流,采用分層次擊碎難點法。學生們加深了對重點,難點內(nèi)容的理解,達到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好效果。
就以我所教《船長》一文為例來說,我考慮到學生課前有了一系列的知識作奠基,我教學時直奔中心,爾后分幾個層次進行逐層突破這一教學難點。
突破難點層次一:談話引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哈爾威船長是個怎樣的人?
第一次照應(yīng):哈爾威船長一生……英雄的權(quán)利。
引導學生關(guān)注關(guān)鍵詞,指名用自己的話初步說說“忠于職守”、“做人之道”的意思。怎樣理解句中的“又”?在引導學生理解與朗讀中初步感受船長的人性之美麗。
突破難點層次二:課文怎樣具體寫他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以此輻射全篇,帶動全文的學習。
預(yù)設(shè)1、客輪遇險以后,船長想到的是60個人的安全,惟獨沒有想自己,這60與1的對比,揭示了他忘我的品質(zhì)。在人們混亂時,船長站在指揮臺上,“威嚴的聲音壓倒了一切呼號和嘈雜”,兩處對比,突出了船長的鎮(zhèn)定自若,臨危不慌。我順勢點明:多好的船長啊,在緊急關(guān)頭他仍然忠于職守,仍然履行著做人之道。接著,提升學生的朗讀層次:“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段話,相信你會比剛才讀得更好。”第二次照應(yīng):“一生都要求自己……一名英雄的權(quán)利”。
及時小結(jié)過渡、他是一位普通的船長,他更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家。在過渡語中為后面理解“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指揮著,控制著,領(lǐng)導著大家!币痪浣档碗y度而服務(wù)。
預(yù)設(shè)2、客輪遇險后,哈爾威船長“大聲吼道”,“簡短有力的對話”,“指揮著,控制著,領(lǐng)導著”,下達著命令,一切都在聽從他的調(diào)遣。我借用多媒體的聲像,引導學生合作讀這段簡短有力的對話,共同感受船長那堅不可摧的意志。在這偉大的靈魂面前,災(zāi)難也望而卻步!,緊扣夠了感受船長臨危不亂,鎮(zhèn)定自若,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無不震撼學生的心靈。此時,我進而順勢引導:這一切,都得感謝我們“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好船長啊。再來讀讀這段話,相信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在緩緩地引導中逐步提升朗讀的層次,使船長這一光輝形象日益豐滿。引導學生第三次照應(yīng):“一生都要求自己……一名英雄的權(quán)利”。過渡:他是一位普通的船長,他更是一位出色的指揮家。過渡語言中更好地兼顧到與上文的統(tǒng)一性。
預(yù)設(shè)3、危急中還不忘搶救見習水手克萊芒,突出了人物果斷、堅決的性格。從這里更可以看出船長他關(guān)心孩子,他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這里僅作略處理。
他不僅僅是個指揮者,也不僅僅是個控制者,他是這場災(zāi)難,乃至這場生死搏斗的領(lǐng)導者啊!
突破難點層次三:運用特寫鏡頭,展現(xiàn)人物形象,升華情感,掀起高潮。
“船長哈爾威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隨著輪船一起沉人了深淵。”學生應(yīng)和著舒緩的.音樂,欣賞著船長沉入深淵動態(tài)畫面,聆聽著我聲情并茂的朗讀,感受著“忠于職守”的美麗……我順勢推波助瀾:讓我們懷著敬仰激動的心情再次感受一位英雄的做人準則。回環(huán)照應(yīng):哈爾威船長……一名英雄的權(quán)利。最終在深情的呼喚中情感達到頂峰。哈爾威船長沒有豪言壯語,他猶如一座豐碑屹立在船頭,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遠在學生心中定格。
自我感覺這種循環(huán)回復(fù)、一詠三嘆的教學方法很利于突破難點,學生對船長的敬畏之情在一次次與文本的 交流中得到升華。
船長教學反思 篇5
《船長》這篇課文節(jié)選自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說《船長》。小說敘寫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后即將沉沒時,鎮(zhèn)定自若,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安然脫險,自己卻屹立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全文集中筆墨,多方面刻畫人物形象,所以,抓住課文重點段落體會船長的高大形象是本文的教學重點,F(xiàn)在上課之前有一個習慣,喜歡去鳳凰語文上走走看看,這次更是不例外,有關(guān)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還真豐富。總算找到了一些上課的思路。
整堂課上下來有這樣的感受:
1.學生積極性很高,熱情高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言善道,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表現(xiàn)欲強。
2.課件簡潔,選擇的素材恰到好處,《泰坦尼克號》的錄象片段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受當時場面的混亂,從側(cè)面凸顯船長的臨危不亂,最后兩小節(jié)的配樂感人,渲染到位,讓學生們從心底升騰起對船長的崇敬之情。
3.但是整堂課,由于最后時間匆忙,跳躍性大,所以重點部分一帶而過,沒有讓學生細細體會,實屬教學遺憾。其實,可以進行板快式的.教學,沒來得及上的留待第三課時,不必搞得如此匆忙。
4.文章中的一段對話是閱讀重點,但是沒有指導到位,以至于學生讀的時候一味求快,失去了力量。就顯得急躁,船上的人們也聽不清楚。失去了文章的本味。
“凡優(yōu)秀教師都是反思型教師。”何況自己才初出茅廬,更得不斷反思。
船長教學反思 篇6
《船長》這篇文章講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鎮(zhèn)定自若,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有秩序地乘救生船脫險,自已卻屹立在船長的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歌頌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已救人的崇高精神。認識哈爾威船長這個人物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教學中我以“課文怎樣具體寫他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為主線貫穿課堂,層層遞進,重點突出,通過兩段對話的感悟、理解、朗讀,了解船長的忠于職守,他的做人之道,了解他的英雄行為。
課堂中由面到點,展幵討論。如文中有一名話“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幵槍打死他!”那么船長會幵槍嗎?討論中出現(xiàn)了兩種看法:會!不會!激起了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感受其人格魅力。
我覺得不足之處在于內(nèi)容上挖的不深,沒有抓住關(guān)鍵點,挖掘內(nèi)涵,挖掘人物的`人性美,如文中船長問“還能堅持多少分鐘?”“20分鐘”“夠了”船長說。教學時,對于這段話我是一筆帶過的,其實其中大有文章可作,為什么說20分鐘夠了?20分鐘之內(nèi),要將60名乘客轉(zhuǎn)移,要做多少事?20分鐘對于救人來說寬裕嗎?可是船長說“20分鐘夠了”,正體現(xiàn)出他的沉著、冷靜?磥斫滩倪是需要進行深入挖掘。
新課標強調(diào)課堂應(yīng)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我在想如果教學中抓住“臨危不亂”這個詞組織學習,從那兒看出危險?亂又表現(xiàn)在那兒?船長又是怎樣“臨危不亂”的?通過船長動作、語言、感悟體會其品質(zhì)。這樣就避免了教師牽引明顯。以學生為主,放手讓學生去學習,抓住重點,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這樣效果會更好。
船長教學反思 篇7
《船長》講述的是一個動人的故事: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由于“瑪麗”號巨輪的突然撞擊,“諾曼底”號輪船的船身被撞開了一個大口子,船上的乘客無不驚惶失措,爭相逃命,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哈爾威挺身而出,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全體人員有條不紊地撤離,而自己卻以身殉職,與輪船一起沉入大海,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試著抓住重點,把能夠展現(xiàn)船長風采的部分,尤其是他的語言和行為,反復(fù)朗讀,認真體會,感悟理解。
第二自然段正面描寫了船長組織自救工作的經(jīng)過。船長下達了四次命令。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和第二次命令。在學習第一次命令時,我就讓學生進行了三讀。這三讀各有目的各有側(cè)重,層層深入,由表及里,在讀中品文,在讀中感悟。一讀理解“吼”,為什么吼?怎樣吼?二讀品句,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出哈爾威是位怎樣的船長?三讀傳情,把自己對船長的敬仰之情通過朗讀傳達出來。
第二次命令是船長與機械師、大副對話中的一句,必須將它們視為一個整體,讓學生反復(fù)朗讀才能理解。首先我讓學生找出了第二次命令,指名朗讀,由此發(fā)問:“船長為什么要下達這個命令?”學生在片刻的思考之后,聯(lián)系上文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原來第一次命令沒有收效,人群簡直像瘋了似的,亂得不可開交。我又抓住“不可開交”一詞,讓學生想象當時亂的程度,讀出亂的場面,但不是齊讀,各自按自己的理解讀,不求齊,只求亂。再讀讀第二道命令,說說船長究竟會不會開槍?學生毫不猶豫地齊聲回答:“不會!薄盀槭裁茨?”我立刻追問。學生說:“因為前面寫道船長必須把六十人救出去,救人是船長的職責,他是不會讓一個船員死亡的。他這么做只是嚇唬一下男人們!蔽易穯枺骸叭绻娴挠腥艘獡屧谇懊婺?”有學生說:“我認為如果有人真的敢走在女人前面,船長也可能會開槍打死他的。因為這樣才能保證絕大多數(shù)乘客的安全。這樣后面的男人才不會擁擠!辈灰粫䞍,又有學生發(fā)言了,他說:“我覺得船長還是不會這樣做的。這樣的命令起的是威懾作用,這是一個很有智慧的'船長。”另外抓住“20分鐘”,讓學生知道這實際上穩(wěn)定了大家的情緒:大家享有了知情權(quán),就不會為逃生而拼命擁擠,只要有序撤離,大家的生命都有保障。通過朗讀、討論,船長的形象變得更加高大起來,學生也由此認識了一位始終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船長。感悟到此,也還是不夠的。我又繼續(xù)引導學生分角色閱讀船長與機械師、大副的對話。讓學生體會到:情況危急,語速應(yīng)急促;命令是威嚴的,語調(diào)應(yīng)凝重有力;討論是點睛之筆,應(yīng)讀得稍慢、莊重。學生帶著自己的感悟去讀對話,自然就讀得到位,讀出味來了。船長在這一過程中的“忠于職守”的高大形象就光彩照人了,
隨后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十五自然段,讓學生進一步回味船長在組織自救過程中的“指揮”、“控制”、“領(lǐng)導”,對哈爾威船長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了。
船長教學反思 篇8
《船長》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寫的一篇短篇小說。課文主要講述了“諾曼底”號在行進中突然遭到“瑪麗”號大輪的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哈爾威船長鎮(zhèn)定自若的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秩序井然的脫險,自己卻和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
在學完這篇課文時,我問大家對這篇課文是否還有疑問,一個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船長為什么要與輪船一起沉入深淵,他完全有機會與其他乘客和船員一起安全脫險啊,他的這個犧牲有必要嗎?”說實話我在備課時,也想到過這個問題,也有這個疑問。但此時有學生提出,我正擔心講不好這個問題,會影響到學生對哈爾威船長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時,有個學生舉手回答說“我認為哈爾威船長與諾曼底號之間有很深的感情,也許諾曼底從一開始就是和船長一起出海,在這么長的時間里,船長早已把船當作自己的親人,或是自己的孩子,他怎么舍得拋棄自己的孩子自己獨自逃離呢?”另一學生補充道:“船長的與船一起沉入深淵,更能使我們感受到哈爾威船長以身殉職、忠于職守的的高貴品質(zhì)。
對于同學們的回答,讓我感到有點吃驚,原來我“小看”了我的`學生,也讓我看到了學生動腦思考、積極向上,他們對文本的認識是我們所想象不到的。同時也讓我明白不能再有老眼光審視學生,應(yīng)該走進學生,走進學生的心靈,更多的了解他們。
船長教學反思 篇9
拿到一個文本,如何切割文本?如何設(shè)計教學?這是對我們語文老師最基本的要求。今天,顧老師通過抓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來披文入情,品析人物,感悟人物,努力構(gòu)建的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無疑是成功的。
本文的主人公——哈爾威,一個真正的英雄。在危難面前,選擇了沉著、鎮(zhèn)定,在慌亂面前,選擇了冷酷、鐵面,而在死亡面前,他卻選擇了沉默。形象離不開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細節(jié)。教學中,學生們通過尋找英雄的語言、行動,感受了英雄的`高貴、偉大,使人物站了起來,活了起來。
整堂課的教學,陸老師注重知識的整合,語文教學的工具性、情感人文性相融一張,奏響了語言和情感的和諧樂章。讀議結(jié)合的教學,暢所欲言的表達,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以及不盲從別人,不盲從文本,敢與發(fā)表不同見解的品質(zhì)。抓重點句的品析,挖掘出了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一個“吼”字,不僅吼出了情況的危急,更吼出了一個偉大的靈魂,一個英雄的。
總之,整堂課在教師激情的引領(lǐng)下,在學生讀思悟中,使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的情感發(fā)生了碰撞、交融,從而讓學生深刻地理解了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加深了對生命的意義與內(nèi)涵的體悟。
船長教學反思 篇10
《船長》是法國作家雨果的一篇小說,塑造了一位臨危不懼、忠于職守、勇于獻身的船長形象。文章情節(jié)感人,文字雋永,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思想內(nèi)涵十分豐富。在教學中以“感”和“悟”為宗旨,以體驗語言文字的作用為目標,將讀的訓練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在尊重學生個性感悟的基礎(chǔ)上,立足于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引導學生通過聽、說、讀、議、寫等多種的語文實踐活動,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提升情感的價值。
一、感悟體驗,積累語言
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講讀課文中,結(jié)合本課的特點,播放當時緊張的錄音對話,船長沉船時的.悲壯的一幕通過老師的表情朗讀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作了很好的音樂渲染,讓學生從內(nèi)心激發(fā)起情感,讓他們很快地投入到課文的文本中。讓學生仔細讀課文,做一回小船長,又是為他們創(chuàng)設(shè)自主參與閱讀的實踐,體驗語文文字的意境。
二、主體探究,培養(yǎng)能力
教學中,教師舍得留出時間,空間,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我的閱讀策略,通過小小組里自由讀讀船長與奧克勒大副等人的對話,一邊讀,一邊想,深刻體會哈爾威船長的勇敢鎮(zhèn)定、忠于職守、舍己救人。
三、讀寫結(jié)合,發(fā)展語言
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為著手,領(lǐng)會新課程標準精神,充分重視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讓每位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人人都有語言實踐的機會。在教學開始,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找出船長的四次命令,體會場面的緊張、混亂,對船長的鎮(zhèn)定等品質(zhì)有了初步的了解。接著,以四次命令為線索,以“簡短有力的對話”為重點,引導學生朗讀——感悟、感悟——朗讀,深刻體會船長的優(yōu)秀品質(zhì),同時精心選擇讀的方式和方法,在多種方法的交替中提高閱讀水平。最后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采用船長的心里所想與得救的人們對船長的感激的話語互動,更加凸顯出船長的高大形象。讀寫結(jié)合,很好的訓練并提高了學生的寫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船長教學反思 篇11
課后,我們工作室所有成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甚至有時引發(fā)了許多爭論,本次研究的主題是“教師在課堂中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所以在備課時,我也是圍繞此問題進行了探索,并在教學中有效的進行實施,感覺效果不錯,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遇到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過,對學生來說,的確是經(jīng)歷了一次對文本深度感悟的過程,學習方法掌握了,朗讀技巧明朗了,感情體會深刻了,有效的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課后,我針對本節(jié)課進行了深刻的剖析,我在思考,教師的“導”關(guān)鍵是用在何處恰切,能更有利于促進學生整體的把握文本,又不至于拋棄文本,脫離現(xiàn)實。結(jié)合這個問題我簡單談點自己的看法。
(1)“導”在關(guān)鍵處
尤其是本篇課文,因為年代久遠,學生體會不夠深刻,在此時教師就應(yīng)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shè),把學生真正帶到當時的情景中,置身于其中,通過教師語言的敘述,情感的激發(fā),錄像的播放,充分了解當時遇到海難時的危急情形。當學生的情感真正被激發(fā)后,想說的話就如同打開的閘門,滔滔不絕,那根緊繃的神經(jīng)也隨著船長一起回到了當時的驚恐不安的場面,那不論是朗讀也好,談體會也罷,那種慷慨激昂,鏗鏘有力的話語都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仿佛船長就在眼前。此時教師“無聲勝有聲”“一切都在學生手中”。這就是——“導”在關(guān)鍵處,生起波瀾時。
。2)“導”在語言中
教師情感的投入,語言的`渲染,無形中給學生起到了感染的作用,在本課結(jié)尾處,我運用低沉的語調(diào)說:“在整個救援過程中,船長想到了每個人,甚至連水手都沒有忘記,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了,船頭先沉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沒了。其他人都獲救了,而只有我們的船長卻仍然屹立在艦橋上”悲傷的音樂此刻響起,我范讀了這一部分,我看到孩子們已泣不成聲,對船長的形象已扎根心中,課堂情感達到高潮。這就是——情感生源,貴在語言。
當然這只是我結(jié)合本課自己的粗淺認識,那么課堂中具體應(yīng)該如何實施“導”的策略,還有待于我們同仁們共同探討,共同研究,望各位給以指正。
船長教學反思 篇12
當今的語文課堂提倡讓學生做“研究者”“探索者”,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進而探討自己提出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心理渴求。問題愈多,好奇愈強,興趣愈濃,此時的學習是最快樂有效的!
例如教學《船長》這一課時,當講到哈爾威船長隨著輪船一起沉入大海時,我讓學生進行質(zhì)疑。一位學生說:“老師,為什么就船長一人不登上救生艇逃生,而和船一起沉下去呢?”他這么一問,同生們都馬上附和,并紛紛舉起上來,爭著發(fā)言。一個學生說:“20分鐘太短了,他沒有時間登上小船。”另一個馬上反駁說:“難道就那么巧,其他人都走了,到船長就來不及嗎?就剩一個人?”又一個說:“那他怎么不跳到海里,然后向救生艇或瑪麗號游去啊?”立即又有人回答說:“3月里海水很涼,不淹死也會凍僵而死。 边@時小浩同學補充道:“就算海水溫度適中,在那種情況下也不可能逃生了!”同學們都露出疑惑的神情,小浩接著說:“因為這么大的船沉入海中必然會有很大的'旋渦,人也會卷進去的,根本不可能逃生!”
話音一落,掌聲響起來!此時,平時愛看課外書的小奇站起來說:“不是,船長也許還有時間逃生的。但是他自己選擇了與船同歸于盡!因為在當時的歐洲,船長們都把自己的船看得比自己生命還重要,在遇到海難時,他們會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與船共存。并且課文最后一段還說‘哈爾威船長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因此,他不可能離船而去!”
質(zhì)疑引發(fā)了興趣,興趣激發(fā)了思維。學生在質(zhì)疑解疑中真正讀懂了課文,這應(yīng)是語文教學追求的效果!
船長教學反思 篇13
《船長》這篇課文選自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說。課文講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鎮(zhèn)定自若,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脫險,自己卻屹立在船長崗位上,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的故事。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本次教學的重點是以朗讀為主線貫穿課堂教學,通過朗讀、背誦課文,理解哈爾威船長在生死關(guān)頭,把自己一個船長的職責記得牢牢地: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以及尊重婦女、愛護兒童的人性美。指導學生精讀時,抓住重點把能夠展示船長風采的部分反復(fù)朗讀,認真體會,理解感悟。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遍喿x教學應(yīng)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親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閱讀中激發(fā)他們的智慧與潛能,從而提高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次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們沉浸在那一個個難忘的鏡頭中,然后一問,二問,三問船長,在心與心的交流中,船長的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變得更加清晰、深刻。在學生細細品讀了船長的命令,對船長的形象有了初步的印象后,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倜髅鞔嫌61人,為什么船長只說“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他為什么會把自己給忘了,他真的把自己給忘了嗎?
、诖L的職責是拯救船上的所有的人,但他為什么又下達開槍的命令?
③船長為什么不選擇逃生呢?他完全有獲救的可能?問題提出后,學生再次研讀課文,終于感受到:在輪船即將沉沒時,哈爾威船長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面對死亡的威脅,他最終做出了以身殉職的選擇。至此,船長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刻在學生的心中。
這樣的處理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決定了教學開放化的程度,為學生在課程中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船長教學反思 篇14
這篇課文是根據(jù)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說改編的。小說體裁的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人物形象的刻畫,以及借助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來揭示人物性格,傳達思想感情。
本文以“船長”為題,著力描寫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巨輪撞擊后即將沉沒的危急時刻,沉著鎮(zhèn)定地指揮乘客和船員安然脫險,而自己則堅守崗位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歌頌了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可貴品格和高尚精神。因此,本篇的.教學設(shè)計可以采用“一點突破法”中的“尾部突破”:
1.誦讀末段,由“忠于職守”的理解,找出與之對應(yīng)的句子,為理解全篇開路。
2.由對應(yīng)句子中“控制”一詞的含義導向“諾曼底”號遇險、救人的緊張過程,突出哈爾威船長“指揮”、“控制”、“領(lǐng)導”的作為,歸結(jié)到“忠于職守”。
3.回到末段,展現(xiàn)哈爾威船長的莊嚴神態(tài),贊頌哈爾威船長的“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可貴品格和崇高精神。
如此教學,由尾部反顧全篇,再回到尾部,首尾呼應(yīng),渾然一體,學生會獲得更加深刻的理解。
船長教學反思 篇15
在備《船長》這一課時,我被船長忠于職守、舍己為人的英雄行為深深地震撼了,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尊黑色的塑像,船長正目光凝然、注視前方,臉上是那么安詳平和。試問天下蒼生,有誰,能在死神的面前,真正做到了超然與寧靜;能面對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舍生取義?這對于蕓蕓眾生來講,是望塵莫及的。由此,我又不禁聯(lián)想起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故事,與這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也是輪船沉沒,也是眾人爭相逃命,也是船長下令緊急救援。所不同的是,“泰坦尼克”號的沉沒責任在船長,因為是他的錯誤決策才造成了這一慘劇。而我們的哈爾威船長,自始至終,都是那么完美,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這樣的`好課文,怎能不精心引導學生去細細閱讀、細細品味,學會做人?那么,如何讓學生也能深入文本,與我一樣有著深切的閱讀感受與體悟呢?怎樣才能讓學生上一堂有滋有味的語文課呢?
課前,我反復(fù)讀了課文,閱讀教學參考資料,鉆研教材,還上網(wǎng)搜尋到了多篇教案。我想,在專業(yè)成長的過程中,借鑒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無可厚非。但感覺實踐下來,從模仿學習到靈活地運用乃至創(chuàng)造,這是一個比較艱辛的過程。特別是優(yōu)秀的教學設(shè)計如何適合班級學生的學情以及教師在課堂上如何運用自如,這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而真正做到“得法”,何其難也?其中對學科性質(zhì)的認識是前提,對教學目標、教學流程的整體把握與靈活調(diào)控是關(guān)鍵,創(chuàng)設(shè)引人入勝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與智慧的有效、高效的活動是核心。這些說起來好像很容易,但是僅僅說說而已是無用的,最要緊的是落實在行動之中。
總結(jié)這堂課,如果要說好的地方,那應(yīng)該是學生的表現(xiàn),他們能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我能感受到他們情感的波瀾起伏以及智慧的輕舞飛揚,學生的情感與智慧活動是與本堂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和諧同步的。
在上第一課時,總想在這堂課上使課文的重點有所呈現(xiàn),所以教學的容量安排得大了一些。一節(jié)課上下來,我感覺最大的不足是在教學節(jié)奏的把握上存在明顯的疏漏,前半部分特別是預(yù)習檢查這一板塊花費的時間較多,導致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有些前松后緊,以至本該是課堂教學的高潮部分草草收場。這也是我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的問題,在這樣的教研課上也出現(xiàn)了,真是不應(yīng)該,以后得認真加以改正。
另外,還有很多細節(jié)的問題也必須得注意。比如:讓學生談?wù)剬ψ骷业牧私獾臅r候,應(yīng)注意指導學生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讓學生交流課前已理解的詞語時,要讓學生說值得一說的詞語;生詞最好是指導讀寫后,還能讓學生默寫一下,以便及時地發(fā)現(xiàn)問題;在訓練概括完段意后,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訓練還需加強;要讓學生真正能體會到發(fā)生海難時人們驚慌失措的感覺,朗讀指導還要到位;有些問題的提問設(shè)計得還應(yīng)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等等。
船長教學反思 篇16
這課講了哈爾威船長在“諾曼底”號客輪遭到“瑪麗”號大輪船猛烈撞擊即將沉沒的時候,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60名乘客和船員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脫險,自己卻堅守在船長崗位上隨著客輪一起沉入深淵的故事。讀了課文,我就被哈爾威船長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動了,覺得學生也一定和我一樣。
教學中,我從哈爾威船長的四次命令入手,讓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哈爾威船長在組織自救的過程中,一共下了幾次命令?分別是什么?從每次命令中你能體會出他的什么品質(zhì)?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劃一劃,并做好批注。學生很有興趣地學著,當集體交流第一個問題時,我問學生:此時此刻,如果你就在這船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zāi)難,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學生暢所欲言)而船長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學生都說他們最先想到的就是跑、逃生,然后和船長的想法舉動作對比,突出船長的沉著鎮(zhèn)定、舍己救人。學完船長的四次命令,在學習第三段時,我質(zhì)疑:哈爾威船長與輪船一起沉入大海,值得嗎?在沉船之前就沒有辦法救出自己了嗎?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后,認識到船長是一心想著全船的人,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然后我說:同學們,剛才我們走進了語言文字,與哈爾威船長進行了一次心靈的對話,更是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禮。望著這無情的大海,面對這樣一位船長,我想,你們一定有很多話要對哈爾威說吧? 好幾個同學做了發(fā)言,都贊揚了船長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表示要向船長學習。我認為應(yīng)該水到渠成了,就出示了小黑板,讓學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諾曼底”號輪船上的'一員(船長、乘客、工作人員),在這生死存亡的瞬間,你將會怎樣想,怎樣做?(逃生?和船共存亡?為什么?)沒想到剛讀完題,班長就大叫:“逃生!”我驚愕了,問道:“你不是剛說了船長忠于職守、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學習嗎?為什么現(xiàn)在又選擇逃生?”班長倒沒說話,另一個學生狡辯道:“我們也是弱者呀!”多么詭秘的辯詞,這不等于一節(jié)課的感情白浪費了嗎?”無奈,我只好自我表白:“如果是我,我一定像哈爾威船長那樣將生的希望讓給別人,絕不茍且偷生……”可感覺自己的表白是那樣的蒼白,學生還是無動于衷。
這幾天,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學生怎么了?學課文就是學課文,理解得挺到位,就是沒有絲毫感動,更不要說向英雄們學習了。思想教育亟待加強!
船長教學反思 篇17
昨天,采用了《船長》的集體教案上了一堂公開課,反響很不錯,自己也感到有些汗顏,因為在大家進行討論的時候,沒有及時參加,課件還是向趙軍老師借用來的。坐享其成,還自我安慰“竊書不是偷也”。為彌補自己的懶惰之舉,特將自己教學之后的感想略談一二,希望對后來者有所啟發(fā)。
首先,該教案條理非常清晰,抓住四道命令,通過人物的語言來感悟人物的品質(zhì)。
其次,對于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的處理,相當?shù)木,特別是多媒體課件情境的渲染,是船長的形象進一步升華,學生在進行“船長,我想對你說……”的語言訓練的時候,感情特別真摯。有同學說,一位懷抱嬰兒的婦女泣不成聲地說:船長呀,船長,如果沒有你對我們婦女的特別照顧,也許今天我和孩子就要葬身大海了,你真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呀。還是孩子的克萊芒流著眼淚說:“船長呀,船長,在生命的最后時刻,你還沒有忘記救我,是你把生的希望給了別人,把死的.機會留給了自己,你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泵鎸柾L的雕像,我想說:“哈爾威船長,是你讓我明白了,做一名英雄是如此的困難,然而又是如此的簡單。”接下來的配樂范讀更是將課堂推向了高潮,整個課堂靜極了,學生、甚至聽課的老師也被深深地感染了,所以,學生的配樂朗讀相當深情,無須老師作過多的解釋了。
但是,總覺得遵循教案上課,學生的主體作用表現(xiàn)得不夠明顯,似乎整堂課學生都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的。是否可以從研究哈爾威船長的人物形象著手,通過找尋課文中船長的語言來加以朗讀感悟,但這樣又難以把整件事情完整地體現(xiàn)出來,對于渲染現(xiàn)場的情境又有一定的障礙。至今沒有想出更好的辦法。
【船長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船長教學反思10-25
《船長》教學設(shè)計11-18
[熱]《船長》教學設(shè)計15篇11-30
《船長》教案優(yōu)秀09-02
前后教學反思《前后》教學反思11-13
《孔乙己》教學反思 孔乙己 教學反思02-09
教學反思06-16
《》教學反思05-16
教學反思10-21
學前教學教學反思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