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山松》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山松》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黃山松》教學反思1
一、教案背景:
黃山松對于中國人來說它是中國形象的代言!黃山松是由黃山獨特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黃山松的千姿百態(tài)和黃山自然環(huán)境有著很大的關系。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巖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鉆勁,在那里發(fā)芽、生根、成長。
本課的教案設計,正是從這一理念出發(fā),力求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理解黃山松這一了不起的特點,從而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二、教學課題:
《黃山松》
三、教材分析:
《黃山松》這篇課文是長春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黃山松》這篇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對黃山松的贊嘆和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文章的表達很有特色,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把黃山松的奇和美表現的淋漓盡致,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如身臨其境。是一篇加強學生語言訓練的美文。
四、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以讀引悟
五、教學過程:
。ㄒ唬⿴熒涣鳎肭榫
導入: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天都奇?zhèn)ズT朴,蓮蕊蓮花高入秋。欲識黃山真面目,風華半在玉屏樓!蹦懵牫鰜砹藛幔窟@首詩描寫的是哪里的景色?
生:黃山。
師:(板書“黃山”二字)關于黃山你知道多少?
生:交流資料。師:“奇松、怪石、云海、溫泉”(板書)是黃山的四絕,而黃山松則是“黃山四絕”之首,黃山素有“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的經典。黃山松,以石為母,以云為乳,七十二峰,處處都有青松點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畫筆,把五百里黃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今天,就讓我們跟著作家豐子愷走進黃山松(補充板書)
。ǘ┵|疑點引,明確目標
師:誰能介紹一下豐子愷?
生:交流資料。
師:同學們的預習效果非常好,相信這節(jié)課的表現也一定不俗。
師:出示學習問題。
1、鞏固10個字,并能知其意。
2、快速默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讀通課文,交流自己不懂的字詞句。
。ㄈ┳灾魈骄浚洑v感知
1、師:我們就來完成第一個問題,檢測一下,你們的生字預習的怎么樣。
師:出示字卡,學生認字擴詞,練習造句。
師:說了半天的黃山松,那黃山松到底是什么樣的呢?它有什么特別之處呢?趕快把書翻開,一起去看一看。
【一讀:默讀】
生:快速默讀課文,然后說一說你都知道了什么。
師:巡視指導。
生:交流所得。
【二讀:范讀】
師:聽你們這么一說,我也想讀讀課文,看看那些松樹。師:范讀課文。
生:聽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師生互動評價。
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師:總結課文內容!救x:瀏覽】
師:黃山是大自然賦予給我們的寶貴的財富,而千姿百態(tài)的松樹則是黃山的'靈魂。黃山松的奇,黃山松的美,黃山松的內涵遠不是一次兩次的讀就能感受的到的,關于黃山松一定還有我們不知道,不能理解的,那就請同學們再次走進課文,用筆圈畫出你不懂不理解的地方。
生:瀏覽課文,圈畫疑問。師:巡視指導。師生互動交流解疑。
(四)合作交流,觀點整合
師:文章以黃山松為題,文中的描寫也是以黃山松為主,作者是從黃山松的哪幾方面進行描述的呢?
生:快速瀏覽,劃分自然段。
生:交流分段結果。
師:課文開篇就說“黃山的松樹有特色”,黃山的松樹到底有什么特色?作家豐子愷是怎樣把黃山松的特色形象而傳神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呢?這些問題,我們下節(jié)課再繼續(xù)學習。
(五)體驗感悟,延伸發(fā)展
生:做相關習題。
結束語:黃山“峰奇石奇松更奇,云飛水飛山亦飛。”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黃山松帶給你的也是這樣的美好!
著作權與使用說明:獲獎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權,并同意授權《中國教育信息化》雜志社與百度公司校園合作項目相關推廣活動中以非商業(yè)目的對該獲獎作品進行復制、使用、編輯、改編等。
《黃山松》教學反思2
教學內容:《黃山松》 教材分析:
本文是著名作家豐子愷寫的。在這篇文章里,作者用樸素的語言,緊緊圍繞黃山松的特點,展現了黃山松頑強的生命力,贊美了黃山松一心向陽的堅韌,凸現了黃山松異常強大的團結力。
從古至今,人們贊美黃山風景的文字數不勝數,描寫黃山松的詩歌和文章層出不窮。在豐子愷的筆下,黃山松被賦予了人的情感。在石頭縫隙里生長,它蒼翠而堅勁;不一定要吃石髓,照樣長得郁郁蒼蒼,娉娉婷婷。豐子愷從黃山松的生活環(huán)境里,看到了它的堅韌和頑強。黃山松的姿態(tài)奇特。它的枝條堅勁挺秀,卻是左右橫生,不像其他樹木那樣,枝條是下垂的。長在懸崖旁邊的松樹,一面靠近巖壁,一面伸向空中,空中一面的枝條繁茂,而巖壁一面一根枝條也不生。這樣的形態(tài)讓豐子愷發(fā)現了它的另一個特點:一心向著陽光。在這里,黃山松真的有著這些美好的情感嗎?不是的,作者是用自己的心為黃山松添上了這樣的美德。作者寫的是松樹,想的卻是人。在自然界里,黃山松面臨著極其艱苦的生存環(huán)境,環(huán)境艱苦到人們都弄不清楚它究竟是如何生存下來的。但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黃山松生存下來了,還生存得很好。它不僅有挺拔秀美的姿態(tài),還有向陽的枝條。作者捕捉下了這些鏡頭,作者寫出了自己心中的感悟,松樹是堅韌的',人又何嘗不應該如此呢?只是,作者并沒有把自己的感受完整地傾瀉在筆下,他僅僅是用他獨有的簡樸又蘊涵著智慧的語言,讓讀者慢慢去思考,細細去品味。因此,人們總是能從豐子愷簡單的文字中,讀出許多獨到的人生感悟來。這篇文章也是一樣。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通過概括黃山松的三個特色,學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本文觀察細致、抓住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4、感受作者對黃山松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5、感受黃山松的的形象、品格、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黃山松的三個特色,感受作者對黃山松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2、感受黃山松的形象、品格、精神。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黃山松的圖片
課型:
閱讀課 教學方法
通過“讀”、“說”的過程,以讀代講,以讀代問,幫助學生體會感受黃山松的奇、美。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黃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勝地,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著稱于世,今天我們就再一次走進黃山,去欣賞黃山松樹的奇美,感悟它的品格與精神。
2、板書課題《黃山松》,生齊讀
3、簡介作者
二、預習檢測
1、讀下列詞語
描摹、石髓、臆測、囫圇、窈窕、須蔓、諦視、偎傍、溝壑、娉娉婷婷
2、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黃山松的哪幾個特色?
三、品讀課文,感悟精神
1、小組學習
出示文字:明確學習要求。
、僮宰x課文,結合具體語句想想作者是怎樣來描寫黃山松的這一特點的。
、谛〗M交流:哪些語句表現出黃山松的特點,畫一畫,讀一讀。
③感情朗讀:讀你喜歡的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2、師生交流
特點一:生在石縫里
師:在這樣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中,黃山松生長得怎么樣呢?
出示句子:“黃山的松樹也許是吃石髓而長大起來的吧?長得那么蒼翠,那么堅勁,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議!”
設疑:不可思議是什么意思?蒼翠、堅勁、窈窕是什么意思?
師:看到長勢這么好的黃山松,作者為什么感到不可思議了呢?
師:那是金屬利器都很難將它劈開的花崗巖啊,800攝氏度的高溫下才會出現裂紋,而現在要將它掙裂的是黃山松的根啊,你有怎樣的感受?
生體會黃山松生命力的頑強。
師:這真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屛覀兺ㄟ^朗讀表達對黃山松的喜愛吧!
師:更有不可思議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
“更有不可思議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樹,由于石頭崩裂,松根一大半長在空中,像須蔓一般搖曳著。而這株松樹照樣長得郁郁蒼蒼,娉娉婷婷。這樣看來,黃山的松樹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氣,呼吸雨露和陽光,也會長大的。這真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啊!”
師:誰來帶著你的理解讀這段話,讀出這種頑強的生命力。
特點二:枝條大多向左右平伸或倒生
師:看看文中是怎樣描寫黃山松這一特色的。請你讀一讀描寫這一特色的語句,并談談你的感受或體會。
師:作者觀察得非常仔細,他不僅把黃山松與其他樹木的枝條作了比較,而且運用比喻修辭方法形象生動的把黃山松的姿態(tài)展現出來。
出示文字:“顯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于丘壑中,而一心傾向著陽光!
師:請你讀這句話并理解它的含義。
指導朗讀: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描寫黃山松姿態(tài)奇特的句子。
小結:作者借物抒情,不僅細致地描繪了黃山松枝條生長的樣子,而且從中發(fā)現了黃山松的向陽性,那對光明的向往與追求的品格與精神。
特點三:黃山松的枝條具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
師: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到黃山松枝條具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學生匯報時教師適時引導點撥。
、賵F結松
指名讀句子。
獅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樹叫“團結松”。五六根枝條從近根的地方生出來,緊密地偎傍著向上生長,到了高處才向四面分散,長出松針來。因此,這一束樹枝就變成了枝干,形似希臘殿堂的一種柱子!
師:“偎傍”一詞用的是擬人的方法,準確傳神地把黃山松枝條相互依靠、緊密連接的情態(tài)描畫了出來。
指導讀:帶著理解讀句子。
出示句子:大概它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風吹、雨打和雪壓,所以生成這個樣子。如今這株團結松已經長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樹干,覺得像鐵鑄的一般。即使十二級臺風,漫天大雪,也動彈它不了。
師:十二級的臺風,一般的樹遇到會怎樣?(折斷)團結松呢?
師:這真是團結得不可思議的黃山松啊!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贊美它強大的團結力吧!
、谄褕F松
師:讀一讀描寫蒲團松的句子。
師:哪些句子體會到異常強大的團結力?
生:上面可以坐四五個人,幾個人可是幾百斤,全靠松枝支撐著,竟然安然無恙,能看出黃山松的枝條具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
3.小結:這些語句把蒲團松的形狀及對它的贊美之情都表現的淋漓盡致,更加讓我們感受到了黃山松那種團結的精神。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過渡:同學們,本文作者豐子愷先生用他的妙筆描寫了黃山松的三個特色,解說:黃山松是“黃山四絕”之首,黃山“無處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黃山松以石為母,以云為乳,七十二峰,處處都有青松點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畫筆,把五百里黃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師:針對這樣美的黃山松?你想說點什么?你會聯想到什么?
過渡:黃山松展現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它的奇美,更重要的是它展現給我們的頑強、向往光明、團結的品格和精神。這不正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嗎?
五、總結寫法、指導寫作
師:這篇文章比較長,但層次清楚,結構嚴謹,你們發(fā)現了結構上的寫作特點了嗎?
小結:這種先概括寫再具體寫的寫作方法,可使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我們平時寫作的時候可以應用。
六、課堂總結
黃山松精神是一種民族精神,一種時代精神。我們應該學習黃山松精神,頌揚黃山松精神,讓黃山松精神代代相傳
七、布置作業(yè)積累語句
從課文中找出寫得美的句子抄寫下來。
板書
黃山松
生在石上(堅韌頑強)姿態(tài)奇特(一心向陽)緊密偎傍(異常團結)
教后反思:
《黃山松》教學反思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四年上冊第三單元快樂讀書屋(三)《黃山松》。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耪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屏私恻S山松奇特的特點。
⑶體會黃山歸來不看松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預習交流美――品讀欣賞美――背誦感受美――寫作珍藏美――課后積累美,來感受課文內容,培養(yǎng)學生讀書興趣,使學生快樂讀書。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基礎上,讓學生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1、了解黃山松各名松的特點。
2、體會黃山歸來不看松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回憶學習方法――預習交流美。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學習本單元主體課文的?
生:匯報。
師:讓我們用這種方法,走進今天的快樂讀書屋吧!
板書:快樂讀書屋
(三)師:請把你的'預習收獲講給同組聽,小組長提煉出有價值的成果。
生:預習交流。
師:請小組長把本組的預習成果展示給大家吧!
生:預習展示。
師:黃山松是大自然賦予給我們的寶貴的財富,讓我們搭乘預習這列快車到黃山再次領略那里的奇松吧!
板書:黃山松
二、初步感知――品讀欣賞美
師:請同學們用喜歡方式讀課文。要求:字音要讀準,句子要通順,拿出筆畫一畫,黃山名松各有什么特點?
生:自由讀
匯報
師:誰想把課文讀給大家聽。
生:指名分段讀。
生:評,互評。
師:請快速瀏覽課文,從中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嗎?
生:匯報收獲和解疑。
師生互動。
三、深入感知――背誦感受美
師:簡短幾句話就道出了黃山松獨特的美,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或句子,讀一讀,試著背下來,要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生:匯報,原因,展示背。
四、感悟升華,寫作珍藏美
師:黃山歸來不看松,一句詩說出了黃山松的獨特的美,那就拿起手中的筆可以按本單元寫作方法介紹一下你喜歡的植物。也可以把你所學習本課后的收獲如感悟寫下來。
生:練寫:展示。
五、拓展延伸――課外積累美
師:正如同學們所說,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事物是永恒的,課后用我們本單元學習方法閱讀課外讀物中《林!芬徽n,老師也希望同學們在今后學習生活中用明亮的眼睛發(fā)現,用真誠的心靈去感受,用熱情的雙手去描繪,用誠摯的行動去愛護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六、板書:
快樂讀書屋
。ㄈS山松
迎客松
熱情
探海松
執(zhí)著
黑虎松
高大
連環(huán)松
纏繞
倒掛松
蒲團松
龍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