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
現(xiàn)象一
在識記生字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大部分學生只是運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方式單一,學生興趣不是太高。
分析教師沒有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認字的積極性,同時對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還需努力。
對策應重視識字教學的.生活化和情景化。教師平時多注重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在情景中識字。
現(xiàn)象二
做“小詩人”這一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后馬上讓學生合作學習,有點流于形式。
分析對合作學習理解不夠深透,忽視了部分學生沒能進行充分的個體學習與自我感悟。
對策合作學習要落到實處,在合作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筋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2
課文
春天 春風 春雨
柳樹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識字1》是一篇圍繞春天的韻文,將12個詞語分為四組,排成四行,隔行押韻,容易誦讀記憶。而且每組詞表示同類,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課文還配有相應圖畫,形象再現(xiàn)了詞串所表現(xiàn)的事物,使識字、識詞同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本課的重點是識字、寫字。
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孩子們欣賞圖片,并看圖說詞語,這些圖畫非常漂亮孩子們很喜歡,而且通過預習后學生對韻文中的詞語并不陌生。在單個認讀詞語后再一行一行的認讀,最后到整篇韻文的誦讀,整個讀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始終把握一個基調,那就是讀出春天的美。如何讀出美就是頭腦中有畫面,想象畫面讀。
在教學生字時,我盡量讓學生自己思考如何記住這個字形,讓他們嘗試編小兒歌或者打字迷的方式識記生字。因為是第一次嘗試這樣教學生字,所以我給學生一個示范,如“春”:三人一日。經過老師的'引導,一些有趣的字迷從孩子們的口中源源不斷流淌出來,“芽”:牙齒上長草了。“谷”:八人一口!安肌保好肀伙L吹歪了、、、、、、、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興趣很深厚,這樣識字比以往老師在前面一筆筆教書寫效率提高了很多,這樣識字孩子們應是經久不忘的。
本課的生字很多,共有10個生字,在第二課時花了大半的時間放在識記生字上面了,在后面讓學生用文中的詞語說話只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了,沒有進行比較扎實的訓練,是一大遺憾。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3
前幾天,我執(zhí)教了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的《識字5》,這個單元側重的是詞串教學,而本課就是由一組與大海有關的詞語串成的韻文。我結合課文插圖幫助學生識字和認識事物。12個詞語都有相應的插圖,學生圖詞結合,容易萌生主動識字的愿望,所以教師需要從整體入手指導學生觀察大海里的事物。在看圖識字的過程中,重在啟發(fā)學生展開想象,把圖上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lián)系起來,加強識字的效果。
在教學本課的時候,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通過老師對大海詩歌般的描述,初步欣賞大海,感受大海的美,激發(fā)學生對大海的熱愛與向往之情。同時,以學生樂意參加的律動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愉悅情感。讓學生感受自然美,表現(xiàn)自然美,開闊學生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在教學時,我還以在圖中找詞語的游戲形式學習詞語,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誘發(fā)學生探索的欲望,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生很快地掌握知識。
識字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認識生字,更重要的是會運用學過的詞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一些詞語進行說話訓練。如:你看到了什么樣的貝殼?能不能就它的顏色和形狀說說?再如:珍珠是什么樣的,誰來說說?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還注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如:海鷗在海面上飛翔,你覺得它會對浪花說些什么呢?再如: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貝殼?
另外:本課的教學重在閱讀。教師要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反復誦讀。注意圖文對照,在誦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習識字方法,增強學生識字的興趣,為了更好地引情入境,我注意到用詩般的語言,帶領學生走入再造想象的天地,愉悅身心,受到啟示。讓學生自己感受、體驗,尋找、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美,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在這里,學生的想象在馳騁,情感在激蕩,思維在飛躍,人性之美在升騰,創(chuàng)造的火花在閃耀,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意境營造得很足,學生卻讀不出韻味,這是以后我在教學中需要大大加強和引導的地方。
最后,識字教學肯定是重在識字,上完課后,吳主任評課說,寫字環(huán)節(jié)還不夠機智,不能最好地發(fā)揮孩子的識字能力,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認字是我們上課的最終目的,而如何人讓學生清晰地記住所學的字,我們還應該下很大的工夫。如:”沙”字,為什么是三點水加一個少字?如果能說得更明白,我們一定可以更好地記住它,我們可以說是:”水少見沙子,這樣學生便非常明了,也可以記得很深刻了!”另外,吳主任還教給我很多讓孩子記字的方法,在此不能一一詳盡,但是卻能讓我受益良久。
作為一個新人,應該注意積累點點滴滴,祝我們都有所獲!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4
在11月6日,我在學校上了一節(jié)語文研討課,教學內容是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P62~63頁《識字3》第一課時。此次活動的宗旨是通過對詞串識字的教學方法的探索,使學生喜歡識字,有識字愿望,提高學生識字率和書寫能力。針對我們學校的教研主題,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我給本節(jié)課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激情導入—讀準字詞,感知韻文——通讀詞串,認識事物——貼圖,進一步建立圖文聯(lián)系——指導書等環(huán)節(jié)。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圍繞我校教研主題進行設計。
在教學一開始,我利用學生愛玩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小朋友,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既美麗又好玩的地方去,想去嗎?一下子激起了學生的參與欲望。接著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公園全景圖,學生眼睛亮起來了,公園,對學生來講是再熟悉不過的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參與欲望更高了。
在學習生字、詞的過程中,我盡量用兒童話的語言進行教學,如把生字、詞語說成“生字寶寶、詞語寶寶”以及跟“生字寶寶、詞語寶寶”交朋友,把“詞語寶寶送回家”等。學生聽起來就感覺很親切,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生字和詞。在生字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交給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和渠道。如我出示“水”字,問:你認識它嗎?你是怎么認識的?從而喚起了學生識字的經驗。
詞串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帶領學生到公園里游玩這一情境,出示了公園風景圖,讓學生從圖畫中體會公園景色之美,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出示相應的詞語,教師通過圖畫引導學生理解詞語,然后連詞成串,我根據(jù)詞串特點靈活的進行各種形式的指導朗讀,并交給學生方法。如:在讀第一、二行詞串時,在指名讀效果不是很好的時候就加以范讀,看學生聽得那么認真,我趁熱打鐵把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交給學生,學生掌握了方法后比之前讀得好多了。但是,由于我指導學生朗讀時指導得還不夠到位,學生并沒能讀出詞串的韻律美,學生并沒能把詞串的樂感讀出來。在學生讀得不夠好時,作為老師,應該給學生多幾次的范讀,讓學生在教師的范讀中去體會、去感受語境美,進而讀出感情?晌冶旧矶紱]能把詞串的韻律美讀好,怎么能讓學生讀好呢?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也應該是在學生讀之前,自己先讀百遍才行。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如:我在教學中沒有很好地把握詞串教學的特點,在學習生字時沒有引導學生把握好生字的形和義,沒有處理好讀書、識字與寫字的關系等等。上完本次課,我深深的感到:自己的教學經驗有待提高,教學機智有待加強,語文知識有待增加,語文教學理論有待掌握。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提高自己的。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5
蘇教版新教材的詞串識字是一個亮點,它是以特定的時空物事為中心,選定相關詞語,包含要學的生字,按意義連接,組成詞串,再分行排列,末尾押韻,近似一篇“小韻文”,讀起來瑯瑯上口。那一串串詞組都具有鮮活的力量,能使學生在識字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它具有識字、認知、審美、鋪墊等多重功能。這全新的教學目標和內容,逼迫我們必須深刻領會編寫理念,運用全新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如《識字5》:
沙灘 貝殼 腳丫
海風 海鷗 浪花
珍珠 魚蝦 海帶
港灣 漁船 晚霞
這一課就是圍繞大海這個中心把詞語“串”起來的,經過精心組織,12個詞之間產生了聯(lián)系,并形成一個極為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因此,我們不能為了識字而識字,要在認讀字詞的基礎上,通過誦讀、想象去體會、感悟,讓學生由詞語想到具體事物,由詞串想到特寫的畫面,豐富學生想象的空間:
一、借助拼音,自學生字詞。
學生已初步具備認讀生字的能力,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有利于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能力。我認為可以按照這樣的程序自學生字詞:讓學生借助拼音,結合觀察字形,初步認讀生字。然后讓學生連詞認讀,展開想象,還可以結合看情境圖,聯(lián)系生活經驗,初步了解字義。由于一年級學生辨認字形不夠精細,有些字比較難學,教師要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如“風”是后鼻音,“晚”和“灣”聲調的差別,“魚”和“漁”字形和語義的區(qū)別等,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二、詞圖對照,認知事物。
在學生能正確字詞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自己對詞義的'理解去觀察課文插圖,從圖中找出詞語所指的具體事物。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給情境圖貼詞卡。
師:字音讀準了,詞也會讀了,這些詞都懂了嗎?現(xiàn)在我們到大海邊辨認一下。(出示小黑板上貼著的大幅情境圖)老師把這些詞卡發(fā)給同學們,請你們給大海邊的景物掛牌子。(學生很興奮,小手舉得高高,師發(fā)詞卡)拿到詞卡的同學先把手中的詞讀給大家聽,再想想該貼在哪兒,沒發(fā)到的同學別不高興,你們當小老師,看他們貼得對不對。
生掛詞卡,其中一位同學舉著寫有“海風”的詞卡不知所措。
師:哪位小老師愿意來幫幫他?
生又紛紛舉手,師指名上臺。
學生將“海風”掛在桅桿上飄動的小旗旁。
師:海風看不見摸不著,你為什么要掛在這兒?
生:因為我看到了小旗子在飄,一定是海風吹的。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又愛動腦筋,真棒!大家一起來看看他們掛對了沒有?(學生讀詞)
這一設計將文字與事物相匹配,既鞏固了對字詞的認識,又理解了詞義,認識了事物。
三、誦讀詞串,展開想象,進入情境,品味欣賞。
誦讀詞串是詞串識字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讓學生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梢韵确謩e進行橫排朗讀,注意各排詞語間的聯(lián)系,再連貫起來誦讀整篇詞串,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最后指導學生運用恰當?shù)恼Z調與停頓,注意末尾押韻,讀出輕重緩急的韻味和樂感。如指導讀第一行“沙灘
貝殼腳丫”:
師:大海美嗎?好玩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玩一玩吧!捧好書,讀第一行詞。讀一個詞就要在頭腦中想象一個畫面。
學生自由朗讀第一行。
師:這處景點誰喜歡?來讀讀。
學生朗讀。
師:“沙灘”能讀得再大一點嗎?“貝殼”能讀得再美一些嗎?
生:能!(生再讀)
當我發(fā)現(xiàn)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就借機指導——
師:怎樣才能讀出畫面來呢?老師是這樣邊讀邊想的,讀“沙灘”這個詞時,我就想沙灘多大呀,沙子軟軟的,踩在上面可舒服啦!讀“貝殼”這個詞時,我又想沙灘上貝殼真多呀,千奇百怪,五顏六色。讀“腳丫”這個詞時,我眼前就看到一個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光著腳丫在沙灘上揀貝殼,玩得可高興了!就這樣,我由詞想到了圖畫,又由圖畫想到了詞。來,聽老師讀,跟老師一起想。
引導學生誦讀詞串,激發(fā)學生邊讀邊想象,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體驗,而且能讓學生享受到審美的樂趣。
四、指導寫字,筆筆到位。
蘇教版教材每課生字后面都安排了筆順表,可見非常重視漢字的書寫過程。因此,我們要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筆畫順序來書寫,同時還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鼓勵他們運用各種方法來識記生字。如在教學生字“沙、浪、漁”時,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看看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都有三點水)歸納出來后讓學生看“練習四”后的筆順表,邊說筆畫名稱邊書空,然后對關鍵筆畫進行點撥,最后讓學生描紅、臨寫。寫前先唱寫字歌,擺好寫字姿勢。我在巡視過程中適當指點,并給學生寫得好的字畫個小紅星。這對我們來說是舉手之勞,對孩子來說卻有相當大的激勵作用。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6
“識字1”是三組關于秋天的四字詞語。這些詞語既描繪了秋天的美麗景色,又描繪了秋天的氣候特點和豐收景象。三組詞語排列有序,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在備課時,我考慮到“層林盡染、疊翠流金、春華秋實”等詞語學生不容易理解,但又不能給學生進行枯燥的講解,于是就決定從網(wǎng)上下載幾幅和課本上詞語意思相近的圖片,用找一找、說一說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于是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風景圖片的情景,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感受、理解、內化詞語,進而理解詞語的意思。但在實施中學生的反映是我始料未及的,也就是說我在備課的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只是單純地想到利用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有了這樣一次深刻的體驗,我才明白,一個合格的教師應該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在時代的高速發(fā)展中時刻保持充足的“源頭活水”;在課堂教學中要學會尊重學生,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納他們的各種聲音。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7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中的“我會讀”中出現(xiàn)了“第五食品加工廠”,“紅星路小學”,“六一幼兒園”“人民醫(yī)院”,“一年級一班”等這些在生活中經常出現(xiàn)的詞語。如何能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識字,并且能在以后的學習中學會生活識字,激發(fā)孩子的識字積極性。 在上課前我做了一些工作。
上課時,我故作神秘地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這里有幾個詞語,看看大家認識不認識?”我先出示“丹尼斯”,這是孩子最喜歡購物的地方,孩子們喜笑顏開地大聲嚷嚷:丹尼斯,丹尼斯!緊接著,我出示了“德克士”,這下教室里像炸開了鍋似的,小手如林,有的孩子甚至趴到了桌子上,他們齊喊:德克士,德克士!看著孩子們這么高興,我順勢引導:“孩子們,你們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媽媽經常帶我去那里吃飯……”緊著著我又出示了“人民醫(yī)院”,“中國農村信用社”,馬上有孩子舉起手來:“老師老師,我認識,我爸爸在農村信用社,我媽媽在人民醫(yī)院上班”,說到這里,馬上有小朋友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最后一個詞語讓班里的氣氛達到了高潮,那就是我們的班級名稱“一年級七班”。所有的`孩子都大聲地喊著:“一年級七班,一年級七班”,并且還用大拇指指著自己。呵呵,看來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因為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哦,你們是這樣認識這些字寶寶的,也就是說我們在街上走就能認識字……”
就這樣利用社會大課堂,通過參觀、游覽等形式,拓展學生識字的時空,讓學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識字。引導學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機會,問問爸爸、媽媽,廣告牌上寫的是什么呀?那個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覺學生不但認識了很多字,包括一些次常用字,還增強了生活的能力。我們還可以利用秋游、春游等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識字。
案例反思:
采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識字,既能激發(fā)孩子們在生活中識字,又能讓孩子在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快樂地認識常用字,那段時間,我班孩子的識字興趣高漲,有許多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就對我說:“常老師,我家孩子現(xiàn)在可愛學習了,在來學回家的路上就經常問我那些招牌上的字,真好!”面對這樣的發(fā)問,我心里暗暗偷樂,這樣的識字方法挺好的!因此在以后的識字教學中,我們應該學會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常用他們喜歡的方式教學,這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8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小學一年級應該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給學習的愿望。因此,識字教學必須博采眾長,綜合、靈活應用多種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開發(fā)識字潛能。在這節(jié)課中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1、編一編。讓學生自己編字謎編故事,幫助記住漢字。如學習“寶”時,一個學生就編出了字謎:家里藏了一塊玉。(寶)
2、找一找。在學過的'生字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比較、發(fā)現(xiàn),給字歸類尋找學習規(guī)律。
3、比一比。比較“已”和“己”。
4、換一換。通過換一換偏旁計生字。如:請-情-清-晴-精-睛,通過換偏旁比較,學生既明白了形旁表意,有記住了這一組形近字。
5、賽一賽。利用學生的好勝心,激起學生學習積極性,比一比誰認得字多,讓學生開展認字比賽。
識字方法多種多樣,只要教師放手讓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造性的識字,就會驚喜的發(fā)現(xiàn)孩子的思維之廣闊。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9
今天和學生一起學習了《識字6》。這是一篇又關數(shù)量詞的識字課,雖寥寥數(shù)語,卻精雕細琢,讀起來朗朗上口,意蘊深遠。教材把數(shù)量詞分類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圖畫之中,通過幾組數(shù)量詞勾勒出幾幅亮麗清新的風景畫,看似隨意,實則有意。每一處均選取最具代表性的事物來表現(xiàn),將識字巧妙地與幸?鞓返纳顖鼍敖Y合起來。讓學生在感受美麗景色、感受生活美好的同時,認識漢字,感知不同事物的數(shù)量詞表達方式,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數(shù)量詞的用法。
教完本課之后,通過和各位老師的共同評課,我覺得以下幾方面做得不錯: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這篇課文比較簡單,沒有什么情節(jié),在朗讀時不是太能吸引學生的朗讀欲望,預計學生在朗讀幾遍之后就沒有多大興趣了,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創(chuàng)設了“帶著大家去旅游”的情境,把整節(jié)課串聯(lián)起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這樣的情境,學生整節(jié)課的學習積極性都很高。
二、識字教學扎實有效
這是一篇識字課,應以識字教學為重點。在識字教學中,我注意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識字特點,設計了“帶拼音讀——去拼音讀——交流識字方法——讀詞語”的識字過程,使學生從易到難,扎實有效的掌握了生字。
三、游戲教學貫穿整節(jié)課
一年級的學生最喜歡做游戲,在游戲中掌握所學知識。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我設計了一項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我說生接。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還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識字環(huán)節(jié),我還設計了“摘蘋果”識字的游戲,在快樂中鞏固生字,使學生愛學、樂學。
總體來說,本節(jié)課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也給了我驚喜,但是還有一些細節(jié)問題做的不夠好:
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太緊湊。整堂課下來,感覺很松散,尤其是識字環(huán)節(jié),雖然這節(jié)課是以識字教學為主,但這個環(huán)節(jié)占用的時間過長,以至于后面課文朗讀的不夠充分。
二、識字方法沒有加以歸納和整合。學生在交流識字方法時說出了很多方法,加一加、加偏旁、組詞等等,還有學生說出了形聲字,老師應順勢引導,把學生說出來的.方法加以歸納和整合,比如有學生用加偏旁的方法,老師應引導:“還有哪些字也可以用加偏旁的方法來記?”這樣,既總結了方法,又節(jié)省了時間。
三、拓展環(huán)節(jié)有點兒流于形式。在拓展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讓學生看圖編課文,是想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并達到正確運用數(shù)量詞的目的。但時間有點倉促,也沒想好組織形式,只是讓學生說出了數(shù)量詞短語,應該引導學生注意仿出原文的意境和詩意來,而不能僅僅為了能用數(shù)量詞而仿寫。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認為,我對學生的組織不夠,不能做到收放自如,在關注學生方面還需大大加強,真正走近學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師生平等關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積極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使我的課堂教學能力更進一步的提高!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0
借助拼音,自學生字詞: 學生已初步具備認讀生字的能力,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有利于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能力。我是按照這樣的程序讓學生自學生字詞:讓學生借助拼音,結合觀察字形,初步認讀生字。然后讓學生連詞認讀,展開想象,還可以結合看情境圖,聯(lián)系生活經驗,初步了解字義。由于一年級學生辨認字形不夠精細,有些字比較難學,我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如“涼”是后鼻音,“涼”和“量”聲調的差別,“情”和“晴”字形和語義的區(qū)別等,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1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有了興趣,就會讓智力開足馬力,讓才能閃出光輝,自覺主動地學習。因此,《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各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來了教育觀念、教學方式的轉變,也帶來了教材的巨大變化。我們低年級以識字教學為重。突出表現(xiàn)在教學中提倡多認少寫的識字方法,要求會寫的字很少,也很簡單,但是識字任務卻很重,主要是識字量大。
上《自選商場》這一課之前,我讓學生搜集一些各種各樣的商品包裝盒、包裝紙。這在課堂中的便把識字教學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課堂上不斷給學生展示在生活中識字的機會,學生識字的興趣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梢越柚钪械膶嵨、圖片等識字。教室里也有很多現(xiàn)成的實物,如門、窗、課桌、椅子、講臺、黑板、幻燈機、錄音機,學生說,我相機出示相應的詞語卡片,讓學生看到什么就認表示該實物的.字。
小學生識字的主渠道是“基于教材識字”,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教材,切實提高課堂識字教學效率,學生能夠認識所有教材中的認讀字,就已經很好地完成了新課程在識字教學方面所設定的戰(zhàn)略性目標——大量識字。但往往學生忘得也很快,這就有必要讓學生到生活中去“鞏固”字,在大量閱讀中去“熟悉”字。
新課程倡導讓學生養(yǎng)成到生活中、在大量課外閱讀中識字的意識和習慣,我們老師要充分發(fā)掘語文學習的資源。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2
對于寫字的功能,不少人在認識上有片面性:現(xiàn)代社會電腦已經普及了,沒有必要讓學生花那么多的時間去練字了。這個看法是不全面的!墩n程改革綱要》再次強調了寫字教學的重要性,認為“全體學生的寫字習慣、基本的.寫字技能,應成為教師教學水平、學校辦學水平評價的一個方面”。這是因為寫字不單純是一種書面?zhèn)鬟f信息的工具,漢字里面還蘊含著大量民族文化的信息。作為母語教材,從小教會孩子寫好方塊字責無旁貸。
寫字教學也要“三個維度”并舉,不光要讓學生會寫,還要寫得好,要讓學生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熱愛漢字、尊重漢字的態(tài)度,并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本冊識字教學在整個小學階段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地位。我既要盡量利用漢字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完成本學期的識字目標,又要注意采用多種手段鞏固已有識字成果。
首先,要重視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漢語拼音、筆畫筆順、基本字、偏旁部首等識字工具和初步分析漢字結構的能力,積極引導,堅持訓練,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其次,要使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規(guī)律,簡化識字心理,可以教一個學一串,加快識字的速度。不但要重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這兩個層面的目標,也要關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層面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游戲、獎勵、評比、觀賞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具備寫字的美感意識,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同時,要繼續(xù)加強寫字的教學,充分利用好配套習字冊,指導學生將字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3
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既要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又要注意進行語言的表達訓練,《識字3》有很多的說話訓練點,如:用綠蠟筆,可以畫什么?為什么畫竹子要用綠蠟筆?想一想,用綠蠟筆還可以畫什么?然后出示“我用綠蠟筆畫,畫,還畫!钡木涫,練習說話。在這段話中講到的蠟筆,有哪幾種顏色?再出示“有有有”的句式回答。蠟筆有各種顏色,它們可以畫些什么?接著出示“可以畫,可以畫!钡木涫交卮。我覺得這樣既進行句式的`訓練,又進行思維的訓練。有目的的練習,是行之有效的。
教完了《識字3》,孩子們對漢字的演變過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赡苁巧蠈W期的補充習題中接觸過象形字,所以學生對象形字并不陌生。在教學兒歌中,我讓學生展開了充分的朗讀。男生讀、女生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師生合作讀。。?赡芪也扇〉姆绞奖容^多,孩子們讀的很有精神!兒歌上完了,我讓孩子們說說:如果是你,你想畫什么呢?孩子們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想畫斑馬,我想畫美麗校園,我想畫春天的美景……孩子們的思維真的是很活躍!后來,我就讓孩子們仿照課文來寫一寫自己想要畫的。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4
第一節(jié)課,重點強調回歸寫字習慣的調整上,一節(jié)課時間只學了兩個字,有點少而慢,效率不高!沒有貫徹好六二六教學模式:
“六”指導預習提問質疑--合作交流--匯報展示--相機引導--當堂檢測,前面的四個環(huán)節(jié)做的'不到位,當堂檢測也沒做,學到第三個字的時候就下課了,沒有時間觀念,課堂環(huán)節(jié)銜接不夠緊湊。
前五分鐘處理不科學,一分鐘引入學習情境,我用時太多,顯得啰嗦;一分鐘提示學習目標,沒有;一分鐘共議問題,有,做的不到位;一分鐘記錄自學收獲,沒有;一分鐘質疑問難,有,不到位。
后五分鐘,簡直就是一個亂字了得。一分鐘小結(有)--朗讀課文重點(無)--對學困生的輔導(無)--書面練習(有)--布置作業(yè)(沒來得及)。
第二課時要注意這些問題,書寫和閱讀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做好基本功。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5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愿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xiàn)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著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fā)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fā)現(xiàn)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并在實踐中不斷運用,形成識字能力。人教社新編的實驗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涂、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啟迪心智。
一、讀讀背背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jù)語文園地里學生熟悉的古詩,讓他們自己自主學習,讀讀背背古詩的'內容,這樣既達到了識字的效果,有豐富了語言、積累了語言。如學生學習古詩《所見》、《春曉》、《村居》這
些內容,學生自主識字,在背誦古詩時,學生能夠把字讀準確、讀流利,正確地背誦。
二、認認涂涂中自主識字
在識字教學時,我引導孩子有意識地關注身邊的漢字,激發(fā)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在生活中主動識字,主動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身邊的問題。采用同桌或小組間相互交流自己的姓氏,說說自己平常認識哪些字,展示識字成果,并交流自己的識字心得體會,最后結合園地的練習,讓學生認一認,把認識的姓涂上顏色。這樣做,能夠激勵學生自主識字,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讀讀畫畫中自主識字
我在教學中,通過認偏旁,析字形進行識字,效果較好。如語文園地三的讀讀畫畫,把你認識的偏旁和相對應的字畫上相同的顏色。實踐證明,利用多種形式的練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興趣盎然中完成學習語文、鞏固基礎知識的任務。
四、隨文識字
在教學中,我很少用隨文識字方法,雖然這種識字方法有很多優(yōu)點,但我覺得沒有以上幾種效果好,我覺得在教學中,應根據(jù)文本的內容用不同的識字方法,才是最好的識字教學。總之,在以后的識字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學習和探究,讓孩子們想學,樂學。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06-14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5篇)12-02
語文識字教學反思15篇11-27
識字五語文教學反思07-26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優(yōu)選)07-09
識字教學反思06-28
《識字》的教學反思05-21
《識字》教學反思10-05
《識字》教案及教學反思識字教案活動反思03-10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集合1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