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復習舊知,揭示新課
1.復習單韻母ɑoeiuü(認讀卡片,并讀出順口溜)。
師:生:
我讀ɑ嘴巴張大ɑɑɑ
我讀o嘴巴圓圓ooo
我讀e嘴巴扁扁eee
我讀i牙齒對齊iii
我讀u嘴巴小圓uuu
我讀ü嘴巴翹起üüü
2.揭示課題:看圖說話學拼音9。
。墼O計思想:復韻母是由單韻母組成的。在本環(huán)節(jié)通過重溫已有的知識,讓學生準確呼讀單韻母,熟悉拼讀方法,能為學習新知打基礎。]
二、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動畫課件,讓學生看動畫片。
2.觀察圖畫,說出圖意。
。墼O計思想:本環(huán)節(jié)利用教材資源,通過動畫課件,把兒童帶進故事世界里。既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培養(yǎng)觀察能力:既可進行語言訓練,又可感知要學習的音節(jié)。]
三、學習韻母,指導拼讀
(一)學習韻母ɑi
1.利用課件引出音節(jié)詞“báitù”。
2.分析bái的聲韻,引出要學習的ɑi并認識組成(引導學生認識組成后,教師要告知: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發(fā)一個音的韻母叫復韻母。)
3.學習ɑi的發(fā)音。
、俳處熤v述ɑi的發(fā)音要領:先張大嘴巴發(fā)ɑ的音,接著口形由大到小,很快滑向i,ɑ讀得重,i讀得輕,中間氣不斷,一口氣讀成ɑi。
②聽老師發(fā)音:做好口形跟老師發(fā)音。
、圩杂删毩暟l(fā)音,互讀互檢。
、荛_火車讀,匯報發(fā)音結果。
。墼O計思想:聲韻母教學是拼音教學的重點,需要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的互讀互檢,既有利做到發(fā)音準確,又有助于加強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
4.指導認形。
5.學習ɑi的四聲和標調(diào)歌。
(1)復韻母ɑi也有四聲,應該把聲調(diào)標給誰呢?
(2)點擊出示標調(diào)口訣,明確標調(diào)方法。
標調(diào)口訣:
ɑoeiuü
標調(diào)時按順序排
i字標調(diào)要去點
iu并列標后邊
。墼O計思想:在拼音教學中,ɑieiui是第一次教學的復韻母,因此,必須學會標調(diào)位置。]
(3)根據(jù)標調(diào)口訣,先給ɑi標調(diào),再練習讀四聲。
6.先指導拼讀báitù,再用“白兔”一詞說話,還能用帶有ɑi的其他聲調(diào)的詞說一句話。
(如:白兔真可愛;我愛祖國……)
。墼O計思想:再回情境圖結合音節(jié)說話,為閱讀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用帶有ɑi的其他聲調(diào)的詞說話,則可培養(yǎng)學生的學說普通話能力。]
(二)學習韻母ei
教師以同樣的方法和內(nèi)容來引導學生學習ei。
。墼O計思想:同樣的學習內(nèi)容,以同樣的方法來學習,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也可使學生找到一條學習的途徑。]
(三)學習韻母ui
利用課件引出“wūguī”后,讓學生總結學習ɑiei的方法和內(nèi)容,并能舉一反三地學習ui。
。墼O計思想:由于學生知識的差別,本環(huán)節(jié)不強調(diào)學生能自主學習完所有像ɑiei的方法和內(nèi)容。因此,應尊重學生個體差別,讓各小組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四)指導書寫
1.出示寫在四線格上的ɑieiui,讓學生觀察后說出應如何書寫。
2.練習書寫一遍ɑieiui。
[設計思想;學生己學會了單韻母的書寫。因此,對這三個復韻母的書寫就不是難事。]
四、練習鞏固,總結全課
1.找朋友,帶帽子。
把三組有ɑoeiuü的頭飾發(fā)給學生,并讓另外三位學生找出一對朋友組成ɑieiui,且會幫ɑieiui帶帽子。
[設計思想:學生在活動游戲中既鞏固認識了ɑieiui的組成,又掌握標調(diào)方法。]
2.讀自編兒歌:
三個朋友
xiǎobáitùméihuālù
小白兔,梅花鹿,
zhēnkěàizàibǐměi
真可愛;在比美。
xiǎowūguīdízichuī
小烏龜,笛子吹,
shuǐzhōngyóuláikāihuì
水中游;來開會。
(要求:自主認讀,讀正確、流利。)
3.讀自編的兒歌,找ɑieiui音。
。墼O計思想: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既可鞏固已學知識,又可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4.總結。
語文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重點指導“煥、嚷”;理解“容光煥發(fā)”。
2、認識轉(zhuǎn)折關系,并能用“但是”造句。
3、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詞句,并且根據(jù)人物表現(xiàn)體會人物特點,體會孩子渴望長大的迫切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語氣。
二、教學難點:
1、認識轉(zhuǎn)折關系,并能用“但是”造句。
2、理解關鍵句,通過抓人物言行,體會人物特點,體會孩子渴望長大的迫切心情。
三、教學準備:
暴風雨錄象、板書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板:4 刮臉
師:平時,你看到誰需要刮臉?
通過預習,你知道文中誰要刮臉?板:小貝當
師:小貝當是一個二年級的孩子,他為什么要刮臉?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有趣的故事。
說明:兒童世界不存在“刮臉”,在出示課題之后提出問題:你知道平時誰需要刮臉?小貝當是個二年級的學生,他為何要刮臉?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學習課文
1、默讀全文,用“——”劃出小貝當要求理發(fā)師給他刮臉的句子。
出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思考。
交流句子
出示:理好頭發(fā),小貝當又讓理發(fā)師給他刮臉。他指指邊上那為臉腮光凈、容光煥發(fā)的先生說:“我要像他一樣。”
小貝當大聲喊:“理發(fā)員,你怎么還不放下報紙,讓我等到什么時候才刮臉呀?”
指導讀句:兩句中第二句比較好把握,我們可以根據(jù)提示語要求讀好。
第一句要讀好必須先來理解它的意思。
問:小貝當怎么說?“我要像他一樣”——“他”指誰?“一樣”是怎樣?
(為臉腮光凈、容光煥發(fā))
學習“煥”,生說字形。跟師說“容光煥發(fā)”,師:是指人很有精神的樣子。
問:你覺得小貝當是個怎么樣的孩子?板書:天真可愛、渴望長大(讀出句子的語氣)
2、快速度全文,找出文中最能看出小貝當渴望長大的內(nèi)容,大聲讀出來。
出示句子:小貝當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對老板說:“我是大人了,你該叫我貝當先生。”
指導讀好句子,讀出小貝當渴望長大、可愛的語氣。
師:小貝當就是這樣一個可愛的、渴望長大的孩子。除了老師出示的三句句子外,課文中還有一些反映小貝當天真可愛的、渴望長大的句子。現(xiàn)在請同學們小組學習,找出句子通過抓小貝當?shù)难孕衼眢w會。
3、小組學習后,按先后順序交流。
出示句子:小貝當大搖大擺地走進理發(fā)店。他嚷道:“我要剃頭!”
指導:“嚷”請學生上黑板寫,注意筆順,在集體書空。(有感情朗讀)
出示句子:小貝當才讀二年級,報上許多字他還不認識,但是他讀得很認真,把報紙翻得嘩嘩響。(有感情朗讀)
問:小貝當怎樣讀報?他認真的表現(xiàn)在——(把報紙翻得嘩嘩響)
他識字嗎?不識字應該對報上的內(nèi)容不感興趣,為何小貝當看得那么認真?
師: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句句子:“小貝當才讀二年級,報上許多字他還不認識”按一般情況來說,句子后面的內(nèi)容應該講他不愛看報。而現(xiàn)在后一句內(nèi)容的意思與前一句截然相反,句子中出現(xiàn)了一個詞,將前后意思相反的內(nèi)容連了起來,這個詞就是——“但是”。
4、請學生用“但是”造句。
師:同學們的句子造得真好,讓我們再回到課文里,課文中還有一位非常幽默人物,他的出現(xiàn)更讓我們體會到小貝當?shù)目蓯郏褪恰戆l(fā)師
5、讓我們通過朗讀來體會,齊讀課文。
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先抓住課后問題:“找出小貝當要求理發(fā)師給他刮臉的句子!
對課文深入學習。由于本單元的訓練目標是:默讀課文。因此,在找句時,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思考。讓學生在找句時再次運用規(guī)范的方法讀文。學生找出句子后,著重抓第一句中小貝當?shù)脑挕拔乙袼粯!眮韺W習。先問:小貝當怎么說?“我要像他一樣”——“他”指誰?“一樣”是怎樣?你覺得小貝當是個怎么樣的孩子?通過理解這句話,體會小貝當?shù)奶煺婵蓯邸⒖释L大,接著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讓學生讀出句子的語氣。學完兩句后,再找找其他反映小貝當?shù)奶煺婵蓯、渴望長大句子,請學生自己來品一品,說一說。在認知了前兩句的基礎上,學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談出自己的看法了。針對本課的另一個知識點,即要求學生認識轉(zhuǎn)折關系。在學生找到“小貝當才讀二年級,報上許多字他還不認識,但是他讀得很認真,把報紙翻得嘩嘩響!边@句句子時,指導學生看前后分句的內(nèi)容:“小貝當才讀二年級,報上許多字他還不認識”按一般情況來說,句子后面的內(nèi)容應該講他不愛看報。而現(xiàn)在后一句內(nèi)容的意思與前一句截然相反,句子中出現(xiàn)了一個詞,將前后意思相反的內(nèi)容連了起來,這個詞就是——“但是”。學生認識轉(zhuǎn)折關系后,請他們再造句來加以鞏固。最后再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理發(fā)師的幽默。
三、開心一刻
1、師:在成長過程中,你有什么笑話來讓大家“開心一笑”嗎?
2、交流。(最好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
說明: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里不僅聽到其他同學的成長笑話,而且鍛煉了說話能力。
課后反思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1、學習生字,重點指導“煥、嚷”;理解“容光煥發(fā)”。2、認識轉(zhuǎn)折關系,并能用“但是”造句。3、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詞句,并且根據(jù)人物表現(xiàn)體會人物特點,體會孩子渴望長大的迫切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語氣。教學難點在于認識轉(zhuǎn)折關系,并能用“但是”造句。理解關鍵句,通過抓人物言行,體會人物特點,體會孩子渴望長大的迫切心情。
教學時教師抓住幾句重點句展開,通過抓小貝當?shù)脑挕拔乙袼粯印斌w會他的天真可愛、渴望長大。從而引導學生在從全文中找相關的句子進行理解,之后學生的有感情朗讀自然水到渠成。
教學中,我制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的教學過程完成得比較順利。但教學時忽略的對理發(fā)師人物的指導。故學生在朗讀課文時理發(fā)師幽默的語氣讀得不夠到位。整堂課中,由于對學生不夠放心,所以設計的問題較多。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沒有充分體現(xiàn)。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多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入手,在設計教案時,力求設計一些引發(fā)學生思索問題,做到老師少問、少講,讓學生自己找找、說說,自己體會。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材說明
本課是看圖歸類識字。通過圖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名稱,通過兒歌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讓學生認識表示蔬菜名稱的漢字,了解有關蔬菜的特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二、教學目標
1、 認識14個生字,會寫卜、又、心、風4個字。認識1個筆畫 和2個偏旁走、幾。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 認識一些蔬菜,了解它們的一些特點。
三、教學時間(暫定2教時)
四、設計思路
一年級學生學習主要靠教師的引導,所以設計本課教學過程時考慮的是:
1、 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生活是教學的源泉,也是學生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在教室四周擺放一些蔬菜,讓學生去看看,去摸摸,去聞聞,直接將情景生活化,使學生不覺得學習的壓力。此時課文所要學習的生詞已不再是一個個陌生的、生硬的方塊字的組合,而是一個個他們急于認識的朋友。學生在玩玩說說中學會了觀察,識記了生字,并提高了表達能力。
2、 教學形式多樣化。離開座位去學習,小組合作創(chuàng)優(yōu)勝,在多種教學形式下,學生能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課件的適時運用,能給學生的學習起到恰到好處的作用。
3、 教學時間靈活化。本課教學預設兩課時,具體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時間不作硬性規(guī)定,視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狀況再定。
五、教學準備
1、 在教室四周擺放上蔬菜,有茄子、辣椒、黃瓜、豆角、蘿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紅柿。在每樣蔬菜旁插上表示蔬菜名稱的字詞卡片(要注拼音),再在每樣蔬菜旁放上一個盒子,盒子里準備若干表示這種蔬菜名稱的字詞卡片(數(shù)量最好與學生數(shù)同)。
2、 課件演示內(nèi)容:
。1)一幅菜園的風光,菜園里要有兒歌中介紹到的各種蔬菜。并設置熱區(qū)點擊放大,幫助理解茄子打燈籠、蘿卜捉迷藏、南瓜越老皮越黃、菜園一片好風光
。2)田字格書寫卜、又、心、風的過程演示。
六、教學流程
(一)談話揭題,提示學法。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參觀。(課件先出示菜園全景,隨后出現(xiàn)菜園里三個字)這是什么地方呢?瞧,菜園這兩個字正向我們眨眼呢,看誰能先和它們交上好朋友,記住它們的樣子。(課件菜園兩字閃動,并配音說話)(可提示學生利用形聲字特點來記)
2、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菜園里,看,我們四周有這么多蔬菜,趕快走出你的座位去看一看、摸一摸這些蔬菜,再讀一讀旁邊的小卡片,試著記住它們的名字,可不要把它們名字叫錯了!讀完后把小卡片拿在手里,等到把所有的蔬菜認完了,就回座位。
(學生們活動:他們像一只只快樂的小鳥飛向了教室的四周,微笑著看看這種蔬菜,摸摸那種蔬菜,有的還湊上小鼻子聞一聞,然后再拿起一、旁邊的小卡片讀一讀,看看這可愛的東西叫什么名字。教師活動:在教室四周輕輕地走著,觀察每位學生,分享著學生的收獲和快樂,并給予個別學生及時的幫助。)
此部分預設10分鐘,視學生學習情況調(diào)整。
。ǘ﹨R報交流,鞏固認字。
1、下面,老師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記住了這些蔬菜的名稱?我拿出一種蔬菜,你們趕快把它的小卡片舉起來,大聲讀。比一比,看誰找得快,讀得準,聲音響亮。
(教師活動:任意舉起一種蔬菜,請學生讀,注意及時糾正讀音,及時鼓勵,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活動:先比賽快速地從自己的小卡片中挑選中對應的卡片,大聲地讀。再注意聽著老師和同學們的讀音,把字音讀準確,記住生字。)
2、點擊課件中的熱區(qū),點到哪就出現(xiàn)放大的蔬菜名,開火車再次認讀。
3、翻開書本,讀讀圖畫下面的詞語表。自由讀,齊讀。
(三)交流感受,學習兒歌。
1、你們剛才認識了那么多的蔬菜,誰能來介紹介紹它們呀?說說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覺到的,你愿意說哪個就說哪個!
(學生活動:大膽發(fā)言,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教師活動:大力表揚發(fā)言同學,及時肯定有創(chuàng)新的語言,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回想蔬菜的特點。)
2、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作為獎勵,老師要送給你們一首兒歌。(課件出示兒歌,注著拼音)
。1)快讀讀看吧。學生個體活動。
。2)下面,我們要舉行兒歌朗誦比賽。請每一小組在通過組比賽后,評選出讀得最好的一名同學參賽。
(3)接著,我們要請各小組通過合作,使每一名成員都得到較大的提高,然后推選出一名進步最大的同學參賽。
(4)最后,我們要評選最佳合作小組,請各小組準備齊聲朗讀兒歌,比比哪一組合作的最好。
(學生活動:充分的、多形式的讀。教師活動:在鼓勵學生大量、大膽讀的同時,注意糾正讀音。)
(這四個層次的朗讀,每一次讀的要求是不同的、明確的、有針對性的,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能始終保持新鮮感。再充分讀的基礎上,反復認讀兒歌中的生字,為學習生字打下基礎。也為理解兒歌,提出問題提供可能。)
3、同學們在讀兒歌的時候,有沒有對兒歌中所說的內(nèi)容不懂的地方?
(學生提問,教師隨機解決,并及時認讀生字。)
豆角青青細又長,黃瓜身穿綠衣裳。(看實物說)
茄子高高打燈籠,蘿卜地下捉迷藏。(看課件說,茄子高高的掛在枝頭,就像一盞盞的小燈籠。捉迷藏可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先說說怎么玩這個游戲的,然后讀書上有關句子,看看課件,告訴學生我們吃的蘿卜是植物的根,是埋在地底下的,走到蘿卜地里,只能看到綠色的葉子,看不到蘿卜,蘿卜就像躲起來跟我們玩捉迷藏)
辣椒長個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黃。(看課件演示南瓜由小到大、皮色越來越黃的過程)
紅綠黃紫真好看,菜園一片好風光。(看課件菜園全景,啟發(fā)學生感受到菜園里成熟的新鮮的蔬菜瓜果五顏六色、光澤誘人,讓人看了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4、現(xiàn)在我們理解了兒歌的意思,接下來,我們再來進行小組比賽。比賽優(yōu)勝組,老師獎勵一張彩色紙。
。1) 先來比賽齊讀兒歌。(經(jīng)過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的多次朗讀比賽,這一次比賽可以基本得優(yōu)勝)
。2) 比賽認讀詞語。書上的我會讀一欄和圖畫下的詞語一欄。(以人人會讀,讀得準為優(yōu)勝。)
。3) 完成畫畫連連一題。(以小組成員全體既快既正確為優(yōu)勝。)
。ㄋ模⿲W寫生字,指導規(guī)范。
本課寫字教學要注意心與風這兩個字的指導。
指導心字時,首先讓學生整體觀察一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三個點不同的方向、位置及高低。 是新筆畫,可先啟哪學生形象記一記:一個人正躺在床上,抬頭彎腿在鍛煉身體呢,然后范寫,注意講清起筆輕,運筆漸重,到鉤之前要頓一頓再鉤,最后讓學生自己描紅、臨寫,體會寫心字的要領。
語文教案 篇4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上周我們學習了兩個拼音寶寶,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復習a、o以及它們的四聲。今天我們果果班又來了一個拼音寶寶,你們想認識它嗎?
二、學習單韻母e
1.我們先來看看它長什么樣子?
。ǔ鍪緀的紙質(zhì)圖)告訴學生這就是e,并帶領學生讀2兩遍,注意糾正學生的發(fā)音。
這個e字寶寶可調(diào)皮了,它跑到電視上了,你還認識它嗎?請學生自由讀,再次糾正發(fā)音。
2.學習e的四聲
e字寶寶也有四個好朋友,它們分別是誰呢?你們猜猜看。
出示e的四聲,讓學生字試著讀一讀。(貼在黑板上)
ē指導學生朗讀
é出示白鵝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它的名字,這就是鵝的名字。
我們來聽一首關于鵝古詩《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青波。
再出示拼音é,學生認讀。
ě指導朗讀,組詞:惡心。
è指導朗讀,老師提問,小朋友肚子餓不餓,學生回答。餓了,一會兒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老師獎勵好東西給她吃。
現(xiàn)在我們再來說一說它們的名字,老師帶小朋友們齊讀e的四聲。
請學生個別讀,糾正發(fā)音。
三、鞏固
小朋友們記住它們的名字了嗎?現(xiàn)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了。
1.課件出示e的四聲,不同順序,請學生辨認。
2.老師發(fā)拼音卡片學生認讀(每個學生一張不同拼音的'卡片)。
3.老師將四聲都寫在一張卡片上,學生根據(jù)老師的讀音找對應的字母。
四、書寫(機動)
1.它們的名字我們都記住了,小朋友們想不想寫一寫呢?
2.出示四線三格,你們還認識這個叫什么嗎?
3.這里有三個家,你們猜e字寶寶會住在哪個家?
4.出示四線三格中的e,再次帶學生讀一讀。
5.出示e書寫筆順,帶領學生書空。
6.老師范寫
7.學生描紅仿寫。黃新怡粘貼
學生跟老師讀拼音
學生看著電視屏幕再次讀e。
學生自由猜測
學生根據(jù)之前學習的經(jīng)驗試讀e的四聲。
學生看圖說名稱。
學生跟著讀兒歌
學生跟著老師說詞語。
學生回答老師的問題,說餓還是不餓。
學生跟老師讀
學生個別讀,老師指導
學生認讀老師出示的四聲名稱
學生根據(jù)讀音找對應的字母,說的同時可以組成詞語說。
學生回憶四線三格,說出它的名字。
學生猜測
學生書寫
板 書 設 計
e
ē é ě è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體會書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闡明。
2、體會兩封信中的聯(lián)系及“堅強”的含義。
3、嘗試用書信與同學、朋友、師長進行友好的交流。
教學重點 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體司、對兒子的殷殷期望
教學難點 對于“堅強”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教學方法及教具 朗讀法、自主合作、小組字習
課時數(shù):
兩課時
第一課時
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二次備課 教學隨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書》)。剛才大家聽得都挺投入的,從歌中,你們都聽出了些什么呢?
大家談得都很不錯,尤其是能從游子的思親感受到父母的思子。在通訊尚不發(fā)達的年代,書信無疑成了溝通兩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著名的翻譯家——傅雷,在其長子傅聰留學海外時,就在一封封家書中為兒子排憂解難,傳達著自己的惦念之情。寫得多了,經(jīng)過整理,一部《傅雷家書》就誕生了。今天我們就來閱讀其中的兩封,感受一下那份牽掛!
二、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出示問題。 自主學習
1、這封信是傅雷在兒子什么心境下寫的?找出句子。
討論明確:這種情緒消沉的情形,以后還是會有的……
開頭為什么這樣稱呼? 稱呼:“聰,親愛的孩子。”
這樣稱呼起了寬慰兒子,給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1、 對于情緒的高低起伏,2、 傅雷給兒子提出了哪些忠告?
討論明確:(1)面對情緒上起伏跌宕的正確態(tài)度之一:泰然處之,保持心理相當平衡。
(2)面對情緒上起伏跌宕的正確態(tài)度之二:正視錯誤,冷靜對待,徹底感悟,引為借鑒。
4、課文中有兩處生動的比喻,請找出并體會其含義。
討論明確:(1)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
(比喻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性,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2)像對著古戰(zhàn)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
(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傅雷要求兒子在回首往事的時候要以一種平靜的心態(tài),做到冷靜、灑脫。)
3、 歸納與總結:
參照課文段落層次的劃分,學生明確第一封書信層次及其大意,并總結劃分的方法與體會。
說明:教學過程包括預習內(nèi)容與指導、展示交流、點撥升華、作業(yè)反饋等內(nèi)容。
板書設計
反思與重建
第二課時
環(huán)節(jié) 教學內(nèi)容 二次備課 教學隨記
教學過程
1、 導入:
多媒體播放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VCD片段。
2、 指3、 導學生閱讀課文并體會“堅強”的具體含義。 (學生分組朗讀課文)
明確: “堅強”有兩方面的表現(xiàn):
(1) 在失敗時,(2) 精神消沉時:(第一封信)
“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后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所侵蝕。
(3) 在成功時:(第二封信)
多少過分的諛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
4、 傅雷在兒子成功時表達了他對兒子的贊賞
5、 請找出具體的語句
6、 并理解
明確: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快樂,莫過于欣賞藝術,更莫過于欣賞自己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我們真是心都要跳出來了!
傅雷對兒子的贊美,浸透了他自己的`人生體會與獨特的感受,作為一個過來人,他更提出了要有“赤子之心”這樣一個更高的要求。要求兒子在藝術上“保有一顆純潔的心靈”。這是藝術的更高的境界,也是人生的至境,只有這樣才能體會到“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創(chuàng)造許多心靈的朋友。
7、 課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
8、 對這一句話應該如何理解?
相信藝術家沒有矛盾不會進步 解決一個矛盾便是前進一步 矛盾是解決不完的,所以藝術沒有止境
明確:這是傅雷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解決矛盾后追求藝術更高境界。
四、學生參照第1課時,自己劃分并歸納段落大意。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學習
五、布置課后練習:
摘抄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并體會其含義。
課堂檢測: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庸( )碌 諛( )詞 扶掖( )
廓然無累( ) 涕泗橫流( ) 枘鑿( )
2、解釋下列詞語的含義。
扶掖 枘鑿 廓然無累 重蹈覆轍 自知之明 氣吞斗牛
3.結合上下文,品味下面兩句話的意思,回答問題,并從課文中再摘抄幾句含義深刻的語句。
(1)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過感情的問題,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萬端,但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而要像對著古戰(zhàn)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像對著古戰(zhàn)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是怎樣一種情緒?
(2)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創(chuàng)造許多心靈的朋友!孤獨的赤子創(chuàng)造的是什么樣的世界?
說明:教學過程包括預習內(nèi)容與指導、展示交流、點撥升華、作業(yè)反饋等內(nèi)容。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社會調(diào)查。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2、通過數(shù)學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經(jīng)濟意識,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
3、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逐步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1、通過數(shù)學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經(jīng)濟意識,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
2、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逐步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設計方案卡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課前播放歌曲《郊游》,會唱的同學一起唱。
2、同學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秋天了,在這么好的天氣里,你最想干些什么呢?(學生回答)
3、那我們一起去秋游好嗎?
二、 新授
1、在秋游前我們都要了解哪些相關的信息呢?學生自由談談。(板書:人數(shù)、包車、門票、游玩項目及價格)
2、新橋幼兒園幼兒馬上要去秋游了,在秋游前收集了一些相關的信息,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信息。(電腦出示,打字聲引入,加深學生頭腦中的信息)
3、我們看到了這些信息,從剛才我們討論出的四個方面來分析。
4、首先我們來看人數(shù),哪句話告訴了我們有關人數(shù)的信息。多少人?(板書:150人)
5、接下來看包車,哪句話有關包車信息?一共要包幾輛車呢?(3輛)你怎么看出的?(150÷52 大約3輛)一共需要多少錢?哪句話告訴我們的?你怎么算出來的呢?(3×300=900(元))每人要花費多少錢呢?(900÷150=6(元))900是什么?(共花費多少錢?)150是什么呢?(實際去的人數(shù))用共花費的錢去除以實際去的人數(shù)得出每人需要花費多少錢。
6、門票呢?哪幾句相關信息?你們選哪種?(團體)為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滿足30人以上,便宜等)每人多少錢?(2元)
7、最后是游玩項目及定價,我們來看一看。劃船,每小時8元,4人一船。每人要多少錢?(2元)那如果你一個人去呢?一個人去乘一船,多少錢?(8元)你覺得怎樣乘坐比較合算?乘快艇呢?你們怎么理解的?
8、看完這些相關的信息,我們來替新橋幼兒園幼兒來算一算。每人乘車和買門票一共要交多少元錢?(2+6=8(元))
9、用20元最多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同桌討論,回答問題。最多可以玩6個項目,正好20元。最少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同桌討論,自由討論。
10、如果你是新橋幼兒園幼兒,你準備向家長要多少錢?這些錢可以怎樣安排?(小組討論,學生自由發(fā)言)
11、剛才我們替新橋幼兒園幼兒做了秋游前的計劃,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他們都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了解相關的信息的?(電腦閃爍:人數(shù)、包車、門票、游玩項目及價格)
三、 活動設計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出去秋游要做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我們學校四年級的同學馬上也要去櫻桃溝去秋游了。我們也要在秋游前了解相關的信息。
2、我們在課前分小組了解了些信息,現(xiàn)在我們來匯總一下。
3、首先人數(shù),多少人?(學生匯報,學生邊說,邊輸入到電腦中,約350人)四年級師生共350人。
4、包車呢?學生了解,有大客車和中巴車兩種。大客車最多可乘坐52人,每輛每天500元左右;中巴車最多可乘坐25人,每輛每天300元左右。你們選哪種?為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那么我們選擇大客車。一共要包幾輛車呢?(7輛)你怎么看出的?(350÷52 大約7輛)一共需要多少錢?你怎么算出來的呢?(7×500=3500(元))每人要花費多少錢呢?(3500÷350=10(元))
5、門票呢?(兒童(1.2米以上):30元 成人:60元 團體(20人以上):35元)哪組去了解的?有三種,你們選哪一種?為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6、游玩項目呢?學生說一說都去了解了哪些游玩項目及價格。選擇一些同學們喜歡玩的并適合同學們玩的,打在電腦上。
7、同學們真有辦法,收集了這么多的資料,一切準備就緒了,下面就是你們制作設計方案表的時候了,這要小組合作完成,看看哪一組的設計方案最好。好,小組合作開始。
8、下面就該是欣賞你們精彩方案的時候了,哪一組想先上來。請2到3組上來自己分析小組制作的方案表。有值得表揚的就發(fā)蘇州樂園的免費游玩項目的門票。
9、還有哪一組想上來的,我們下課之后再來研討。
四、全課小結:通過今天的活動,你有什么感受和體會呢?
開展秋游活動必須定好地點、人數(shù)、核算好費用,在這次秋游之前制定的計劃,我們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數(shù)學問題,只要你認真仔細觀察,你就能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總結】
本課教學中,安排了情境導入,揭示課題;想一想,做好準備工作;議一議,進行合理分工。然后小組交流,全班展示。這樣,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探索空間,使他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奧妙,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我重點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語言表達、寫字這幾個方面。
一、朗讀指導,讓學生入情入境。
這一課的朗讀指導分為兩個部分,詞語和課文。
詞語的朗讀主要在一開始的詞語復習中,其中:稻子、高粱、棉花的第二個字都是輕聲,尤其是“棉花”這個詞,學生很容易把“花”讀成第一聲。讀到這一行詞語的時候,我特別提醒了一下學生,學生個別回答有錯的時候,我沒有馬上讓學生坐下,換一個學生來讀,而是給這個學生糾正之后讓他再讀一遍,還讓全體學生共同練讀,所以在接下來的對所有詞語進行齊讀的時候,學生能夠改正過來了。
對詞語的朗讀指導還有第二自然段中的“一望無邊”,我讓學生想象天有多大,大得連邊都看不到。學生就知道了這個詞語該怎么讀,齊讀的時候能夠聽出來對于這個詞語特別留意。
在朗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著重抓住了同學們?nèi)ソ加蔚倪@種高興的心情,讓學生高興地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講到了豐收的景象,我播放了稻子、高粱、棉花這三種農(nóng)作物的圖片,讓學生體會農(nóng)民伯伯看到豐收景象時候的'高興激動的心情,帶著這種心情來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是講同學們的,秋游,最開心的當然是同學們,我也播放了圖片,并且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員,帶著自己的心情來讀這一自然段。有幾個女生讀得特別好,尤其是“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讀得很有感情,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主人公。
二、說話訓練,積累詞語,給學生說的機會
本課蘊含了豐富的說話訓練的材料。重點訓練了“有時像……有時像……”和“有的……有的……有的……”這兩個句型。在訓練的時候,我也配上圖片,或者是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說,學生舉手很踴躍,說得也都很完整具體。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的時候,我也給學生穿插了說話訓練,并讓學生積累了一些表示顏色的詞語。由這一段中表示顏色的字“黃”、“紅”、“白”引出其他表示顏色的詞語“黃澄澄”、“金燦燦”、“火紅火紅”等,讓學生積累相關詞匯,并且通過跟讀“黃澄澄的稻子”、“金燦燦的稻子”、“火紅火紅的高粱”等學會應用。再由這些詞語進而發(fā)揮想象,練習說比喻句:“稻子黃了,像 ”,“高粱紅了,像 ”,“棉花白了,像 ”。說句子的時候都展現(xiàn)相關的圖片,讓學生的想象有了一個依托,學生說起來就比較輕松。
三、寫字教學,溫故知新
學習生字的時候,我讓學生復習了即將要學習的生字“涼”和“喊”的偏旁,這兩個偏旁的意義,也回憶了其他學過的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在寫“喊”字的時候,還復習了臥勾的寫法和要點,要寫得長一些斜一些。這些復習的內(nèi)容都是讓學生來說出來的,溫故知新,新知識通過與舊知識相聯(lián)系,也才能掌握得更牢固,舊的知識也再一次得到了鞏固。
總的說來,這節(jié)課還是挺順利的。學生進入二年級以來,也有了不小的進步,無論是朗讀,還是語言表達,抑或是課堂紀律。這一節(jié)課的效果可以說基本達到了。學生最后的齊讀讀得很流利,也富于感情,說話訓練也能夠說出來,寫字的時候,在自己的本子上以及習字冊上也都寫了出來。但是對于學生的個別朗讀,我還需要給更多的學生一些機會。
語文教案 篇7
一、導入
1、播放民歌、渲染氣氛。(聽聽是哪個地方的民歌?請同學們說說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2、每個民族、每個地區(qū),他們的民歌都不相同。云南是一個多民族的地區(qū),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間歌唱活動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幾乎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他們以歌唱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傾訴青年男女之間的愛幕,有的用歌唱來傳授知識,表達豐收的喜悅和節(jié)日的歡樂,據(jù)說,解放前的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因此,在許多民族中,小孩還在呀呀學語的時候,就跟著大人學唱歌了。許多有名的歌手在本民族得到特別的尊敬。今天,就讓我們?nèi)⒓印霸颇系?歌會”,了解云南的民歌!
二、朗讀課文
1、朗讀文章(播放朗讀音樂),思考:看看本文寫了什么事?有幾個場面?
2、指名回答:文中給我們描寫了幾個唱歌的場面?分別在哪段?
3、雖然同是唱歌,但它們在內(nèi)容上各有側(cè)重,我們先來聽聽“對調(diào)子”都唱些什么?“多”字說明什么?能不能去掉?既然“對調(diào)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
無論采用何種方式,“對調(diào)子”都是什么的大比拼?這里作者著重寫了“一個年輕的婦女一連唱敗了三個對手,逼得對方啞口無言”的情景,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描寫這個年輕婦女的?(齊讀這一部分)。這一部分刻畫出一個什么樣的婦女形象?
思考:作者為什么在這里要濃墨重彩地描寫這位唱歌的婦女呢?
4、我們再來看看那些趕馬女孩,聽聽她們都唱些什么歌?她們的歌聲充滿一種什么樣的美?
思考討論:既然這樣,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寫趕馬女孩唱歌,而是用許多筆墨去描寫由呈貢一路進城的景色?
①寫了些什么景物?作者寫這些景物運用了哪些手法?
、谀阌X得作者寫這些有什么用意?
、奂偃缒闾幵谶@樣的環(huán)境中,又是趕馬女孩子中的一員,你會唱出什么樣的歌?(齊讀第4段。)
5、“金滿斗會”是一個以什么為主要內(nèi)容的盛會?從哪里可以看出歌會“盛大”?如此壯觀的場面,給人的感受如何?(齊讀第5段。)
6、討論:作者描繪了這三個唱歌的場景,文章的字里行間洋溢著怎樣的情感?表達怎樣的生活態(tài)度?
三、拓展訓練
課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謠,分小組進行交流。有興趣的同學,不妨選擇一兩首唱一唱。
四、小結
這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三個場合在內(nèi)容上各有側(cè)重,在手法上也各有不同。文章字里行間洋溢著對自然,對人生,對藝術的品味與贊賞。生活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diào)中汩汩流淌而出。讓我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熱愛生活吧!
五、布置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8
教案背景:
1、面向?qū)W生: 小學二年級 (2)學科:語文
2、課時:1課時
3、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學生課前誦讀《木蘭詩》
教學課題:12 木蘭從軍
教材分析:
《木蘭從軍》這篇課文是根據(jù)北朝民歌《木蘭詩》改寫而成的。木蘭的形象,既反映了北方女性的剛健特點,又是中國勞動婦女善良勤勞淳樸勇敢的象征,至今仍然有積極的影響! ∪木拖襁B環(huán)畫一樣,筆法簡練,畫面清晰:木蘭代父出征,征戰(zhàn)沙場、重試女兒裝。在這個故事中,花木蘭愛親人、愛祖國、勇敢、剛毅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n文共個自然段,開篇即寫木蘭是古代英雄。寥寥幾筆活化了人物,為日后成為“將軍”打下伏筆。接著又以較多筆墨寫了木蘭從軍的原因,她想到了父親“年老多病”,弟弟“年幼”,這是她對親人的愛!盀榱藝覒撊ゴ蛘獭眲t又反映了她對祖國的愛。這些是木蘭這個人物身上最為閃光的優(yōu)秀品質(zhì)。正是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才有日后戰(zhàn)場上的勇武、威猛,屢建戰(zhàn)功。而最后一段中的“驚呆了”則急轉(zhuǎn)直下,原來“花將軍”卻是一位“年輕的姑娘”,從而給讀者帶來了更多的遐想空間。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老師曾經(jīng)學過一首北朝民歌,記憶深刻,今天想把其中的第一段背給大家聽。(師背誦《木蘭詩》第一段)
唧(jī)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zhù)聲,惟聞女嘆息。師:看完視頻,想必你們對木蘭有了更深的理解了?今天老師就領大家學習一篇有關花木蘭故事的'文章——《木蘭從軍》。(生齊讀課題)
2.從課題知道這位大英雄的名字叫:木蘭。講了她一件什么事情呢?什么叫“從軍”,誰能來說說。再讀課題。
3.據(jù)我了解,古代像“從軍”這類體力勞動一般都是男子承擔的的,不信你們看看,“男”字怎么寫的?(出示:男)
你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寫嗎?是啊,連農(nóng)田里干力氣活的都是男子,從軍打仗這么危險應該男子承擔了。
可是課文第一節(jié)卻這樣寫道: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中心句:我國古代有一位女英雄,名叫花木蘭。
A.誰來讀一讀?想想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把你的理解放到朗讀中告訴大家。
B.師:聽出來了,他強調(diào)了女英雄。加點:女英雄)
集體讀: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嗎?對呀,怎么花木蘭一個女子也去從軍呢?他究竟是個怎么樣的女英雄呢?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
2.播放配樂朗讀課文,然后介紹時代背景
介紹花木蘭的年代: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長河中,有一個王朝叫北魏,魏就是花木蘭的祖國,當時,魏魏的北部有一個柔然的部落,勢力不斷擴張,逐漸威脅到木蘭的祖國——魏,于是朝廷就下達了緊急征兵文書,要和柔然展開一場戰(zhàn)爭。木蘭從軍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個年代。(介紹完拉黑幕)
三、初讀指導
……
第一關:后鼻音的字
名字 征兵 朝廷 年齡
(你要提醒大家什么?征,第一聲。征的兩個意思,選擇)
第二關:輕聲字多音字
燕山 燕子
將軍 將士
(yan作為第一聲時,是特定的名稱)
第三關:難點字
披戰(zhàn)袍 跨駿馬 渡黃河 過燕山 (注意讀好四個動詞)
焦急萬分 替父從軍
女扮男裝 赫赫戰(zhàn)功
英勇善戰(zhàn) 文靜俊美
(理解:替 赫赫)
第關:朗讀課文,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出示要求)
經(jīng)過五關的挑戰(zhàn),我看的出來,同學們都已成功掌握了本課的字詞,我宣布,我們勝利了,為自己的精彩表現(xiàn)鼓掌吧!禮花和掌聲送給你們。
3.整體感知課文
思考:這時,讀了課文,你能說說木蘭為什么要替父從軍嗎?
(用上“因為……所以……”)
找到書上一句句子,指名生來讀。
齊說
視頻感知當前的故事
播放視頻,師配上解說
南北朝時期,北方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魏國派兵驅(qū)逐侵略者,但是將士死傷嚴重,繼續(xù)補充兵力支援前線。一天朝廷下達了緊急征兵的文書,木蘭聽到了父親的名字,焦急萬分。她想,父親年老多病,難以出征,弟弟又小,還不夠當兵的年齡,自己理應為國為家分憂。第二天一早,木蘭女扮男裝,毅然決然地替父從軍。
“將”師范寫,生描紅
四、完成習題
1、描字帖
2.選擇詞語
緊急 焦急
上級下達了( )的任務,要求戰(zhàn)士們立即出發(fā)。
五.結束語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木蘭從軍這篇課文,讀了生字、新詞和課文,知道了木蘭替父從軍的原因,那么木蘭走上從軍道路后又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的:1.認讀“爵、廝、鞭、韁、覆”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復述課文。
3.能正確分析查理國王戰(zhàn)敗的原因,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fā)。
重點難點:重點:正確、流利、有感隋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難點:體會查理三世因為少釘一個馬掌釘而丟了一個國家的前因后果,從中受到教育和啟發(fā)。
教具圖片幻燈
(一)出示圖片,導入新課
1.出示馬掌圖片,認識馬掌,簡介給馬兒釘馬掌的作用。
2.出示馬掌釘圖片,認識馬掌釘?shù)挠锰帯?/p>
3.導入新課:
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馬,馬,一馬失社稷!”一匹馬怎么可能會讓一個國家傾覆呢?今天我們要學的這課文就與這句名言有關。(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輕聲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課文,遇到難讀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本課要求認讀5個生字,“鞭”是三拼音節(jié),韻母是前鼻音;“僵”是三拼音節(jié),韻母是后鼻音;“廝”是平舌音;“覆”的聲調(diào)是第四聲,不要讀成了第二聲;“爵”是“嚼”的一半,讀“jue”,不要讀成了“jiao”。本課有1個多音字,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注意辨別。
ding釘馬掌釘扣子
ding馬掌釘釘鞋鐵釘
2.在學生初讀的基礎上,分小組輪流讀課文,評議正音。
3.初步了解課文大意,用簡潔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課文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來寫。開頭交代了這場戰(zhàn)斗的重要性;接著詳細描寫了鐵匠給戰(zhàn)馬釘馬掌釘?shù)倪^程:缺少材料,戰(zhàn)事逼人,馬夫心切,鐵匠將就而為;然后寫國王戰(zhàn)場失利,成了
俘虜;最后的段落很有特點,從“少了一個鐵釘”,到“失了一個國家”,以嚴密的邏輯對全文做了畫龍點睛的。
4.快速默讀課文,劃分課文層次。
(1)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決戰(zhàn)即將打響。
(2)第二部分(第二至十二自然段):釘馬掌,少釘子。
(3)第三部分(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掉馬掌,打敗仗。
(4)第四部分(第十六至二十一自然段):查理國王戰(zhàn)敗原因。
(三)自學交流,引導思考
1.根據(jù)課后練習第2題“查理國王戰(zhàn)敗的原因是什么”,學生自由讀文,獨立思考。
2.小組探討交流,教師相機重點指導。
(1)閱讀了解釘馬掌的'過程,感受馬夫與鐵匠的馬虎。
讀了課文第二部分,你覺得馬夫與鐵匠各是什么樣的人?說說你的理由。教師適時點評,引導感受馬夫與鐵匠做事馬虎,責任心不強,急于完成任務,結果查理國王的戰(zhàn)馬上只釘了三個馬掌,第四個馬掌只是草草掛住。
(2)了解查理國王騎上這匹戰(zhàn)馬作戰(zhàn)是如何打敗仗的。
戰(zhàn)斗打響了,查理國王是怎么表現(xiàn)的?當一個馬掌掉了之后,情況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結果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幾個自然段,體會掉馬掌給查理國王帶來的悲痛與絕望。
(3)多種形式朗讀民謠,體會民謠中用詞的準確、精練:“少、丟、跑、敗、失”。
討論:因為一個馬掌丟了一個國家,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說說你的理由。教師點評,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去看本質(zhì):因為馬夫與鐵匠的疏忽,一個馬掌沒有釘牢才釀成查理國王的慘敗,真是因小失大。
(四)全文,感悟明理
1.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全班交流:如果時間可以倒流的話,如果查理三世的馬夫稍等片刻的話,讓鐵匠把馬掌釘好;如果查理三世檢查自己的戰(zhàn)馬,而改換其他坐騎的話;如果……事情又會怎樣呢?學習這課文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你有哪些話想說聽?
(1)聯(lián)系生活,舉例說明。
(2)互相提醒,少犯錯誤。
附板書設計:
26少一個馬掌釘
少釘子—一掛馬掌—一掉馬掌—一毀國家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9-23
語文的教案11-29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3
語文教案12-18
語文教案12-18
語文教案02-07
語文教案02-07
語文教案02-08
語文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