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點:
1、理解本文巧妙的構思,誦讀欣賞:周總理,你在哪里2。
2、體會詩中擬人、反復的修辭方法對表達詩人感情所起的作用。
3、理解詩中破折號和省略號的用法及其作用。
4、了解周總理為革命為人民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領會廣大人民對周總理深切的懷念與崇敬、愛戴之情。
教學設想:
1、以讀代講,在讀中理解詩意。
2、詳細講解時代背景,可以讓學生回家向父母祖父母了解當時的一些情況,以利于學習本詩。
3、指導在課堂上背下全詩。
4、讓學生欣賞一些其它懷念周總理的作品,如《大地之子》、李瑛的詩等。
5、進一步體會詩歌的特點。
第一課時
新授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1、了解時代背景,了解周總理為革命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領會廣大人民對周總理深切的懷念和崇敬、愛戴之情。
2、理清結構線索。
3、朗讀全詩。
教學重點:1、2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人,全中國人民都覺得他是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他博學多才,對科教文衛(wèi)、工農(nóng)兵商各個領域都給予過具體而及時的指導;他精力過人,在全國各地黨委、政府被奪權,公檢法被砸爛,軍隊被嚴重沖擊的情況下,他力撐危局,事無巨細,都親自處理;他廉潔一生,無兒無女無遺產(chǎn),聯(lián)合國破例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
二、簡介人物及時代背景:
1、周總理:
因為時代的原因,學生對周總理的.事跡了解的很少,讓學生做好預習很重要。課堂上簡單介紹一些事件:
(1)周總理生前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為世界和平事業(yè)所做的豐功偉績。
A南開上學時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B長征中的一些故事
C國共兩黨談判
D萬隆會議
E莫斯科會議等
。2)偉大的人品和簡樸的生活
2、寫作背景:
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與世長辭了,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誦讀欣賞:周總理,你在哪里2》。他的逝世引起了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無限悲痛!镩L街送總理——1976年4月5日“天XX件”——1977年1月,在總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全國各族人民開展了各種悼念活動,盡情傾訴對總理無限的哀思與深情的懷念。《周總理,你在哪里》這首感人肺腑的優(yōu)秀抒情詩就是在這個時候創(chuàng)作出來的。由于它以藝術的形式表達了人民對周總理的深厚感情,抒發(fā)了人民的心聲,因而很快就傳誦開來。
3、柯巖:當代女作家
三、學生介紹一些資料(自己準備材料)
四、有感情的朗讀,并理清結構
第二課時
體會賞析課
教學目的及要求:
1、朗讀中進一步體會詩的內(nèi)涵、意境。
2、理清本詩的感情和結構線索。
3、在朗讀中體會詩中擬人、反復的修辭方法對表達詩人感情所起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范讀
二、理清詩歌感情和結構線索:
你在哪里——他剛離去——找遍整個世界——就在這里——在人民心里
。ǜ星榈拈_端)(感情的發(fā)展)(感情的回蕩)(感情的迸發(fā))(感情的升華)
三、學生自讀體會
四、指導朗讀體會感情線所及朗讀基調(diào)
五、總結結構及主題:
板書:
懷念、尋找——你在哪里
高山 呼應、
總 大地擬人、
理處處不在 森林反復等
永處處在 大海多種
生 整個世界(廣)修辭方
天安門廣場法的綜
在這里,在這里——活在人民心里(深)合運用
對革命赤膽忠心為人民鞠躬盡瘁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本單元選取的三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都是引導學生在感受愛、表達愛、奉獻愛的過程中體會愛的重要性,把握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古詩兩首》是本單元的開篇之作,抒發(fā)了人世間最普通的友人離別之情,作為感情基石,為學生學習后面的課文打下了基礎。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詩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間情誼深厚。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詩的前兩行敘事,后兩行寫景,景中卻包含著一個詩意的情節(jié):帆影已消逝了,而詩人還在翹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詩人巧妙地將對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tài)描寫之中,將情與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安西是指安西都護府,在今天的新疆庫車附近。友人元二將要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情別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與祝福,使人不難想到這對好友頻頻祝酒、殷殷話別的情景。
【學情分析】
兩首古詩所表達的感情,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但四年級是學生口頭言語向書面言語發(fā)展的過渡期,學生的書面言語能力比較弱。本課的兩首古詩都是膾炙人口之作,無論從斟詞酌句還是寫作技巧上,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都有相當高的要求。要通過含蓄的詩句理解詩人內(nèi)心豐富的`情感是有一定難度的,這是學生學習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詩歌的內(nèi)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4.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大意,通過賞析詩人以景寫情的表達手法,體會詩人表達的深刻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情”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學法
主要教法有“談話法”、“情景教學法”、“重點字詞品味法”、“角色體驗法”等。
主要學法有“想象畫面法”、“聯(lián)系生活法”等。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一、激趣導入,介紹李白
1.背誦《贈汪倫》: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別深情,引出另一首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你知道是誰寫的嗎?(李白)你對李白有哪些了解?
3.品讀詩題:題目告訴我們些什么呢?(學生自由談談對古詩題目的理解。)。
二、復習方法,初讀感知
1.復習古詩的學習方法:
初讀感知→理解詩題→理解詩句→品讀悟意境→熟讀成誦
2.初讀感知.
。1)自讀自悟:學生運用工具書或注釋等多種方式了解詩的大意。
。2)查讀正音:通過指名朗讀古詩,及時正音。
(3)集體交流:你讀懂了這首詩的哪些地方?
。4)理解大意: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三、品詩句,明詩意
1.理解第一、二行詩的意思
。1)談話:李白與孟浩然是什么關系呢?你怎么知道的?
。2)請喜歡讀第一、二行詩的同學,起立朗讀。
。3)指名說詩意。
教師適當點撥如下:
西辭:從西邊離開。(展示地理圖,由圖可見黃鶴樓在揚州的西邊,所以孟浩然由西向東順流而下)
煙花:形容花開得繁茂,象浮動的煙霧。(指導想象鮮花盛開的景象)
談話:這兩行詩分別點明了送別的地點、時間,所以前兩行詩是敘事。請用重點符號勾畫出關鍵詞。(“黃鶴樓”、“三月”)
。4)齊讀第一、二行詩句。
過渡:在陽光明媚,鮮花盛開的三月送別朋友,詩人是怎樣的心情?
2.理解第三、四行詩句的意思。
。1)請喜歡讀第三、四行詩的同學起立朗讀。
。2)誰愿意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學生各抒己見)
老師相機指導如下:
孤帆:一只孤獨的帆船或一片孤獨的帆船。(并不是江面上只有一只船,這里寫出了詩人對朋友的牽掛)
唯:唯獨,只。(也體現(xiàn)出詩人對朋友的擔憂)
天際:天邊,天水之間。
。3)自由朗讀全詩,同桌互相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4)指名匯報說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朗讀詩句,體會詩情
1.談話:剛才我們理解了詩意,老朋友孟浩然要遠去他方,詩人李白送別時是怎樣的一種心情?(依依惜別,難舍難分,情深意長……)
2.提問:誰愿意把這兩行詩讀出來?(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在這兩行詩中哪兩個詞最能體現(xiàn)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體現(xiàn)出詩人對朋友的無限眷戀和牽掛呢?(“孤帆”、“唯見”)
3.請同學們想象“孤帆遠影”、“長江天際流”的景象。體會作者的心情。
4.師導:這兩行詩借景抒情,體現(xiàn)了詩人與朋友的情意比江水更深,比江還長,應該讀得怎樣?(舒緩而情深意長)
5.請男生來試一試。(讀后,女生評,師評)
6.請女生再來讀一讀。(讀后,男生評,師評)
7.齊讀。
五、擴展延伸
1.談話:聽了大家情深意長的朗讀,老師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那位佇立江邊,目送友人離去,看啊看啊,直到船只消失在天水之間。請同學們想象一下詩人會想些什么呢?
2.請同桌互相說一說。(學生交流)
3.指名上臺匯報交流,互相評價。
。ㄟ@一別不知何時再相見了;江水啊,請把我的好朋友平安載到揚州吧,朋友,你慢慢走吧,我們會再相見的……)
六、總結,誦讀
1.談話:悠悠黃鶴樓,依依惜別情,同學們,請合上課本,閉上眼睛,讓我們用深情的誦讀再替李白送一程孟浩然吧!
2.全班起立誦讀全詩。
3.同學們,學完這首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七、作業(yè)布置
誦讀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第二課時 學習《送元二使安西》
一、激情入境,揭示課題
1.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誰有知心朋友?(指名談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覺。)
2.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chǎn)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于轉(zhuǎn)學、升學等原因兩人要分開了,你的心里會怎么想?
是啊!我們現(xiàn)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后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為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于是,在和朋友分離之時,人們就會寫一些詩或文章來送給朋友;貞浺幌,你都知道哪些描寫朋友之間友情的名言或名句?
3.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里,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20課《古詩兩首》的第二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板書課題)。
4.同學們課前已經(jīng)預習過了課文。誰知道“使”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安西”是個什么地方?
二、初讀古詩,掌握大意。
1.學生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學生讀詩,適時糾正錯誤讀音。
教師相機強調(diào)多音字,區(qū)別不同意義的多音字的讀音,并讓學生組詞。(舍、朝等)
3.學生默讀古詩,要求結合注釋,理解詩意。
。1)請大家默讀古詩,聯(lián)系生活實際,結合注釋思考這首詩講了什么?
(2)同桌之間先試著說一說。
。3)指名學生說全詩大意。
。4)指名學生具體生動地概括詩的大意。
。5)教師總結詩意,學生回顧體會古詩中朋友離別時依依不舍的情境。
3.學生同桌互讀,要求讀出感情,注意節(jié)奏。
。1)師配樂范讀古詩。
。2)學生多種方式讀詩,教師指導有感情地讀詩。(學生互讀、師生共讀、教師范讀、指名讀)。
。3)學生配樂齊讀。
三、想象畫面,走入詩境。
1.理解第一、二行詩的意思
。1)我們來看這兩個字“朝”、“舍”,它們在詩中怎么念?把這兩個字放回詩中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小雨,柳樹,客舍,酒宴。)
。2)師:渭城,清晨,一場如酥小雨,濕潤了路上的塵埃。旅店旁的棵棵綠柳,被雨水沖洗的更加蒼翠欲滴,你覺得這景美嗎?讓我們帶著這感覺一起美美的讀一下。(生齊讀)
(3)引導學生背這兩句。指名背誦。
2.了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遙遠及艱辛。
。1)從課題我們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現(xiàn)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兩地相距大概有3000多里。在古代是沒有火車、汽車的?梢韵胂笤诠艜r那得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旅途中元二可能會經(jīng)受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氣候、路上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等等……
(2)唐代國勢強盛,內(nèi)地與西域往來頻繁,經(jīng)常有關于貿(mào)易或外交活動。從軍或出使陽關(唐出使西域的必經(jīng)之路)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但作為好友的王唯,他想到好友要經(jīng)歷萬里長途的跋涉,想到好友要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于是,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送他的朋友。這份情可謂重矣!
此時,他們來到了一家小客棧里。正在惜惜相別。讓我們來看詩的后兩句。一起讀一下。
3.生齊讀。(注意聽學生的發(fā)音是否正確。尤其是“故人”)
4.抓“勸”、“更”想象當時情景,師生互動談話,進行多元感悟
。1)師:“好一個“勸”字。∥覀兿胍幌逻@是誰在勸?說說你的理由。
5.演一演當時的情景。
師生對話。
師:王兄,多謝你從長安趕來送我,你的這份情,我元二領了,來讓我們干了這杯酒。
師:皇上此次派我去安西,我一定會不辱使命,揚我大唐雄威。只是,家中老母年紀已大,想到不能在娘身前盡孝,心中又平添幾許惆悵,還望王兄,常去看看她老人家。兄弟在這里謝你了!
師:我實在舍不得你們啊,還有家中犬子尚還年幼,就請王兄,多加指點。
…….
師:這是他們在互相勸。是。∨笥阎g有多少知心話要說。∮钟卸嗌僬f不完的話!而現(xiàn)在兩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讓我們帶著這份痛心,這份難過,這份不舍,這份依戀,一起讀這兩句。(生齊讀)
6.就這么喝啊說啊,說啊喝啊,不知不覺,分離的時刻到了,不得不分開了。什么也不說了,什么也不能說了,就讓所有的情都化在這杯酒里吧。那就更進一杯酒吧!讀。
7.一個“勸”字,一個“更”字,生動的描繪出朋友之間那種難舍難分的情。
四、總結升華
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還有親情,鄉(xiāng)情,師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間真情吧!課下同學們可以找一下王維的其他詩篇進行閱讀積累。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默寫古詩。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文的意思。
板書設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敘事抒情 寫景
借景抒情 送別
依依惜別之情 依依惜別之情
附:相關鏈接
送別詩幾首
王維《山中送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高適《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故事意思,體會出課文蘊涵的寓意,從而教育學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復述故事。
4、搜集與龍有關的寓言、成語或故事等。
教學重點:學生能否正確的斷句,流利的朗讀
教學難點:創(chuàng)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
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機等。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成語入手激趣導入
同學們,能說出有關龍的成語或詩詞嗎?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葉公好龍。
點出課題,激發(fā)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叭~公”是誰?“好”是什么意思?應讀幾聲?想不想知道葉公和龍之間了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
交流課前搜集情況
初讀寓言整體感知
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誰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每一句話都讀對了嗎?再找學生讀,評價、糾正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全班齊讀,邊讀邊體會課文的大體意思。
回顧學法合作解疑
請同學們回想:我們上學期在學習《刻舟求劍》一課時,是怎樣解決難讀、難記、難懂的句子的?
課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大膽地告訴老師在預習、讀書時遇到的難題嗎?學生邊說,教師邊把重點句、詞或共性的問題寫在黑板一角。
剛才,我們一起總結了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用,就用哪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可以提出你的問題在小組里解決。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老師也參與到你們中間。
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你是通過學習,自己解決了?你也可以提出來考考大家。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總結出學習古文的許多好的方法。
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歸整體,挖掘寓意。根據(jù)你的理解,說說這則寓言寫了個什么故事?你覺得葉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聯(lián)系生活,拓展開去。同學們,你喜歡葉公嗎?為什么?你想對葉公說點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葉公這樣的人?展開想象:真龍回到天上以后,會怎樣想?葉公回家之后又會怎樣做?
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們請兩位同學上臺來演一演這則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現(xiàn)代話演,然后啟發(fā)學生:如果用古文來演效果肯定會更好,怎么樣,有信心嗎?
探究作業(yè)
1、把《葉公好龍》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并考考他們。
2、給葉公寫信,告訴他如何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
3、繼續(xù)收集與龍有關的資料,辦一次“我所知道的龍”手抄報。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快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了解植物“神奇的音箱”的基本原理和作用,知道它帶給植物的好處。
3.初步知道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的好處和重要性
4.學習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能快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知道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的好處和重要性。
教學難點:
了解植物“神奇的音箱”的基本原理和作用,知道它帶給植物的好處。
教學方法:
朗讀,探究,交流,體會。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孩子們喜歡聽音樂嗎?說說音樂給你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
2.有一種音箱,它能播放出一種特殊的音樂,使植物長得又快又好,你們想了解這種音箱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神奇的音箱》一課。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播放精彩的導學成果。
二、新授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孩子們快速閱讀課文,想想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2.你從課文中了解到哪些知識?生讀后匯報。
3.你對課文哪些問題不明白的,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1)當我們看到水果市場上那些紅艷艷的桃子、紫瑩瑩的葡萄、黃澄澄的梨子時,很想拿來就咬一口?墒窃蹅兡芤氯?
(2)如今的`農(nóng)業(yè),農(nóng)藥的化肥的大量使用還會造成哪些危害?
(3)不給水果施用農(nóng)藥和化肥,也能讓水果長得又大又好,這個愿望能實現(xiàn)嗎?
。4)什么是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生匯報、齊讀。
(5)師小結:目前,一項新的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成果—— 用聲音給植物“施肥”,減少病蟲害,已經(jīng)問世,并在逐步推廣。什么是 “植物經(jīng)絡學說”? 植物具有類似于人體和動物經(jīng)絡的控制系統(tǒng),普遍具有自發(fā)聲和接受外界聲刺激的能力。
。ǘ┰僮x課文,感悟理解
1.根據(jù)“植物經(jīng)絡學說”原理,科學家制造了一種神奇的音箱,它還有一個科學名字叫做——植物聲頻發(fā)聲器。
2.哪一個自然段在具體介紹“神奇的音箱”?(4段)孩子們再仔細讀一讀這一段,在課文中找一找“神奇的音箱”究竟神奇在哪里,用筆作上批注。
3.生自讀、交流、匯報。
4.其中對聲音和植物關系研究,早在一千多年的宋代就已經(jīng)開始了。孩子們找到相關內(nèi)容讀一讀,說說在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并了解詩歌的意境;
2、學習并了解詩詞曲等詩歌的體裁特點;
3、熟讀并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理解詩歌的意境并熟讀成誦。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新課導入
詩歌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的瑰寶,特別是唐詩宋詞元曲更標志著我國古代文學的輝煌成就,今天我們學的五首詩歌都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我們要通過學習和吟誦,領會詩歌的優(yōu)美意境。
二、課文賞析
1、賞析《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⑴ 寫作背景:
唐敬宗寶歷二年,詩人罷和州刺史,回歸洛陽,途經(jīng)揚州,與罷蘇州的刺史白居易相會,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詩《醉贈二十八使君》相贈。在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劉禹錫寫了此詩回贈白居易。
⑵ 賞析詩歌:
、 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板書設計】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首聯(lián):用被貶謫地的荒涼和時間的漫長,表達了作者痛苦、孤寂的心情;
頷聯(lián):用了聞笛賦和爛柯人兩個典故,表達了對友人的懷念,抒發(fā)了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
頸聯(lián):用比喻的修辭,抒發(fā)了詩人的身世之感,表達了作者豁達的心境;
尾聯(lián):點睛之筆,,點明酬答題義,既對友人的感謝,也和友人共勉,表現(xiàn)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劫奪”“嗥叫”“急不可耐”“故技重演”“心滿意足”“群起而攻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馬蜂和棕熊的特點。
3、自主勾畫課文中描寫生動的詞句,體會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材簡析
二、解釋字詞
撩:挑弄,引逗。
節(jié)日:這里指熊在夏秋兩季可以大飽口福,猶如過節(jié)般高興。
第1段只有一句話,介紹了熊的特點是“愛撩蜂”,吃蜂蜜。在教學時指導學生通過換詞法理解“撩”,聯(lián)系下文理解“節(jié)日”。
蜂蛹:蜜蜂雄性幼蟲封蓋后到羽化出房前這一變態(tài)時期的營養(yǎng)體,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營養(yǎng)食物。
劫奪:搶劫,掠奪。在學2段時先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這個詞語。到教學4、5、6段時,再抓住對大棕熊撕蜂巢、搶蜂蜜時傳神的動作描寫,進一步理解“劫奪”。
三、了解課文
第2段主要介紹了馬蜂的特點:體態(tài)大、毒性大、巢房大、蜂蛹大、攻擊性大,而且專門偷吃蜂蜜。
教學這一段時,可以結合課后題1,讓學生帶著“馬蜂有哪些特點”這個問題讀書,重點讓學生抓住第2句話,感受被馬蜂刺到的嚴重后果。抓住“攻擊”和“抗擊”,體會馬蜂與工蜂戰(zhàn)斗的激烈。
猖狂:狂妄而放肆。
緊扣第3句中“地上落了一層層的工蜂”,抓住“一層層”,進一步體會馬蜂和工蜂之間戰(zhàn)斗的激烈,以及馬蜂在偷吃蜂蜜過程中的“猖狂”。在讀爺爺?shù)脑挄r埋下懸念:熊能收拾如此猖狂的馬蜂嗎?
這是一個過渡句。
嗥叫:野獸吼叫。
急不可耐:形容非常迫切的樣子。
第5段從三個方面寫出了熊的特點:在山崖下打轉(zhuǎn),吃不到蜂蜜時的“心急”,主要通過“急得團團轉(zhuǎn)”“嗥叫”等描寫來體現(xiàn);想出妙招,從山崖往下滾時的“聰明”,主要通過“瞧了又瞧”“穩(wěn)穩(wěn)地站定”來體現(xiàn);撕開蜂巢,吃蜂蜜時的“貪婪”,主要通過“得意”“一下”“撕開”“急不可耐”“大嚼”來體現(xiàn)。
教學時引導學生勾畫這些讓人印象深刻,最能表現(xiàn)大棕熊特點的詞句,在反復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感悟,并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大棕熊的特點表現(xiàn)得如此充分?對動作、神態(tài)的細致描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6段可以分作兩個部分:第一是馬蜂大戰(zhàn)棕熊,棕熊劫奪成功。第二是棕熊故技重演,從山崖上滾下來,禮貌告辭。
教學第一部分,學生勾畫出對馬蜂的描寫后,可以緊扣“群起而攻之”這一關鍵詞,從“數(shù)以萬計”體會“群”的勢力的強大,從“!薄耙А薄膀亍斌w會“攻”的氣勢的逼人,從“把大棕熊叮成了一團大蜂球”體會“群起而攻之”的瘋狂。學習大棕熊吃蜂蜜的情景,可以和第2段中的“劫奪”結合理解。一個“任”字,表現(xiàn)出劫奪時的志在必得,無所顧忌,“護住”又表現(xiàn)出熊的聰明,而“大嚼”“足足”“心滿意足”等動作、神態(tài)充分表現(xiàn)了大棕熊的貪心。教學時讓學生緊抓重點詞句品讀,既要通過朗讀體會到戰(zhàn)斗的激烈和棕熊的貪婪,更要在讀中悟到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第二個情景時,要讓學生抓住關鍵詞“故技重演”,聯(lián)系第5段內(nèi)容理解,棕熊又用了和剛才一樣的方法從山崖上滾了下來。也要提示學生,雖是“故技重演”,可是也有不同,思考: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讀書,體會到棕熊的收放自如:剛才是“穩(wěn)穩(wěn)地站定”,現(xiàn)在是快要沖到小屋前時,它“突然剎住了身體”;剛才是“大聲嗥叫”,‘連續(xù)轉(zhuǎn)了兩三圈”,現(xiàn)在是“似乎很禮貌地向我們大吼一聲”,然后“搖搖擺擺地走了”。從熊吃飽以后的表現(xiàn),又可以體會到它可愛、有趣的特點,于是棕熊的形象就變得豐滿了。在朗讀時,引導學生把我們的“緊張”和棕熊心滿意足后的`那種閑情逸致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把握大意
1. 默讀課文,想想每段的意思。
2. 交流、點撥。
3. 試著說說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精讀課文,品詞析句
1. 學習第1、2段,初步感知馬蜂和棕熊各自的特點。
。1)自讀、勾畫能表現(xiàn)馬蜂、棕熊特點的句子。
。2)交流、引導:重點抓“劫奪”體會熊的貪,抓“三針刺”體會馬蜂的毒性大,攻擊性強。
2. 學習第3段,著重體會馬蜂攻擊性強的特點。
(1)默讀思考:在馬蜂與工蜂的戰(zhàn)斗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xiàn)出馬蜂的“攻擊性強”?
。2)交流。
3. 學習第4、5、6段,勾畫描寫生動的詞句,著重體會馬蜂“群起而攻之”的強勁和棕熊“劫奪”過程中的聰明、貪婪、可愛。
(1)勾出描寫生動的詞句,自讀體會。
(2)交流感受,指導朗讀,重點圍繞“劫奪”,從上山崖時的聰明、吃蜂蜜時的貪婪、下山崖時的可愛三個方面了解熊的特點;圍繞“群起而攻之”,體會馬蜂攻擊性強的特點。
。3)師引讀5、6段。
三、總結全文,悟得方法
1. 讀文、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馬蜂與熊的特點寫得生動、傳神?
2. 交流、總結:抓住極具特點的神態(tài)、動作進行描寫。
四、課外作業(yè),加強練習
1. 布置小練筆。
2. 反饋修改。
語文教案 篇7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讀懂課文,了解秋去冬來的季節(jié)變化的特點,知道自然界動物和植物越冬的情形。
3、激勵學生關愛自然,關愛伙伴,培養(yǎng)相互關心的人文品格。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索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讀準、讀好課文。
資源利用:
有關課件、錄音機、詞卡等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2、語文教育的基本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語文教育的過程是學生聽、說、讀、寫不斷實踐的過程,是在語文實踐中受到熏陶感染的過程。
3、語文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4、語文課程要加強綜合性,溝通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激情入境
1、[多媒體出示]一片楓葉
師: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師:這是老師剛剛收到的信。
2、指導讀準:信
3、師:老師看得出來,小朋友們的眼睛里都畫著一個問號,說吧,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生質(zhì)疑)
4、[多媒體出示]秋姑娘圖
指導讀準:秋姑娘
5、秋姑娘還給誰寫了信,信里說了些什么呢?咱們一起看課文。
<板書課題> 秋姑娘的信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小朋友們,借助拼音讀讀課文,看秋姑娘都給誰寫了信,用鉛筆把它給圈出來。
2、交流,相機指導讀準:好朋友們、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
三、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
1、[多媒體出示]風伯伯把信送到了大雁的手中,大雁左看右看,急得直嚷嚷:我怎么看不懂啊!
師:小朋友們,想幫大雁看懂這封信嗎?講給大雁聽,你就得講清楚,讓他聽明白。大家先把這段話讀一讀,待會兒看誰讀得正確流利,就讓他代表小朋友們?nèi)ジ嬖V大雁。
[多媒體出示]一封寫給南去的大雁,讓它們路上多加小心。(生練讀)
2、指名讀。相機指導讀準:小心及整個句子。
齊讀。
師:秋姑娘為什么讓大雁路上多小心?
3、誰來把秋姑娘的話說給大雁聽?
說的時候,應帶著什么樣的表情?
[多媒體出示]大雁排著整齊的隊伍往南飛。
師:瞧,大雁們聽了秋姑娘的話,排的隊伍多整齊呀!它們一定會一 路順風的。
4、[多媒體出示]青蛙、松鼠、山村孩子
配音:快,快,看看秋姑娘給我們的信里說了些什么?
師:小朋友們,那咱們快把三段話練習讀正確、讀流利,然后在小小組里練說,待會兒講給青蛙、松鼠、山村孩子聽。
(生以小小組為單位,自學三、四、五小節(jié),師巡回指導。)
5、交流匯報。
(1)重點指導讀準:生病、食品、裹上
(2)讀準句子。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3)指名學生分別把秋姑娘的話講給青蛙、松鼠、山村孩子聽。
(4)相機討論:
秋姑娘為什么讓要冬眠的青蛙,蓋好被子別著涼生病?
秋姑娘為什么讓貪玩的松鼠,快準備好充足的食品?
讓山村孩子,別忘了給小樹裹上冬衣呢?
6、激情想象
(1)小朋友們,秋姑娘還會寫信給誰呢?寫些什么呢?小小組里說一說。
(2)全班交流。
7、秋姑娘在秋風里,寫了一封又一封信,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寫了信!)
[多媒體出示]咦,樹上的楓葉都到哪兒去了?
哈,全被秋姑娘寫了信!
(1)自由練讀。
(2)指名讀,評議。
(3)齊讀。
四、指導讀全文
1、小朋友們喜歡秋姑娘嗎?為什么?
2、那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把秋姑娘對好朋友的關愛表現(xiàn)出來。
小朋友們可以一個人讀,可以兩個人或幾個人合作讀,還可以邊讀邊表演,各小組選擇其中的一種形式進行練習,待會兒比賽。
3、賽讀,評議、頒獎。
五、指導寫字
1、學寫秋。
2、還想寫哪兩個字?自己學寫兩個字。
3、小小組內(nèi)互相評議。
六、課外拓展延伸
[多媒體出示]春、夏、冬景色圖及春姑娘、夏姑娘、冬姑娘。
師:秋姑娘寫完了信,冬姑娘就來了,跟著春姑娘來了,然后夏姑娘也來了。小朋友們,你們想想冬姑娘、春姑娘、夏姑娘她們用什么寫信呢,又會寫給誰呢?寫些什么呢?
師:小朋友們想象一下,可以把你想到的像課文里一樣講出來,還可以把你想到的給畫出來。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字和一個多音字“燕”,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
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到朗讀課文。
3、能講述“鷸蚌相爭”的故事。
4、了解這個成語故事的內(nèi)容,懂得“互不相讓,只能讓別人得
利”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1個生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了解故事內(nèi)容,并懂得成語背后的含義。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鷸蚌的圖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090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通過課外閱讀你一定又知道了許多成語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講給大家聽聽嗎?學生自主匯報積累的成語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新的成語故
事《鷸蚌相爭》,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認識“鷸、蚌”兩個字。教師出示圖片,介紹鷸
和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文,畫出不認識的字。
2、學生在小組內(nèi)輪流讀課文,并交流識字方法。
3、教師檢查識字情況,抽讀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開火車。
擺脫趙國燕國罷兵懶洋洋勸說夾住
鷸蚌相爭毫不示弱魚翁占便宜
5、找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6、全班交流識字方法。
7、指名朗讀課文,評一評,你認為他讀得怎么樣。
三、學習會寫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同桌說詞,看誰說的多。
3、學生識記生字,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樣寫這些字
才好看呢?
4、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5、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范寫。
6、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7、書寫評價。
作業(yè):
1、讀課文。
2、寫字。
第二課時091
一、復習
1、聽寫生字。
2、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二、聽故事,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聽故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讀課文,看看通過讀你又有什么收獲。
3、提出你心中的疑問,全班交流。
三、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這一部分。
(2)出示插圖: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說圖意。
。3)找一找,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副圖的情景呢?指名讀一
讀。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動詞,畫上“—”。
(5)出示小黑板:
河灘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殼……結果把鷸的
長嘴()了。
。6)哪一個詞寫出了蚌收攏蚌殼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
“連忙”說一句話嗎?
。7)指導朗讀。
(8)學生自由讀4、5自然段,想想該用什么樣的語氣的讀呢?
(9)同桌間互相朗讀,讀后全班匯報朗讀,分男女比賽讀課文。
。10)鷸蚌相爭誰輸誰贏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從哪一個詞可以看出魚翁十分輕松的抓住它們倆呢?
(毫不費力)
分組討論:魚翁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鷸蚌它們聽后又
會說些什么呢?
全班反饋。
(11)齊讀課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3、分組說說故事。
4、指名說故事。
5、學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6、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講解。
7、學習課文1、2、7、8自然段。
8、默讀這一部分,從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饋。
四、拓展
你現(xiàn)在明白了“鷸蚌相爭,魚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學生自由回答。
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呢?
齊讀課文。
作業(yè):
1、讀課文。
2、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板書設計:
30魚翁和魔鬼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字和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朗讀課文。
3、能講述故事,從而認識到魚翁是個有勇氣、有智慧的人。
教學重難點:
1、認識9個字和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在朗讀中體會魚翁是個有智慧、有勇氣的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魚翁和魔鬼的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092
,語文A版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案
一、激趣導入
1、出示魚翁和魔鬼的圖片,學生對比,認識到魔鬼的兇狠、可怕,魚翁在魔鬼面前顯得十分弱小。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魚翁和魔鬼。他們之間會發(fā)生一件什么故事呢?我們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識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2、同桌互讀課文,相互檢查讀書認字情況。
3、班級開火車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4、同桌互相認讀詞語。
5、反饋:同桌一起讀詞語,看誰是學習的好伙伴。
6、讀一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7、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出示會寫字,讀一讀。
2、選字組詞或說話。
3、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呢?學生自由說。
4、教師指導范寫。
5、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6、書寫評價。
作業(yè):
1、讀課文。
2、寫字。
第二課時093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聽寫詞語。
二、流利的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內(nèi)容。
2、自由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語文教案 篇9
教材簡析
本次口語交際內(nèi)容為“我喜歡的體育明星”,教材由文字和插圖兩個部分組成。文字部分先闡述了體育和體育的作用,然后說明優(yōu)秀的運動員是體育和體育的化身,用輝煌的業(yè)績詮釋體育和體育,由此引出此次口語交際的主題——搜集一位你喜歡的體育明星的資料,把他的故事講給別人聽。最后提出此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插圖是學生在一起交流的情境圖。
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以談話為先導,以課件出示圖片的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以組內(nèi)交流和班級分享為互動平臺,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感受體育明星的高尚,并受到啟迪和影響。
教學目標
1.搜集自己喜歡的一位體育明星的資料,能清楚、有條理地介紹發(fā)生在這位體育明星身上的事。
2.能講清自己喜歡這位體育明星的原因,并能說出他的事跡給自己怎樣的啟迪與教育。
3.認真傾聽同學的發(fā)言,感受和學習其他體育明星身上的高尚。
教學重、難點
按照本次口語交際要求,講清楚喜歡體育明星的原因、受到的啟迪與教育。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體育明星的事跡、圖片等資料。
2.教師準備圖片、視頻等相關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話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體育運動是全世界各族人民普遍喜愛的活動,也是促進世界各族人民友好交流的重要途徑。當今世界體壇要定期舉辦大型體育比賽。如奧運會、世錦賽等。我們通過上、看電視收看體育比賽,認識了一些中外體育明星。今天,有幾位體育明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你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和參加的比賽項目嗎?
2.創(chuàng)設情境。
請同學們看老師播放的課件,看看有哪些體育明星,你能說出他們的姓名和參加的比賽項目嗎?(播放8年北京奧運會上運動員奪金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已有認知,說己認識的體育明星、參加的比賽項目及取得的成績。
3.揭示話題。
同學們認識的體育明星可真不少!這里面有你喜歡的體育明星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板書課題:我喜歡的體育明星)
二、明確要求
1.默讀提示要求。
請同學們默讀課本第14頁的內(nèi)容,看看提示中對這次口語交際有什么要求。
2.師生討論,明確要求:
。1)講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的故事。
。2)講喜歡這位體育明星的原因。
。3)講這位體育明星的事跡給自己的啟迪與教育。
。ò鍟汗适孪矚g原因啟迪和教育)
三、分組交流
課前,我們布置了任務,要求大家搜集你喜歡的體育明星的資料,把他的故事講給老師和同學們聽。現(xiàn)在,請4人為一組,把自己找到的體育明星的圖片、資料和要介紹的內(nèi)容在組內(nèi)進行交流,并談談感受。組內(nèi)交流的要求:
1.每個小組的組長要安排好發(fā)言順序,保證每個人都有發(fā)言的機會。
2.如果有兩人說的是同一位體育明星,可以把內(nèi)容進行融合,為在全班交流做準備。
3.在交流時,可以適時地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圖片等,增強表達效果。
4.每組推薦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全班分享
1.老師指名讓各組代表介紹自己喜歡的體育明星。
每組推薦一位同學上臺發(fā)言,每人的發(fā)言控制在3分鐘以內(nèi)。
老師與其他同學根據(jù)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適時進行。
。▽W生在說從明星故事中受到的啟迪和教育時,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定位和尺度,不當?shù)牡胤,及時指出。)
2.評出兩名優(yōu)勝者。
3.由其中一名同學再做一次完整介紹。
預設:我喜歡的體育明星。(供)
A蔽易釹不兜奶逵明星是劉翔。
我最喜歡的體育明星是“飛人”劉翔,因為劉翔
創(chuàng)造了太多的奇跡,為人爭了光,為亞洲人爭了光,為黃種人爭了光。
在劉翔小的時候,他接受跳高訓練。進入體校后,教練在進行骨骼測試后,發(fā)現(xiàn)他成年后的身高無法保證他成為世界級的跳高運動員,而且他的小腿部肌肉結構十分特殊,韌帶非常好,有無可限量的潛力和身體素質(zhì),不同于一般的亞洲男孩,這在體校男生中也是比較少見的。因次,在教練的建議下,1998年,劉翔開始轉(zhuǎn)向跨欄訓練。
2年,劉翔打破了塵封24年之久的110米欄世界青年紀錄。3年,他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上獲得一枚銅牌,就此進入世界頂尖級跨欄運動員的行列。在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在110米欄決賽中,完美地發(fā)揮了自己的技術優(yōu)勢,以近3米的優(yōu)勢率先沖過終點,并且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保持11年之久的世界記錄。他是第一位在奧運會田徑項目上獲得金牌的男運動員。6年7月12日,在洛桑田徑黃金聯(lián)賽中,劉翔以12秒88的成績打破了由科林·杰克遜保持了13年之久的世界記錄。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版田徑世錦賽上,以12秒95的成績奪得冠軍,成為集世界紀錄、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于一身的110米欄大滿貫得主。
8年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因傷退賽。9年9月20日,在上海國際田徑黃金大獎賽上,劉翔以13秒15的成績獲得110米欄亞軍,這是他傷愈后的首次公開亮相參加比賽。9年10月25日,在第11屆全國運動會110米欄比賽中,劉翔以13秒34的成績奪得了他傷愈后的首個正式比賽的冠軍,并實現(xiàn)了全運會三連冠。
劉翔能在自己熱愛的體育項目上,取得這樣驕人的成績,就是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結果,特別8年北京奧運會因傷退賽后,能不受輿論所左右,安心療傷,傷愈復出又取得這樣的好成績,他這種勝不驕,敗不餒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今后,我無論做什么,都要以“飛人”劉翔為榜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持之以恒。
B蔽易釹不兜奶逵明星是“體操王子”——李寧
李寧1971年進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體操隊,1980年被選入國家體操集訓隊。1981年在全國體操分區(qū)賽上(昆明賽區(qū))獲個人全能、鞍馬、吊環(huán)、雙杠、單杠5項冠軍;1981年,在第1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獲自由體操、鞍馬、吊環(huán)冠軍,團體第3名,全能第5名;1981年第21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獲團體第3名;1982年第6屆世界杯體操錦標賽上,在男子全部7個個人項目中,獲全能、自由體操、單杠、跳馬、鞍馬和吊環(huán)6項冠軍,余下的雙杠項目也獲得了第3名。因此,成為世界體操史上至今唯一取得如此令人驚嘆的好成績的運動員。由于這個成績只有獲得全部7項個人金牌或包括全能在內(nèi)的6項個人金牌再加個人單項的銀牌兩種情況才能打破這個記錄,故李寧當年這個成績不但空前,幾乎也是絕后了,創(chuàng)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從此被譽為“體操王子”。
李寧獨創(chuàng)的4個體操動作分別被國際體聯(lián)命名為“吊環(huán)李寧擺上”“吊環(huán)李寧正吊”“鞍馬李寧交叉”和“雙杠李寧大回環(huán)”。
李寧在17年的運動生涯里,共獲得14個世界冠軍,獲得國內(nèi)外重大體操比賽的金牌106枚。
李寧1988年漢城奧運會后退役,進入了商界,以其姓名命名的“李寧牌”運動服裝及健力寶飲料多次贊助各種體育運動,為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有“天才”“神童”“體操界的巨人”“王牌”“體操王子”等美譽,是體操界少有的獲得此類榮譽的運動員。
我們應該學習李寧對技術精益求精,勇于創(chuàng)新,頑強拼搏的和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優(yōu)秀品質(zhì)。
五、遷移
體育明星身上都有著堅持不懈、不畏艱難、敢于拼搏等。很多人身上也都有這種,下面來說說我們身邊的人吧。
學生可以盡情暢談自己的感受,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把明星身上的堅強、持之以恒的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說,而不能只把得到的啟示、教育落在口頭上。
六、拓展延伸
搜集的有關體育明星的資料、圖片,辦一期手抄報。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9-23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11
語文《公輸》教案09-18
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19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3
語文教案11-26
語文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