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三體育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三體育教案 ,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體育教案 1
課型:
體育理論課
教學目標:
1、懂得參與體育鍛煉對我們的生長發(fā)育、健康、人際交往和相互協(xié)作等的影響;
2、過生活觀察、媒體信息、友伴交流等多渠道獲得體育鍛煉的價值和意義,了解一些鍛煉方法,明白生命在于運動的道理,揭示體育鍛煉重在參與的本質(zhì);
3、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的熱情和主動
開發(fā)體育資源的激情以及體驗創(chuàng)新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
參與體育鍛煉的多種價值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參與意識;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自我評價法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在這里給大家上一節(jié)體育課,不用說,我就猜到大家的心情:肯定不是高興,也不會是激動。因為平時在外面上體育課,可以看到藍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地,盡情體驗到運動帶得我們的快樂。但是通過我觀察發(fā)現(xiàn):也有極少數(shù)同學從來沒有體驗到運動的快樂,今天我想通過這次課告訴你們:體育鍛煉重在參與,我運動,我快樂!首先我們一起重溫一下“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
啟動儀式(4分鐘)插入視頻圖象(這個活動突顯了國家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鍛煉工作,我國啟動這個項目,目的在于吸引廣大青少年學生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為什么要大力提倡參與體育運動,體育鍛煉對我們有哪些好處呢?那么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走進今天的課堂------體育鍛煉重在參與
二、講授新課
1、首先讓我們一起看下面的兩個實驗,邊看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思考,然后談一談自己的想法,你認為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jié)果?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jié)果?想一想:
。1)如果把小兔子、小鴿子從小關起來喂養(yǎng)而不讓他們運動,他們長大后會出現(xiàn)怎樣的情況了?(結(jié)果是:長大后看起來發(fā)育很正常,但是打開籠子以后,兔子跑不了多遠,就會倒地,鴿子在空中飛了幾圈就掉下來了,解發(fā)現(xiàn)原來兔子死于心臟破裂,鴿子死于動脈撕裂)
(2)“運動剝奪”實驗:將20—30歲的健康男子分成兩組,要求第一組在實驗期內(nèi)(20天)一直躺著,不許起坐,站立;第2組也做同樣的規(guī)定,不同的是允許該組每天躺著時可以在專門的器械上鍛煉4次。實驗結(jié)束時,第1組實驗者頭昏眼花,四肢乏力,心慌氣短,肌肉酸痛和不想吃飯。第2組依然有一定的活動能力,身體反映也沒有第1組那么強烈。
2、在學生談感想的基礎上教師加以簡要的總結(jié),實驗表明:如果沒有運動,人的健康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生命就會受到威脅,運動的少,生命力就脆弱。
我國先秦時期《呂氏春秋》—“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3、古希臘人: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游戲)今天我們雖然不能到戶外沐浴陽光,我們同樣可以體驗到運動帶給我們的愉悅。w育欣賞)請大家邊欣賞畫面,小組討論“體育鍛煉究竟有什么好處?(討論時間2--3分鐘)
4、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由教師總結(jié)得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處: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對此問題有精辟的見解(展示幻燈片)既然體育運動有這么多好處,我們就應該主動參與到運動中來,從小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下面我想來測試下你們班的參與意識好嗎?測驗的時候要真實填寫答案,評分的時候也要客觀公正,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做一個誠實的人,守信的人,大家做的到嗎?
三、了解自己參與體育體育的現(xiàn)狀,請如實回答下面的問題:
1、你每周參加體育鍛煉(不包括上體育課和做課間操)的次數(shù)為:
A、1次B、2次C、3次D、4次
2、你平時在課外還練習體育課上學習的內(nèi)容嗎?
A、從不B、很少C、較少D、經(jīng)常
3、你平時在節(jié)假日參加體育活動嗎?
A、從不B、很少C、較少D、經(jīng)常
4、如果學校和老師不要求,你還堅持做課間操嗎?
A、決不B、不太堅持C、比較堅持D、經(jīng)常堅持
5、你經(jīng)常代表班級參加學校的比賽嗎?
A、從不B、很少C、較少D、經(jīng)常
6、你經(jīng)常和同學參加體育活動嗎?
A、從不B、很少C、較多D、經(jīng)常
7、你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不包括上體育課和做課間操)大約為多少小時?
A、1—2B、2—3C、3—4D、4—5
8、與花在看電視、玩電子游戲等娛樂活動上的時間相比,你平時用在體育鍛煉是的時間多嗎?
A、最少B、較少C、較多D、很多
9、你平時在課余時間閱讀有關體育的'書報和雜志嗎?
A、從不B、很少C、有時讀D、經(jīng)常
10、在學習任務比較重的復習考試階段,你還堅持參加體育活動嗎?
A、從不B、很少C、較少D、經(jīng)常評分標準:
評價參考標準:
(1)40—33分,說明你有很好的體育參與性;
。2)32—25分,說明你有較好的體育參與性:
。3)24—17分,說明你的體育參與性尚可;
(4)16—10分,說明你的體育參與性有待提高。
我們?yōu)樗麄兙哂械恼\實品質(zhì)鼓掌,但是希望你們今后多參加運動,還要有健康的體魄!
從剛才測驗反饋的情況看,我們這個班的體育參與意識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也還有一部分同學分數(shù)很低,不愛參加體育鍛煉,這些同學,我想可能是這樣一種心理:平時總覺得自己跑、跑不過別人,跳也不是別人的對手,長此下去就跟本不參加所有活動了,其實我們在猜想二中得到證實,你只要每天能參與運動,那怕量不大,但都能對你的肌體起到一定的作用?赡茉谏钪形覀儾荒芤驗橐粫r沒有參加體育鍛煉看到什么不好的后果,但是在長期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經(jīng)常參加鍛煉的人抵御疾病的能力就比不愛參加鍛煉的人好的多
通過自測,我們知道了自己的運動參與狀況,那么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的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設一些實用的體育鍛煉方法嗎?
(學生回答:)
四、我倡議所有同學積極參與到運動中來,運動使你健康!運動讓你快樂!運動會讓你時尚而美麗!你的生命因運動而更加精彩!讓我們動起來吧!《幸福拍手歌》會唱的同學可以一起來唱。
初三體育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跳繩的基本動作,了解跳繩的技巧,掌握跳繩的技能。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反應力和耐力。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信心和團隊意識。
二、教學重點
1、學會跳繩基本動作。
2、熟練掌握跳繩技巧。
三、教學難點
1、拖地跳、交叉跳等跳繩技巧的學習方法。
2、如何讓學生在一個短時間內(nèi)掌握多種跳繩技能。
四、教學過程
1、引入
通過問答形式來引導學生了解跳繩的起源和特點,讓其感受到跳繩的魅力。
2、講授基本動作
首先,向?qū)W生介紹跳繩的基本動作——單腳跳、雙腳跳。在這一階段,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跳繩姿勢和手臂的運動方法,幫助學生慢慢掌握基本動作。
3、講授跳繩技巧
學生掌握基本動作后,進入跳繩技巧階段。教師可以分別講解拖地跳、交叉跳、單腳轉(zhuǎn)等跳繩技巧,并向?qū)W生演示技巧的具體動作。在這一階段,要注意給學生充分時間去練習和熟練技巧。
4、練習技巧
在教師講解完技巧后,學生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熟練掌握。為此,教師應該分別讓學生練習每一項技巧,幫助他們克服各種困難,更好地掌握技能。
5、擴展知識
在讓學生掌握和熟練跳繩技能之后,還可以講授一些跳繩方案,例如計時跳、重力跳、雙人跳等。
6、總結(jié)
通過對整個教學過程的總結(jié),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跳繩技巧,并鼓勵他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五、教學方法
1、預習講解教學: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材料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便于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掌握知識。
2、示范法教學:向?qū)W生展示跳繩技巧的具體動作,幫助學生理解技巧的核心要點。
3、學以致用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在現(xiàn)場體驗和掌握跳繩技巧。
4、小組合作教學: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小組練習,幫助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互監(jiān)督。
六、教學評估
針對跳繩教學的評估,可采用以下方法:
1、課堂測驗:通過課堂測驗來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跳繩的技巧和方法。
2、技巧表演競賽:在課上舉辦跳繩技巧表演比賽,評選出最佳表演者。
3、學科策略:通過學科策略來評估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
七、教學參考書目
1、兒童跳繩教程叢書
2、跳繩新手指導
3、跳繩技巧全解析
四、跳繩訓練實用技巧
以上四本參考書目是初中教師教授跳繩技巧時的不錯選擇。
初三體育教案 3
教學目標
1、通過講解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結(jié)構(gòu)。
2、通過典型事例加深學生記憶,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重點:
骨骼、關節(jié)的基本構(gòu)造和功能;
教學難點:
骨骼、關節(jié)、肌肉如何相互協(xié)調(diào)完成運動過程。
教具:
人體骨骼、肌肉模型及掛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既然提到運動,那么我們就需要研究一下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通過提問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由哪幾部分構(gòu)成引入本課。[通過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畫片和提問與小組討論]
二、授課:[總結(jié)學生的討論,教師結(jié)合多媒體講解]
(1)、認識骨骼和關節(jié) [投影出示全身骨骼圖片]
提問學生人體骨骼由多少塊構(gòu)成?(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通過人體骨骼、肌肉模型簡單介紹人體的骨骼。
介紹關節(jié):球窩關節(jié)(肩關節(jié))滑車關節(jié)(肘關節(jié)) 平面關節(jié)(脊椎)
自己動手并討論:我們身上哪些是球窩關節(jié)、哪些是滑車關節(jié)、哪些是微動關節(jié)。
(2)、肌肉:[出示全身正反肌肉圖片和肌肉類型圖片]
肌肉分成三大類:骨骼肌(附著在骨骼上)
平滑肌(食道,胃壁)
心肌(心臟)具有律動性
重點講解骨骼。喝梭w是很很復雜的即使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也要很多肌肉協(xié)調(diào)配合完成。因此在運動生理學中我們又將肌肉分成這樣幾類:原動肌(使骨骼產(chǎn)生運動的.一塊或一組肌肉)對抗肌(在同一動作中與原動肌起相反作用的一塊肌肉或一組肌肉)固定肌(了解)
中和肌(了解)
用屈肘動作來具體講解原動肌與對抗肌。當我們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而肱三頭肌舒張。他們正好是一對作用相反的肌肉組。所以,這時我們就將肱二頭肌稱為本動作的原動肌,而肱三頭肌就稱為對抗肌。
(3)骨骼、關節(jié)、肌肉和運動之間的關系[老師利用多媒體出示上臂結(jié)構(gòu)解剖運動圖]
自己動手并討論:骨骼、關節(jié)、肌肉和運動的關系?
(4)小結(jié):
A我們說心肌有律動性,假設心肌每分鐘跳60次,我們算一下它一小時、一天、一年分別能跳動多少次?并說說它的重要性!
B踢足球時骨骼、關節(jié)、肌肉和運動的關系?
初三體育教案 4
教學目標
1、通過講解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結(jié)構(gòu)。
2、通過典型事例加深學生記憶,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重點:
骨骼、關節(jié)的基本構(gòu)造和功能;
教學難點:
骨骼、關節(jié)、肌肉如何相互協(xié)調(diào)完成運動過程。
教具:
人體骨骼、肌肉模型及掛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既然提到運動,那么我們就需要研究一下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通過提問人體的運動系統(tǒng)由哪幾部分構(gòu)成引入本課。[通過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畫片和提問與小組討論]
二、授課:[總結(jié)學生的討論,教師結(jié)合多媒體講解]
(1)、認識骨骼和關節(jié)
提問學生人體骨骼由多少塊構(gòu)成?(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通過人體骨骼、肌肉模型簡單介紹人體的骨骼。
介紹關節(jié):球窩關節(jié)(肩關節(jié))滑車關節(jié)(肘關節(jié))平面關節(jié)(脊椎)
自己動手并討論:我們身上哪些是球窩關節(jié)、哪些是滑車關節(jié)、哪些是微動關節(jié)。
(2)、肌肉:
肌肉分成三大類:骨骼肌(附著在骨骼上)
平滑肌(食道,胃壁)
心肌(心臟)具有律動性
重點講解骨骼。喝梭w是很很復雜的即使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也要很多肌肉協(xié)調(diào)配合完成。因此在運動生理學中我們又將肌肉分成這樣幾類:原動肌(使骨骼產(chǎn)生運動的一塊或一組肌肉)對抗肌(在同一動作中與原動肌起相反作用的一塊肌肉或一組肌肉)固定肌(了解)
中和肌(了解)
用屈肘動作來具體講解原動肌與對抗肌。當我們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而肱三頭肌舒張。他們正好是一對作用相反的肌肉組。所以,這時我們就將肱二頭肌稱為本動作的原動肌,而肱三頭肌就稱為對抗肌。
(3)骨骼、關節(jié)、肌肉和運動之間的關系[老師利用多媒體出示上臂結(jié)構(gòu)解剖運動圖]
自己動手并討論:骨骼、關節(jié)、肌肉和運動的關系?
(4)小結(jié):
A我們說心肌有律動性,假設心肌每分鐘跳60次,我們算一下它一小時、一天、一年分別能跳動多少次?并說說它的重要性!
B踢足球時骨骼、關節(jié)、肌肉和運動的關系?
初三體育教案 5
一、指導思想
本次課的設計思路主要依據(jù)二期課改中強調(diào)的“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結(jié)合初三體育中考中的選測項目籃球,教會學生基本的行進間運球上籃動作,體會起步點與連貫動作協(xié)調(diào)一致。通過體育課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開發(fā)學生潛能,突出“健身育人”的課程理念。
二、教材分析
行進間運球上籃是籃球技術(shù)中較難掌握的一項技術(shù),特別對于女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建立基本的'動作表象。主要做到四句口訣,一跨大步接球牢,二跨小步用力跳,三要抬腿舉球高,四要手指手腕用力巧。不僅將口訣熟記于心,并能在練習中加以灌輸,達到要求。
三、學生情況分析
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女生對于行進間運球上籃的掌握與男生相比相對較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原地運球與原地投籃的基礎上學習行進間運球上籃的技術(shù)動作。本次課是學習課,要求學生將口訣熟記于心并能在練習中完成一大二小三跳的基本要領,50%的學生能夠掌握并運用,使運球起球上籃一氣呵成。
四、教學目標:
1、通過對行進間運球上籃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動作要領,50%能夠完成一大二小三跳的技術(shù)動作。
2、運用籃球進行雙手頭上投擲的動作復習,學會腿腰臂三部位同時發(fā)力。
3、提高學生掌握上籃技術(shù)的穩(wěn)定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體驗上籃成功的樂趣。
五、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建立行進間運球上籃技術(shù)的動作概念。
六、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上籃穩(wěn)定性,使50%的學生能夠掌握這一技術(shù)。
七、課的流程與設計:
在準備部分選用了原地準備操和原地跑步接喊數(shù)數(shù)腳的游戲開始,使學生盡快進入課前準備,在游戲中活躍課堂氣氛又創(chuàng)建了輕松和諧的師生關系。
基本部分的主教材是籃球行進間運球單手肩上投籃和投擲練習。本課對于初中的學生基本要求掌握籃球中的運球與上籃技術(shù)動作的結(jié)合。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將動作要領編成口訣的形式便于學生記憶,掌握連貫動作,更好地完成上籃動作,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最大化地掌握動作技術(shù),提高學生掌握技術(shù)的能力。
本次課通過球性練習,徒手練習,兩人一組跨步練習與行進間上籃等練習,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迎難而上,挑戰(zhàn)自我的能力。最后的拓展練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體驗上籃成功的樂趣,為了提高女生的穩(wěn)定性,讓女生使用小一號的籃球,明顯提高了女生控制球與掌握球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主要體會雙手投擲的正確動作要領,雙手持球直臂后引,將身體拉成反弓型,體會后腳蹬地,腰背和手臂同時發(fā)力的順序,注意出手后球運行的路線,盡量保持拋物線,提高運動成績。選用標志桶接籃球的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創(chuàng)建和諧快樂的課堂氛圍。
八、放松與評價
結(jié)束部分選用了瑜伽練習的個別動作,使學生在整堂課后又一次享受到體育的樂趣,在教師的示范學生跟做下使學生能夠在歡樂的氣氛中逐步恢復心率,調(diào)節(jié)呼吸,放松身心。
初三體育教案 6
本學期是初三下學期,在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結(jié)和本校實際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
一:學生現(xiàn)狀分析
所任教的5—10班學生年齡在15——16歲之間,處于青春發(fā)育的高峰期,身體發(fā)育較快,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xiàn)與強;女生趨于文靜,不好活動。因此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zhì)練習,培養(yǎng)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二:教材的知識系統(tǒng)和結(jié)構(gòu)
本冊教材內(nèi)容有:體育基礎知識(籃、排、足球的基礎知識)田徑類、體操類、球類、韻律體操及民族傳統(tǒng)體育。
三:目的任務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煉中運用學到的知識。并不斷鞏固和提高。
2、進一步增強體質(zhì),特別是耐力素質(zhì)和力量素質(zhì)。
3、 通過體育鍛煉,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重點與難點
1、重點是田徑的耐久跑與跳遠及體操的雙杠。
2、難點是耐久跑的呼吸,跳遠的助跑與踏跳,雙杠的向后轉(zhuǎn)體180度等。
五:教學措施與教改思路
1:隨著學生身體和年齡的增長,可多采用一些對抗性的游戲。
2:初中生對抗性強,可采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煉身體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組時采用男女分組或按身體素質(zhì)分組,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運動中享受到鍛煉的樂趣。
六:本學期考核項目
男:100米 跳遠 雙杠支撐臂屈伸
女:100米 跳遠 仰臥懸垂臂屈伸
七:本學期達標項目
男:50米 1000米 跳遠 鉛球 引體向上
女:50米 800米 跳遠 鉛球 仰臥起坐
一 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任務
通過本學期的課堂教學,能夠達到以下教育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體育鍛煉對促進青少年生長發(fā)育和人體健康的好處,并能將學習的體育知識在體育鍛煉和日常生活中運用;2.初步掌握本學期新學的的各項運動技術(shù)、技能,促進身體素質(zhì)和運動能力的發(fā)展;3.培養(yǎng)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逐步養(yǎng)成習慣,在群體活動和比賽中能夠以公正、團結(jié)、協(xié)作的態(tài)度與同學友好相處。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材包括:1.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調(diào)節(jié)你的情緒;崇尚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2.田徑;跳躍投擲3.體操:雙杠4.球類:籃球和排球5.武術(shù):太極拳6.健美操。
由于太極拳、排球和健美操都是新授內(nèi)容,作為本學期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并且學生對排球和太極拳的接觸的比較少,因此,把排球和太極拳的教學作為難點來對待。
三學生情況分析
初三學生,是速度、爆發(fā)力發(fā)展的最好期,本學期重點抓好學生爆發(fā)力和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從上學期的達標測試情況來看,男生不如女生.另外初三的學生正處于心理變化比較大的青春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更加關注學生的.異常舉動,適時地作好引導.
四 本學期預期學科教育目標
1、運動參與: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tài)度與行為;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興趣;并能養(yǎng)成自我鍛煉的習慣;認真上好體育課。
2、運動技能:學會太極拳,并學會應用到生活中;掌握籃球、排球基本技術(shù),并能夠在比賽中運用。明白各種游戲時所要求的具體動作。
3、身體健康:發(fā)展柔韌、靈敏、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zhì);知道自己身體的變化。
4、心理健康: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對體育活動能表現(xiàn)出快樂與傷心的情緒;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zhì);形成互幫互助的友愛精神。
5、社會適應:能夠體驗集體活動能和個人活動的區(qū)別;按順序輪流使用同一運動場地或設備;在游戲中能夠幫助他人、尊重他人和關心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
五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具體措施
1、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探索,充分推行“三段六部”教學模式,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結(jié)合體育大課間和課外活動,關注學生自主鍛煉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
3、確立“體委輪流制——學生組織能力”研究課題,提高每個學生的組織表達能力。
4、充分發(fā)揮體育骨干的模范帶頭作用,形成良好的傳、幫、帶氛圍。
5、將游戲和比賽,穿插到每一節(jié)課中,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初三體育教案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怎樣預防運動損傷事故。
2、了解預防運動損傷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學會一些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3、對科學鍛煉身體有認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知道動物模仿操的名稱,動作方法。能隨音樂節(jié)拍進行練習,發(fā)揮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體會樂。
教學的重點難點:重點:
使學生掌握體育課傷害事故發(fā)生的注意點。難點:使體育課上的安全意識在腦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學習中自發(fā)的'運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卡片、紅五角星。
教法與學法:
1.采用讓學生自主探索、嘗試、發(fā)現(xiàn)尋求答案。將學習的內(nèi)容直接提供給學生,讓他們?nèi)グl(fā)揮,去探索,去想象。
2.菜用啟發(fā)、誘導學生進入教學情景,通過電化教學,增強直觀性和趣味性,并滲透集體主義和團結(jié)合作能力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學生嘗試與猜想和學生實際參與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1.導入揭示課題。
、俪鍪倦s技圖片,思考問題。學生大膽猜想,各敘己見。
、诮處煔w納出示課題。
2.學生看故事錄象。
揭示問題:天鵝有危險嗎?學生舉例說明。教師歸納知識點:聽從指揮有秩序。
3.教師提問:上體育課前對于身體不舒服的同學應采用什么方法?學生口答,教師加以說明。出示第二個知識點:身體不適停運動。
4.引導學生自己猜想:體育課上還有那些安全知識?學生討論,各自發(fā)表見解。
5.驗證與思考:電腦聰聰帶了幾個動畫故事,里面講的也是一些安全知識,想知道是什么嗎?讓學生自己選擇看的順序,出示解答、評比、總結(jié)。出示三個知識點:做好準備防扭傷,相互幫助學保護,檢查器械再運動。
6.學生自己小結(jié),學到什么知識?
7.室內(nèi)活動:動物摸仿操。學生看錄象,然后跟著進行分解練習。跟音樂完整練習。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練習。
8.課堂小結(jié):同學之間互評各自的表現(xiàn),看誰得的五角星多。再次記憶學到的知識。
初三體育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了解跳繩的起源和類型,掌握跳繩基本姿勢;
b、掌握常見的跳繩動作,能夠進行跳繩的基本技巧練習;
c、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提高學生的體育健康水平。
2、過程與方法:
a、采用示范引導法、技能分解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跟隨教師學習跳繩動作;
b、多種形式開展跳繩訓練,增強跳繩興趣和參與度。
3、態(tài)度與情感:
a、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樹立身體健康的意識;
b、在跳繩訓練中強化學生團結(jié)協(xié)作,互相鼓勵的精神。
二、教學內(nèi)容及課時安排
初三三年級,班級體育課時共60節(jié),設計本課程為跳繩訓練課程,包括四個章節(jié):
第一章:掌握基本跳繩姿勢和動作
1、基本姿勢和動作介紹
2、單人跳、雙人跳、交叉跳等技巧練習
第二章:提高跳繩技能并練習基礎動作
1、快速轉(zhuǎn)速跳、斜交叉跳等高難度技能練習
2、漸進式練習基礎動作:單腳跳、雙腳跳、騎馬跳
第三章:跳繩搭配音樂
1、音樂節(jié)奏下進行跳繩練習
2、小組活動進行跳繩舞蹈創(chuàng)作
第四章:跳繩比賽與集體表演
1、各班級組織跳繩比賽
2、各小組進行跳繩集體表演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基本跳繩姿勢和動作,完成高難度技能練習。
難點:跳繩搭配音樂的節(jié)奏感和創(chuàng)作能力。
四、教學策略
1、翻轉(zhuǎn)課堂:在課堂外讓學生觀看跳繩訓練視頻,了解跳繩練習的要點和技巧。
2、分組比賽: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跳繩訓練課程,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競爭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3、跳繩搭配音樂:將音樂與跳繩結(jié)合,在音樂的.節(jié)奏感下練習跳繩。
五、教學手段及資源
1、實物跳繩和跳繩視頻演示
2、音樂和音響設備
3、跳繩比賽器材
六、教學評價
1、觀察學生實際跳繩技能的提高情況。
2、學生提交跳繩記錄單,記錄個人跳繩記錄。
3、評估初三年級班級跳繩比賽和集體表演的技能水平和集體協(xié)作能力。
七、教學反思
本課程通過培養(yǎng)學生跳繩練習的興趣和愛好,提高學生的體育健康水平,并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授課方法和策略,創(chuàng)造豐富的課堂活動和互動,讓學生體驗感和成就感得到充分的滿足,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初三體育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基本的跳繩技巧。
2、熟練掌握單人跳、雙人跳等跳繩技能。
3、提高學生的協(xié)調(diào)、靈活性和反應能力。
4、增強學生體質(zhì),提高身體素質(zhì)。
二、教材內(nèi)容
1、跳繩的起點、終點、直徑、轉(zhuǎn)動方向、速度和節(jié)奏等基本知識。
2、跳繩基本動作,如:單腳跳、雙腳跳、交叉跳、蹦繩跳等。
3、雙手交替跳繩,單手跳繩、跳繩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等。
三、教學步驟
1、引入
1、1引導學生認識下文所要學習的課程內(nèi)容,并啟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
1、2具體介紹跳繩的好處和對身體的益處,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跳繩是一項非常容易上手的運動項目,同時也是一項門檻較低的健身項目,只要稍加練習就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
2、正文
2、1檢查學生跳繩的基本功,引導學生練習單腳跳和雙腳跳。要求學生從容開展練習,以迅速抵達指定的層數(shù)為目的。
2、2指導學生學習跳繩的交叉跳和蹦繩跳。所達到的層數(shù)在單腳和雙腳的基礎上,分別增加了5-10個樓層。
2、3引導學生練習兩個交替跳繩的技巧。
2、4不斷練習跳繩技巧,提高輪跳的難度,同時還需在該過程中發(fā)揮想象力,增加動作的難度及互動性。
3、總結(jié)
3、1對學生本節(jié)課學到的知識進行概括性描述,并引導學生思考其中的體現(xiàn)。
3、2給予學生反饋,指出需要重點改進的地方,并表揚學生已有的進展。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跳繩基本技能,運用正確的跳繩動作提高身體素質(zhì)。
教學難點:在動作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增強學生的專注和意志力,培養(yǎng)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
五、教學評估
評估方式:
1、針對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問題答可以讓學生自由表達相關內(nèi)容,將學習主題與重點連貫起來,同時提高學生的問答技能。
2、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和答題情況,給予他們相應的得分,從而為下一節(jié)課的教學調(diào)整策略。
參考答案:
1、跳繩是一項需要沉著冷靜、靈活機動的運動;需要判斷速度和節(jié)奏,而尤其是順應節(jié)奏跳繩,才能長時間堅持、專注和享受到跳繩這項運動而帶來的好處。
2、學生需要學會放松肌肉、鍛煉耐力和協(xié)調(diào)能力,在提高技能的同時提高反應速度,并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姿態(tài)。
3、同時,還需要對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流和互動性含義有所認識,并將其切實體現(xiàn)在課堂中。通過以上幾點學習,初三的學生可以在跳繩的過程中獲得強身健體的好處。
【初三體育教案 】相關文章:
初三體育教學總結(jié)05-23
初三體育教學反思01-23
初三體育工作總結(jié)05-22
初三體育教學計劃08-05
初三體育工作計劃05-01
初三體育教學總結(jié)通用10-29
關于初三體育教學總結(jié)3篇06-09
初三體育教學計劃14篇08-21
教學體育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