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頌教案[實用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河頌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河頌教案1
黃河頌
教學目標:
、濉⒅R和能力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
、、過程和方法目標
1、讓學生課前自主搜集整理資料,如黃河及詩歌背景的相關資料。
2、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了解時代背景,激發(fā)愛國熱情,打動學生心靈。
3、抓住詩歌的節(jié)奏與感情反復朗讀誦詩歌。
4、通過研討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纭⑶楦心繕
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體會詩歌蘊含的濃烈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愛國情懷。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內涵。
2、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質疑、討論、交流自己的閱讀見解。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生課前準備:
1、查黃河的相關資料:
A、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B、黃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2、查詩歌背景,可了解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華兒女可歌可泣的事跡
3、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感受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激情教學過程:
。ㄒ唬⿲
欣賞黃河景觀的視頻及大合唱保衛(wèi)黃河
黃河,我們的母親河,在抗日戰(zhàn)爭那段血雨腥風、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邁的黃河贊歌傳遍了大江南北,激勵了眾多愛國志士保家衛(wèi)國的萬丈豪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豪邁的黃河贊歌―――《黃河頌》。
。ǘ┖喗閯(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
1938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xiàn)實斗爭,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愿!饵S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
。▽W生在全班分享自己所整理的資料,然后教師歸納總結)
。ㄈ├首x交流
1、小組合作進行朗讀,后展示,進行評價。要求:
1、勾畫不認識的字詞
2、感受詩歌的感情基調
2、聽朗讀錄音
3、全班齊讀詩歌。
。ㄊ紫冉柚魳,以強烈的氣勢感染學生,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然后通過想象音樂中描繪的場景和體會音樂中的感情完成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交流轉換!饵S河大合唱》中八個樂章的感情一脈相承,因此最后就能以學生自己從音樂中感受的思想感情來朗讀詩歌,效果顯然勝于教師對學生說要用怎樣的感情來朗讀)
。ㄋ模┢纷x詩歌:
1、詩歌的朗誦詞告訴我們,黃河的英雄氣魄表現(xiàn)出我們偉大而堅強的.民族精神,那么詩中的哪些詩句體現(xiàn)了黃河的英雄氣魄?(學生邊找邊分析邊讀,教師適時加以指導。)
明確:“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因為詩人站在高山之巔看黃河,這“黃河滾滾,奔向東南”是“望”統(tǒng)領的內容,所以“望黃河滾滾”中的“望”字讀的時候應該把聲音拉長一點。)
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掀”字應重讀。因為“掀”字不僅寫出了黃河奔流的動態(tài):掀起萬丈狂瀾,而且寫出了它的氣勢驚人)
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重讀“劈”)師小結:我們學習詩歌不僅要理解它的內容,而且要抓住關鍵詞來揣摩體會作者的情感,F(xiàn)在我們一起來朗讀描寫黃河英雄氣魄的詩句,注意體會詩人的情感。
2、詩人從哪些方面贊頌了黃河的英雄氣魄?明確:三個“。↑S河!”的內容
第一個:中華民族的搖籃,孕育了中華民族文化。讀的時候應該舒緩、深沉、感恩、贊頌
第二個:民族的屏障,保衛(wèi)中華民族。讀的時候,應把巨人的偉大堅強讀出來)
第三個:激發(fā)民族的精神和信念。感情越讀越激昂
而且三個“。↑S河!”語氣在逐漸增強,感情也在逐漸加深。全班齊讀
3、這首詩歌的題目是“黃河頌”,那么詩人到底在贊頌什么?
。ㄎ澹┖献鹘涣
小組交流以上的閱讀印象,并從以下幾種發(fā)言形式中選擇一種與小組同學交流:①這首詩歌中我最欣賞的是-------②讀了這首詩歌,讓我最感動的是-------③這首詩歌讓我明白了--------④讀了這首詩歌,我有這樣的疑問-----(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體現(xiàn)了分層教學的需要:一般的學生都能說出自己最直接的心靈體驗和文章中所蘊含的道理,而有一定語言鑒賞功底的學生則會選擇“讓我最欣賞的”形式發(fā)言,對于喜歡另辟蹊徑思維獨特的學生來說,“我有這樣的疑問”這個話題則更能激發(fā)他們發(fā)言的熱情。)
。┳鳂I(yè)布置
搜集整理有關描寫、歌頌黃河的詩句,并至少能背誦三句。
黃河頌教案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生子詞。
技能目標
1、初步學會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情感目標
感受歌詞所表現(xiàn)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學法指導
通過“感受——誦讀——品析——運用”的四步進行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感受)
3、同學合作朗誦
1,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shù)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jié)、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的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chuàng)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二、品析課文
師:我們學詩要讀出詩的氣勢,讀出詩人要表達的感情,我們還要更深刻地領會詩的內涵,下面同學們默讀課文,通過讀詩歌①你讀懂了什么?②你還有哪些疑問?(學生獨立思考,老師板書教學目標三品析:讓我們細細地品。)
1、品味課文中的語言;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并提出建議性的
意見。
2、教師總括全文
(一)序曲
師問:文章從結構上共分為幾大塊?
明確:兩塊。第一段是朗誦詞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詞即文章的主體部分。在第一段中,朗誦詞開宗明義的說出了黃河表現(xiàn)出我們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生答:偉大堅強
讀朗誦詞
板書:序曲黃河偉大堅強
(二)主體:望黃河
為什么黃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們來看詩人描寫黃河的形象和氣勢的'詩
句。詩人對黃河形象及氣勢的描繪從哪里到哪里?
生答:從“我站在高山之巔”到“劈成南北兩面”
師問:這部分內容在文中可由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
生答:望。
師問: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詩人使用了哪些詞語來描繪黃河的形象和氣勢?
生答:滾滾、奔向、驚淘澎湃、萬丈狂瀾、宛轉、九曲連環(huán)、劈成等。板書:繪黃河
(三)主體:頌黃河
望黃河波濤滾滾,頌黃河氣壯山河。請欣賞歌曲《黃河頌》中的“頌黃河”部分。思考: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話?
明確: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黃河!”
(1)、歌頌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歷史貢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fā)展、壯大,黃河哺育了世代炎黃子孫。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wèi)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yōu)勢。
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以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
(欣賞《黃河大合唱》第七章《保衛(wèi)黃河》片段)
同學們,上課之前,先讓我們靜靜地聽一段音樂,請你邊聽邊發(fā)揮想像,然后說說你聽后的感受。(板書學習目標一欣賞:讓我們靜靜地聽。)
(生:我感受到黃河流水洶涌澎湃,一瀉千里生:我聽見黃河在咆哮,在奔騰。使我的情緒激動、熱血沸騰、悲壯等)
師問:大家從音樂中感受到了激動、熱血沸騰、悲壯等戰(zhàn)斗的激情。為什么你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師自答:當時抗日戰(zhàn)爭已全面爆發(fā),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希望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xiàn)實斗爭,用以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1939年,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zhàn)士行軍到了黃河岸邊,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大型組詩《黃河大合唱》,共由八個樂章組成,我們今天學習它的第二樂章《黃河頌》。
三、誦讀
師:學習這首詩歌,我們首先要學會朗讀,像詩人一樣熱情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呢?
師生共議得出。如:
1,把握詩詞的節(jié)奏、重音。(語調激昂、感情豪邁。)
2,時代背景的把握
3,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調節(jié)自己的感情。
更多……
師:下面讓我們高聲地朗讀起來,讀出對黃河的贊美之情。(板書教學目標二誦讀:讓我們瑯瑯地讀。)
1、學生自由讀,推薦一個代表讀。
2、老師范讀。
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頌黃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黃河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中華民族。
板書:頌黃河
問:作者從外在形象,內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什么樣的精神?生答:偉大堅強
(四)尾聲
望黃河詩人心潮澎湃,對著黃河詩人有唱不盡的頌歌,最后詩人代表中華兒女發(fā)出向它學習的誓言,學習黃河什么樣的精神?
明確:偉大堅強的精神
師:以此全詩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板書:尾聲學習黃河精神
(五)再誦課文,探究修辭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峰,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繼而找出運用比喻、擬人和反復的語句。
四、運用
1、師:學習黃河的偉大與堅強,號召中華兒女奮起抗爭,這確實是作者的心聲,讀到這,我們都會熱血沸騰,并將保衛(wèi)祖國作為至高的誓言,下面讓我們也來高聲贊美黃河吧!(啊!黃河!我愛你!愛你的!愛你的!愛你的!)(板書教學目標四頌揚:讓我們美美地說。)師:我們永遠以黃河為自豪,讓我們再來一起朗讀詩歌,共同贊頌黃河,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配樂,老師領讀朗讀詞,師生齊聲誦讀歌詞。)
五、總結
師:(激昂、深情地):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到無人敢欺侮。我們今天仍然要以黃河為榜樣,學習它的偉大堅強,為使我們民族躋身于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己的力量!下課。
黃河頌教案3
第一課時
一、學習目標確定的依據(jù)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⑴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屏私庠姼柚谐S玫男揶o方法,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2.教材分析
這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一課。本單元學習寫景詩文。品味優(yōu)美詩文要求學生要全身心的投入,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整體感知內容大意,深入體會作者傳達的微妙情感,揣摩和體會富有特色的語言,積累精彩語句。
3.中招考點
“賞析詞句”每年的設題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體的賞析位置;考查細致,涉及到動詞、形容詞、修辭、細節(jié)描寫、寫作手法,賞析有一定難度,得4分的居多。
4.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閱讀詩歌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體如何運用方法去解決問題還是掌握不好。
二、學習目標
1.查找資料能介紹作家作品,理解并會正確書寫重點字詞。
2.通過反復朗讀,學會概括詩歌主要內容。
三、評價任務
針對目標1,1、針對目標一,設計兩個活動:
。1)開展字詞大闖關的活動,讓學生準確掌握 字詞。
。2)通過查找資料,能說出與作者相關的文學常識。并運用此方法解決此類問題,完成自學檢測一。
2.針對目標2,設計一個活動:通過品讀語言,圈點勾畫出經典的句子做批注。能總結出品讀語言的方法,并會運用這種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1.以《黃河大合唱》歌曲導入,渲染氣氛,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2.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所得,如《黃河頌》的相關知識,教師補充、強調。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下面理解詩歌內涵打下基礎。 (板書課題、作者)
。ǘ╊A習檢測
1.作者介紹 光未然,(1913——20xx),本名-----,-------人。------家、-------家。1935年創(chuàng)作-------歌詞,1939年到延安后創(chuàng)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詩包括《------》、《------》、《--------》、《------》《-------》《-----》《---------》《-------》。
2.讀準下列加粗字的讀音
氣魄( ) 山巔( )
澎湃( ) 狂瀾( )
屏障( ) 劈開( )
宛轉( ) 哺育( )
3.解釋下列詞語。
山巔:
澎湃:
狂瀾:
浩浩蕩蕩:
屏障:
哺育:
體魄:
滋長:
婉轉:
復興:
。ㄈ┬抡n講解
學習
目標 教學活動 評價要點 要點歸納
學習目標1: 查找資料能介紹作家作品,理解并會正確書寫重點字詞。
自學指導一: 1.查找資料能介紹作家作品,理解并會正確書寫重點字詞。
內容:課文
方法:查找資料,學生演板。
時間:10分鐘
學習目標2:通過反復朗讀,學會概括詩歌主要內容。
自學指導二:通過反復朗讀,學會概括詩歌主要內容。
內容:課文
方法:先自學,再同桌交流,找出規(guī)律, 歸納方法要點。
時間:20分鐘。
要求:整體感知課文
自學檢測二:
1. 這首詩歌總體的結構分為幾個部分?
答:序曲-----主題-----尾聲
2.歌頌黃河的部分分為幾個層次?分別從哪些方面進行歌頌的?
地理特征、歷史貢獻、自然特點
能概括大意并會運用此方法解決此類問題 1.看修辭
2.抓關鍵詞
3.明主旨句
黃河頌教案4
教學目標:
1.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文明、文化、災難);了解一些抗日戰(zhàn)爭中中華兒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
2.通過自主學習,整體感知并把握詩歌內容。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理解詩歌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的黃河形象,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
4.欣賞《黃河大合唱》這部不朽的音樂作品,激發(fā)愛國主義情感。
5.綜合探究,做一次黃河文化的巡禮,喚醒我們內心深處的黃河情——保護母親河,了解黃河的現(xiàn)狀,加強環(huán)保意識,以行動保護汕頭的母親河——韓江。
教學重點:
1.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2.正確理解歌詞大意。
教學難點:
1.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詩歌象征手法的基礎上,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
課時安排:
兩課時。(課內一節(jié)時,課外一節(jié)時)
教學用具:
Authorware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課內)
一、導入新課并投影學習目標。
二、音樂欣賞:點擊瀏覽圖片并欣賞《黃河頌》。(緊湊點擊圖片,進入最后一張時緩緩拉動文字框滾動條)
三、作家作品介紹。
課堂練習。(檢查預習:重點字詞的音、形、義)
四、朗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教師范讀。
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學生齊讀。
五、獨立思考、質疑探究:
1.解題。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這首歌詞的一、三兩節(jié)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是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第一節(jié)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jié)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第二節(jié)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是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2.詩人從哪些方面贊美了黃河的英雄氣概?
“頌黃河”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前文一直在寫黃河,標題也是頌黃河,可詩歌最后四句卻在寫英雄兒女,是離題嗎?
3.請根據(jù)詩歌的內容,試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黃河精神。
詩歌中反復出現(xiàn)的`“!黃河!”起了什么作用?
詩人歌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你是怎樣理解的?
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如何把握《黃河頌》語言上的特點?
六、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jù)《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
小結。
七、對比閱讀,拓展練習。(于天命的散文《黃河頌》)
八、布置作業(yè):
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完成《一課一練》。
九、板書設計:
黃河頌
光未然
序曲 主體 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 望黃河頌黃河 學習黃河精神
第二課時(課外)
十、利用綜合資源,通過瀏覽推薦的相關網(wǎng)頁,自主深入學習,完成教學目標。
十一、教學后記:
一直擔心這種情感豐富的愛國主義詩歌,難上!在圖像、音視頻等感性材料相對缺乏的情況下,僅僅靠“三寸不爛之舌頭”與一個自主學習的課件,學生是否會覺得過于枯燥無味呢?事實上,這種憂慮是多余的。
我借助同學們自己收集的相關背景資料介紹與本課件,尤其是在一次次的朗讀中,激發(fā)起他們的愛國意識,再加上播放、欣賞氣勢雄偉的歌曲《黃河頌》,學習《黃河頌》竟成了一節(jié)莊嚴肅靜的愛國教育課。
沒見過黃河,但是通過詩歌文字描繪及幾張黃河插圖,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同時運用學生潛在的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讓他們在小組里互讀,然后分批朗讀(1~30;31~60),最后推選男女學生代表來朗讀,課堂的氣氛顯得十分活躍,朗讀的時候聲勢是一浪賽過一浪。
在朗誦中,我們贊美了黃河,歌頌了中華民族偉大而堅強的精神,更讓我體味到了學生本身就是一股如黃河般彭湃的雄偉力量!
課余的時間里,學生利用本課件繼續(xù)自主地深入地拓展學習。
課件設計以《黃河頌》為主體,以“黃河,母親河”為主題,是一堂學生自主學習課、音樂文學欣賞課、探究課,同時,整理相關的學習資源,讓學生通過閱讀大量資源來自主學習了解黃河的文明、文化與“母親河”的災難史以及現(xiàn)狀,是學生課余自主學習、探究的好幫手。
黃河頌教案5
課程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字詞,背誦;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注意節(jié)奏。
過程與方法: :朗讀訓練
情感體驗: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重難疑點解決辦法:
重點:朗讀、背誦
難點: 詩歌的思想內涵
疑點: 時代背景與詩歌主題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法指導:教師點撥,由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教具學具準備:錄音機 、電腦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教師指導學法,學生主動討論研究。
教學步驟 :
才華展示
學生范文展示
復習檢查
學生針對上節(jié)的內容互測、互評。
導入 新課
放《黃河》歌曲的錄音,導入 新課(導入 的'內容略)
作者簡介:找兩名學生完成
基礎知識:記憶書后3題詞語
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
2、學生朗讀
3、體會情感 齊讀
4、理解詞意 默讀
分組討論
1、從幾個角度寫黃河
2、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合作探究
1。在你朗讀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節(jié)最有氣勢?
2。你能有感情地與別人合作齊讀一下課文嗎?
研究學習
1、你認為全詩是寫一種氣勢,還是寫一種精神?
拓展延伸
怎樣理解文中的民族精神?
教師小節(jié)
布置作業(yè) 理解背誦
板書設計
黃河頌
序曲------主體------尾聲
教學回顧
黃河頌教案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本首歌詞的創(chuàng)作歷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讀歌詞中的語言;提高詩歌的朗讀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朗讀課文,深入理解蘊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過合作交流,理解詩歌用平實的語言表達深厚濃郁的思想感情。
(三)、感受詩中所表現(xiàn)的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情感,培養(yǎng)學子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重點:
引導學子理解詩歌贊頌黃河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內涵。
教學難點:
引導學子體會黃河的文化內涵。
教學設計:
《黃河頌》是著名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第二樂章的歌詞,同時也可當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xiàn)代詩來讀。這首詩以熱烈的頌歌形式塑造黃河的形象,語言和抒情方面淺顯易懂,情緒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級學子接受詩歌教育、領略新詩藝術的好材料,更是他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強化愛國熱情的好題材。
調動學子情感是上好本課的首要條件,引導學子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是深入理解課文的關鍵。學子對本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著樸素的愛國感情。教師應設法激發(fā)并強化這種感情。我設計在課堂上借助音樂的力量,通過直接訴諸聽覺的音樂打動學子的心靈,并且在適當?shù)囊魳繁尘跋,通過配樂朗讀反復體味歌詞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對第二節(jié)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總的來說,我設計本課的思路是以誦讀為主,不過多講解,只略加點撥,相信學子的理解感悟能力。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與學的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黃河大合唱》的音樂,大屏幕上打出黃河的圖片,老師一邊播放音樂,一邊作出如下的解說: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哺育了流域兩岸的人民。黃河驚濤澎湃,具有恢弘的.氣勢,而且它源遠流長、九曲連環(huán),仿佛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有過的榮辱興衰。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會為之而感動。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我國著名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zhàn)士行軍來到了黃河岸邊,看到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豪邁頌歌《黃河頌》,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這首詩歌,不但要領會它的內涵,還要學會朗誦,像詩人一樣熱情地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 歌頌黃河母親的大型組詩《黃河大合唱》,共由八個樂章組成,經冼星海譜曲后風行全國:《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播放音頻:《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保衛(wèi)黃河》。
二、學會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強調朗讀時,要注意熱血沸騰、壯懷激越的情感同時要融合國難當頭的悲壯情懷;
2、學子自由有感情地朗讀。指導朗讀:
。1)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qū)別。
(2)“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币痪淇傤I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現(xiàn)黃河的氣勢。
。3)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
(4)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3、四人小組中的成員進行朗讀交流,相互做出評價。
4、請兩到三名學子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在課堂上朗讀,并請全體學子討論如何讀得更好,更能讀出感情。發(fā)言者也可通過自己朗讀來表達意見。
5、鼓勵學子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shù)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jié)、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子對所選的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chuàng)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6,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 :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意在激發(fā)學子的創(chuàng)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子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三、內容研討
。ㄒ唬、解題。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ǘ、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它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么?
了解黃河精神:偉大堅強,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頌歌。
。ㄈ、歌詞部分在“頌黃河”之前,對黃河進行了怎樣的描寫,哪一個詞總領,表現(xiàn)了黃河怎樣的特點?
對黃河進行了近鏡頭特寫、俯瞰全景式總寫、縱向描寫、橫向展開,由“望”字總領,表現(xiàn)了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
。ㄋ模⑵穱L“頌黃河”部分。
1、歌頌黃河的部分能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從那些方面進行贊頌的?
以“!黃河!”為標志分為三層,分別從黃河的歷史貢獻,地理特征,自然特點這三方面歌頌 了黃河。
2、歌詞中反復出現(xiàn)的“!黃河!”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啊!黃河!”反復出現(xiàn),把歌詞主體部分從“!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到“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fā)揚滋長”分為三個層次,依次是:黃河養(yǎng)育了中華民族,黃河保衛(wèi)了中華民族,黃河還將激勵著中華民族。由實到虛,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深入。
3、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把黃河比喻為“中華民族的搖籃”較易理解,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fā)展、壯大,黃河哺育滋養(yǎng)了世代炎黃子孫。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側重從黃河對中華民族的保衛(wèi)作用而言。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法寶。
。ㄎ澹ⅰ绊烖S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個尾聲,想想看,這一尾聲起什么作用?詩歌最后兩句采用什么修辭方法,起什么作用,表達了什么感情?
作者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fā)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是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反復起強調作用,表達了對民族精神的贊頌,也表達了必勝的信心。
(六)、1、品賞詩歌的語言特點和風格。學子談一談:你認為這首詩的風格屬于哪一種?為什么?你還能從學過的詩歌中再舉出一兩例嗎?
明確:本詩屬于直白抒情、風格豪邁類,因為詩歌以明朗的語言塑造了黃河奔騰不息、氣勢宏偉的形象,并且多處以“啊,黃河……”這樣的句式直接抒發(fā)了熱愛黃河的感情,充滿雄渾豪邁之美。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
2、、小結。(大屏幕顯示下列板書)
序曲:描繪雄姿和氣勢
主體:歌頌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英雄的業(yè)績、偉大堅強團結一致的精神。
尾聲:表達強烈的愿望和堅定的信念。
黃河——(象征)——中華民族
課文中值得學習借鑒的表現(xiàn)技法主要有:(1)呼告(2)反復(3)比喻擬人
三、學子自由暢談,說一說在讀詩時,你從詩句中想到了什么?可結合一句詩來想像,也可結合幾句詩來談,還可結合全文來說。
四、拓展延伸,參與實踐。
1、同學相互交流學習的心得,談談我們應為振興中華作出怎樣的貢獻,我們現(xiàn)在應該怎么做?
2、課后向老人詢問抗日救亡時的小故事。
黃河頌教案7
【教材分析】
《黃河的主人》是我國著名散文家袁鷹的一篇敘事性散文,作者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母親河—黃河那不可阻擋的磅礴氣勢,及羊皮筏子在奔騰咆哮的黃河上鼓浪前進的壯觀場景,進而贊頌了黃河艄公機智勇敢、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偉大精神。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詞句積累的優(yōu)秀選文。
【設計理念】
遵守“教為學服務”“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原則,結合課文特點,我以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走近黃河;以關鍵問題“為什么稱黃河艄公為黃河的主人”為教學主線,引導學生結合視頻、圖片、想象文字創(chuàng)設的情境感知課文內容,以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自讀課文基本能體會黃河的磅礴氣勢和羊皮筏子的小、輕,但理解課文語言中所表達的情感以及作者運用的`寫作方法存在一定難度。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積累本課的四字詞語。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河波濤洶涌的氣勢,領悟“黃河主人”的機
智勇敢及勇于與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學習課文的表達方法。
4、初步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們?yōu)槭裁捶Q艄公為“黃河的主人”。
2、初步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走近黃河,感受氣勢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黃河的主人》。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黃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播放黃河視頻。
4、播放課文第一自然段錄音,學生學著讀。
5、引讀第一自然段。誰是黃河的主人?從文中找出一句完整的話來回答。
【設計意圖:播放黃河視頻,出示贊頌黃河的詩句,既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為理解艄公為什么是黃河的主人作鋪墊,又營造了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播放第一自然段錄音,有效地指導了朗讀。】
二、走近筏子,感受輕險
1、滾滾的黃河令人膽戰(zhàn)心驚,而艄公卻駕馭了它,憑著什么工具?
2、出示羊皮筏子的圖片,簡單介紹羊皮筏子。
3、自由讀第2、3自然段,畫出直接描寫羊皮筏子的句子,想一想羊皮筏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讀后交流,抓住重點詞語“小”“輕”“整個兒吞沒”“貼”感受筏子的小、輕、險:通過標點符號體會作者的驚訝。
5、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我利用圖片向學生介紹羊皮筏子,拉近了學生與羊皮筏子的距離,并使用電子白板圈畫重點詞句,幫助學生體會到羊皮筏子的小、輕、險!
三、走近人物,感受智慧
1、站在黃河邊的作者是如此提心吊膽,我想,坐在筏子上的乘客一定嚇得連眼睛都不敢睜開了吧?
2、輕聲讀第6—8自然段,用“——”畫出文中描寫乘客的句子,從中你讀出了什么?用波浪線劃出直接描寫艄公的句子,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寫上批注。
3、交流:
描寫乘客的句子。
。1)“談笑風生”什么意思?乘客們會說些什么?
(2)你佩服他們的勇氣嗎?這份愜意是誰給的?
描寫艄公的句子。
(1)指名讀讀劃的句子,說說感受。
。2)“小心”和“大膽”用在這句話中矛盾嗎?
3、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理解:讓我們把目光鎖定在一個又一個畫面中——
4、用你的朗讀贊一贊艄公。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我通過艄公圖片展示其形象,用幻燈片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深刻理解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
四、拓展延伸,領悟寫法
1、課題為《黃河的主人》,作者卻用了大量筆墨寫黃河、羊皮筏子和乘客,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2、這就是通過側面描寫襯托艄公的技術高超。
3、你從艄公身上悟出什么道理呢?
4、你想成為什么的主人?寫一寫。
【設計意圖:學語文學的不僅是內容,還要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讓學生寫一寫,使學生跳出了文本,巧妙地做到了“以讀促寫,讀寫遷移”;而使用投影儀展示寫話成果,既能讓學生及時互評,又能拓寬學生寫話的思路!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摘抄好詞好句。
2、閱讀《大森林的主人》。
【設計意圖:摘抄是積累的好方法,而布置與課文相關的課外閱讀,把課內習得的閱讀方法運用于課外閱讀,課內外閱讀相結合,既增加了孩子的閱讀量,又能促進孩子理解本文的情感,一舉兩得!
六、板書設計
黃河的主人
艄公
襯 托
黃河 筏子 乘客
黃河頌教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字、詞的積累,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發(fā)散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及發(fā)散思維能力;
2.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熱情。
教學難點: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讀、悟、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9課時)
一、情境導入: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哺育了流域兩岸的人民。黃河驚濤澎湃,具有恢弘的氣勢,而且它源遠流長、九曲連環(huán),仿佛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曾經有過的榮辱興衰。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會為之而感動。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我國詩人光未然跟隨抗日戰(zhàn)士行軍來到了黃河岸邊,看到這一奇景,感慨不已,于是寫下了歌頌黃河母親的豪邁頌歌《黃河頌》,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這首詩歌,不但要領會它的,還要學會朗誦,像詩人一樣熱情地歌頌我們偉大的母親——黃河!板書:黃河頌光未然
二、反復朗讀,感知課文
1、請同學們聽老師范讀,在聽讀的過程中感受詩人的感情。
思考:全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生答:對黃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通過你對詩的理解,大聲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詩人從哪幾個方面贊美黃河?
3、大家在充分領悟詩的情感基礎上齊讀全詩。
三、朗讀交流
1、四人小組中的成員進行朗讀交流,相互做出評價。
2、請兩到三名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部分在課堂上朗讀,并請全體學生討論如何讀得更好,更能讀出感情。發(fā)言者也可通過自己朗讀來表達意見。
3、全班齊讀詩歌。
教師時時提醒學生:出感情才能讀好詩歌。朗讀技巧的指導不多過細,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來體會。老師視情況適當?shù)姆蹲x。以下幾點供參考:
①詩歌分為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qū)別。
、凇拔艺驹诟呱街畮p,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一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不妨越讀越激昂,以表現(xiàn)的黃河的氣勢。
、廴齻“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④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四、內容研討:學生分組研討,教師點撥指導
1、全詩分成朗誦詞和歌詞兩大部分,朗誦詞可以看作是一個序曲,它的主要內容和作用是什么?(了解黃河精神:偉大堅強,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頌歌)
2、歌詞中哪些內容是來歌頌黃河的?分別是從哪些方面進行歌頌的?
3、在“頌”之前對黃河進行了一番描繪,表現(xiàn)了黃河怎樣的特點?
4、最后一段就是尾聲,主要寫了什么?(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精神)
5、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為這首詩歌的主題思想是什么?(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fā)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保衛(wèi)黃河,保衛(wèi)中國)。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黃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黃河之水天上來》。
2、欣賞《黃河大合唱》其它樂章的音樂。
黃河頌教案9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以及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主旨。
2.品味語言,體味歌詞意境,積累經典語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懷的寫法。
4.感受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體會詩歌蘊涵的濃烈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愛國情懷。
一、新課導入
當一個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母親河的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zhàn)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著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二、第一次先學后教自學指導(8分鐘)
1.請根據(jù)漢字寫拼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
巔(diān)屏(píng)障(zhàng)狂瀾(lán)
哺(bǔ)育澎(péng)湃(pài)九曲(qǔ)連環(huán)diān(巔)峰
流xiè(瀉)發(fā)yuán(源)
2.解釋下面詞語。
(1)搖籃:比喻幼年或青年時代的生活環(huán)境或文化、運動等發(fā)源地。這里指黃河是中華民族生存的源地。
。2)滋長:生長,產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3)起源。形容黃河孕育了中華的文化。
。4)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
。5)狂瀾:巨大的波浪。
(6)宛轉:彎彎曲曲地流過。
(7)屏障:象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三、第二次先學后教(識記劃橫線部分)
1.作者鏈接
光未然,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縣人。1939年3月,創(chuàng)作組詩《黃河大合唱》,經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譜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國各地廣泛傳唱,受到抗日軍民的熱烈歡迎。這組詩,雄健磅礴,深沉渾厚,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詩篇,也是抗日戰(zhàn)爭時代現(xiàn)實的悲壯圖畫。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覺醒,表現(xiàn)出強烈的民族氣節(jié)和不屈服的斗爭精神。新中國成立后,曾擔任《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
2.相關知識
《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洗星海創(chuàng)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共有八個樂章,分別是:《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詩中雄奇的想象與現(xiàn)實圖景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壯闊的歷史畫卷,反映中華民族英雄兒女抗戰(zhàn)的真實場面。
3.背景鏈接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xiàn)實斗爭,激發(fā)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他的抗敵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的心中掀起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自學指導
1、課題是《黃河頌》,其中哪個字是關鍵?
標題中最關鍵的字是“頌”。
2.請按“序曲——主體——尾聲”劃分詩的層次。
繪黃河——頌黃河——學黃河。
3.作者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望”統(tǒng)領哪些內容?說說作者筆下的黃河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指出黃河的地理優(yōu)勢,歌頌黃河保衛(wèi)著中華民族;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是中華民族抵御外侮的制勝法寶。
3.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萬千條鐵的臂膀”?
把黃河比作臂膀,是承接巨人的比喻,主流是巨人的軀干,支流是“鐵的臂膀”。如此的巨人,“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形象地寫出了黃河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足以激發(fā)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品析下面劃線詞語的表達效果。
⑴“……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劈成”改成“分成”行不行?
為什么?
不行。“劈成”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劈”字雄健有力,寫出了黃河波濤滾滾,不屈東流,橫貫中華的'雄偉氣勢。用“分成”就不能表達這種意境。
⑵!黃河!你一瀉萬丈,……
用“瀉”字可以形象地表現(xiàn)黃河水滾滾奔騰,不可阻擋的氣勢。
5.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這個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它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強調了人們對黃河的敬仰,更表達人們對黃河深情的依戀。
黃河頌
序曲主體--------尾聲
黃河偉大堅強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民族精神
五、拓展延伸
請以“啊,黃河”為開頭,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一段話歌頌黃河。
啊,黃河,
你用有力的大手,
推動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向前奔騰。
啊,黃河,
你用滔滔河水,
清洗了一代又一代不屈的中華魂。
啊,黃河,
你用渾厚的歌聲,
唱響著炎黃子孫勇往直前的進行曲。
【知識卡片】
與黃河有關的詩句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
2、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
3、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
有關黃河的諺語。
不到黃河心不死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黃河頌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字詞,背誦;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詩歌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精神的偉大內涵。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詩歌的內容,調動并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被喻為母親河的黃河是我們的中華民族的搖籃。______大家見過黃河沒有?______沒有。那就先讓我們欣賞一下黃河的畫面。(播放黃河畫面的視頻)黃河以它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入詩、入畫、入曲。人們歌詠它,是因為它古老,它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因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還因為它滄桑,它與它的`人民一起經歷過抗爭與苦難。
在上個世紀,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民族危在旦夕,黃河就以它磅礴的氣勢激勵它的兒女奔赴抗日前線。那是在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他的抗敵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的心中掀起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光未然的《黃河頌》。
二、介紹作家和寫作背景:
先讓學生介紹。
《黃河頌》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原名:張光年)與音樂家冼星海合作的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中的第二章歌詞!饵S河大合唱》共八章,其中《黃河頌》、《黃水謠》、《保衛(wèi)黃河》,傳誦最廣。
當時,日寇的鐵蹄肆意踐踏著中華大地,詩人隨八路軍行進到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偉大而堅強的軍民,怎不讓他唱出豪邁的頌歌。
三、既然《黃河頌》是一部音樂作品,那先讓我們來聽歌,好不好?大家在聽歌的過程中注意感受這首歌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放歌曲)
這首歌雄渾、高亢,聽后你有什么感受?——激動、振奮。用四字成語概括,那就是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下面大家就帶著這激動的心情、昂揚的熱情進入課文的朗讀,在沒朗讀課文之前我們先掃清字詞的障礙:
1.注意下列黑體字的讀音
diān péng pài kuáng lán
巔 澎 湃 狂 瀾
bǔ píng zī
哺 育 屏 障 滋 長
下面大家就自由的、大聲的朗讀課文,把我們澎湃的激情宣泄出來吧!
2.指導閱讀
①.朗誦詩歌要注意以下幾點: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節(jié)奏和對文章感情的把握。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一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掀”“奔”“劈”的重讀,且四句不妨越讀越激昂,以表現(xiàn)的黃河的氣勢。
、 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表明在歌頌。
、 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滿了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3.欣賞朗誦視頻
大家在聽讀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段朗誦比我們課文多了一段文字,這段文字是這首詩的朗誦詞。
朗誦詞有什么作用呢?提示、領起、鋪墊的作用,還有揭示主題和渲染氛圍的作用。
4.師生合作朗讀課文
四、梳理文章的脈絡:
望黃河
頌黃河 偉大堅強
贊祖國
五、問題探究:
1詩人從哪些方面贊美了黃河的氣魄?他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感情?
2如何理解黃河是搖籃?是屏障?
3如何理解黃河“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4歌頌部分反復出現(xiàn)“啊!黃河!”有什么作用?
研討第四個問題:這是一種呼告的修辭,就好象面對黃河在大聲呼喊。三次出現(xiàn)“啊!黃河!”很自然地把文章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啊,黃河!”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贊頌黃河對中國的貢獻,寫到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
籃,既然是搖籃,我們就應該讀得深情一點。
第二個“啊,黃河!”它是從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來描寫、抒發(fā)對黃河的情感。所以,讀得要比第一個稍微帶點感情一些。寫到了它像一個巨人。既然是一個巨人,我們就應該讀得更加堅定。
而第三個則是寫的黃河的澤被眾生,它為中華民族做出的貢獻。所以,讀時感情要最濃厚的。寫到了它哺育了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就應該在讀這一段的時候使感情達到頂峰。
七、聯(lián)想:
面對祖國大好河山,歷代文人寫過不少關于“黃河”的詩句,你知道哪些?
關于“黃河”的詩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學了《黃河頌》這篇文章,你們一定有很多收獲,談談你們的感想吧!
課下延伸:
1 閱讀《黃河大合唱》的第三章《黃河之水天上來》,及其它歌唱祖國山河的詩歌。
2 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
3 搜集黃河過去、現(xiàn)在的自然環(huán)境資料,然后寫出個人看法。
黃河頌教案11
【教學目的】
。、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體會歌詞所表達的偉大民族精神和強烈愛國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教學難點】
揣測意蘊豐富的語句,理解其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安排同學課前查找有關黃河影視圖片和文字資料,了解關于黃河的地理知識、悠久的歷史文化,認識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
。病⒘私狻饵S河頌》的寫作背景。
。、老師也收集與黃河相關的資料并準備VCD《黃河頌》。
【課時布置】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哪位同學能告訴老師我們的祖先起源于哪里?
。ㄉ穑狐S河)
早在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黃河流域過著狩獵、采集的生活。黃河以其粗獷、勇敢、堅強的風骨,質樸、踏實、熱情而真摯的風度,廣博的胸懷,不屈的精神造就了中華民族的性格,黃河就是中華民族的魂。今天我們學習就是一篇贊頌黃河英雄氣概的詩歌──《黃河頌》。
二、感性認知
師生相互交流欣賞搜集到的黃河的影視圖像資料。
小結:通過剛才欣賞的黃河影視圖像資料,我們一同感受到了黃河的雄壯、廣博,厚重,正因為如此,千百年來黃河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征。詩人光未然作為時作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巔,面對黃河,唱出了我們心中的頌歌。
三、朗讀交流
。薄⑼瑢W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師生一起討論,明確此詩朗讀的要求:
、鸥星椋杭ぴ礁甙鹤院。
、乒(jié)奏:較慢抒情地。
、侵匾;望、奔、劈、屏障、臂膀、偉大、堅強
。病⒉シ牛郑茫摹饵S河頌》,聽名家范讀。
。场⑿〗M合作,合作朗誦:鼓勵同學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激發(fā)同學的創(chuàng)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同學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小結:詩歌的韻味,伴著我們的聲音,我們的情感,敲打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進一步走進《黃河頌》,探究黃河的精神。
四、合作探究
1、歌詞局部可以劃分為幾個小節(jié)?
提示:望黃河──頌黃河──學習黃河精神
。、為什么說黃河是搖籃是屏障是臂膀?
提示:民族發(fā)祥地;捍衛(wèi)國土;偉大力量
。、全詩從幾個角度寫黃河?
提示:自然、地理、歷史
。、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提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勵中華兒女保家衛(wèi)國。
。、你認為全詩是寫一種氣勢,還是寫一種精神?
五、再次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配樂詩朗誦?筛鶕(jù)具體情況布置同學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六、總結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黃河的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浦育了中華民族,用她那寬厚的臂膀庇護著神州大地,用她那偉大而堅強的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炎黃子孫。黃河,讓我們以你為典范,團結進取,為中華民族屹立于強國之林而努力學習。
【板書】
1、歷史貢獻
2、軍事地位
。、激勵作用
【課后反思】
由于此詩的創(chuàng)作年代久遠,加之抗日的特殊背景,增加了此詩的理解難度,為此我在課前安排同學查找了關于黃河的地理、歷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影視圖像資料。在課堂的交流中拓展著同學的視野,激發(fā)著同學的情感,給課文教學鋪墊了一個厚實的背景。在與同學明確此詩的朗讀要求的情況下,進行朗讀交流,從感性上感染同學,在接下來的誦讀中同學主動獨誦,四人組齊誦,全班齊讀,不知不覺上成朗讀課,同學從中感受體味詩中澎湃激昂的頌揚贊美之情。合作探究黃河的精神既是文學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語言的,又是人文的。在此基礎上再次吟頌黃河,也是對課首的呼應,同時讓全課的教學余味猶存。增強課堂活力是上好語文課的主要條件,要使課堂氣氛活躍,就要深入挖掘語文學科自身的兩大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我在課文的導語、過渡語、總結語上精心設計,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從而取得較好的課堂藝術效果。
黃河頌教案12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
2.提高朗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讓學生說說你見到的黃河。
2、欣賞歌曲〈黃河頌〉。
教師: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它以雄渾的氣魄、高遠的形象在藝術作品當中廣泛出現(xiàn)。。人們歌詠它,因為它古老,它孕育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因為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還因為它蒼桑,它與它的人們一起經歷過抗爭與苦難。下面就請同學們欣賞一首和黃河有關的歌曲,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
3、讓學生說說聽之后的感受。
4、這首歌曲的名字是?詞作者是?曲作者呢?
二、介紹寫作背景:
先讓學生介紹。
1938年,抗戰(zhàn)正在激烈進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正踐踏著華北大地。在中華民族到最危險的時刻,英勇無畏的華夏兒女將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讀到了《黃河頌》這首組詩也是異常激動,觸發(fā)了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他和光未然合作,連續(xù)寫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詩性的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這組歌隨后唱過大江上下,激勵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尊嚴而戰(zhàn)!饵S河大合唱》一共八個樂章,其中的《黃河頌》、《黃水謠》和《保衛(wèi)黃河》流傳最廣。今天呢,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第二樂章《黃河頌》。
三、讀,感悟。
1、解題:課文的題目為“黃河頌”, 其關鍵詞應是?
課文分為兩部分:朗誦詞、歌詞。
2、聽課文配樂朗誦。要求:(1)體會朗誦詞的作用(2)朗誦者是如何朗誦的?在一些關鍵處做標注。
3、思考朗誦詞的作用:朗誦詞在歌詞之前,可以起到一種鋪墊、提示、總起這樣的作用。他提示我們后面的歌詞要贊頌黃河的英雄氣魄和民族精神。
4、一起來把朗誦詞讀一下,體會它所起的作用。同時,老師希望,在能夠對后文起到作用的關鍵詞、句同學們應當在讀的時候加強語氣。
5、快速瀏覽歌詞,思考你認為哪些詩句直接描寫了黃河的英雄氣魄,而哪些詩句又集中地贊頌了黃河所代表的民族精神?。
從“我站在高山之巔”一直到“劈成南北兩面” ,這描寫了黃河的英雄氣魄。
6、自讀,體會怎樣通過朗讀表現(xiàn)黃河的英雄氣魄。(提示:注意重要詞語)
。1)望黃河滾滾”的“望應該拖長一點(2)奔向東南”的“奔” 讀得快一點,要用力。(3)“掀起萬丈狂瀾”的“掀” 聲音也應當隨之高亢起來。(4)“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huán)讀得有一種高低起伏的感覺。(5)劈成南北兩面要用力,干脆。
。2)看來,我們要讀好課文,讀好詩篇,一定要讀好關鍵詞。
7.齊讀這一節(jié)。
8.:很好!這就是黃河的氣魄!一瀉千里,氣勢磅礴,所以見到黃河這樣的一種氣魄,詩人對它的贊頌之情隨之也油然而生,噴勃而出。所以,后面就是在贊頌黃河,對吧!我們可以根據(jù)一個很明顯的標志把這一部分分為三個層次,它是?(瀏覽,回答)。這三個層次的朗誦方法一樣嗎?小組討論,作答。
第一個“啊,黃河!”是從歷史的角度來贊頌黃河對中國的貢獻,寫到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既然是搖籃,我們就應該讀得深情一點。
第二個“啊,黃河!”它是從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來描寫、抒發(fā)對黃河的情感。所以,讀得要比第一個稍微帶點感情一些。寫到了它像一個巨人。既然是一個巨人,我們就應該讀得更加堅定。
而第三個則是寫的黃河的澤被眾生,它為中華民族做出的貢獻。所以,讀時感情要最濃厚的。寫到了它哺育了中華民族的兒女,我們就應該在讀這一段的時候使感情達到頂峰。
9、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10.太好了。同學們的朗誦可以登臺表演了。回憶一下,我們剛才在朗誦的時候,我們可以總結出來的經驗:要讀好詩歌,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我們要讀好詩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投入自己的'感情,全身心地投入來讀,還要讀好關鍵詞句。這樣呢,我們就能夠把詩篇讀出情感,讀出韻味。最能夠體現(xiàn)詩句的內容、抒發(fā)我們感情的詞語,就是關鍵詞。
11.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采用哪些手段增強我們的朗誦效果?
布置背景、在朗誦時配上音樂、加入動作,表情,增加手勢、分角色來讀,把詩歌的韻味層次都讀出來。
12.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進行全文朗誦。
很好,我們今后在朗誦詩歌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我們今天這堂課上同學們總結出來的讀詩的方法。這就是《黃河頌》。它只是《黃河大合唱》的第二樂章。那同學們想了解更多的《黃河大合唱》的內容嗎?那咱們今天的課呢,時間是有限的。但是,我希望同學們能夠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去了解《黃河大合唱》,去真正地感受到黃河的氣魄。不過,這里我還是給大家準備了它的第七樂章:〈保衛(wèi)黃河〉,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朗誦方法來感情朗誦一下這首歌詞?
1、小組合作,探討朗誦方法,推舉出一位代表。
2、班內朗誦。
3、聽歌曲〈保衛(wèi)黃河〉。
四、寫公益廣告詞。
課上到這,想必同學們心中一定漫溢著對母親河的深情厚意?墒俏覀兪窃鯓訉Υ覀兊哪赣H河的呢?說句實話,我們對不起黃河。據(jù)學者們研究,兩千多年前,黃河并不姓“黃”,而是叫“河水”或者“大河”,河水也是相當清澈的。(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黃河),F(xiàn)在,我們的母親又變成了什么模樣?讓學生看幾幅觸目驚心的圖片。黃河今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現(xiàn)狀堪憂。請針對這一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設計一則公益廣告或只是廣告詞,呼吁人們保護母親河。
我們今天這堂課,既學習了《黃河頌》,我們同時也在學習當中體會到了我們讀詩的方法。我想,我們的語文學習還遠遠沒有結束,我們對黃河的關注也還遠遠沒有結束。我們這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就是保衛(wèi)母親河,《母親河,黃河》。那么,我希望同學們開展廣泛地課外閱讀,真正地走進黃河。今天的課到此結束。下課,起立!同學們再見!
黃河頌教案13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培養(yǎng)同學愛國主義情感。
2、提高朗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贊頌黃河,贊頌民族偉大的內涵。
課時布置一課時
導入
請一兩個同學談談黃河在中華民族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感性認識
師生一起欣賞黃河照片和錄象
激發(fā)情感
請一兩個同學談觀后感
朗讀詩歌
1、同學齊讀詩歌
要求;了解詩歌內容,讀準字音,揣測詩歌要表達的情感。
2、同學各自選取感興趣的局部反復練習朗讀。
要求,讀出感情,語音清晰,準確。
朗讀交流
請一兩個同學選取感興趣的局部在課堂上讀給全班同學聽,并請大家討論如何讀出感情。發(fā)言者也可以通過自身朗讀來表達意見。
提示:
1、詩歌分為朗讀詞和歌詞兩大局部,朗讀時應該注意停頓,以示區(qū)別。
2、“我站在高山之顛,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一句總領下文,因此停頓要稍長。后面的四個分句注意重點詞語“奔”“劈”的重讀,且四句應該越讀越激昂,表示黃河的氣勢。
3、三個“啊”要讀得深沉,聲音稍稍延長,“黃河”要讀得高昂,標明在歌頌。
4、最后的兩句“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充溢了戰(zhàn)斗的決心,要讀得鏗鏘有力
內容研討
1、這首詩歌的主要內容是歌頌黃河,在歌頌前對黃河進行了一番描繪。你覺得這些句子表示了黃河的什么特點?(一往無前,無堅不摧)
2、歌頌黃河的局部能分為幾個層次?分別是從那些方面進行贊頌的?
提示:以“啊!黃河!”為標志分為三層,分別從黃河的歷史貢獻,地理特征,自然特點這三方面歌頌了黃河。
3、結合時代背景,你認為作者描繪黃河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特點,歌頌它偉大堅強的精神,是要表達什么情感?
提示:作者借歌頌黃河來歌頌中華民族,以激發(fā)中華兒女的愛國豪情,號召中華兒女學習黃河偉大堅強的精神,捍衛(wèi)黃河,捍衛(wèi)中國。
再次朗讀
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教師與同學齊讀詩歌,一起贊頌黃河,贊頌偉大的中華民族。
結束語
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今天的中華民族還沒有強大到無人敢欺凌。美國等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仍然在用各種方式來欺負我們。所以,我們今天仍然要以黃河為典范,學習它的偉大和堅強,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為使我們的民族躋身世界強國之林而奉獻自身的力量!
黃河頌教案14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2,初步認識黃河在中華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讀歌詞中的語言。
教學重點:通過反復誦讀,感受黃河雄壯的氣魄和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的精神。
課前準備:教師-----深入認識關于黃河、《黃河大合唱》的知識,做好相關.課件和網(wǎng)站。
學生-----尋找有關《黃河大合唱》的影視聽資料,聆聽黃河大合唱中的豪邁歌聲。
教學過程:
。ㄒ唬 引入
(教師引導):同學們,當一個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時刻,我們實在需要母親河召喚!當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時,詩人光未然隨軍行進在黃河岸邊。雄奇壯麗的山河,英勇抗敵的戰(zhàn)士,使他感受到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著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
。◣煟┙柚嬅、音樂的力量,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輕聲跟誦《黃河頌》
。ㄉ┱故咀约赫n前的所得—《黃河頌》的相關知識(光未然、洗星海、《黃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黃河頌》的.寫作背景。
。ǘ 個體自主學習,自由誦讀,初步品味歌詞中的語言。
1. 自由誦讀《黃河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 醞釀感情,自由節(jié)選文中幾句或一節(jié),給全班同學誦讀。
3. 自我評價,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教師設疑:你在剛才的朗讀中注意到了哪些問題?哪些地方或哪些詞句不夠滿意,為什么?)
4. 學生相互質疑,也可師生相互質疑,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5. 全班評議首輪誦讀最佳者,予以鼓勵。
注 教師對于學生:朗誦要求無需過高,對課文的理解要求也無需過深,相信學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調、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教師在此可以做出調整性的解答:
一,語調激昂、感情豪邁。
二,重音所處的詞:奔向、劈成、搖籃、屏障、臂膀……(無需求全)
(三) 小組合作學習,合作朗誦
1, 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設計多種形式合作朗誦
例如:人員數(shù)量的搭配------二人組、三人組、四人組、男女混合組……
歌詞篇幅的選擇------全文、一小節(jié)、甚至一兩句。
詩句的具體分工------學生對所選語段進行分工朗誦,創(chuàng)造多樣式的朗誦方法。
2, 全班評出最有情感感染力的最佳組合,予以鼓勵。
注 本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領略歌詞美感,將學生的情感逐漸引向高潮。
。ㄋ模┥钊胩骄,探尋詩歌的朗誦要點
教師質疑:怎樣才能更好地朗誦好一首詩詞?(以本課為例說明)(學生思考、討論)
師生共議得出。如:1,把握詩詞的節(jié)奏、重音。
2,對詩人生平和時代背景的把握
3,對詩詞語言的品味
4,調節(jié)自己的感情。
更多……
學生個體再次自由朗誦,將剛才的所得加以體會。
讓首輪誦讀欠佳者再誦課文,展示自己的進步。
(五)再誦課文
配以音樂,將學生的感情調至高峰,教師讀朗誦詞,全班一起朗誦。
。┩卣寡由
教師緊接《黃河頌》:民族的詩人在亞洲巨人的面前,興起了懷古的心情。他向著黃河巨人,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于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wèi)黃河》、《怒吼吧,黃河》,曲曲壯歌一氣呵成。同學們,你想再頌黃河嗎?那就去讀讀《黃河大合唱》吧,你想更深入地認識黃河嗎?那么,下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探尋黃河吧!
黃河頌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語言智能發(fā)展目標
。1)能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偉大的民族精神和強烈的愛國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
。3)能初步學會運用英特網(wǎng)和圖書館搜集黃河相關的資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2、音樂智能發(fā)展目標
。1)通過傾聽《黃河大合唱》組樂,特別是課文部分《黃河頌》,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感染力。
3、人際關系智能發(fā)展目標
(1)通過小組交流或信息共享來增進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設想:
《黃河頌》贊美了黃河的英雄氣概,表達了對黃河的熱愛和歌頌,同時也表達了一個炎黃子孫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氣勢磅礴,直抒胸臆,讀來瑯瑯上口,使人受到無盡的感染。所以本課教學應以學生誦讀為主,從誦讀中領會它的思想內容,體會它的情感,發(fā)展學生的多元智能。重點感悟詩歌的第二節(jié)。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與黃河相關的資料。
2、教師準備《黃河大合唱》各個部分的`mp3音樂和課文錄音及黃河景色的圖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授課年級:七年級
教學設計:
一、情景導入
1、播放《黃河大合唱》組樂
2、同時黃河景色圖片聯(lián)播
。ㄒ赃@種方式導入是為了渲染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并發(fā)展音樂智能。)
二、話說黃河
古往今來,黃河以其雄壯的氣勢,奔騰在中國大地上,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在學習課文之前同學們先七嘴八舌地說說自己課前搜集到的黃河的相關資料,3分鐘后每組推選1人小結你組搜集到的資料。
(既是對搜集的資料的一次整理,也是借此對搜集資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對團隊協(xié)作的人際交往智能的一次鍛煉)
三、多角度朗讀,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思想感情。
1、教師范讀或聽課文錄音初步感悟。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進一步感悟,并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中心及作者的情感。
3、學生齊讀再進一步感悟。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通過反復地朗讀,既增進了對詩歌所表現(xiàn)的強烈的感情有一個豐富的感性體驗,也是對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的語言智能的一次鍛煉)
四、欣賞質疑
1、解題。本課題目是《黃河頌》,哪個詞是關鍵?(抓住“頌”字。)
2、這首詩的一、三兩節(jié)很顯然是首尾呼應,但這兩段文字著眼點完全相同嗎?(第一節(jié)重點落在“黃河”上,第三節(jié)重點落在“中華兒女”上。)
3、第二節(jié)是主體部分,主要是“頌黃河”,但并不是立即開始歌頌,在“頌”之前有一個蓄勢階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個字來統(tǒng)領,應該是哪個字?(即“望”字。)
4、“頌黃河”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有明顯的外部標志,這就是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啊!黃河!”這句話把內容劃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5、指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簡述理由。
6、小結課文。
用如下板書總結課文:
序曲:描繪雄姿和氣勢
主體;歌頌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英雄的業(yè)績、偉大堅強團結一致的精神。
尾聲 :表達強烈的愿望和堅定的信念。
黃河——(象征)——中華民族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課堂討論發(fā)展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閱讀體驗和感受的語言智能。)
四、再朗讀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jù)《黃河頌》音樂,進行配樂詩朗誦。教師可根據(jù)具體情況安排學生齊讀、領讀或個別誦讀。
(配樂朗誦、理解性欣賞朗誦,既可以增進了學生對詩歌的體驗和感受,也可以進一步發(fā)展了學生有感情地朗誦詩文的語言智能。)
五、課外作業(yè)
1、背誦本首詩
2、收集有關黃河文化和治理黃河的資料,寫成專題文章,計劃開一次以“黃河”為專題的主題班會。
3、欣賞《黃河大合唱》音樂,學唱《黃河頌》部分,并進行表演唱。
。ㄖ圆贾眠@樣的作業(yè),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朗誦和搜集資料的語言智能的發(fā)展,也為后續(xù)學習做一點準備。)
【黃河頌教案】相關文章:
黃河頌教案09-05
《黃河頌》教案09-12
《黃河頌》教案09-08
黃河頌教案05-17
精華黃河頌教案黃河頌教學設計12-27
黃河頌教案【精】08-25
[優(yōu)秀]《黃河頌》教案07-24
《黃河頌》教案最新01-21
5黃河頌教案05-07
《黃河頌》教案優(yōu)秀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