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報紙運送貨物的能力。
2、探索和學習兩人玩報紙的方法,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報紙,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活動:教師念兒歌帶領(lǐng)幼兒做熱身操
。ㄌ柟鸬迷,帶領(lǐng)寶寶做早操,伸伸脖子扭扭頭,抬抬手臂拍拍手,扭扭腰來伸伸腿,蹲一蹲來跳一跳,轉(zhuǎn)個圈兒樂遙遙。)
。ǘ┗静糠
1、單人送貨
師:今天送面包的師傅生病了,我們班的小朋友可不可以當小小送貨員,幫面包師傅把面包送去面包店?
幼:好。(如果有幼兒不愿參與游戲則拿出小獎品鼓勵幼兒)
師:每個小朋友先拿一塊面包放在一張報紙上,把面包送去對面的面包店,將面包放在框里,報紙放在框的旁邊,然后從旁邊繞回來排到隊伍的后面,不要影響到其他的送貨員。后面的送貨員要等前面一個送貨員把面包送到了才能上路哦。
(請一個能干的小朋友做一下示范,幼兒嘗試第一次送貨)
師:我們每個送貨員都把面包送到了面包店,送的很棒,可是呀,速度不夠快,現(xiàn)在我們男生女生來比一比,看看哪一隊送貨員送的更快。
。信荣愑變旱诙嗡拓洠
2、合作送貨
師:剛剛一個人送面包每個小朋友都送的很好,可是呀,面包店的師傅說今天生意太好了,面包都不夠賣了,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兩個人合作來送面包,每個小朋友先找一個好朋友。
。ㄓ變赫液没锇榕抨牐
師:等會兩個好朋友拿一張報紙,一次送四塊面包去面包店,不過啊你們得先想一想怎么樣能既運的快又不把面包掉在地上,送完面包的送貨員從兩邊回來排到隊伍的最后面。等會兒我要找出一組運的.最好的評為“最佳送貨員”,當其他送貨員的榜樣。
(幼兒自由探索合適的送貨方法,請一組做的最好的來做一下示范)
3、分組比賽
師:剛剛××組做的最好,我們學他們的樣子,兩隊來比一比,看看哪一隊能先把面包送完,就是今天的送面包能手。
。ㄓ變汉献鞅荣愃拓洠
。ㄈ┙Y(jié)束部分
教師帶領(lǐng)幼兒做放松運動,整理場地,結(jié)束活動。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傾聽故事,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狗熊大叔的寬容和小老鼠的聰明機靈。
2、通過對故事部分情節(jié)的猜想,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培養(yǎng)幼兒大膽表述觀點的習慣。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幅,碗一個,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教師:"吱吱吱吱,吱吱吱吱!聽,誰來了呀?哦,原來是四只小老鼠呀!"咕嚕嚕,咕嚕嚕!啊,又滾來了一只碗呀!咚咚咚咚咚咚,這像打雷一樣的聲音是誰發(fā)出來的?哦,大狗熊也來了呀!今天我們大一班怎么來了這么多的客人呀?究竟小老鼠、碗和大狗熊,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吧!"
二、播放課件,分段講故事《碗屋》
1.故事開頭——急得四只老鼠圍著大碗團團轉(zhuǎn))
。1)教師:誰愿意來給小老鼠們出出主意?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小結(jié):我們小朋友真聰明!大家給小老鼠想到了這么多的好辦法?旖o自己鼓鼓掌。好的,我們來聽一聽小老鼠們是怎樣做的?
2.鼠阿三找到四根樹枝——這只碗就送給你們了啦!
。1)狗熊大叔看到自己碗里的'蜂蜜被別人吃掉后,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請個別幼兒來表演)
(2)小老鼠得到碗后,它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小老鼠應該怎樣把碗搬回家呢?幼兒開動腦筋,大膽說說。
3.小老鼠太高興了——頂不動
。1)呀!四只小老鼠全被扣在碗里了,怎么辦?快幫它們想想辦法吧!幼兒自由說說
(2)我們小朋友真能干!小老鼠有沒有用到我們的辦法呢,我們?nèi)タ纯窗伞?/p>
4.兄弟們,鉆地洞——結(jié)束)
。1)剛才余老師講的故事叫《碗屋》,在這個故事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幼兒講述
。2)結(jié)束語:能寬容別人的人,你就會有很多的朋友,讓我們都做一個愿意寬容別人的好孩子吧!
活動延伸:
1、幼兒制作小碗;
2、幼兒拿著小碗帶上頭飾,表演大狗熊與小老鼠的對話。
活動建議:
1.我用實物碗來作為活動的導入部分,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對碗的認識,以及對這個特別的碗帶來的精彩故事的期待。在這個故事中,讓幼兒重點學說形容詞,如:甜膩膩、光溜溜等。我鼓勵幼兒大膽猜測碗里到底是什么的時候,幼兒情緒非常高漲,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對蜂蜜做了生動形象的解釋,讓幼兒對蜂蜜的味道非常期待。我請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想想碗除了可以用作房子外,還能有其它什么用途。
2.這個故事有點長,有部分內(nèi)容沒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適當精簡故事篇幅,提煉有效性語言。對故事內(nèi)容的提問也要提高語言的有效性。
3.在活動后面,分段欣賞完故事就進行小結(jié)了,建議下次活動可以給小朋友進行分角色表演故事內(nèi)容,這樣就能加深幼兒對故事的了解,以達到預設(shè)目標。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設(shè)計背景
本活動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幾種顏色,而是為了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guān)注。所以,設(shè)計要注重為幼兒提供觀察、探索的機會,讓幼兒在主動活動中認識顏色、使用顏色,同時充分感受顏色的豐富性。
中班幼兒可能會對調(diào)色活動本身感興趣,他們的興趣容易停留在操作上。因此,設(shè)計不僅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自由探索的機會,還應該組織幼兒討論探索活動中遇到的各種現(xiàn)象,使幼兒的興趣轉(zhuǎn)移到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上,從而引發(fā)進一步探索的愿望。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常見物體的顏色。
2、對顏色變化感興趣、喜歡實驗活動。
3、發(fā)展表現(xiàn)美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guān)注。
2、難點:引起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顏料和調(diào)色用具。活動室的布置要色彩豐富、協(xié)調(diào)。
活動過程
1、通過認識顏色的.活動激發(fā)幼兒對周圍生活中色彩的關(guān)注。
。1)分散觀察。結(jié)合日常生活引導幼兒觀察大自然、人的眼飾、周圍物品中豐富多彩的顏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顏色的名稱。
(2)集體活動。首先讓幼兒回憶觀察的顏色,教師出示相應的色塊,并讓幼兒進行顏色的指認和命名活動。然后讓幼兒談談最喜歡的顏色、什么東西和自己喜歡的顏色是相同的……。
2、通過使用顏色的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熟悉顏色,體驗色彩的美,引起對顏色的興趣。
(1)涂色活動。為幼兒提供各種需要涂色的畫,如樹、水果、花……,讓幼兒涂上相應的顏色,要求與實物本來的顏色相似。
。2)配色活動。讓幼兒在空白的玩具、服裝、樹葉圖上涂色,鼓勵幼兒自己配色;顒雍蠼M織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談談最喜歡哪幅畫的顏色。
3、通過實驗活動引起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1)調(diào)色活動。先讓幼兒自由探索,用顏料進行調(diào)色實驗,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然后組織幼兒討論、交流調(diào)色的經(jīng)驗,談談顏色的變化。教師還可進一步操作實驗讓幼兒發(fā)現(xiàn)調(diào)色的結(jié)果是豐富多變的,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2)制作活動,讓幼兒通過制作和玩耍七彩風輪,引起懸念,產(chǎn)生求知欲。
教學反思
此活動是一個小朋友非常感興趣的活動,也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活動的特點。孩子們喜歡說,有機會說,還能勇敢地說。這是因為老師給小朋友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如談話的形式有自由交談、分組交談、個別交談、等形式,從而使小朋友都有鍛煉的機會。而老師活動設(shè)計的思路也非常地清晰,小朋友通過引出話題—自由交談—分組交談—拓展談話范圍層層深入的環(huán)節(jié),輕松地解決了整個活動中的重難點。只是由于孩子對個季節(jié)的認識和興趣也分清了,我覺得通過這次活動小朋友們的想象力,觀察能力還提高。
中班教案 篇4
音樂活動:鳳陽花鼓
活動目標:
1、在學會身體動作的基礎(chǔ)上,學習用鑼等樂器為樂曲伴奏。
2、在教師指揮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指揮方案,豐富演奏內(nèi)容。
3、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看指揮演奏,通過反復練習,能協(xié)調(diào)配合地進行打擊樂演奏。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欣賞過樂曲。
2、幼兒已經(jīng)學會身體動作。
3、樂器若干。
4、演奏圖譜。
活動過程:
1、復習身體動作。
幼兒聽音樂跟隨教師做身體動作。
2、組織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在教師放慢速度,同時面向不同小組做不同的動作的條件下,幼兒學習迅速準確地對教師的.身體動作暗示做出節(jié)奏動作反應。
1)、教師指揮,幼兒學習迅速準確地對教師的身體動作暗示作出節(jié)奏動作反應。
2)、個別幼兒輪流擔任指揮,集體徒手練習。
3、幼兒練習樂器演奏。
1)、啟發(fā)幼兒徒手練習鑼、撥的演奏方法。
2)、看教師指揮,六名幼兒分別演奏鼓、撥、鑼,其余幼兒拿小鈴、鈴鼓、圓舞板,集體演奏全曲。
3)、幼兒輪流演奏鑼、撥,拿不同樂器的幼兒可自由交換樂器。
4)、請個別幼兒指揮,集體演奏。
4、與幼兒共同收拾樂器,整理活動室,結(jié)束活動。
活動延伸:
將樂器放在音樂區(qū),供幼兒演奏。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語言美、意境美,理解角色的心情,體驗小青蟲遭受冷落和蛻變成功后的情緒變化。
2、簡單了解蝴蝶蛻變的過程,知道美麗可以慢慢創(chuàng)造。
3、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nèi)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4、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疑激趣:
1、(出示小青蟲哭泣的圖片)瞧,這是誰呀?它怎么啦?
2、引導幼兒猜測小青蟲為什么哭,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理解。
二、分段欣賞故事
(觀看圖片一)
1、師:夏天可真熱鬧啊,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
2、重點是觀察小青蟲偷偷欣賞音樂的樣子,說說小青蟲為什么要躲在草底下。
。ㄓ^看圖片二)
1、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你覺得小青蟲會說什么?
2、學學小青蟲陶醉在曲子中的樣子。
。ㄓ^看圖片三)
1、可是蟋蟀發(fā)現(xiàn)了小青蟲,你覺得蟋蟀喜歡小青蟲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引導幼兒猜想蟋蟀會對小青蟲說什么,小青蟲又會怎么說?(表演蟋蟀趕走小青蟲的情節(jié))
3、這時小青蟲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ㄓ^看圖片四)師:小青蟲這么傷心,我們來安慰安慰它吧。你會對小青蟲說什么?
(觀看圖片五)聽了小朋友的安慰,小青蟲心里舒服多了,他爬到一棵沒人知道的.樹上遠遠的、靜靜的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
。ㄓ^看圖片六)聽著聽著,小青蟲做了一件事情,它做了什么?
(觀看圖片七)它把自己藏在繭里面靜靜的聽著音樂,慢慢地睡著了,它還做了一個夢。它會夢到什么呢?之后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觀看圖片八)幼兒說說小青蟲夢見了什么?
(觀看圖片九—圖片十一)引導幼兒觀察小青蟲的變化,并大膽用語言進行表述。
三、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意境美。
1、播放音樂,教師完整地把故事說一遍,并問:"說說聽了故事后,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2、說說小青蟲是如何把自己變成漂亮的蝴蝶的?
3、丑丑的小青蟲經(jīng)過了自己的努力,終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原來美麗是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了。所以小朋友們,我們都應該尊重別人,不能瞧不起那些不起眼的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
四、延伸活動
讓我們跟著美麗的蝴蝶,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一起到外面去玩玩吧!
教學反思:
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復述故事確實有一定的難度,在老師的不斷提問下,他們終于還是用自己的語言將故事復述完了。課上,根據(jù)時間及孩子的課堂情況及時的調(diào)整教學互動環(huán)節(jié),表演蟋蟀趕走小青蟲的情節(jié)及讓幼兒體驗小青蟲夢中揮著翅膀跳舞的感覺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省略了。孩子能通過故事的內(nèi)容理解小青蟲長大了會變成蝴蝶,已經(jīng)突破的重難點。最后能理解我們都應該尊重別人,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好好學習,使自己變得更棒更美麗的道理,我的情感目標達成了。這些過于形式的表演對于孩子們來說并不重要了!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過程:
一、比較管子的長短
1、“今天,管子寶寶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有趣的游戲:比長短。請小朋友拿起你身后的一根管子寶寶,然后和你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誰手里的管子長?誰的管子短?”
2、幼兒兩兩進行比較活動。
3、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說出游戲結(jié)果:誰的管子長?
然后把管子按長短分類放到前面的筐里。
二、自由探索活動:嘗試用不同長度的管子在地面上拼出長方形。
1、幼兒自由探索活動。
請小朋友把你身后的袋子取過來,看看里面有什么?袋子里有許多管子寶寶想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戲,我們先來數(shù)一數(shù),你的袋子里有幾根管子?這些管子都一樣嗎?請小朋友用你的管子寶寶在地上拼一拼,看看誰的管子寶寶拼出的圖形多?請幼兒介紹自己拼的是什么,重點引導幼兒拼長方形。
2、小結(jié)長方形的主要特征。
瞧!這個小朋友拼出的是什么形狀的圖形寶寶?
。ń處煶鍪鹃L方形教具,幼兒仔細觀察比較)。
3、幼兒進行有目的地探索活動:嘗試用管子拼出長方形。
我們一起學著他的樣子也來拼一個這樣的長方形。
幼兒操作,老師觀察。
三、小組合作探索活動:用多根相同長度的管子組成長方形。
1、剛才你們真棒,能用不同長短的管子變出小長方形,現(xiàn)在我們試試看,要用幾根一樣長的管子拼出一個大的長方形!請五個小朋友為一組,自己拿管子寶寶在地面拼一個長方形,比一比哪組拼的長方形最大?”
2、幼兒5人一組合作進行地面拼圖活動: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嘗試用幾根相同長度的管子拼放大小不一的長方形。
3、教師有針對性地分別加以指導。
帶領(lǐng)孩子一起看自己拼的長方形,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用不一樣長的.管子寶寶拼出了小長方形,又用一樣長的管子寶寶拼出了大的長方形,以后還要請小朋友用這些管子寶寶拼出更多的圖形呢!
設(shè)計意圖:在日常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孩子對于各種圖形的認識還比較模糊,對圖形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平面的、感性的層面上,因此他們在活動中無法正確表現(xiàn)出圖形的主要特征。為了讓孩子們對圖形有一個進一步的認識,我設(shè)計了這個活動,以游戲的形式引導幼兒在動手嘗試操作中,加深對長方形的主要特征的理解。
活動目標:1、通過動手操作,了解長方形的主要特征,提高圖形識別能力。2、在活動中發(fā)展擴散性思維,培養(yǎng)觀察力。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1、幼兒操作學具:不同長度的管子若干。2、長方形圖形教具。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2-28
中班教案02-28
中班教案02-28
中班教案02-28
中班教案02-28
中班教案02-28
中班教案02-28
中班教案02-28
中班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