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7篇【優(yōu)秀】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在此基礎(chǔ)上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
2、揣摩文中的對比描寫,了解對比描寫的作用,并學會運用。
3、了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習對比的寫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1、閱讀課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2、閱讀注釋,查閱資料,了解作者布封。3、安排一個學生準備書法作品。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shè)計:
一、導入:
展示書法作品:學生用小篆和隸書寫的“馬”及教師用楷書在黑板上寫的“馬”。
要求學生說出三個“馬”字分別屬于哪種字體。
學生回答后,教師語:時代不同,“馬”的寫法也不同,這是漢字形體演變的結(jié)果;同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運也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布封的文章去了解、關(guān)注人類忠實而高貴的朋友——馬。
二、整體感知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文中寫了哪兩種生存狀態(tài)下的馬,請在橫線上填上適當?shù)脑~語:馬馬
2、請分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兩種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點,并用波浪線勾畫出文中最能說明兩種馬各自特點的詞句。
3、作者對兩種馬各持什么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集中表現(xiàn)在哪些段落?
三、交流研討
圍繞上述問題,請學生發(fā)表各自的看法,學生回答后,教師將學生的意見進行歸結(jié)。
文章寫了家馬、野馬(或人工馴養(yǎng)的馬、天然的馬等),它們各自的最大特點分別是“馴良”、“自由奔放”。
能表現(xiàn)馴良的詞句:迎合別人、舍己從人、屈從,不拒絕任何使命,盡一切力量為人服務……
表現(xiàn)自由奔放的詞句:奔馳、騰躍、不受拘束、沒有節(jié)制,自由地游蕩、蹦跳……
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這種態(tài)度集中表現(xiàn)在二、三自然段。
四、重點研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ㄒ唬┳x二、三段
1、自讀讀二、三段,發(fā)現(xiàn)問題。2、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力求在小組內(nèi)解決問題。3、班上交流,重點研討以下幾句:
1)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
2)這一切之侮辱馬性,較之它們腳下的蹄鐵還有過之無不及。
3)在一個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gòu)成美麗的天然。
4)所有的家馬則都只有人工所能賦予的東西,即技巧與媚妍而已。
。ǘ┥顚犹骄
1、請同學介紹布封情況,明確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要求點到為止)
2、小組內(nèi)討論:作者同情家馬,欣賞野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實際是借對兩種馬的描述來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兩個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師小結(jié):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說明文,也是一篇禮贊自由的優(yōu)美散文,它不僅給我們展示了兩種馬的特質(zhì),而且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懷,實為文質(zhì)俱美之文。
五、延伸拓展
用多媒體展示梁曉聲《如果我為馬》中的片段,學生齊讀。是的.,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么我將懇求造物主賜我為一匹野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么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六、作業(yè)
找出自己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語句(段),作點評(完成在資料卡上)。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聯(lián)系實際展開討論,品味語言,學以致用
教學設(shè)計:
一、導入
布封的馬為我們展示了兩種生存狀態(tài)下的馬,它們各自的最大特點是馴良與自由。下面我們來欣賞這兩種馬的生活片段。
二、延伸、拓展
1、教師用多媒體播放有關(guān)家馬、野馬的生活畫面,請學生欣賞。
2、請同學談自己欣賞哪一種馬,并陳述理由(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響)。
3、討論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下例問題:
1)家馬的馴良的天性嗎?請聯(lián)系自己的學習生活,談談自己的觀后感,并就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議。
2)人類對馬的馴化,如果給馬帶來了痛苦,那么請聯(lián)系人類發(fā)展的歷史談談人類該不該馴化動物?
3)我們身邊出現(xiàn)的野生動物園,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野生”?面對日益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人類究竟該怎樣對待動物?
討論結(jié)果略。
三、品味語言,學以致用
導入語: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說明書,也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它不僅讓我們受到諸多啟發(fā),而且在語言上、行文上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
1、在四人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摘錄在資料卡的語句,并陳述自己的理由。
教師要注意參與到活動當中,引導學生去體會文中人格化的描寫。
2、再讀課文,了解對比的運用及其作用。
1)找出文中對比描寫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并思考其作用。
2)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并推舉同學到班上交流。
3)教師對學生的交流結(jié)果進行概述:就全文來看,作者是將家馬與野馬作比,以家馬的馴良來襯托野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來看,是以其它動物來襯托馬的美貌。
3、用對比方法寫一段話,描繪自己喜歡的動物,要求重點刻畫其外貌,字數(shù)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寫作片段。
四、作業(yè)
1、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并任選五個詞語造句。
2、課外閱讀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寫動物的文章,作讀書札記(一周內(nèi)完成)。
[附]板書:
家馬:馴良——同情作比較,
野馬:自由——欣賞突出事物的特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認知“蒙、喃”等7個生字,會寫“并、夜”等8個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俺的護鳥心愿。
3 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能用其中的一些詞語說句子。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認知字。
教學難點:能體會父親愛鳥之情。
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揭示課題
1、上節(jié)課俺們學習了一個小男孩救魚的故事,這節(jié)課俺們來學習一個有關(guān)樹林與鳥的故事。
2、齊讀課題
3、你們喜歡樹林和小鳥嗎?能把你了解的有關(guān)樹林和鳥的資料,說給小伙伴們聽聽嗎?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遇到不會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讀一讀。
2、讀準生字詞。
。1)指名讀字。
。2)讀詞語。
。3)說說你認知哪個字?是怎樣認知的?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再讀課文,用“——”畫出父親的'話,用“~~~~~”畫出俺說的話。
2、練讀人物對話。
。1)、同學自主朗讀。
。2)、聽老師示范朗讀。
。3)、同桌分角色讀對話內(nèi)容。
3、體會感情。
。1)、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要求小組成員全員參與,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2)、同學匯報,隨機指導朗讀。
4、通讀全文,讀中感悟。
指導同學在讀文中感受父親的知鳥、愛鳥;體會“俺”的天真及護鳥。
四、課堂總結(jié)
語文教案 篇3
【理論支持】
《新課標》的課程目標規(guī)定培養(yǎng)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個在閱讀中的學生都視為一個獨特的自我,這樣才能做到在閱讀中“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教學這篇課文,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chǔ)上,在老師的啟發(fā)指導下,在學生的圈點勾畫、感情朗讀過程中,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在閱讀中感受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并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guān)的真摯感情。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文本,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
2.了解文中鄉(xiāng)土情結(jié)的內(nèi)涵,作者大量引用的古詩文的意思和作用。
3.體會鄉(xiāng)土情結(jié)的`時代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文章,篩選重要信息的能力,體會鄉(xiāng)土情結(jié)的時代內(nèi)涵。
2.了解本文大量引用古詩文的意圖及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延伸
一、識記字音
魂牽夢縈( )
忐忑( )不安
田塍( )
悠邈( )
崎嶇( )
三匝( )
鎩( )羽而歸欷歔( )
方興未艾( )
桑梓( )
搭訕( )
發(fā)軔( )
濠( )水
翰苑( )
締( )造
翹( )首
二、知人論世
柯靈少年因家貧失學,靠刻苦自學走上了文學道路。一生喜歡讀書,有深厚的丈學功底,是一位世紀文化老人。1926年在上海《婦女雜志》上發(fā)表了第一篇作品——敘事詩《織布的女人》。解放前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掠影集》,建國后主要從事電影創(chuàng)作,代表作品有電影劇本《腐蝕》、《為了和平》、《不夜城》、《春滿人間》、《秋瑾傳》(根據(jù)夏衍劇本改編)等,其他代表作品有散文集《遙夜集》、短篇小說集《同伴》等。
三、寫作背景
每個人都有鄉(xiāng)土情結(jié)。作為一位世紀文化老人,柯靈早年輾轉(zhuǎn)各地,飽受戰(zhàn)爭與災難的離亂之苦,對家園之思有特別的體會。因此,在《香港文學》創(chuàng)刊七周年之際,柯靈是懷著真摯深厚的情感寫下了《鄉(xiāng)土情結(jié)》這篇散文。
四、整體感知
全文的思路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第段):
第二部分(第至段):
第三部分(第段):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能夠用親切、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小雨沙沙》。通過歌表演,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培養(yǎng)對音樂的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指導學生用活潑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小雨沙沙》。
(二)難點
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歌表演《小雨沙沙》,能夠與同學合作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歌曲意境。
三、教學準備
1、錄音機、歌曲《小雨莎莎》的音響資料。2、鋼琴、沙錘等打擊樂器。3、燕子頭飾
四、教材分析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聲音階構(gòu)成的2/4拍的一段體兒童歌曲,宮調(diào)式。旋律采用了級進、同音反復及變化重復等手法,在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緊密配合下,生動地描繪了小雨沙沙的.情境。歌曲向?qū)W生們介紹了種子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引導孩子親近大自然,熱愛生活。歌詞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朗朗上口,生動形象,天真稚氣,富于兒童情趣,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五、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聽《小燕子》歌曲,師生律動進活動室。(戴燕子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 認識“醒、雷”等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能通過朗讀感悟春天的美。
3. 能發(fā)現(xiàn)春天里事物的變化。
課前準備:CAI課件,生字卡。
【教學過程】
一、直觀感受,激發(fā)興趣
1. 謎語導入:三人同日見(打一字)
。S機揭底,課件出示綠色的“春”字)
師: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 放映CAI課件:草長鶯飛,萬紫千紅的春景圖,并伴以和諧優(yōu)美的樂曲。
3. 師: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jié),春天一到,萬物復蘇,小柳樹呀,也醒了。ǔ鍪菊n題,齊讀:柳樹醒了)
。墼O(shè)計意圖:游戲引入,形象感知春天色彩明麗的美景,不僅讓學生進入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獲得身心的愉悅,而且巧妙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為后面的自主學習做好鋪墊。]
二、整體感知,初步體驗
1. 學生欣賞老師的配樂朗誦,邊聽邊想:文中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說說柳樹在誰的幫助下醒了。
3. 再讀課文,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記住它。
4.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同桌互相讀、聽。
。2)認讀生字卡片。
5. 分節(jié)讓學生選讀課文,說說柳樹的變化。
。墼O(shè)計意圖:從整體入手,以讀為主感知課文,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識生字,初悟文章的美。]
三、讀讀畫畫,深化感悟
1. 指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節(jié),師隨機板畫“春雷”。
2. 男女小組以輕柔、緩慢的語調(diào)讀第二、三節(jié),讓喜歡畫畫的同學板畫微風下的柳枝。
3. 自讀第四節(jié),然后讓喜歡手工制作的同學,將自己制作的柳絮貼到黑板上。
4. 再讀課文,全班交流:讀了課文后有什么感受?
。▽W生邊欣賞師生合作的優(yōu)美板畫,邊交流。)
[設(shè)計意圖:讀畫結(jié)合,將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畫面,使文章的情趣與學生的`感悟融為一體,使朗讀變成一種享受,也體現(xiàn)了學科間相互溝通這一教學思想。]
四、入情入境,美讀成誦
1. 帶著自己的感受美讀全文。
可采取多種方式,如自由讀,小組賽讀,男女生賽讀。
2. 背誦全文。
。1)借助板畫試背。
(2)表演背。
(3)全班背。
。墼O(shè)計意圖:采用多種形式的讀、背使學生在讀中進行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深化美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豐富想象
1. 說一說,在春天里,還有什么醒了呢?
2. 寫一寫;春天跟( )說話了,說著說著( )
3. 畫一畫你眼中萬物復蘇的春天。
[設(shè)計意圖:文章內(nèi)容的延伸,有利于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柳樹醒了》第一課時” 1《柳樹醒了》第一課時”
語文教案 篇6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態(tài)度目標
了解舊中國的苦難,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點
分析、評價人物,探討人物與主題
難點
學會分析人物形象
教 學 過 程
一、導入簡介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
回顧、復習
了解鞏固文體知識
情節(jié)和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
1.簡介“小說”
2.簡介背景
聽介紹
了解背景及文常
二、整體感知
小說以時間為序,以我回故鄉(xiāng)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展開,全文可按“漸近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離開故鄉(xiāng)”分為三個部分:
1.交代時間、地點、回家原因及心情
2.“我”在故鄉(xiāng)期間的見聞和感受
閱讀、討論交流
理清課文脈絡(luò)結(jié)構(gòu)
3.“我”失望痛苦地離開故鄉(xiāng),寄希望于未來
三、熟讀課文
四、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
1、通過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大自然。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由讀而感,由感而發(fā),模仿詩歌的形式,說說寫寫。
教材分析,內(nèi)容重、難點分析
根據(jù)“語標”二年級閱讀的目標要求,我將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難點定為: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像,由感而發(fā),真情表露。
這是一首兒童詩,展現(xiàn)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好遐想,詳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這首詩由第一節(jié)領(lǐng)啟,一步一步鋪陳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對融于大自然的向往和心靈的美好,讀來合情合理,易于引發(fā)學生的共鳴,教師應從整體出發(fā),適時點撥,啟發(fā)激活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在教學中教師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學生的感受,采用多種方法誘導學生把自己對詩句的感受讀出來,發(fā)自內(nèi)心,溢于言表。
學生分析
兒童是最富有活力的。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萬事萬物充滿了好奇,勃動著探索的欲望,尤其有著大膽的及至夢幻的想象力。而文中“想變點兒什么”的一問,啟開了想象的閘門,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廣闊想像空間。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形態(tài)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中應用多種教學媒體的展示,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美、親近美。而且孩子與生俱來就有探索、實踐的欲望,他們對現(xiàn)實世界已具有一定的的生活經(jīng)驗,樂于表達自己眼中的世界,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情懷,讓他們在讀中感受美、想像美,再去創(chuàng)造美,步步漸進,使他們身臨其境,趣味盎然。
教學媒體選擇與應用
遵循媒體教學設(shè)計整體優(yōu)化的原則,圍繞教學目標 ,努力構(gòu)建知識向能力遷移的動態(tài)系統(tǒng)。本課使用的媒體:計算機動畫軟件(圖片展示)、投影片(出示教學目標 、展開教學內(nèi)容)、網(wǎng)上音樂下載(配樂活動)。
通過在網(wǎng)上的搜集與查尋,我有選擇性地將有關(guān)圖片與音樂下載,并以投影片的形式,在教學中適時運用,聲形并茂地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于其中,學的自主、有效。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 新課。
課件顯示“夏天小姐姐”的形象及有關(guān)已學生詞,問:“你認識嗎?會讀嗎?誰來試試?”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入新課。
二、精讀訓練。
1、指導讀第一節(jié) a (課件顯示第一節(jié)內(nèi)容)指名讀;b 引導學生讀出“熱情”;c 指名試讀“想變點兒什么?”(板書:變點兒什么);d 齊讀第一節(jié)。
過渡:變什么呢?你想好了嗎?這個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ㄗ寣W生自讀2到5節(jié),整體感知。)
2、指導讀第二節(jié):
a “我先想變什么?”指名讀出文中詩句(板書:雨滴、小魚)。
b 讓學生回憶,想像“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樣的,“雨滴”落在“一片綠葉”上是什么樣子。
c (課件顯示圖)學生欣賞“雨滴綠葉”圖,想一想,透明的雨滴睡在綠葉上心里會怎么想?再指名說說。
d “小魚”在“清凌凌”的小河中游動又是什么樣子?讓學生讀讀、說說,教師適時點撥。
e(課件顯示動畫)學生欣賞“小魚水中游”,想像、體會魚兒的心情。
f “你也想快樂地游一游嗎?”(課件播放音樂)學生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有序地、快樂地做“魚兒游”的動作。
g 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想像,啟發(fā)激活學生內(nèi)心世界,說說自己心里的想法!爱斈憧吹竭@些,你會怎么想呀?”學生交流,指名說說。
h 指名讀第二節(jié),生評,再指名讀;表演讀(自由地加上動作)。
過渡:一轉(zhuǎn)眼,我又想變了,變成什么呢?
3、指導讀第三節(jié):
a 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像,蝴蝶在花叢中飛舞的樣子,仿佛聽到蟈蟈歡快地歌唱。
b “如果你也是一只蝴蝶,你最想做的是什么?”發(fā)揮想像,讓學生說自己所想,指讀文中有關(guān)詩句(板書:蝴蝶)。
c (課件顯示圖象)學生欣賞畫面,理解“穿梭”,交流感受。
d“你見過蟈蟈嗎?它怎么唱歌?”讓學生說一說,學一學。(板書:蟈蟈)
(課件顯示:蟈蟈唱歌圖)“猜猜,我變成蟈蟈會唱些什么歌?”學生說歌名,唱一唱,體驗快樂。
e 指名表演,讀——齊讀。
過渡:夏天的夜晚也是如此迷人,夜空更是令人向往!
4、指導讀第四節(jié):
a “看到這樣的夜空,你最想做什么?”讓學生遐想夜空,說想法。
b 輕聲自讀詩句(投影顯示有關(guān)詩句)(板書:星空、新月)。
c 根據(jù)板書作一小結(jié),讓學生把前面兩節(jié)連起來再讀一讀。“想變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你是這位小朋友,你還想變什么?”讓學生自由與同學說說。
d“我最后想變什么?”學生自讀詩歌,得到^答~`案(板書:荷葉)。
理解“真想”,指名讀出“非常想”的感覺(指讀再齊讀)。
e “你有何問題想問這位小朋友?”激活學生的思維,問一問,想一想。
過渡:我為什么真想變成荷葉呢?你見過荷葉嗎?
。ㄗ寣W生說說自己的所見——課件顯示荷葉圖)
5、指導讀第五節(jié):
a 讓學生欣賞荷葉圖,說說荷葉的樣子。讀讀詩句,體會詩中比喻的貼切,感受荷葉的惹人喜愛。
b 教師進一步啟發(fā)學生:我喜歡它,除了它可愛,還有其它原因嗎?讓學生自讀以下詩句,想想,小組討論交流。
c 指名讀第5節(jié),交流討論結(jié)果。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體會:荷葉不僅自己美麗可愛,還能給別人帶來歡樂。
d“它還能給誰帶來快樂?”(投影出示: 來了,在荷葉 。)學生口頭說說。
e 再讀第5節(jié)。
6、小結(jié),齊讀全詩,感受美好心愿,體會快樂心情。
三、延伸活動(說說,寫寫)。
1、“夏天來了,你想變成什么?”(課件顯示說話要求)讓學生按詩中的句式進行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2、把所說的寫在白紙上,再配上美麗的畫,讓學生完成自己的一首小詩,可在小組中互相傳閱、交流,或投影顯示。
四、總結(jié),滲透環(huán)保教育。
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多么快樂!可是,許多河流中再也見不到嬉戲的魚兒,有些地方再也聽不到鳥兒的歌聲,你知道為什么?(讓學生說一說,適時顯示,環(huán)境被破壞的圖片)我們該怎么做?(學生討論交流)相信我們每個小朋友能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11-18
語文教案11-19
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11-20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3
語文教案11-24
語文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