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彩虹、藍天、綠地、紅花
2.畫紙一張,彩筆
3.錄音帶、歌曲、錄音機四.教學重點:根據(jù)活動目標,把活動重點定位于學唱歌曲,能形象地表現(xiàn)歌曲內容。
二.活動過程:
。ㄒ唬畬胝n題,激發(fā)興趣:
1.出示課件圖片:藍藍的天,綠綠的草,紅紅的花,彎彎的彩虹
( 評析:為了讓幼兒盡快把思路集中到活動上,所以一開始就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五彩的課件圖片來吸引幼兒的眼球.)
2.并通過提問:讓幼兒初步感受大自然色彩的奇妙
3.揭示課題“彩色世界真奇妙”,老師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色彩太奇妙了,我把它編成了一首“彩色世界真奇妙 ”的歌,請小朋友們來學一學,念一念好嗎?
。ǘ\用直觀的繪畫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含義
1.出示白紙一張.
2.然后根據(jù)歌詞的先后順序每說一句歌詞就畫一種自然景色。如“藍藍的天”就用藍色畫上藍天。
(評析:為了讓幼兒有效地掌握“彩色世界真奇妙”教學內容,活動中我運用了直觀的繪畫方法作為重點來理解歌詞中“藍藍的天、綠綠的草、紅紅的花、彎彎的彩虹”等。先出示一張白紙,然后根據(jù)歌詞前后形容、繪畫出示一副色彩鮮艷的奇妙景色。這樣幼兒不僅感受到事物的自然顏色,也能領會到歌詞的前后順序,為學習歌曲做一個鋪墊。)
(三).以詩歌的形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1.教師范念(邊念邊引領幼兒觀看畫面)
2.教師邊念邊做動作,幼兒跟念。
(評析:要把一首新的歌曲傳授給幼兒就免不了教師要進行范唱或范念,這樣能直觀地讓幼兒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處。“彩色世界真奇妙”這首歌本身就是一首輕松愉快的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再加上我自己的特長,用親切好聽的聲音進行范唱,就能增加師幼間互動情感,激發(fā)幼兒想學想唱的欲望。)
。ㄋ模蕾p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先讓幼兒欣賞樂曲,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
2.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評析:音樂唱歌課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幼兒學會一首歌,音樂欣賞法不僅能讓幼兒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歌曲的優(yōu)美美妙之處,還有利于幼兒較好的掌握歌曲的旋律,同時又能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感受到音樂活動帶給他們的樂趣。)
。ㄎ澹畬W習歌曲“彩色世界真奇妙”
1.欣賞歌曲"彩色世界真奇妙".
2.教師范唱.
3.幼兒整體學唱歌曲.
(評析:因為在以上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讓幼兒直接或間接的理解歌詞內容,所以,在這里運用整首學唱,對于小朋友來說是沒有多大問題的。)
(六)讓幼兒自我展示,進行表演
a)請幼兒邊唱歌曲“彩色世界真奇妙”邊做動作,用肢體語言來表示對歌詞的理解.
b)動作可參見幼兒用書《彩色世界真奇妙》上的圖示.
c)也可以鼓勵幼兒跟隨音樂,自由地創(chuàng)編肢體動作,來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表現(xiàn)力,理解歌詞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幼兒得到快樂的體驗。
(評析:運用這種方法不僅在活動中起到了動的一面,又能鍛煉幼兒的表演能力。幼兒在表演中更能感受到歌曲的美妙,另一方面,也能更加全面的詮釋了歌曲的.內容,把歌曲內容和肢體動作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使幼兒在邊唱邊跳的氣氛中能身心愉悅,使得活動達到高潮。)
三、活動效果:
整個活動中可以看出,幼兒表現(xiàn)出來的唱歌表演欲望還是挺強的,活動的氣氛一直在我的引領下活躍地延續(xù)著,知道人人樂于唱,各個樂于表演為止。不足之處是幼兒自我展示表演時,不夠大膽,肢體動作不夠優(yōu)美,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使一個活動在15分鐘內展開并成功完成,還需要我不斷地嘗試和探索。
四.活動設計:
顏色使世界美麗,顏色也能美化幼兒的心靈。因為孩子們都喜歡色彩鮮艷又豐富的東西。在孩子們身邊的事物中,到處都是漂亮的色彩。藍的天,白的云,紅的花,綠的葉。在這彩色的世界中引發(fā)著孩子們觀察的興趣、求知的欲望、美的感受。為了陶冶幼兒對大自然的美感,讓幼兒在這個彩色世界中去探索,去想像,展開視覺、聽覺的色彩之旅。因此,結合我班的主題活動“彩色世界”和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這節(jié)音樂活動----《彩色世界真奇妙》。讓幼兒在活動中更深刻地體會到彩色世界的奇妙和事物的色彩特點。同時也發(fā)展小班幼兒良好的欣賞音樂的能力和唱歌習慣,及音樂活動的表演能力。
五.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樂于學習感受樂曲中形象的顏色樂句。
2.幼兒能通過肢體動作感受音樂給人帶來的快樂。
3.能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進入深秋,天氣逐漸變冷了。故事《香香的被子》正是一個發(fā)生在秋天里溫暖的故事。聰明的小動物們忙著為寒冷的冬天做準備,曬曬被子,把溫暖的陽光留在了被子里。通過這個故事的欣賞可以拓展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感知曬過的被子是“暖暖的、軟軟的、香香的”,可以抵御寒冷的冬天。小動物們有趣的對話都是重復的簡單句,適合小班的幼兒學習。幼兒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表情、動作學說故事里的對話,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幼兒感受曬過的實物被子,以及親手曬曬被子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體會曬被子的溫暖與樂趣。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掌握詞匯“暖暖的、軟軟的、香香的”,知道知道曬被子的好處。
2.能在教師引導下初步學會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在游戲的情景中,體驗曬被子帶來的溫暖和樂趣。
活動準備:
1.故事背景圖1幅,磁性教具:小豬、小貓、小山羊各1個、小狗指偶1個。實物小被子一床。
2.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 語言描述情景,引起幼兒的興趣。
導入語:一個秋天的早上,太陽公公出來啦,照得大地暖洋洋的。這時候,胖小豬和他的好朋友小花貓,小山羊來到草地上,你們猜他們在干什么呀?
小動物們到底是在做什么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香香的被子》。
二、結合背景音樂,完整欣賞一遍。
提問并依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大背景圖及動物形象。
1.故事的名字叫做?
2.小動物們都在做什么?
3.有哪些小動物在曬被子呢?
4.你們覺得曬過的被子是怎么樣的?
出示實物被子,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抱、摸、聞”感受曬過的被子“暖暖的,香香的,軟軟的”,從而掌握詞匯“暖暖的、軟軟的、香香的”。
三、結合磁性教具,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故事從開頭到 “曬過的被子是怎么樣的?”。
提問:小狗看見小動物都來曬被子是怎么問的呀?
2.從“小豬說”到“曬過的被子聞起來香香的”。
提問:胖小豬是怎樣回答的?小貓是怎樣回答的?小山羊是怎樣回答的?幼兒在教師引導下,結合表情、動作學說:
“曬過的被子蓋起來暖暖的”
“曬過的被子摸起來軟軟的”
“曬過的被子聞起來香香的”
3.講述故事“小狗聽了大家的話”到結束。
提問:如果你是小狗,蓋著曬過的被子,你覺得怎么樣呀?
教師小結曬被子帶給我們的好處。
四、游戲:曬被子
在游戲的情境下,教師帶領幼兒邊曬被子邊說“曬過的被子……”。
總結:小朋友們回家以后,也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曬曬自己的小被子,是不是也是香香的,有一股太陽的味道。
附故事
香香的被子
秋天到了,天氣涼了,小動物們要準備過冬啦,他們呀都來曬被子呢。
“嚕嚕!,胖小豬來曬被子了。
“喵喵喵”,小花貓也來曬被子了。
“咩咩咩”,小山羊也來曬被子了 。
小狗跑過來,看到大家都在曬被子,他問:“你們?yōu)槭裁匆獣癖蛔友?曬過得被子會怎么樣呢?”
胖小豬說:“曬過的被子蓋起來暖暖的。”
小花貓說:“曬過的被子摸起來軟軟的!
小山羊說:“曬過的被子聞起來香香的。”
小狗聽了大家的話,他說:“那我也要去曬被子。”說完,小狗就跑回家曬被子去了。
冬天到了,外面下起了大雪。小狗把被子蓋在身上,睡的真舒服。
他說:“唔,曬過的被子,真香啊,有一股太陽的味道!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理解媽媽對自己的關愛。
2、能力目標:在領會親子之間情感的基礎上能大方地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3、情感態(tài)度目標:感受有媽媽關愛的幸福,初步懂得對媽媽的感恩之情。
[活動重點]了解繪本故事的內容,理解媽媽對自己的關愛,感受有媽媽關愛的幸福。
[活動難點]在領會親子之間情感的基礎上能大方地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親子閱讀的初步經驗。
2、材料準備:幼兒人手一本繪本《你媽媽想你啦》,繪本畫面課件;噴嚏聲和“小動物的話”錄音
3、家長準備:課前溝通,達成默契。
(1)能基本完整熟悉繪本的內容,對孩子的`理解情況有一定的估計;
(2)能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以適當?shù)姆绞絾l(fā)孩子理解繪本的相關內容,不包辦代替;
。3)鼓勵孩子積極思維、大膽表述自己的理解,不隨便責怪。
[活動過程]
一、借助聲效,引起興趣
1、師(播放噴嚏聲):聽,這是什么聲音?
2、師:你們有沒有打過噴嚏?打噴嚏時是什么樣子的?(讓幼兒學一學平時打噴嚏的樣子)
3、師:今天我們也來讀一本跟打噴嚏有關的故事,好嗎?
二、分段閱讀,理解內容
(一)教師引導幼兒閱讀,了解繪本(p1-p8)的故事情節(jié),進入情景表演
1、師(視頻展示繪本第1頁至第2頁):這里有只小老鼠,它也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你們看,小老鼠打的噴嚏有多大呀?(把樹葉和小螞蟻都飛起來啦!)
2、師(視頻展示繪本第3頁至第4頁):小老鼠打完噴嚏后誰來了?
3、師:猜猜小兔子會小老鼠說什么呢?
4、師:我們一起來聽聽小兔子說了什么。(播放錄音“小兔子的話”)
5、師幼一起學說小兔子的話“你媽媽想你啦,快回家去吧!”
6、師(視頻展示第5頁至第6頁):小兔子也怎么了?你們看,小兔子打的噴嚏有多大呀?(把蒲公英的種子都吹飛啦。
7、師(視頻展示第7頁至第8頁):小兔子打完噴嚏誰來了?
8、師:猜猜小刺猬又會對小兔子說什么呢?(鼓勵幼兒說出“小刺猬的話”,再播放錄音“小刺猬的話”)
9、師:我們來說一說、演一演,好嗎?(老師扮演小兔子,請一位幼兒扮演小刺猬)
(二)親子閱讀,情景表演
1、師:接下來小刺猬也怎么啦?小朋友,你和媽媽一起把繪本翻讀下去,也來說一說、演一演,好嗎?(引導家長在親子閱讀中鼓勵孩子說出“小動物的話”,讓孩子感受媽媽對他或她的愛。)
2、視頻展示繪本第9頁至第12頁。請一對親子表演小刺猬打噴嚏和小布熊對小刺猬說得話。表演后給予評價和鼓勵。
3、師:接下來小布熊也怎么啦?又是誰跑來了?她也說了些什么?你和媽媽繼續(xù)翻讀下去,也來說一說、演一演,好嗎?
4、視屏展示繪本第13頁至第20頁。請兩對親子先后表演小布熊和小女孩的情景。表演后給予評價和鼓勵。
5、師(視頻展示第17頁至第18頁):剛剛小布熊為什么會哭呢?
6、幼:因為他沒有媽媽。(播放錄音“小布熊的話”)
7、師:小女孩跟他說了些什么?
三、結束閱讀,引發(fā)情感
1、師:那小朋友,你有媽媽嗎?你感到幸福嗎?
2、師:你打噴嚏時會想到媽媽在想你嗎?(幼兒自由表達)
3、師:跟自己的媽媽去說說你也是怎么想念媽媽的,去對媽媽表示你的感謝。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大大小小的蛋,知道蛋有蛋清、蛋黃和蛋殼。
2、能按照蛋的大小進行排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雞、鴨、鵝、鵪鶉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3、透明玻璃碗4個。
活動過程:
1、認識動物媽媽和蛋寶寶。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好多的小客人,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客人吧?
出示圖片:雞媽媽、鴨媽媽、鵝媽媽、鵪鶉媽媽。
師:這些小客人還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呢,我們來看看都帶了哪些禮物。
出示圖片:雞蛋寶寶、鴨蛋寶寶、鵝蛋寶寶、鵪鶉蛋寶寶,并進行簡易講解
2、認識實物蛋寶寶。
師;今天這些小客人還來到了我們的班里,我們掌聲歡迎它們登場吧。
逐一請出雞蛋寶寶、鴨蛋寶寶、鵝蛋寶寶、鵪鶉蛋寶寶,并進行介紹它們的特征。
3、比較這幾個蛋寶寶的不同點、
師:我們剛才認識了這幾個蛋寶寶,那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它們有不一樣的地方呢?
老師先從大小上比較不同,先挑出最大的蛋寶寶,讓幼兒知道鵝蛋最大,讓它做老大,然后比較剩下的三個蛋寶寶,讓它做老二,是鴨蛋,然后比較最后兩個蛋寶寶,讓雞蛋做老三,最后是鵪鶉蛋,依次比較。
師:世界上最大的蛋寶寶是鴕鳥蛋寶寶,因為鴕鳥是珍稀保護動物,鴕鳥蛋不常見,我們要保護鴕鳥蛋寶寶。
老師再從顏色上比較不同點,逐一介紹蛋寶寶的顏色,鵝蛋是什么顏色,鴨蛋是什么顏色,雞蛋是什么顏色,鵪鶉蛋是什么顏色。
老師最后從重量上比較不同點,讓幼兒親自用手掂一掂,逐一找出哪個最重,哪個最輕。
小結:有的.蛋大,重一點,有的蛋小,就會輕一點,那老師想考考小朋友,除了大小,顏色,重量不同,那它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4、引導幼兒由表及里,產生不斷探索的興趣。
老師打開蛋,讓幼兒觀察蛋清,蛋黃和蛋殼,知道各是什么顏色,它們這些蛋寶寶里面是不是都有蛋清和蛋黃呢?
幼:觀察并明確里面都有。
師:看老師這里有一張圖片——煎雞蛋,小朋友觀察蛋清顏色有變化嗎?變成了什么顏色呢?
5、了解蛋殼的用途
師:我們把這些剩下的蛋殼是不是直接就扔了呢?其實它們有很多的用途,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這些蛋殼有什么用呢?
老師出示圖片蛋殼工藝品和蛋殼粘貼畫,并進行介紹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了解了這么多可愛的蛋寶寶,還欣賞了很多的蛋殼工藝品和粘貼畫,如果小朋友也感興趣,自己在家也做一下試試吧。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課主要是要讓幼兒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顏色的異同等。幼兒對雞蛋、鴨蛋、鵪鶉蛋都挺熟悉,對鵝蛋不是很熟悉。孩子們通過比較各種各樣的蛋寶寶,無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道理。每個幼兒也都從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殼、蛋清、蛋黃三部分組成的。在延伸活動中,我們鍛煉了幼兒自己動手的能力,用碎蛋殼粘貼自己喜歡的圖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們津津有味的吃著,我相信這應該是他們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過這節(jié)課,我了解到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科學課,在保證孩子們探索興趣和積極性的前提下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讓她們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小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設計的本節(jié)教學活動課源于有些小朋友在吃午點香蕉時出現(xiàn)困難(不知道如何下手),同時香蕉獨特的外形特征也吸引了小朋友的關注,于是想到可以運用香蕉的“彎”、“躺”、“立”等不同形態(tài)引導啟發(fā)幼兒進行想象,結合“香蕉會變戲法”的游戲讓幼兒運用感官經驗在玩中探索想象,并學會用清楚簡單的語言進行自由表達,讓幼兒養(yǎng)成愛思考、肯動腦筋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想象活動,對活動感興趣。
2.學說句子:“香蕉像……”。
3.能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
重點難點
重點在于引導幼兒用“香蕉像......”說一句完整的話。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吃過香蕉,自己嘗試剝過香蕉。
2.物質準備:香蕉若干、紙巾。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1.根據(jù)已有經驗,激發(fā)興趣,拉近距離(師生一起跳《水果拳》中關于水果名稱的小片段)。
2.拿出裝有香蕉的袋子,作神秘狀,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樣好吃的水果,讓幼兒猜它是誰?幼兒猜完后揭曉結果。自由說說香蕉的樣子:長長的.,彎彎的,皮是黃黃的,用手剝去皮才能吃。
二、啟發(fā)想象,鼓勵用語言表達
時刻貫穿引導學說句子:“香蕉像……”。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香蕉會變戲法,你們信不信?”
1.師輕輕地將香蕉呈現(xiàn)——彎腰狀
引導啟發(fā):香蕉開始變戲法了,變變變,變變變,香蕉像什么?(小橋、眉毛、月亮、彩虹、發(fā)卡、槍等)
2.師輕輕把香蕉呈現(xiàn)——臥躺狀
引導啟發(fā):香蕉又變戲法了,變變變,變變變,香蕉像什么?(小床、小船、滑梯、搖籃等)
3.師輕輕地把香蕉呈現(xiàn)——立狀
引導啟發(fā):香蕉真會變戲法!變變變,變變變,香蕉像什么?(刀、電話、耳朵等)
小活動:打電話。
4.每個小朋友拿一個香蕉,自由發(fā)揮想象擺弄:彎彎的香蕉像什么?教師適時引導:把香蕉放在嘴巴上、鼻子前、頭上等(像笑臉、象鼻子、象牙)。
5.最后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教師剝開香蕉,請幼兒說說這時的香蕉像什么。(花、蜘蛛、噴泉等)
三、分享食物
1.引導幼兒明確吃東西前要清潔手。
2.讓幼兒嘗試剝開香蕉皮,對不會剝的幼兒教師進行適當指點或請小朋友幫忙,最終讓幼兒自己剝開皮,讓幼兒在嘗試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幼兒邊吃邊說:“好吃,好吃,變小了”、“好吃,好吃,又變小了”,讓幼兒從吃中感知香蕉從整體——部分——沒有的漸變過程。
4.引導幼兒知道有好吃的要和小朋友分享,一起吃才有樂趣,同時教育幼兒吃完后要把果皮放進垃圾桶里或指定的地方。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整理場地。
活動反思
請小朋友回去以后想一想,還有哪些水果也會變戲法,來告訴老師或是你的好朋友。
小班教案 篇6
目標:
1、發(fā)展幼兒快速奔跑的基本動作。
2、有利于孩子應變能力的發(fā)展,身體的靈活性及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材料:
小手絹一塊,寬闊平坦的活動場地。
玩法:
1、參加游戲的.幼兒坐成一個大圓圈,大家邊拍手邊唱歌。
2、一個幼兒拿手絹繞圓圈轉,并輕輕地把手絹放在任意一個幼兒的身后。
3、轉一圈,如果哪個幼兒還沒發(fā)覺,丟手娟的小兒便抓住他,讓他為大家表演一個節(jié)目。
4、若被那個幼兒發(fā)現(xiàn)了,丟手絹的幼兒就要按順時針方向跑,發(fā)現(xiàn)手絹的小朋友拿起手絹在后追趕,追上了便由丟手絹的人表演節(jié)目,來追上,就自己表演節(jié)目。
提示:
1、游戲開始時間由教師扮丟手絹的人,坐在地上的幼兒不能隨意,扭頭看身后,也不能告訴其他幼兒手絹丟在哪里。
2、丟手絹的人不能繞著圈子走了一圈又一圈,還是沒有把手絹丟給某人。
3、丟手絹的人剛走過你的身后時,你不能偷看背后有沒有手絹。
游戲反思:
“丟手絹”是經典的民間游戲,兒歌“丟手絹”篇幅短小,精煉,朗朗上口,游戲規(guī)則簡單有趣,符合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容易被幼兒所接受,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只需要一塊手絹做道具就玩的很開心,非常適合孩子玩。
在游戲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幼兒勇敢和勇于挑戰(zhàn)的意志品質,調動全體幼兒(包括膽子較小的幼兒 )保持身心愉悅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鍛煉孩子的應變能力,身體的靈活性。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認認、讀讀,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解音能力,學會正確的發(fā)音。
2、復習字“迪西”,學習新字“丁”、“波”、“拉”。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漢字認讀的興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天線寶寶胸卡若干;大字卡一套;小字卡若干;天線寶寶玩具。
活動過程:
1、打電話引出課題。
師:今天,天線寶寶要和我們一起做游戲,我們一起看看誰來了?
2、看認認讀讀
、、放幻燈片1,問:“誰來了?”(幼兒回答)
、、放幻燈片2,一起認讀漢字“迪西”。
③、依次認讀漢字“丁丁”、“小波”、“拉拉”。
3、游戲“捉迷藏”
你們知道天線寶寶想和我們做什么游戲嗎?(捉迷藏)
天線寶寶藏在字寶寶后面,小朋友念對了,天線寶寶就會出來了。
出示字卡,幼兒集體認讀,念對了,出示相應的天線寶寶。
4、游戲“找朋友”
、佟⒄埿∨笥褟囊巫拥紫履贸鎏炀寶寶的胸卡,先看看是誰。然后聽好老師的口令,老師說:“丁丁”,如果你的'胸卡是丁丁就站起來,看誰站得快。
②、讓幼兒看字卡玩“看誰站得快!
③、幫天線寶寶找到相應的字寶寶,把它貼在字寶寶的下面。
、堋⒋蠹乙黄鹂纯从姓l找錯了。
5、看碟片與天線寶寶一起跳舞。
活動反思:
幼兒喜歡做游戲,教師適時地開展對教學有幫助的游戲活動,會將原本枯燥的識字變?yōu)橛變簶穼W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全身地投入,真正讓幼兒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了識字教學的目。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情景中,產生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并產生爭做“開心寶寶”的愿望。
2、通過角色活動互換,形成健康的心理,萌發(fā)社會性情感。
3、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理變化。
的話準備:
1、經驗準備:和爸爸媽媽一起回憶自己剛入園時的`各種表現(xiàn)和表情
2、物質準備:小場景、動物木偶、若干照片、表情卡、大鏡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1、故事導入(自編故事)
2、提問:你喜歡誰?今天你上幼兒園是像小兔還是小貓。
二、深化主題
大鏡子照一照,微微笑。
三、升華主題
1、出示幼兒在剛入園時的照片。
2、照片和表情卡配對。
誰是開心寶寶?
誰是傷心寶寶?誰來幫助傷心寶寶?鼓勵幼兒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幫助別人?
四、結束主題
1、引導幼兒制作心情卡。
2、幼兒制作,老師指導。重點:眼睛、嘴巴
3、用語言表達情緒,學說一句話:“我是開心寶寶,我很開心” 。語言配合表情。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藝術領域教案 小班教案04-01
[經典]小班教案07-31
(精選)小班教案08-04
【經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經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7-24
(經典)小班教案07-24
小班教案(精選)08-24
小班教案【經典】08-07
小班的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