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優(yōu)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清爽,吟誦,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軀,精致,蘊含,奧秘,俠客,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1。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感受作者對"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學習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方法:
通過多讀,有感情朗讀,達到理解本課的目的。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課文,體會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導語:同學們,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著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3,看課題猜猜,作者拜訪的會是怎樣一位朋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 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
2,讀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讀通課文,學習字詞: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幽靜:隱蔽,僻靜的小路。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滅:水波忽明忽暗的樣子。
唱和:一個人做了詩或詞,別的人相應作答。
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
吟詠:有節(jié)奏地誦讀詩文。
2,學生自由讀,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3,誰能把自己讀得最流暢的一段讀給大家聽
四,拜訪古橋,朗讀體驗:
1,下面,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拜訪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文第3自然段。
2,一進山,一眼就看到這座古橋,老朋友相見,作者心里默默地對他訴說些什么呢 請同學們在書上畫出有關句子。
3,再讀讀畫線的話,體會體會,作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對古橋訴說的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結合理解"德高望重",體會老橋默默無聞,任勞任怨為大家服務的品質。
"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橋"比喻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寫出了橋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無聞為大家服務的品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橋的贊美和敬佩。
5,體會寫法: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對老橋的深厚感情,生動地傳達給了我們讀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跟隨作者,走進山林去訪友。
二,讀文感悟,體驗情感:
1,默讀課文第4—7自然段,用橫線劃出,訪問了哪些朋友
2,再讀課文,找一找,從哪些描寫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著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隨機教學:
(1)第4自然段:重點點撥對樹的有關句子的體驗。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鳥兒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喚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閃光,而是在"與我交換眼神"。一聲"呼喚",一個"眼神",這種擬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和鳥兒,露珠這兩位朋友之間的默契和情誼。
、"我腳下長出的須根,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fā)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a,這是作者走進樹林,靠在一棵樹上產生的聯(lián)想。樹為人友,人為樹友,人和樹已融為一體。這是多么奇妙的一種境界!從這些聯(lián)想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樹之間的那種"知己"情誼,那種走進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b,讀一讀,體會作者當時人樹相融的感受。
c,感受幻境,體會寫法。
(2)第5自然段:通過朗讀,感受與山中朋友的親熱。
"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 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 你好,……"
a,朗讀,讀得親切,熱情,像是在對老朋友打招呼。
b,這一組句子是寫"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內容一致,結構相似,是一組排比句,同時運用擬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間的那種深厚情誼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采用第二人稱,讀來倍感親切,熱情。
c,體會寫法:排比的句式,擬人的手法。
(3)第6自然段:難點是體驗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購"一朵落花""一片落葉""一塊石頭"中,讓我們感覺到生命的輪回,世事的變遷。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樣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②"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fā)的聲浪,聽見時間隆隆的回聲。"
大自然就這樣在循環(huán)中生生不息,從而作者感受到了世事的變遷,生命的輪回。可見,作者是用心在感受。
(4)第7自然段:一場突如其來的雨,給作者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真是變幻莫測,令人陶醉。
"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云頭吟詠。滿世界都是雨,頭頂?shù)膸r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
①雨大嗎 下雨時的情景什么樣子 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電閃雷鳴,瓢潑大雨等)
② 如何理解"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
、埤R讀。
三,學習首尾,體會寫法:
1,再讀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你們又感受到了什么
(1)"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香氣。"
"撞了個滿懷"形象地寫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曠神怡的和風中的那種感覺。因為風中含著"露水",所以特別滋潤心脾;也因為風中含著梔子花的氣息,所以在滋潤中還帶著一絲甜蜜。這"走出門"后給作者的第一感覺就不同尋常,說明了"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同時,也間接地點明山中訪友是在初夏的一個早晨。
(2)作者清晨進山,到"帶回一路月色",從這兒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那份親密無間。
2,體會寫法: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首尾呼應,前后兩次寫到"滿懷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訪友"之行充滿了好心情,
四,課外延伸,強化體驗:
1,找出你最喜歡的一位山中朋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并有表情地朗讀。
2,你從眾朋友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
3,在作者的眼里,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們能跟我們說話,能跟我們交流,她們成了我們的朋友,難怪作者進山看景,變成了"山中訪友"。
4,這種類體驗,你們也有過嗎
五,背誦積累,提升感悟:
1,選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下來。
2,假設你是一處景物,與游人互訴心聲,你最想成為什么景物 你最想與游人說什么 (發(fā)揮聯(lián)想,50字左右)
板書設計:
古橋: 如老人,弓著腰,俯身凝望
鳥兒呼喚我的名字
樹林: 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樹,我的知己
山泉: 清涼,要我梳妝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山中訪友
溪流: 邀我唱喝 快樂,幸福
瀑布: 雄渾,有氣勢
懸崖: 身軀挺拔
白云: 談風景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看看課本,說說上學見聞,讓學生初步感受校園生活的美好。
教學重點
1.認識6個生字。
2.準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培養(yǎng)學生參與校園生活的自信心。
教學準備
識字卡片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結合課本第一頁的圖進行簡單的入學教育,看一看圖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使小朋友對新的生活充滿熱情和向往,懂得小學生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
2.認識語文書。(旨在充分調動孩子的感官,積極地體驗)
摸一摸:光滑細膩;聞一聞:紙墨清香;翻一翻:圖文并茂。
在學生愉快好奇地體驗時,適時引導小朋友知道語文書里有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優(yōu)美的兒歌和漂亮的插圖。語文書是許多叔叔、阿姨勞動的成果,是我們學習的朋友、幫手,要愛護它,書皮不弄破了,頁角不弄卷了。將來要比一比,哪些小朋友的書愛護得好。
3.認識目錄、課次、課題和課文、生字表以及書的頁碼。(讓小朋友了解基本常識,為今后學習做準備)
過渡: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一課:上學去。(板書)
二、觀察圖畫,引導說話(從情景入手,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
1.引導小朋友觀察掛圖,(多媒體動畫或書上插圖均可)圖上畫了些什么?
2.鼓勵孩子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知道圖上畫了上學路上,小朋友背著書包高高興興去上學,見到了同學,正招手問好呢!(教師應該給予激勵性評價,鼓勵孩子響亮地說話,說清楚完整的話,說自己想說的話,尊重孩子獨特的想法。)
三、朗讀課文
1.老師范讀。(范讀3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第一遍范讀,教學生拿書、看書的姿勢(兩手把書放直,離眼一尺遠)。
第二遍范讀,要求學生跟著老師讀書的語速指著每一個字認一認。
第三遍范讀,要求學生一邊看書,一邊認真聽讀(聽準讀音,學會停頓,老師注意讀的語速)。
2.老師領讀。(領讀3—4遍)
領讀時,要注意由句到文,讓學生和文字多見面。
引導小朋友發(fā)現(xiàn)老師領讀時都是在有“,”和“。”的地方停一停的。
3.指名讀。
請會讀了的小朋友起來讀一讀,如果小朋友不會讀,老師再范讀一遍,請小朋友模仿老師朗讀。
鼓勵學生主動站起來讀,及時幫助小朋友糾正方言。教師的評價要以鼓勵表揚為主,增強學生讀書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特別要從以下幾方面引導:
(1)特別要表揚讀音準確、不丟字、不加字、聲音響亮的學生,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引導學生保持正確讀書的姿勢,堅決糾正頓讀、唱讀等現(xiàn)象。
(3)培養(yǎng)學生聽別人讀時仔細看書、認真聽的好習慣。
4.同桌讀,互讀互聽互評。
小朋友剛剛開始學習朗讀,只要求學生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加字,遇到逗號、句號停一停,聲音響亮,就可以了。
四、作業(yè)
把課文朗讀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請小朋友讀一讀課文,能背的背一背。
2.說說爸爸媽媽對自己朗讀的評價。
二、認讀生字
1.引出生字:小朋友們很聰明,課文讀得很準確,既不丟字,也不加字,碰到“小豆芽”和“小圓圈”還停一停,現(xiàn)在課文里面有幾個生字寶寶要來和你們交朋友了。
2.逐個出示生字(可用課件,也可以用生字卡):上,學,書,包,早,個。小朋友,讓我們和這些生字寶寶打個招呼吧(喊出每個字的字音)。
3.老師帶讀生字。
4.指名認讀生字,并有目的地問一問:“你是怎么認識這個字的?”
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引導:
(1)對能夠用拼音認讀生字的進行表揚,以激發(fā)其他孩子學拼音的興趣。
(2)對能夠在生活中認字的進行表揚,引導孩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對通過讀課文記住生字的進行表揚,告訴孩子們上課專心讀書是很好的學習習慣。
5.在課文中找出生字。
教師帶著小朋友們一起圈生字(黑板上或課件演示),并小結方法:我們一句一句地讀課文,邊讀邊圈,發(fā)現(xiàn)生字寶寶就給它輕輕地畫個圈。
把畫出的生字讀一讀,不會的問一問周圍的同學。
6.把課文流利地讀一讀。
三、積累詞語
1.幫生字寶寶找朋友。
生字寶寶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特別高興,它們現(xiàn)在想請你們給它們幫個忙,幫它們找?guī)讉朋友,它們交了朋友就會變成法力無邊的魔法師,你們愿意幫這個忙嗎?(讓學生充分地說,老師指導)
2.找出課文中生字寶寶的朋友,畫上“____”,并讀一讀,記一記。
上學 書包 學校 同學
四、背誦課文
1.分小組把課文讀一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準確,最流利。
2.自由背一背課文。
3.指名背誦,評出“背書大王”。
五、作業(yè)
把課文背給爸爸媽媽聽,并認一認生字表中的6個生字。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生率,綠線中的3個生率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說一說怕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3.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怕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關鍵
通過朗讀訓練,體會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宇新詞,理解詞語意思。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3.學習第一段,理解課文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內容。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學生質疑(課文為什么用半截蠟燭為題,這半截蠟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
3.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l.自讀課文,要求:
(l)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劃出生字新詞,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剛才提出的問題。
2.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1)出示生率新詞。
蠟燭伯諾德夫人屋里熄滅
遭到厄運盯著杰奎琳
樓梯燈芯搖曳
。2)指讀、正音后齊讀。
。3)說說生字新詞的意思。
3.指名讀課文、正音。
4.通過讀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附對開始提出的三個問題進行解答)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
伯諾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提供句式:當_________,(誰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結果怎樣)_______________。
2.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第一段(l~2節(jié)):寫伯諾德夫人把裝著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第3節(jié)):寫一名德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節(jié)):寫大兒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機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怕一7節(jié)):寫小女兒杰奎琳在萬分緊急關頭,借口上樓睡覺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四、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第一段后,字詞質疑。
區(qū)別理解絕密、絕妙兩詞。
2.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對待絕密情報的收藏工作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3.絕密的情報要用絕妙的方法來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絕妙的主意?妙在哪兒?
指導朗讀第2節(jié)第3句,并說說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úZ德夫人機智沉著,對情報收藏工作十分負責,辦法巧妙。)
4.齊讀第一段。
五、指導寫字
1.觀察生率表,注意每個生率的筆畫與結構。
2.重點指導厄與遭兩字。
3.鋼筆描紅、臨寫。
4.反饋。
六、作業(yè)練習
1.抄寫生率新調。
2.讀課文。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登上企鵝島》以一個隨行小記者的身份,記敘了“我”跟隨南極考察隊來到那南極大陸登上企鵝島的所見所聞。課文通過對企鵝樣子、種類、特點及生長過程的介紹,說明了企鵝的可愛,表達了“我”喜愛動物的思想感情。
學生分析:
三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概括能力還有較豐富的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本課淺顯易懂,語言流暢、生動、充滿童趣。孩子們讀完課文后會對企鵝的樣子、種類、特點及生長過程有比較細致的了解,能對企鵝產生喜愛,對企鵝島產生興趣,從而產生探索南極的美好愿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企鵝的外形、種類以及生活習性,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通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而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加強詞語積累。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對文中作者提出的三次看到,兩次聽到的內容整體把握課文,讓學生始終沿著這條主線進行學習,通過朗讀、多媒體資料等手段的運用在具體學習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并進行寫作方法的滲透,使學生能夠一課多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熱愛企鵝,熱愛南極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引領學生抓住文章的主線學習描寫企鵝的三部分內容,從中體會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引領學生透過對課文的學習體會出作者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美麗的南極是一個冰雪的世界,給人以神秘,令人向往。楊海藍和吳弘也有幸來到了南極喬治島長城站,開始了南極之旅,聽高伯伯說長城站對面有個企鵝島就迫不及待的要去看看,讓我們也跟著一起去看看吧!
二、閱讀感悟
1、學生自己讀第三自然段
(1)、提問:咱們跟著楊海藍同學剛到島上就看到了什么?(企鵝)對,是大大小小的企鵝,成年企鵝只有多高?羽毛是( ),未成年的企鵝呢?
——出示圖片展示大小企鵝
。ㄟ^渡)多可愛呀,剛才聽高伯伯說島上的企鵝成千上萬,可壯觀了。但是這么多的企鵝它們都一樣嗎?快讓我們來觀察觀察吧!
。2)、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其他同學聽的時候要細心呀,想一想這里介紹了幾種企鵝,各叫什么名字?(學生匯報,板書)它們都長什么樣呀?請同學們在自己讀一讀畫出描寫是那種企鵝的句子。一定要細心呀,好嗎?
——出示題卡
島上的企鵝各種各樣,有( )的( ),有( )的( ),還有( )的( )。
。3)、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
金企鵝 最漂亮
帽帶兒企鵝 彬彬有禮
阿德雷企鵝 兇猛
(4)、自己再來讀一讀介紹三種企鵝的.部分(找三個同學以讀的方式來介紹
A、這么漂亮的金企鵝,你能給大家讀出來嗎?
B、誰來讀出帽帶兒企鵝的彬彬有禮呀?
C、你就是阿德雷企鵝,你能把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領地讀出來嗎? ——出示圖片 “你認識我嗎?”
展示圖片時讓學生讀出書中的文字(看它的名字是__,誰來介紹它一下)。
。5)、活動:角色扮演
A、你們都認清這三種可愛的企鵝了嗎?你們都認清了,我還沒認清呢,誰愿意幫幫我?假如你就是其中一種企鵝,你介紹一下自己,讓我記住你,還可以
帶著動作給我表演表演,好嗎?(請學生表演,體現(xiàn)喜愛之情)
你們演的真棒,這下我認清他們了。我可要考考大家了
——展示組圖 (展示組圖只說出名字就行了)
B、老師小結:腦袋全黑的,個性兇猛的是阿德雷企鵝,頸部有一圈黑線的是帽帶兒企鵝,紅嘴兒的是金企鵝。
C、再讀
三種企鵝真是各有各的特點,多有意思呀!大家喜歡這些看似笨笨的可愛的企鵝嗎?請大家齊讀這一部分,快讀出你的感受吧!
。6)、介紹寫作方法
作者抓住金企鵝的顏色寫出了它的漂亮,抓住帽帶企鵝最突出的特點頸部有一圈黑毛來告訴我們帽帶企鵝名字的由來,通過寫阿德雷企鵝的尖叫寫出了它的兇猛。(題卡出示)小作者之所以給我們介紹的這么詳細是因為她太喜歡這些可愛的企鵝了。
。7)、寫作訓練
你能用這樣的方法介紹一下你了解的其他種類的企鵝,比如(出示帝企鵝圖片,找同學介紹)
2、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這些企鵝多么惹人喜愛呀!它們有時排著整齊的隊伍就像等候檢閱的戰(zhàn)士;有時一起擁入水中,如千軍萬馬,聲勢浩大;看他們笨頭笨腦,卻又是那么乖巧可愛?赡阒佬∑簌Z是怎么長大的嗎?讓我們來聽聽高伯伯的介紹吧!
(1)、老師來讀(我抱起一只小企鵝——就是成年企鵝了)大家認真聽,你從高伯伯的話語里聽到了哪些知識。
。2)、請同學介紹a、剛出生的小企鵝要靠媽媽喂食b、經(jīng)歷兩次換毛一周,企鵝媽媽很辛苦的,她要到處去找足夠的食物來喂養(yǎng)自己的孩子,企鵝爸爸也能
——出示喂食圖片并介紹
有同學可能覺得小企鵝吃媽媽嘴里的食物很惡心,其實企鵝媽媽胃里的食物能保鮮擔起這個任務,他們輪流外出捕食,另外一方留下照顧寶寶,多幸福的家庭呀!
瞧,看著可愛有趣的企鵝,小作者情不自禁的抱起了小企鵝 還跟它合影呢!
3、學生讀第6自然段,
思考:(1)、“我”抱起小企鵝的原因是------
。2)、“我”跟小企鵝合影的目的是 ------
學生匯報
南極這個冰雪的世界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無盡的遐想,可是我們的旅程就要結束了,我們就要離開企鵝島了,你想說點什么嗎?
。ㄕ?guī)酌麑W生表達感情)
4、總結
。1)、美麗的南極孕育了這群可愛的生命,也正是它們帶給這個冷落寂寞的冰雪世界無限的的生機與活力。在即將結束這次旅行之際讓我們再次回味課文把這有趣的企鵝深深印在心里吧!
。2)、再讀全文。
作業(yè):
把你課下了解到的南極風光介紹給同學或父母挺好嗎?
板書設計
登上企鵝島
金企鵝 最漂亮
帽帶兒企鵝 彬彬有禮
阿德雷企鵝 兇猛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了解昌耀及詩歌特點,把握詩歌寫作背景,知人論世。
2.反復誦讀詩歌,概括詩歌內容。
3.賞析詩歌意象及象征意義,感受詩歌意境美。
【學習重難點】
1.把握詩歌語言的質感、透明而飽滿的特點。
2.把握詩中的思想感情。
【學習過程】
一、導入:
二、作家作品
昌耀,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縣人,詩人。1950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宣傳隊員。同年,響應祖國號召,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期間,推出處女作《人橋》,從此與詩歌藝術結下不解之緣。1953年,在朝鮮戰(zhàn)場上負傷后轉入河北省榮軍學校讀書。1954年開始發(fā)表詩作。他的詩以張揚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奮見長,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壯美的意象之中,將飽經(jīng)滄桑的情懷、古老開闊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識,構成協(xié)調的整體。詩人后期的詩作趨向反思靜悟,語言略趨平和,有很強的知性張力,形成宏大的詩歌個性。代表作《劃呀,劃呀,父親們!》、《慈航》、《意緒》、《哈拉庫圖》等,絕筆作《一十一枝紅玫瑰》。昌耀在中國新詩史上是一座高峰,其歷史地位已為人共識。三、寫作背景
本詩初稿寫于1962年。早期的昌耀已經(jīng)提前進入冷寂和苦悶,所以此時的他在寫作詩歌時摻入理智和清醒,用以關照和揣摩這一時期的冷寂和苦悶,這就是他創(chuàng)作《峨日朵雪峰之側》的直接意圖。
四、解題
“峨日朵”是現(xiàn)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的峨堡鎮(zhèn)的老百姓對“峨堡”一詞的口語發(fā)音!岸肴斩溲┓濉北闶嵌氡むl(xiāng)境內的祁連山脈中一座或者幾座小雪峰。它們原本沒有自己獨立的名字,詩人拿來作為詩中一個如畫的詩作之遠景而已。
五、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六、再讀詩歌,披文入情
1.詩人說我“驚異于”,詩人驚異什么呢?
2.詩人是如何描寫雪峰落日和滑坡時壯麗景象的?
3.對雪峰落日和滑坡時壯麗景象這樣的描寫產生了怎么的效果?
4.詩人不去細致地描寫“雄鷹或雪豹”這樣大的意象,卻寫“蜘蛛”,有何意圖?
5.“我的指關節(jié)鉚釘一樣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從撕裂的千層掌鞋底滲出。”這句詩有怎樣的寓意?請簡要分析。
6.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聯(lián)系詩歌內容,探究下面的詩句的寓意。
在銹蝕的巖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
與我一同默享著這大自然賜予的
快慰。
七、合作探究,深入思考
1.分析詩歌形象
探究:《峨日朵雪峰之側》中詩人突然給出一個“特寫鏡頭”:“但有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這只蜘蛛有何內涵?
2.觀照詩人境況,聯(lián)系時代背景,結合詩句,談談你對《峨日朵雪峰之側》一詩內容主旨的理解。
3.閱讀讀這首詩歌,結合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談談你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見解。
答案
五、朗讀詩歌,整體感知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登山勇士的所見所思,通過對景物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凝重壯美的氛圍。
六、再讀詩歌,披文入情
1.詩人說我“驚異于”,詩人驚異什么呢?
驚異于太陽躍入大海的景象。使用了“薄壁”“峨日朵之雪”“太陽”“山海”等意象,描繪了一幅壯麗的雪峰落日景象。
2.詩人是如何描寫雪峰落日和滑坡時壯麗景象的?
“驚異于薄壁那邊/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許久的太陽/正決然躍入一片引力無窮的/山海。石礫不時滑坡,/引動棕色深淵自上而下的一派囂鳴,/像軍旅遠去的喊殺聲。”
先用一個長句描寫太陽彷徨后向山海躍出的視覺形象,展示落日的張力與動勢。又疊加宏大的聽覺形象,滑坡的石礫引動深淵囂鳴,如軍旅遠去的殺聲,這一音響的疊加使落日更顯壯觀。
3.對雪峰落日和滑坡時壯麗景象這樣的描寫產生了怎么的效果?
滑坡和落日都是下墜的,和登山者的行動正好相反,于是視聽合一的效果就不單產生審美意義上的“崇高”,在讀者的生理也上引發(fā)緊張。
4.詩人不去細致地描寫“雄鷹或雪豹”這樣大的意象,卻寫“蜘蛛”,有何意圖?
這是詩人精心雕琢的一個“特寫鏡頭”,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全由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這不起眼的細小的意象比司空見慣的“雄鷹或雪豹”更有力量,也能收到出人意料的表達效果。
5.“我的指關節(jié)鉚釘一樣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從撕裂的千層掌鞋底滲出!边@句詩有怎樣的寓意?請簡要分析。
寓意: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閑者贊嘆或觀賞的對象,而是此時登山勇士的生命體驗。分析:詩句由“我”眼中的壯觀景象轉入自身狀態(tài)的描述:手指插入巖縫,血滴滲出鞋底,也就是說,日落和滑坡都不是悠閑者贊嘆或觀賞的對象,而是此時此地貼身絕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體驗。
6.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聯(lián)系詩歌內容,探究下面的詩句的寓意。
在銹蝕的巖壁;
但有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
與我一同默享著這大自然賜予的
快慰。
探究:詩人突然給出一個“特寫鏡頭”,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巖壁上與“我”同在!這確實是出人意料之外的神來之筆。在這樣的高度上,只有一只不起眼的蜘蛛與“我”為伴;在這樣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也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快樂與榮耀。與前一詩節(jié)的宏闊與“囂鳴”相對照,這里,“可憐與“默享”兩個詞甚具分量。它們使前一詩節(jié)的輝煌壯麗不流于虛矯浮飾,使之凝定在一個謙卑而堅毅的高度之上。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全由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時候,不起眼的細小意象比司空見慣的“波瀾壯闊”更有力量。
在這首詩中,詩人為我們塑造了眾多審美意象,有太陽俄日多之雪巨石巖壁蜘蛛它們共同營造出一個凝重壯美的氛圍,將飽含滄桑的情懷,古老開闊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識,構成一個協(xié)調的整體。通過意象之間的的變化與相互作用,描繪出詩人內心深處向往的烏托邦,那是一個僅存于詩人心中的天堂。
七、合作探究,深入思考
1.分析詩歌形象
探究:《峨日朵雪峰之側》中詩人突然給出一個“特寫鏡頭”:“但有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這只蜘蛛有何內涵?
、僭姼璧谝还(jié)重點寫征服自然的困難與危險,第二節(jié)寫脫離險境后,詩人體會到征服自然的成就感,因此渴望與雄鷹、雪豹這些征服自然的勇者為伍。但小蜘蛛的出現(xiàn),使前一詩節(jié)的輝煌壯麗不流于虛矯浮飾,使之凝定在一個謙卑而堅毅的高度之上,詩人也由此領悟到:在大自然面前眾生是平等的,個體生命在“默享著這大自然賜予的快慰”之時,是沒有大小之分的。②與前一詩節(jié)的宏闊與“囂鳴”相對照,“可憐”與“默享”兩個詞甚具分量。它們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力的贊頌,全由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時候,不起眼的細小意象比司空見慣的“波瀾壯闊”更有力量。
2.觀照詩人境況,聯(lián)系時代背景,結合詩句,談談你對《峨日朵雪峰之側》一詩內容主旨的理解。
探究:①詩人王昌耀1950年參軍,曾參加戰(zhàn)斗,負傷致殘,1955年赴青海參加大西北開發(fā),1957年被定為“右派”。
、谑堋按筌S進”思想影響,60年代初我們國家存在一種狂熱、迷亂、膚淺、喧囂的精神風貌,那種對理想追求的熱情和熱愛往往遭到拒絕。詩人在這種社會大環(huán)境中,憑著一份清醒和理智,開始打量和思考時代與現(xiàn)實。
、邸俺蚨肴斩渲┽葆逶S久的太陽/正決然躍入一片引力無窮的/山海。”“太陽”躍入山海,時代從泛濫的狂熱、廉價的樂觀中擺脫出來,只能有“滑坡”的下場。雖然仍舊“一派囂鳴”和一片“喊殺聲”,但這是“自上而下”,是“滑坡”,是“遠去”,是時代歸于冷寂和沉悶以及隨之而來的清醒和理智之前的“絕響”。
、堋拔业闹戈P節(jié)鉚釘一樣揳入巨石的罅隙。/血滴,從撕裂的千層掌鞋底滲出!痹娙瞬]有與時代一同“滑坡”,而是在峨日朵雪峰之側站穩(wěn)了自己的高度。
⑤“但有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與我一同默享著這大自然賜予的/快慰。”彰顯詩人精神空間的不是“雄鷹或雪豹”而是“一只小得可憐的蜘蛛”,盡管“蜘蛛”如同詩人一樣渺小,卻是精神高度的堅守者,這正是詩人堅定理想追求、絕不隨波逐流的吶喊。
3.閱讀讀這首詩歌,結合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談談你對作者觀點態(tài)度的見解。
探究:昌耀是一個孤獨的詩人,他自始自終有著一種震動人心的憂郁和傷感,而隱藏在這背后的是詩人對生命本真與尊嚴的追尋和捍衛(wèi)。在這首詩中,詩人似乎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又似乎是一個積極的生命體驗者,他在這首詩中開始他的征服之旅,繼而完成旅途。繼而完成了自我超越。
一首詩的誕生往往就是詩人一歌新生命的誕生。詩是完整的生命形式,生命,是昌耀詩歌的總主題,呈示生命,是昌耀全部詩歌的根本目的和內在邏輯。昌耀將深刻體驗到的生命理念、立場、情感,傾注、融貫到精心選擇的生命意象中,雕鑄了一幅幅真實而頑強的生命圖畫。
昌耀這首創(chuàng)作于早期的詩作,定格了昌耀所有詩歌的情緒基調和精神高度,是他生命與精神質量的承載,更是他對生命本質強有力的確認。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了解線索的概念、作用和設置方法。
2、學會按照一定的線索組織材料、寫作文章
【學習重點、難點】
根據(jù)文章重點,選擇合適線索組織材料。
【教學方法和手段】
運用多媒體課件,通過討論、探究合作學習。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什么是線索以及線索的作用。
提起“線索”一詞,我們可以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公安干警抓捕犯罪分子的場景。面對著一幕幕血淋淋,混亂不堪的作案現(xiàn)場。公安人員耐心細致地勘察。尋找犯罪分子遺留的“蛛絲馬跡”。那一片破碎的紙片,一只模糊不清的鞋印,甚至一小灘未干的水跡,都可能成為公安干警尋找破案途徑的“線索”。隨著這些細微的“線索”最終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梢娋索是多么重要。
大家都知道《西游記》的故事,故事里,那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揮舞著金箍棒,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他們歷盡艱難險阻,克服了重重困難,經(jīng)過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回了真經(jīng)!叭〗(jīng)”就是貫穿全篇的一條線索,它將形形色色的人、神乃至妖和錯綜復雜的事件銜接起來,使全文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說文章是一串光彩奪目的珍珠項鏈,那么內容就是一顆顆璀璨的珍珠,線索就是串項鏈的彩線。沒有線,珍珠就東一顆西一顆,四處飄零;而沒有線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為好文章。
歸納總結:運用線索是以某個事物將文章的材料組織和串聯(lián)起來,并貫穿于全文始終的一種寫作技法。線索可以是某個事物、某個人物、某種感情等等。其作用就是能把文章中表達的思想內容貫串起來,組成一個整體。(使文章條理清楚,文脈貫通。)
二、學習知識短文(見課本P81)。
明確線索在記敘性文章中的重要性,了解設置線索的幾種方法和安排線索應注意的問題。
作為線索的材料是多樣的:
、僖耘c主題或主要情節(jié)有關的事物為線索,如《柳葉兒》,課文以柳葉兒為線索,敘寫在饑荒歲月里的往事。
、谝阅骋皇录䴙榫索。如《社戲》以“社戲”為線索,按照“盼看社戲”——“去看社戲”——“懷念社戲”這一中心事件來構思全文,再現(xiàn)兒時在平橋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③以某一個人物為線索。如《我們家的男子漢》,課文以“男子漢”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逐步成長為線索,記敘了“男子漢”生活的方方面面。
、芤阅撤N感情為線索。如《我的老師》,作者以回憶———依念———思念為線索。
、菀詴r間為線索。如《三顆枸杞豆》,先用倒敘的寫法引出回憶,然后按時間的順序記敘“我”童年時候怎樣受枸杞豆的啟示,懂得生命的意義,轉而勤奮
好學的。讓讀者更好地把握人物成長的軌跡。
、抟钥臻g為線索。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文先回憶童年時代在百草園樂園的生活,后寫在三味書屋讀書生活。
大多數(shù)文章只有一條線索,而有的'文章情節(jié)復雜,常有兩條或更多的線索。按明暗,正面?zhèn)让鎭砻鑼,時而平行,時而交織:使文章構成了一個整體。如《月跡》全文以“盼月亮”——“尋月亮”——“議月亮”這一中心事件為線索;在尋月亮的過程中又按“中堂里”——“院內”——“院外”的空間順序來寫。在尋月亮和議月亮的過程有又有孩童“失望”——“嫉妒”“爭執(zhí)”——“驚奇”——“滿足”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
牽好“線”主要注意它的以下兩個特征,①結構上能貫穿全文,能組織統(tǒng)率好各個材料。②常有明顯的標志,或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領起、過渡、首尾呼應;或者就是文章標題本身。對于標志不明顯的,可以按如下思路考慮:第一快速通讀全文,尋找作品的中心句或文眼,考察文章結構方式,注意各段的段意,段落之間怎樣銜接的,要能看出門道,找到統(tǒng)領文章材料的線索。第二要注意涉及到記敘的順序。記敘文中的順敘、倒敘、插敘對尋找線索有輔助作用,時間、空間的順序也是牽好“線”的一個重要因素。
安排線索應注意的問題:(1)注意線索必須和所寫的內容緊密相關。必須有利于記敘情節(jié)的展開,必須有助于表達文章的中心思想。(2)線索一經(jīng)確定,就要用它組織所要表達的內容。(3)線索的安排還要做到首尾呼應,使全文上下一貫,結構嚴謹。
三、閱讀例文、理清線索。
讓學生閱讀例文《想起了父親蒼老的臉》《長大的感覺真好》,找出文章的線索。
長大的感覺真好
人生是一本厚厚的書,每一頁都記載著人成長的足跡。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幅畫;青年是一首詩!}記
歲月的風鈴搖呀搖,不知不覺已風風雨雨搖過了十六個春秋。奶奶說:“幾天不見,這孩子真長大了,個頭又高了一截。”母親說:“終于長大了,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了!崩蠋熣f:“你可長大了,現(xiàn)在能主動學習了!薄乙舱J為自己確實長大了,已越來越成熟了。
“老師,我什么時候能長大呀?”在幼兒園成長的檔案里,曾留下了我稚嫩的聲音。多姿多彩的連環(huán)畫曾給了我無窮的樂趣。小時候,我總盼望自己快快長大,那時只是希望自己長大后能獨立生活,不再受父母的“壓迫”。早飯由父母做,衣服由父母穿,床鋪由父母理……雖然父母給予了我許多溫馨,但我感覺到一切不像是自己的。所以,我渴望長大,渴望快一點兒長大。
花開花落,秋風秋雨,又一個秋天翩然而至。終于,我上小學四年級了。母親對我說:“你已經(jīng)不小了,生活上也該自理了!庇谑,我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天地—— 一間三平方米的小屋。這實在太令人興奮了,終于有了自己的歸宿,生活可以自理一下了。在這小小的天地里,讀書便成了我最大的樂趣。看《牛虻》,不禁為那難以割舍的骨肉親情所感動;看科幻小說《神秘世界》,任憑我扇動想象的翅膀,為故事情節(jié)再添些神秘與美妙 。我陶醉在書的海洋里。書是智慧的源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伴隨著墨韻書香,我一天天長大了。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當花季的雨露潤濕我的心扉時,我也漸漸成熟了。我步入了初中生活的門檻。這才是我真正向往的生活。記得剛剛住校的那個晚上,我興奮得一夜都沒有睡好,雖然心里覺得有點離家的凄涼。在學校里,我不僅領略了大自然的奧秘,太空世界的美妙,我還學會了怎樣做人。我和伙伴們縱情說笑,無拘無束。因為我找到了可以飛翔的翅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把我鍛煉得更加堅強。
回首走過的日子,在成長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歪歪斜斜的足跡,有痛苦也有歡樂,有充實也有失落。雖然童年的樂園令我留戀,但我還是希望再長大一些!叭f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我要采擷智慧的浪花,不斷豐富、充實、完善自己,在美好生活的遐想與憧憬中,將我的每一天都過得快快樂樂,富有意義。
“長大的感覺真好!”在我的成長檔案里,我寫下了自己的座右銘。
想起了父親蒼老的臉
夜,好靜謐,柔和的月光灑了一地銀白;夜,好深沉,父親那時起時落的鼾聲猶如一首動人的月光曲回蕩在夜色上空。望著熟睡中父親的臉,我的思緒也飄向那片圣潔的夜空……
小時侯,我常以有這樣的父親而自豪,因為他能講許許多多好聽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動物。每天放學,我便騎在父親的肩上,同學們那羨慕的眼光,更讓我對父親產生了深深的愛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的增長,這份感情漸漸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隱約的自卑和憂傷。這思想起源于中學時填寫檔案表,當別的同學都在“父親”一欄瀟灑揮筆——廠長、經(jīng)理時,我只能怯怯地寫上“務農”,交表時,我只能緊緊地將表捏在手中,生怕別人看見笑話我。啊,父親,為什么你不是廠長、經(jīng)理……
天氣轉涼了,父親關切地說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薄芭,知道了!蔽液敛辉诤醯鼗卮,猛地抬頭,父親那蒼老的臉和關切的眼神進入了我的視線。我的心微微地顫了……
夜,還是這樣深沉,這樣靜寂;月兒,還是那樣圓,這樣亮。那佇立在寒風中的身影,讓我久久不能忘卻……
只記得那晚好冷,潮濕的空氣中似乎還夾雜著雨絲。下課鈴一響,我便沖出了教室,因為我快要凍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幾顆落光了葉子的老樹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哦,那佇立在寒風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尋找著,任憑寒風掀起他的外衣,鉆進他的褲腿……
哦,起風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親的臉:高高地顴骨,深陷的眼睛,干皺的皮膚…… 忽然之間,我感悟自己是一個多么不孝的女兒。父親,這些年,你明顯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諒女兒的不孝嗎?
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的映襯下,父親那蒼老的臉更加清晰。
哦,愛在心靈深處……
四、出示作文題目。(單元寫作訓練題二)
你和你的小伙伴從相識到相知,友誼逐步加深。選擇與此相關的幾件事,并用線索貫穿起來寫,再現(xiàn)這一段美好的經(jīng)歷。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題目自擬。
1、明確要求:確定題目之后,選擇合適線索,先列出寫作提綱。
2、小組成員交流各自寫作提綱,互相評價修改。
3、完成作文。(第二課時)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16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02
語文《公輸》教案09-18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1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21
語文教案12-20
語文教案12-20
語文教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