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6個生字。
。2)默讀課文,能想象出課文描寫的場景和事物。
。3)和同學們就感興趣的課文內容展開討論、交流,感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舒適和便捷。體會作者按一定的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采用合作學習,運用選擇好的方式自學。
。2)運用表格、畫簡意圖、介紹等方式再現(xiàn)住宅的設施。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鼓勵想象、感受現(xiàn)代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舒適和便捷。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介紹的電腦帶給人類的便利。在理解的基礎上想像,自我設計電腦住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請說說你理想中的住宅是什么特點?
2、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今天,電腦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它給我們的學習、工作以及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捷。這節(jié)課,我們去參觀一棟由電腦控制、指揮的住宅,它與我們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
3、板書課題:電腦住宅
二、學習生字,讀通課文粗知大意。
1、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認讀生字、詞語。
2、同桌自由互相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出示詞語卡片,檢查并鞏固生字和新詞:倉庫、儲存、烹調、烹飪、防盜、綜合、判斷
4、對課文字詞質疑,引導全班討論解疑。(難點詞:風向標、分門別類、集裝箱、儲存、烹飪、火候等)
5、指名分段讀課文,生評。
6、說說課文按什么順序介紹住宅的設施的?(周邊設施——風向標、入宅、會客室、廚房、臥室、浴室)電腦住宅與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你的話談談你的感受。
三、引導分小組自由讀課文,理解文意。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介紹了電腦住宅的哪些設施?那里有哪些奇妙的功能?它們是怎樣工作的?(邊讀邊想,用筆在相應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跡。)
2、學習小組交流、討論。
3、填寫表格,理清課文的結構。
住宅的設施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5、小組合作研究,根據(jù)課文的描述,畫出電腦住宅的示意圖,注明各部分的神奇之處。
6、請同學們以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參觀者介紹:電腦住宅中某一種或幾種設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四、想象創(chuàng)作
1、高科技化的電腦住宅給我們提供了方便,如果由你來設計一棟電腦住宅,你打算怎樣設計?
2、想一想,寫下來,在全班交流時一起來評一評,誰設計的是我們心目中的最家住宅。
五、小結:
今天,我們一同走進了電腦住宅,不但領略到了它的神奇,還真真切切地感受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得舒適和便捷,讓我們努力學習本領,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21世紀,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那份“神奇”。
板書設計:
30*電腦住宅
風向標——溫度、濕度、風力風向
門口:密碼、主人指令
電門廳:樂曲電腦判斷
腦會客廳:“集裝箱”分門別類提供舒適
住廚房:教人做菜
宅臥室:休息狀態(tài)
浴室:預約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介紹了一棟實驗性綜合電腦住宅的有關情況。它位于日本東京市中心,建筑面積370多平方米,內部安裝有100多臺電腦,設計師是東京大學教授坂村健。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增長學生的見識,培養(yǎng)他們熱愛科學的情感;二是引導學生閱讀說明性文字,體會按一定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
因此,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按照課文前的閱讀提示獨立閱讀課文,在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邊默讀邊思考:課文介紹了電腦住宅中的哪些設施?那里的電腦有什么功能?怎樣工作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呈學習成果。如,填寫表格,將電腦住宅的具體設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等內容以表格形式展示出來。如此一來,學生對電腦住宅就有一個整體清晰的'印象了。另外,我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控究的形式,按課文的講述順序畫出電腦住宅的示意圖,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形象的畫面。
我知道學生對電腦比較感興趣,于是我讓學生再讀讀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鼓勵學生以“電腦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參觀者”介紹電腦住宅,以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的內容和語言,并能重新組織語言,準確地介紹電腦住宅中各項設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學生了解課文內容以后,我再讓學生展開想象,圍繞“如果我是一名設計師,我會怎樣設計電腦住宅”進行交流、討論。還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設計智能化的教室、學校、商場……并鼓勵有興趣的同學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整節(jié)課學生的學習興趣較濃厚,但是由于本課是略讀課,教學時間只有一課時,在節(jié)課的時間里較難把學生的想象力充分地發(fā)揮出來,因此本課的一些問題講述不夠深入,有些環(huán)節(jié)可能流于形式,沒有達到實用性的效果。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倮斫庾髡邿釔凵睢釔畚膶W的天性,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的興趣。
、诹私獗疚臄⑹掠性斢新缘膶懽魈攸c以及作用。
、垠w會并掌握文中形象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對表現(xiàn)中心和人物的作用。
重點難點
1.了解作品的語言風格,以及從語言中滲透出來的真情實感。
2.體會、掌握文中形象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對表現(xiàn)中心、人物的作用。
教學方法
預習法、講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
教學步驟
。ㄒ唬┱n前準備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編寫一個《動物夸尾巴》的故事、小品或小快板等,內容為動物尾巴的特點、功能等,準備上課表演。
。ㄔO計目的: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寫作、口頭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二)導入新課
由學生表演自己創(chuàng)作的《動物夸尾巴》。主要角色可包括:機靈的猴子、漂亮的松鼠、美麗的孔雀、可愛的兔子、矯健的燕子、威嚴的老虎等。臺詞內容:尾巴的特點及功能。教師可與班內同學一起對各小組的表演進行評價,選出最佳表演小組。
【設計說明】此為全課的引子,能自然、恰當?shù)貙胄抡n能激起學生探究的興趣。
附:有條件的學?梢灾谱鞫嗝襟w動畫,讓學生給予配音表演,引入新課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三)初涉新課
看圖說話,本文有一幅生動而有趣的圖畫——長了尾巴的人類。課前可將此圖加工復制成放大的彩色圖畫,課堂上展示此圖,會吸引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進行觀察,并讓學生把看到的有趣的地方說出來。
【設計說明】此環(huán)節(jié)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進入新課,符合學生心理,易于調動積極性,而且也充分利用了教材資源;在學生賞圖說畫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口頭表達能力,也激起了學生探究課文的強烈愿望。
。ㄋ模┘氉x課文
1.學生閱讀課文,聯(lián)系前面看圖說話的內容,歸納作者想像的人類尾巴的作用與功能。(可分組活動,比一比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可讓各小組將提綱寫在膠片或玻璃板上,準備通過投影與其他組交流)
【設計說明】此環(huán)節(jié)將引導學生對文章3、4兩段認真細讀。進而歸納要點,整理提綱。此過程既培養(yǎng)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又鍛煉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充分體現(xiàn)自主與合作學習的.特點。(做得好的組應給予鼓勵)
提綱如下:(供參考)
。1)表情達意(表示歉意、贊同、友好、愛意等)。
。2)保健作用(感知溫度、豐富的穴位可治疑難病癥)。
。3)帶來操作之便。
2.提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作者怎么會想到讓人類長一條尾巴呢?
。ǹ蓮奈恼碌谝蛔匀欢握掖鸢,歸納出是源自于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可引導學生思考人類的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來源于發(fā)明者對生活的認真觀察和思考,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也可讓學生發(fā)言,說說哪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受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啟發(fā)。如,飛機的發(fā)明,鋸子的發(fā)明等)
。ㄎ澹┱n堂討論
1.各抒己見
作者在想像了人類有尾巴的種種好處后,得出了一個什么樣的結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愿意長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
【設計說明】課文最后把人類貧困、短壽、行動不便等歸罪于沒有尾巴,認為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并希望世人都有一條實用而健美的尾巴。此結論盡管是作者的一個美好心愿,但事實上有好多人并不認同。安排此活動在于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因為贊同者,必然會將課內有關尾巴的功能和作用作為依據(jù),并結合生活實際作更廣闊的想像;不贊同者顯然與課文作者的觀點相悖,欲使之樹立,不得不充分展開想像,為自己的觀點找依據(jù)。此活動引導得好,將會形成課堂高潮,出現(xiàn)彼此相爭的熱烈場面。此情此景,對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捍衛(wèi)自己的觀點的能力無疑是最好的契機。
附:本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辯論的形式出現(xiàn),論題可擬為:(1)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退化;(2)尾巴的消失是人類的進化。(辯論要求較高,需廣泛的搜集資料,作大量的準備。因此可放在第二課時專題舉行)
2.奇思妙想
口頭作文,以“假如……”為題展開想像,提出新奇的見解,學生活動,可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推選出同學在班內講。
【設計說明】“如果人類也有尾巴”這個設想大膽而新奇,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在動物園觀賞動物時的所見所感,由此引發(fā)超常的設想,不失為一位關心生活、熱愛生活的人。學習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的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規(guī)思維,大膽想像,以求解決矛盾,人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無一不是假想的實現(xiàn)。因此,此活動應該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升華,在此學生的想象力可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贾米鳂I(yè)
將“假如……”一題寫成日記。
語文教案 篇3
這篇略讀課文記敘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初出茅廬的校報記者去采訪一位前總統(tǒng)夫人,提出了一個自認為“別具一格”的問題,得到的卻是意料之外的回答。這個記者從羅斯福夫人的話中得到了一個人生態(tài)度的啟示——主動走向生活。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基本讀懂課文,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tài)度。
3 練習收集有關的資料。
學習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 教師的指導或幫助 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運用
一 了解故事更改,學習“采訪前”的課文內容。 1 說說課文描述了怎樣一個故事?
介紹關于埃利諾·羅斯福的資料。讀一讀課文的1~8小節(jié),然后嘗試著描述一下采訪前科寧斯的心情如何?他作了哪些準備? 用汪國真的人生格言揭開本節(jié)課學習的序幕。在學生交流資料的同時,教師相機疏通、點撥、做適當?shù)难a充說明,以便使資料的交流更簡潔、通俗。相機指導,以求學生能領悟到采訪前,科寧斯的心情是有一個變化過程的。投影出示學習要求:讀一讀課文的1~8小節(jié),然后嘗試著描述一下采訪前科寧斯的心情如何?他作了哪些準備?
二 模擬采訪,感悟主動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tài)度。
1 交流初次見面,羅斯福夫人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 模擬采訪過程
。1)讀一讀課文的9至14小節(jié),把科寧斯和羅斯福夫人的對話分別用不同的線條標出來,對采訪的內容做到胸有成竹;
。2)討論:為了使再現(xiàn)采訪能夠比較成功,大家提一些建議;
。3)學生小組內排練;
(4)上臺采訪;
。5)細細地揣摩羅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長的話,進一步感悟廣交朋友,走向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 1 相機總結:羅斯福夫人是一位充滿了熱情和智慧的女性。
2 對于再現(xiàn)采訪,老師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先讀課文相關內容,明確采訪內容;然后討論采訪應注意什么?(記者的注意事項,怎樣表現(xiàn)羅斯福夫人等等);
3 采訪時,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根據(jù)臨場需要)
4 體會羅斯福夫人的話,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談,顯得充實生動,避免說大話、空話。 投影羅斯福夫人的那段話,突出兩個“強迫”。
三 揭示主題。
1 體會科寧斯最大的收獲。
2 富有激情地朗讀收集的名人名言和人生格言。 1 引讀課文第三部分。
2 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自己的人生格言。 投影“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給我的生活賦予了價值,增添了歡樂!
四 拓展性作業(yè)。
討論寫采訪報道的角度。 幫助學生復習梳理科寧斯寫的采訪報道可以從哪些角度寫?
教學后記
1 師生之間形成了積極的互動效應。我力求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比如在與學生談話交流時,既注意認真傾聽,又注重適時的點撥,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 學習活動的設計注重層次性。其中“再現(xiàn)當年科寧斯對羅斯福夫人的采訪過程”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沒有滿足于課堂表面的熱鬧氣氛,盡量消除“為表演而表演”的傾向。我始終把握住語文課的個性特征,一切學習活動著力于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具體的指導過程當中不搞花架子,切實地幫助學生,給予學習方式方法上的`點撥,使整堂課中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層次地提高。課尾,學生創(chuàng)作自己的人生格言時表現(xiàn)了極大的熱情,體現(xiàn)了他們對課文重點——羅斯福夫人那段含義深刻的語言由衷的領悟和感慨,從而掀起了整節(jié)課的高潮。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學生,體現(xiàn)對學生這一生命群體人文的關懷,張揚學生的個性,使其在課堂中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在《走向生活》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正是力求體現(xiàn)這一理念,努力構建一種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境。
1教學過程的變化。整個課堂教學呈現(xiàn)鮮明的塊狀結構!安稍L前”的內容通過“讀——說”的方式來了解、體會、交流;“采訪過程”采用現(xiàn)場模擬的活動方式來展開,使學生在這一主體活動中學習水平不斷地有層次地提升,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采訪后”通過老師引讀、學生創(chuàng)作并朗誦自己創(chuàng)作的人生格言這一學習活動,將整節(jié)課推向了高潮點。應該說,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獨立思考、自主發(fā)現(xiàn)、合作探究,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討論熱烈。
2教學內容的變化。《走向生活》一課的教學不僅是為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悟羅斯福夫人走向生活,廣交朋友的人生態(tài)度,而且要以課文為載體,著眼于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如“再現(xiàn)科寧斯的采訪過程”,使學生有機會體驗并實踐小記者的角色,他們在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地揣摩,討論作為小記者采訪時該注意些什么,從中耳濡目染了記者采訪所必備的職業(yè)素質。同時又結合學生的自身生活體驗的交流靈活地滲透“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勇敢地挑戰(zhàn)自己是人類最寶貴的品質”等為人處世方面的哲學思想。
3教學評價的變化!蹲呦蛏睢返膶W習過程當中,我堅持正面引導,不斷鼓勵學習,激發(fā)學生思維。如對羅斯福夫人那段意味深長的話的理解,我突出了兩個關鍵詞“強調”,建議學生聯(lián)系自己平時的個性或生活經驗談,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了,因為很多同學與羅斯福夫人的童年有相似的經歷。有位女同學談到,她是《常州日報》的小記者,第一次執(zhí)行采訪任務時,由于緊張、膽怯忘了詞兒,腦子里一片空白,但她沒有因此而溜之大吉,而是慢慢地強迫自己穩(wěn)定情緒,理清思路,最終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從中,她體會到克服心理障礙,強迫自己勇敢地投入到生活與學習中去,是可以獲得成功和無窮的快樂的。我大加贊賞了她的勇氣,并鼓勵其他的同學也敞開心扉,大膽地交流。課堂中諸如此類精彩的發(fā)言舉不勝舉,從中不難發(fā)現(xiàn)老師激勵性的評價方式使學生不再顧忌、揣測老師心中的“標準答案”,從而能暢所欲言,在語言交流與思維碰撞中不斷感悟,提升自己的認識。
再如,再現(xiàn)采訪之前,我引導學生參與討論,為采訪的順利進行提出自己的建議;小組為單位采訪實踐后,我建議學生自由地談談觀后感,善意地指出成功與不足之處。這樣,讓學生參與評價,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們的自主性。
4學生思維方式的變化!蹲呦蛏睢返恼n堂教學重視思維過程的展示,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并闡述自己的見解,提高了學生求異、創(chuàng)新的能力。如本課的結尾環(huán)節(jié),我提出:剛才,我們都做了一回小記者,采訪了舉世聞名的羅斯福夫人。如果讓你代科寧斯寫這篇采訪報道,你會從哪個角度來寫?這個問題一拋出,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理解的側重點不同,因而采取的寫作切入點也不盡相同。如用采訪實錄的形式寫;從科寧斯對羅斯福夫人那段話的理解開始談;從介紹羅斯福夫人的生平開始談;從科寧斯的采訪收獲來談等等。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對托木爾峰景色特點有初步認識,激發(fā)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感悟托木爾峰的美。
3.學會積累好詞佳句。
4.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會寫6個字。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能抓住重點詞句感悟托木爾峰的美。
2.學會積累好詞佳句,養(yǎng)成摘抄的讀書習慣。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句感悟托木爾峰的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到天山做一次旅游,讓我們的心靈馳騁在托木爾峰的美景之中,同學們意下如何?先看老師板書課題(老師板書課題:6天山的托木爾峰)。
二、交流關于托木爾峰的資料。
1.聽老師讀課文后信息窗里的內容。
2.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說說對托木爾峰的印象。
三、錄像展示托木爾峰景觀。
1.學生觀看課件。
2.談談觀后的感受。老師相機板書:奇特、壯觀。
四、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各自輕聲讀課文。
2.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3.檢查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五、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情況,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讀。
托爾峰襯姿且耐旱蓮
2.交流識字方法,指導識記難字。
3.給形近字組詞。
峰()姿()旱()且()
蜂()資()早()縣()
4.學寫生字。
。1)看投影,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在田字格中練寫,寫完后互相評一評。
六、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導入新課。
1.學生開火車朗讀課文。
2.說說托木爾峰的景色有什么特點?(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板書:奇特、壯觀、千姿百態(tài))
二、細讀課文,體會語言。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邊畫:課文里哪些語句寫出了托木爾峰的“奇特”“壯觀”與“千姿百態(tài)”?
課件出示下列語句:
、偻心緺柗迳峡眨K年云霧繚繞,一年四季都下雪。托木爾峰像一座銀色的'巨塔,在蔚藍色天空的襯托下,十分壯觀。
、谘刂心緺柗迤鸱纳絼,一條條“河流”順谷而下。走近一看,“河”里沒有水,全是冰,人們稱這種“河”為冰川。
③走上冰面,可以看到千姿百態(tài)的冰,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城墻,有的像盛開的鮮花……就像到了童話中的水晶宮。
2.說說哪些詞語體現(xiàn)了托木爾峰的奇特與壯觀?
(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詞語:云霧繚繞、銀色的巨塔、千姿百態(tài)的冰、潺潺的流水)
3.想象這些句子描繪的美景,指導朗讀。
4.學生自由朗讀全文,鼓勵學生讀己的理解。
5.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三、學習積累。
1.這課文語言優(yōu)美,語句形象生動,是一寫景的佳作。你讀完這課文后喜歡哪些語句呢?
2.學生默讀課文,畫己喜歡的語句。
3.有感情地讀出來,說說為什么喜歡?
4.學生摘抄好詞佳句。
5.交流。
四、個性表達。
默讀課文,結合資料與課文內容,以“我眼中的托木爾峰”為題寫一段話,介紹托木爾峰的動物、植物、特產等。
五、作業(yè)。
把托木爾峰的美景向爸爸媽媽介紹。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宋、濤、陳、丹、趙、藝、顯”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藝、絲、顯、忽”。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小朋友課前正唱有關風的歌曲
1、老師知道你們唱的歌曲中有風,小朋友也讀過和風有關的詩句,會背嗎?(學生背)
2、平時你感受過什么樣的風?聽過呼呼的寒風嗎?
3、那我們知道風可以聽得到,又能感受到,能唱出來,能寫出來,那么能畫出來嗎?(板書:畫風)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這來了三個可愛的新朋友,想認識嗎?是誰呢?趕快認識一下吧(出示三個名字:陳丹 趙小藝 宋濤)誰來當小老師領大家讀出他們的名字?(指兩人領讀后齊讀)誰還想讀、
2、看!屏幕有什么變化?(出示課件:去掉拼音的名字)你還能認識他們嗎?女士優(yōu)先,女同學先來試試,男同學再來。信喿x)
3、老師把他們的名字拆開,你還認識嗎?出示字卡片, 開火車讀。
4、咱們班誰姓這個姓(出示陳)趙呢?、有姓宋嗎?濤,誰能給他找個朋友?藝:找朋友 ……
5、我們再來輕輕地喊他們的名字吧!今天我們學和這幾個孩子有關的故事,愿意讀讀課文嗎?你打算怎么讀呢?
6、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7、讀完了嗎?有沒有不認識的字?老師這兒有幾個詞誰來教教我?出示(顯得更美了 風車呼呼轉 旗桿)指名讀。再出示轉、桿多音字組詞。
8、課件出示找找說說:第一行字是我們剛學的字,下一行是我們以前認識的字,看看這些字還能組成哪些新的詞語?
9、我想:把這些字送回課文,一定會讀的更好,請小朋友再次自由讀課文。
10、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呢?他們讀的時候其他同學就是小評委了,你們可一定要認真聽,等一會要評評
11、那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細讀課文,感悟
1、那三個小朋友到底是怎樣畫風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可以用筆劃出你的答案。
2、隨學生回答出示有關句子:
。1)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2)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3)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4)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3、那能不能把這么多的他(她)換成小朋友的名字,說的更清楚些嗎?誰來幫忙?
4、那他們趙小藝的畫是怎樣的?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美麗的郊外,幾棵小樹被風吹斜了,還有呢?想好了嗎?想不想看看趙小藝他們的畫。你看到什么了?誰能給他配上課文的內容?(出示趙小藝、陳丹、宋濤的畫)
5、出示寫趙小藝的畫的'內容:
趙小藝眨眨眼睛,想了想,說:“我能!”只見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你從哪里知道她畫出風來了?〔板書:飄著的旗子〕為什么要畫飄著的旗子?你能讀讀寫小藝畫風的句子嗎?〔點小藝畫風的句子〕小藝第一個畫出了風,她心里會怎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6、風在飄著的旗子里,還會在哪里呢?咱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
四、寫字
1、那咱們讀了課文,想不想練習寫字,課件出示“藝、絲”。認識它們嗎?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這課還有上下結構的字嗎?打開書看看68頁的田字格,還有上下結構的字嗎?(顯、忽、)看看這兩個字上下兩部分怎么樣?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板書設計:
15、畫風
飄著的旗子
《畫風》教學反思
《畫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課文,主要講三個小學生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xiàn)在畫紙上的故事。本文貼近兒童生活,語言簡單樸實。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閱讀,在讀中理解、體驗,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例如:在教學4-8自然段時,設計問題“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呢?”學生帶著問題多樣式的讀,爭當文中小朋友。利用學生的肢體語言去感悟風的存在,找到風的影子。隨后相機指導朗讀,帶著興奮的心情,自信的口氣讀。在多次閱讀中。讓學生理解宋濤、陳丹、趙小藝動腦筋學畫風的過程。使其懂得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學會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
在拓展延伸、啟發(fā)聯(lián)想環(huán)節(jié),我把繪畫引入語文教學之中,以此激發(fā)學生領悟、延伸、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想風、說風、畫風、寫風,通過句式張潔問:“你想怎樣畫風?”先讓學生說一說,再把文章的理解想象與寫作融為一體,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事物的獨立見解,從而達到學用結合、課內課外結合。
語文教案 篇6
一、導入新課
唐宋詩詞歷來膾炙人口,今天我們將要學的《詩詞五首》,都是唐、宋兩代的名家名篇。學習時重點體會五首詩詞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礎上背誦和默寫。
二、掃除生字障礙
寥liao 霄xiao 戟ji 蘄qi 浣huan三、學習《渡荊門送別》
1、教師朗讀或聽錄音
2、《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lián)交代了什么?——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3、頷聯(lián)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
4、這一聯(lián)中有一個字用的好,找出來談談好在何處!半S”字將群山語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xiàn)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5、頸聯(lián)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談談這聯(lián)詩所描繪的`意境!霸孪嘛w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霸粕Y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
6、尾聯(lián)中的故鄉(xiāng)水是指流經故鄉(xiāng)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xiāng)水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xiāng)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xiāng),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
7、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故鄉(xiāng)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
8、齊讀,背誦這首詩
三、學習《秋詞》
1、指名朗讀
2、中國古代詠秋之作很多,但大多是以悲秋為其基調。這首《秋詞》有沒有悲秋之意?請從文中找出依據(jù)來分析!弧⒍湫纬甚r明的對比。自古人們是逢秋悲寂寞,而作者卻認為秋日比明媚美麗、萬物意新的春天更美好。開頭便奠定了樂觀明快的風格。第三句描寫的豪邁高曠的圖畫,寫鶴的矯健凌厲,奮發(fā)有為,其實也是作者高遠爽朗心情的反映。所以第四句就和白鶴一樣直達碧霄了。因此無悲秋之意。
3、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樣的情懷?——開闊的視野和樂觀的情懷。
4、寫出字面上有“秋”字的詩詞句。——“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天涼似個秋”,“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01-17
語文教案01-18
語文教案01-20
語文教案02-20
語文教案02-21
語文教案02-21
語文教案02-21
語文教案02-23
語文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