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目標是能體現(xiàn)“自我“,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動腦的能力,能積極地參與各種活動;初步感知五官,知道它們的功用以及該怎樣保護它們。小班的幼兒由于年齡的特點,活動中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他們在用自己的感官,獲得直覺體驗的基礎上,才能感知和調整自己,也就是說:活動中我們要積極地促進他們自我服務意識的發(fā)展,讓他們體驗到自己是生活中的主人,活動的主人,自己有能力認識事物,甚至改變事物。因此,豐富又真實的活動場景對他們的吸引力毫無疑問是巨大的,所以在本活動中,我們想通過創(chuàng)設活動場景,引導幼兒和老師、同伴一起,在愉快的游戲過程中獲得有益的'經驗。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積極參與,獲得愉快的感受,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2、能充分體現(xiàn)自我,能在集體面前大聲地講話。
3、懂得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客人,
4、懂得關心別人,熱愛小動物。
活動準備:
1、活動場景一:1—8號動物館內分別是小狗、小羊、小猴、小貓、狗熊、小鹿、小雞、小鴨。
2、活動場景二:各種水果、食品、蔬菜若干。 3、食品袋,動物飼料若干。音樂磁帶一盤;顒舆^程:
一、教師引題。以去動物園旅游引起幼兒的興趣
1、師: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請問小朋友們想去嗎?
幼:想去。
2、師:我們去參觀動物園需要一天的時間,中午要在外面吃喝,為了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應該帶些什么好呢?。
幼兒討論:水果(蘋果、梨、柿子等)、食品(面包、餅子等)、飲料(可口可樂、娃哈哈、雪碧等)。
3、師: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大家都要愛護它們,關心他們,請小朋友分組活動,給動物們也帶些喜歡吃的食物。
操作活動:
讓幼兒分組動手自由地為動物準備一些飼料如(草、竹葉、骨頭、小魚、蔬菜、水果等)。
二、準備好了,我們一起出發(fā)去動物園吧。
1、 師:我們去動物園路程太遠,用什么樣的交通工具最合適?
2、 幼兒討論:坐(火車、汽車、摩托車、飛機)等。
3、 師:為了統(tǒng)一我們決定集體坐火車去旅游;疖嚿先颂,我們要注意安全,帶好自己的物品,大家要互相照顧,互相關心不要單獨活動走失了。
4、 師幼:開火車出教室去旅游。
三、來到動物園。
1、師:現(xiàn)在我們已到了動物園,小朋友們可以自由地看看動物園內有幾個動物館,它們分別都有哪些動物?
幼兒自由活動,四散走動參觀動物園后討論回答(動物園內有8個動物館,1—8號動物館內分別是:小狗、小羊、小猴、小貓、狗熊、小鹿、小雞、小鴨)。
2、師:小朋友都參觀了動物園看到了一共有8個動物館,每個動物館內都有不同的動物,但有部分小朋友或許沒有看到全部的動物。現(xiàn)在我們集體組織統(tǒng)一去參觀一次。
師幼共同有秩序的從1—8號的順序邊參觀邊提問。
1)、師:分別提問每個動物館內的動物喜歡吃什么?
2)、幼兒討論回答:每個動物館內的動物喜歡吃的食物。
3)、師:把我們?yōu)樗麄儨蕚涞氖澄锔鶕?jù)它們的喜好送給它們好嗎?
2)、幼分組活動給動物們送上喜歡的食物。(小狗喜歡吃肉骨頭、小羊喜歡吃青草……等。)
四、師:我們現(xiàn)在也餓了,找個地方去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再去下一站好嗎?
幼:好! (走出動物園)
五、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操作活動,正確感知并分辨“里,外”。
2、鞏固對5以內數(shù)量的認識。
3、愿意閱讀畫面上的方位詞。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5、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里外;
2、每桌上一個小筐,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感知5以內的數(shù)量。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這兒有什么?
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只奶牛?
2、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數(shù)量。
(1)請小朋友看圖說說:奶牛在哪里?
認一認漢字:里外。
。2)觀察牧場里面和外面的奶牛,里面有幾只?外面有幾只?
(3)看圖說說:奶牛在哪里?請你給牧場里面的奶牛用圈表示,牧場外面的奶牛用三角表示。
3、操作活動,感知里外。
。1)請小朋友拿5個積塑放在桌上的小筐里面。
。2)請小朋友從小筐里面拿出2個積塑放在小筐外面(桌子上)。
根據(jù)幼兒興趣,反復練習。
4、評價活動。
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活動材料,教師和幼兒進行簡單地評價,并帶領幼兒讀一讀畫面上的漢字。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 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大家聽。
活動準備:
1. 立體“蘋果樹”(制作成粘貼式,可隨時取放“蘋果”)及蘋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實物或圖片。
2. 幼兒已對這些水果有初步的認識。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學唱歌曲。
1. 出示蘋果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討論:蘋果長在什么地方?
2. 出示立體蘋果樹,教師邊有節(jié)奏地朗誦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演示把“蘋果”一一摘下。
3. 教師邊朗誦“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活”,邊把摘下”的蘋果“送給想要的幼兒,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吃蘋果的.樣子。
4. 請個別幼兒摘“蘋果“。期于幼兒拍手念歌詞。
5. 教師范唱,幼兒跟唱。
6. 請幼兒輪流摘蘋果,教師與其余幼兒為其配唱。
二. 仿編歌曲。
1. 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這種水果長在哪里?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名稱編進歌曲中,唱給大家聽。
兒歌:紅蘋果
樹上許多紅蘋果,
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蘋果,
身體健康多快活。
兒歌:紅葡萄
樹上許多紅葡萄,
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葡萄,
身體健康多快活。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理解歌詞內容,能有力、自豪地歌唱。
知道運動能抵御寒冷。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北風爺爺”對話音頻及圖片;《北風爺爺別神氣》歌曲音頻及伴奏、“北風爺爺別神氣”圖譜。
活動過程
播放對話音頻及圖片“北風爺爺”,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冬天到了,北風爺爺可神氣了,“呼呼”地吹著冷風,小動物們都害怕地躲進了家里。但飛飛非常勇敢,他要和北風爺爺比一比。
播放歌曲音頻及圖片《北風爺爺別神氣》,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飛飛是怎么和北風爺爺比試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飛飛對北風爺爺說了什么?試試用歌詞里的`話說一說。
——他做了哪兩個動作把北風爺爺嚇跑了?
——為什么跑跑跑、跳跳跳能把北風爺爺嚇跑呢?(因為運動能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暖和,就
不怕北風爺爺了)
播放歌曲音頻、伴奏及圖譜《北風爺爺別神氣》,鼓勵幼兒有力、自豪地歌唱。
1、播放歌曲音頻及圖譜,引導幼兒跟唱歌曲。
2、播放歌曲伴奏及圖譜,鼓勵幼兒有力、自豪地演唱。
——要怎樣唱出飛飛非常勇敢的樣子?(大聲、有力地歌唱)
播放歌曲伴奏《北風爺爺別神氣》,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
——除了跑和跳,我們還可以做什么運動嚇跑北風爺爺?(走走走、爬爬爬、踢踢踢)
——試試把你們想的辦法唱出來。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
在表演區(qū),投放歌曲伴奏《北風爺爺別神氣》,引導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歌詞并表演唱。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風娃娃》,初步了解散文的內容。
2.在觀察畫面、傾聽和討論中,感知理解散文的美好情感。
3.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大膽表演。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風娃娃》的課件。
2.散文磁帶、錄音機。
3.風娃娃、小鳥、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頭飾。
活動過程:
。ㄒ唬⿴熡坠餐蕾p課件。
1.教師出示風娃娃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教師:今天有一個神奇的娃娃來到了我們小三班,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學會從畫面中獲取信息。
教師:畫面上的娃娃是誰?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教師:畫面上還有誰?小鳥在做什么?
教師:是誰幫助小鳥飛得這么快,這樣高嗎?
3.教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的第一段.
。ǘ┮龑в變豪^續(xù)觀察圖2、圖3,初步了解散文的內容,1.引導幼兒遷移觀察經驗,講述圖2、圖3的內容。
2.教師:風娃娃有幫助了誰?幫助小動物們做了什么?
。ㄈ┎シ派⑽囊魳,師幼一起完整欣賞配樂散文。
教師:風娃娃幫助了小伙伴,是這樣幫助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ㄋ模⿴熡坠餐M行表演活動。
1.教師扮演風娃娃,幼兒分別扮演小鳥、小狗、小兔和小松鼠。
2.幼兒分別將扮演小鳥、小狗、小兔和小松鼠的頭飾帶上,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集體邊講述邊進行表演。
附內容:
風娃娃風娃娃來了,她托起了小鳥的.翅膀,小鳥飛呀飛呀!
風娃娃來了,她吹動了小狗的飛車,風車轉呀轉呀!
風娃娃來了,她把小兔的風箏吹上天,小兔笑呀笑呀!
風娃娃來了,她吹動了小松鼠的小船,小船鼓起了風帆,跑呀跑呀!
風娃娃來了,大家都歡迎她!
活動反思
在這堂活動當中,由于自身心里素質不夠理想,稍微緊張,以致思路有些混亂,在教學過程中達不到理想的狀態(tài)。針對這節(jié)課,我做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導入過于倉促。
在用風車導入時,由于風車形狀是花朵,當問及小朋友這是什么東西時,小朋友說是花朵,可是我卻不承認,而偏要固執(zhí)小朋友能夠答出“風車”這個答案,還有沒能好好利用這個工具,足夠引起他們的興趣。
二、在播放PPT時,解說不夠詳細。
當我把這首散文的內容有PPT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時,對風吹動小鳥,風車,風箏,小船時應讓幼兒用吹的動作和我播放PPT一致,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幼兒理解。
三、朗讀散文不夠理想。
在教師朗讀這個過程中,忽略了旁邊兩排的小朋友,只注重與中間一排的小朋友進行互動。加上調動不起小朋友的興趣,在一起朗讀這篇散文時很不理想,在加上動作表演時,我不應該再讓小朋友一邊朗讀一邊表演,這樣對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也達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四、結束部分簡單,時間把握不好
本來后面是想要的角色表演,可是由于時間關系去掉,所以后面就略顯簡單,這堂活動也看起來單調了許多。
以上幾點便是我這堂課的反思,上完以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通過以后的學習和經驗能更加進步。
小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嘗試用鼻子判斷不一樣的味道,進一步提高了解能力
2、清楚簡易的保衛(wèi)鼻子的方式。
教學預備:
1、將香油、醋、酒、臭豆腐各自裝入瓶里,做成味道瓶。
2、有關保衛(wèi)鼻子的圖片。
教學過程:
1、啟發(fā)孩子清楚“神秘的味道瓶”。
(1)勉勵孩子用自個兒的方法判斷瓶子里的物品
師:“今日教師給孩子帶來了四樣好物品,你們猜一猜是啥?(孩子自由表達)”你是怎么樣明白的?亦能用何樣的方式明白教師給孩子帶來的是啥禮品?
(2)教育孩子不可以任意品嘗不認知的食物。要留意食物安全。
2、教孩子聞一聞味道并講出來,明白是鼻子協(xié)助我們聞見了種種味道。
請孩子用鼻子聞一聞各個瓶子,講出瓶子里的`味道。
師:剛剛有孩子提出來用鼻子聞,下方我們便試試這一個方式可不可以?幼兒教師打開瓶子聞聞,再讓孩子聞聞,讓孩子講出是啥?用相同的方式講出其余三種液體的名稱。
幼兒教師在聞的過程內演示準確聞味道的方式:打開瓶蓋,用手輕輕煽惑鼓動。
3、協(xié)助孩子清楚保衛(wèi)鼻子的方式。
(1)請孩子融合日常生活經驗說說,例如何保衛(wèi)鼻子?
師:“今日我們的鼻子協(xié)助我們聞見了形形色色的味道,叫我們明白了瓶子里裝的是啥?例如果鼻子不透氣,我們便聞不到味道啦,因此我們要好好保衛(wèi)鼻子,你明白有何好方法來保衛(wèi)我們的鼻子嗎?”
(2)圖示圖片,啟發(fā)孩子辨別對錯。
說一說圖片上的孩子保衛(wèi)鼻子的方式對不對?
總結:我們的鼻子本事非常大,既可呼吸,又可聞見許多的味道,因此我們要好好保衛(wèi)自個兒的鼻子。別往鼻子里塞物品;別用手摳鼻子;流鼻涕及時擦;嬉鬧時留意防止碰到鼻子。
教學擴展:
孩子們,叫我們一塊兒到外頭透透氣吧,叫我們的小鼻子到外頭聞聞都聞見了啥味道。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11-21
小班教案11-21
小班教案11-21
小班教案11-22
小班教案11-23
小班教案11-23
小班教案12-08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