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法制安全教育課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法制安全教育課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法制安全教育課教案1
一、談話,引入新課
1、你在哪些公共場所見過這樣的標語?(出示:請安靜、請依次排隊、請勿吸煙)
2、當你看到這些標語時你是怎樣做的?
師:我們是小學生,必須遵紀守法,我們該怎樣從遵守公共秩序做起呢?請大家一起來學習《遵守公共秩序》一課。(板書課題)
二、學文、明理、導行
1、生跟著錄音熟悉課文內容(放錄音)
思考:我們?yōu)槭裁匆袷毓仓刃颍?/p>
2、師講解告訴學生:
公共場所是我們大家共同生活、學習、工作的地方。公共秩序是人們長期生活中為適應共同生活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來的一系列的規(guī)則。人們按照這些規(guī)則辦事社會就井然有序。
3、出示(雙江小學排著整齊的隊伍到劇場看雜技表演)教師提問、學生討論:
、購哪男┑胤娇梢钥闯鏊麄冏袷毓仓刃颍
。ㄅ抨犎雸、按票入座、演出中役有走動、看演出時不亂吼叫、結束時場地上沒有瓜皮果殼)
、趧龅氖迨灏⒁淌窃鯓臃Q贊他們的?說明他們怎么樣?
、鬯麄冏袷亓斯仓刃驅ι鐣钣惺裁春锰?
。▎l(fā)學生從心情、演員完成任務的情況、劇場工作人員的態(tài)度等方面來談)
師小結: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場所里被服務者心情舒暢,服務者滿意,公共場所井然有序,展示我們自己的文明程度。
但是有些學校個別同學就不是這樣。
4、出示圖:
5(圖畫內容:小明等幾位同學在一個車站停車場里打鬧,小剛勸他別這樣做,他不聽,正在這時,一輛客車從車站開出,另一輛正要進站,小明他們不讓道,在兩輛客車間追打,司機來了個急剎車,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發(fā)生。)
問:①幾個小學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們擾亂了哪里的秩序,結果怎樣?②哪位同學的行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師小結:不遵守公共秩序害處大
板書:公共場所需要有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們正常學習、生活、工作的保證。
三、深化認識
下面這些說法正確嗎?請用事例說明理由。
1、有的同學說:“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隨隨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嗎?
2、一個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沒有關系。
師小結: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個人都必須自覺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條件。
板書:個人行為影響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從我做起
四、行為指導
1、你到過哪些公共場所?你知道這些公共場所的秩序嗎?
2、議議、做做:同學們常去公共場所,請你照例子用有關的規(guī)則提醒大家,明確有關公共場所應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車時;b.到影劇院;c.到游樂場;d.在商店
五、深入導行
生分組討論:遇到下列情況你該怎么辦,為什么要這樣做?
1、同學們在圖書室里排隊借書,你看見了一個同學沒排隊而擠進了隊伍。
2、你班某同學,在商場里亂扔果皮、紙屑,服務員批評他,他和服務員大鬧,你上前勸阻,可這位同學不聽。
師再問:當你見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為該怎樣辦?(啟發(fā)學生答出:要阻止、批評等)
六、課堂總結
師:通過今天對《遵守公共秩序》這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礎上師進一步談話:生活中有許多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實際上都同社會的主產、生活乃至每個社會成員的工作、學習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個社會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壞,這個社會的正常生產和生活也就受到極大的影響,社會風氣就會頹敗,反之如果一個社會的每個成員都學法、懂法、守法、護法,擁有一個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會就會有條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公共秩序,是我們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學們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認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小學法制安全教育課教案2
一、教學過程:
激情引趣:情境導入觀察導入:森林面積縮小,全不氣候變暖,物種迅速減少,空氣嚴重污染?人類要快快重視環(huán)境問題,保護這唯一的地球,避免無可挽回的災難。(電腦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同學們,這是宇航員在太空看地球時發(fā)出的感嘆。你們又有怎樣的感嘆呢說說你的心理話。向同學們介紹你收集的資料并談談你的感受。
1、觀察教室四周的資料。
2、展示
介紹:出示收集的有關資料,上講臺進行講解,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感受。通過設置情境和收集的材料展示,引發(fā)學習興趣和思考。交流收集的環(huán)境調查資料。我們怎么辦?
二、小組交流:
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國公民?我們是不是公民?
2、我國的公民有哪些權利和義務?找生回答。
三、出示小博士:
學生讀小博士的話:
公民是指具有一國國籍,并根據(jù)該國法律的規(guī)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公民是一個法律概念,我國憲法規(guī)定,凡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的國家,同學們年紀雖小,但也都是我國的公民。
《憲法》規(guī)定了公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受教育權等各項權利與自由,其中與同學最密切相關的是受教育的權
利和義務。
四、我們參與:
小組討論:我們怎樣才能當好國家的主人,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寫一寫。
五、展示總結:展示作業(yè)課堂評價:
1、提出評價要求:先自評,再互評。
2、張貼學生作業(yè)請學生自己進行講解、互評。
3、對作業(yè)完成情況進行評價。
4、個人評定,小組交流、選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制作獎的作品。
課題:我的國籍是中國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國籍?
2、知道作為中國國籍的公民享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3、中國國籍有什么規(guī)定?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公民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
從而加強公民意識和法治意識。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
。▽胄抡n):在座的各位,你們是公民嗎?(引出站題)
第一站我們是公民
二新授:
活動一
何為公民?
公民的含義和中國公民的含義
公民是指具有一國國籍并受該國法律保護的人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語出憲法)
。ㄓ蓪W生看書回答,并集體朗讀)
三、辨一辨
活動二
公民與人民是一樣的嗎?(學生說說,老師概括)
說一說:什么是國籍?公民是如何取得國籍的?(學生思考后作答,得出)國籍的含義以及公民取得國籍的方式
國籍是判斷一個人屬于某個國家的根據(jù)。
小學法制安全教育課教案3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1、運用電腦播放一組“因違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聞。(讓學生認識到違章的后果,使學生帶著一種無比高漲的情緒從事學習與思考,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境。同時也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2、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學生清楚是因為違章而造成的),那么你們在生活當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規(guī)和認識了哪些交通標志呢?他們的作用及意義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重點介紹這些內容。(引出本課的重點與難點,著重講述)
二、學習各種交通標志(重點、難點)
1、請學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種標志卡片,在課堂上展示、介紹,并說出這些標志所代表的意義、作用。
、呕ハ嘞蛲澜榻B。
、迫鄬W生自由交流。
、钦垖W生學生到講臺上介紹。
注:這樣使學生在有效的.空間上自由交流,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同時感性上有了一些認識,使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顯得輕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學生加深認識。
2、學習日記。
(1)出示討論題:
a.根據(jù)劉巖日記的內容,找出并確認她在日記中,所提到的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
b.說一說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各自的作用。
(2)展示考察日記。(聲、形、動畫同時展示)
。3)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分小組討論。
(4)集體交流(邊交流,電腦一邊展示日記中提到的各種交通信號、標志、標線及其作用)
3、觸類旁通學習其它的交通標志。
。1)電腦展示各種交通標志。
。2)有的電腦展示,有的請同學說后再展示。
。3)引入: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是為了保證車輛和行人的安全。我們要不要聽他們指揮呢?(回答要),但我們還要聽誰指揮?(交通警察、同時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圖片)
4、小結: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聽從交通警察的指揮,一要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和識記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的圖案,理解它們代表的意義,按照它們的要求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車輛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則,我們的生命財產才能得到保證,交通才會有秩序。
5、引言:為了保證交通安全,除了上邊這些必要交通技術措施外,國家還用法律的形式,制定了一些強制性的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的全稱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簡稱“交通法規(guī)”。
三、學習“交通法規(guī)”一段文章。
1、指導學生閱讀后,告訴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是國家于1988年8月1日施行的,是全國統(tǒng)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規(guī)。它不僅是小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所要求的,而且對公民都具有約束力。法規(guī)的內容十分全面和詳細,在這里我們僅就與我們有關的部分摘錄,供同學們了解和學習。
2、叫學生邊讀邊議。
(1)國家為什么要制定這些法律條款?
。2)制定這些條款對我們有什么好處?不這樣做會產生什么后果?
讓學生要據(jù)親身體驗,或者聽到、看到的事例,踴躍發(fā)言,暢談制定這些條例的道理。
3、利用電腦展示插圖,啟發(fā)學生說出每幅圖的內容,使他們懂得哪些行為是應該學習和遵守的。
四、模似從學校到書店的活動,其中設置了許多“關卡”,讓學生實踐。
五、總結:
通過“注意交通安全”一課的學習,使我們又學到了許多有用的知識。我們不僅認識了交通標志,而且還能從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規(guī)的意義。交通安全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大事情。為了他人和自己的安全,我們一刻也不能忽視。我們不僅自己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還要向家長和你熟悉的人進行宣傳,使大家共同來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邊播放音樂)
小學法制安全教育課教案4
一、導言:
保護未成年人雖然是全社會的責任,但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部門只是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了必要條件。要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避免身心傷害,還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過程:
1.出示案例:
案例:學生袁帥遭綁架后,機智與歹徒周旋,最后得以逃生。并協(xié)助公安機關將歹徒抓獲。
2、討論案例:
青少年年齡小,身單力薄,在面對身高力大,用心險惡的犯罪分子,不僅要勇敢斗爭,更要強調善于斗爭。要依靠自己的聰明智慧,機智巧妙地戰(zhàn)勝敵人,保護自己。否則,單憑勇敢,魯莽從事,硬拼硬干,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傷害。所以,“智勇雙全”,才是預防和對付侵害的正確原則。
3.怎樣預防侵害
學會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自身的安全,盡量減少所受的損害,不要輕易付出生命的代價,不要錯過任何逃生的機會,更不能放棄求生的信念。這就要求當事人應當按照環(huán)境的變化,沉著應對,設法周旋,冷靜處理,從而達到保護自身的目的。
預防侵害的手段和方法:
。1)義正辭嚴,當場制止。
。2)處于險境,緊急求援。
。3)虛張聲勢,巧妙周旋。
(4)主動避開,脫離危險。
。5)訴諸法律,報告公安。
。6)心明眼亮,記勞特點。
。7)堂堂正正,不貪不沾。
(8)遵紀守法,消除隱患。
教學反思: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案例分析,學生懂得了作為未成年人,當自己身心或生命受到威脅時,應該如何去面對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與歹徒周旋,以保護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