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1、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數(shù)量為3的物體,并說出總數(shù)。
2、學習按3的點卡匹配相應的'實物,給數(shù)量為3的圖片匹配相應的點卡。
準備:
1、貼絨圖片,1只雞、2只兔、3只青蛙。
2、每個幼兒3的點卡1張,熊貓頭飾1個。
3、地上畫有圓圈若干,圈內(nèi)分別標有1、2、3個圓點。
活動與指導:
1、請3個幼兒站在前面,教師問幼兒,有幾個小朋友站在前面?請一個幼兒上前來與其他幼兒一起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2、出示貼絨卡片問幼兒:卡片上有什么?它們各有多少?幼兒說出總數(shù)后,讓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以驗證答案,然后在這些卡片旁邊貼上相應的點卡。
3、在每組的桌子上放一堆玩具,玩具中至少有3 件顏色相同或形狀相同,讓幼兒將它們拿出來,在旁邊放上點卡。
4、游戲:熊貓找家。教師告訴幼兒,這些圓圈是熊貓的家,有幾個圓點的圈就住幾只熊貓,音樂響,熊貓自由活動,音樂停,各個“熊貓”趕緊去找家。1、2、3個圓點的圈分別站1、2、3個幼兒,教師要檢查幼兒站對了沒有。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云,展開想象力。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結合各種氣候以及不同的時候觀察云。
活動過程:
1、在不同的時間段觀察云。
(1)在晴天多云的時候,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云。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云,教師可以用這樣的提問來啟發(fā)幼兒:小朋友你看這朵云像什么?云彩真美呀,仔細看看它是不是在移動呀?
(2)在太陽西斜的下午再帶幼兒到戶外觀察云,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云,也請幼兒用自己知道的顏色來形容云,教師啟發(fā)幼兒和早晨看到的云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樣?
2、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觀察云。
(1)在大雨來臨之前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觀察云,看一看云的顏色變成什么樣下?告訴幼兒這是“烏云”。
(2)在下雨的過程中在室內(nèi)觀察云的變化(烏云慢慢散盡了)
(3)下完雨后看看天空變成什么樣子。
3、教師給幼兒講故事“云是什么?”
附故事:
云是什么
從前有一只麻雀,非常喜歡聽媽媽講故事,麻雀媽媽特別愛講云里的'故事,什么五彩云里有一座仙人住的仙宮,仙宮里面住著許多仙女,小麻雀可愛聽了。
小麻雀經(jīng)常望著云發(fā)呆,希望有一天也能到云里和小仙女做伴。
小麻雀慢慢長大了。有一天,它看見一朵非常美麗的云,就拼命地追著飛去。飛呀,飛呀,不知飛了多久,也不知飛了多高,彩云終于被小麻雀追上了。啊!就像遇上了迷霧,小麻雀連方向也看不清了,哪兒有仙宮和仙女呀。小麻雀覺得太累了。它想在云彩上歇歇腳,可是它剛剛停止扇動翅膀,就一頭栽了下來幸好被一棵大樹給托住了。
小麻雀回到家里,把事情的經(jīng)過告訴了媽媽,媽媽笑了!吧岛⒆,你怎么把故事當真了呢,天上沒有仙女,云只不過是一團水氣。”
活動反思:
《綱要》中強調(diào),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經(jīng)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我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和孩子共同討論、探索、體驗。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1、初步感知物體的重量,知道物體有輕重之分。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體輕重。
活動準備1、ppt課件:天平的介紹
2、一筐實物(紙球、積木、鐵片、雪花片棉花、積木、玻璃球等)。
活動過程
一、感知輕重1、出示兩個沙袋
大小相同,一個輕(棉花),一個重(豆子)
引導幼兒觀察并猜一猜,哪個重?哪個輕?
2、請個別幼兒上來掂一掂,再說說,哪個沙袋重?哪個沙袋輕?
讓幼兒摸一摸,掂一掂,正確感知棉花和豆子的輕重。
二、初步認識天平
1.課件演示
告訴幼兒天平器是衡量兩個物體輕重的一種工具。
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想一想:哪個重?哪個輕?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觀察天平的變化1、讓幼兒觀察天平的變化,并說說:天平有什么變化?
天平翹起的一邊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邊雙表示什么?
幫助幼兒正確地認識物體的輕重。
2、看圖分辨輕重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什么?想一想:哪個重?哪個輕?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比較體輕重請幼兒每次拿兩上筐中的實物玩一玩,掂一掂,感知兩物體的重量,說一說:××輕,××重。
五、評價鼓勵幼兒大膽地說說自己同時玩了哪兩樣東西,哪個重?哪個輕?
提高幼兒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小班教案 篇4
目標
1.感知柔軟、堅硬、光滑、粗糙的感覺。
2.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覺。
準備
1.一個紙盒,上面挖一個小洞(大小能保證幼兒把手伸進里面并能從里面拿出東西)。
2.紙盒內(nèi)放入海綿玩具、玻璃球、布娃娃、板刷等物,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基本相等。
過程
1.猜猜寶貝。
——教師出示神奇的百寶箱。這是一個神奇百寶箱,里面有許多寶貝,請你們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怎么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寶貝呢?
2.摸摸百寶箱。
——鼓勵幼兒上來摸一摸,并告訴大家自己摸到的寶貝可能是什么,摸上去的感覺怎么樣。
——把這個寶貝拿出來讓別的幼兒摸一摸,看一看。
——這是一件什么寶貝?有什么用?
——請幼兒玩一玩自己摸到的寶貝,想出多種玩的方法。
——鼓勵幼兒互相交換觀察各自摸到的物品,感知它們的特點。
建議
1.百寶箱內(nèi)的`物品盡可能是多種質(zhì)地的,且數(shù)量要多。
2.幼兒摸寶貝時不能看,待說出自己的感覺并猜想是什么后,方能拿出來驗證。
活動反思
整節(jié)課幼兒始終保持著積極地學習態(tài)度,對提供的各種材料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都爭著去摸一摸、說一說,活動內(nèi)容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使幼兒在知識的積累與情感的體驗得到雙重發(fā)展。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學說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2、認真觀察圖片,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故事中的同伴相互接納,相互喜歡的情感。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會在地上滾。
物質(zhì)準備:多媒體課件、背心、教具(桃子、青蟲、青菜、魚)。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上幼兒園嗎?小動物們也喜歡上幼兒園,看(房子圖)這就是漂亮的動物幼兒園。(大象出)這是大象老師。我們來和大象老師打招呼!
1、觀看PPT2,知道三個小動物的特征。
幼兒園里還有很多小朋友呢,我們一起看一看他們是誰?(逐一出示小雞,小兔,小貓的剪影)
。ㄐ⊥米樱┬⊥米娱L得長耳朵被你發(fā)現(xiàn)了!我們把小兔請出來吧!小兔小兔,蹦蹦跳。來我們一起來,小兔小兔蹦蹦跳,小兔小兔蹦蹦跳,看,還有誰呢?你怎么知道他是小貓的?那把小貓請出來吧!小貓小貓(動作)喵喵喵。
旁邊會是那個小動物呢?(鴨,我是小鴨的.好朋友尖尖嘴巴,嘰嘰嘰,我是誰呀?)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哦,原來是小雞啊,小雞小雞嘰嘰嘰,把你們的尖嘴巴拿出來,小雞小雞嘰嘰嘰。
2、觀看PPT3,認識刺猬。
提問:有一天,幼兒園來了一位新同學,你們看他是誰呢?”(出示刺猬圖片)
小動物們都不喜歡小刺猬,為什么呢?(<丑>你是這么樣的?還有不同的嗎?還有誰想說?<刺>對的,小刺猬的刺可多了!<尖>像針一樣。<長>長長的這個就叫刺)
過渡語:幼兒園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看圖講述故事內(nèi)容。
。ㄒ唬┲v述故事前半段。
1、(出示PPT)你們聽見小雞說什么了?他是怎么說的?還說了什么?那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2、小雞心里很擔心,所以拒絕了小刺猬。大象老師又讓他坐到小兔的旁邊,小兔會對小刺猬說什么呢?(出示兔子圖,讓幼兒仔細觀察)看小兔子的手怎么做的?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3、小雞和小兔都不愿意坐在小刺猬的旁邊,此時,小刺猬心里會怎么想呢?他是什么感覺呢?
總結:對呀,你看他低著頭,傷心極了。
提問:喲,大象老師來了,他安慰小刺猬“小刺猬,別傷難過,你的刺有時候還很有用呢!”
你們覺得小刺猬的刺有什么用處呢?(幼兒自由猜測)
過渡語:小刺猬的刺到底有什么用處呢?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許多許多刺》
。ǘ┩暾蕾p故事。
1、提問:小刺猬的刺到底有什么用呢?
2、看PPT5,問:小刺猬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幼兒自由講述)小刺猬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把青菜、小魚、青蟲全放在地上,咕嚕咕嚕,一滾,所有的東西就全到他的背上了。小刺猬的刺用處可真大呀!)
3、幼兒扮演小刺猬。
問:小刺猬,你是怎么做的?誰愿意來學一學小刺猬的?
小結:這是一只愛幫助別人的小刺猬,你們喜歡他嗎?
三、角色扮演,結束活動
導語:小動物們玩的真開心。∏,是誰來了?(猴子)他們手上的東西太多了,你們愿意幫忙嗎?(幼兒自由講述)
你們想的辦法可真好!那我們一起來吧。L~)
總結:小刺猬們,快到這里來。你身上有一只大青蟲呢,這是幫誰拿的?你真棒!你身上有個桃子呢!是幫哪個動物拿的啊?你真厲害!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現(xiàn)在我們和大象老師一起去郊游吧!
[附帶此故事課件,歡迎查看預覽!]
小班教案 篇6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我會滑滑梯
娃娃班開學初安全教案:我會滑滑梯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2.幫助幼兒懂得用不正確方法玩滑梯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重難點:幼兒學會正確的玩滑滑梯,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小兔頭飾若干,照相機。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方式引出主題
師:寶寶們都喜歡滑滑梯吧!
2、給每個孩子戴上小兔寶寶頭飾,老師戴上兔媽媽的頭飾。
兔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小兔們,媽媽帶你們出去玩。”
3、向幼兒介紹滑梯及其玩法。
師:我們怎么樣玩滑滑梯呢?請幾名幼兒滑一下。(:糾正幼兒玩滑梯時的不正確姿勢。老師正確示范然后再請幼兒示范。)
4、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玩滑梯
師:玩滑梯人多時要先排好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擁擠推拉。從樓梯這邊上去兩手扶好了,一層層地往上爬。眼睛看好樓梯,爬到頂,坐穩(wěn)后,兩手扶著滑梯兩邊,兩條腿并攏,再滑下來。如果不這樣好好玩滑梯,做不正確的動作,就會發(fā)生危險。
5、幼兒練習玩滑梯,教師指導幼兒按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1)兔媽媽:"剛才我們看了兔媽媽滑滑梯,你們會不會象它們那樣玩?"
(2)兔媽媽:"孩子們,你們想不想再玩一遍?這次,你們玩的時候,媽媽給你們每個拍張照,看誰滑的.好。"(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動作,鼓勵幼兒用正確的方法玩滑梯。)
四、結束活動:
讓幼兒自由玩滑梯,老師巡回觀察,注意小兔寶寶們的安全。
活動反思:
娃娃班的幼兒由于年齡小,下學期新生人數(shù)多,在開學初心情不穩(wěn)定,會大哭大鬧,所以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安排了滑滑梯的安全教育,一方面可以穩(wěn)定幼兒情緒,一方面可以進行安全教育,達到安全與游戲的結合。上完這節(jié)安全課,幼兒大部分都知道怎樣有序安全的滑滑梯。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蔬菜,感受蔬菜的長短、大小、粗細等形狀特征,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排序。
2、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3、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shù)脑~匯進行描述。
4、對xx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準備: 1、新鮮蔬菜若干:各種蘿卜5只,長短不一的黃瓜4根,大小不一的番茄3只,粗細長短不一的茄子2根,青椒1只,蔬菜分別放在小布袋里;相應的蔬菜圖片,數(shù)字卡片:1-5。
2、用硬紙做一個青菜老人。
活動過程: 一、青菜奶奶的客人。
。、青菜奶奶要過生日。
。1)出示紙制青菜。
。2)師:這是什么?(青菜)這是青菜奶奶還是青菜寶寶?(青菜奶奶)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戴著老花眼鏡、有皺紋)(3)小結:是啊。青菜奶奶今天要過生日了。她要請客,客人在小布袋里,你摸摸,聞聞,猜猜青菜奶奶請了哪些客人?
(4)引導幼兒聞一聞、摸一摸、猜一猜。
。5)師:請你把布袋里的小客人請出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6)小結:今天,青菜奶奶請的客人有蘿卜寶寶、番茄寶寶、黃瓜寶寶、茄子寶寶。(邊說邊出示相對應的蔬菜圖片)這些寶寶有的是長長的,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紅的,有的是綠的,有的是紫的,還有的是白白的,有的.摸上去很光滑,有的有點粗糙。這些寶寶和青菜奶奶合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蔬菜,蔬菜的營養(yǎng)可多啦。
2、"小客人"來排隊。
。1)師:現(xiàn)在請這些小客人來排好隊,整整齊齊的到青菜奶奶家去好嗎?你覺得該誰排在第一個呢?為什么?
。2)師:我們來數(shù)數(shù),有幾只番茄寶寶?這里有一些數(shù)字卡片,它們都是誰?誰會把它們送給蔬菜寶寶?
(3)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排隊。
師:現(xiàn)在誰來動一動腦筋,把這些寶寶從最少的開始排隊,誰應該排在第一位?如果最多的排在第一位該怎么排呢?誰來試一試?
二、去青菜奶奶家1、師:小客人排好隊真神氣!我們一起去青菜奶奶家,可是門關著,青菜奶奶的眼睛不好,她看不清你是誰,怎么辦?青菜奶奶的耳朵也不好,聽不清,怎么辦?
2、師:好,我們?nèi)デ嗖四棠碳伊恕?/p>
3、師:青菜奶奶家到了,誰先去敲敲門?
。ń處煱缜嗖四棠蹋赫l呀?你是什么樣的黃瓜寶寶?好,請進請進。)三、和青菜奶奶過生日1、為青菜奶奶唱生日歌。
師:青菜奶奶請我們吃蛋糕啦,我們?yōu)榍嗖四棠坛崭。(在青菜奶奶家坐下,孩子唱《生日歌》?、分生日蛋糕。
師:青菜奶奶的蛋糕誰想吃?一個蛋糕給誰吃?老師來分蛋糕,我們這里有15個寶寶,加上老師和青菜奶奶一共是17個人,那我們應該把蛋糕分成幾塊?(17塊)3、吃蛋糕。
(1)師:第一塊蛋糕給誰吃?
。2)提醒幼兒關注他人:看看你的朋友有蛋糕了嗎?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以青菜奶奶過生日為主要情節(jié),引出整個活動。一開始是請出青菜奶奶的客人,通過摸一摸、聞一聞、猜一猜,認識幾種常見蔬菜,接下來是是排隊,引導幼兒學會按照數(shù)量的多少排序,最后是通過為青菜奶奶過生日、唱生日快樂歌、分吃生日蛋糕,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樂意和別人分享快樂。
活動的難度是感受蔬菜的形狀、顏色等特征并按數(shù)量的多少排序;顒拥谝画h(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猜一猜的方式請出青菜奶奶的客人,由于要把所有的蔬菜(20多個)都摸出來,所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時間沒有掌握好,用時太多;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小客人排隊去青菜奶奶家,主要是讓幼兒根據(jù)各種蔬菜的多少來排序,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上課時幼兒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難度有點高;下面一環(huán)節(jié)是通過敲門到青菜奶奶請你進去,只要是讓幼兒說出各種蔬菜的特征,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表現(xiàn)的都不錯,都能說出蔬菜的一些主要特征;最后一環(huán)節(jié)唱生日歌、分蛋糕和吃蛋糕,在這里我稍稍做了改動,問幼兒生日時除了唱生日歌以外,還要做什么,幼兒回答吃蛋糕,因為沒有蛋糕,所以讓幼兒吃蛋糕要怎么分時,幼兒的回答是各抒己見,但是沒有幼兒能回答出要每人一份,這里對幼兒來說難度也很大;總之,整個活動下來,覺得自己準備的很不充分。由于要上的是科學課,很多老教師聽下來覺得很亂,不像科學課,所以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于是我對這一節(jié)課進行了修改。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集中注意傾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
2.體驗故事主人公失去小貓和得到小貓時的心情,產(chǎn)生喜歡小貓的情感。
3.能簡單復述故事內(nèi)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PPT(與故事匹配的);《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師:你喜歡小貓嗎?誰來說說你喜歡什么樣的小貓?
你家有小貓嗎?有一個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卡羅爾,她非常想要一只小貓,那么,她后來有沒有得到小貓呢?我們來聽聽故事吧。
二、教師出示掛圖,分段講述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開始到“什么樣的都有!
師:第一只貓是什么樣子的?叫什么名字?
師:你的小耳朵真靈!這是一只顏色一塊白、一塊黑的花貓。那它叫什么名字?
師:對,她叫伯洛。
師:第二只貓是什么樣子的?叔叔是怎么送貓的?
教師講述故事“打這以后”至結束。
師:這些小貓在卡羅爾家里干什么?
為什么要把這些貓送走?
送走貓的時候,卡羅爾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最后卡羅爾還有貓嗎?它是誰?它為什么沒被送走?
卡羅爾看到伯洛時,心情是怎么樣的?伯洛呢?你喜歡伯洛嗎?為什么?
三、幼兒閱讀。
幼兒閱讀《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第21~26頁“卡羅爾和她的小貓”一邊聽教師講述故事。
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第24頁畫面上有幾只可愛的貓,說說它們長得什么樣,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根據(jù)《小朋友的書》上的圖畫嘗試講述故事。
反思:
第一: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給他們足夠的創(chuàng)造空間。每個孩子已積累了一定的閱讀經(jīng)驗,他們能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我們應放手讓孩子去探究。
第二:尊重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留給孩子想象的空間。如片段二中孩子提出第一個問題后許多幼兒充滿想象力、充滿情趣的回答,這是孩子有趣的思維,我們要充分鼓勵和肯定。
第三:樹立參與意識,營造寬松探究的空間。我們要尊重孩子根據(jù)現(xiàn)有的生活經(jīng)驗對文本的理解,同時自身也要積極參與進課堂,與孩子的思維同步進。
小班教案 篇9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在紙上進行印畫,培養(yǎng)幼兒對印章畫的興趣。
2、體驗美術活動中的`美感和快樂感。
準備:
1、胡蘿卜印章、紅、黃、藍顏料若干
2、盤子若干、范畫一張,幼兒操作紙人手一份
過程:
教師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一、“以洋娃娃在哭”引出漂亮的花手絹(出示范畫)
二、教師示范畫手絹的制作方法
教師示范講解(重點強調(diào)所蘸顏料的量和印畫的方法、力度)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 重點提醒幼兒在蘸顏料時要適度,不要太多或太少,用力、方法到位
2、 注意衛(wèi)生,強調(diào)一個印章印過一種顏料后,不可以再去蘸其它顏色。
3、盡量多印,使畫面色彩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