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案(共20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在反復朗讀課文中,讀出精衛(wèi)的勇敢堅定和大海憤怒的語氣。
2、使學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勇敢,懂得精衛(wèi)的行為就是勇敢的行為。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精衛(wèi)填!穭赢嬕曨l欣賞中,感受精衛(wèi)填海的悲壯。
2、反復朗讀課文,結(jié)合文意進一步感知主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學習精衛(wèi)那種永不放棄、不屈不撓的精神。
教學重點:
熟練朗讀故事,從中體會精衛(wèi)的勇敢堅定和大海憤怒。
教學難點:
知道怎樣的行為是勇敢的行為,并培養(yǎng)學生做事永不放棄、不屈不撓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有關《精衛(wèi)填!返膭赢嬈跋嚓P故事資料。
教學過程:
一、看動畫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蝿赢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看看動畫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師:誰能來說說故事片講的什么呢?(生:一只小鳥嘴里叼著樹枝,準備把它扔到海里。或大海在咆哮著。)
師:它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精衛(wèi)填!愤@則故事,從中找出答案吧![板書課題:精衛(wèi)填海]
二、經(jīng)典回放——品讀感悟
1、課件出示短文,同步播放配樂朗讀,學生認真聽。
2、學生自讀故事,注意讀準字音,將短文讀通順。結(jié)合注釋理解故事的大意。
3、小組同學交流感悟,說一說故事中的精衛(wèi)是怎樣的.一只鳥?(執(zhí)著、不屈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
4、結(jié)合理解再次朗讀故事,進一步感知故事所傳達的精神。說說自己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三、溫馨點擊——欣賞影片,感受精衛(wèi)的勇敢堅定
1、生讀“溫馨點擊”的內(nèi)容。(多么執(zhí)著的精衛(wèi)鳥啊!她明明知道大海無邊無際,很難填平,但為了不再讓其他的人葬身大海,她從沒想過放棄自己的填海計劃。她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佩。
2、播放動畫視頻,讓學生在觀看中進一步感悟精衛(wèi)的精神。(不屈不撓、永不放棄、做事執(zhí)著。)
四、活動廣角——我說我做
1、讀詩文《精衛(wèi)填!,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把這個故事講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看誰講得生動感人。
2、多少年過去了,精衛(wèi)鳥還在為自己的填海大業(yè)奔忙。你想對精衛(wèi)鳥說句什么話?學生討論交流。
3、用你手中的畫筆畫一畫文中所刻畫的主人翁。
4、歷史上還有許多神話故事,你讀了哪些故事?試著講一講。
5、集體交流,開個故事會。
五、成長袋——快樂評價
1、讀要求,看是否達到了要求,同桌之間互評。
2、把自己畫得精衛(wèi)鳥展示給大家看看,讓同學們欣賞評價。
六、課堂收獲
這節(jié)課你學得快樂嗎?你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七、板書設計
3、《山海經(jīng)》——《精衛(wèi)填!
神話故事:幻想,以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
精衛(wèi)鳥:不屈不撓、堅定勇敢
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保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玻私忪F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和過程,以及霧凇奇異景象,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常ぐl(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重點:體會霧凇的美麗奇觀,弄清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難點:弄清霧凇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步學習了第22課——霧凇。說說看,霧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指名交流)
過渡:霧凇到底有多美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精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保焖匍喿x第一小節(jié),思考這一小節(jié)主要講了什么?(指名交流)
板書并解釋:奇觀——奇異的景象
2.從哪里看出來霧凇是奇觀?
、凫F凇很美(哪寫詞語可以看出來?潔白晶瑩銀光閃爍)
、陟F凇很壯觀(從哪看出來?十里長堤綴滿)(相機指導:霧凇是在哪里出現(xiàn)的呢?十里長堤。這詞語說明霧凇——壯觀。)
板書:潔白晶瑩銀光閃爍十里長堤綴滿
。常瑢W們想看看這美麗壯觀的霧凇嗎?
出示霧凇圖片,相機講解。
。矗丝蹋阕钕胝f什么?(指名交流)
。担阆矚g它嗎?能帶著你喜愛的感情讀一讀嗎?(指名交流,學生評價。你能像他讀得一樣好嗎?或者你能讀得比他好嗎?)
。叮屛覀冊賮砥肺灰幌逻@美麗的北國風光。R讀第一自然段)
。罚@樣的景象真是太美了,難怪人們要把它稱為——奇觀。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保戏接徐F凇嗎?(沒有)此時你最大的疑問是什么?(指名交流,學生提問)
。玻隳茉谖闹心睦镎页龃鸢改兀浚ǖ冢补(jié))
3.指名讀第2節(jié)。誰來說說看,答案在哪里?(指名交流)
4.霧凇成因:(板書:成因)
、亠柡偷.水汽——吉林有過于飽和的水汽嗎?從哪里看出來?
a.從當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間……彌漫著陣陣霧氣。
b.每當夜幕降臨……十里長堤。
板書:水汽
②遇冷凝結(jié):吉林溫度如何?能零下30攝氏度。
板書:遇冷凝結(jié)
。担阕钕矚g第二自然段中的哪寫句子?能給我們讀一讀嗎?
a.樹木被霧氣淹沒了,漸漸地,……模糊了。
b.這蒸騰的武器,慢慢地、輕輕地、……鍍上了白銀。
生讀。評價。指導體會“漸漸地、慢慢地、輕輕地等詞語”。
6.就這樣,霧氣一層又一層地給松針、柳枝鍍上了白銀。最初像(引讀)——銀線,逐漸變成——銀條,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
。罚屛覀冊賮碜x一讀第二節(jié),用心記住霧凇形成的過程。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
。保雇韥砼R,十里長堤上本來還是一片黑森森的林木,只不過一夜,就變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玉樹瓊枝!
實在讓人稱奇。(出示多媒體)請同學們仔細觀賞,選一個鏡頭,用幾句話描繪一下。(指名交流,評價)
。玻粗@千姿百態(tài)的玉樹瓊枝,此時此刻,你最想用哪句話表達自己的感受?(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呀。┠憷斫膺@句詩的意思嗎?(指名交流)你來讀一讀它。從你讀的過程當中,老師感受到了你的感嘆!
。常l能用贊嘆之情讀好第三節(jié)?(生讀)
。矗屛覀円黄鹇皆谒苫ń希惺芤幌逻@如詩如畫的美景,齊讀第三小節(jié)。
五、拓展
。保F(xiàn)在,你就是一名導游,要向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全世界的游客介紹吳淞,你打算講哪寫內(nèi)容?(景象、成因)
。玻认蚰愕耐澜榻B。再到前面來交流。(兩三名)
六、作業(yè)
。保痴b這篇課文。
2.向同學或親朋好友介紹一處你游覽過的自然風光,講清楚它的特色。
板書設計:
美麗潔白晶瑩銀光閃爍
奇觀壯觀十里長堤綴滿
22.霧凇
成因水汽——遇冷——凝結(jié)
四年級語文教案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表現(xiàn)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新詞,了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內(nèi)容,并能對課文的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德育目標:學習烏塔為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zhì)。思考作為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自主能力?
4、創(chuàng)新目標:引導學生自學,自己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查找有關歐洲國家和城市的資料;教師制作教學幻燈片。
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fā)、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fā)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信的'優(yōu)良品質(zhì)。
。ǘ⿲W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匯報交流。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fā)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烏塔》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大概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全文。(激發(fā)興趣)
2、學生回顧內(nèi)容,提出疑難,展示自學;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創(chuàng)設條件
1、置疑: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游歐洲,確實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請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小組學習,談一談烏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點?
2、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ㄖ比胫黝},引起學生思考、討論,并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上,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鍛煉。)
三、組織研究
1、激情:烏塔和中國小學生不同在哪里,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你贊成哪一種教育教學方法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愿結(jié)組,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分組討論:
。1)烏塔的說法和做法好不好?我們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2)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qū)別?怎樣才算自立?
(3)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fā),受到了什么啟示?
2、得出結(jié)論,達成共識。板書:長出獨立的翅膀。
3、小結(jié),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a、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b、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c、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jīng)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深入研究課文內(nèi)容,擴大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同時,學生廣泛地查詢資料,學習知識,流利地表達,這樣,不僅涉入了知識,又鍛煉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四、反思小結(jié)
1、本篇課文學完了,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請同學們朗讀課文。
五、布置實踐作業(yè):(任選兩題)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回想自己游玩過哪些地方,請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或?qū)懺,或(qū)懳,或畫文并茂,把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寫下來。然后展示給同學們看。
四年級語文教案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和背誦對子,能夠讀準韻腳,讀出節(jié)奏。
2、理解短文內(nèi)容,了解作者敘述的順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
了解短文敘述的順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一個單元的學習已經(jīng)結(jié)束了,現(xiàn)在我們開始積累運用的學習。(教師板書課題)
二、讀讀背背
1、請大家看看今天讀讀背背的內(nèi)容是什么?(出示讀讀背背的內(nèi)容)請你們讀一讀,看看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
2、學生發(fā)言,互相交流。
3、教師總結(jié):同學們說的都很好,這些句子有個名字叫做對子。它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來看每組的前兩對對子:
來對往,去對回。
潮漲落,月盈虧。
來—往,漲—落都是意思相反的詞。
每組的后三對呢?
雨雪對風雷,松梢對竹葉,草舍對柴扉。
暮色對朝暉,窗前鶯共語,簾外燕雙飛。
雨雪—風雷,草舍—柴扉是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詞,而暮色—朝暉,窗前—簾外是意思相反或相對的詞語進行配對。
4、指導朗讀:對子讀起來朗朗上口,非常有節(jié)奏感。請大家試著在相對的詞語處停頓,讀出對子的節(jié)奏。
5、背誦:請大家熟讀這兩組對子,看看誰最先把它們背下來。
三、閱讀
1、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日本作家清少納言的一篇短文──《四季的美》。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請大家讀一讀,想一想,文章描寫了四季中哪些美麗的景物。
2、學生自讀課文,進行匯報。
3、作者認為每個季節(jié)什么時候、什么景物最美?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春──早晨的朝霞
夏──螢火翩飛的夜晚
秋──烏鴉歸窠、大雁齊飛的'黃昏
冬──落雪的早晨
4、根據(jù)你平時的觀察和體會,你認為哪個季節(jié)最美呢?
5、請大家再讀課文,想一想,這篇短文的敘述順序有什么特點?可以小組討論后發(fā)言。
6、教師總結(jié):短文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來寫的,每一個季節(jié)一個自然段,四個自然段并列,每個自然段都是先總寫結(jié)論,后分寫原因。
7、同我們學過的課文相比,比如同《高大的皂莢樹》相比,兩篇文章的敘述順序有什么不同呢?
8、同學發(fā)言,教師總結(jié):兩篇文章雖然同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順序來寫的,但是《高大的皂莢樹》一文是針對皂莢樹一種景物來寫的,而本文是寫了四季的不同景物。
四、擴展
你認為哪個季節(jié)的什么景物最美呢?請仿照《四季的美》寫成一段短文。
【板書】
積累·運用四
四季的美
春──早晨的朝霞夏──螢火翩飛的夜晚
秋──烏鴉歸窠、大雁齊飛的黃昏冬──落雪的早晨
并列先總后分
第二課時
怎樣保護周圍的環(huán)境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并把這種意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
2、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3、能組織好語言,有針對性的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清潔、美麗、舒適的環(huán)境里生活,卻不是每個人都在為美麗的生活環(huán)境而努力。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面臨著很多問題,那么,你想知道我們都面臨著哪些問題嗎?今天,老師先請大家認識一下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二、教學新課
1、出示錄像:《認識我們的環(huán)境》
2、教師:通過這段錄像,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了我們的環(huán)境,那么,你能具體地說說你都看到了哪些現(xiàn)象嗎?
3、同學自由發(fā)言。
4、老師:是的,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因為處在這個環(huán)境中的人對環(huán)境保護重視程度的不同,所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也不一樣。那么,針對你們剛才說,我們選出幾個急待解決的、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想一想,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護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
5、小組討論、交流。
6、學生推選發(fā)言,大家護評?茨膫小組把情況說得最清楚,提出的建議最可行。
三、拓展活動
從學生提出的最可行的建議中選出一個,開展一次環(huán);顒印
【板書】
怎樣保護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
一、認識我們的環(huán)境
二、周圍現(xiàn)象:垃圾污水噪音
三、怎樣保護:
四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練習寫好6個漢字。
2、誦讀古詩,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其中的詩情畫意。
3、積累與夜有關的古詩。
教學重點
誦讀古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相關的音像資料。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第一課時
《暮江吟》
一、音畫時尚導入。
1、教師播放兩段風格不同的樂曲,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然后根據(jù)畫面的意境聯(lián)想詩歌。
2、指名回答,相機背誦有關的古詩。
3、導入、板題。
4、讀題,認“暮”字,學寫“暮”“吟”兩個字。
5、理解題意。
二、初讀感知。
1、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1)將這首詩讀給同桌聽,要求讀準、讀通。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3)將自學中不懂的地方標出來或?qū)懴聛怼?/p>
2、學生按要求學習課文。
3、匯報。
。1)指名讀文,齊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3)質(zhì)疑。
三、品讀悟詩境。
1、聽配樂朗誦,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
2、交流匯報,相機找出相關的`詩句并誦讀。
3、你認為哪些詩句寫得好?好在哪兒?(相機理解“一道殘陽鋪水中”的“鋪”的妙處。)
4、畫一畫詩歌(選前兩句或后兩句)表現(xiàn)的意境。
5、練讀,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7、賽讀、評議。
8、練習背誦。
四、作業(yè):
1、背誦《暮江吟》。
2、把你喜歡的詩句抄寫下來,有興趣的可以用毛筆寫一寫。
3、讀讀背背與夜晚有關的其他古詩。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暮江吟》。
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秋夕》、讀題,練寫“夕”字。
2、理解題意。
3、說一說有關秋夕(七月初七)的傳說。
三、初讀感知。
1、出示合作學習要求:
(1)將這首詩讀給同桌聽,要求讀準、讀通。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3)將自學中不懂的地方標出來或?qū)懴聛怼?/p>
2、學生按要求學習課文。
3、匯報。
。1)指名讀文,齊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3)質(zhì)疑。
四、品讀悟情。
針對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悟情。
如:“冷畫屏”什么含義?“冷”什么意思?
秋天來了扇子本不要用了,為什么宮女用羅扇撲打“流螢”?
1、說一說古代深宮中的宮女的生活。
2、教師補充介紹相關的資料。
3、討論:
“冷畫屏”的“冷”指什么?(深宮的冷清,宮女生活的孤寂無聊。)
“輕羅小扇撲流螢”體現(xiàn)了宮女怎樣的生活?
4、想象:宮女們會想些什么?
5、練讀,將感受通過朗讀讀出來。師播放音樂。
6、配樂朗誦。
7、練習背誦。
五、拓展延伸。
1、讀讀背背與夜有關的其他古詩。
2、將自己喜歡的詩句抄寫在積累本上。
六、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
2、背誦《秋夕》。
3、找一找描寫宮廷生活的古詩讀一讀。
四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3、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能理清課文的條理,初步感受愛因斯坦的偉大。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愛因斯坦熱愛科學事業(yè)、謙虛好學的品質(zhì)以及小女孩的活潑率真。
教學準備:
1、課件
2、課外了解愛因斯坦的相關知識。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們想成為成功人士嗎?出示
說說是什么意思?
2、誰能向大家介紹愛因斯坦?(學生介紹)
教師介紹:愛因斯坦,德國人,世界物理學家。他的相對論對世界科學史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物質(zhì)粒子可以轉(zhuǎn)變?yōu)榫薮竽芰康睦碚,已由原子彈、氫彈的威力得到證實,人們還利用這個理論建立了核電站,為人類造福。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被認為整個人類歷的科學巨人。
3、板書課題: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R讀、讀完了課題,你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
二、自由讀課文,理解字詞,讀通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可以看看生字表,讀準字音,將句子讀通順。
2、指名朗讀課文,你將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們聽聽,老師和其他同學作評委。
3、逐段指導
第二段
。1)你覺得讀的怎么樣?
(2)有什么不理解的詞句。
。3)理解:蓄、蓬亂、裹、趿拉、冷不丁
A、重點指導:“蓬亂、裹、趿拉”的意思;可以用什么詞語來歸納?(衣衫不整)
B、指導“冷不丁”的讀音,比較“衣衫不整”的讀音。
第三段:主要指導“納悶”是什么意思?(不理解的意思)
第四段
(1)你覺得讀得怎么樣?
(2)指導
“噢,他只講對了一半,我是愛因斯坦,但并不偉大!薄拔艺f也是嘛,瞧你,穿衣服還不會呢,怎么談得上偉大?”讀好語氣詞:噢、嘛。(一個是平淡的語氣,一個是得意的語氣)
(3)說說“踱步”與“散步”的區(qū)別。(散步比較隨意,踱步是走方步,仿佛在思考什么?)
第六段
。1)你覺得讀得怎么樣?
。2)“一塌糊涂”是什么意思?房間里還有什么一塌糊涂?愛因斯坦還有什么一塌糊涂的?
4、讀完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1)三次交往。
。2)小姑娘教愛因斯坦如何穿衣、布置房間。
(3)愛因斯坦生活隨意,研究科學入迷,關心小朋友。
三、默讀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1、課文講的是愛因斯坦與小姑娘三次相遇,在書上找出有這些時間的語言。
2、出示
、1940年的'一個下午,一個12歲的小姑娘邊走邊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來的一個老人。
、诘诙,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
、鄣谌煜挛,愛因斯坦在路邊等待放學回家的小姑娘。
、軓拇,小姑娘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3、讀了這些語言,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是按照時間變化的順序來寫的。(寫文章就要按照一定的循序來寫)
。2)第一次小女孩撞上了愛因斯坦,第二次是小女孩遇上了,第三次愛因斯坦等小女孩,第四次講小女孩每天放學回家,都要到愛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成了好朋友)。
。ò鍟鹤、遇、等、每天坐坐)
。3)看了最后一句話,聯(lián)系前面幾句話,你有什么想法?
。ㄐ∨⑴c愛因斯坦之間由不熟悉,到越來越熟悉,最后成為好朋友)
。惴路鹂吹搅耸裁矗浚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fā)展情感。
過渡:同學們很會讀書,通過讀書,理解詞句,通過讀書,了解文章的層次,下面,我們要通過讀書感受文章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讀老人和小女孩“相撞”的一個片段,讀出感情來。(之后再談體會)
2、交流感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教師小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讀書,有了很多的體會,下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愛因斯坦究竟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人。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后再收集一些愛因斯坦的資料。
板書設計:
18、愛因斯坦與小女孩
撞→遇→等→每天坐坐
四年級語文教案7
教材簡析
課文按照“從前”——“三年前”——“如今”的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描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觀察細致,情感豐富細膩,借對繁星的描寫,抒發(fā)他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和美的享受。在寫作手法上作者描寫繁星采用了由實到虛,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并運用了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將自己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命筆含情,意境優(yōu)美,使人如臨其境,受到強烈的感染。
教學目標
、倌苡懈星榈乩首x全文梳理出文章寫作的順序、思路;
、谀苡^察景物,并運用聯(lián)想和想像來描寫一段文字,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③感受作者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談出自己的體會;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在不同時間地點觀星的感受,領悟作者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讀準字音,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收集有關星星的天文知識。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導入語:同學們,你們了解星星嗎?當你在由星星的夜晚看天上的繁星時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感受呢?(學生交流查閱的知識及感受)。
學生:聽人說人死了以后會變成天上的星星。
學生:星星都是橫行。
學生:星星在夜空中一閃一閃的很美。
教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巴金在觀看繁星時又是怎樣一番感受。
。ò鍟n題,出示目標。)
檢查預習
1、組織學生介紹作者、寫作背景。
明確:巴金,現(xiàn)代著名作家,杰出得語言大師。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巴金是筆名。主要作品有《家》,《春》,《秋》等,本文選自《海行雜記》,作者在23歲時乘郵船赴法留學“向西方找真理”,在郵船航行期間撰寫了此書!斗毙恰肥瞧渲械囊黄斡,寫于1927年1月。
2、讀準加點字的字音,并會解釋詞義。
昧搖搖欲墜霎眼
明確:(先請學生讀并解釋,老師引導學生評價、判斷、補充。)
整體感知
教師指導語:文章語言優(yōu)美,情感豐富,只有在讀中才能品味本文的真諦,下面我們?nèi)噙M行一次朗讀比賽。
明確要求:
1、要求讀得通順,讀音正確,注意句子、段落之間的停頓;
2、朗讀時聲音響亮,讀出感情。
。▽W生分成四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及評委,老師組織各組代表進行比賽)
比賽小結(jié):由各組的評委對選手的朗讀進行評比,說出其存在的優(yōu)點與不足。
梳理思路:學生四人一組合作討論,梳理文章的結(jié)構(gòu)思路,小組選派代表發(fā)言(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明確:課文圍繞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個片斷。[]
從前,在家鄉(xiāng),七八月的夜晚
三年前,在南京,靜寂的夜
如今,在海上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
有一夜,在船上,看天上
課后學習
1、畫出文中你最欣賞的語句,并用簡要的語言作一點評。
2、觀察并描寫你身邊的某一景物,適當融入自己的感受,不少于100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明確作者在不同時間、地點、情景下觀看繁星的感受,體味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學習作者通過觀察,借助聯(lián)想、想像寫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從而采用由實到虛、運用想象與聯(lián)想的寫作手法寫一段文字。
教學設計
精讀品析
導入語:我們明確了課文內(nèi)容緊扣“繁星”展開,下面請大家思考并回答問題:
1、作者是如何描寫每次觀星的情景的?請把描寫星星的句子找出來,并進行點評(從修辭手法、用詞的生動貼切等方面)。
明確:第一次:“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第二次:“寂靜的夜,一片菜園,星群密布的藍天”。
第三次:“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shù)半明半昧的星!瓑艋玫摹。
第四次:“那四顆明亮的星是頭,下面的幾顆是身子,……巨人”。
2、作者每次觀星都有不同的感受,請你分別找出相應的語句,并思考每次的感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并進行點評(從修辭手法、用詞的精妙等方面)。
明確:第一次:“望著星空……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边@里表達了作者望星空產(chǎn)生的甜蜜、溫馨之感和依戀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里雖然微小……它們……談話一樣!边@幾句既?锪俗髡叨怨餉韉淖非螅?直澩锪俗髡哂胄切喬酌、投唬磕讳~櫓??/P>
第三次:“我望著……現(xiàn)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這里寫出了海上望星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星的知心之情。
第四次:“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表露了作者涌動的激情。
四次觀星作者均充分發(fā)揮了想象和聯(lián)想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夜空中繁星的美景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3、比較幾次看星的情景的不同與相同,思考為什么會有不同?
明確:共同點:作者幾次寫繁星均采用了由虛到實,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都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同點:隨著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和細微了作者的思想也在逐步變化著。
。ㄒ陨蠁栴}先組織學生自讀思考,邊讀邊在書上作批注,再小組交流討論,小組選派代表全班交流,學生互評。)
拓展探究
教師指導語:在作者筆下,“繁星”是多么的美麗,令人無限地遐想,讓我們一起再次朗讀3、4小節(jié),體味作者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由實倒虛、虛實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寫景寫感想。
1、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可以反復練)
2、組織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仿寫一段文字。
要求:①選你最感興趣的一處景物;
②要求采用由實到虛、運用想象與聯(lián)想的寫作手法;
、圩謹(shù)300字左右。
3、學生仿寫,交流,師生互評。
4、小結(jié),組織學生背誦課文第三段。
課后學習
1、收集有關描寫星星的詩歌或散文,進行摘抄點評。
2、約幾個好朋友在晴朗的夜晚觀察星星,并用簡要的語言寫出一點感悟。
3、背誦課文第三段。
板書設計
繁星
巴金
時間地點情況及感受
從前在家鄉(xiāng)甜蜜溫馨的依戀之情
三年前在南京親密投機的伙伴之感
如今在海上船艙上知心之情
有一夜在船上涌動激情
。ㄔO計/蔡玲雅)
評點
其一:教學時注重將文本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jié)合,設計了學生談觀星的感受;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借助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抓住最感興趣的一處景物,以課文3、4小節(jié)為例通過模仿作者由實到虛、運用想像與聯(lián)想的寫作手法將之內(nèi)化為自身的寫作經(jīng)驗。
其二:注重朗讀教學,通過設計朗讀比賽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體驗情感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寫作手法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其三:學生學習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圈點勾畫作點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繁星》反思1
本節(jié)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點:
一、體現(xiàn)了略讀教學的特點。
本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習主動權(quán)應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自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讀書能力和閱讀能力。因此,一進入課的內(nèi)容,教師就讓學生自讀課文獨立完成表格。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的理念。
二、媒體的運用,賦予讀寫結(jié)合新的內(nèi)涵。
本篇課文離學生實際較遠,學生理解作者內(nèi)心的不同感受比較困難。然而文章中優(yōu)美的語言,巧妙的表達方法,卻是一個很好的練筆機會。因此我靈活恰當?shù)倪\用教材,把重點放在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并運用文章的表達方法,完成片斷練習上。同時借助電教媒體,讓學生欣賞著優(yōu)美的畫面,聽著《漁舟唱晚》這首美妙的樂曲,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此,完全陶醉在畫面之中,有利地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欲望,優(yōu)化了“想寫——寫什么——怎么寫”這一過程。從學生寫作的情況上來看,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能夠運用文章的表達方法,將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寫了出來,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繁星》反思2
《繁星》是巴金先生的一篇散文,描寫了巴金先生在三個不同時期,不同的地方所看到的繁星,表達了作者熱愛星天的思想感情。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整體感知,運用對比,理清結(jié)構(gòu)
上課伊始,我就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向?qū)W生展示了美麗的星空,把學生帶進了一個新奇夢幻的世界。接著,借助媒體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補了學生的知識空白,使學生對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
在了解了本課的一些背景知識后,我要求學生通讀課文,思考:課文有幾小節(jié),寫了作者幾次看繁星?而后通過對比,使學生了解到:作者在寫這三處的星天時,三小節(jié)在寫法上有相似之處,都寫了四方面的內(nèi)容,利用表格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二、品味語言,理解感悟,注重朗讀
本文語言優(yōu)美,因而在教學中,我從朗讀著手:
1、找出文中你覺得寫的最美的句子,讀出感情。
2、揣摩語言并交流:這句話美在何處?感情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
3、通過對語句的揣摩,進行比較閱讀,明確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的作用,找出文中運用這些修辭的語句,加以品味。讓學生深刻理會這些擬人句、比喻句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把教學重點放在朗讀指導上,而并不是簡單的理解分析。
三、積累運用,進行仿寫。
小練筆:模仿課文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按照“漸漸地……我仿佛看見………我仿佛聽見……我覺得……”這樣的句式寫一段面對碧海藍天,你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和想像,字數(shù)在50字左右。
回過頭來看整堂課教學,自己感覺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整堂課的教學出現(xiàn)了前緊后松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因為自己是新教師生怕教學時間不夠,所以在前面的課文分析時,留給學生讀中品味的時間不足,以至于對文本的把握欠缺。
四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會生字新詞,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感悟愛因斯坦?jié)撔目茖W研究、不拘生活小節(jié)的品質(zhì)及他關愛孩子、樂于和孩子相處的一顆心。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1、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2、討論愛因斯坦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愛因斯坦,去看一看他和小女孩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
2、請同學們根據(jù)上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來說說看課文主要寫了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幾次見面?(三次)
過渡:今天,我們就從這三次見面中去看看愛因斯坦是個怎么樣的人物。
二、第一次見面
1、請同學們默讀1—3自然段,去找找第一次見面時的愛因斯坦是怎么樣的呢?(指名回答)
2、出示:“蓄著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里,長著一頭蓬亂的灰白頭發(fā)!薄爸灰娝┑囊路址视珠L,整個人就像裹在一張大被單里,腳下趿拉著一雙臥室里穿的鞋子。”(齊讀)提問:從這些外貌描寫中,你覺得愛因斯坦怎樣呢?
。1)他為什么不刮胡子呢?為什么頭發(fā)蓬蓬的呢?聯(lián)系我們生活中怎樣的人才會這樣呢?原來他很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我們可以概括為“不拘小節(jié)”。(板書:不拘小節(jié))
。◣煟喝绻覀冎苯诱f愛因斯坦是個不拘小節(jié)的人,你們會認同嗎?可能不會相信,通過對胡子、眼睛、頭發(fā)等細致的描寫,會更加有說服力,更加生動形象,讓我們仿佛看到了這樣一位不拘小節(jié)的科學家。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段話)
。2)愛因斯坦怎么把臥室里的鞋子都穿出來了呢?(引導學生回答,他可能思考問題太認真、太入迷,以至于忘了換鞋子。)
3、真是一個愛思考的人呢?在第一次見面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愛因斯坦很愛思考呢?(指明回答)
4、出示:他一邊埋頭走路,一邊像是在思考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頭,友好地沖小女孩一笑:“對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說完,又低頭向前走去。
(1)什么是“一邊……一邊……”呢?就是同時進行兩個動作。同學們,你們平時走路的時候會思考學習上的難題嗎?不會,他可真是愛思考。ò鍟簮鬯伎迹
。2)我來請一位同學讀一讀愛因斯坦說的話。讀的真好,你抓住了“友好地”這一提示語。被撞后的愛因斯坦還如此有禮貌,可見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寬容、平易近人)
。3)被撞后的愛因斯坦道歉后立刻低頭向前走去,他急著干嘛去?哦,他又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了,他真是愛思考,舍得不浪費一丁點時間。
過渡:小女孩回到家后,她的父親聽了這件事后是如何評價愛因斯坦的呢?“你今天撞著了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5、小女孩覺得愛因斯坦偉大嗎?(不偉大)
出示:女孩直納悶:這個連衣服也穿不整齊的人,怎么能是“最偉大的人”呢?
(1)誰能用陳述句的語氣來說一說這句話呢?
(2)在小女孩的眼里,他只是一個連衣服都穿不整齊的“普通人”。
過渡:那么愛因斯坦會覺得自己偉大嗎?下面我們自由地來讀一讀4—6自然段,看看愛因斯坦是如何評價自己的。
三、第二次見面
1、請兩位同學來分角色朗讀,一位同學扮演愛因斯坦,一位同學扮演小女孩。老師來念旁白。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愛因斯坦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我們要向愛因斯坦一樣愛思考哦!
預設學生回答
(1)愛因斯坦明明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但卻不覺得自己偉大。他很謙遜誠懇。(板書:謙遜誠懇)
。2)在小女孩的眼中,任何人都只是身邊的普通人,想到什么就說什么,這都是天真無邪的表現(xiàn)。
。3)然而成熟的愛因斯坦也跟著小女孩“胡鬧”。出示: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裝束,兩手一攤,肩膀一聳,沖小女孩做了個鬼臉:“你說得對,我是不會對付衣服鞋子這類玩意兒,但愿你肯教我。”提問:通過這一系列的動作描寫,我們能感受到什么呢?(調(diào)皮、友善)(板書)也感受到了愛因斯坦對小女孩的喜愛。
2、提問:找一找第二次見面中用了哪些筆墨來寫愛因斯坦不會穿衣服呢?
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思考。
。1)衣衫不整是怎樣的呢?引導同學們用第一次見面時的外貌描寫來陳述。
(2)一面踱步一面埋頭思考。愛因斯坦真是一個愛思考的人。將“一面……一面……”與“一邊……一邊……”聯(lián)系起來理解,都是表示兩個同時進行的動作。請同學們聯(lián)系生活也來試試造個句。
。◣煟簽槭裁丛谶@里不進行詳細的外貌描寫了呢?如果再寫,就和上文重復了。在這一部分作者抓住了愛因斯坦的一系列小動作來突出他不拘小節(jié)、愛思考之外的友善和調(diào)皮。)
過渡:愛因斯坦虛心地像小女孩請教穿戴要領,他只是隨便問問的嗎?不是,他真的去做了,我們來看看他們第三次見面的情況。
三、第三次見面
1、小女孩對愛因斯坦說的穿戴要領有用嗎?(有用)
出示:“小姑娘看見他的時候簡直嚇了一跳,他整個變了一個人,按小姑娘說的那樣穿戴的整整齊齊!碧釂枺簭倪@我們可以看出愛因斯坦不僅友善、調(diào)皮,而且真的去認真聽取了小女孩的話,他真是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2、請同學們呢快速瀏覽課文第6自然段,讀一讀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對話,想一想這兩個人仿佛是什么樣的關系。浚ㄅ笥眩
3、一個嚴謹?shù)目茖W家能和一位天真可愛的小女孩成為朋友,可見這位科學家非常的友善、有童心,同時也可以看出愛因斯坦對小女孩的喜愛。
過渡:就因為愛因斯坦保持著一顆童心,所以他們兩成了好朋友,這極大地引起了小姑娘的母親的好奇心,她不知道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和一個普通的小女孩有什么共同話題。
四、總結(jié)延伸
1、愛因斯坦和小女孩聊些啥呢?
出示:“她教我怎樣穿戴,怎么樣放東西和布置房間。我呢,什么也幫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數(shù)學作業(yè)。”
提問:什么是“只好”呢?就是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會做了。可愛因斯坦真的什么都不會做了嗎?不是的,因為他非常的謙虛。
2、小女孩的母親之所以好奇是因為把愛因斯坦看成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學了這篇課文后,你覺得愛因斯坦偉大嗎?(自由發(fā)言,言之有理既可)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對,愛因斯坦是偉大的,但不是因為他是一個有杰出成就的科學家。而是因為他身上閃閃發(fā)光的品質(zhì),他愛思考、生活不拘小節(jié);他謙遜誠懇、友善調(diào)皮,擁有一顆童心;他善于和小朋友相處,十分喜愛小朋友……這些品質(zhì)讓他變得偉大。
3、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旨在通過愛因斯坦和小女孩的相處過程來體現(xiàn)愛因斯坦的偉大之處。在我們平時的寫作中我們也可以學習作者的寫好,通過一些外貌、動作、語言描寫把人物寫得更加生動形象。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補充習題》
2、課后多讀讀一些寫人的文章。
板書設計:
愛因斯坦和小女孩
愛思考不拘小節(jié)
謙遜誠懇友善調(diào)皮有童心
“偉大”
四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鹽、屹”等12個生字,會寫“潮、據(jù)”等15個字。理解“籠罩、人聲鼎沸、水天相接、橫貫”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jié)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錢塘潮來時的神奇壯觀,能夠根據(jù)語言描寫想象畫面。
教學難點
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既生動又有層次地描述錢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拼讀12個會認字,書寫15個會寫字,理解“籠罩、人聲鼎沸、水天相接、橫貫”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吟誦古詩,導入新課
1.同學們,古代詩人王在晉曾經(jīng)在《望江臺》中寫道:“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水自天來!碧拼笤娙藙⒂礤a也曾經(jīng)寫道:“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苯裉炀妥屛覀円黄痣S著作者的腳步去錢塘江觀潮。(課件出示2)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觀潮)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讀后釋題
課題《觀潮》的“觀”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觀:觀看。潮:指錢塘江大潮。觀潮:觀賞錢塘江大潮。)(課件出示3)
2.交流自學字詞的情況。教師檢查、指導。
。1)教師用生字卡片檢查“鹽、屹、昂、頓、鼎、沸、貫、浩、崩、震、霎、余”的讀音,并組詞語。(課件出示4)
字音難點:“崩”在本課讀(bēnɡ),避免讀成(pēnɡ),“震”“霎”為翹舌音,注意讀準確。
。2)書寫“潮、據(jù)、堤、闊、籠、罩、盼、滾、頓、逐、漸、猶、崩、震、余”(課件出示5)
字形難點:“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錯寫成“雨”!罢帧钡纳习氩渴恰八摹,不要錯寫成“日”。
(3)理解詞義。(課件出示6、7、8)
天下奇觀:奇觀、奇異、少見而又壯觀景象。本課是指錢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見的壯觀的景象。
橫臥:橫躺著。原是表示人的動作的詞語,課文里用來描述錢塘江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樣子,這里把錢塘江比作人。
水天相接:水和天連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廣闊。
橫貫:橫著通過去。課文里是說大潮滾滾而來,橫著漫過整個江面。
浩浩蕩蕩:課文里是講大潮滾滾而來,水勢很大的樣子。
山崩地裂:“崩”是倒塌。“裂”是裂開。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發(fā)生在高強度地震的時候,用來形容很響時,便帶有夸張的意味。
人聲鼎沸:形容許多人在一起大聲講話,聲音喧鬧,像開了鍋一樣。
若隱若現(xiàn):若,好像,仿佛。隱:藏起來,看不見。現(xiàn),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見。本課指幾座小山在云霧中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又看不清。
余波:本課指潮頭過去后,剩下的波浪。
漫天卷地:本課指遠遠看去,潮水像連著天地卷滾過來。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風號浪吼:狂風在號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風浪大,叫聲響。
三、再讀課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閱讀,弄清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來之前”“潮來之時”“潮來之后”劃分段落層次。
2.請按作者觀潮的過程給課文分段:(課件出示9)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紹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來之前,作者觀潮的時間、地點及觀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來之時,作者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過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為兩段。(課件出示10)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寫觀潮的經(jīng)過。
四、合作交流,反饋檢查。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3.繼續(xù)搜集有關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重點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意思,體會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與壯觀,指導背誦。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品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知。
1.出示詞語:(課件出示13)
橫貫江面、浩浩蕩蕩、山崩地裂、漫天卷地
霎時屹立、昂首東望、人聲鼎沸
教師:這些詞語是描寫錢塘江大潮來臨場面的成語,讓我們根據(jù)它們想象一下畫面吧!
2.播放課件中潮來時的聲音(課件出示14)
教師:聽!這是什么聲音?你聽到了什么?(學生自由說)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那么潮來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板書:潮來前:風平浪靜人山人海)
。▽W習第2自然段段,體會:平靜、人山人海)
2.深入學習課文3、4自然段,感受錢塘江大潮。
。1)教師:潮來時的壯觀景象,課文中也有描寫,現(xiàn)在請你認真默讀課文3、4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寫具體的?可以邊讀邊畫出你喜歡的、感受深的語句,還可以在旁邊做批注。
。▽W生邊默讀,邊畫批)
。2)小組內(nèi)交流,邊讀邊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3)全班交流,深入體會。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以下內(nèi)容:
①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課件出示15)
教師指導:悶雷的響聲是怎么樣的?(低沉的)“轟隆隆”這個響聲,作者用哪個詞來形容?(悶雷滾動)指導讀好這句話。
重點體會:人聲鼎沸
教師:怎么沸騰的,能表演一下嗎?
學生表演:跳著叫著,揮手喊著:潮來了,潮來了
教師:剛才的場面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人聲鼎沸,人們說話的聲音就好像開了鍋的水一樣。(課件出示16)
教師總結(jié):潮來時的聲音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你從課文中找出來吧!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板書: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課件出示17)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圖片指出位置)。
看到白線出現(xiàn)時,人群有什么反應?這個場面可以用哪個詞來形容?(人聲鼎沸)指導朗讀。(課件出示18)
、谀菞l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重點體會:橫貫江面、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水墻,同學們,這時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指導朗讀:帶著激動的感情讀。
讀到這兒,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對這么壯觀的潮水,你還有什么樣的心情?吃驚、驚喜
體會兩丈多高的水墻,引入范仲淹的詩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課件出示19)
、郾容^句子(課件出示20)
ɑ浪潮越來越近,猶如白色戰(zhàn)馬飛奔而來。
B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飛奔而來。
C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ㄐ〗M討論:體會潮來時聲音之大,形態(tài)之壯觀。)
(板書:形狀:一條白線——白色城墻——白色戰(zhàn)馬)
指導朗讀:多精彩的語句呀!我們來比賽,看誰把雄偉的氣勢給讀出來了。要讀出潮水越來越有氣勢的樣子。
個人準備后指名讀,評價后小組賽讀,最后齊讀。
。4)引入文字資料:錢塘江大潮來臨時,另外一位作家這樣寫到:(課件出示21)
潮頭已經(jīng)帶著雷鳴般的聲響鋪天蓋地的來到眼前,后浪推著前浪,前浪引著后浪,浪拍著云,云吞著浪,云和浪絞成一團,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萬頭雪獅踏江怒吼,亂蹦亂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為水煙細沫,付之流水,波濤連天,好象要和九天銀河相匯,大浪淘沙,好象要淘盡人間的污染,潮水騰躍,好象要居高臨下,俯瞰風云變幻的世界。
。ㄗ约鹤x,并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5)播放視頻。(課件出示22)(快看,錢塘江大潮來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個游人,你會怎樣贊嘆?
教師:同學們,請閉上眼睛想:成千上萬的游人來到錢塘江觀潮,這觀潮的人山人海當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國人,有外國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國家元首,有膽大的人,有膽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鄉(xiāng)下老奶奶,他們看到了這偉大的錢江潮,會發(fā)出怎樣的贊嘆?(教師隨機采訪學生)
。6)教師:是啊,不論是誰,當看到了錢江潮的壯觀景象后,無不發(fā)出贊嘆。請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課文之中再來讀一讀。
(7)同學們,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qū)懗眮頃r的情景的呢?(板書:順序:遠—近)
3.潮過后,還能稱作是奇觀嗎?
。▽W習第5自然段:重點體會“漫天卷地”“風號浪吼”等詞語)(板書:潮來后:漫天卷地風號浪吼恢復平靜)
小結(jié):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正像詩人蘇軾所說的: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板書:天下奇觀)
4.指導背誦。
①教師引入:作者把錢塘江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讓人如身臨其境,難怪你們喜歡這些句子?墒,我們剛才讀句子的時候,把順序給打亂了。作者寫觀潮的順序是怎樣的呢?現(xiàn)在我們來完成一個聽的練習。我讀一段話,請大家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幾處描寫連接起來的,并把它記下來。(學生每人一張?zhí)羁站毩暭垼?/p>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惦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課件出示23)
②教師讀句子(包括括號里的詞語),學生聽后記下詞,填在括號里。(指名板書)
(出示括號內(nèi)的詞語,校對),F(xiàn)在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潮水的。
(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時間的推移和潮水位置的改變來描寫潮水的變化。)(課件出示24)
③引讀這段話(教師讀括號里面的詞,學生讀后面的句子)。
④畫線的部分留下括號里的詞,再請學生背誦后面的內(nèi)容。(機動:學生看書試背)
、莠F(xiàn)在我們一邊看視頻,一邊有感情地背誦課文的第3自然段,感受錢江潮的氣勢。(課件出示25)(如果不會背,可以看看書,會背的站起來背)
三、內(nèi)化語言,拓展延伸。
教師:同學們,這么壯觀的景象,我們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現(xiàn)在,就讓我們再來完整地感受一下錢塘江大潮吧!請大家看完之后做一次小導游,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介紹給更多的人。(課件出示26)(放視頻)
1.教師:你覺得作為導游應該怎樣介紹呢?
2.出示小組活動建議:
。1)可以選擇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中的任意一部分進行介紹。
(2)介紹時可以用課文中的語言,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感受或運用資料中的知識,可以一個人介紹,也可以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進行介紹。
。3)介紹的語言要符合導游的身份。
3.小組活動,教師巡視。
4.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熟悉的景點按照順序來介紹。
小結(jié):聽了你們的剛才介紹,相信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前往觀潮。希望同學們下課以后,繼續(xù)關注錢塘江大潮,同時也可以關注更多的天下奇觀。
四年級語文教案10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文章中的生字新詞。
3、感受詩中描寫的景象,理解詩中擬人手法的運用。
4、初步感受現(xiàn)代詩的意象美和韻律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同學們,一年四季,季節(jié)更替,轉(zhuǎn)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碩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節(jié),讓我們跟著詩人王宜振的腳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麗的秋天吧!
2、(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展示秋景)教師范讀全詩。[學生邊聽邊思考:文中描繪了什么?]
3、學生自由談:看了秋景,聽了寫秋的詩,你對秋天有了怎樣的印象呢?
二、初讀詩歌,理清詩歌的脈絡。[此處為重難點:引導學生在初步讀懂課文基礎上說說課文寫什么?]
1、學生自讀全詩,邊讀邊標出詩歌的小節(jié)來。
2、指名讀全詩,相機正音。[蟬、韌、柔、梳是翹舌音。
3、出示生詞卡片,認讀:明麗釀造煩惱羊腸小道照耀珍藏柔韌井井有條
4、再讀全詩,將自己喜歡的地方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
三、作業(yè):
1、描紅課后生字,小組給出評價。[指導寫字,注意把字寫端正。]
2、熟讀詩歌。
第二課時(9月19日總14課時)
一、復習:
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讀來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好嗎?小組輪讀課文。
二、進入新課
1、精讀感悟,體會秋天各樣的美[秋天與其它季節(jié)有什么不同?]
(過渡:跟著詩人我們走進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歡秋天的什么風景呢?讀讀課文,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讀完課文后學生自由談,教師相機板書:秋風、秋陽、秋色、秋實、秋香(可以打亂順序)
重點品讀:[此處為重難點:通過圖文結(jié)合反復朗讀,理解重點句。]
A、秋風:
(1)你為什么喜歡秋風?指名學生答。(秋風像個淘氣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韌的梳子……)
。2)“把夏天的腳印兒輕輕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覺得這個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風在一點一點擦拭腳印,掩蓋夏的痕跡。)[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能把你的喜歡用讀表達出來嗎?(感情朗讀這一小結(jié),師生共同評價。)
B、秋實:
。1)秋天里,有哪些果實成熟了?都是什么樣子的?(稻穗、向日葵、蘋果、葡萄……)
。2)自讀第三到五小節(jié),感受豐收的喜悅。
。3)匯報朗讀,教師指導。
。4)全班賽讀,看誰先背下來。
。5)在看到累累秋實的時候,我們還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顏色呢?(紅、黃、紫……學生可以想象補充課文中沒有的顏色。)
2、回歸整體,感受詩的韻律美
。1)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呢?(寫得美,讀起來上口……)
(2)你覺得這首詩還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自由談,只要有道理就給予肯定。(重點指導體會擬人手法的運用)
。3)教師小結(jié):這首小詩運用擬人的手法,用流暢明快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秋天的美。
3、再讀全詩,試著背誦全詩。[朗讀全詩,體會作者對秋天的濃厚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描繪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學們,金秋是美麗的,在每一個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39;方式來禮贊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組合,分組活動:
(1)彩筆繪秋色,畫出心中的秋。
。2)深情頌秋天,讀出心中的秋。(小組合作編排詩朗誦《秋天》)
(3)妙筆描秋景,寫出心中的秋。(即課后練習4,將詩句改成一段話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總結(jié)。
四、作業(yè):
1、背誦全詩。
2、課后收集寫秋天的詩,古詩,現(xiàn)代詩都可以。
反思
《秋天》是一篇自讀課文。當代詩人何其芳在詩中描繪了一個個生動的&39;畫面,構(gòu)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鄉(xiāng)村風景圖。詩的意境優(yōu)美,語言情景交融,富有詩情畫意。學習此文既可得到文學藝術(shù)的滋養(yǎng),又可得到審美的陶冶,更能激發(fā)學生熱愛美好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秋天》一課的教學,我通過多樣化的朗讀帶學生走進課文的優(yōu)美意境中。朗讀對語文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各項語文活動都要由閱讀文體開始,對于詩歌則尤為重要,只有反復朗讀才能走進詩歌走進作者的心里。所謂多樣化首先是指程序上的循序漸進,由識記生字到讀順詩歌到讀出韻律以至讀出感情,步步走來,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其次是指多種方式朗讀,可以自讀、同桌讀、齊讀、師生共讀,形式多樣化可以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但課后看來,總覺讀出韻律一節(jié)處理的不妥當。我本意是想通過四步讀教給學生實實在在的方法,但由于詩歌節(jié)奏的劃分本無定法,它和語感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教給學生劃分節(jié)奏時只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給學生作一個范例,并不能真正教給學生一些規(guī)律性的.方法,這不能不說是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的遺憾。
在品秋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從三幅畫面中選擇一幅自己最喜歡的畫面展開想象,將詩中畫面用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出來,這實際上是一個學生整體感知詩歌內(nèi)容的過程,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這個問題的設置應該說有一定的難度,考慮到這一點,我同時在設計課時,準備了第二套方案來降低難度,也就是在學生回答有困難的時候,出示多媒體課件,根據(jù)極簡單的景物,描述出一幅動人的畫面,在這個過程中重在教給學生描寫的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種降低難度的方法確實為學生打開了思路,也迸發(fā)了許多靈動的火花,出現(xiàn)了許多精彩的片斷。但就總體而言,似乎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我想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年齡尚小,對于七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更易于接受圖片這種直觀的形式,而對于詩歌凝煉的語言,似乎還嫌抽象。此外,提到的漁家、原野的秋天,這些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直接經(jīng)驗不足,間接經(jīng)驗又不夠,理解起來自然困難。
在品析美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著重請學生談自己的看法,教師只做必要的指導。應該說,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品析的相對到位。但場面顯得平靜,過于有條不紊,沒有適時激起學生之間的問題矛盾,沒有形成激烈探討的場面,這也限制了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問題。
每一堂課我都認為應該給學生一個質(zhì)疑問難的機會,因為“學貴有疑”,正所謂“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只有真正對課堂提出問題的學生才是真正走進文本,有著獨立思考意識的。但由于時間的限制,很遺憾,我在這一節(jié)課上卻缺少了這一環(huán)節(jié)。
總之,由于各種原因,總覺得這課的教學沒達到預期的效果,課堂沒有真正活起來。
四年級語文教案11
知識目標:
認識、會寫“凰、驕、州、繡、棚、壽、側(cè)、柚、炸、距、舀、蔥”12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文中優(yōu)美的語言,并學會積累。
情感目標:感受小城的美、激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小城的美。
教學難點: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摯愛,學習如何表達真情實感。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錄音機、課件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習生字、詞語,指導書寫。
2、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在咱們的湘西,有這么一座小城,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以獨特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濃郁的民族風情征服著世人。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將它贊為中國最美的小城。你們知道這是哪個地方嗎?(鳳凰)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第28課,走進小城鳳凰,一起領略它那獨特的美。(板書課題:小城鳳凰。齊讀課題)
2、學生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詞。
2、學習小組交流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
3、檢查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
(1)認識生字詞。
驕傲、鳳凰、貴州省、繡起、瓦頂棚、萬壽宮、左側(cè)、橘柚、油炸、距離、舀起、蔥綠
(2)指導讀準字音,識記字形。
“凰”是三拼音節(jié),不要讀成“fàng”;“炸”字在本課讀第二聲,不能讀成第四聲;“蔥”字的聲母是平舌音,后鼻韻母。
運用觀察比較、部件拆分、難點解析等方法識記。
(3)指導書寫。
“凰”字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字,先寫外面的部分,第二筆是“橫折斜鉤”,要注意留出“皇”字的空間;“驕、繡、棚、側(cè)、柚、距”幾個字均為左窄右寬的字,要注意寫均衡;“舀”字的兩短橫不能連起來;“蔥”字中間部分的一點不能丟。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小城的美?
2、找出具體描寫小城美的段落。
3、在讀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準備質(zhì)疑。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四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通過課文語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監(jiān)獄中的生活,感悟其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感悟曼德拉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媒體:
投影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jié)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練習分段。
教學重點:
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激發(fā)興趣。
1、板書課題:我的菜園。
2、釋題。
“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運動的杰出領袖,是南非歷第一位黑人總統(tǒng),1993年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曼德拉的人生經(jīng)歷中,曾經(jīng)有過27年的監(jiān)獄歲月。
菜園:種蔬菜的園子
3、激發(fā)興趣:對于我們許多同學來說,菜園是一個并不陌生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區(qū)和農(nóng)村,許多人家都有種菜的土地,那就是他們的菜園。
簡單的說,菜園就是種蔬菜的`地方。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學也知道,每天從菜場買回來的蔬菜,都是從菜園運過來的。種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們種菜,是為了生活;菜園,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一塊土地。曼德拉并非尋常之人,為什么他也有自己的菜園,還要親自種菜呢?我們讀了課文,就能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尋常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二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
。3)三讀課文,劃分段落。
課前布置預習查字(詞)典:情有獨鐘苦役呵護戲謔慰藉
2、檢查自讀效果。
。1)認讀下列詞語:苦役垃圾呵護爭取允許情有獨鐘監(jiān)獄辣椒慰藉(jiè)收獲寬敞意義放棄拒絕戲謔(xuè)糾正生字讀音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結(jié)合課文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見上述預習內(nèi)容)
3、認真朗讀全文,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4、默讀課文,練習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曼德拉終于獲準在監(jiān)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
第二段(第4——8自然段)曼德拉開辟菜園的過程和對耕種的情有獨鐘。
第三段(第9自然段)曼德拉在耕作菜園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三、指導書寫生字。
1、說說容易寫錯的字獄:說出間架結(jié)構(gòu)及筆順。
2、學生描紅
四、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詞語(見練習冊)。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語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監(jiān)獄中的生活,感悟其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感悟曼德拉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朗讀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精讀感悟
(一)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2、曼德拉在獲準開墾菜園之前處境怎樣?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當時是一名囚徒,從結(jié)束苦役后只能在“監(jiān)獄內(nèi)的院落里做一些事情”中看出來。他的處境也非常苦,度日如年,從“艱難”一詞可以體會出來。)
3、為了給自己監(jiān)獄中的生活找些慰藉,曼德拉又是怎樣做的呢?
4、為了給“每天的生活尋找”更多的“慰藉”,曼德拉多年來一直堅持“要求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最終,做出了讓步”。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曼德拉是怎樣的一個人?(極為堅強的人)
5、齊讀
。ǘ┑4至第8自然段
1、默讀思考:曼德拉是怎樣開墾菜園、選種蔬菜的?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他對菜園情有獨鐘?
2、交流要點
。1)菜園所在地“土壤干燥,亂石叢生”,為了“給作物騰出生長的空間”,他“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曼德拉選種的蔬菜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惡劣的環(huán)境里也能生長的西紅柿、辣椒、洋蔥。
。2)從以下描述可以看出曼德拉對耕種菜園情有獨鐘。
①“早在福特哈爾上大學時,我就在一位教授的菜園里種過菜!
、凇靶量嗟哪X力勞動之后,我就到菜園里去,沉浸在與土地的親密接觸之中,自得其樂。”
③在監(jiān)獄大院的“不停挖掘”,使得“一些朋友戲謔我生來就是一個礦工。”
(這表明:開辟菜園的工作是異常艱辛的,猶如開礦一樣。曼德拉開辟菜園是異常投入的。)
④“我開始訂閱有關種菜的書籍,學習各種耕作的技術(shù),了解各類化肥的使用方法。”
、荨安ハ路N子,觀察生長,悉心照料,然后收獲。成為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覺讓我體會到一絲自由的滋味。”
(3)指導朗讀
3、第9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jié)、深化)
。3)曼德拉認為對一個領導人來說,應該從耕種菜園這件事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你能具體說說這是個怎樣的道理嗎?
。4)齊讀
三、合作探究課題
。1)曼德拉的菜園有些什么特點?
(2)曼德拉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堅持要求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里種這個菜園?
。3)從一個的角度看,曼德拉在耕種菜園的過程中悟出了怎樣深刻的道理?
。ㄒ环莞乓环菔斋@。先要有播種、觀察、耕耘,然后才會有收獲。忠于職守,盡心盡責。領導要悉心呵護人民群眾,群力擊退敵人,全力挽救能夠爭取的一切,全力清除影響成功的一切障礙。)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總結(jié)課文。
2、完成本課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默寫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總結(jié)課文
1、默讀課文,說一說曼德拉為菜園做了些什么?他從中得到了哪些收獲?
2、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堅忍不拔樂觀向上)
三、作業(yè)
四年級語文教案1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正確讀寫“爬山虎、空隙、拂過、漾起、葉柄、彎曲
逐漸、瞧不起”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敘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
4、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培養(yǎng)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能力。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爬山虎,是一種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蘆等植物那樣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學習25課《爬山虎的腳》,就能找到答案了。(板書課題)
2、檢查預習情況
二、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
1、輕聲讀第二自然段,理解“剛長出來”和“長大了的”葉子各有什么特點。
2、填空:
剛長出來的葉子的特點。
長大了的葉子的特點。
3、看插圖,理解課文怎樣寫長大了的葉子。(抓住“新鮮”“一順兒”“均勻”)
4、朗讀指導:讀出美感來。
三、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
引言: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會這樣生機勃勃鋪滿墻,跟它的腳關系密切,它的腳到底是怎樣的呢?請自學第三自然段,邊默讀邊畫出寫爬山虎腳的有關句子。
1、屏幕顯示描寫爬山虎的腳的句子,學生說說每句話講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腳的位置、樣子、顏色。
2、讓全班學生選擇適當?shù)牟使P,邊默讀描寫爬山虎腳的句子,邊畫爬山虎的腳。
3、對照課文有關內(nèi)容,小組評議畫的情況。
4、觀察實物,再一次默讀課文有關內(nèi)容,進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樣子、顏色。
5、結(jié)合板書小結(jié):因為作者“注意”了,所以對爬山虎腳長的位置、樣子、顏色才了解得這么仔細,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請自學課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老師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寫爬山虎怎么爬的動詞。
2、學生匯報,老師板書:觸巴拉貼
3、學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變”“彎”與“貼””的因果關系的理解。
4、小結(jié):作者正是準確地運用這些動詞,把爬山虎的腳怎么爬的過程寫得很具體。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長的順序來觀察的,所以寫得才這么有序。
5、觀察電腦演示的爬山虎的腳爬墻的過程,用課文語句來解說這一過程。
6、重點理解什么叫“一腳一腳”往上爬。
。1)假設黑板就是一堵墻,這是爬山虎的一根莖(老師用彩色粉筆畫),這是嫩葉(畫葉)。讓學生上臺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腳,用動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評議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對不對。
。3)再讓學生上臺演示爬山虎往高處爬的情景。
(4)教師小結(jié):原來爬山虎可不像動物那樣只有幾只腳交替著爬,而是長一只腳巴住墻,再爬必須再長出一只,再巴住墻,一直往上長,必須不斷長出新腳。所以,葉圣陶爺爺說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5)電腦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還往左邊、右邊爬,莖緊貼在墻上,爬滿整個墻。所以課文第二自然段才寫“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7、小結(jié):剛才我們學習了爬山虎觸著墻的`腳是怎么爬的,那么沒觸著墻的腳會怎么樣呢?請同學們默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二、學習第5自然段
1、對比學習觸著墻和沒觸著墻的不同情況。
沒觸著墻:(板書)萎了
觸著墻:(板書)牢固
2、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怎樣?
3、課文哪個自然段也告訴我們這個意思?
三、總結(jié)
1、學生歸納2、3、4、5自然段各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
2、復習3、4、5這幾段,講講圍繞爬山虎的腳,先講了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觀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4、總結(jié):這篇課文重點圍繞“爬山虎的腳”來寫,為了說清楚這個意思,作者進行細心而有序地觀察,并且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使爬山虎的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附板書設計
莖上長葉柄的反面
腳枝狀
嫩紅
爬山虎的腳
觸著墻——觸巴拉貼(牢固)
爬
沒觸著墻——(萎了)
四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認識“避、撼、喧”等5個生字,讀音多音字“雀”,理解“輕盈、震撼”等詞語。
2、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之情。
3、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優(yōu)美,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再把問題分分類。
【教學重點】
1.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優(yōu)美,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再把問題分分類。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之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避、撼、喧”等8個生字,理解“輕盈、震撼”等詞語。(重點)
2、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作者對弱小生命的關愛之情。(難點)
3、體會作者語言的生動優(yōu)美,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重點)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問題,再把問題分分類。(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圖片導入。
課件出示蝴蝶圖片。
師:同學們看,看到這些蝴蝶,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呢?你們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嗎?看到大家急切的樣子,老師也特別希望和大家一起去尋找蝴蝶的家,咱們一起去吧。
。ń處煱鍟汉募遥
【設計意圖:利用談話,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學習,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二、作者介紹
燕志俊(1907—1982)又名燕遇明,今邱家店辦事處顏張村人。山東省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著名作家。著有《苦女翻身記》、《枯樹開花》、《山鄉(xiāng)女兒》和《碧葉集》等。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一邊讀,一邊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邊注上問號。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俪鍪編值男略~,讓學生認讀。
躲避震撼喧嚷素潔玷污家雀炊煙屋檐
(重點指導生字:
避:“避”是“辟”加走之旁,不要讀成“pì”;
憾:不要讀成“gǎn”;
喧:“喧”和“渲”是形近字,讀一聲“xuān;
污:不要讀成“kuī”;
素:是平舌音,不要讀成卷舌音“shù”;
檐:應讀“yán”,不要只讀半邊“zhān”。)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2)學習多音字:雀(quèqiǎo)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xiàn)。
它們的家一定美麗而香甜,不像家雀似的,一下雨就飛到人們冒著炊煙的屋檐下避雨。
、谧x一讀:麻雀(què)俗稱家雀(qiǎo),因其常在百姓家中筑巢,且不避人而得名。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躲避喧嘩,大聲喊叫。
喧嚷素雅而潔凈。
素潔隱匿避開,以免遇到某些情況。
玷污指心里受到強烈沖擊。
炊煙烹制飯菜形成的煙氣。
震撼弄臟;污損。比喻名譽受污損。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四、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打開課本,選擇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
。1)想想說說:
課文主要講什么?
從哪幾個方面講的?
。2)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做好標志。
2、全班交流反饋:
。1)《蝴蝶的家》是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課文中的一篇文章。這是一篇言辭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構(gòu)思獨特,以問題和思索為線,以雨天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著急的情感貫穿,真切地表達了作者對幼小生靈的關愛之情。
。2)指名輪讀課文,同學評議。
(3)小組代表提出疑難問題,全班討論。
五、品讀課文,理解感知
。ㄒ唬┘氉x課文,提煉問題。
1.教師范讀。
2.感知課文所描寫的情景,提煉主要問題。
作者為蝴蝶著急的?讀的過程中,你又產(chǎn)生了怎樣的感受呢?
3、結(jié)組討論,發(fā)表個人見解。
4.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尋找答案。讀的時候勾勾、畫畫、寫寫,然后與你小組的同學分享學習的收獲。
。ǘ┥罨斫,體悟感情。
1、第一自然段惡劣自然環(huán)境的中作者為蝴蝶擔心。
“我常想,下大雨的時候,青鳥、麻雀、這些鳥都要躲避起來,蝴蝶怎么辦呢?”
(1)“常想”說明了什么?
(作者總這樣想,一直為蝴蝶擔心。)
(2)這句話表現(xiàn)了作者對蝴蝶怎樣的態(tài)度?
(作者直接表達他對蝴蝶的擔心,仿佛一下子就走進了作者的心。)
2、“天是那樣的低沉,云是那樣的黑,雷、電、雨、風……難為蝴蝶嗎?”
1、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體會感情。
你有沒有到過喧嚷的環(huán)境?這里是誰在喧嚷呢?這里用“喧嚷“又說明了什么呢?
(擬人的寫法形象地說明了風雨交加的熱鬧場面,讓人聽著心驚、看著害怕!
震撼:當轟隆隆的雷聲在耳邊響徹,當閃電咔嚓咔嚓地照亮漆黑的夜空,黑云在低沉的天空中翻著跟頭,風又在瘋狂地吹著哨子……哎呀!這樣糟糕的天氣,這不是……難為蝴蝶嗎?)
過渡:你覺得蝴蝶能受得了嗎?哪些句子說明了蝴蝶經(jīng)受不住猛烈的風雨呢?
3、它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怎么禁得起這猛烈的風雨呢?想到這里,我簡直沒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樣的著急。
。1)理解素潔、玷污。
素潔:文中指蝴蝶素雅而潔凈。
玷污:弄臟。
。2)假如蝴蝶沒有及時躲過猛烈的風雨,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jié)果呢?
預設:
翅膀會被雨點打濕。
會被風吹得不知去向。
彩粉會被雨水沖刷,失去原有的美麗。
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無法飛起來。
。3)是。∵@輕盈的、素潔的蝴蝶,它們是多么的弱不禁風。⊥瑢W們,說到這里,老師都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樣的……(著急)(板書:著急)
。4)指導朗讀:讀出心急如焚的語氣。
4、下雨時,蝴蝶藏在哪里?
。1)屋宇、麥田、松林、園中之花、老樹干、橋
下、樹葉下面……(板書:猜想)
。2)作者做了這么多種假設,下雨的時候,蝴蝶是躲在這里嗎?你是怎樣認為的呢?
作者談到了這么多地方,又說都沒有見到蝴蝶,說明作者平時怎么樣?
(3)我們都應該睜大你明亮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運用你聰靈的耳朵去聆聽,像作者一樣,置身于、置心于大自然,做一個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孩子!
5、蝴蝶到底有沒有家呢?課文中是怎樣描述的呢?
一位小朋友非常確認地說:“它們和我們一樣,肯定有家。下雨的時候,它們就會急忙飛到家里去哩!”
一個女孩對我說:“雨后,蝴蝶就會重新出來,在陽光里飛,…………一定是這樣的!
(1)小女孩連用了三個“一定”,說明了什么?
。ㄕf明了孩子們對蝴蝶的家的想象是確信不疑的。)
(2)齊讀“它們的&39;家一定美麗而香甜,……一定是這樣的!北磉_對蝴蝶的祝愿。
【設計意圖:品讀的過程也是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的時候,此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在此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讓學生充分的展示自我,張揚個性。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反復的閱讀中,在愉快的討論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受到應有的教育,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
六、總結(jié)主旨
你覺得文中的“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ㄒ龑W生說出善于觀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命的愛憐。)
。ò鍟宏P愛生命心系自然)
七、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同學們,你們認為蝴蝶有家嗎?這個美麗而香甜的家會在哪里呢?張開你想象的翅膀,說一說。
老師對此也有很深的感觸,找來一首小詩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請看。
蝴蝶的家
麻雀的家在屋檐下,青鳥的家在大樹上,蝴蝶呀蝴蝶,下雨的時候,你去了哪兒?
麥田、松林、老樹干尋不見你的蹤跡,花朵、石橋、屋宇下都不是你的家。
你輕盈的身體怎么禁得住狂風的肆虐,你素潔的雙翅怎么受得了雨水的沖刷!
蝴蝶呀蝴蝶,柔弱的蝴蝶,你是那么讓人擔心,叫人牽掛……
親愛的蝴蝶,其實,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愛心為你編織成溫馨的家,不管電閃雷鳴,任憑風吹雨打,要害怕,快快回家!
八、當堂檢測
1、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2、小練筆:蝴蝶的家在哪里,你還有哪些新的想法寫出來吧。
九、課后作業(yè)
1、推薦閱讀有關蝴蝶的故事,2、關愛生命心系自然
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
課前,我要求學生充分預習課文,讓通過各種途徑了解蝴蝶的生活狀況,讓學生在鮮活、豐富的社會生活和語文學習的融合中體驗生活的樂趣,力求使“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不足之處:
1、由于時間關系,小練筆沒有讓學生展示,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2、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激勵性評價比較少,激勵性評價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因為老師的贊揚,成功的喜悅,都很好地激勵著學生更加努力發(fā)奮。
四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感受童話故事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2、激發(fā)學生閱讀童話故事的興趣,并養(yǎng)成邊讀邊想的閱讀習慣。
3、會抓住童話的特點編、寫童話。
4、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話故事方面的收獲。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童話故事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在聽、說、讀、寫活動中,進一步體驗童話的魅力,感受童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ǹ谡Z交際)
一、導入
最近,我們在課內(nèi)外閱讀了一些童話故事,學習童話的興趣越來越濃了,F(xiàn)在讓我們自己講講童話吧!
二、交流步驟
1、自己準備故事內(nèi)容。
2、小組內(nèi)講童話故事,選出最佳故事大王。
3、請每組的故事大王上臺講,集體評議,選出班級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編童話。交際例文:
朱文佳:我要給同學們講的是俄國作家普希金寫的《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有這樣一對貧窮的夫婦,他們雖然靠捕魚為生,但也過得很快樂。忽然有一天,一條能滿足他們?nèi)魏卧竿慕痿~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破盆變成了木盆、破房子變成了木房子、木房子變成了宮殿,漁婦變成了女皇。信守承諾的金魚一次又一次地滿足了老太婆的要求。就在老太婆癡心妄想地要做海上女霸王的時候,她的愿望不但沒有被滿足,反而失去了她曾經(jīng)得到的一切。
孫高奕:今天我要講的是《格林童話》中的《老祖父和孫子》的故事。從前,有位老人,他的兒子、媳婦嫌他又老又臟,每天讓他用破碗在房間的角落里吃飯。忽然有一天,夫妻倆發(fā)現(xiàn)他們四歲大的`兒子在為他們準備和老人一樣的破碗時,才猛然醒悟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從此以后,他們改變了對老人的態(tài)度,日子過得很快樂。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孝敬老人,從現(xiàn)在做起。
4、自由組合,演優(yōu)秀的童話。組內(nèi)排練,上臺表演,評出最佳演員。
5、制作小組的童話故事集,展示。
三、布置作業(yè)
1、寫出自己所看過的童話故事書。
2、辦童話故事的墻報。
【第二課時】
。曌鳎
一、導入
本次寫作訓練是編寫童話,可以續(xù)編《小木偶的故事》,也可以自編童話。選擇續(xù)編童話的同學,一定要多讀幾遍《小木偶的故事》,展開合理的想象,再進行續(xù)編。選擇自編童話的同學,可選擇幾種動物,或者幾件物品,以它們?yōu)橹魅斯胂笠幌,它們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一些什么事,編成一個故事寫下來。
二、寫作指導
1、寫童話和寫作文是一樣的,就是要寫自己身邊熟悉的人和事,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本次習作有兩項內(nèi)容,每個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任選一個:
。1)編寫童話:根據(jù)《小木偶的故事》結(jié)尾,續(xù)編童話。
(2)編寫童話:自己構(gòu)思一個童話故事,按照童話的寫法,編寫一篇童話。
2、續(xù)編童話指導。
(1)出示《小木偶的故事》最后兩段話:
現(xiàn)在,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2)展開想象:在小木偶身上,后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和課文中的遭遇相比,出現(xiàn)了哪些變化?請聯(lián)系這個童話的內(nèi)容,從最后兩句話展開想象。注意童話故事的特點:內(nèi)容生動、神奇;想象奇特、夸張;包含做人的道理。題目自定,要吸引人。
(3)學生練習說話。教師提示:想象要豐富,也要合理。想象奇特,夸張。
3、編寫童話指導。
。1)選擇自己最喜愛并熟悉的幾種動物或者幾件物品。
。2)展開想象,它們之間可能會發(fā)生一些什么事,編成一個故事。
(3)編寫童話故事,可以自己一個人編寫,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編寫。在寫之前,最好同桌或小組之間先交流一下,試編一個,互相啟發(fā),確定寫作內(nèi)容。
。4)同桌或小組交流,提示:編童話故事與記事作文一樣,要說清楚事情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三、習作交流與評定
1、修改評價。
(1)明確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2)復習童話寫作的要求:內(nèi)容生動、神奇;想象奇特、夸張;擬人手法;包含做人的道理。
2、合作評改。
。1)出示一至兩篇例文,師生合作評改。
。2)對照上述要求,閱讀例文逐項評改,指出寫得好的地方,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記號。
。3)師生合作,邊議邊改,讓學生知道應該怎樣修改童話。
(4)同桌交流,互相評議。
。5)自我評議,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記號。
(6)修改習作,謄寫成文。
四、習作例文
蝴蝶選美從前,有一個蝴蝶谷,里面住著許多美麗的蝴蝶。他們相親相愛,幸福地生活著。
一次,蝴蝶們決定舉行一次選美比賽,每只蝴蝶都出去打扮自己。十天后,誰最美,誰就當蝴蝶王。
蝴蝶們高興地飛了出去,去打扮自己。一只蝴蝶飛到鳳凰身上,翅膀印上了鳳凰的花紋,成了一只美麗的鳳凰蝶;一只蝴蝶飛到了孔雀身上,翅膀印上了孔雀的花紋,成了一只漂亮的孔雀蝶;還有一只蝴蝶飛到梅花鹿的身上,翅膀印上了梅花鹿花紋,成了一只俊俏的梅花蝶……
一只小蝴蝶飛出去,剛來到一個出口,突然一位婦女的尖叫聲傳到了他的耳朵里。他急忙過去一看,呀!一只金錢豹正叼著一個小男孩狂奔著,那男孩的媽媽哭著,喊著:“孩子,我的孩子……”小蝴蝶一驚,看到旁邊有一叢刺玫瑰,便等金錢豹沖過來時,猛地把刺玫瑰一搖,一下子,金錢豹的眼睛被刺瞎了。他大吼一聲,扔下男孩,逃跑了。
男孩得救了,但他的傷勢很重,必須用魚鷹巖上的靈芝草才能治好。小蝴蝶二話沒說,向魚鷹巖飛去。他飛了三天三夜終于銜來了靈芝草,治好了男孩兒的傷,又幫助男孩的媽媽精心照料孩子。就這樣,十天很快就過去了。
到了選蝴蝶王的那天,小蝴蝶一點兒也沒有打扮,身著舊衣來參加選美。男孩趕去把前因后果告訴了大家,最后大家一致選小蝴蝶為王。
評析:小作者寫了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它告訴我們:心靈的美比外表的美更重要。只有心靈美的人,才能贏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全篇文筆優(yōu)美,內(nèi)容豐滿,小蝴蝶豹口救人的情節(jié),設計得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第三課時】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明確:童話具有想象豐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擬人化的特點,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2、結(jié)合自己讀過的童話故事談談對童話的認識和感受。
3、根據(jù)學生的討論,揭示要點:
。1)童話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仙精靈、妖魔鬼怪、鳥獸蟲魚。(引導學生舉例說明)
(2)它們都有神奇的魔力,還能像人一樣說話。
明確:這些生物本身是不會說話的,童話使它們能說話,實際上表現(xiàn)的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3)童話想象豐富,故事有趣。
明確:這是童話的鮮明特點,也是童話最吸引人的地方。
。4)童話既引人入勝,又給我們有益的啟示。明確:說明童話不是沒有目的亂編的,好的童話實際上在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引導學生舉例說一說)
4、課前同學們都搜集了很多關于童話的資料,誰來將你最喜歡的童話講給大家聽一聽?(學生可自由發(fā)言)
5、學生講童話故事。同學聽后評一評,怎樣的童話最能吸引人?
明確:想象夸張卻合理,情節(jié)曲折卻有意義,描寫生動傳神的童話最吸引人。
二、日積月累
1、幻想、夸張、擬人構(gòu)成了有趣的童話故事,讀著它,心也會隨之飛揚。童話故事的形式有好多種,除了課文中的一些童話故事外,還有許多用詩歌形式寫的童話,叫童話詩。
2、教師示范朗讀或配樂朗誦《雨中的森林》。
3、說說你聽了這首詩的感覺。
4、練習朗讀:指名朗讀,點評,再讀。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三、展示臺
1、這單元的學習即將結(jié)束,先請同學們看看教材中幾位同學的學習成果展示。相信同學們的收獲一定比他們更多,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組展示學習成果。
3、組織參加學習成果展。
4、教師評價。
四、課堂小結(jié)
童話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樹林》說的那樣,童話是小精靈,童話是滾動的雨珠,是串串項鏈,是又軟又香的落花,是青蛙擊鼓跳舞,是酸甜可口的漿果,是會變魔術(shù)的小雨點兒。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讓多彩新奇的童話永駐人間。
教后反思:
本次語文園地包括“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和“展示臺”幾個欄目。課上我?guī)ьI學生重點學習體會了《雨中的樹林》這篇優(yōu)美的詩歌。這篇詩歌是結(jié)合本單元的童話這個特色展開的。這種詩歌,我覺得不適合提太多的問題,不能把這樣美的詩歌肢解開來學習,而是應該重在感悟。學習這篇詩歌就應該品味“雨中樹林”的神奇,讓學生自己找神奇,并讀出神奇、有趣的味道來。課外讓同學們多閱讀一些童話,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精心準備,練習講一講,或演一演;結(jié)合課堂學習,了解童話特點,為續(xù)編童話和自編童話做好準備。
四年級語文教案16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課文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課文中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初讀文章,認識字詞
1、了解安徒生寫這篇童話時的一個小故事。
2、自由讀文,讀通句子。
3、檢查初讀情況。
二、再讀文章,整體感知
1、再讀課文,思考: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中都發(fā)生了什么事?
2、讀后小組交流:你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
(1)你體會到了什么?
(2)提出疑難問題。
三、默讀課文,積極思考
1.提出問題,列出問題清單,準備小組交流。
2.老師提示提出問題的方法。
發(fā)問的詞有:誰什么怎么樣
發(fā)問的地方可以是:對課題、對主要人物、對主要事件、對結(jié)果、或者對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小組交流各自提出的問題,并對能解決的問題討論解決,對自己足夠滿意的答案提出來大家討論。
4.展示各小組問題,梳理出問題清單。對照課后的問題清單,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討論解決:
小豆子像“一個囚犯”,卻長得很好,為什么?
一株豌豆苗為為什么稱為“一個小花園”?
哪一粒豌豆最了不起?
四、總結(jié)本課學習方法
1.提出問題,讀中思考,梳理相關內(nèi)容,找到答案。
2.課后再讀童話,體會人物的情感。
四年級語文教案17
教學目標:
1、熟練朗讀背誦古詩文。讀出精衛(wèi)的勇敢堅定和大海憤怒的語氣;
2、使學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衛(wèi)的行為就是勇敢的行為。
教學重點:
熟練朗讀背誦古詩文。
教學難點:
知道怎樣的行為是勇敢的行為
教具準備:
掛圖、頭飾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环鶊D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圖上畫著什么吧。ǔ鍪緬靾D:一只小鳥在遼闊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樹枝)
2、師:誰能來說說圖中畫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鳥嘴里叼著樹枝,準備把它扔到海里)
師:它為什么要這樣做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精衛(wèi)填!愤@篇課文,從中找出答案吧![板書課題:精衛(wèi)填海]
二、學習新課
1、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2、學生自讀短文,注意讀準字音。
3、指名學生讀短文,齊讀、分組讀。
4、解釋短文的意思。
看你們讀得真好,現(xiàn)在老師有很多的問題不知道你們能不能幫幫我?只有認真看書、勇敢的孩子才能找到一個又一個的答案。問答方式導讀,不添字不漏字。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是誰到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后來她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小鳥,名字叫做——(精衛(wèi))。精衛(wèi)天天從西山銜來什么和什么,投進大海里?(小石子和小樹枝)
你們真勇敢,這么多的問題都難不倒你們,從剛才你們的回答,(指板書)我們知道了炎帝的小女兒去海上游玩不幸被淹死了變成了一直美麗的小鳥,名叫精衛(wèi)。精衛(wèi)天天從西山銜來……和……投進大海里?(石子和樹枝)。
5、師結(jié):同學們既欣賞精衛(wèi)的善良勇敢,又欣賞大海的美麗,如果你是勇敢的精衛(wèi),運用21世紀小學生的`智慧,你會怎樣減少洪水的發(fā)生呢?(生發(fā)言)
三、總結(jié):
大家為精衛(wèi)想了這么多的好辦法,精衛(wèi)一定很感謝大家,讓我們學習精衛(wèi)的勇敢善良,一起來保護地球,減少災害的發(fā)生。最后,讓我們再一起把這篇課文讀一遍。
四年級語文教案18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
2、朗讀品味文中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語句,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3、學習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fā)情感。教學重點: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1、查字典掃除生字詞。
2、把自己在閱讀中喜歡的語句嘗試批注。
3、想想自己有沒有看星的經(jīng)歷,把你的經(jīng)歷與感受描述一下。
學時安排:
1學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看星的經(jīng)歷呢?看來,星星、星空是倍受我們青睞。那,你是在什么情況下看星的呢?你產(chǎn)生了怎樣的遐想呢?我們來交流一下感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繁星》,看看作者巴金遙望星空有怎樣的感受。
二、一讀感知請同學們朗讀課文。
三、二讀探旨
1、作者三次看星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請結(jié)合作者三次看星的不同感受的語句分析說明。
2、朗讀作者看星感受的語句,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可在適當?shù)臅r候介紹寫作背景,以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三讀品味文章之所以讓我們愿意一讀再讀,是因為用了一些生動的修辭。請同學們再讀讀文章感受一下,找出修辭之句并加以賞析。(提示:比喻、擬人、排比等)
五、四讀延伸根據(jù)本堂課所學,結(jié)合自身看星的經(jīng)歷感受,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回味本文的語言美,情感美,同時請同學們模仿課文虛實結(jié)合的.寫法,按照下面的句式寫一段面對碧海藍天,你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字數(shù)在100字左右!皾u漸地……我仿佛看見………我仿佛聽見……我覺得……”
六、作業(yè)布置
1、仿照本文按時間順序的寫法,敘寫自己的看星經(jīng)歷,并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抒寫自己的情感。
2、閱讀二十二課《七顆鉆石》,結(jié)合自身對星座的了解,展開想象寫一個關于星座的故事,故事要有明確的中心。
四年級語文教案1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能抓住關鍵詞,感情朗讀詩歌,在讀中理解詩歌內(nèi)容。
2、通過學習,懂得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必要性,養(yǎng)成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
3、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進行仿寫練習。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昨天老師讓大家到生活中尋找規(guī)則,誰能把自己收集到的'規(guī)則說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生紛紛匯報收集到的規(guī)則。)原來規(guī)則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社會生活有規(guī)則,學校生活有規(guī)則,家庭生活也有規(guī)則,規(guī)則與我們密不可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小詩――《誰說沒有規(guī)則》。
二、初讀詩歌,學習生字。
1、自由讀詩歌,可以大聲朗讀、小聲地讀,也可以默讀,遇到生字多讀兩遍,用喜歡的方式學會它。
2、“開火車”檢測學生掌握生字詞的情況。
3、抓住重點字詞(如“餅”“喂”“瞪”)理解字義,引導學生說說記字方法。
三、再讀詩歌,領悟詩意。
1、四人小組選擇喜歡的小節(jié)讀一讀,讀后討論
。1)這節(jié)小詩寫了什么規(guī)則?
(2)主人公為什么不遵守規(guī)則?
。3)要讀好這小節(jié)該注意哪個詞語?用怎樣的語氣讀?
2、小組發(fā)言人匯報本組學習情況。(教師相機抓住“回頭一笑”、“滿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等關鍵詞語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各小節(jié)詩歌,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nèi)容。)
3、師生感情朗讀詩歌。
4、同桌結(jié)合插圖說一說,假如像詩中的主人公那樣不遵守規(guī)則會發(fā)生什么后果?
5、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一說,我們該如何遵守規(guī)則?
四、拓展學習,發(fā)散思維。
1、四人小組說說:你發(fā)現(xiàn)校園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規(guī)則的不良現(xiàn)象?
2、根據(jù)觀察到的不良現(xiàn)象,依照詩歌寫一段。
3、大組活動:交流作品,推薦佳作。
4、作品展示。
五、總結(jié)延伸,培養(yǎng)興趣。
1、學生談學小詩后的感受。
2、布置活動,課后延伸。
規(guī)則與我們密不可分,如果大家為了貪圖方便和一時痛快而不遵守規(guī)則,我們的生活將一片混亂,所以我們要自覺遵守規(guī)則,從現(xiàn)在做起,從遵守身邊的小規(guī)則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了把遵守規(guī)則落實到實際中,我建議同學們從今天開始開展“做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活動,人人充當監(jiān)督員,爭做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學期結(jié)束評出班中“最守規(guī)則的小學生”。
四年級語文教案20
[教學要求]
1、認識貓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貓的感情,從而愛護小動物。
2、懂得本課抓住貓的性格特點,有層次地敘述方法。
3、能正確、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整體感悟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體會貓難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前談話]:
哪些小朋友家里養(yǎng)過貓?貓給你們什么印象?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藥讖堌埖膱D片,請大家欣賞。(課件出示八張姿態(tài)各異的貓圖)
一、談話導入,激起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貓嗎?(喜歡)是啊,貓是那么活潑可愛,它不僅是畫家筆下的寵物兒,也是作家愛寫的小動物。這不,我們大作家老舍先生還特地為貓寫了一篇文章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板書10貓)。
二、檢查預習,理清脈絡。
課前你們讀了課文了嗎?讀了幾遍?那么你們說說老舍爺爺向大家介紹了幾只貓?
三、自讀課文,品味內(nèi)容。
這是一只怎樣的貓呢?請大家快速地讀讀課文,找找重點句,劃劃重點詞。完成下面填空,并說說你是怎么讀懂的?
這是一只()的貓。
。ㄉ宰x課文,邊讀邊說:古怪,老實,貪玩,盡職,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也不出,膽小,勇猛,淘氣等詞。)
。1)現(xiàn)在請你們把這些特點歸類,哪些詞語寫小貓、哪些詞語寫大貓?
(2)那么描寫大貓的這些特點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請大家再把課文讀一讀,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和寫作順序,重新排列這些特點?凑l排得最好。
。ɡ蠈崳ㄘ澩妫ūM職)
。ü殴郑ǜ吲d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也不出)
。懶。ㄓ旅停
師:把這么多自相矛盾的特點集中在一只貓的身上,難怪作者說“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中還有哪一句也是既是總起句又是中心句?
。3)面對這樣一只古怪而又淘氣的貓,老舍爺爺一定感到很頭疼吧?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文中還有許多地方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愛貓之情,讓我們到文中去找找吧。把你認為最能表現(xiàn)作者愛貓之情的句子大聲地有感情地讀一讀,然后推薦給大家,做得到嗎?注意說出你的感受,讀出你的喜愛之情。
1、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多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1)“屏息凝視”是什么意思?同學們站起來做一做這個動作,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貓“屏息凝視”的情形。
。ɡ蠋煵シ拧敦堊嚼鲜蟆返钠握埓蠹矣^賞,然后引導學生邊看邊說:“貓一聽到老鼠的`響動,就弓起背,悄悄地來到洞口,只見它瞪大眼睛,連呼吸也不敢,……”加深理解“屏息凝視”和“盡職”的意思。)
。2)“盡職”在文中什么?(指貓捉老鼠)。是這樣嗎?再把文中的句子讀一讀。(指貓等老鼠)文中的第一幅插圖畫的是大花貓正在追趕一只拼命逃竄的小老鼠情景,而整篇課文中竟沒有關于貓捉老鼠的描寫。為什么?是不是作者忘了寫?
。3)指導朗讀這句話
2、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
(1)“蹭”是什么意思?(摩擦的意思)為什么作者不用摩擦,而用“蹭”?
。2)誰能上來把這個動作表演一下嗎?老師來演大作家老舍爺爺,你來演貓?(學生上臺表演)
。3)你能用你的朗讀表現(xiàn)出他們之間的感情嗎?
。4)師小結(jié):可以說全文的字里行間都充滿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作者把它當作朋友,當作家人,當作孩子。正是有了愛,才把貓寫得活靈活現(xiàn)。讓我們來讀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四、拓展延伸,培養(yǎng)能力。
老舍筆下的貓,充滿了靈性,真是惹人喜愛,有個同學想在家里養(yǎng)只貓,可是他媽媽不同意,說貓叫起來太難聽,又會把家里踩得到處都是腳印。假如我是那位媽媽,你如何來說服我?
五、總結(jié)全文,升華感情。
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爺爺那樣————不但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而且能創(chuàng)造美,愿同學們都能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板書
。ɡ蠈崳ㄘ澩妫ūM職)
(古怪)(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也不出)喜愛
。懶。ㄓ旅停
【四年級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四年級教案07-18
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02-23
四年級語文教案02-17
語文小學四年級教案02-03
四年級語文湘教版教案11-08
四年級語文教案09-21
語文四年級教案優(yōu)秀10-25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03-25
四年級語文球王貝利教案11-30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