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3篇(優(yōu)選)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蒙德里安的代表畫作,觀察其中的線條和色塊領略格子畫得特點和含義。
2、能注意到畫面的基本構圖是畫家所特有的垂直線和水平線,色彩組成是紅、黃、藍三色。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蒙德里安代表作(課件)、爵士音樂、油畫棒、水粉筆、廣告色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蒙德里安作品,引導幼兒觀察畫中的線條和色彩。
1、出示第一幅畫《紅、黃、藍構成》,引導幼兒觀察畫中的線條和色塊。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非常特別的畫,請小朋友看一看。
提問:你從這幅畫上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形狀?哪些顏色?)這幅畫用了什么線條和顏色?
小結:這幅畫用了紅黃藍色塊和黑色線條。
2、出示第二幅畫《倫敦構成》,引導幼兒觀察這幅畫上的線條,說說與第一幅作品的區(qū)別。
提問:這幅畫上有什么?它與第一幅畫哪里相同,哪里不同。你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小結:這幅畫以黑色線條為主,不同的是只點綴了很少的幾個紅黃藍色塊。
3、出示第三幅畫《構成C》引導幼兒觀察其中的色塊,說說它與上面幾幅圖的區(qū)別。
提問:這幅畫上又有什么?與前面圖的區(qū)別是什么?
小結:這幅畫上也有黑色線條,還有大量的色塊組成。
4、比較這三幅畫的共同點。
師:這三幅畫中有些地方非常相似,說能說一說?你在生活中見過這樣的圖案嗎?在什么上面見過?
小結:這三幅畫上都有黑色線條和紅黃藍色塊。他的圖案就像我們生活中的格布。
二、出示名畫:《百老匯爵士樂》
師:你們知道這位用格子作畫的人是誰嗎?他就是荷蘭的大畫家:蒙德里安(出示蒙德里安畫像)。
蒙德里安爺爺還有一幅非常有名的畫,我們來看看:
提問:1、你從這幅畫中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這幅畫想到了什么?
小結:這些畫雖然只用了一些線條和簡單的一些色塊,但是能讓我們聯想到許多的東西,真是太神奇了!
3、對比觀察:這幅畫和前面的畫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小結:前面的畫都用了很明顯的黑色線條和紅黃藍色塊;而這幅畫使用的'是明亮的黃色線條,但是畫家仍然用紅黃藍表現畫面。
4、播放百老匯爵士樂和視頻《繁華的大街》,提問:你從視頻上看見了什么?你覺得這是在什么地方?
小結:這是畫家蒙德里安爺爺晚年在紐約時創(chuàng)作的,名字叫《百老匯爵士樂》。這些像銅管樂器一樣明亮的黃色線在霓虹燈般的紅色、藍色小點的閃爍下,呈現出一種爵士樂般的節(jié)奏感。站在這幅畫前,我們幾乎能直接感受到紐約夜晚的華麗和那縱橫交錯的百老匯街的道路。
三、了解蒙德里安畫風在生活中的運用
人們都喜歡蒙德里安得畫,就把這個繪畫風格運用到了生活中的各個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一些服飾,建筑,標志等圖片。引導幼兒了解美術作品的實用價值,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興趣。
四、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讓幼兒用蒙德里安得作品形式來裝飾我們生活中的物品(如:衣服手套帽子)
1、師出示裝飾好的作品。
引導幼兒說出什么地方像蒙德里安設計的風格。
2、教師播放《百老匯爵士樂》音樂,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物品進行裝飾美術活動。
3、互相欣賞同伴創(chuàng)作的作品。
活動反思:
這一活動美術欣賞活動設計選材于荷蘭著名的新造型主義作畫的創(chuàng)始人蒙德里安的作品,他的作品用抽象的線條來概括各種事物,簡潔而大氣,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欣賞與理解。在設計本活動時,我重點引導幼兒感知蒙德里安畫作的特點,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情趣,關注、啟發(fā)幼兒感受蒙德里安畫作對現實生活的意義,同時能用自己的思想來設計自己喜歡的作品,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幼兒的表現水平不同,有些孩子創(chuàng)作欲望不強,我想這與幼兒的已有經驗有關系,幼兒經驗越豐富,表現創(chuàng)作的就越豐富。但是孩子對欣賞作品是感興趣的,也樂意參與到創(chuàng)作活動之中去。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用紙盒及多種材料制作一棟小屋;
2)能說出小屋里住著誰,他喜歡做什么;
3)小組或全班同學將作品擺放在一起、組成一個莊園、城堡或村落。
活動準備:
1)師生一起收集一些各種各樣的紙盒;
2)教師準備一些“童話里的小屋”的圖片或錄象資料,準備若干擺放學生作品的場景;
3)學生準備剪刀、彩筆、漿糊等材料。
活動過程: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敢于想象,以及是否敢于使用多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
一,小朋友,大家好,你想擁有一套漂亮精致的小房子嗎?你想成為一名小小的建筑師嗎?就讓我們自己動手來做一做吧,我們做的房子有多棒!有50層的摩天大廈,也有精致典雅的花園,有古老的歐洲城堡,也有現代的高科技小區(qū),公寓等,它們造型豐富、色彩鮮艷、配上各種小巧的環(huán)境布置,真是太有意思啦!并觀看其它幼兒的作品
二,想一想畫出你想要的房子的外形、結構。
1、房子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方的、圓的.,三角形的?還是不規(guī)則的
2、屋頂是什么樣的:三角形、圓錐形、平頂、彩條狀的?或者瓦楞形的
3、門和窗的造型:方格窗、百葉窗還是大玻璃窗、單扇門、雙扇門、或是旋轉門、卷簾門,各是什么形狀的?安裝在什么的地方?門窗是不是需要打開?從哪里打開?
4、其他部分:是否需要設計陽臺、閣樓?房子的裝飾等。注意點:各部分的比例要協調,設計一組房子時要大小高低搭配和諧。
三,做一做
1)先做房子的身體,畫好門窗后先剪制門窗,再粘貼身體。
2)根據房子身體的形狀大小來制作屋頂。
3)添加其余部分或裝飾房屋。
4)最好選用一張彩紋紙作為底板,將房子貼在上面。
5)有興趣還可以給房子周圍布置一些小設施,組成一個社區(qū)。
四、布置作業(yè):制作一棟童話里的小屋
學生:自由選擇工具和材料進行制作學生作畫、老師巡回輔導作業(yè)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衛(wèi)生。
五、小結:學生欣賞以童話的小屋為主體的錄象、圖片資料。學生自由討論:你最喜歡哪種類型的小屋,喜歡怎樣的門、窗,怎樣的色彩?學生制作學生互評并布置下節(jié)課的要求,將每組同學制作的小屋組合成一個城堡、社區(qū)。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中小明的行為,讓幼兒明確人際交往中不正確的做法。
2、通過討論和續(xù)編故事,讓幼兒學會道歉、輪流、商量等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1、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開展主題活動“我的好朋友”,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結合本班一些幼兒在交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自編故事《煩惱》.。
3、《煩惱 》情節(jié)圖片,畫筆和畫紙。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煩惱>,出示相關圖片,通過故事中的小明的行為和遭遇,將本班一些幼兒在交往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再現給他們,并將課件《煩惱>播放。
2、圖文:“為什么班里的小朋友都躲開嘟嘟,他哪些地方做的不對?"讓幼兒充分討論,引導幼兒利用自己已有的交往經驗,幫助小明分析找不到好朋友的原因。教師和幼兒一起梳理小明的不正確的行為有哪些,如霸道、自私、爭搶玩具、看不起別人等。
3、提問;"嘟嘟應該怎樣做就能找到好朋友?”幫助幼兒梳理正確的'交往方法。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幫助小明解決煩惱和問題,如不小心碰到別人,要道歉;要學會和小朋友商量;會和別人一起玩等。
4、讓幼兒續(xù)編故事。引導幼兒幫助嘟嘟想辦法解決煩惱,把嘟嘟改正后的正確做法編成故事并畫下來,幫助幼兒將語言記錄在畫面上。
5、作品展示,幼兒互相講述自己續(xù)編的故事。
活動延伸:
1、繼續(xù)關注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請幼兒講述與小朋友的感受,使幼兒在體驗中感知正確交往方法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的快樂。
2、有抓拍、繪畫等多種方式記錄幼兒良好日常交往行為,“我們是這樣做的”鼓勵幼兒堅持正確的交往行為,以便他們更好的改進自己的行為
3、與家長配合,開展親子活動,向爸爸媽媽講述自己的交友情況,分析自己的快樂。
活動反思:
通過本節(jié)活動讓幼兒懂得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的技能有輪流、分享、合作、謙讓、協商、尋求幫助、公平游戲等。通過講述<小明的煩惱>這個活動,引導幼兒正確的同伴交往技能。
小百科:煩惱,指令人不順心或不暢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個形容詞,指不順心不暢快,煩悶苦惱。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石頭》大班教案 大班關于石頭的教案12-19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經典)07-25
大班教案(精選)08-06
大班教案【經典】08-07
[經典]大班教案08-20
【經典】大班教案08-23
大班教案[經典]07-24
[精選]大班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