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匯總[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漫畫的特點,培養(yǎng)幼兒對漫畫的興趣。
2.根據自己臉部特征,用簡單的線條畫一張有趣的漫畫頭像,提高觀察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4.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鏡子、水彩筆、投影膠片、漫畫頭像若干,投影儀一臺。
活動過程
1.欣賞漫畫頭像,引導觀察,了解漫畫特點
課件顯示阿凡提。師:他是誰?長得怎樣?眼睛像什么?
課件分別顯示不同表情的三毛。師:他為什么叫三毛?哭的時候像什么?笑的時候像什么?你見過其他的漫畫頭像嗎?
教師小結漫畫的特點。
(阿凡提和三毛是幼兒所熟悉的有趣的漫畫人物,在分析特征時幼兒更易得心應手,建立最初的漫畫概念為幼兒學習漫畫打下了基礎。)
2.為老師畫漫畫頭像
誰能說說老師的頭及五官像什么?
(根據幼兒的比喻,老師自畫橄欖頭形、彎卷的`頭發(fā)等,讓幼兒在感受夸張有趣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漫畫的特點,從而解決了教學重點——怎樣畫。)
3.激發(fā)創(chuàng)造欲望,學習畫自己的頭像
師:知道自己的頭和五官長得什么樣嗎?幼兒對鏡觀察。
引導幼兒用比喻的方法說說同伴的形象,做做各種表情。
幼兒自由作畫。
4.看漫畫電影
把幼兒的作品一張接著一張,寫上數字,做成電影膠片。
幼兒觀看漫畫電影。
5.游戲:好朋友的相片是哪張
邊念兒歌邊觀看,當兒歌結束時,幼兒就根據老師指定的頭像或數字,猜猜是誰。經作者證實后,游戲繼續(xù)。
(用觀看電影的方式猜測頭像是誰,改變了以往單一的評價,使幼兒處于積極參于狀態(tài)并自然地評價作品。整個教學活動在處處體現幽默和快樂中愉悅了情感,達到了教學目的。)
延伸活動
想一想爸爸媽媽的頭像是怎樣的,我們休息后給他們也畫一張漫畫頭像吧。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途徑和不同的表現方法,感受大雨和小雨。
2.嘗試用油畫棒畫長短、輕重不同的直線表現下雨天的情景。
3.會正確使用畫畫工具,能和它們做好朋友
活動重點:學習畫大雨和小雨
活動難點:用長短不同直線表現大雨和小雨
活動準備:
組織幼兒觀察雨天的.情景。油畫棒、a4紙(畫面上設計兩片大小不同的云)、課件大雨小雨,大雨小雨的音效文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聽錄音,教師提問: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下雨)雨下得大不大呀?哦,原來這是下大雨的聲音。再來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呢?這種聲音和剛才的聲音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樣?(教師播放兩種聲音比較)引導幼兒注意傾聽。
2.老師小結:原來是大雨和小雨的聲音。大雨下的時候發(fā)出什么聲音呢?小雨呢?師幼共同模仿大雨和小雨的聲音并且做做模仿動作。
二、教師范畫,幼兒徒手模仿。
1.提問:你知道大雨是什么樣子的嗎?小雨什么樣子的嗎?(看課件大雨小雨,讓幼兒形象地感知)
2.老師邊總結邊示范:小雨小雨,嘀嗒嘀嗒,一點、一點往下落。大雨大雨,嘩啦嘩啦,一豎、一豎往下落。
3.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徒手練習畫長線和短線。
三、幼兒繪畫,老師指導。
1.用短線和長線畫小雨、大雨。
教師邊畫邊說:小雨小雨,嘀嗒嘀嗒,一點、一點往下落。大于大雨,嘩啦嘩啦,一豎、一豎往下落。
2.老師提示語:一會兒大雨,一會兒小雨,雨下個不停。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嘗試用短線、輕重不同的直線來表現大雨和小雨,盡量每個地方都畫滿。
四、展示幼兒作品,共同欣賞。
提問:今天小朋友把下雨天的樣子畫下來了,有小雨,嘀嗒嘀嗒,也有大雨。嘩啦嘩啦,你最喜歡哪一張?
美術教案 篇3
一、案例背景
游戲區(qū)新添置了小訂書機,面對這個新事物,幼兒非常感興趣,可是該怎么用呢,瞎擺弄?訂小書?。這引起了我的思考:訂書機除了制作小書還能干什么呢?也許還何以制作更有趣的東西。這時,我發(fā)現了美術區(qū)用來拓印的小人,這正好是用訂書機制作的。為什么不讓幼兒來試一試、做一做這個會動的小人呢?恰逢幼兒園組織評優(yōu)課,我就將這"靈光一閃",變成了一次美工活動。旨在讓幼兒在做做玩玩的過程中,不僅能掌握使用訂書機的技能、感受拓印的樂趣,同時發(fā)現巧妙的使用訂書機,能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我圍繞"嘗試用訂書機正確的連接圖形卡紙,組合成能活動小人"這個主要的目標開始構思教案。
二、活動理念
《綱要》中藝術教育的目標明確提出要讓幼兒"能初步感受并喜歡環(huán)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現活動"。它明確了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育者在藝術活動中注重幼兒的感受、體驗和情感表達方式,全面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能力。由于這次活動完全是就地取材,本班幼兒對訂書機這個事物非常感興趣,以前也欣賞過奧運圖標中的各種運動個標識,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三、活動目標
1.嘗試用訂書機正確的連接圖形卡紙,組合成能活動小人。
2.能將作品擺出各種造型,代表不同的運動項目。
3.體驗制作活動帶來的快樂。
四、活動準備
1.投影儀、制作流程圖一幅。
2.訂書機人手一個,圓形和長方形卡紙片、黑水筆、固體膠人手一份。
3.運動場背景圖一幅。
五、案例描述
活動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游戲"變變變"。
我先出示白紙(對折,中間夾著紙片小人)"這是什么?"拿出蠟筆,"我們請小蠟筆來變個魔術,我們一起說變變變……瞧,你們看,小蠟筆變出什么來了?它在干什么?"一方面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人"的各個組成部分。
幼:出來了一個人。
師:你們知道是怎么變出來的`嗎?
幼:我猜是紙頭下面放了一個東西。
教師揭開紙,出示"小人",引導幼兒發(fā)現小人會活動。
分析:教師以游戲的形式,創(chuàng)設積極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我們可以看到在"變變變"的游戲中,幼兒輕松自然,和老師一起喊著"變變變、加油"當紙上拓印出的小人來,孩子們都感到很新鮮,當掀開紙的那刻,孩子們露出了驚奇的表情。我想,孩子們一定會帶著他們的好奇心,更加專注地學習制作"小人"。
活動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幼兒觀察,學習制作會動的小人。
首先,我引導幼兒說說小人是用什么制作的。然后按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物品,并總結:會動的小人是用訂書機將一個圓形片片、一個大長方形、八個小長方形按一定的順序訂在一起做成的。。然后,出示步驟圖和訂書機,請幼兒說說制作步驟并示范。
幼:先要訂圓形和大的長方形。
師:對,這是小人的頭和身體。注意訂書機的口子要對好紙片連接的地方,兩手大拇指按住訂書機的前端,一起用力,聽到"咔嚓"一聲,就好了。
幼:然后要把兩個小長方形連起來。
師:這是手臂和腿,看看一共要做幾個?
幼:四個一樣的。
師:對了,然后把做好的四肢訂到身體的哪個部位呢?
幼:手臂在大長方形的倆邊的上面一點,腿在下面。
教師要強調釘子的位置,確保能讓小人動起來。
師:誰來試一試把手臂訂上去?
請個別幼兒來嘗試制作,以便教師及時發(fā)現問題并糾正。
訂好后擺出動作,請幼兒來擺一擺、說說它在干什么。
分析:因為學習使用訂書機是重難點部分,所以我花了很長時間來操作,就怕小朋友學不會,先出示了制作步驟圖,又利用投影儀進行了示范,不僅示范了幾次,還請了兩個小朋友來操作,及時發(fā)現和糾正了孩子操作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另外還講解了四肢的方位,以免造成觀察不仔細,在制作時將小人的"手臂"按到"腰"上的現象,這提醒我要仔細研究幼兒發(fā)展的特點,從幼兒掌握的技能出發(fā)來設計活動。
活動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制作小人。
要求:先制作小人,然后讓小人做一個動作,再將小人貼到體育場上。
分析:孩子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一直是滿懷激情的,由于對精細動作的要求比較高,孩子在制作時用了比較多的時間。有的孩子遇到了困難,同伴能積極的幫助,提高了作品的成功率。
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欣賞共同完成的作品"運動會"。
分析:由于前面的活動都是安靜的,要是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放上激動人心的音樂,讓小朋友模仿小人的動作,運動起來,那就更好了,這樣就體現出動靜交替。
六、活動反思
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進入大班,他們不再滿足涂鴉的活動,強烈的好奇心驅動幼兒嘗試使用各種美術工具和材料來進行美工活動。本次活動就是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觀察到幼兒的興趣所在,從幼兒的知識經驗出發(fā),設計展開的生成活動,可以說是"從幼兒中來"。為了使幼兒通過此次活動掌握相應的技能,感受作品的美,體驗成功的喜悅,真正做到"到幼兒中去",我在活動前做了許多準備,設計了幾套方案,通過試上課,最終確定了活動的重難點:正確使用工具、明確制作步驟、集體展示作品。
1.正確使用工具。
以前,孩子在美工活動中用到的工具不外乎剪刀、膠布等,這次他們需要使用"訂書機",這是他們沒有或者很少接觸到的工具,所以學習正確使用它就成了能否制作成功的前提。因此,我在教幼兒使用工具的時候用了實物投影儀,讓幼兒能仔細觀察每一個步驟,還花了很長時間講解示范,并用游戲的語言來形容按訂書機的動作。這些都是為了解決難點服務。
2.明確制作步驟。
制作"運動的小人"關鍵是了解"小人"的構成,因此,我繪制了步驟圖,引導幼兒按流程制作,并強調訂書釘的位置,以便幼兒制作出的小人都能動起來。這樣就解決了活動的重點:制作能運動的"小人"。
3.集體展示作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藝術領域提出了"感受與創(chuàng)造并重"的教育觀,強調讓幼兒的視覺和情感獲得滿足、愉悅的同時,培養(yǎng)其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梢姡拦せ顒拥淖罱K目的是讓幼兒有美的享受。幼兒在制作的過程中體驗到的是成功的快樂,怎樣在作品展示環(huán)節(jié)讓他們感受作品的美呢?好花是需要綠葉襯托的,只有將作品呈現在背景圖上時,幼兒才更容易發(fā)現自己制作的"小人"是一朵朵"好花"。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了解水仙花外形的基礎上學習用水墨畫形式繪畫水仙花。
2.初步掌握勾線填色的方法來表現水仙花的形態(tài)。
3.激發(fā)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4.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勾線填色的方法來表現水仙花的形態(tài)。
難點:用毛筆作畫時線條大膽流暢,能初步運用留白方式。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了解水仙花的基本部位特征。
2.宣紙、毛筆、墨、顏料、水桶、抹布若干。
3.ppt課件、示范畫。
【活動過程】
一、回憶導入
師:(出示水仙花圖片)小朋友,我們都認識過水仙花,那你能說說水仙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的嗎?它們分別是長什么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水仙花有圓圓的球莖,彎彎長長的根,綠綠長長的葉子,還有白白的六瓣花。
二、學習勾畫水仙花的外形
1、介紹作畫材料
師:今天,我們就來畫畫水仙花?纯蠢蠋煘槟銈儨蕚涞牟牧。(毛筆、墨汁、顏料、宣紙和毛巾)
小結:今天我們就要用水墨畫的方式畫水仙花。
2.出示范例,討論繪畫方法
(1)師:你看我們應該先畫什么呢?(引導幼兒按照生長規(guī)律進行繪畫:先畫球莖)
(2)師:水仙花球莖像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像大蒜頭一瓣瓣)
教師示范畫出水仙花球莖。(邊畫邊說出蘸墨及握筆注意點)
(3)師:球莖上慢慢長出什么?(細細長長的根和綠綠長長的葉子)我先請一位小朋友來畫畫水仙花的根和葉子(幼兒嘗試)
(4)老師也想來畫畫的,看好老師和他畫的方法一樣嗎?(教師示范)現在我們一起來把剩下的葉子畫一下吧,我們要把毛筆豎起來輕輕的畫哦。
提醒:你們要記住了哦,畫葉子的時候要用一筆完成,這樣才可以把水仙花變得更加漂亮。
(5)師:最后再畫上水仙花的花朵,水仙花的花朵是什么樣的呀?(水仙花由圓圓的花心和6片花瓣組成的)
教師小結:我們按照水仙花的生長方式從球莖、根、葉子和花朵,現在我們把畫好的水仙花裝到花盆里吧。(教師添畫花盆)
三、學習為水仙花上色
1.師:你們看,一盆水仙花畫好了,現在我們再來給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蘸顏料的`時候要把顏料蘸的飽滿一點,從上往下進行涂色。
2.師:誰愿意來試一試呢?(個別幼兒示范)你看這應該怎么上色呢?(強調從上向下一筆涂色,留有空白沒關系,不要反復填涂)
教師總結:一副漂亮的水仙花就完成啦,看看水仙花大大的莖塊應該畫在紙的什么地方呀?(靠下方,但要留出花盆的位置)
四、幼兒動手畫水仙花,教師巡回指導
1.要求:
(1)根據水仙花的生長規(guī)律進行繪畫,要注意留出花盆的位置。
(3)畫的時候要把毛筆寶寶豎起來。
(4)換顏色的時候要把毛筆洗干凈,洗干凈了再在毛巾上舔一舔
2.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展示、點評
師:我們小朋友的水仙花好了,真漂亮!你最喜歡哪一盆水仙花呢?為什么?(評講點放在用水用墨上。)
教學反思:
幼兒對水仙花由興趣到喜愛,并養(yǎng)成了做事的持久性。孩子們由對水仙花的喜愛逐漸培養(yǎng)了愛家鄉(xiāng)、關心身邊人、身邊事的情感。家長也反饋幼兒在家中也喜歡探究身邊事,求知欲強,而且做事也較有恒心,愛勞動了。孩子們在快樂的活動中參與,加強了集體榮譽感、責任心,全班幼兒其樂融融的與水仙花快樂地成長。
小百科:水仙性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傳統觀賞花卉,是中國十大名花之十。
美術教案 篇5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嘗試手指作畫的.快樂。
2、學習用圓形組合表現葡萄。
準備:
紫色、綠色、褐色廣告色,練習冊,一串葡萄。
活動與指導:
1、看老師不用筆也能畫畫。食指蘸紫色由下向上豎按葡萄,再用食指蘸褐色,豎指畫枝梗,蘸綠色橫指畫出葉子。引起幼兒用指作畫的興趣。
2、出示葡萄,引起幼兒觀察葡萄,一顆一顆葡萄珠排列的樣子。
3、用練習冊在葡萄葉下面,從下向上用食指蘸紫色點畫葡萄。
4、評議幼兒作品,表揚幼兒大膽嘗試手指畫的積極性。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回憶和欣賞的基礎上,嘗試用繪畫的方法表現出與同伴愉快游戲的情景。
2.大膽地描繪自己與同伴創(chuàng)造性游戲時的不同站位,動作和表情。
3.能合理布局畫面內容。
4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5遵守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1.蠟筆等繪畫工具和材料2.幼兒用書:《快樂的游戲》
活動過程:
1.欣賞幼兒用書中的圖片,引導幼兒回憶與同伴進行創(chuàng)造性游戲時的情景。
幫助幼兒回憶創(chuàng)造性游戲時的情景。
師:剛才你和同伴玩了什么有趣的游戲?你們是怎么玩的?做了什么樣的動作?玩游戲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表情怎樣?相互學一學。
欣賞創(chuàng)造性游戲時的.圖片,引導幼兒細致觀察小朋友的動作和表情。
師:仔細看看他們玩游戲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小朋友跳起來的時候是什么樣的?
蹲下來的時候什么看不見了?坐著和站著的人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不高興的時候又是什么樣的呢?
2.師幼共同討論繪畫創(chuàng)造性游戲場景的方法,引導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畫。
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表現創(chuàng)造性游戲場景的方法。
師:我們把創(chuàng)造性游戲的場景畫下來吧。你想畫什么樣的游戲?玩這個游戲的時候你和同伴是什么樣的?請你和你的同伴商量一下,在空的地方做一做剛才游戲時的動作。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在表現蹲著,坐著,跪著的人物時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方法大膽的表現。
3.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引導幼兒欣賞大家的作品。
師:看看誰畫的創(chuàng)造性游戲最有意思?為什么?你覺得哪個小朋友最開心?
哪個小朋友生氣了?
討論幼兒在繪畫中存在的問題,為以后創(chuàng)作積累經驗。
活動延伸:在日;顒又,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多玩一些安全,有趣,安靜的創(chuàng)造性游戲,避免游戲內容的單一造成畫面創(chuàng)意的雷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通過認識國旗、國徽、唱國歌,通過分享交流自己對我們國家的認識和了解以及老師的介紹,孩子們對我們國家的認識更加深入了。隨著孩子們對我們國家認識和了解的深入,孩子們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了;顒又,孩子們還很有興趣地在地球儀上找我們的國家,很樂意拼貼中國地圖的玩具。通過一系列的手工粘貼國旗、粘貼中國地圖的活動和表演慶;顒,孩子們加深了對國慶節(jié)的認識。
活動中,孩子們堅持做環(huán)保衛(wèi)士,在慶祝國慶節(jié)的公共場所不大聲講話,表演節(jié)目時也很認真!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指印的添畫,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對創(chuàng)造性藝術活動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視頻轉換儀、印泥、抹布,卡片紙、勾線筆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有這么多客人老師來看我們小朋友上課呀,來,趕快和客人老師打聲招呼,客人老師好!好,趕快找個位子坐下來,我們一起來玩?zhèn)手指游戲吧!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娃娃開飛機;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娃娃打電話;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娃娃吃餅干;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娃娃寫大字。
二、印指印
1、出示印泥,引起興趣。
師:猜一猜,這是什么呀?(印泥)這是我們玩印章的印泥。今天我們就用它來印指印。
2、教師示范指紋印的步驟,提出要求。
師:用一個手指頭,其他手指不要弄臟了,待會兒我們還要畫畫呢!我呢就選大拇指,蘸上印泥,印在紙上,輕輕往下壓一壓,不要移動哦,不然印出來的指印就會不清楚了。
師:一個圓圓的指印出來了,真有趣!(高興拍手)讓我再來印一個吧!蘸上印泥,印在紙上,輕輕往下壓一壓,印完了。(邊擦手邊走)師:你們有沒有發(fā)現這兩個指印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手勢)橢圓形的,一個是圓圓的,圓圓的這個是我豎著印的,橢圓形的這個?(橫著印的),所以印出來是不一樣的。
3、幼兒操作。
師:你們也來試試,印在卡片紙的第一頁上吧,趕快試試吧!
三、想象并添
1、第一次并添畫
(1)教師示范一個指印的添畫,引導幼兒想象。
師:印好了嗎,快點來看顧老師要變魔術了!***我要變魔術咯!這兩個圓形的指印讓我想到了許多有趣的東西, (拿出筆,邊說邊添。)我要讓它變變變,變成什么了?(滑滑梯、小勺)還像什么?我看呀,還像一根火柴棒、一個籃球架、還像一個音符,你們覺得呢?再變變變,又變成什么了?(一個小人)師:我添上了一根線就把一個指印變成了一個滑滑梯、小勺,我又添了幾筆就把一個指印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小人,真好玩!
師:小朋友想想、簡單的添上一筆或幾筆你能把一個指印變成什么?
師:你來說***,***你來試試,你、你、你。
。2)幼兒添畫,教師引導。
師:哦,原來我們只要簡單地添上一筆或幾筆,就能把一個指印變成這么多有趣的東西,那讓我們也來做一回魔術師,在指印上添上幾筆把你們想的變出來,好嗎?記住了哦是簡單的.添上一筆或幾筆,快去試試吧!
。3)幼兒介紹一個指印的添畫。
師:都變出來了嗎?(在收起來的時候拿兩副作品)我們一起看看大家都變出了什么?一起說變變變,(視頻展示)***變出了什么?這是***變的,變出了什么?還有誰誰愿意把你變的展示給大家看看?我請***,你把指印變成了什么?(視頻展示)
2、第二次想象并添畫
。1)重點討論兩個指印的組合添畫。
師:(老師走到***處)我還發(fā)現***把兩個指印連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小動物,(視頻展示)看看,變成了什么?(視頻展示)圓圓的腦袋和身體,真像!***你真棒!
A、連在一起的兩個指印師:***把兩個指印印在一起變成了小雞,你們可以把兩個連在一起的指印變成什么?他們是這樣連的:(手指視頻)想想看。師:你來變變看(生添畫)我?guī)湍阕儭?/p>
B、不連在一起的兩個指印師:兩個連在一起的指印可以變成……那么,如果兩個指印不連在一起,他們是這樣的:(手指視頻)你又可以把它變成什么?
。2)簡單討論多個指印的組合添畫。
師:剛才我們把兩個指印連在一起變成了許多東西,那可不可以把三個四個、五個、甚至很多個指印放在一起變成一樣東西?(光說不畫)師:請你說說看。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有個小朋友把變成了毛毛蟲,看,有趣嗎?
。3)幼兒進行兩個指印或多個指印的添畫。
師:我知道小朋友想得都很有趣,把卡片紙打開,想一想要變什么,需要幾個指印,再印上指印,把它變出來,開始吧。
3、幼兒交流自己的指印想象畫。
師:誰來說說你用幾個指印,變出了什么?我發(fā)現你們都想來說,那就去說給客人老師聽吧。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制作立體作品。
2、通過合作活動,分享刺猬背果子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份剪刀、膠水和《刺猬背果子》的手工材料。
2、長方形大、小鉛畫紙若干。
活動流程:
自由探索-------交流討論--------幼兒創(chuàng)作--------分享活動
活動過程:
一、自由探索
1、教師出示一張紙,提問:“大家想想辦法,怎么樣讓這張紙站起來?”
2、幼兒每人取一張鉛畫紙,探索、擺弄,教師巡回觀察。
二、交流討論
1、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結果,并請該幼兒介紹經驗。
2、教師小結:能讓紙寶寶站起來的方法有很多。如:向后折一部分;兩邊向中間折;將紙卷起來成圓柱狀等。
3、教師出示手工材料《刺猬背果子》,請幼兒猜猜手工材料上的果子、大樹、刺猬分別是用剛才的哪種方法站起來的?
4、討論:如何讓小刺猬的刺剪得完整、光滑?
。1)幼兒嘗試,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刺猬的刺可以一一對應之后再剪。
。2)請個別幼兒示范較適宜的方法。
三、幼兒創(chuàng)作
1、幼兒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2、提醒幼兒沿線將刺猬的刺剪得光滑和完整。
四、分項活動
1、幼兒互相合作、自由結伴分成四組,將制做好的`刺猬布置在一張大紙上,適當添畫背景。
2、游戲比賽:刺猬背果子
方法:在一定的距離外,將果子套向刺猬的刺,比比誰的果子套得又多又準。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經典】08-06
(精選)美術教案07-22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美術教案(精選)08-09
【經典】美術教案08-07
(經典)美術教案07-28
[精選]美術教案07-27
美術教案01-05